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Suzhou College of Education

杂志简介:《苏州教育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2-1556/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中国通俗文学、陶渊明研究、现代汉语、文学·文化

主管单位:苏州市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苏州教育学院
国际刊号:1008-7931
国内刊号:32-1556/G4
全年订价:¥ 220.00
创刊时间:1984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江苏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2
复合影响因子:0.2
总发文量:1678
总被引量:2411
H指数:14
期刊他引率:1
  • 栏目特邀主持人:陈建华

    作者:陈建华 刊期:2018年第06期

    周瘦鹃(1895—1968),原名国贤,笔名泣红、紫兰主人等,苏州人,生于上海一小职员家庭。幼年丧父,由其母做针线活辛苦支撑完成中学教育。17 岁以剧作《爱之花》刊登于《小说月报》步入文坛,后在《礼拜六》上发表大量“哀情小说”而成名。1917 年出版《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丛刊》,获得教育部嘉奖,评语为鲁迅所写。

  • 身体政治与日常现代性:周瘦鹃社会讽喻小说的都市叙事

    作者:郑文惠 刊期:2018年第06期

    文章主要从身体政治与日常现代性两面向,论析周瘦鹃1910—1920年表在报刊空间中社会讽喻小说的都市叙事,除考掘小说文本叙事中的“日常性”(everydayness)作为一种日常生活价值与表征的考古学意义,如何无声无息地赋予了社会前进、改变的一种重要基础与革命动能外,也探究在资本主义的运作机制及工业化的劳动分工之下,小说文本如何预示了身体、伦...

  • 周瘦鹃与《半月》杂志—“消闲”文学与摩登海派文化(1921—1925)

    作者:陈建华 刊期:2018年第06期

    1920年代初,在“新”“旧”文学之争中创刊的《半月》是周瘦鹃第一本独立主编的杂志,是不可忽视的“海派”文化景观。该杂志以《伦敦杂志》《海滨杂志》为借镜,将“消闲”与“专研文艺”相结合,紧贴都市时尚脉动,鼓吹新国民守则与新家庭生活,把名花美人的抒情美学、伦理价值以及文人雅集唱和方式融为一体,富于情思与文创的意味。这一范式与“五...

  • 情死·自虐·恋尸:论周瘦鹃哀情小说的死亡书写

    作者:潘少瑜 刊期:2018年第06期

    鸳鸯蝴蝶派作家周瘦鹃在他的哀情小说中,创造了诸多不可思议的“情痴”形象,想象各式各样“为情而死”的离奇故事,将“爱”与“死”与“美”作了缤纷多彩的结合。周瘦鹃的死亡书写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既有着传统艳情文学的根源,又呈现出西方翻译小说的影响。他一方面大胆描绘自虐、物恋,甚至恋尸的情节,另一方面却又谨守精神恋爱的分际,...

  • 周瘦鹃集外文四篇及其释读

    作者:宫立 刊期:2018年第06期

    新发现周瘦鹃的《黄山纪游》《我所爱游的名山》《我的苦学史》三篇以及周瘦鹃为赵君豪《游尘琐记》作的序,均不见于范伯群主编的《周瘦鹃文集》和范伯群、周全编的《周瘦鹃年谱》,当为集外文。前两篇是以黄山为主题的经典游记散文,第三篇可算是“自传”之一种,为我们了解周瘦鹃早年生平提供了第一手文献资料。

  • 华文文学研究栏目特邀主持人:曹惠民

    作者:曹惠民 刊期:2018年第06期

    这一期“华文文学研究”栏目的三篇文章,两篇是有关香港文学的,一篇是有关北美华文文学的。华南师范大学的凌逾教授的学术专长是香港文学研究,她近年对香港文学创作及研究的动态十分关注,每年都有年度综述一类的长文发表,对学术研究的及时总结及对此后研究的深入推进,都有不可小觑的独特价值和意义。

  • 2017年香港文学扫描

    作者:凌逾; 刘倍辰; 刘玲 刊期:2018年第06期

    2017年的香港文坛,因回归20周年的节点而显得格外热闹。内地、本土、港漂者共同书写集体记忆,激发了消失美学的寻觅与本土意识的回归,两地学者不约而同追溯香港百年文学史,重视其与中华文化的互联互通。作家单论虽不及往年丰富,但对老作家的再挖掘更进一层,中国内地文评力量依旧坚挺,两地新生声不可小觑。文学对话愈烈,跨界创意频发,粤港澳大湾...

  • 混杂性:流徙空间下的香港文化身份特征—以1980 年代以来香港小说中的“香港书写”为例

    作者:徐诗颖 刊期:2018年第06期

    混杂性是“香港”这个流徙空间内非常重要的文化身份特征。从考察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小说中的“香港书写”可知,香港应被视作“成为”的过程和“开放”的意符,作家们的身份认同意识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维度—关系性、叙事性和想象性。因此,各种“香港”的故事既是复数的,也是“开放的能指”,共同展现出这座都市日新月异的景观。

  • 论陈谦《无穷镜》的复调叙事

    作者:丰云 刊期:2018年第06期

    《无穷镜》探讨了多种人生态度和价值选择的意蕴,所有人物的精神世界图景是独立且对峙的,这种对峙在故事中并没有通过辩证的发展得到消除,或是融合统一在作者主导的思想意识框架之下,而是呈现为相互独立、价值相当的开放状态,这使作品在一定意义上具有了复调小说的特性。

  • 印学理论对明清流派篆刻发展的引领

    作者:周一红 刊期:2018年第06期

    自文人亲自参与篆刻,在追求印章艺术性上具有了清醒自觉的认识,便出现了印学理论著作。印学理论的出现虽然较晚,但借鉴已有相当基础的文论、书论、画论而得到迅速发展。印学理论的成熟早于篆刻实践的成功,推动了明清流派篆刻呈现百花齐放、各出新面的繁荣景象。文章对印学理论的发展及明清篆刻家的创作实践加以阐述,以期对当代篆刻创新有所启迪...

  • 史语所李庄事迹—李光涛大婚(四)

    作者:逯弘捷(整理; 注释) 刊期:2018年第06期

    1945年李光涛大婚时,董作宾撰《香樟集》以贺。1966年,董作宾去世已三年,李光涛手书董作宾《香樟集》以示纪念①。李光涛按语:香樟集,一称栗峰谣,凡一卷,共五叶②,董彦堂③先生撰于民国三十四年九月二十一日。

  • 聚焦工匠呈现传统手工之美—周洪泉摄影作品欣赏

    刊期:2018年第06期

    周洪泉,江苏苏州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苏州市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吴中区摄影家协会主席。从事摄影近十年,专注于用镜头记录吴地民风民俗,作品多次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并被苏州档案馆收藏。横泾水乡木船以轻巧灵活、经久耐用著称,充分体现了江南水乡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