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杂志简介:《唐山师范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3-1301/G,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冀东文史研究、语言学研究、文学研究、历史学研究、哲学经济学研究、政治学法学研究、教育教学研究、艺术学研究

主管单位: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唐山师范学院
国际刊号:1009-9115
国内刊号:13-1301/G
全年订价:¥ 160.00
创刊时间:1979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河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1
复合影响因子:0.28
总发文量:2963
总被引量:4566
H指数:18
引用半衰期:5.4577
立即指数:0.0094
期刊他引率:0.9803
平均引文率:7.4138
  • 现代汉语基本词汇的组合能力及其分布特征

    作者:苏向丽; 宋春淑 刊期:2014年第04期

    以374个单音词为样本词,通过对现代汉语基本词汇组合能力的量化分析,考察了基本词汇的能产性。研究显示,基本词汇样本词中93%的词具有组合能力,各词类的组合能力分布不平衡,排序依次为:名词〉数词〉形容词〉动词〉副词〉介词〉代词,功能词中的连词、助词、叹词和语气助词没有组合能力。此外,样本词中每个词及其义位的组合能力也都有很大差异。...

  • 略论多音字的精简问题——以“普通话词表(一)”为例

    作者:张雪平 刊期:2014年第04期

    普通话中大量的多音字是汉语学习与应用的难点,有些多音字的读音需要并且可以进一步精简规范。以“普通话词表(一)”内的常用多音字为例,参照《新华字典》释义,从音义联系及使用度上分析了宜精简和不宜精简的多音字,并提出多音字的精简应以不能辨义和冗余叠置为原则。

  • 论后置情态词“得”

    作者:高光新 刊期:2014年第04期

    位于动词之后的情态词“得”,表达可能情态,虽然与不表情态的结构助词“得”的来源相同,产生的时间相同,在语法化斜坡上处于相同的点,但它们产生的句型和句法机制不同,因此,它们在语法化斜坡上的点是两个点的重合。后置情态词“得”让汉语产生的表可能的补语类型,使汉藏语系形成不多见的共同语序结构,并且与其它语系区别开来。

  • 口语中“这个”的语义弱化及话语标记用法

    作者:李峰 刊期:2014年第04期

    本文试图从使用频率的角度来说明词语本身语义弱化的原因,通过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的统计对比,发现“这个”在口语语体中出现的频数远远高于书面语体,而话语标记正是其语义弱化的一个产物。在口语语体中,“这个”还有话语标记功能,即引发话轮和延展话轮。

  • 山西太谷秧歌语言幽默技巧研究

    作者:闫文静 刊期:2014年第04期

    太谷秧歌幽默的语言风格是其广受欢迎的重要因素之一。变换语音、语义、语法等语言要素、运用方言熟语、巧用修辞格、违背逻辑法则等都是太谷秧歌语言幽默产生的途径。研究太谷秧歌语言幽默技巧,可以指导太谷秧歌新剧本的创作和旧剧本的改编,促进太谷秧歌的传承、革新与发展。

  • “搽”字探源

    作者:龚元华 刊期:2014年第04期

    “搽”字,宋以前字书鲜见其迹,其用例多见于宋及以后禅籍、元曲、明清小说等口语性较强的文献。从语源的角度对“搽”字来龙去脉作出考释,指出“搽”实际上是“塗”的讹俗字,“塗”是其语源。

  • 岳麓秦简(贰)的分数研究价值

    作者:王明明 刊期:2014年第04期

    分数的发展史是汉语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数研究方面论著亦颇多,然而学者们研究分数的材料多以传世文献为主,他们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却也有很大的局限,主要问题是很难做到全面掌握材料,故论及多有缺陷。《岳麓书院秦简(贰)》作为中国最早的数学书,分数大量应用,对早期分数研究的价值不言而喻。

  • 简析甲骨刻辞中的使令动词“令”

    作者:韩胜伟 刊期:2014年第04期

    由动词“令”构成的使令句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但是对于这种句式在先秦的使用率和成熟度有不同的看法。通过对《殷墟甲骨刻辞类纂》和《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所选录的含有动词“令”的刻辞进行分析归纳,可以看出使令句在甲骨刻辞中的使用已经比较普遍,使令句式已经成熟。

  • 灵心、世运与文学——钱谦益的人生际遇与儒家诗学体系之构想

    作者:李明军; 朱利侠 刊期:2014年第04期

    钱谦益的文学理论和创作与其人生际遇紧密相关。钱谦益转益多师,在广泛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出奇,对有清一代诗风的确立起了先导作用。其对明代文学的总结批判,其性情、学问、世运参会之诗论,其对后起诗人的扶持,在明清易代之际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以其为中心而形成的虞山诗派,对清代前期文学影响甚大,其影响一直延续到清代中期。

  • 余华小说《第七天》中的生与死

    作者:王雪 刊期:2014年第04期

    《第七天》描绘了主人公死去后所经历的事情以及勾起的回忆,为读者展现了一个不同于现实世界的平等、和谐的死亡世界。作品中的人物对死亡没有痛苦或恐惧,能够理性地看待死亡。生与死的意义被颠倒,死亡世界接近理想中的现实世界,更加吸引人们去向往。生与死由“爱”这条纽带联系起来,让人们在冰冷中感受到温情。这部小说也因为大量暴露现实而显...

  • 于“空白”处看小说《春播》的美学价值

    作者:金洁 刊期:2014年第04期

    藉中国古典美学中的“空白”范畴来观照连姆·欧弗莱赫狄的著名短篇小说《春播》。从故事情节的“空白”、人物语言的“空白”和人物心理描写的“空白”三个方面入手分析小说所具有的含蓄隽永、主旨深远的美学特征以及“空白”在营造小说审美空间和激发读者审美联想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 宋代文选学“不平庸”——评《宋代文选学研究》

    作者:陈延嘉 刊期:2014年第04期

    郭宝军《宋代文选学研究》是一部极优秀的博士论文,颠覆了传统选学认为宋代文选学“衰落”、“平庸”的旧说,提出了宋代文选学“不平庸”的新结论,有大量材料为支撑,令人信服。论述全面,视野开阔,考证精当,多有创见。

  • 美艳中的惊悚——爱伦坡哥特小说《丽姬娅》中对比手法剖析

    作者:李懿蔺 刊期:2014年第04期

    《丽姬娅》(Ligeia)为埃德加·爱伦·坡较早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以亡妻还魂的怪诞故事、阴森诡异的叙事场景、展现出哥特小说的惊悚美感。从写作对比手法的视角出发,寻找恐怖场景中的亮色,发现“炽烈的爱情”“伟大的意志”“斑驳的色彩”,为小说增添色彩的同时却也更凸显出其“丧妻颓废”“还魂附体”和“诡异场景”的惊悚实感。

  • 《上帝也疯狂Ⅱ》中生态伦理意蕴的三维解读

    作者:赵谦 刊期:2014年第04期

    加美·尤伊斯执导的影片《上帝也疯狂Ⅱ》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哲学,它将现代社会中的喜剧元素与生态环境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从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以及人与人三个维度入手,突显了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表达了对于人、自然与动物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望。在生态环境问题和社会精神生态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解读影片中的生态哲学理念可以为我们构建新...

  • 从“自我”到“他者”——浅谈日本汉学的历史变迁

    作者:张如意; 马振秋 刊期:2014年第04期

    日本汉学具有独特一面。这主要体现在它的双重性上,即日本汉学具有“自我”和“他者”的双重性质。这种“自我”和“他者”的悖论相互交错,贯穿日本汉学的历史。到了20世纪后半叶,日本汉学终于完成了从“自我”到“他者”的质的转变。认识日本汉学的这种独特性并阐明这一转变过程及内在原因,对于我们了解日本汉学和认清日本人的中国观有着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