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综述

医学综述杂志 省级期刊

Medical Recapitulate

杂志简介:《医学综述》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3553/R,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医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医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综述_分子生物医学、综述_肿瘤医学、综述_临床医学、综述_中医中药、论著、读者·作者·编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国际刊号:1006-2084
国内刊号:11-3553/R
全年订价:¥ 984.00
创刊时间:1994
所属类别:医学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天津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88
复合影响因子:1.96
总发文量:16127
总被引量:97177
H指数:57
引用半衰期:4.0706
立即指数:0.2133
期刊他引率:0.9738
平均引文率:22.5544
  • 肝再生增强因子的研究进展

    作者:宋海曼(综述); 李文(审校) 刊期:2013年第08期

    肝再生增强因子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能够通过免疫调控、信号转导及影响线粒体功能等方式特异性刺激肝细胞增殖、促进肝脏再生的细胞因子,且其基因家族成员广泛存在于从低级到高级的真核细胞中。最近研究发现,其具有保护肝细胞、减轻毒物引起的肝脏损伤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保护线粒体、抑制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开放有关。目前对其生物学性状、功...

  • 大鼠肝切除模型研究进展

    作者:刘涵生(综述); 张爱群; 董家鸿(审校) 刊期:2013年第08期

    大鼠是肝脏外科研究最常使用的实验动物之一,其肝切除模型被广泛应用于肝脏外科研究。近年来,得益于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对大鼠的肝脏解剖得到进一步的认识,其肝切除模型也得到改进和拓展。肝脏的切除量、切除方式及围术期干预措施的不同,产生了不同效用的实验模型。这些模型为深入开展肝脏外科基础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工具。总结分析大鼠肝脏的解...

  • 急性高原病的病理生理表现及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李琳; 马慧萍(综述); 贾正平(审校) 刊期:2013年第08期

    急性高原病(AMS)是人快速进入2500 m以上高原、暴露于低氧环境后产生的具有一系列病理生理学变化、功能紊乱及相应的各种临床症状的疾病。随着高原地区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进入高原的人逐年增多,高原病的发病率也逐渐增高,已成为制约高原经济发展和影响驻地军民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研究AMS病理生理表现及其发病机制,对积极有效地预防和治疗AM...

  • 肝X受体信号途径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钱宗杰(综述); 李全忠(审校) 刊期:2013年第08期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病理过程,特征为大动脉壁中的脂质斑块的形成。在诸多发病机制中,肝X受体(LXR)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LXR属核受体超家族的配体激活的转录因子,LXR及LXR的目的基因参与脂质代谢平衡以及炎性反应。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LXR信号系统分子在避免细胞内胆固醇过载及外流、细胞内炎症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

  • 重症急性胰腺炎脓毒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覃月秋(综述); 廖品琥(审校) 刊期:2013年第08期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胰腺坏死、感染继发脓毒症,可进一步引起脓毒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目前SAP脓毒症的发病机制尚未明了,研究表明,肠道菌群易位是SAP脓毒症患者感染的主要来源,炎性介质释放导致了持续性的全身炎性反应,微循环障碍及免疫抑制促进SAP脓毒症的发生、发展,基因多态性与SAP脓毒症患者易患性密切相关...

  • 活性氧簇在肠缺血/再灌注肝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

    作者:周雨(综述); 吴学东(审校) 刊期:2013年第08期

    肠缺血/再灌注(II/R)通过一系列发病机制,可以导致严重的肝肠组织损伤。目前国内外关于引起肝损伤发病机制的前瞻性研究仍不多,因此明确肝损伤的发病机制对临床治疗及预防II/R引起肝损伤有着长远的意义。近年来,II/R的发病机制主要是从活性氧簇(ROS)、肠道屏障损伤等方面研究。II/R时大量的ROS产生,导致氧化-抗氧化系统失衡,造成肝脏损伤。...

  • 创伤性脑损伤后凝血功能异常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民涛(综述); 任光阳(审校) 刊期:2013年第08期

    创伤性脑损伤与凝血系统的功能变化有密切的联系,然而,两者间相互影响的机制尚缺乏深入研究。颅脑创伤后的高凝状态、低凝状态可导致微血栓形成或加重颅内出血,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继发损伤。为此,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假说,如组织因子的释放、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纤溶亢进和血小板功能障碍等。该文针对颅脑创伤后凝血功能异常的发生机制,以及临床诊治...

  •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

    作者:潘国焰(综述); 林荣(审校) 刊期:2013年第08期

    心肌缺血的再灌注治疗一方面恢复了心肌的血供,另一方面可能加重缺血心肌的损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一直以来是心血管医疗工作者的焦点问题。在保证再灌注治疗的心肌保护作用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如何减少再灌注损伤,国内外研究者们历经了艰辛的探索,相继提出了心肌缺血预适应-心肌药物预适应-心肌缺血后适应-心肌药物后适应的概念。该文就当今这...

  • CD40/CD40L系统在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血管事件中的作用

    作者:谈礼武(综述); 郑萍(审校) 刊期:2013年第08期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心脑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病理特征,常导致管腔闭塞或管壁破裂出血而危及生命。人白细胞分化抗原40(CD40)及其配体(CD40L)通过多种形式参与As的发生,其激活相关炎性细胞及血小板从而促进其他炎性因子释放,诱导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等,并引起斑块不稳定及血栓形成。CD40L可作为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子,阻断CD40/CD40L系统,...

  • 脑白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茜(综述); 陈红(审校) 刊期:2013年第08期

    脑白质疏松症(LA)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影像学征像,与脑缺血损伤有关,属于脑小血管病变的一个类型。临床上可导致认知功能和下肢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近年来,随着CT及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检查技术的进步和普及,LA的检出率大大增加。LA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LA的发病机制是多方面的,但具体机制仍不完全清楚。该文就LA的影像特点、病...

  • HSP27在心血管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汤鑫(综述); 邱强(审校) 刊期:2013年第08期

    热休克蛋白27(HSP27)是小分子HSP家族中的重要成员,细胞在外界自由基、热、缺血和毒性物质等刺激下可诱导其产生,在各种肿瘤和正常组织中特别是心脏组织中呈高表达。在对抗细心肌凋亡、抗缺血损伤、抗炎性反应中HSP27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都有调控作用。HSP27可能成为治疗心血管疾病...

  • A-FABP与PTEN的相关性以及两者与肥胖、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乌仁斯琴(综述); 皇甫建; 肖瑞(审校) 刊期:2013年第08期

    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是脂肪酸结合蛋白家族中的一员,主要是在脂肪细胞和巨噬细胞中表达,A-FABP基因缺陷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并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A-FABP已经成为治疗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潜在靶标。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是第一个被发现的具有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它抑制PI3K-Akt信号...

  • 吲哚胺2,3二加氧酶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作者:周英霞(综述); 赵福涛(审校) 刊期:2013年第08期

    色氨酸通过犬尿氨酸通路被分解代谢,而遍布全身的吲哚胺2,3二加氧酶(IDO)则是犬尿氨酸通路的首要的限速酶。IDO通过把左旋色氨酸转化为甲酰犬尿氨酸,甲酰犬尿氨酸能快速地转化为更为稳定的犬尿氨酸分子。犬尿氨酸通路可有许多中间产物,大多都有活性调节的功能。现如今公认IDO为机体内重要的内源性免疫抑制剂,在维持机体免疫稳态,移植耐受、肿...

  • Graves病发病机制中T淋巴细胞的研究进展

    作者:马学芹(综述); 于世鹏(审校) 刊期:2013年第08期

    Graves病(GD)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最常见的类型,占85%~90%,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但作为一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T淋巴细胞在其发病机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Th1、Th2、Treg及Th1/Th2细胞因子失衡与其发生关系密切。近年来发现Th17及其相关因子可能在GD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该文就Th1、Th2、Th17及Treg与GD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小间隙修复周围神经的研究进展

    作者:马华; 张澜; 呼和; 刘国栋(综述); 丰波(审校) 刊期:2013年第08期

    小间隙桥接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效果要优于断端相对旋转的传统神经外膜缝合,用小间隙桥接的缝合方法给神经一个密闭的自我选择空间,以有利于神经在此间隙内形成有效再生。自体神经外膜袖套桥接修复周围神经损伤是小间隙修复周围神经中的一种方法,自体神经外膜作为桥接物有其特有的优越性,比其他的小间隙缝合方法更容易在临床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