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科学

世界科学杂志 省级期刊

World Science

杂志简介:《世界科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1-1403/N,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科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科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卷首语、专稿、天文学、化学、生命科学、医学与健康、走近科学、大家·科技前沿、今日启明星、智库观察、科学家在工作、科学家访谈、创新...

主管单位:上海科学院
主办单位: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国际刊号:1000-0968
国内刊号:31-1403/N
全年订价:¥ 220.00
创刊时间:1978
所属类别:科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7
总发文量:3925
总被引量:1896
H指数:14
立即指数:0.0038
期刊他引率:1
  • 感受科学之美

    作者:刘燕影 刊期:2011年第10期

    科学所揭示的自然之美俯拾皆是:借助功能越来越强大的望远镜,我们把目光投向辽远的宇宙,浩瀚的星空、瑰丽的星云,一如璀璨无边的梦幻;微观世界亦自有其美妙之处,有了高倍电镜,人们便能一窥生命或非生命体显微结构之精巧.如集对称互补为一体的DNA双螺旋结构.仅凭四种碱基的无穷多组合就拼接出如此丰富的生命画卷,堪称完美。更有奇美绝...

  • 2011年度拉斯克奖颁布中国科学家屠呦呦榜上有名

    作者:方陵生(编译) 刊期:2011年第10期

    继9月12日艾伯特一玛丽·拉斯克基金会公布了2011年度拉斯克奖获奖名单后.9月24日,该基金会在美国纽约举行了隆重的颁奖典礼,81岁的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登上了拉斯克奖的领奖台。自拉斯克奖设立65年以来,这次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这一奖项。拉斯克奖不仅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医学大奖,更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屠呦...

  • 青蒿素:人类抗疟之路的重要里程碑

    作者:方宇宁(编译) 刊期:2011年第10期

    据世界卫生组织fWHO)2009年最新统计数据.世界上约有2.5亿人感染疟疾.将近100万人因感染疟原虫而死亡.如果没有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那么2.5亿疟疾感染者中将有更多的人无法幸存下来。中国中医科学院的屠呦呦和她的课题组.经过多年的研究探索.提取了中国传统中草药青蒿中的有效成份——青蒿素.成为如今最有效的疟疾防治药物。

  • 对话鲁白:GSK“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是这样评出来的

    作者:李辉 刊期:2011年第10期

    2011年度GSK(葛兰素史克)“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颁发给了中国中医科学研究院屠呦呦研究员和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亭栋教授。几乎同时,来自美国的拉斯克基金会也将本年度的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颁给了屠呦呦。这让公众在一时间高度关注屠呦呦的同时,也对GSK奖项充满了好奇。本刊记者日前专访了GSK研发部生物副总裁鲁白教授,聆...

  • 迎接新物理学的曙光

    作者:沈葹 刊期:2011年第10期

    著名理论物理学家W·温伯格曾指出:物理学始终是一个未完成的逻辑体系:而本刊所载一文正具体阐述了他的这一观点.此观点当然符合科学不断发展的基本思想。

  • 粒子物理学:从卢瑟福到大型强子对撞机

    作者:冯诗齐(编译) 刊期:2011年第10期

    1911年3月7日,欧内斯特·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出席一个由曼彻斯特文学和哲学学会召开的会议(早在一个多世纪前,曾任该学会会长的约翰·道尔顿(JohnDal.ton)

  • 超导:一个依然充满挑战与发现的领域——赵忠贤院士答问录

    刊期:2011年第10期

    书写物理新篇章 记者:1911年4月8日荷兰物理学家卡末林.昂内斯(Kamerlingh Onnes)在研究汞等金属低温下的电阻行为和规律时.偶然发现了物质携带电流却不造成损失的所谓超导的能力。超导电性的确定后被认为是对传统概念的重大突破。今年适逢超导电性发现百年.国际学术界在各地举行了很多的纪念活动。不知您如何看超导百年?

  • 高温超导25年后:信心依旧

    作者:冯诗齐(编译) 刊期:2011年第10期

    在超导百年研究所程中,25年前的那场高温超导研究热让许多人难以忘怀。尽管对于这种机制是如何产生的仍存争论,但是重抬信心,抓住未来的超导研究机会正逐渐成为共识——

  • “好奇心”:创新之本源——诺贝尔奖得主霍夫曼对好奇心及其价值的理解

    作者:方陵生(编译) 刊期:2011年第10期

    好奇心推动着科技发明和发现,但是.好奇心究竟是怎么来的呢?正如本文标题所示.人们常说.“这很有趣”.或“这很有意思”.但实际上大家都心照不宣.可能只是言不由衷的一种礼貌客套而已.其实心里想的可能是“我并不是真的对这件事有兴趣。”但本文所要探讨的“这很有趣”是一种真实的内心表达.特别是在

  • 地铁7号线.让上海更便捷

    作者:李辉 刊期:2011年第10期

    7号线是上海轨道交通网络中一条南北走向的骨干线.全长34-38公里,北起浦西祁华路站,穿越黄浦江至浦东花木路站,跨越宝山、普陀、静安、徐汇、浦东新区五个行政区域,串联起上海大学、大华居住区、静安寺、常熟路、世博南北两岸、六里居住区、北蔡居住区、新博览中心等共28座车站。

  • 细胞信号转导:与结构有关

    作者:邢鸿飞(编译) 刊期:2011年第10期

    二十多年来,布莱恩·科比尔卡(Brian Kobilka)埋头苦干,想要对一个关键的细胞受体进行描述。有时候,进展却是缓慢的,而踏踏实实的方法可能更胜一筹。

  • “细胞吃细胞”世界之观察

    作者:邢鸿飞(编译) 刊期:2011年第10期

    一百多年来,病理学家们发现癌细胞会吞噬其他活体细胞,但直到现在,科学家们才明白其中的奥秘,开始探讨细胞吞噬与肿瘤形成之间的关系——

  • “细胞吃细胞”攻克癌症诊断和治疗难题

    作者:邢鸿飞(编译) 刊期:2011年第10期

    尽管围绕着在肿瘤发病机理中细胞入侵的重要性问题目前尚不明朗.但肿瘤细胞占据其他活体细胞的事实给癌症诊断和治疗方法研究都开辟了一个新的起点。

  • 癌症研究中的系统生物学应用

    作者:李升伟(编译) 刊期:2011年第10期

    作为一位研究助理.凯蒂.霍德利(Katie Hoadley)工作在一个遗传学湿实验室(wetlab,指实验室桌上罗列着各种试管、培养皿等瓶瓶罐罐),但是她已经有三年没有拿起过移液管了。

  • 试管分子进化研究新进展——记正在“敲打”成功之门的杰拉尔德·乔伊斯

    作者:李升伟(编译) 刊期:2011年第10期

    在圣地亚哥市这个坐落于美国大陆一角的实验室中.研究人员正试图在一些少量的液体中构建一些我们还没有了解的生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