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都学刊

唐都学刊杂志 省级期刊

Tangdu Journal

杂志简介:《唐都学刊》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61-1056/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汉唐研究、伦理学研究、文学艺术研究、历史文化研究、关学研究、博士论坛

主管单位:西安市教育局
主办单位:西安文理学院
国际刊号:1001-0300
国内刊号:61-1056/C
全年订价:¥ 172.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陕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6
复合影响因子:0.17
总发文量:1669
总被引量:2846
H指数:12
立即指数:0.0191
期刊他引率:1
  • 社会发展与价值变迁——陕西省价值哲学学会第23届年会综述

    作者:张佳璇; 韩慧会 刊期:2019年第02期

    2018年12月29日,由陕西省价值哲学学会主办、西北大学哲学学院承办的陕西省价值哲学学会第23届年会暨“社会发展与价值变迁”学术研讨会在西北大学举行。来自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空军工程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宝鸡文理学院、西安理工大学、西安文理学院.

  • 唐代诗歌中的长安过年风俗及文化述论

    作者:刘宁 刊期:2019年第02期

    据《全唐诗》《岁华纪丽》记载,唐代过年期间的主要节日有岁除日、元日、人日、上元日、晦日,主要的文化活动有岁除夜守岁、元日朝会、人日戴胜、上元夜观灯、晦日的赏春与祓禊。细读唐代过年节日相关诗文的文本,了解唐代过年风俗及主要文化活动,可知这些文化活动既是唐代人们共同的文化追求,又代表了唐代文化潮流,是综合了那个时代人们意识的精...

  • 文本与图像的佛教身份双重构建——以安阳宝山灵泉寺唐代初期的塔铭与墓塔为例

    作者:孙雯 刊期:2019年第02期

    源自印度的佛塔从公元6世纪开始在中国逐渐形成了打破圣凡界限被广泛接受的塔葬习俗。从刻于墓塔上的文字——塔铭与墓塔上的造像来探究宝山塔林形成背后所体现的死后世界观,可以看出不同于广泛存在于石窟寺中的佛教造像,河南安阳宝山塔林中的造像因墓塔主身份不同而带有鲜明的身份色彩,佛像与俗人造像并存。这些同时刻有图像与文字的塔形龛是墓...

  • 略论唐代西安宫廷年节

    作者:李喜霞 刊期:2019年第02期

    唐代年节活动与汉朝相比,内容与形式逐渐规制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理念与节日载体。唐代宫廷在年节之际的朝堂庆贺,蕴含有浓厚的政治文化内涵;正月祭祀,更凸显正统皇权思想;十五夜灯,烘托出与民同乐的娱乐氛围,彰显大唐盛世之景。大唐宫廷年节形形色色的活动,成为凸显国强民富的重要方式,在中国年节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开启了后世年节文化的...

  • 唐代早期墓葬等级划分初探

    作者:裴书研; 范丹妮 刊期:2019年第02期

    唐代鼎盛期等级制度严格,唐早期则是森严等级制度形成期,尤为重要。墓葬形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墓主生前的身份地位和经济情况,是评判其社会等级的重要依据。以唐代早期各类墓葬为主线,结合随葬品的出土情况,对唐代早期墓葬作形制分类,从墓主人的身份等级入手,可管窥唐代早期墓葬的等级制度,并推进唐代社会等级制度的研究。

  • 程颢仁学对先秦仁学思想的超越与发展

    作者:刘君莉 刊期:2019年第02期

    程颢以“一体释仁”,在“注重天地万物之生意而非血缘亲情”“孝悌非仁只是为仁之本”“仁者无对”三个方面有别于先秦儒家以“孝爱释仁并与仁政”同构的“仁学”思想。就学理而言,这是对先秦仁学的继承与推进;因受道禅影响较深,有流于“无为”“两忘”的危险。就其现代价值来讲,“仁者浑然与物同体”及“仁者无对”的思想可以作为基于中国思想...

  • 协调发展与美好生活——制度实践及其价值理性的视野

    作者:张媛; 袁祖社 刊期:2019年第02期

    协调是事物发展的一种状态,是事物存在和演化的基本方式,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根本参照标准。协调发展,彰显了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区别于西方主要社会发展理论的内在特质,是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的关键和社会进步的根本目标。协调的目的就在于摆脱发展问题上的唯经济增长、物质崇拜、不顾生态、发展的不可持续、发展范式缺乏正当性意...

  • 马克思与怀特海人学思想比较研究

    作者:陶涛涛; 吴兴华 刊期:2019年第02期

    人的问题是任何哲学都无法回避的问题,马克思和怀特海对此均有不同的贡献。怀特海从有机论、整体论和有神论的视角对人及其社会进行了重构,而马克思则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对有关人的问题及其未来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在对人的价值、人道主义和社会文明三者的对比分析中,马克思和怀特海都展现了各自人学思想的理论特...

  • 唐代扬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商贸与文化交流

    作者:韩春鲜; 光晓霞 刊期:2019年第02期

    唐代扬州是商业繁华的国际化都市,依托商贸交流成为对外文化交流中心,城区有外国商人集聚区。陶瓷和铜器是扬州通过海路对外交流的大宗商品,大量陶瓷通过海路输送到沿海国家,同样具有他国文化特色的陶瓷日用品随着商人来往而传入扬州,铜器上的外国文化符号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印证。唐代扬州还是宗教文化交流中心,一方面佛教东传对日本文化影响深...

  •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西安历史文化研究

    作者:王兰兰; 梁瑜霞 刊期:2019年第02期

    十三朝古都西安,在中国中古时期曾多次成为古丝绸之路上的起点城市。10世纪后,西安没有再成为古代王朝的都城。21世纪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有关“一带一路”历史、考古、文学、教育、文化产业等多方面问题受到学界关注,“一带一路”视角下的西安历史文化研究呈现出活跃态势,成为当前学术研究的热点。

  • 《关中书院志》的史料价值和文化意义

    作者:王美凤 刊期:2019年第02期

    《关中书院志》是一部记录晚明关中书院创建初期极为详赡的史书,由明代学人何载图于万历四十一年(1613),亦即关中书院创建后第四年,撮取书院重要大事,分设九卷,集中阐述了关中书院创办的社会背景、规制格局、学术思想、文化精神等,为我们呈现出了一部完整的关中书院早期发展史,极大地弥补了关中书院初创时期历史文献资料之不足,对深化关学及书院...

  • 党晴梵先生《关学学案》藁本考述——兼论党晴梵先生早期思想历程

    作者:魏冬 刊期:2019年第02期

    《关学学案》是民国时期陕西著名学者党晴梵先生的重要遗著之一,但由于该著作至今未刊行面世,故学界知之甚少。经作者搜求,发现该著作现有缮写本和剪贴本两个未刊藁本。通过考察可以看出:党晴梵在1933—1935年间即已用现代的学术表述方式和研究方法来研究关学,并发表了王心敬、孙枝蔚、屈复、杨屾、康乃心五人的四个学案,而这两个藁本是他在1944...

  • 《正蒙释》合刊及其著者高攀龙与徐必达研究

    作者:邱忠堂 刊期:2019年第02期

    《正蒙释》是明代儒家学者高攀龙和徐必达著作的合集。遵循“知人论世”的方法,通过对高攀龙和徐必达其人、其学和其书逐一加以考察,进而探寻高、徐二人在《正蒙》研究上的交集,可推断出《正蒙集注》和《正蒙发明》的著作时间及合集刊印情况。

  • 关于学术期刊专栏建设的一点思考——以《唐都学刊》“汉唐研究”为例

    作者:张积玉 刊期:2019年第02期

    办好特色栏目,是提高学术期刊尤其是综合性学术期刊学术水平和影响力的有效途径。《唐都学刊》“汉唐研究”专栏已开办二十余年,推出了一大批高水平学术论作,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要进一步提高这一专栏的学术水平,其一应在栏目的策划设计上再做深化、细分,可采用“栏目+问题或专题”的形式,从零散研究向形成系统成果深入。其二在栏目的编辑...

  •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育人功能论略——以《唐都学刊》为例

    作者:王银娥 刊期:2019年第02期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具有培养学术人才的育人功能,《唐都学刊》编辑主体注重发现和培养优秀学术人才,注重编辑选择及与作者的互动,注重校对环节中作者的参与。要充分发挥学报的育人功能,需要政府部门的宏观指导,需要主管单位、主办单位思想上、政策上的导引和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支持,需要编辑—作者—读者的协作与互动,等等。只有在诸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