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综述

医学综述杂志 省级期刊

Medical Recapitulate

杂志简介:《医学综述》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3553/R,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医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医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综述_分子生物医学、综述_肿瘤医学、综述_临床医学、综述_中医中药、论著、读者·作者·编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国际刊号:1006-2084
国内刊号:11-3553/R
全年订价:¥ 984.00
创刊时间:1994
所属类别:医学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天津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88
复合影响因子:1.96
总发文量:16127
总被引量:97177
H指数:57
引用半衰期:4.0706
立即指数:0.2133
期刊他引率:0.9738
平均引文率:22.5544
  • 糖尿病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

    作者:唐莉莉; 姚道阔; 王萍; 陈晖 刊期:2018年第13期

    糖尿病患者无论是否合并冠状动脉狭窄均常存在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CMD)。CMD可加重糖尿病患者的心肌缺血,增加糖尿病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状态刺激介导内皮损害、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血小板功能异常,与糖尿病合并CM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侵入性和非侵入性的影像学方法可用于发现CMD,但不能显示其内在的发病机...

  • FFR、IMR及iFR在冠状动脉血运重建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刘青波; 陈晖 刊期:2018年第13期

    一直以来,冠状动脉造影术评估的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都是指导冠心病血运重建与药物治疗的主要标准,然而由冠状动脉压力或血流引起的生理功能改变逐渐进入临床介入医师的视野,作为心脏介入医师,应将指导介入的策略由解剖转向生理。与可以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不同,一种有价值的诊断性检查必须能够帮助决策者作出正确的决定,进而影响临床结局,临床...

  • 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技术的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郭春艳; 赵树梅; 陈晖 刊期:2018年第13期

    左心室收缩功能是心血管疾病患者预后的重要预测因子之一,目前临床中最常用的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方法是二维Simpson方法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声学造影剂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评价LVEF的准确性。然而,在一些特定疾病或左心室收缩功能存在细微变化时LVEF并不能真实反映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变化。二维斑点追踪是近年来发展起来...

  • 心脏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赵树梅; 郭春艳; 陈晖 刊期:2018年第13期

    心脏磁共振成像(CMR)诊断技术发展快速,在心力衰竭患者中能够准确评估心脏结构、功能,可靠性和重复性更高;同时CMR检查还能显示心肌水肿、炎症、纤维化和瘢痕等心肌状态,在心力衰竭病因诊断方面能够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重要的是,CMR检查可避免电离辐射和碘对比剂的不良影响。目前CMR已经成为心脏疾病检查的重要工具;针对心力衰竭患者,磁共振...

  • 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胆固醇和胆红素水平的比较

    作者:刘思成; 赵昱; 陈晖 刊期:2018年第13期

  • 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与合并结缔组织病的冠心病患者长期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周力; 赵昱; 陈晖 刊期:2018年第13期

  • 线粒体动力学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金思妤; 罗俊一; 杨毅宁 刊期:2018年第13期

    线粒体稳态是机体在代谢或者环境应激反应中维持心脏功能的关键。线粒体动力学(分裂、融合)在维持线粒体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过程主要由线粒体动力学相关蛋白介导。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活性氧类大量产生及Ca 2+超载,导致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开放、线粒体膜电位降低,最终导致细胞凋亡。研究表明活性氧类和Ca 2+超载会通过介导线粒体动力学蛋...

  • PGC-1α的生理作用与临床疾病

    作者:李琳琳; 曹正宇; 田野 刊期:2018年第13期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是调节细胞能量代谢的重要的辅助活化因子,其在线粒体的生物合成、骨骼肌纤维类型转换、机体适应性产热、糖代谢以及脂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还可以调节内皮细胞的稳态。PGC-1α在代谢性疾病、糖尿病肾病、心血管疾病以及肿瘤和神经性退行性疾病患者中的表达水平与正常人不同,其有可能成为以上...

  • 缺氧致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及其防治研究

    作者:杨颖; 景临林; 马慧萍; 贾正平 刊期:2018年第13期

    脑作为人体耗氧量最大的器官之一,极易受到缺氧伤害。缺氧会影响脑信息加工过程,进而发生认知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是指认知功能受到不同程度损害,表现为反应迟钝、记忆困难、注意力缺陷等,机体在不同缺氧条件下产生的活性氮和活性氧类,会对大脑皮质和海马区产生不同的影响,进而诱发机体不同机制的认知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与全身多系统疾病...

  • 类风湿关节炎与关节滑膜异位生发中心形成的机制

    作者:聂智兴; 顾玉彪; 韩大鹏; 肖连波; 欧阳桂林 刊期:2018年第13期

    很多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靶器官中均有异位生发中心(ELS)出现,ELS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主要存在于关节的滑膜中,ELS的特点是在滤泡树突状细胞的网状结构支撑下形成有规律的T/B细胞的聚合体,从而支撑ELS反应。ELS的功能通过产生特异性自身抗体来维持免疫应答,并且与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及药物治疗敏感性相关。ELS发挥功能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ELS是否...

  •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与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路永珩; 郑轶 刊期:2018年第13期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是一种纤维化改变的过程,也是视网膜复位手术后复发的主要因素,复杂的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参与这一过程。一系列因素刺激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由上皮表型向间质表型转变,通过上皮-间充质转化(EMT)过程从而引起玻璃体视网膜纤维化改变。目前PVR的主流治疗方法仍为外科手术,通过术前危险因素的控制,及根据病变发展的不同...

  • 肾近端小管损伤标志物在特发性膜性肾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安常娟; 刘建华; 程桂雪; 秦晓松 刊期:2018年第13期

    特发性膜性肾病是以一种以肾小球病变为主的疾病。肾小球疾病的发展和预后与肾小球本身的损害、近端肾小管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已经应用于临床的常见近端肾小管损伤分子有β2-微球蛋白、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视黄醇结合蛋白等,这些分子能较好地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近几年来,肾损伤分子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等新兴...

  • 急性肾损伤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媛; 赵敏 刊期:2018年第13期

    急性肾损伤(AKI)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可继发于感染、休克、手术及药物损伤等情况,目前临床常用的肌酐及尿量等反映肾功能的指标能够提示肾功能的基本变化情况,但由于影响因素较多,对于早期肾损伤评价的敏感性较差。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白细胞介素18、尿肾损伤因子、L型脂...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心肌损伤预测因子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伟; 伍于斌 刊期:2018年第13期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已成为冠心病患者血运重建的主要方法之一,可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和缺血症状。其相关心肌损伤是影响再灌注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且与预后不良有关。PCI相关心肌损伤的主要发生机制可归纳为机械性损伤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相关心肌损伤预测因子对于PCI带来心肌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意义。因此,未来...

  • 时钟基因与昼夜节律在缺血性心脏病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雅枫; 夏中元; 雷少青; 赵博 刊期:2018年第13期

    缺血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心肌组织缺血缺氧导致心肌细胞坏死,进而产生心脏泵血功能以及循环障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及生活质量。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在一日中呈周期性节律振荡,并在早晨至上午这一时段达到高峰。时钟基因与昼夜节律参与缺血性心脏病病程的机制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重点。大量研究表明,时钟基因与昼夜节律的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