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Yancheng Teachers Univ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杂志简介:《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2-1053/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沿海开发研究、哲学研究、社会学研究、文学研究、艺术学研究、教育学研究

主管单位: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盐城师范学院
国际刊号:1003-6873
国内刊号:32-1053/G4
全年订价:¥ 86.40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江苏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3
复合影响因子:0.26
总发文量:1856
总被引量:2919
H指数:16
引用半衰期:5.9681
立即指数:0.0061
期刊他引率:0.9949
平均引文率:8.3049
  • 论WTO争端解决中的司法经济原则

    作者:朱广东 刊期:2006年第01期

    源于CATT争端解决中的“司法经济”原则,尽管在WTO争端解决中得以秉承和发展,但专家组和上诉机构运用“司法经济”原则仍存在诸多实践困惑,澄清这些困惑并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对于促进贸易争端的有效解决和争端解决机制自身的完善意义重大。

  • 我国民事再审程序之重构——以权力、权利的冲突与衡平为视角

    作者:羊震 刊期:2006年第01期

    民事再审程序一直是我国民事诉讼理论界和实务界争论的热点问题。我国的再审程序应该重构其指导思想,取消人民法院的启动再审权,建立以当事人申请再审为主、人民检察院抗诉为辅的再审程序启动方式,并将民事诉讼法中关于再审事由的原则性规定加以明确与细化,以增强其可操作性。

  • 论行政许可中的听证制度

    作者:赵任凭 刊期:2006年第01期

    《行政许可法》中对听证制度的规定,使听证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但该法有关听证的规定中也存在着一定不足,本文从听证内容的范围、听证参与人的范围、听证笔录的效力、听证主持人选任和管理及健全事后救济制度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完善我国行政许可听证制度。

  • 萨义德的《东方主义》之后——20世纪90年代国内后殖民理论研究综述

    作者:马建高 刊期:2006年第01期

    后殖民理论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被介绍到国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一度成为90年代学术界译介和研究的热点,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这一理论的传播和深入研究在极大地促进国内后殖民批评展开的同时也出现了误读的问题。认真地梳理这一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和出现的问题,对于国内学术界的现代西方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为什么是“五四”?为什么是《狂人日记》?——对中国文学现代性的考辩

    作者:栾梅健 刊期:2006年第01期

    社会形态的转型从根本上决定着中国文学的古今演变。当物态的现代交通、现代邮政、现代通信、现代印刷在鸦片战争以后纷纷出现,同时,在精神文化领域的报纸、印书馆、高等教育、文学期刊乃至国家政体也迅速转型的时期,文学领域的变化不可能迟缓到“五四”,迟缓到《狂人日记》。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转型应该有更早的时间点。

  • 论闻一多诗歌的象征艺术倾向

    作者:卢惠余 刊期:2006年第01期

    闻一多曾接受过象征主义艺术思潮的影响,其诗论中有关象征的论述和诗歌创作中的象征笔法,呈示出闻一多诗歌的象征艺术倾向。深入研究这一艺术倾向,对于把握闻一多诗歌艺术的丰富性覆其对新诗艺术发展的贡献具有重要的意义。

  • 论近现代之交中国文学传播模式转换的动力因素

    作者:王玉琦 刊期:2006年第01期

    近现代之交中国文学传播模式由小众化向大众化的转变,是革命者、商人、知识分子各自价值观发生在大众传播领域里的重叠与合谋。换而言之,该时期的文学走向大众化传播是文学改良者、革命者、出版商、知识界与传媒人等多个群体共同推动的结果。

  • 论当代大众传媒与纯文学的生存空间

    作者:陈秀云 刊期:2006年第01期

    当代大众传媒的高度发达,对纯文学而言既有危机也有生机。其危机表现为传统大众传播媒介上纯文学生存空间的变化:纯文学自身阵地的缩减,一些依托于大众报刊的文学副刊消失,没取消的报纸副刊由过去的文学性向新闻性、消闲性转化。新的机遇则是:以数字化网络为核心的媒介融合,特别是网络和手机短信与传统纸质大众传媒的融合,使纯文学的生存...

  • 实验室里的耕耘和收获——罗布·格里耶实验小说浅论

    作者:姚公涛 刊期:2006年第01期

    罗布·格里耶实验小说中的“人”相对于“物”,总是处于一种可有可无、似有似无的状态,解读实验文本的过程,也是一个竭力将“人物形象”从“物”的世界分离出来的过程,这种解读与人类进入20世纪后努力进行自我寻觅的社会情状是完全吻合的。小说表现出对故事情节性一定程度的拒绝。小说中环境描写既不为展示人物性格而存在,也不是反映生活画...

  • 艾丽斯·沃克对传统性别角色定位的解构——评小说《紫颜色》

    作者:夏庚华 刊期:2006年第01期

    通过对小说《紫颜色》的文本解读,可以分析出作者艾丽斯·沃克对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里男女不同角色定位的批判和质疑,揭示史丽斯·沃克解构传统男女角色定位、构建男女平等的大同社会的美好愿望。

  • 福克纳小说《熊》中的生态伦理观

    作者:胡尉红 刊期:2006年第01期

    在生态伦理的视闽下,重新透视福克纳的中篇小说《熊》中主人公艾萨克的成长经历和荒野狩猎的内涵,从中剖析大自然所承栽的固有价值、荒野自然与技术文明之间的冲突及“回归荒野”的含义。可以阐释其中折射出的美国经济发展、文明进步的“拓荒史”,以及存在与占有、和谐与对峙的人与自然的生态伦理史的嬗变。《熊》所透露出的作者的生态忧患意...

  • 校点本《建康实录》卷十一商榷及思考

    作者:丁福林 刊期:2006年第01期

    唐许嵩所撰《建康实录》为记载六朝事迹的一部重要史书,近年先后有中华书局和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两种校点本问世,但其中疏漏之处,乃时有所见。本文就其中第十一卷略作辨析。

  • 从台湾建省到台湾割让的历史反思

    作者:谢俊美 刊期:2006年第01期

    1885年清政府为了“防日”“驭日”,宣布台湾建省,任命刘铭传为首任巡抚。但10年后,因中日甲午战败,被迫将台湾割让给日本。清政府虽将台湾改建行省,但未将它作为整个国防战略的一部分予以高度重视。加上人事上的纷纭,矛盾冲突,最终丧失了防日的初衷,这是一个沉痛的历史教训。

  • 汉代中国民间的色彩民俗

    作者:杨健吾 刊期:2006年第01期

    汉代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民间色彩民俗。汉代的社会生产力较前有了巨大的发展,社会思想观念的种种变化和社会变革等多种因素是形成这种民俗现象的基本原因。

  • 论抗日根据地的干部教育

    作者:林子秋 刊期:2006年第01期

    抗日战争是一场关系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反侵略战争和全民族解放战争。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创办抗日干部学校,大力培养抗日干部,放手发动群众,开展人民战争,是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