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教育学院学报

伊犁教育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Yili Education College

杂志简介:《伊犁教育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65-1185/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历史研究、双语教学、教育教学、中小学教育教学、图书档案

主管单位:伊犁师范学院奎屯校区
主办单位:伊犁教育学院奎屯校区
国际刊号:1009-0487
国内刊号:65-1185/G4
创刊时间:1984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新疆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总被引量:395
H指数:9
期刊他引率:1
  • 从“以人为本”看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现代化

    作者:黄雯 刊期:2004年第03期

    人是社会发展的本原、本体、核心,人的发展是发展的本质、发展的目的和发展的标志。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认识和重视程度直接关系到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各项具体措施的实施。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现,就是要坚持一切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协调人与社会的发展。

  • 论诚信在市场经济中的资本价值定位

    作者:左志强; 廖中武 刊期:2004年第03期

    现代市场经济良性运作和健康发展得以可能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子,具有经济的功能和意义。诚信是现代市场经济中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诚信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是一种社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重视诚信的价值。

  • 对庄子“无用”、“有用”和“大用”的辩证思考

    作者:蔡爱芳 刊期:2004年第03期

    《庄子》一书中的“无用即大用”是在特定语境下的一种话语,它已经包含了这样一个前提和假设:即在病态的、污浊混乱、动荡不安的环境中,世人对个体“有用”部分的利用总是以牺牲个体的生命、自由与尊严为代价的,从而使得“无用”和“有用”被迫分离,“无用”就成了保全生命和自由的“大用”。

  • 新中国移植苏联法学教育之反思——论法学教育的移植与法制现代化

    作者:於海梅 刊期:2004年第03期

    新中国成立之初,鉴于国内外的种种主客观原因,我国选择了学习苏联,其中包括移植了苏联的法学教育。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们回顾这段历史,以史为鉴,体味移植法学教育与法制现代化的关系。法制现代化离不开法学教育的发展和合格法律人才的输送,而移植法学教育则事关法学人才的培养,需理智分析、先搞试点,切不可盲目移植。

  • 西汉人口迁移对边疆经济开发的作用

    作者:修云福 刊期:2004年第03期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要在一个先进的文化背景中,由掌握先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人来完成。西汉人口迁移对边疆经济开发不仅保证充足的劳动力,而且输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也促进边疆的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 五四时期中国国民近代化的新动向

    作者:刘鹤; 刘喜凤 刊期:2004年第03期

    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一个从物质层面到制度层面,进而到国民素质的提高层面这样一个渐进的过程。五四时期,中国近代化深入到提高国民素质这一层次。中国人的奴性意识、自私意识、封闭意识减弱,自主意识、群体意识、开放意识增强。

  • 科举制的废除与近代知识分子阶层的转型

    作者:武端利 刊期:2004年第03期

    伴随着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知识分子阶层也在发生着转变,而科举的废除,以自上而下的方式加速了这一过程,它对于知识分子命运的影响是深远的,在带给知识分子痛苦沉沦的同时,也给了它一个转变的契机。因此不能简单地把这一精英阶层,描绘成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边缘看客。

  • 再论洋务派的变局观

    作者:潘建忠 刊期:2004年第03期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洋务派对新的世界格局、世界格局变动的原因、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中国落后的原因进行了考察,认识到世界格局正经历巨变,古老的中国面临着强敌。洋务派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强观,学习西方。他们的变局观具有新的特点,但也存在着严重的局限性。

  • 论两希文明融合的历史根源

    作者:祁晓冰 刊期:2004年第03期

    做为欧洲文明的两大源流的古希腊文明和古希伯来文明,在其漫长的历史流变中呈现出矛盾冲突和互补融合之势,其融合的原因是多元的,其中最根本的因素在于二者文化内质上的互补性顺应了人类精神的需求。

  • 地缘战略下的新亚欧大陆桥

    作者:胡瑞涛 刊期:2004年第03期

    现代条件下的新亚欧大陆桥,其意义已不仅仅在于维系与扩大中西经贸、文化方面的交流,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其三条主要线路所经地区,大都是当今世界地缘政治矛盾的交汇区,而且这些地区将来都有可能对我国的地缘政治环境造成巨大影响。因此,研究大陆桥所能发挥的地缘战略作用,推行“积极的和平大陆桥战略”应成为我国对外政策中的一部重要内...

  • 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技术在江苏省洋口港海底DEM建模项目中的应用

    作者:雍斌 刊期:2004年第03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技术在许多工程项目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江苏省洋口港海底DEM建模项目就是基于当前最为流行的GIS软件MapInfo和ArcGIS,成功地实现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和成果制图,从而为洋口港的建设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 西部初中教师职业压力探因

    作者:宋利国 刊期:2004年第03期

    根据问卷和个案访谈进行预备性调查,欲探明当前我国西部地区初中教师职业压力与教师个人背景是否关联,调查结果表明:影响西部初中教师职业压力的六个因素与教师个人背景总体并无明显差异,但在职业压力的某些方面有着显著差异。

  • 论孔子的文艺观

    作者:张鸿阁 刊期:2004年第03期

    孔子作为中国历史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之一,他对于文艺的本质有着独特的见解,在其先贤的基础上提出了美善说,而在文艺的功能上则体现在他重视文艺的审美功能特性——“兴、观、群、怨,,中,以“乐”为中心的理想人格论是孔子美学思想的核心,也为中国古代文化美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美的拯救--试论魏晋时期审美文化心理结构的确立蒋华

    作者:蒋华 刊期:2004年第03期

    魏晋时期作为中国美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关键在于确立了审美型的文化心理结构。当时的时代环境和各种流行的哲学思潮,促使了这种审美型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而这种审美型文化心理结构表现为“智慧兼深情”的特征。

  • 陶渊明的“意静”

    作者:刘传卫 刊期:2004年第03期

    陶渊明诗歌“质朴自然”、“真”意永存的美学特质与他的创作心态息息相关。他的创作始终钟情于“意静”,且不同于文艺理论家常提到的“意境”。“意境”强调主观感情必须与客观环境结合(情景交融);而陶渊明的“意境”强调的只是其主观感受(主观心态),不着意在特定的“境”上,它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作者那份独有的心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