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文化

文学与文化杂志 省级期刊

Literature and Culture Studies

杂志简介:《文学与文化》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1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2-1415/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主管单位:南开大学
主办单位:南开大学文学院
国际刊号:1674-912X
国内刊号:12-1415/I
全年订价:¥ 200.00
创刊时间:2010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天津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2
复合影响因子:0.09
总发文量:827
总被引量:675
H指数:9
期刊他引率:1
  • 读书曾值乱离年

    作者:叶嘉莹 刊期:2014年第02期

    <正>时间过得太快了,转眼间,驼庵奖学金已经是第十七届颁发了。可是,我的老师顾随驼庵先生的作品,我却从来都没有介绍过。当我准备挑选几首我的老师的词来介绍给大家的时候。我就发现,我老师的作品很多都是抗战时期所写的。我本来的讲题很简单——"学诗忆往",就是讲我跟老师学诗,我回忆当年的往事。我曾经写过一首小诗。这首小诗是1979年...

  • 好花原有四时香——读《独陪明月看荷花:叶嘉莹诗词选译》有感

    作者:孙康宜 刊期:2014年第02期

    <正>去年暑假,台湾大学的齐益寿教授来耶鲁校园参观,他赠给我一本叶嘉莹教授诗词的英译本,题为Ode To the Lotus:Selected Poems of Florence Chia-ying Yeh(《独陪明月看荷花:叶嘉莹诗词选译》)。①这本书印得十分雅致,封面上有周半娟女士所绘荷花,书中收有叶教授的中文诗词原文,配上陶永强先生(Tommy W.K.Tao)的英文译文,其中每首诗词都...

  • 缪钺先生与叶嘉莹教授合作的学术观念基础

    作者:缪元朗 刊期:2014年第02期

    <正>凡读过《灵谿词说》的人,可能都会知道缪钺、叶嘉莹两位先生合作的缘起。在该书《后记》中,缪先生曾说二人的初次相识是在1981年4月下旬成都草堂所举办的杜甫研究学会第一届年会上,"叶君少时读过我所著的《诗词散论》,深致赞赏;而我于1980年读了在国内新出版的叶君所著《迦陵论词丛稿》,钦佩其中评赏辨析,精邃深微……因为先有这些通...

  • 叶嘉莹先生诗歌理论管窥:认知诗学角度初探

    作者:周世箴 刊期:2014年第02期

    <正>叶嘉莹先生是一位精于诗歌创作与传统诗歌评说的专家,既能洞察传统诗论的精妙处,同时又能恰如其分地引用西方理论以补传统诗论之不足。她尤其擅长深入浅出地引导读者(听者)进入诗歌的境界,感觉平易,却又寓意深远,"从心灵深处唤起的一种共鸣与契合,使诗歌整体的精神和生命,在评者与读者之间,引发一种生生不已的、接近原始之创作感的一...

  • 国内首家权威专业书评媒体 中国社会科学检索期刊 《中国图书评论》(月刊)2014年第4期要目

    刊期:2014年第02期

  • 叶嘉莹先生学术思想研究综述

    作者:张静; 张海涛 刊期:2014年第02期

    <正>叶嘉莹,1924年生于北京,1945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国文系,早年在中国台湾地区各大学执教,1966年起至美国哈佛大学、密西根大学讲学,1970年被聘为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1991年荣膺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①,成为加拿大皇家学会有史以来唯一的中国古典文学院士。叶嘉莹自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荣休后,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南...

  • 绝对的地图测绘,或,重返“认知图绘”

    作者:阿尔伯特·托斯卡诺; 李莎; 曹一帆 刊期:2014年第02期

    认知图绘是杰姆逊的术语,这一措辞强调了对政治和实践阐述规划的政治需求。认知图绘的需要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来自个人与社会"完美比重"的幻想仍旧有待考量,这一美学旗号下产生的理论或许可以使得个人主体和集体看清他们在全球化世界中所处的位置。唯有认识到资本主义与它地理上分化形态的不平均状态,才能避免造成个人与政治—经济、经验与抽象的...

  • 感觉动力导向瓦解?——德勒兹与朗西埃论电影与文学

    作者:提摩太·贝维斯; 吕雯 刊期:2014年第02期

    德勒兹提出了饱受争议的"感觉动力导向瓦解"的理论,划分了传统意义上的"运动——影像"电影和现代意义上的"时间——影像"电影。德勒兹从电影中的"间隙"与"界域外"出发,联系知觉、行动和情感,通过讲解具体的电影案例《谁带我回家》,描述了"从内部开始"的"感觉动力导向"模式的瓦解。我们应以开放的心态去迎接视觉影像的"真实"阅读。德勒兹对电影的...

  • 汉娜·阿伦特宣判的死刑

    作者:朱迪斯·巴特勒; 苏培 刊期:2014年第02期

    汉娜·阿伦特同意对艾希曼的最终审判,但她怀疑审判本身的戏剧性。她反对把艾希曼当作替罪羊。《艾希曼在耶路撒冷》风格特异,观点鲜明,但是文本充满了内在矛盾,可见阿伦特对一场相当复杂的政治事件持一种异常复杂的矛盾情绪。艾希曼没有义务为集体犯罪承受死刑,而为他定罪的人们对于判处死刑的理由又语焉不详。其中矛盾重重,意见彼此冲突,以及死...

  • 霍尔:“不作保证”的马克思主义者

    作者:徐德林 刊期:2014年第02期

    斯图亚特·霍尔,英国新左派创始人之一、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之父,积极地穿梭在英国社会运动、公众讨论和学术研究之间,有效地开启了学术工作政治化的先河,不但留下了"电视话语中的编码/解码"、"多元文化主义"、"接合理论"等诸多已然产生深远影响的理论遗产,同样甚至更为重要的是,于其间展示了旨在保持理论思考与现实介入良性互动的作为一种方法的...

  • 国内首家权威专业书评媒体 中国社会科学检索期刊 《中国图书评论》(月刊)2014年第5期要目

    刊期:2014年第02期

  • 魏源经世文论对传统文学原则的改造——魏源文学观的近代意义

    作者:王飚 刊期:2014年第02期

    从文学观念近代化转型角度考察,魏源和龚自珍一样,都是近代初期文学观念新变的代表人物,两人对文学变革途径的探索不同而互补相成。龚自珍表现出对传统文学原则的怀疑和挑战,魏源的经世文论则着重对传统文学原则加以改造,使之适应时展。魏源从改变文学功能的阐释入手,提出"道存乎实用","文资乎救时","贯经术、政事、文章于一",对传统文论的核心...

  • 程恩泽、祁寯藻诗学异同

    作者:孙之梅 刊期:2014年第02期

    程恩泽、祁寯藻是晚清宋诗派的开创者,他们的诗学以同为主,主要表现为:第一,诗人之诗与学人之诗合一,落实到诗歌创作中为性情与学问合一;第二,对杜、韩、苏、黄诗学体系的确立。不同之处是他们的诗学路径,程恩泽从温、李入手,转而为杜、韩、苏、黄;祁寯藻则是基于李、杜、白、苏、黄、元六家,偏倾于韩、苏、白,这种差异直接关系到他们诗歌风貌的...

  • 许地山中文藏书的年代分析及相关问题

    作者:许振东 刊期:2014年第02期

    许地山生前的大量中文藏书被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图书馆购买,并一直收藏至今。这批书籍不仅对研究许地山的生平和创造具有非常大的意义,同时具有很高的版本价值。本文对这批书籍实地探访,并从版本年代与价值、购入探源、收藏管理等方面研究,发现了围绕这批藏书存在的一些误解和疏漏。

  • 来华传教士跨文化传教策略的现实意义

    作者:李英姿 刊期:2014年第02期

    作为西方文明的体现者和传播者,传教士在人类文化交流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明清时期大量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他们苦学汉语,穿戴儒服,采取了融入中国主流文化、广交朋友、积极引介西方文化等策略,推进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本文通过对西方传教士在华期间的跨文化传教策略的分析,深入探讨其对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启示和意义,文章认为在当前宜采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