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Shangqiu Normal University

杂志简介:《商丘师范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1-1303/Z,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庄子·道家·道教研究、文学研究、历史学研究、教育学研究、“礼赞建党百年矢志为党育人”征文等

主管单位: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商丘师范学院
国际刊号:1672-3600
国内刊号:41-1303/Z
全年订价:¥ 280.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河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5
复合影响因子:0.32
总发文量:4093
总被引量:5680
H指数:17
引用半衰期:5.375
立即指数:0.0057
期刊他引率:0.9489
平均引文率:5.9943
  • 道教中的“梵音”与中夏音——《灵宝经》所见老子化胡说

    作者:王皓月 刊期:2014年第04期

    梵音即印度梵语的音韵,相传为梵天所制。刘宋初期创作的道教《灵宝经》中出现了“梵音”与中夏音两大音韵的说法,但其根本目的不是指导道士诵读道经的发音,而是借助老子化胡说,解释道教经典之中为何存在源自梵语的音译单词。实际上,道士诵经的曲调应该更具有地方特色。无法以“梵音”和中夏音进行分类。因为汉语相比发音更重视文字,所以道...

  • 《齐物论》“道通为一”的境界解析

    作者:路高学 刊期:2014年第04期

    庄子在《齐物论》中提出了“道通为一”的精神境界,并指出了到达这种境界的方式。首先,庄子通过自然的“天籁”之境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无差别的自然存在样态;其次,他用对自然存在样态的感知来观照人,把人看成是与物一样完全禀受自然之理自然而生的存在,从而否定了个体的主体性;再次,他从否定人的主体性来否定人认知的客观性,进而否定知识...

  • 道家音乐审美举隅——刘德海琵琶曲《陈隋》赏析及其他

    作者:宋辰 刊期:2014年第04期

    民间音乐总是充满了自由平等的道家民间性,并区别于儒家的庙堂雅乐。刘德海改编过的《陈隋》正是这样一首曲子。音乐作为一种语言总是因其“音心”之“意”的主观内在性而不及意,道家语言观、审美观因此构成了东方艺术的哲学基础。音律因其艺术性而神秘,但却与当代物理学的波粒二象性、测不准性在逻辑上同构并生。在科学进步到“人择原理”的...

  • 论全真教与元代神仙道化剧的人物形象

    作者:郭中华 刊期:2014年第04期

    元代神仙道化剧中,人物形象丰富而生动,可以概括为疯癫的人物形象、慵懒的人物形象、潇洒的人物形象等几种类型。而剧作家对这些人物形象的选取与描绘,主要受到了全真教的影响。

  • 比干的人格与神格的转换——“神道设教”的典范

    作者:葛荣晋 刊期:2014年第04期

    比干是一位忠君爱国的“仁者”,后世被中国人塑造成“官神”和“财神”,由“仁者”变成了人格化的神;再由人格化的神变成了“仁者”。比干的人格与神格的转换,是一个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重要问题,值得认真思考与探讨。

  • 王安石的“非常相权”与其后的异变

    作者:虞云国 刊期:2014年第04期

    宋代立国以来,君权与相权之间业已形成相对完善的制衡格局。在熙宁新法的历史变局中,在“得君行道”的理想追求下,由宋神宗亲自授予并由王安石实际运作的“非常相权”,是导致这一制衡格局开始欹侧的第一推力,而制置三司条例司这类制度外的组织则成为“非常相权”的重要抓手。宋神宗个性“好大喜功”,王安石为人“自信太厚”,他们都主张进...

  • 汉初无赎刑说考论——以“以爵赎罪”为中心的合理性考察

    作者:宋磊 刊期:2014年第04期

    贡禹认为汉初无赎刑,沈家本和程树德也持汉初无赎刑的观点。但是,竹简秦汉律中却有大量的关于赎刑的法令,许多学者鉴于出土文献的高度可信性而否定贡禹汉初无赎刑的论说。出土文献具有高度的可信性,传世文献的价值也不应该轻易地加以否定,贡禹"汉初无赎刑"的认识应非虚言。汉初的以爵赎罪由法律明文规定,具有法定性和确定性,在适用范围上具有...

  • 蒙元时期的关羽信仰

    作者:徐立 刊期:2014年第04期

    学界虽对关羽信仰关注较多,但对蒙元时期的关羽信仰却探讨较少。关羽这一汉人信仰在少数民族统治的蒙元时期同样流行且被广泛信仰;元文宗对关羽的册封虽带有极大的偶然因素,但用意深远;元杂剧的繁荣推动了元代的关羽信仰。对比宋明和元清对关羽信仰的不同利用,可以洞悉他们不同的文化统治策略。

  • 从出土文献看社祀之作用

    作者:史志龙 刊期:2014年第04期

    从出土文献来看,先民举行社祀活动,其作用不仅仅在于保佑国家的长治久安与农作物的丰收,其在监督盟誓、促进商品贸易、疾病祈祷、繁衍和保护牲畜、日常禁忌等民俗活动领域中亦发挥着重要作用。

  • 传统与现代之间:薛绍徽《外国列女传》的翻译与编纂策略

    作者:徐玮 刊期:2014年第04期

    介绍西方事物、翻译西方的文学作品,是近代西学东渐的一个重要表现。这项事业除了吸引了近代著名的男性知识分子,如梁启超等人投身其中,女性的参与更值得研究者注意,薛绍徽正是佼佼者。她通过翻译与编纂介绍西方女性的作品,展示了具有时代特点的、对女性的独特思考。

  • 周密笔记的史笔与文笔

    作者:汤清国 刊期:2014年第04期

    史笔和文笔是两种不同的表现手法,在周密的笔记中体现得都比较充分。史笔体现在著史的自觉意识、史料的谨慎择取、史评的客观公正等方面,文笔体现在文字的清质华瞻、记人叙事的形象生动以及表情达意的委婉邃深等方面。周密充分运用了史笔和文笔两种笔法,既保持了史家之实录精神,同时又不失文学色彩,体现了史家兼文人的个体特点,也反映了宋代文人...

  • 沈从文乡土小说写作民俗审美生成与其生命体验关系之研究

    作者:任晓兵 刊期:2014年第04期

    沈从文乡土小说的写作彰显出的一鲜明表征即是民俗事象和民俗文化的叙述。可以说,沈从文的乡村生命体验给了他丰富的民俗文化积淀,都市生命体验则给了他理性关注民俗的思致,它们共同为沈从文乡土小说写作言说民俗进而生成文艺民俗美学思想提供了平台;这种对故土民俗事象和民俗文化的眷恋作为沈从文都市社会生存中被现实激励生发出的主体性意识,...

  • 论李白诗歌中的逻辑命题及推理

    作者:郭德民 刊期:2014年第04期

    李白写诗作文壮思逸飞,是我国文学史上令人高山仰止的人物,具有高超的语言驾驭功底和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故而,我们可以把日常思维中常用的逻辑命题及推理,运用到对李白作品的分析中,帮助我们从全新的角度领略李白作品的艺术美。

  • 我用诗歌来永葆你的靓丽青春——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18首论析

    作者:张晓玲 刊期:2014年第04期

    Sonnet.18是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代表性诗篇。该诗有着鲜明的起、承、转、合以及优美的音乐性。头四行“起”,表明他所歌颂的年轻友人不同凡响的美;中间四行是“承”,讲岁月无情,青春难驻;后四行是“转”,宣告虽然别人的美貌难以存留,可他所爱的人却可以通过他不朽的诗篇得以永存;最后两行“合”,是对一首诗所作的小结,以富有思辨的...

  •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之总体回顾

    作者:梅定国; 刘婷 刊期:2014年第04期

    我国学术界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展开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围绕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有无之争、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发展史、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若干属性、新民主主义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民粹主义的关系、这一理论体系的历史价值和局限性等几个方面展开。总的来看,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研究可以概括为:进展重大,分歧不少,薄弱尚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