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Suzhou College of Education

杂志简介:《苏州教育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2-1556/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中国通俗文学、陶渊明研究、现代汉语、文学·文化

主管单位:苏州市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苏州教育学院
国际刊号:1008-7931
国内刊号:32-1556/G4
全年订价:¥ 220.00
创刊时间:1984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江苏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2
复合影响因子:0.2
总发文量:1678
总被引量:2411
H指数:14
期刊他引率:1
  • 栏目特邀主持人:汤哲声

    刊期:2018年第04期

    主持人语:2017年12月10日,范伯群先生永远离开了我们。学界痛失一代长者,我们痛失了最敬爱的先生。《苏州教育学院学报》“中国通俗文学与大众文化”栏目创立于2009年,迄今恰满十年。从筹备到建设,栏目得到了范先生的大力支持。开栏范先生即赐稿《现代通俗文学研究将改变文学史整体格局》。

  • 通俗作家对军阀混战罪行的谴责——以《政海》《甲子絮谭》为中心

    作者:范伯群 刊期:2018年第04期

    张春帆的《政海》和包天笑的《甲子絮谭》从不同侧面描绘了直皖战争.《政海》描述了第一次直皖战争,《甲子絮谭》描述了第二次直皖战争;《政海》重点描绘了几个主要人物的个性,《甲子絮谭》则全景式地反映了江浙齐卢大战.在反映扰民害民方面,《甲子絮谭》远胜于《政海》;而描写正面交锋,《政海》则高于《甲子絮谭》.《甲子絮谭》的重点在于强调...

  • “保住智慧的元气”——范伯群先生绘像

    作者:陈霖 刊期:2018年第04期

    文章以对范伯群先生的采访为基础,追述他充满坎坷的生活历程和成就卓著的学术生涯,描绘他作为一个学者的形象.范伯群先生不仅对新文学的研究卓有建树,更开辟了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研究的新领域,由此构建了全新的文学史观.这些贡献与范伯群先生的人生经验和个性特质密切关联,他以文学研究为志业,学术成为他培育和保持智慧的元气的方式,也是他生命展...

  • 怀念范伯群先生——兼谈范伯群先生的中国通俗文学研究

    作者:徐斯年 刊期:2018年第04期

    范伯群先生的中国通俗文学研究有三个标志性事件:两卷本《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出版,历经二十年辛苦;《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插图本)》的出版是巍然巅峰;《中国现代通俗文学与通俗文化互文研究》(上、下)的出版为通俗文学研究的未来开辟了新局,也体现着他对第三代弟子无微不至的关爱.

  • 写好了“人”字的人——我所认识的范伯群先生

    作者:曹惠民 刊期:2018年第04期

    文章回忆与范伯群先生相识、相处40年的历历往事,范先生对学术研究全身心投入,对中国通俗文学研究作出了开拓性贡献,对苏州大学学科建设高瞻远瞩,敬重前辈,提携后学,人品修行诚正高远……无论是治学还是为人,范先生都有很多过人之处.他是以学术为生命的人,用他的恩师贾植芳先生的话来说,他是一个写好了“人”字的人.

  • 友谊与学术合作:我所知道的范伯群和曾华鹏

    作者:徐德明 刊期:2018年第04期

    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范伯群与曾华鹏的学术友谊与学术合作一直被传为“佳话”,二人的友谊是靠学术浇灌成长而形成的,二人合作“合中有分”.由于当下的学术评价机制及体制的制约,这种几十年合作如一的现象,在后辈研究者身上不可复现.这种纯净的学术生态是中国现代文学学术史中的客观存在,不应该被忘记.

  • 父与子:怀念范老师——兼谈范伯群通俗文学研究与海外汉学的联系与影响

    作者:季进 刊期:2018年第04期

    文章回忆了与“亦师亦父”的范先生交往中的点滴,特别梳理了范伯群先生的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研究在海外汉学界的影响,以及与海外汉学研究学者的诸多交往.作者先后为曾华鹏先生和范伯群先生的弟子,对两位学者之间超越亲情的学术情谊也从侧面给予多角度呈现.

  • 深切怀念范伯群老师——兼谈范伯群先生晚年的学术著作

    作者:章俊弟 刊期:2018年第04期

    范伯群先生在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原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很多重要的学术著作,如《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2000版,2010年再版),《填平雅俗鸿沟-范伯群学术论著自选集》(2013版),《中国现代通俗文学与通俗文化互文研究》(2017版)以及《中国近现代通俗小说史略》(“经典中国外译项目”,待出版).作者既为范伯群先生的学生,又是这一系列...

  • 学术撑起有意义的人生——追忆范伯群先生

    作者:李楠 刊期:2018年第04期

    范伯群先生的人格魅力来自他的“老派”.不管是他待人接物的方式,还是对学术的执着和敬畏,都不属于当下这个浮躁粗糙的时代.凡是接触过范先生的人,都能感受到他的温暖.尤其是他对老师贯穿一生不离不弃的深情厚谊,令人感动.还有他献身学术的坚定信念,永远值得后人学习和纪念.作为一名文学史家,范先生可谓功德圆满:从初期的新文学作家论起步,进而...

  • 怀念与范伯群先生谈话的时光

    作者:陈霖 刊期:2018年第04期

    2017年2月1日,笔者开始做范伯群先生的访谈录,“保住智慧的元气”是范伯群先生多次强调的主题:从“五七干校”到后来的治学,范先生都一以贯之.文章回忆了与范伯群先生谈话与交往中的点滴,呈现了范伯群先生生命中的多个侧面.

  • 栏目特邀主持人:龚斌

    刊期:2018年第04期

    主持人语:徐国荣、梅嫣《“五柳先生”人物原型及精神风致之渊源探论》一文,全面探讨了陶渊明《五柳先生传》的性质.关于《五柳先生传》这篇作品,《宋书?隐逸传》、《南史?隐逸传》、萧统《陶渊明传》皆认为是陶渊明“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 “五柳先生”人物原型及精神风致之渊源探论

    作者:徐国荣; 梅嫣 刊期:2018年第04期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所写的“五柳先生”以汉代扬雄作为人物原型,在行为方式、读书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两者均体现出惊人的一致.陶渊明作品中也常以扬雄自况,体现出对扬雄的仰慕.同时,以“柳”代“杨”,也有杨柳相连互称的暗示.另外,五柳先生安贫乐道的形象还受到陶渊明时代崇尚隐逸风尚与林下风致的影响,前者以魏晋时期的荣启期崇尚为代表...

  • 从宋代闲适词看宋人的闲情文化及其对陶渊明的接受

    作者:王慧刚 刊期:2018年第04期

    两宋词中存在有大量的表现闲情逸趣的作品,这些闲适词的创作与宋代普遍流行的闲逸之风以及传统的闲情文化有很大的关系.在闲情文化的发展历史中,陶渊明有着重要的地位,他内心的“闲适”对后人的生活情趣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影响在宋人身上体现得比较突出.宋人闲适词中的琴书之乐、园林之趣及饮酒之兴鲜明地体现了陶渊明的深刻影响.这自然是宋人...

  • 陶渊明两次居丧与仕途之关系

    作者:李治中 刊期:2018年第04期

    隆安五年(401)冬,陶渊明孟氏母丧,他从刘牢之军幕“遣宁终丧”,服“齐衰”,丧期三年,实际二十五个月.那时,孙恩农民起义如火如荼,刘牢之正值用人之际,陶渊明仍有立功晋室的热望,其受儒家之孝悌观念的影响,客观上具有以孝出名、因名致仕的大众心理.义熙元年(405)冬,陶渊明程氏妹丧,又服大功丧服,为期九个月,从彭泽令任上“自免去职”.那时,刘...

  • 试论陶渊明的孤独叙事

    作者:陈冬根 刊期:2018年第04期

    世人多以冲淡平和的标尺来评述陶渊明及其诗文创作,这在一定程度上是误读,或者说是一种选择性传释.细读陶氏诗文不难发现,其中满是孤独之意象和寂寥的情思.可以说,孤独几乎成了陶渊明一种叙事方式.陶氏的孤独寂寞之感深源于其儒家士大夫的思想底色.陶氏诗文中的孤独叙事,不是未能勘破生死而对生命短暂的恐惧,实为渴望有所建树的士大夫们所常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