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学院学报

武夷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Wuyi University

杂志简介:《武夷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5-1293/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武夷文化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法律研究、旅游·艺术研究、语言·文学研究、高等教育研究

主管单位:福建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武夷学院
国际刊号:1674-2109
国内刊号:35-1293/G4
全年订价:¥ 196.00
创刊时间:1982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福建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02
复合影响因子:0.28
总被引量:3753
H指数:15
引用半衰期:4.99
立即指数:0.0286
期刊他引率:0.95
平均引文率:8.3214
  • 仁学的生态意义与价值

    作者:蒙培元 刊期:2007年第03期

    仁与生的关系体现了人与自然界的内在联系。它不仅肯定了人的主体性,而且肯定了自然界的生命价值。将自然界视为生命和价值之源,而将人视为自然界生命创造的实现者、执行者,这才是中国“天人合一论”的真实含义。人是有创造性的,“人文化成”就是人类的文化创造。但是,人类的一切创造都只能在“生道”的指引下进行。而不是相反。从最广泛的...

  • 浅析“闽”族先民对闽北上古区域文化的影响

    作者:陈利华 刊期:2007年第03期

    闽北区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很大程度上深受“闽”族先民文化创造的影响。但是,由于历史资料的乏见,人们对“闽”先民的族属究竞是不是源自“闽越”,“闽”之称与“闽”先民的图腾崇拜到底是不是与蛇类有直接关联,目前尚存在闽北大地上的“闽”族文化秘藏究竞可作何种解答等一系列问题往往言说纷纭。本文试就“闽”族的族源、“闽”族的文明...

  • 工具理性和道德理性对立统一与社会主义创新——兼论构建和谐社会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作者:武夷樵 刊期:2007年第03期

    实践中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现代化尚未完成的基础上的,因而工具理性与道德理性就处于矛盾状态中。以道德理性抑制工具理性必然忽视现代化,单纯强调工具理性又会失去对意义的追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二者由“二律背反”走向了对立统一,从而体现了对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大创新,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 台商在闽直接投资的技术进步效应探析

    作者:魏澄荣; 程春生 刊期:2007年第03期

    台商在闽直接投资对技术进步的推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提高了福建产业技术水平;二是提升了福建企业的技术水平;三是提高了科技人员和劳动者的技术素质;四是带来较为先进的经营理念所产生的效应。但由于种种原因,台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和学习效应还不显著,要进一步提升福建台资的技术进步效应。

  • 构建和谐社会中经济发展的文化省视

    作者:祝秀梅 刊期:2007年第03期

    经济发展是国家的首要任务。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引进技术和自主开发,我国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仍处在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成本的粗放经济增长阶段,依靠技术革新和素质发挥,讲究结构优化和竞争能力增强的集约型经济增长远未形成,这与文化观念的落后有必然联系。所以,审视我国文化并对它进行相应的变革,将有利于更快更好地实现经济增长...

  • 乡村民主的困境和现实出路

    作者:陈雪琴 刊期:2007年第03期

    村民自治从产生到制度化,对农村的社会生活各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但是,任何制度都离不开现实基层的制约。当前村民自治所依赖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和历史传统都制约了它发挥自身的优势。因此,必须深化改革,使民主铭刻于乡村社会的内心。

  • 浅谈量刑均衡问题

    作者:许裕华 刊期:2007年第03期

    量刑不均衡问题是当前困扰司法实践的一大难题。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法院、不同法官之间,对同类案件在裁判中出现不同的结果,量刑偏差甚大,严重影响刑法的统一实施,不能体现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量刑失衡是多种复杂因素作用的结果,有认识、立法、司法及其他因素等共同造成的。解决量刑失衡问题,关键是要统一法官量刑的指导思想...

  • “隔”与“不隔”在林黛玉形象塑造中的妙用

    作者:贾勇星; 陈飞 刊期:2007年第03期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一个独具魅力的典型形象,这得益于曹雪芹运用了“隔”与“不隔”的艺术手法。本文从意境、情节、神貌和诗词四个方面来领略作家展示女主人公形象的高超艺术。

  • 宿命论与虚无主义之下绮丽颓靡——论安妮宝贝的创作风格

    作者:何英 刊期:2007年第03期

    安妮宝贝的作品以冷漠的却具有召唤性的独特语言,诠释了在城市物欲与漂泊不定的生活中,一部分年轻的孤独人群对现有道德模式的反叛,在宿命与自由之间挣扎的矛盾生存状态,体现出独特的绮丽颓靡的创作风格。

  • 成长途中的引路人——评多丽丝·莱辛的《老酋长姆什郎卡》

    作者:童小兰 刊期:2007年第03期

    多丽丝·莱辛的短篇小说《老酋长姆什郎卡》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成长小说。该小说通过展示小主人公——一个白人小姑娘的成长历程体现了殖民主题。在小姑娘的成长过程中,其父母、老酋长姆什郎卡和自然神灵起到了或反面或正面引路人的作用,对她逐渐走向成熟、认清白人殖民者对非洲黑人赤裸裸的剥削这一事实起到深远影响。

  • 萧红小说《呼兰河传》中的悲剧意识

    作者:阮素丹 刊期:2007年第03期

    萧红小说《呼兰河传》是充满悲剧意识的。这种悲剧意识既源起于她童年时代的寂寞与孤独,与她创作时的心理和情绪也不无关系;体现在作品中,则是环境的悲剧意识,人物命运的悲剧意识和事件的悲剧意识,以及作品的悲剧意识与其“诗化小说”特征的关系。

  • 从唐代文言小说看落第士子的文化心态

    作者:卓洪艳 刊期:2007年第03期

    唐代文言小说留下大量的科举士子累举不第的记载,分析小说中落第士子的文化心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唐代科举士子和唐代小说。论文试从羁旅行役、生活困顿之苦楚;羞愧失意、怀才不遇之抒泄;儒家进取、道佛归隐意识之转换等方面阐述其所折射出来的落第士子的文化心态。

  • 校园流行语语义分析

    作者:郑淑花 刊期:2007年第03期

    校园流行语语义是动态的言语义,具有隐秘性,色彩义浓郁,联想义丰富。

  • 福建东游人名语言特征的民族分布——中国农村语言生活的一项田野调查

    作者:于芳 刊期:2007年第03期

    本文通过对一个完整言语社区的汉语人名的穷尽性田野调查,以揭示人名命名行为各语言特征在不同民族中的分布特点,并由此考察民族因素在人名命名行为中的作用以及当代中国农村的真实的语言生活状况。

  • 朱熹与武夷山下的书院建设——闽北文化学习调研报告之一

    作者:裘国伟 刊期:2007年第03期

    武夷山是我国东南地区的一座名山,也是一学宗师朱熹生活了大半生的理学名山。以朱熹为代表的历学家纷纷以传道为已任,择基筑室,著述授徒,创立数量众多的书院,使武夷山以此闻名于世。这对发展闽北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提高当地文化素质,培养人才,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各地政府十分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