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杂志简介:《唐山师范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3-1301/G,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冀东文史研究、语言学研究、文学研究、历史学研究、哲学经济学研究、政治学法学研究、教育教学研究、艺术学研究

主管单位: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唐山师范学院
国际刊号:1009-9115
国内刊号:13-1301/G
全年订价:¥ 160.00
创刊时间:1979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河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1
复合影响因子:0.28
总发文量:2963
总被引量:4566
H指数:18
引用半衰期:5.4577
立即指数:0.0094
期刊他引率:0.9803
平均引文率:7.4138
  • 汉魏六朝文学三题

    作者:何宗美 刊期:2004年第01期

    对“李广愤愧自杀,这是缺乏自知之明的表现”的观点提出异议,客观地揭示李广悲剧的原因;关于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问题,在“官俸说”、“五斗米道说”之后,提出“口粮说”;对《诗品》将曹操列为下品的问题,发挥朱东润先生的观点,对他说提出商榷。

  • 精于格律的风雅词论略

    作者:董朝刚 刊期:2004年第01期

    论述了南宋风雅词派的渊源、成因、题材取向以及审美规范,通过分析姜夔、吴文英代表词作,指出风雅词派的主要特点是词语雅化、精于格律、炼字炼句,用典隶事,既源于婉约词派,又异于婉约词派。

  • 试述大众文化背景下的中国当代文学的特征

    作者:王衡霞 刊期:2004年第01期

    伴随着大众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信息化、商业化、产业化,中国当代文学呈现出世俗化、喜剧化、散文化的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文学创作的一种解放,但也不能忽视对文学的发展的不利因素。

  • 新旧中西的对立与对话——试评新文化运动时期以胡适为中心的整理国故论争

    作者:梁艳青 刊期:2004年第01期

    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以胡适为中心的整理国故论争中,新与旧、中与西之间的对立与对话又一次集中地呈现出来。整理故国运动是胡适等人对“如何成一新中国之新文明”的集中思考。

  • 用新的审美范式构建艺术世界——论新现实主义小说的表现方法

    作者:李继林; 孟方 刊期:2004年第01期

    新现实主义小说继承和发展了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和表现手法,并根据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的审美需要而增添了审美新质。它以直面人生的创作态度和严格写实的风格表现时下的生活和人民的心态,以“世俗化”的手法描绘世相,以大众化的审美形式与人民大众接轨。它还积极地吸纳各种创作模式和大胆地借鉴运用其他创作方法的创作技巧,以丰富现实主义的创...

  • 切脚语——联绵词中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兼论单音词与双音词的对应关系

    作者:戴连第; 冯立静; 王海英 刊期:2004年第01期

    通过对切脚语特点的探讨,即对此类词的词形、词义、语音的综合分析,得出推论:所谓“切脚语”,实质上就是古语或标准语中的单音节词在向口语转化的过程中,由于“缓读”的作用,而分化为用两个音节(即两个汉字)表达一个不可拆开解释的词义,其词义又与一个书面语中的单音节词密切对应的、特殊的联绵词。它不过是联绵词的一个小类。其形成原因...

  • 论英语民族姓名的文化涵义

    作者:张志勇; 戴卫平 刊期:2004年第01期

    英语民族的姓名作为英语文化的结晶,文化内涵极为丰富。透过英语民族姓名这个窗口,我们可以对英语民族特有的文化风貌有进一步的了解。

  • 专名问题及指称问题——浅析罗素对弗雷格之批判

    作者:辛燕 刊期:2004年第01期

    专名问题及指称问题是语言哲学的基本问题。弗雷格对专名的理解相当宽泛,并认为专名通过他所谓的涵义(sense)间接地与实在相联系。而罗素与其意见相左,严格区分了专名和摹状词这两种符号,并提出了逻辑专名和普通专名在指称功能上的不同,断言一切真正的专名(即逻辑专名)都直接地进行指称。摹状词则不是直接指示某一个体,只有在其他符号的上...

  • 象形文字的视觉传达功能

    作者:邹启华 刊期:2004年第01期

    象形文字是一种古老的文字。而几乎所有的古人类文化遗迹中所发现的文字都是从最直接的视觉传达方式开始的。拟形和拟意是象形文字的两大表现特征。作为一种视觉符号,象形文字的视觉传达方式对于现代视觉传达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 党建思想的当代昭示--同志110周年诞辰之际的反思

    作者:邱珂 刊期:2004年第01期

    以同志关于党的建设思想为主线,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系统阐明同志关于党的建设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以解读同志党的建设思想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现实意义。

  • 的胸襟与眼界

    作者:孙明霞 刊期:2004年第01期

    以其宽阔的胸怀和宽广的眼界成就了一番伟业。我们要以同志为榜样,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不断开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 网络社会的哲学解析

    作者:欧仕金 刊期:2004年第01期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整个社会的信息化程度和社会信息的网络化程度不断提高,必然产生一种新的社会形式,即网络社会。从哲学的角度对网络社会的形成、本质、结构、特点和隐忧等方面作一探索。

  • 论邓小平社会进步观的思维逻辑

    作者:王雅丽 刊期:2004年第01期

    邓小平的社会进步观具有严密的思维逻辑,社会进步要靠发展经济来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科学技术是关键;科技进步的前提条件是知识、人才;为此,必须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这是社会进步的基础和先导。

  • 探索“以德治国”方略的逻辑起点

    作者:孙尚斌; 刘楠 刊期:2004年第01期

    “以德治国”是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确定的又一重要治国方略。贯彻落实这一治国方略的逻辑起点应该是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人际关系。对于我国目前人际关系的现状应该用辩证的观点去看待。

  • 用“三个代表”思想指导人文关怀建设

    作者:郑宪洲 刊期:2004年第01期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人文关怀建设有其必要性和重大意义,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文关怀的原则和以及实现人文关怀的根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