首页 优秀范文 中国民间神话故事

中国民间神话故事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2-18 20:47:4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中国民间神话故事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中国民间神话故事

第1篇

一、继承性的创作

“绘画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绘画不一定非得照搬原样,可根据画面的需求进行改变,显示生活中的事物,并通过丰富的想象将画面描绘得更加完美。这种创造可以是添加、也可以是省略、还可以是替换等多种方式。

【例一】以年画中最常见的主题门神为例,让学生进行门神的创作。

了解门神的来由可激发孩子的创作热情。门神是我国民间最受信仰的神之一,在每年春节时都被人们挂于门上,使其保护全家一年平安。从其诞生之日起,便傲立于千家万户的大门之上,驱邪魔、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抖尽了威风,历两千余年,至今不衰。门神不凡的本领和身份,确立了其特殊的造型和色彩。

二、挖掘性的再造

年画的题材丰富广泛,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并不是所有的题材和内容都适合儿童去表现,挖掘优秀的民族文化,进行年画的创作,是一个值得尝试的角度。成语故事、民间传说、神话故事、这些都发源于中华五千年历史的优秀传统文化,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人文色彩。将这些文学经典融于年画的创作中,在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中汲取养分,创作出来的年画更具民族风情,能使学生在创作的同时,获得更多层面的感悟。

1. 具有神话色彩的儿童年画

【例二】以“后羿射日”为主题的年画联想与创作。

带着几分神秘色彩的神话故事是孩子最喜爱的题材,画面上学生选择了后羿射日过程中不同的场景表现,生动、形象地画出了神话故事中十个太阳的不同形象,更是将人物的表情表现得惟妙惟肖,有太阳坐着马车巡天的场景,也有后羿射日的场面,艳丽的色彩,奇特的造型,加上学生由于年龄和手部肌肉发育的原因所形成的“拙”味,让观者看了更是趣味十足。

2.展现传说故事的儿童年画

民间传说陪伴着孩子们一起成长,是孩子们最爱听的故事,它来自于民间,带着浓厚的乡土气息,与孩子的天真纯朴相映成趣。瞧!学生们画的七仙女。画面表现了七个不同的仕女,无论从人物的发饰,还是服装的造型上和色彩的运用上,都是对学生的一次小小的考验。但学生子总有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不遵照大人的绘画规律,能按照自己心中的美女形象进行想象和设计。

三、时代性的创造

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精美时尚的图文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图文所呈现的时尚感直接影响学生的生活,如招贴画、卡通画、明星。这些都是学生想要表现的题材。所以学生在进行年画创作的时候,画面自然呈现出时尚与精美。这是时代特点在学生身上留下的痕迹,是社会进步的足迹。

第2篇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浪潮的推动下,传统民族民间文化前所未有地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与推崇,但在非遗保护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一些暗藏的难题也逐渐浮现出来,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问题即为非遗保护中绕不开的一道坎,亦是重中之重。

青少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主体,也将是今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坚力量,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因地制宜地加入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无论对丰富语文学习内涵,还是对今后的非遗保护,毋庸置疑,都将是大有裨益的。《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第四十条就明文规定:“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校应当将具有本地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编入地方教材,纳入素质教育内容,开展相关教育活动,提高青少年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庆幸的是,一些学校已经在这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比如仙桃市第八中学在华中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刘守华教授的指导下,已经编撰了《中国民间文学欣赏》《中国民俗文化欣赏》两本校本教材。《中国民间文学欣赏》一书,分为“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笑话”“民间寓言”“民间歌谣”六个章节,精选优秀的民间文学作品,并充分强调地方特色,比如在“民间故事”章节中选入《憨子寻女婿(湖北)》,在“民间寓言”章节中选入《老虎、老鳖和枯老松(湖北)》等,很好地将地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其中,让学生充满亲切感,爱不释手;《中国民俗文化欣赏》全书分为“年节风俗”“社交礼仪”“衣食住行”“百行百业”“红白喜事”“信仰禁忌”六个单元,囊括了我国大部分民俗事项,读来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令人受益匪浅。此外,学校除了编撰校本教材,还准备通过讲座的形式讲授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让学生走进非遗,切身感受传统文化的无尽魅力。

当然,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语文课堂,也并非仅仅是为了非遗保护,近年来,高考语文越来越多地涉及到了民俗等内容,因此,学习非遗知识,对语文教学本身也将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

其一、拓展阅读。现在的中小学生阅读面普遍较为狭窄,就是在少数喜欢读书的学生中,其阅读的也多是“穿越”“盗墓”“修真”“言情”等网络文学作品,层次较低,鲜有文学价值可言。而传统的民间文学作品,取材于实际生活,经过千百年的流传、沉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人生智慧,如能适时地将其引入课堂,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将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其二、提升写作。作文,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题。学生写作中,模式化倾向严重,“假”“大”“空”等问题日益突出,许多老师撰文指出,要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唯有在课堂引入“源头活水”。我想,传统的民间文化便是“源头活水”之一,民间文学中风趣机智的人物,如“阿凡提”“巧女”等,大量饱含生活气息的素材,对于打破写作中的陈词滥调,注入一股新风,将是非常有益的。

第3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阅读兴趣 阅读趋向 课外读物

关于阅读教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强调:“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这段话告诉我们,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教师就不能抱着一本教科书不放;相反,应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引领学生广泛阅读、遨游书海。阅读积累,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至关重要,语言学家、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响亮地指出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善于向学生推介优秀读物(经典美文、中外名著),并通过有效的指导,引领学生亲近书籍,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一、根据课文的体裁来推荐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体裁是多样的,有古诗、现代诗歌、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寓言故事、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抒情散文,等等。教师可根据课文的体裁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读物。

推荐的读物可以与课文体裁一致。如,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四单元选入了《开天辟地》《普罗米修斯盗火》两篇神话故事。结合这两篇课文的阅读,笔者向学生推荐了《女娲造人》《女娲补天》等神话故事。通过阅读,学生明白了以他巨人般的身躯变化成天地万物,女娲则是抟土造人的始祖;共公怒触不周山后,女娲又炼彩石补天,挽救了一个即将毁灭的世界。从课内外的神话故事中,学生感受到了远古时代人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以及面对天灾人祸决不妥协、勇于进取、渴望胜利的豪迈气概。又如,学习《牛郎织女》后,笔者向学生推荐了《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等中国民间传说。这样的拓展阅读,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让学生较为感性地体会到了神话故事、民间传说这类体裁的文章在构思与叙述上的突出特点。

推荐的读物也可以跟课文体裁不同。如,学习苏轼的《望庐山瀑布》,笔者向学生推荐叶圣陶的《瀑布》——一首是古诗,一首是现代诗歌。后者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通过三个由远到近的观察点:远听瀑布声,遥望瀑布状,近观瀑布形,写出了瀑布声、色、形三个方面不同的特点。同时,还欣赏了诗句所使用的叠词、对偶、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课堂上笔者指导学生用高昂、激动的语气诵读叶圣陶的《瀑布》,领略了诗句语言及节奏感的优美,体会到了诗人心中的惊喜与感叹,感受到了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的感情。这样课内外结合,学习这两首描写瀑布的诗篇,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让学生领会了不同时代的人们对大自然有着相同的热爱之情,以及现代诗歌与古代诗歌不同的描写方式。

二、根据课文的主题来推荐

不同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大多按照主题来安排课文。向学生推荐读物还要联系课文的主题——既可以跟课文主题一致,又可以跟课文主题相似或相关。如教学刘绍棠的《师恩难忘》一文,笔者向学生推荐了魏巍的《我的老师》和玛丽·安·伯德的《难忘的八个字》。通过阅读,学生从蔡云芝先生那似打非打的动作中体会出她对学生的爱心。蔡老师在课外教同学们跳舞,在假日里带同学观察蜜蜂、品尝蜂蜜,这哪像老师,简直是一位可爱的大姐姐。尤其是蔡老师爱用歌唱的音调教同学们读诗,在作者幼小的心里播下了爱好文学的种子,使作者终于成为一位著名作家。这种爱如春雨点点,“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与课文《师恩难忘》的主题多么相似。《难忘的八个字》,让故事中的“我”找回了自信,重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伦纳德老师能说出这样的话语,源于她那颗关爱残疾学生的美好心灵和她那慈母般的胸怀。笔者与学生一起欣赏这样的美文,一同感受爱心的巨大力量。让笔者感到欣慰的是,在分享交流中,不少学生表示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也要像伦纳德老师那样,用自己的一颗爱心去温暖别人的心。

又如,学习《陶校长的演讲》,笔者向学生推荐跟陶行知相关的文章——《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为了办学,先生舍得一切》。通过阅读,学生感受到了陶行知生前是那么深情、那么执著地爱着他的祖国,他的人民,他的朋友,他的孩子们。他那“爱满天下”的胸怀,那“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永远像无瑕的美玉——洁白、晶莹、闪亮。这样的拓展阅读,收获的不仅仅是语言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情感得以丰富、思想得以净化、心灵得以启迪。

三、根据学生的阅读趋向来推荐

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心理的发展,学生的阅读喜好表现出如下趋向:图画性的图文并茂性的文为主图为辅的纯文字性的。从阅读材料的内容看,大致趋向是由游戏性、故事性向知识性、专题性、古典名著类发展。根据这一规律,教师向学生推荐读物,要做到投其所好,根据阶段阅读趋向提出合理的读书建议。譬如,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单元以“宽容”和“爱”为主题的一组课文后,笔者给学生作了这样的总结——孩子们,让我们记住作家刘墉的精彩话语吧:“爱是生活,是生命,如果真要付出爱,请伸手去做,别空口去说,因为,没有行动的爱不是真爱。我们来到世间,不是来恨,而是来爱;生命是为了学习爱,爱能包容一切!”当学生明白这段话的含义后,笔者又趁热打铁,向学生发出了阅读刘墉散文的号召。同时,还要求学生以“人间有爱”为主题办一期手抄报,手抄报中要有相关的阅读文摘及自己的阅读感受。

此外,不同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还选编了中国四大名著中的精彩篇章,如《三顾茅庐》《三打白骨精》《林冲棒拓洪教头》等课文。学习完这些课文之后,笔者总会要求学生课外阅读少儿版四大名著,借此在班内掀起阅读名著的热潮,并适时地开展知识竞赛,以此检验和评价学生的读书情况,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第4篇

关键词:神话;文学;古今中外;人文主义;精神;现代文明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6)02-0026-04

神话是人类最早的文学样式,愈是历史悠久的民族,愈是有彪炳千古的神话故事代代相传,成为这个民族的文化符号和文化基因,生生不息地传递着这个民族独有的精神圣火,并濡养着这个民族独特的文化气质。无论是被称作“四大文明古国”的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代中国,还是被称作“西方文明策源地”的古希腊、古罗马,抑或是被称作“上帝的选民”的古希伯来,都在他们的童年时代孕育和栽培了最古老的神话。可以说神话是人类在漫长的自身进化过程中,自然生发的一条人类文明的原根,现代文明就是在这条古老的根上开出的花,结出的果。因而神话的意义已远远超出了文学的范畴而具有了更宽广的人类文化蕴涵,表现出深刻的人文主义精神,充盈着沁入人类骨髓的人文情怀。无论各民族神话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以及流传体制上有多少差异,但它们在放射人文主义光芒的这个基本点上是具有通感性和同质性的。

一、神话即是“人话”

什么是神话?历来都是有争议的一个话题,有人说神话就是“话神”――讲神的故事。也有人说神话就是“人话”,表达人的心声。其实无论是讲神的故事还是表达人的心声,它作为一种人类文化活动的结果,都决定了它的主体是人,客体是神,而这个客体同时还是一个载体,即“神”只不过是由“人”创造出来替他们发声的一个工具而已。神话故事中讲述的神奇世界其实都是人类社会的缩影,是人类对自己童年时代深情的回忆和拙朴的解释。因而,所有的神话都是人的生命历程、情感体验的最真实描述,都是人类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的最真实抒发,都是人类愿望希冀、梦想追求的最真实表达。

用比较文学美国学派平行研究的方法来横向地梳理各民族神话的同质性与感通性,是一种神奇的体验,你会惊讶地发现,虽然各民族起源和走过的发展道路不同,各自的文化土壤也完全迥异,但从精神维度来考量各民族的文明史的话,无论是农耕文明还是海洋文明抑或是草原文明,都孕育了非常相近的早期文化形态,表现出共同的精神内核。那就是人本主义精神――人文主义精神。在内容和表达方式上,无论是表现开天辟地、人类起源的神话还是表现人与自然关系、远古战争的神话,纵然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外神话确实也存在着很多差异,比如中国的神都高大无比而且外形迥异于人类,尤其是他们的道德境界都是人类不可企及,而西方的神则和人类同形同性,道德水准几乎等同于人类甚至还不如人类。但这种差异性却恰恰表现出神话共同的人文主义内核。只不过中国神话表现的是人文主义的理想状态,希腊神话表现的是人文主义的现实状态。归根到底都是通过神的故事表现人的情感、人的意志和人的希冀。更何况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中外神话的相同、相通和相似点。人类睁开眼看到一个陌生的世界时都会本能地追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向何处去?为了回答这些疑问,生活在不同文化土壤的各民族先民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做出了几乎相通的猜想:比如都认为世界原本是个宇宙卵,因而宇宙卵成为世界文学的最原始母题;都认为是泥土造人,于是人与自然既对垒又休戚与共的爱恨交织的关系就这样生生不息地难解难分了,即人类一方面要战胜自然,一方面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于是人与自然也就成了文学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正因为此,中外神话中都有大洪水的灾难描述,可见洪水在古代社会对任何一个民族都是生死攸关的巨大灾难,而人类战胜洪灾的共同愿望和智慧也都从这些神话中表现了出来;几乎在远古时代,各个民族的祖先也都幻想着可以飞向天空,表现出人类共同向往自由翱翔于宇宙的高远志向,而现代科技的发展成果充分证明了古人的这种浪漫情怀实际上是人类作为天地间最高级生物的与生俱来的共同自信。所以无论是神的故事还是英雄传说,无论是东方民族的神话还是西方民族的神话,无论是高大异形的道德崇高的神还是跟人类同形同性的有着各种天然缺陷的神,实际上神话所表达的都是人类在自身进化过程中自然而然表现出来的最真实的生存状态、生命历程、情感体验和希望诉求。而这些用绚烂神奇的神话故事包裹着的都是人文主义的精神内核。只是因为那时生产力低下,科学还没有产生,人们当时的智力水平还无法解释自身和周围世界的一切现象,只能“用想象和借助于想象以支配自然力,征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而随着自然力的实际上被支配,这些神话也就消失了。”①

二、神话从“人本”到“神本”的蜕变

当历史进入文明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如马克思所说的产生神话的土壤和空间不在了,那么神话也就应该消失了。但是很奇妙的是,无论是欧洲的中世纪乃至文艺复兴,还是中国的奴隶制社会乃至封建社会,神话不仅没有消失,而且还一度成为文化的主流。比如欧洲中世纪,《圣经》故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上帝创造世界并严厉而仁慈地统治世界的观念深入人心;而中国志怪小说和神魔小说以及充满神话色彩的民间传说也广为流传。也就是说到了封建社会,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神话都发生了从人本到神本的蜕变。

在欧洲,神话从人本到神本的演变是伴随着基督教的产生发展和壮大而产生流变的。作为基督教渊源的东方犹太教中关于上帝耶和华创世的神话原本也是充满人文主义精神的,正是它的人文主义内在特质才会在传播过程中能够与希腊文化的人文主义特质相碰撞、渗透和圆融。但是随着基督教在罗马帝国成为国教,在使基督教走向巅峰的同时也完成了它从人本到神本的蜕变。在从公元45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642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君主立宪制的一千多年中,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权一统天下万流归宗,所有的文化形态包括政治制度、哲学宗教、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等都无不在基督教神学的统辖禁锢之下,成为基督教神学驯化人心桎梏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工具。神话这种原本充满人文主义情怀的文学样式,这种自然生发于人类童年时代,随着人类的成年原本可以退出历史舞台的文学样式,却被迫充当起了基督教神权愚弄人民、驯服大众的教化工具。一旦成为僵死的工具,它原有的活生生的人性的内核就被可怕的冷冰冰的神性所取代了。于是希伯来的《犹太古代故事集成》也就蜕变为欧洲基督教的《圣经》。

与西方民族不同的是,中国从进入商周之后,文化的神本色彩逐渐减退,人文色彩逐渐增强。先秦诸子散文、历史散文、诗歌以及汉代的辞赋等等对现实人生的关注,使远古神话一度退出了中国文化神圣的历史舞台,如马克思所说“随着自然力的实际上被支配,这些神话也就消失了”。可是随着道教的兴起和传播,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将几乎已经绝迹的远古神话故事的文学样式加以改头换面之后重新续上了香火。但是从志怪小说的内容和主题看,无论是干宝的《搜神记》还是颜之推的《冤魂记》,都极尽神鬼怪异之能事,为诡异而诡异,已经不再延续远古神话那种充满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

这种文学与宗教密切相关的现象在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如果用美国学派的平行研究方法来看待这一现象的话,我们可否得出这样的结论: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当人为宗教成为某一时代意识形态的主流,那么它的强盛就使文学不得不沦为宗教的附属物,而宗教本身的神本性决定了它需要利用神话的表现形式来宣扬神本宗教思想。因而神话就在它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后,又被人为地“呼唤亡灵”,不得不成为宗教神权的宣传工具。在那个宗教神权万流归宗的时代,人们处于一种人为造成的蒙昧状态,无法接触其他知识和真理,充满神秘玄奥的神话成了人们唯一可以汲取营养的精神食粮,神本思想也便随之深入人心了。因为“历来文学作品都是最形象的生活教科书。”②

三、神话从“神本”到“人本”的复归

我们纵观文学的发展历程会发现,完成从人本到神本的蜕变并不是神话的终结,就像事物的发展不会是直线轨迹而是螺旋轨迹一样,神话也发生了从神本到人本的复归。只是在东西方它的表现形式和发展历程略有不同。

在西方,神话的人文复归必须要说到文艺复兴。欧洲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其实就是用复兴古代神话的人文主义思想,去反对中世纪的基督教神权。因为这个时代欧洲新产生了一个工商阶层,即后来的资产阶级。作为一支新生的政治力量,它迫切想登上历史舞台,可是它不足以跟它的天敌――基督教神权组织(教会)相抗衡,于是就以其人之道反制其人之身,用神话反对神权。聪明的资产阶级深谙古代神话的人文主义思想内核,就利用神话的外壳来宣扬人文主义的内核,在不知不觉中就用古代神话的内核取代了基督教圣经神话的内核。以此为突破口,人文主义思想逐渐蚕食了教会一千多年建构起来的神本主义文化的领地,使人文主义思想的光辉普照欧洲大地。在完成了文学和艺术的复古壮举的同时,资产阶级的力量也羽翼渐丰,终于在18世纪的又一次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启蒙运动后,武装夺取了政权,堂而皇之地登上了历史舞台。应该说,文艺复兴是欧洲发展史的一个重要拐点,也是东西方文明的一次乾坤大挪移。也就是从那时起,东方文明开始衰落,西方文明开始崛起。而源自古代的神话所固有的人文主义思想在其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对于东方文明的代表来说,中国的神话也发生了从神本到人本的复归。只不过这种复归没有西方的文艺复兴那样明确直接,而是渐变式发展。这种渐变主要体现在民间传说中。中国的民间传说无不打上神话的烙印,而这些充满神话色彩的民间传说无论怎样具有神秘色彩和传奇色彩,都是人的愿望和情感的表达,和远古神话的人文情怀一脉相承。无论是家喻户晓的牛郎织女的传说,还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爱情传说,甚至是将真实的历史人物加以渲染后形成的唐玄奘西天取经的传说,都是在神话的外壳下宣扬人文情怀的内核。这些神话色彩浓郁的民间传说将人的愿望希冀、人的感情意志、人的价值取向、人的是非判断用这种神奇的叙事方式曲折地表达出来,表现出一种含蓄的意蕴和拙朴的智慧。中国民间传说的这种叙事方式也直接影响了中国文人的文学创作,唐传奇、宋话本、明清传奇剧、明清小说都不同程度地从中汲取了创作经验,或者从神话传说中“移植”甚至直接“复制粘贴”情节内容,进行二度创作。

欧洲和中国,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土壤产生的神话,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以及流传体制上都不同,但是他们的精神维度却具有同质性和通感性。所以它们在被宗教神权人为地神本化之后,又不约而同地实现了人本的复归。所不同的是,西方的文艺复兴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有意识利用古代神话的人文主义精神去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而中国的民间传说则是中国的普通百姓利用神话的人文主义情怀来表达和抒发自己内心深处最强烈的情感愿望。因而笔者个人认为,中国的民间传说所表现出的人文主义情怀更加深切,更加纯粹。

四、现代神话的湮灭与苏醒

狭义上的神话原本只是特指产生在生产力十分低下的远古时代的一种口头文学样式,它的黄金时代只在原始社会。随着科学的发展,当一切社会和自然现象包括人类自身的奥秘都能够被科学道理所解释的时候,人类也就创造不出绚烂神奇的神话了,现代文明湮灭了神话。但是我们从广义上看,其实直到现在,神话也没有彻底销声匿迹,而是发生了变异:童话故事、神魔小说、志怪小说、志异小说、科幻小说、如今流行的穿越小说、修仙小说以及后现代派的一些文学流派(诸如魔幻现实主义、新新小说派等)都应该算是神话的变异或者叫变种。也就是说,神话产生的时代虽然远去了,但是作为一种文学样式,神话还在继续,或者说神话已经在苏醒。《哈利・波特》风靡世界就是一个例证。只是马克思关于神话的论断是特指远古时代产生的狭义上的神话,是真正自然产生自然发展的神话。而近现代的神话则是人类有意识利用神话的表现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某种特殊的精神需要和诉求。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神话的精神本质仍然是人文主义的。也正是因为神话的内在精神本质是表现人文情怀的,所以它才会被现代人类这样珍惜,不抛弃不放弃。正如马克思所说“历来文学作品都是最形象的生活教科书,它能够为人类提供的诸如生产关系、生产力……乃至风土民情等方面的资料是任何其他学术著作无法取代的”③神话的人文主义精神也是其他任何学术著作无法取代的。只要人类还需要用文学记录生活表达情怀,那么,神话这种有独特艺术魅力的文学形式就会不断地延续下去。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6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3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32页。

参考文献:

[1]王志耕.外国文学――人的主题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

[2]杨正先.简明外国文学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3]齐宏伟.欧洲文学与信仰传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4]杜宗义.外国文学史纲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第5篇

关键词:剪纸文化;诗歌题材;现代剪纸艺术

中图分类号:J5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8-0000-01

一、民间文化作为剪纸文化的语境

剪纸文化即是中国民间文化之一也是民俗的艺术载体。它传承了数千年来的民间文化传统。剪纸文化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它即有浓烈的东方传统文化气息,又有着浓厚的乡村文化习俗的氛围。无论是从剪纸的用材,方式以及造型特点来看,它都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民间文化习俗。不同的地域特点有着不同的剪纸文化特色,北方的剪纸文化则体现出了北方人所具有的人文特质,北方人的粗矿但是有不失细节;南方的剪纸文化则体现出南方人特有的精巧细腻。

剪纸文化行业了人们爱好和平、追求幸福的愿望,表现了幸福安康、吉祥如意的内容,抒发了人们内线美好的情感。收到民间文化的影响,人们往往有着追求美好的愿望和趋吉避凶的民俗观念,这些常常以剪纸的形式表现出来,一般采用象征、寓意、谐音来表现,如“年年有余”、“吉祥如意”、“五福临门”等。剪纸的内容也很讲究,娃娃、莲花、葫芦等象征多子多福;吉祥、五毒意味着吉祥辟邪,瓜果鱼虫还有家禽等暗示着喜庆丰收等。这些象征美好的符号是人们以物寓意、托物寄情的表现。

民间古老的神话题材也成为了人们剪纸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精彩的“哪吒闹海”“西游记”等神话故事,以及一些动人的爱情故事“白蛇传”“梁祝”,正义的“”等,这些我们在以前的剪纸中精彩都可以看到。这些剪纸表现了人们对民间文化传统和历史的传承与深深的敬意。

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造就了剪纸文化,剪纸文化则凸显了中国民间文化在人们心中不可磨灭的深深烙印。

二、剪纸艺术对民间文学的继承与发展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不仅仅传承了一些民间习俗与特色,它还对文学界有着较大的贡献。在数千年前,人们对剪纸有着丰富的感情和依赖。

大红色是民间剪纸艺术最常用的一种颜色,通常在逢年过节时期,人们用剪刀,刻刀剪出各色各样的图案,当然作为过年的一大特色,鱼的组图剪纸是必不可少的;也会配合着一些花、鸟、植物的图案。

在民间文化中也蕴藏着无数关于剪纸艺术的诗词歌赋,这些诗歌首先表达了诗人们对剪纸艺术的欣赏;其实也说明在过去,剪纸在人们生活中是随处可见,人们情感依赖的事物,因为毕竟诗歌是属于人们内心世界表达的一种形式。

剪纸艺术源远流长,在古代诗词典籍中,也有些许诗歌以剪纸为题材来抒发内心的情怀。在唐朝的崔道融所留传的诗中,有着这样的词句:“欲剪宜春字,春寒人剪刀”这里所讲的“宜春帖子”,也就是现在人们所熟悉的剪纸。作者以春节剪纸贴花为题材,家家户户都用剪纸做装饰,来表达过年喜庆的心情。

元代《大德乐清县志》在描写乐清民间元宵佳节的请及时写道:“社里笙歌达旦,通衡剪彩,与众共赏,为民同乐。”这里让乐清人“社里笙歌达旦”的,是玩“龙船灯”习俗,此俗至今不衰。“龙船灯”除轧制工艺精巧处,更以装饰工艺精美称奇。各村在自己龙船的外国,一格一格地贴上许多精致的刻纸,互相攀比,争奇斗巧,“龙船花”精工细刻的功夫由此形成,成为中国南方剪纸艺术的代表――乐清“细纹刻纸”。

这些诗题都体现了剪纸艺术对民间文学的继承与发展。于此同时,民间文学也说明 了对剪纸艺术的重要性与深深的感情寄托,在当时的文化氛围下是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三、剪纸艺术与民间文化的现代关联

剪纸艺术对民间文化的传承是总所周知的,即使是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剪纸艺术的变形我们在生活中不难发现。

剪纸也是作为装饰的一种类型,最早期还没有发明纸的时候,便已经有了剪纸中以镂空的形式在石器,玉器以及皮革上雕刻花纹。西汉时期纸发明之后,人们就开始使用纸张来进行剪纸的创作;由于纸张的轻盈和便捷,人们选择了这种材料作为表达的一种途径,利用纸进行刀刻镂空来表达人们内心的事物与想法;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剪纸这一伟大的民间艺术之一。

在剪纸发展的过程中,随着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用途功能和风格也得到了不断的拓展,成为与中国民众生活联系最广泛的,具有文化符号特征的民间艺术种类之一。其包含的民族信仰、民族情感、民族心理、民族智慧、思维方式及审美方式,留存在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中。

现代的很多工艺品和一些事物都跟剪纸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剪纸形式的多样,功能性语言突出。镂空是剪纸艺术常用的艺术手法之一。它形式多样,通过不同大小平面的镂空,以各种线条粗细不同的变化来表现剪纸艺术的审美情趣,使人从中得到美感的韵味。镂空设计具有设计实用性,它对墙体有着整体面积的保护,海域遮挡墙体的作用,是把艺术融入生活,并且将艺术实用化充分表现出来,这说明中国剪纸对现代艺术创作的影响,对其具有使用价值。

在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中,剪纸艺术慢慢的开始不仅仅以剪纸的形式来丰富人们的生活了。剪纸艺术还运用于包装,利用剪纸含有的丰富的中国文化传统底蕴来表达我国的文化素养。成为民族类型包装的重要表现形式。在日常产品包装中,常有着剪纸元素的出现,神兽消费者的青睐。如:烟酒包装、月饼包装、书籍装帧等,设计师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剪纸的表现形式。

剪纸艺术也运用于建筑。上海世博会上有一座剪纸造型的场馆――波兰馆。这座建筑是以剪纸民间艺术为主题的构造设计,它带给人们很多的视觉体验。该馆外部由相互交织的剪纸图案所组成,阳光可以透过缝隙进入大厅走入波兰馆,剪纸的图案随处可见,当黄昏降临,五彩斑斓的室内光线穿透剪纸的图样,使整座展馆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展馆设计与传统相联系,但同时具有现代主义风格从此方面看,既传统又现代的剪纸艺术正是这样极具视觉体验的抒情诗 室内的家具风格受到展馆图案的启发,由外墙的剩余材料切割出来制作而成,形状和材料与展馆建筑相呼应,体现出剪纸中的阴刻与阳刻交相呼应的特点。

由此可见,民间文化对现代剪纸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保留了优良的民间文化再对其进行剪纸的变形和运用,这是现代剪纸艺术最大的创新与传承。

参考文献:

[1] 傅作仁,朱一 .中国剪纸艺术研究.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年9月.

第6篇

[关键词]河西魏晋墓;桃木;虎形;神茶;郁垒

[中图分类号]K87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24-0053-02

一、桃木

河西魏晋墓葬中常见在棺上置树或于棺前后挡板上绘制树形的现象,树的形状各异,或枝叶繁盛、或疏朗有致、或类星形。①墓葬壁画中绘制树木的现象在魏晋墓中较为普遍,那么,与墓棺相连的这些树木究竟是何种树木,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目前发现置于棺上的实物仅见柏树,高台县博物馆藏的一件木器,上为书“苍柏”的木棒,下为一木制插座,上绘树纹。据推测,这种器物是放置在棺上的,代表柏树。在《风俗通》中有这样的记载:“魍魅喜食死人肝脑,惧于虎、柏。”《风俗通》还记:“墓上树柏。路头石虎。”可见,在古人心目中,柏树具有辟邪作用。另外,汉代画像石墓中常能见到树木形象,如山东临沂庆云山2号墓、河南夏邑吴庄2号墓、徐州铜山范山墓、徐州沛县栖山1号墓等,信立祥先生研究认为,这些是桃树,是表示墓地的“灵木”。

在中国神话中,桃树是夸父的手杖化成的。《山海经》载:“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桃林)。”而《春秋·运斗枢》中又说:“玉衡星散为桃。” 玉衡星是北斗七星中最亮的一颗,常代表北斗七星。以上记载因时代较早,多少带有神秘色彩,但从中可以看到远古人对桃树的认识。基于这样的认识,在中国民间,桃木是吉祥平安的象征,也叫“仙木”。因此,中国古人对桃木有一种崇敬情结。

不仅桃木可以驱邪,与其相关的一些物品也具有了同样的作用。桃茆即桃木柄笤帚,具有驱鬼除邪的作用。《礼记·檀弓下》说:“君临臣丧,以巫祝桃茆执戈,(鬼)恶之也。”《周礼·夏官》说,诸侯盟会割牛耳取血,要用桃茆为镇物。《左传》记载,昭公四年取藏冰时举行除灾仪式,要用桃木做的弓和用棘制的矢。由于桃杖的辟邪作用,汉代在举行“大傩”时,各官府以木面兽能为傩人师讫,“设桃梗、郁垒、苇茭毕,执事陛者罢”。礼毕后,“苇戟、桃杖以赐公、卿、将军、特侯、诸侯”。②另外,汉代还以桃印为制,在夏日来临之时,为了驱除阴气,使万物复苏,“以朱索连荤菜,弥牟(朴)蛊钟。以桃印长六寸,方三寸,五色书文如法,以施门户”。③

随着桃木驱鬼作用的发挥,将桃刻削成人形也成为古人的辟邪手段。《战国策·齐策三》说孟尝君打算入秦时,苏秦对他讲了土偶和桃梗的寓言劝止他,其中有土偶人语桃梗:“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可知战国时代已有削桃木为人的桃梗。又据《后汉书·礼仪志》注,《山海经》载,在度朔山,立于以大桃树枝为鬼门之上的神荼、郁垒,以苇索执鬼并喂虎。“黄帝法而象之,殴除毕,因立桃梗于门户上”。东汉《风俗通义》也引《黄帝书》讲了这个故事,并说:“于是县官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索,画虎于门,效前事也。”可知汉代已流行腊日前夜在门旁立桃梗(人)的风俗。《荆楚岁时记》讲元旦拜贺后说:“造桃板著户,谓之仙木。”从上述文献及实物可知,桃木自身不仅具有驱邪除鬼的作用,由其变化而来的桃木人形、桃木扫帚、桃印等都成为古人心目中的神物。同时,使我们也了解到桃树与神荼、郁垒传说的关系。

魏晋墓葬中,棺上置树、棺板上绘制树形也是起驱邪除鬼的作用。同时,“玉衡星散为桃”的记载也使我们理解棺板上出现的似树似星或规整的星象形式的渊源了。

二、虎形

河西魏晋墓的照壁及墓室中,存有大量的对虎或虎头形象,以前的研究都只认为它是一种瑞兽。关于虎,《周礼·春官》记载:“师氏居虎门之左,司王朝。”注云:“虎门,路寝门也。王日祀朝于路寝,门外画虎焉,以明猛于守,宜也。”可知周天子之所门上画虎,以示守卫。《后汉书·礼仪志》注曰:“虎者,阳物,百兽之长,能击鸷牲食魑魅者也。”汉代在门上画虎之风极盛应与此相关。门主出入,在古人家中是十分重要的,五祀就以门为首。汉王充《论衡·祭意》:“五祀报门户井灶室中溜之功。门户,人所出入,井灶,人所欲食,中溜,人所托处,五者功钧,故俱祀之。”河西魏晋十六国墓葬中,常见对虎及虎头衔环的铺首形象,它们多绘制于照壁及墓室的门扉上。另外,大量的虎头形画砖镶嵌在墓室四角或照壁上④。这种对虎或虎头也应同桃木一样具有辟邪、镇墓、驱除恶鬼、保护墓主出入平安的作用。

三、神荼、郁垒

高台县博物馆馆藏一件出土于骆驼城南墓葬中的棺板画(藏于高台县博物馆),画面中绘制苍郁繁盛的大树,树顶上栖息一鸟,树下绘二人物,画面下方为一长方框,内绘网格纹。笔者认为,这幅画作的内容与神荼、郁垒传说相关联。神荼、郁垒是中国民间较为常见的神话故事,是后代门神的滥觞。相传,商末周初,度朔山上生有奇桃,肉甜味美,食之可延年益寿。树下住着兄弟二人,哥哥叫神荼,弟弟叫郁垒,他们为人正直,力大无比,凶猛的老虎为他们护林看桃,野牛岭上有个野大王,心狠手毒,喝人血,吃人心,残害百姓。一天,野大王派人到度朔山上索取仙桃,被神荼、郁垒轰走,野大王气得七窍生烟。一个黑夜,野大王带领他的信徒装扮成恶鬼前去报复,被神荼、郁垒用桃条捆起来扔给了老虎。桃木(条)辟邪说法由此而来,同时,它也成为辟邪驱鬼的工具。因而,所有的鬼魂都畏惧神荼、郁垒。关于上述传说的文献记载最早见于王充《论衡·订鬼》,其中记载:“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二曰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有形,故执以虎食。”

湖北随县擂鼓墩战国早期曾侯乙墓内棺漆画头端及两侧板上的户牖之旁,绘有手拿双戈的人形怪物,⑤当是户牖之旁的守卫之神,虽然神怪手中持戈而非绳索,但其处的位置及作用应与神荼、郁垒二神相近,都是驱除恶鬼、镇护墓主的。到了西汉早期,在木椁墓的前后挡板(头足挡)上绘二神,如长沙砂子塘1号墓棺板足部挡板上绘二仙人骑虎的内容,⑥信立祥先生认为,这幅画表现了神荼、郁垒的神话传说。⑦东汉初年的徐州沛县栖山1号墓中椁足部挡板内外、东侧板内壁绘画内容分别为枝头栖息小鸟的两颗树及老虎。⑧虽然组合形式有差异,也不见二神人的形象,但所要表现的内容相同。曲阜“东安汉里”石椁画像⑨头足挡板上绘有手持绳索、大刀、桃枝的神人形象,也应是神荼、郁垒。从上述资料可看出,此类题材多画于木椁的前后挡板上。对于长方形的木椁来说,前后挡板应是墓中门道的代表,是墓主灵魂出入的通道。东汉晚期的壁画墓、画像石墓中,神荼、郁垒经常出现在墓门及其两侧、甬道两边、主室两壁等位置,且多与朱雀、虎(头)形铺首等相伴出现在墓门扉上,二神手中持武器,面目狰狞,神情凶悍,用较为夸张的手法表现其性情特征。

高台县魏晋墓葬棺板画中,神荼、郁垒也绘制在前后挡板上,与上述的长沙砂子塘1号墓、徐州沛县栖山1号墓等图像位置相同,应是继承了汉代早期的图像配置方式,且较为完整地再现了文献及传说内容,桃树、金鸡、神荼、郁垒等主要元素皆出现在画面中,与文献中的记载十分吻合。同时,神荼、郁垒二神已非凶神恶煞的样子。另外,我们在河西一些魏晋墓的照壁上也能见到另一种形式的神荼、郁垒传说图像。如敦煌佛爷庙湾M133照壁上部,门扉上绘对虎,门两旁为手中持扫帚、勺的人物形象。嘉峪关M5照壁门扉上绘身体倒悬、呲牙咧嘴的对虎形象。⑩佛爷庙湾M133中虽然二人物为一男一女,与二神不符,但男性人物手中所持扫帚很容易使人联想到神荼、郁垒传说中的桃木柄扫帚。结合门扉上的对虎形象,笔者认为这是源自神荼、郁垒神话,只是图像内容发生了一些变化,对虎形象成为画面的主体,人物由侍候其日常生活的常人代替了二神而已,而大量的对虎、虎头像,更是一种简化了的形式。

以砖为主要建筑材质的魏晋墓,砖室中可资作画的面积有限,一砖一画的形式往往不利于表现较为全面的绘画内容,故只在墓室的四角镶嵌出虎头的形象以表示镇墓的作用。而高大的照壁成了主要的绘画区,集中展示古人的各种思想意识,以神兽、祥瑞、历史人物、故事为主要内容。另外,棺板也成为河西魏晋墓绘制图像的区域,尤以棺盖板内侧、前后挡板为主,伏羲、女娲、东王宫、西王母、星象图等汉代中原传统题材是其表现的主要内容。

[注 释]

①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高台骆驼城墓葬的发掘》,《考古》,2003年6期。

②③《后汉书·礼仪志中》中华书局1963年版。

④⑩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敦煌佛爷庙湾》,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甘肃省博物馆、嘉峪关市文物管理所:《嘉峪关壁画墓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⑤随县擂鼓墩1号墓考古发掘队:《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发掘简报》,《文物》,1979年第7期。

⑥湖南省博物馆:《长沙砂子塘西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63年2期。

⑦信立祥:《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文物出版社2000年版。

第7篇

关键词: 庙会 音乐 浚县大缮矫砘

庙会自东汉时期兴起,最初是祭祀或者单纯的宗教活动,伴随着社会、历史、经济、文化等因素的转变与发展,自身也开始了丰富的演变,如今已然成为一种反映中国人民风俗习惯及文化信仰的活着的民俗。有文章称中原古庙会是“中原地区宗教音乐及民俗文化的缩影”,的确是很准确的。我亲身经历了一场生动的民俗盛宴――“浚县民间灶火”,即大缮秸月庙会,而后对音乐、庙会、宗教等之间的关系作了思考。

浚县民间灶火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底蕴。最初是人们祭祀神灵,祈求风调雨顺、人寿年丰的朝拜活动,建有“老奶大殿”。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将戏曲中的人物、音乐、舞蹈融于灶火表演,逐渐成为当地民众自娱自乐的民间文化活动。它的主要形式有:舞狮、高跷、秧歌、旱船、竹马、龙灯、抬阁和背阁、抬老四、顶灯、大头舞、散河灯等。舞狮是传统项目之一,主要形式是:狮子滚绣球、翻滚、扑食、抖鬃毛、双狮争球,等等。后跟武术队,俗称“刀枪把子”。高跷表演者扮成民间故事或戏曲中人物,边走边舞。当地人民闲时排练,正月上演。正月初九及十六的拜山表演,四邻八乡的灶火队早早赶到,摆开架势,各自拿出看家本领,你踩高跷,他练背阁,你吹唢呐,我敲锣鼓,一时间热闹的气氛激荡开来,活色生香。大缮矫砘嵋蚱湫问蕉嘌、生动活泼而吸引了来自各地的香客游人,涉及五省八十多个市县,高峰期日流量达三十万人,被称为“华北第一庙会”。其经济与工艺品制作也日渐兴隆,古玩工艺品令人爱不释手,小吃杂技表演令人流连忘返。大缮矫砘嶂所以可以这么传承久远、经久不衰,与其表现形式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通过这一系列现象的观察与思考,我对音乐在庙会中的重要角色作出以下分析。

一、音乐是宗教传播及表达自身思想、招徕信徒的重要方式。

就其内部而言,无论是土生土长的道教中的唱道,还是由外传入的佛教的诵经,甚至是基督教的唱诗班,等等,这些宗教都不约而同地选用了音乐这种形式来完成对内部门徒的思想传授,这不得不说音乐在宗教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首先,音乐的节奏性、旋律性很强,将大量的文字经文加入音乐,使得读习经文的过程不那么单调,呆板,更易熟记。其次,宗教音乐多用单音及和弦音,这类音符的特殊效果,加之高大的庙宇、端坐的僧人,更易使人们产生旷远神圣的宗教感受,即使不懂经文的凡夫俗子亦能因其旋律而产生圣洁感。

对外部来说,自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而此时国内土生土长的道教亦形成,它们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生存竞争,在南北朝时各自站稳了脚,而唐宋时期则达到了全盛,出现了名目繁多的宗教活动。竞争的竞争的焦点是:(1)寺庙、道观的修建;(2)争取信徒,招徕群众。为此在其宗教仪式上都加入了媚众的音乐娱乐内容,如舞蹈、戏曲、出巡等。这样一来,不仅善男信女,许多凡夫俗子也多愿随喜添趣。文人雅客对庙会的生动描述更是古已有之。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将元宵节花灯庙会描写得缠绵动人:“宝马雕车香满路,风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聊斋・婴宁》中王子服与婴宁亦相识于庙会。庙会被人们更多地融入文化、艺术等多种因素,对社会的影响也晕染开来。

二、庙会是宗教祭祀宣传的一种重要形式。

宗教之间的生存竞争加剧,原来属于民间信仰的报赛酬神活动纷纷与道、佛神灵结合,其活动也逐渐由乡间里社转移到了佛寺和道观中,在佛道二教举行各种节日庆典时,民间的各种社、会组织也主动前来集会助兴,这样寺庙、道观场所便逐渐成了以宗教活动为依托的群众集会场所,庙会由此而生。

大缮矫砘岜闶且虬萆狡砀6起,开始只是单纯的宗教类的集会活动,而后来因思想传播等因素的需要,加入了舞狮、高跷、秧歌等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吸引来自各地的香客游人,成为当地的一种庙会形式。

三、音乐在庙会的发展与传承的自始至终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音乐将所要表达的思想通俗化,更易为下层人民及非宗教人士所接受。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容易对宗教产生依赖的人群一般属于下层劳苦人民,与一些思想信仰无依之人,他们所接受的知识教育及思想领悟能力程度一般不是太高,然而宗教因其自身的哲学因素,在语言上很大部分又不易被这些人所理解,为了便于传播思想,宗教组织都会将所讲经文或者所授思想融入到音乐中去。以通俗的语言及易于人们接受的形式推动经文及思想在社会上传承开来。中国民间佛寺自唐朝起即有“变文”,是唐代寺庙用于宣传的宗教说唱形式。讲说佛经故事、宣扬因果报应、轮回等思想。对其内部为“佛讲”,对外部百姓则是“俗讲”,如《目莲变文》、《维摩诘经变文》等,在下层人民中有广泛的影响。道教则以唱道来传播思想,老子的《道德经》,庄子的《南华真经》、《阴符经》都被配以音律在内部传承。

2.音乐的形式丰富生动,为群众喜闻乐见。

音乐自身的艺术魅力是不可取代的。它在视觉、听觉上对人的的震撼与享受也将所表达的内容更生动和丰富。以大缮矫砘嵛例,庙会的过程中加入舞狮来象征人民生活的龙腾虎跃,来增添节日的意趣;用高跷来象征生活质量节节高;用抬阁背阁来寄托对孩子对未来的祈祷与祝福;还有大头舞,事先不需训练,谁想玩就可以戴上头套扭上一阵子,跟着鼓乐随便舞,透出了当地人民好客、热情的品格。不用过多语言表达,而是将这一切都融进舞蹈,融进音乐中,更易打动人心,为群众所接受。

3.音乐多采用戏曲、民间故事等为大家所熟悉的艺术形象为媒介,更易引起共鸣,深入人心。

在大缮矫砘嶂械酱可以看到装扮成戏曲、神话故事、历史传奇中人物形象的表演者,有《宝莲灯》中舍身救母的陈香,有《西游记》里斩妖除魔历险取经的唐僧师徒,有铁面无私的黑脸包公,有《西厢记》里追求自由爱情的张生、崔莺莺,有《东游记》里救苦救难的八仙……这些人物形象早已在戏曲或神话中的描述而深入人心,他们所代表的已经不只是人物本身,更是一种精神和思想的载体,比生硬的文字及道理更易为大众所亲近、所接受,有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化作用。

综上所述,音乐在此已经化身为庙会中传达思想的一种媒介,也为宗教文化和经济信息的传播添油加力,有着其他形式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庙会的发展传承又为宗教音乐的发展提供了平台,它们相辅相成,民间艺术、、物质交流、文化娱乐融为一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改革发展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面临世界各国文化的冲击,包括庙会文化在内的中国民俗文化应被推向一个新的高度,继承发展,为中国人民自己的民俗焕发骄人光彩。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剪纸艺术;小学教育;作用

剪纸以别具一格的审美思维和造型语言,显现出极高的艺术价值。近年来,由于剪纸艺术学习者逐渐减少,剪纸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成为重要的问题。随着21世纪社会的不断发展,民间艺术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家和大众开始关注并重新审视民间艺术。剪纸艺术具有丰富的民俗内涵、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较高的教育价值,部分中小学校已经考虑开设剪纸艺术课程,使这门古老的艺术在中小学获得传承与发展。

一、剪纸艺术的教育价值

1.剪纸艺术的文化价值

剪纸是广大人民群众长期生活实践的智慧结晶,是我国独特的一种艺术形式。人们从前辈那里学习剪纸的花样,通过临剪、重剪、画剪描绘自己熟悉而热爱的自然景物。中国剪纸题材广泛,包括花鸟鱼虫、神话故事、吉祥符号等。人们不仅能从剪纸中了解远古神话和具有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更为重要的是能够获得一定的文化价值。传统民间剪纸图案经过世代的创造,造型简练、线条流畅,给人赏心悦目的审美享受和深邃悠久的历史感。剪纸艺术和人民群众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人们日常生活景象的映射,是美好、吉祥的象征。人民群众借助剪纸艺术表现美好的憧憬。剪纸艺术体现了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和艺术形式的合理结合,是艺术设计重要的灵感源泉。剪纸艺术分布广泛,深入民心,代代传承,延续不断,使广大人民群众耳濡目染、手触身临,以至于心领神会,和自己的文化血脉融为一体。

2.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现实需求

将剪纸艺术课程引入学校已有成功先例,如,中央美术学院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办了民间艺术系,近年又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将剪纸等民间文化艺术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式系统地列入大学艺术教育,改变了学院派教育以往长期忽视民间艺术教育的状况。将剪纸艺术引入中小学课堂,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而且能够使学生了解剪纸艺术并将其传承下去。民间剪纸艺术可以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将古老的剪纸艺术引入中小学教育,可以借助现代物质条件和新的艺术手段,赋予古老的民间剪纸艺术新的生命,让它以一种怡情悦性的新形式吸引中小学生。剪纸艺术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充分引导学生体会剪纸艺术的深刻内涵,激发学生对学习剪纸艺术的兴趣。

二、剪纸艺术教学推广中的难题

小学剪纸艺术教学应争取实现以下三个转变:从讲授到建构的转变;从强化到兴趣的转变;从服从到自主(或从强制到合作)的转变。这三个转变对剪纸艺术教学起到重要的作用,决定了剪纸艺术教学的推广效果。目前,小学剪纸艺术教学推广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形式,剪纸艺术教学可以借鉴的经验较少,只有在不断摸索中前进。其次,在教学实践和管理上存在薄弱环节。学校难以花大量经费进行剪纸艺术业务培训,导致剪纸艺术在学校的传播和传承效果不理想。再次,由于部分剪纸艺人片面追求利益,创新工作没有跟上,所以难以推进剪纸艺术的推广与传承。最后,剪纸教学只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达到目的。中国剪纸历史悠久、剪纸内容丰富,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多样的多媒体资源,弥补教学中的一些不足。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结合,可以相互弥补不足,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剪纸是在民俗文化浇灌下绽放的艺术之花,无论是构思、造型还是立意、取材等,都表现出中华民族的遗风古韵,凝聚着人民群众善的理念和美的追求。然而,目前剪纸艺术正面临现代文明的强烈冲击,遭遇生存危机,亟待采取措施对其进行传承与发展。笔者认为,认识我国教育传承与发展剪纸艺术方法存在的不足,将剪纸艺术融入小学教育,对剪纸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育者通过加大剪纸艺术教育的实施与推广力度,不断地学习和创新,一定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欢剪纸艺术,使剪纸艺术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解华.浅析中国传统剪纸艺术中所蕴涵的文化现象.现代阅读(教育版),2010(15).

[2]朱晓莉,汤夺先.淮北地区民俗剪纸及其功能论析.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