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学院学报

新余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Xinyu University

杂志简介:《新余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6-1223/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新能源新材料、中小城市发展、工业技术、基础科学、医药卫生、环境生物、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艺术、文学语言文字、高等教育教学

主管单位:江西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新余学院
国际刊号:1008-6765
国内刊号:36-1223/G4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96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江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34
复合影响因子:0.18
总发文量:2945
总被引量:3181
H指数:11
引用半衰期:5.3132
立即指数:0.0066
期刊他引率:0.9786
平均引文率:6.6997
  • 新余市完善光伏产业链对策研究

    作者:欧阳小芳 李玲 刊期:2010年第01期

    介绍了新余市光伏产业的现状,分析了新余市光伏产业面临的头大尾小、供过于求、生产成本高等问题,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快技术研发、加大政府引导和扶持力度、提高企业自身素质等对策。

  • 在心灵中寻找 在现实中创造——环鄱阳湖水文化中两个代表性人物的人格张力

    作者:张朝霞 巢传宣 刊期:2010年第01期

    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重视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环鄱阳湖经济圈的构建也必须重视环鄱阳湖文化的发掘、继承和创新。环鄱阳湖文化主要由其水文化构成和支撑。陶渊明和许逊是环鄱阳湖水文化中两个杰出代表。其人格张力仍是当前进行经济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 康德伦理学的失误及其原因——舍勒对康德伦理学的批判

    作者:蒋曦 马永红 刊期:2010年第01期

    舍勒把康德伦理学当作形式先天的伦理学理论代表,而舍勒建立起来的伦理学理论是质料先天的价值伦理学。两种伦理学的根本区别在于:究竞是把“合法则”和“违法则”的形式当作评判行为善恶的唯一标准,还是把价值及其秩序当作行为善恶的最终根据。实际上,道德法则本身也必须以价值及其秩序作为依据,因此舍勒伦理学是对康德伦理学的深化和补充...

  • 试论梁寅的思想操守

    作者:刘君君 李莅 刊期:2010年第01期

    梁寅一生饱读经史、学问渊博,能诗能文、著作富赡,是元明之际一个出色的经学家、著作家和才学兼赡的硕儒名士。然而,他却长期隐逸山林、开馆授徒、埋头著述、不入仕途。这种特立于世的经历行藏折射出来的传统思想、文明观念和道德操守,说明梁寅是一个贴近百姓、执守传统的正直学者。

  • 广场文化的审美透视

    作者:顾燕燕 刊期:2010年第01期

    广场文化是伴随着商业文化、休闲广场的兴起而繁荣起来的群众文化的新景观,是都市人们的不同于日常生活的狂欢生活和休闲娱乐的生活。广场文化丰富多彩,焕发着一种蓬勃的生命力,体现了一种平等、自由、欢乐的美学精神。

  • 论《天工开物》的传统农业生态思想

    作者:罗顺元 刊期:2010年第01期

    《天工开物》含有丰富的生态农业思想,它记载了生态型的施肥方法,特别重视水的作用;它继承和发扬了“天时、地利、人和”相统一的传统农业生态系统理论,顺天时,量地利,同时强调人对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作用;它还明显地体现着向近代科学转变的过渡性特征。

  • 试析应用型法学人才的合作培养模式

    作者:李华耕 盛劲松 李韶杰 简颖慧 刊期:2010年第01期

    法律人才的”过剩”与”短缺”凸显法律人才培养缺乏特色和个性。法律人才的培养要突出应用型已成共识,培养模式也各有特色。通过评析现行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各种模式,并依据新余高等专科学校近几年来对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针对社会教学资源丰富的特点,从合作方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法律服务平台建立、反馈机制等方面提出了...

  • 公司法上的债权人保护

    作者:赵青杨 刊期:2010年第01期

    公司制度的一项显著特征就是公司的有限责任,但公司的有限责任就使得债权人处于更不利的地位,因此在立法中有必要对公司的债权人予以保护。虽然公司法就公司的设立、运行到终止的整个过程中对公司债权人的保护都有相应的规定,但其中仍有不足之处,须加以规制。

  • 中国法学的边缘化发展

    作者:冯栋 王洁堃 刊期:2010年第01期

    法哲学是从一定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观察和认识法这一社会现象的学科。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从边缘角度来看待法律现象。中国法学的边缘化即是中国法学走向沿边的部分或走向靠近边界线区域的一种发展趋势——即由中心走向边缘。对这一趋势,可从法的概念、法学研究方法和纠纷解决方式这三今角度做出阐释。

  • 有关走私犯罪争议的几个问题探析

    作者:申敏 刊期:2010年第01期

    当前关于走私犯罪争议颇多,如走私罪侵犯客体之争、走私犯罪罪名之争、武装掩护走私与暴力、威胁抗拒缉私行为的区别之争等。应当指出,首先,走私犯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正常的对外贸易秩序;其次,罪名的确定,可从罪名划分的科学性和罪名名称的科学性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最后,武装掩护走私的,应当作为各具体走私犯罪的从重处罚情节。

  • 不动产所有权保留登记探析

    作者:谢九华 陈天助 刊期:2010年第01期

    不动产可以适用于所有权保留担保。其公示应采登记成立主义的立法模式,在房屋管理部门履行登记手续。

  • 娱乐场所常见及危害分析

    作者:林丹 刊期:2010年第01期

    近年来,我国许多娱乐场所出现了滥用的问题,主要包括冰毒(甲基苯丙胺)、摇头丸(亚甲基二氧甲基苯丙胺)和(氯胺酮)等。分析上述的危害性,有助于增强人们防控新型的意识和能力。

  • 衰败的南方,创伤的世界——福克纳笔下的创伤初探

    作者:谢秀娟 刊期:2010年第01期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威廉·福克纳是20世纪美国最富影响力的现代作家之一,他极富戏剧性地再现了美国南方经历变革的种种阵痛,独具匠心地揭示了人们内心无法痊愈的种族创伤、历史创伤和精神创伤。通过构造一个由创伤编织的世界,福克纳更好地刻画了人物,更好地突出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冲突,在冲击读者心灵的同时,福克纳也道出了自己对...

  • 本我、超我和自我的斗争--用弗洛伊徳人格理论解释宋江形象的复杂性

    作者:王林莉 刊期:2010年第01期

    对于《水浒传》中的宋江形象历来是众说纷纭。通过引入心理学中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来分析宋江形象的复杂性,从本我、超我和自我三层人格在宋江身上的表现来解释宋江的行为,可为宋江形象研究指出另一个视角。

  • 圣城与罪都:帕慕克笔下的伊斯坦布尔

    作者:陈丽青 刊期:2010年第01期

    伊斯坦布尔是帕慕克小说的主角,在不同的作品里带着共同的忧伤,通过一个个故事展示了它丰厚的内涵。细读文本可从帕慕克作品中提炼出贴近伊斯坦布尔灵魂的关键词:博物馆、雪、暴力,展示从“圣城”到“罪都”和介于二者之间的模糊地带,阐释伊斯坦布尔城市形象,理解它交揉错综的文化、宗教与种族,并探索传统失落与文化困惑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