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与文化

思想与文化杂志 省级期刊

Thought Culture

杂志简介:《思想与文化》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1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社会期刊。该刊是一份年刊,致力于发表社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主管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主办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创刊时间:2001
所属类别:社会类
发行周期:年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1
总发文量:421
总被引量:129
H指数:4
平均引文率:5.925
  • 当代儒学思想的扩展形态

    作者:南乐山; 崔雅琴 刊期:2005年第01期

    <正>我认为,儒学是一个活的传统,可以为当下全球性的哲学探讨与宗教的文化形成做出贡献。至于究竟能做出多大贡献,这就得看它在多大程度上与当代生活现实相啮合。因此,无论是孔孟荀,还是以周敦颐、朱熹、王阳明为代表的宋明理学,这些传统儒学的文化表达对于儒学传统的当代生命来说都是不够的。我们需要从历史的角度理解过去的儒学,同时也...

  • 当代政治自由主义的公共理性概念:批判的考察

    作者:黄勇 刊期:2005年第01期

    <正>一、引论我在本文中所想讨论的当代政治自由主义主要是指由像罗尔斯(John Rawls),罗蒂(Richard Rorty),德伏金(Ronald Dworkin)等人代表的一种思潮。这样一种思潮一开始主要反对的乃是功用主义和自由至上主义(libertarianism)。但这种思潮一经出现,即遭到完善主义(communitarianism。这个词在字面上应该翻译成社群主义。我在这里则主...

  • 世俗化社会中的精神生活论纲

    作者:童世骏 刊期:2005年第01期

    <正>一、什么是"精神生活"?"精神生活"的概念几乎人人都用,但其含义相当复杂和模糊。虽说一个概念没有明确定义不一定妨碍这个概念的有效使用(比如我们不一定能对"走路"下明确定义,但我们在使用"走路"这个词的时候并未感觉多少不便),但要专门讨论精神生活,还是有必要对这个概念有大致明确的界定。1.精神生活vs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如果说...

  • 论人性——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三个著名论断为基础

    作者:崔宜明 刊期:2005年第01期

    <正>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已经高举起"以人为本"的旗帜,引导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方向。以人为本这一理念肯定的是人的尊严和人的幸福,表达着一种生活的理想,把这一理念高举为旗帜正是顺应了全中国人民向往更加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这也就对当今的伦理学研究提出了一个不容回避的理论问题——人是什么?如果我们不

  • 默会知识与社会科学理论

    作者:哈罗德·格里门; 刘立萍 刊期:2005年第01期

    <正>一、导论匈牙利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Machael Polanyi)提出了"默会知识"这个概念。他在一部著名的作品中宣称,我们所知道的,多过我们所能言说的。但这个看上去很简单的论述,其意义却是不清晰的。通过考察组织研究中一些研究者所运用的某些理论,我将指出为什么这个问题对于组织理论意义重大。我们对默会知识已经做了一些理论分析和经验...

  • 和谐之境——毕达哥拉斯、庄周等论自然和道德生活

    作者:贤·霍斯曼; 肖妹 刊期:2005年第01期

    <正>爱自然与爱知识天其运乎?地其处乎?日月其争于所乎?……意者其有机缄而不得已邪?意者其运转而不能自止邪?(《庄子·天运》)希腊早期自然哲学家、公元前6世纪的前苏格拉底时期的思想家,以及道家的老子(约前600/前500)和庄子(约前365—前290)都是既爱自然又爱知识。庄子对天体的运转、地球的静止和

  • 刚恒毅与20世纪初中国天主教

    作者:顾卫民 刊期:2005年第01期

    <正>1922年,罗马天主教会首任驻华代表刚恒毅(Celso Costantini)来到中国,标志着当时中国的天主教会试图摆脱法国殖民主义保教权的束缚,建立与普世教会共融的尝试。然而,这一历史的进程由于种种复杂的因素及后来的中日战争而被阻断。刚恒毅在华十一年,期间中国教会本地化有明显的进展。作为一个基督教人文主义者,刚恒毅对于中国教会本地化...

  • 中国左翼文论的当代反思

    作者:王铁仙 刊期:2005年第01期

    <正>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左翼文学运动是继五四文学革命之后最重要的文学运动。这个运动兴盛于1928年至1936年间,它所形成的文学理论,在当时的新文学界举足轻重,之后也保持强大的、主导性的影响。不过长期以来,对它的评价,从其形成之初起,就很不一致;到建国后的不同时期,是非臧否更相悬殊。它在"十七年"深受

  • 牟宗三的精神理境:圆善如何可能?——牟宗三“圆善论”初解

    作者:林同奇; 周勤 刊期:2005年第01期

    <正>三十多年前,列文森(Joseph Levenson,1920-1969)在其著名的《儒家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三部曲(Confucian China and its ModernFate:A Trilogy)中不无感伤地宣称,儒学因与现代化、西方化势不可挡的进程格格不入而寿终正寝。它或许仍然是"无墙之博物馆"中的一件展品,但它再也不可能作为活的思想资源在20世纪重现生机。列文森的断言在其同...

  • 王阳明对象山之学的评判及牟宗三的诠释

    作者:东方朔 刊期:2005年第01期

    <正>象山之学与阳明之学由于两人在学术之最终归趣上相似而向被人们以陆王之学通称。事实上,象山之学在阳明之前,或由于其义理之简约,或由于朱子之辩难,影响并不很大。自阳明子出,由于其极力推尊象山,致使象山之学与阳明的致良知之教同风鼓荡,广被学界。然而,阳明对象山推尊归推尊,但相对于自己的学说,阳明还是

  • 梁漱溟的个人观与伦理话语

    作者:顾红亮 刊期:2005年第01期

    <正>独立的、个性化的个人是一个现代观念。在中文语境里,一般而言,学者们较多注意自由主义一系对于现代个人观念的论述,而对梁漱溟等现代新儒家的个人观多少有所忽视,因为就其延续儒家思想的立场而言,常常将他们归入重群而非重己(个人)的思想家系列。这是一个普遍的误解。我们则认为,梁漱溟的个人观念属于现代性的话语,值得深究。

  • 在现代性与民族性之间——现代中国的自由民族主义思想

    作者:许纪霖 刊期:2005年第01期

    <正>20世纪是自由主义高奏凯歌的世纪,也是民族主义大行其道的世纪。民族主义无论在世界上,还是在中国,都是一个颇有争议的意识形态,它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可能与自由主义相结合,像在美国和法国革命中那样,赋予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以民族国家的形式;也有可能与各种专制的威权主义或反西方的保守主义相联系,成为其政治合法性的借口。民族主义...

  • 今文经学与晚清民初的史学“转型”

    作者:路新生 刊期:2005年第01期

    <正>在20世纪初叶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清算的浪潮中,大概没有哪一个学门的遭际曾经像经学那样臭名昭著、为人唾弃的了。那时的经学,诚如周予同所说,已经成了一具"僵尸"。但晚清的重大政治运动曾经利用过经学,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等一批人之所以学名昭著,能够成为辛亥前"把握着思想界的权

  • 20世纪初叶日本疑古史学叙论

    作者:盛邦和 刊期:2005年第01期

    <正>"疑古",即对古代历史与古代文本表示怀疑,通过考证确认其"有无真伪",是世界现代文化史上的重要现象。而此现象在中国与日本表现得特别突出。本文所要探讨的是20世纪10至20年代出现在日本学术界的一场疑古运动。这场运动规模大、参与者多,影响深远,不仅是一场学术运动,也是一场思想运动,若要研究日本思想学术史,"日本的疑古史学"是一个...

  • 清代中前期的对日关系认识

    作者:易惠莉 刊期:2005年第01期

    <正>清朝和德川幕府在初建时期均把握了对方的国情和国策,即清初中国缺乏海上扩张的实力和意向,而日本则以闭关锁国卫护国家的统一。由此两国都采取相对保守的外交政策。与此同时,由异族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清初中国,传统的"夷夏之辨"观念失去它在政治意识形态中的应有地位。而江户时代的日本,由于强烈意识到满清入主中原建立了全国性的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