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学院学报

商洛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Shangluo University

杂志简介:《商洛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61-1459/Z,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电子与信息技术研究、化学与材料工程研究、环境科学研究、医学研究、区域经济研究、教育教学研究

主管单位:陕西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商洛学院
国际刊号:1674-0033
国内刊号:61-1459/Z
全年订价:¥ 160.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陕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42
复合影响因子:0.61
总发文量:1520
总被引量:3303
H指数:15
引用半衰期:5.5082
立即指数:0.0667
期刊他引率:0.7489
平均引文率:10.3037
  • 反贫困战略选择:投资于穷人的教育事业

    作者:王兆萍 刊期:2006年第01期

    收入和能力贫困是当前我国农村反贫困战略的认识基础,事实上,权利意识匮乏导致的权利贫困是诱发我国农村贫困的深层次原因。因此,今后我国的反贫困战略应该切实投资于穷人的教育事业,充分发挥教育的意识观念和知识技能提升的双重功能,促进穷人自我持续的脱贫。

  • 中国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作者:鱼小强 刊期:2006年第01期

    小额信贷在我国“八七”扶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进入扶贫新阶段后,小额信贷的规模、还贷率出现了连年滑坡,其发展陷入了严重的困境之中。走出困境,实现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包括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服务创新和技术创新,其中,制度创新是关键。

  • 新时期小说的两种深度建构——以贾平凹、余华作为个案分析

    作者:胡功胜 刊期:2006年第01期

    贾平凹、余华可以看作是新时期中西语境交汇中向中国传统和西方现代小说观念寻找写作资源的两个代表性作家。在小说的深度建构上,前者侧重于站在和谐的文化立场上对中国小说深度模式进行着一种正向的建构,后者则以暴力的方式进行着一种反向的建构。这两种方式对于中国小说的深度建构有着互文性功效。

  • 实·虚·玄——《秦腔》艺术手法散论

    作者:曹斌 刊期:2006年第01期

    《秦腔》的出版,显示了贾平凹在小说艺术上求新求变不断创新的精神。小说原生态式的写实手法,以秦腔为意象的象征性和以人物张引生所具有的灵异特征构成的传奇性,使这部小说有了审美上的新看点。

  • 明清商洛:战乱与灾害对农业的影响

    作者:杨增强; 鱼小强; 白耀军; 王思怀 刊期:2006年第01期

    明清时期的商洛,由于全国性的政策和地方政府官员的盘剥,农民起义、三藩之乱和地方武装骚扰所带采的战乱频仍,加之自然灾害频繁,导致商洛在长达五百多年的时间里,长期出现民永聊生、颠沛流离、土地荒芜,民丁不断减少,劳动力缺乏,赋役锐减,致使商洛的农业经济迟滞不前,严重影响了商洛经济的发展。这种由于政策和吏治腐败所导致的社会矛...

  • 商州四皓庙四皓墓稽考——兼论商山即楚山

    作者:雷文汉 刊期:2006年第01期

    介绍了商州四皓庙的概况,通过资料引证和碑石佐证,得出了商州四皓墓不是“衣冠冢”,而是真墓的观点。四皓的隐居地商山,也称楚山,西起商州城南,绵延至丹凤城东,四皓在商山一带隐居多处。

  • 汉唐峣关、蓝关考略——兼与牛树林、郭敏厚先生商榷

    作者:陈维旭 刊期:2006年第01期

    秦时峣关,即后来的蓝田关,又称蓝关,据汉书、水经注等权威史学、地理文献记载及以后的历史演变,峣关在今蓝田县东南,峣山东部至蓝桥镇一带的崇山峻岭中,而蓝关即是今蓝田县县城。

  • 对商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思考

    作者:黄书民; 左晓民; 路远 刊期:2006年第01期

    商洛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丰富,但群体素质不高。目前,实现商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就业,关键是要各级政府各负其责,通过政策导向和市场化手段加强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民的素质和致富技能。

  •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产业枢纽选择

    作者:路远; 左晓民 刊期:2006年第01期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城乡二元产业结构,因此,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条重要途径便是强化城乡产业联系,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促进农业工业化、现代化。农副产品加工业在为农村农副产品规模化经营提供市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工业化、现代化有非常重...

  • 释“竟”

    作者:徐山 刊期:2006年第01期

    分析了“竟”字的甲骨文形体,其形体构成为上从“ ”下从“兄”的会意字。“竟”字下方的部件“兄”为人的祝祷状,而上方的部件“ ”则表示“否定”义。“竟”字的甲骨文形体义为人的祝祷活动的终了。

  • 文学课教学的科学主义倾向及应对策略——对文学课教学的人文性反思

    作者:席忍学 刊期:2006年第01期

    文学课及其教学的人文性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科学主义倾向相当严重。其突出表现是该课程教学偏重知识的传授,轻视审美修养和文学精神的培育,具体表现在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要纠正这一偏向,首先需要更新教学观念,确立科学的人文主义教学观;其次,从人文精神的角度对教学方法进行深刻的反思;...

  • 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策略

    作者:孙雪娥; 叶端贵 刊期:2006年第01期

    英语写作一直是大学生的一个难题,学生的写作存在不少问题,水平难以提高,针对这一现状,文章探讨了大学英语写作的重要性及要求,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教学现状,并从教与学两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策略。

  • 中小学英语新课改条件下我校英语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路

    作者:高扩昌; 张建芳; 王正良; 鲁绵茸; 金晓红 刊期:2006年第01期

    中小学英语新课改给中小学英语教师提出了挑战,同时也给师范类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课题。文章立足商洛地区经济欠发达、新形势下英语师资素质急需提高的现实,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初步总结出欠发达地区普通高校要培养合格英语教师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可行性解决方案。

  • 英语区域变体的形成与发展

    作者:薛莉; 寇新智 刊期:2006年第01期

    英语区域变体的形成与发展是有其历史原因的。文章从语法和语音的角度区别了英语的不同区域变体,指出变体的相似性、一致性是绝对的,差异是少量的、相对的。随着语言的相互融合趋势日渐明显,变体的差异在逐步缩小,而且现代英语的美语化趋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 论未成年人的民事责任能力

    作者:张冷夫 刊期:2006年第01期

    未成年人不具有“识别能力”就不具有民事责任能力的传统观点是有缺陷的;作为自然人承担民事责任的地位或资格的民事责任能力,其有无的判断应采“出生主义”标准,因此未成年人都是具有民事责任能力的;承认未成年人具有民事责任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