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世界建筑赏析论文

世界建筑赏析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17 18:03:58

世界建筑赏析论文

世界建筑赏析论文第1篇

【关键词】建筑艺术魅力;本质;静态分析;动态分析;方法论

The Analysis and search of Architectural art Charm

Lou Shi-feng

( Pingdingshan City Planning Bureau Planning Center, Pingdingshan,henna 467000 )

【Abstract】The charm of architectural art is a combination of social and material content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beauty effect, aesthetic power system is the product of movement; it includes the conten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constantly updated changes. Based on the essential charm of architectural art, architecture artistic charm of static analysis, construction of the dynamic artistic charm, and artistic charm of the 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 groups in exploring the artistic charm of the methodology described in an attempt to explore with the architectural works of art contains the charm Some clues.

【Keywords】architectural art charm; nature; static analysis; dynamic analysis; Methodology

1.前言

建筑艺术的魅力不仅是建筑师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建筑艺术欣赏者刻意探寻的秘密。因此,本文的目的就是试图分析与探寻建筑作品蕴涵的艺术魅力的一点线索。

2.建筑艺术魅力的本质

建筑艺术作品作为人类与世界的审美关系的物化形态,是审美意识、审美评价和审美表现的统一体。因此,研究建筑艺术魅力的本质,就必须把它置放在整个建筑艺术活动的审美调节机制之下来考察、研究建筑艺术影响社会生活的具体过程。建筑艺术魅力只是建筑作品实现其社会功能的中介,它不是建筑作品自身的客观属性,而是人类审美系统复杂运动的产物。

2.1建筑艺术魅力具有系统性、多因性、动态性的特点。系统性是指艺术魅力是建筑作品的美感动力系统,它产生于美的整体性,每个建筑作品的魅力都是一个系统,要揭示一个建筑作品的魅力的本质,就必须要考察它的系统结构。多因性是指构成建筑作品魅力的美学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而不是单一的。动态性是指艺术魅力表现为审美主客体在审美环境的作用下辨证运动的过程,它是动态发展着的。建筑艺术魅力的上述特点告诉我们,要弄清建筑艺术魅力的本质,必须首先弄清它的系统结构。

2.2建筑艺术的本质是一个立体的三维结构,建筑作品的再现因素、评价因素和表现因素构成了这个结构的三个方面。这个三维结构在运动中产生出三种不同方向的张力,这种张力在具体的建筑作品中表现为三种审美形态,即由建筑作品的形式技巧所产生的愉悦性因素、由建筑作品的思想内容所产生的认知性因素和由建筑作品的情感性所产生的感染性因素,这就是建筑艺术魅力的深层结构。建筑艺术的魅力,就是建筑作品审美形态的深层结构衍生出来的复杂功能体系所激发出来的综合美感效应。

2.3我们把建筑艺术魅力的本质界定为美感效应,就是说,艺术魅力并不是建筑作品的一种客观属性,而是人对建筑作品的审美关系的产物,是审美主客体的统一,它是发生学的概念。因此,分析与探寻建筑艺术魅力的本质,不能仅仅到建筑作品中去寻找,而应该在艺术欣赏的实践活动中寻求解释。同时也必须借助辩证逻辑的方法,根据它的多因性和动态性的特点,对它进行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3.建筑艺术魅力的静态分析

3.1建筑艺术魅力的本质是一种美感效应,一方面是客体对主体的一种有效的作用,另一方面则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心理反应。建筑艺术魅力是建筑审美主客体辨证运动的动态结构。为了进一步分析、探寻建筑艺术作品的审美素质与欣赏者审美心理结构的关系,我们首先应对引起美感效应的各种因素进行静态的分析。

3.2艺术形象是建筑作品作为审美对象的基本构成单位,建筑艺术的魅力实际上就是建筑形象的魅力。建筑艺术形象的真实性、新颖性、动情性和蕴籍性是建筑作品产生美感效应的四个基本要求,这四个方面处在艺术美的整体结构之中,是建筑作品产生魅力的内在根据。

3.2.1真实性。

艺术真实性是建筑作品的一种审美素质,是历史的真实性与心理的真实感的统一。它由细节的具体性、特征的鲜明性、内容的逻辑性、关系的整合性和价值的协调性五个因素构成,是现实感、真切感、逻辑感、生命感、历史感的综合。它对应着欣赏者审美感知的表象性,激活了欣赏者审美感受中的知觉功能,使欣赏者产生某种如临其境的幻觉,从而激发出再认。

3.2.2新颖性。

审美感受的独特和艺术表现的新颖,也是建筑作品的基本要求。形象的个别性、变化性和表现的独创性构成了建筑作品的新颖性,它对应着欣赏者审美想象的自由性,激活了欣赏者的审美感受中的想象功能,使欣赏者产生了涉新猎异的满足感。

3.2.3动情性。

情感的深沉、情感的丰富、情感的辩证、情感的凝聚和情景的交融是动情性原则的五个具体要求,它构成了建筑作品的动情性。它对应着欣赏者审美情感的动力性,激活了欣赏者审美感受中的情感功能,使欣赏者产生不由自主的情感陶醉,因而建筑作品具有感染力,激发出欣赏者的移情。

3.2.4蕴籍性。

蕴籍性指的是建筑作品生活内涵表现的基本原则。它对应着欣赏者审美理解的非概念性特征,激活了欣赏者审美感受中的理解因素,使得艺术形象的认识性因素与欣赏者的审美理解的功能相契合,从而获得回味的。

以上所说的真实性、新颖性、动情性和蕴籍性是建筑艺术作品的四种基本的审美素质,它们的复杂综合正是艺术魅力的内在根据或产生基础。由此可以看出,建筑艺术作品的信息状态与欣赏者的审美心理结构的功能状态存在着一种微妙的对应关系,这就是审美主客体的内在联系的必然性。当然,这种联系在建筑艺术欣赏实践中的表现形态是极其复杂的,故必须在建筑艺术魅力的动态分析中才能看得清楚。

4.建筑艺术魅力的动态分析

4.1建筑艺术欣赏活动包含着两个方向相反的过程:一是建筑作品的美学特性心灵化的过程,一是欣赏者审美能力外化的过程。建筑艺术的魅力是建筑作品的审美特性与欣赏者的审美心理结构达到契合之后产生的,因此建筑艺术的魅力不是预成的、而是生成的,不是既定的、而是发生的,不是先验的、静止的美感结构的复演,而是连续不断的建构过程。

4.2建筑艺术魅力生成的动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建筑作品的美学特性;二是欣赏者的个人条件;三是欣赏过程中的环境因素。魅力的产生就是这三种动因获得平衡、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艺术魅力的发生,是欣赏者的心理文化结构(包括审美心理结构、智力结构和伦理道德结构等)与欣赏者的心理组织功能(包括对刺激的同化和异化机能)共同对建筑艺术美的信息系统在审美场(包括社会环境和具体欣赏环境)中进行复杂的心理组织过程之后所产生的美感效应。从以上艺术魅力生成的心理机制中,我们不难发现:一、魅力形成的过程在特定的审美环境中进行;二、心理组织功能和心理文化结构始终成相辅相成;三、欣赏者的心理文化结构起主导作用。

4.3心理的层次之外,历史的层次也不容忽视,建筑艺术魅力的生成是人类建筑历史不断发展的伟大成果。从宏观角度看,人类审美的总体实践逐步赋予了人类审美感官和审美直觉力;从微观角度看,欣赏者个体的每一次欣赏实践都能够发展和完善他自身的审美感知能力。

总之,艺术魅力的形成,就是在历史的积淀和心理的组织作用的基础上,欣赏者的审美感知图式对建筑作品的刺激所做出的反应。这是一种美感效应,是审美动力系统运动的产物。

5.建筑艺术魅力的群体发生

5.1建筑艺术作品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是意识形态,另一方面它又是超意识形态的抽象形式,即符号。作为建筑师创造的产物,它的内容是观念性的,独特的;作为欣赏者欣赏的起点,它又是激发欣赏者审美再创造的媒介,可以成为被不同的欣赏者共同用来寄托情怀的抽象形式,具有符号性的特征。

5.2建筑艺术作品是通过概念逻辑的告知、艺术形象的象征和表现形式的暗示这三个层次来分别传达它的语义信息、形象信息和形式信息的。概念逻辑的告知和表现形式的暗示这两个层次的信息传达都畅通无阻,不需要中介,而艺术形象的象征这个层次的信息传达却需要借助形象体系这个中介来进行。一方面建筑师用形象符号系统作为外壳包裹着观念内容;另一方面欣赏者为了超越形象符号系统的不确定性,又把它作为生发自己的经验和情感的外壳,即表现的媒介。正应为这样,建筑作品才具有了观念性和符号性统一的两重性特征,也就是说,作为观念形态的建筑作品必须首先过度成为激发欣赏者展开经验联想和情感表现的符号,欣赏者借助于这种符号的媒介重新创造一个渗透着欣赏者自己的观念内容的审美意象。这种符号性能够使作品超越自身观念内容的个体性局限,普遍激起欣赏者群体进行经验和情感的表现。因此,建筑作品成为欣赏者个体经验与情感的异质同构的象征。因为是异质同构,故不求经验和情感的完全契合,只求结构特征相似,所以同一作品可以与不同阶级、民族和时代的欣赏者建立起感情的联系,从而产生普遍和永恒的魅力,这就是艺术魅力的群体发生现象。但是我们必须记住,艺术魅力的普遍性、永恒性并非来自建筑作品自身的某种客观属性,而是来自艺术欣赏中的象征表现运动,优秀的建筑作品必然具有社会性的象征功能。

5.3优秀的建筑作品必然具有深刻的艺术启示力,即具有超越作品内容自身的具体性而指向无限性的力量。这种力量来自内容的概括性、典型性和深刻性,它能过激发欣赏者的联想和想象,从而获得永久的生命力。建筑艺术欣赏的中心任务,就是把握作品所蕴含的深刻的艺术启示力。

6.建筑艺术魅力探寻的方法论

6.1建筑艺术的审美结构有三个相互关联的层次,一是建筑作品的各种形式因素所唤起的深层意象;二是建筑作品的意象所指示的丰富的历史内容,其中包含现实世界中的客观生活内容和建筑师个人主观的理解评价;三是建筑作品所呈现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蕴,即建筑形象和建筑空间的象征意向。这三个层次相辅相成,共同架构起了建筑作品的哲理和诗情,其基本性质是建筑作品内容的丰富性、典型性和深刻性,其依托是建筑作品个性特征表现的鲜明性,其表现形态则是从建筑作品个性特征中抽象出来,能够超越建筑作品自身特定历史内容的局限性而指向无限暗示性的象征意蕴。它是建筑作品触发欣赏者联想和想象的媒介,是建筑艺术启示力的源泉, 是建筑艺术不朽生命力的基因。

6.2建筑艺术的三个审美层次,决定了建筑作品欣赏必须按照对建筑形式的把握和建筑形象的感受、对建筑作品内容的理解和体验以及对建筑作品深层意蕴的探究这三个互相联系的步骤进行。真正意义的建筑艺术欣赏,必须深入到建筑作品所涵括的象征意蕴之中。因此,建筑艺术魅力的分析与探寻就必须运用新的方法论原则,即“远观”、“圆识”和“静悟”。

6.2.1 所谓“远观”,就是把建筑作品中复杂的多样性还原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进行审美观照,然后考察其内容、情绪是否展露得有序、和谐与完美。

6.2.2 所谓“圆识”,就是多侧面、多角度、调动各种经验知识去理解、认识建筑作品的内容。

6.2.3 所谓“静悟”,就是在欣赏中全神贯注,排除外界的各种干扰,让自己的心灵完全融入艺术形象之中,进行超实用的观赏,同时又融入自己的经验,在凝神观照中进行心灵的象征表现活动,从而对建筑作品内容达到超出表象的理解,彻悟出深刻意蕴。

7.结语

建筑艺术的魅力是一个永恒而神秘的话题,它是一种综合了社会物质内容和文化内涵的美感效应,它所涵括的内容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变化的。因此,对建筑艺术魅力的分析与探寻也是一个运动变化的漫长过程,它需要一代又一代建筑师为此而付出艰辛和不懈的努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世界建筑赏析论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虚拟现实技术;专题学习

由于鉴赏课在高中应试教育中不受重视,它的存在没有体现素质教育本质内涵。鉴赏课怎样能引起学生的渴求动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深入思考;怎样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是当前美术教师急需做到的。下面,笔者就针对如何优化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展开论述。

一、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优化鉴赏教学

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过程中,很多作品我们只能直观的感受它的存在,而对其具体的形象却毫无所知,此时我们就可以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来优化鉴赏教学,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作品的存在。例如,在现代建筑的鉴赏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虚拟建筑软件如Sketch UP等加强学生对建筑过程的认识,从而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内容,它可以使学生获得较直接的感性认识,减少学生掌握抽象要领的困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构建虚拟建筑场景来让学生身临其境的体会建筑设计作品的优劣,从而发现设计中的缺陷和问题,达到优化建筑设计的目的。虚拟现实技术运用于现代建筑鉴赏教学中直观性强,教学生动形象,有沉浸感和临场感,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如建筑设计中对建筑物功能的划分、建筑材料的认识、建筑光影效果的体现等,这部分内容我们就可以通过构建虚拟场景来向学生展示,加强学生对设计过程的理解和认识,从而让学生对这些概念或术语有更进一步的感性认识,从而达到优化鉴赏教学的目的。

二、利用动手操作活动优化鉴赏教学

目前,高中美术鉴赏教学部分最缺乏的就是学生的动手操作。缺乏实践的美术鉴赏只是形式上的鉴赏,而却不能深入其里。例如,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专题学习。以笔者组织的“中国古典造型训练,结合地域特色”这个专题为例,这个专题联系主要结合中国建筑史理论和方法的学习。其一,首先选取课本中的古典建筑或者构件,先通过图示分析历史成因及美学构成原则,然后进行具体数据和组合方式的技术分析,最后依照数据完成缩放比例的实体模型。其二,对所在地区的传统建筑和地域建筑进行实地调研和测绘,依照测绘进行分类和整理,根据实际可操作的情况,选取建筑单体或构件制作出模型。在这个过程中利用模型工具制作出实体模型或利用计算机建立起虚体模型均可。最后的成果可以加入个人的理解和创造,不一定要完全按照实例。在这个课题的训练当中,着重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在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跳脱传统建筑原型以新的建筑形式体现传统建筑的构图美和意境美。

三、利用学生合作探究优化鉴赏教学

合作探究是我们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之一,它可以通过同学们的分工合作共同达到对美术作品鉴赏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完中国古代雕塑作品欣赏之后,可以组织学生通过视频观察袁世凯陵墓神道石像生(见右下图)。然后共同讨论袁世凯陵墓神道石像的作用,讨论陵墓前放置雕塑的历史。并与自己了解的陵墓雕塑做比较。在做完这一系列事情之后,要求学生上网搜寻国内有代表性的陵墓雕塑图片,与袁世凯陵墓神道石像生比较。例如,霍去病墓的雕塑,唐太宗昭陵前的“昭陵六骏”,武则天母亲顺陵墓的“立狮”,中国佛教雕塑等。再上网搜寻国外有代表性的雕塑作品图片,并与中国雕塑简单比较。如古希腊雕塑,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近代雕塑,现代雕塑等。根据以上的调查、讨论、收集,师生合作共同总结中、西方雕塑的不同特点。

1.西方雕塑的特点:西方古典雕塑以解剖学为造型基础,注重外在的视觉真实。人体雕塑融理想与写实于一体。并成为西方传统雕塑不朽的典范。文艺复兴的雕塑多是众多身姿雄伟、意志坚强、道德高尚的巨人形象,实现了对人的积极肯定和热情歌颂。西方现代雕塑创作手法殊异,艺术观念翻新,表现出在新的社会条件下,艺术家的一种积极探索的精神。

2.中国雕塑的特点:中国雕塑与西方相比更具有写意性、绘画性和装饰性。更注重以动势和情态表现对象的内在神韵及旺盛的生命力。有些形体虽然也做夸张、变形的处理,但从不脱离具体形象的塑造。石雕作品常因材雕凿,将圆雕、浮雕、线刻等手法融为一体,表现出较强的装饰意趣。通过对比,让学生的思路得以开拓,了解世界上多元文化并存现象,优化了鉴赏教学。

四、结语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高中美术鉴赏的重要性就更明显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的现状却令人担忧,与新课程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引起更多一线教师的重视,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优化高中美术鉴赏教学。

【参考文献】

[1] 刘莉.关于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的体会[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02)

[2] 张伟英.美术教育与学生个性发展的思考[J].科技风, 2010,(19)

世界建筑赏析论文第3篇

浅谈如何在美术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21世纪是崭新的世纪,学校要培养跨世纪人材,不仅要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品质,而且要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美术教学大纲中也要求美术教师,在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感,陶冶高尚的情操。面对这样的课题,许多教师感到无从说起,怎样在课堂上渗透呢?从哪个角度去渗透呢?美术教学内容包括绘画、工艺、欣赏三大课业类型,针对这三大课业各自的特点,我认为应从不同角度,不同课型去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一、绘画课:绘画在普通中学美术课教学内容中占有很大比例,其本身包含诸多内容,如:国画、彩画、素描等。绘画内容不同,渗透方式也不一样。例如:中国画是我国传统的精致文化,是我国民族智慧的结晶,民族情感的表现。由于表现独特,风格高雅,在世界林苑中占有重要位置,无论从工具、材料、技法、表现内容到审美意蕴上都与西方绘画有很大差别。它熔诗、书、画、印为一炉,具有独特的怡神功能和鲜明的风格。中国画的绘画材料:笔、墨、纸、砚、色等,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悠久的历史,其中“笔墨纸砚”中纸的制造被称为四大发明之一。以此来引导学生进行习作,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遗产的思想、陶冶他们的爱国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绘画习作课中,教师在课题设计时要新颖。例如:采取《家乡巨变》、《迎澳门回归》等具有教育意义的题目,能有效地唤起同学们对周围新鲜事物的想象,对学生渗透了一定的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大家庭之际,抓住这一有效时机,向学生讲叙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及它们过去的耻辱和今日的繁荣,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以绘画形式表现回归后的喜人景象,这些对培养学生民族自信心非常有利。 在写生课中,可以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亲自体会一下户外风光的美丽,体会一下农村的变化、城市的繁荣,感受祖国正在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学生们体验了生活的乐趣,认识到生活的美好,爱国主义情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无形中就把这种情感描进他们的画面。 二、工艺课:工艺美术与人民的生活有密切联系,无论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建设上都不可缺少。教学中可利用课堂中的制作内容来引导同学们的爱国情感,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例如:中国民间美术等,它蕴含着劳动人民的智慧,浓缩了中华民族文化,它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内容广泛,技艺精湛,风格独特,为世界罕见,中国民间美术在漫长的创造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直接反映了特定历史条件下人民的生活状貌、社会风俗和思想情感。为人民所喜闻乐见,成为华夏民族美术传统的源泉。这可以使同学深深感觉到民间美术是一个丰富和珍贵的艺术宝库,使同学们在亲自动手中了解民间艺术,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使他们在自觉和不自觉中接受耳濡目染的熏陶,打下良好的审美意识基础,虽然有些作品(如剪纸等)属土俗艺术,但它却与所谓“高雅”艺术具有同样审美价值,是我国民族美术和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这同样能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达到美育之目的。 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建筑模型,来了解我国建筑的悠久历史和光辉成就。修建在崇山峻岭之上的万里长城,是人类建筑史上一大奇迹,建于隋代河北赵县的安济桥,在科学技术同艺术的完美结合上,早已进入世界桥梁的前列。明清两代的故宫则是世界上现有规模最大的建筑群。这些都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象一部部史书,让我们重温着祖国的历史文化,激发起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这样我们同学既能领略到祖国的建筑艺术,又能激发起一种民族自豪感来。 除此之外还涉及到我国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一些画种。如汉代的画像石、水印、套色木刻等,它们也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成就,对其它国家产生过巨大影响,这也足以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来。 三、欣赏课:国家教委决定在学校开设艺术欣赏课的有关文件中,明确指出开设艺术欣赏课是为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开阔学生的文化艺术视野,提高艺术修养,陶冶情操。使之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促进其全面发展。”主要是通过对中外古今的各种优秀作品,有代表性的作品的介绍、赏析,使学生逐步获得审美的愉悦,受到教益和启迪。也就是说,我们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应当坚持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与观赏性相结合的原则,注意到思想的丰富性、艺术的多样性、知识的系统性和观赏的趣味性。美术欣赏教学始终是一个寓教于欣赏之中的过程,有些教师讲解这类课时,往往只是从用笔、构图以及色彩上来分析作品,这只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应该从作品的历史背景、内容来分析作品,以此来讲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每一幅作品都有一定的历史背景,而许多的背景后面蕴藏着深刻的教育意义。我们教师应该分析加工和利用。例如课本上的一幅作品《艰苦岁月》,取材于我国抗日战争时期,海南岛部队在革命低潮的一段史实,它通过一老一少的两个战士对革命充满必胜的信念的形象,歌颂了革命战士的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通过欣赏使同学们能联想到艰苦岁月时期的那些南征北战,流血牺牲的烈士,对他们来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也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山东青年画家于长水创作的《中华百年祭》这一巨幅作品,它描叙的是一部民族屈辱史,有声有色地把中国百年出现的屈辱展现在同学们面前,使我们深深记住中华民族的屈辱,激励我们发奋学习。 良好的审美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及至一生都将具有积极的影响,中学美术课对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他们对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辨别能力,陶冶其道德情操,很自然地与“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政治教育融为一体,这无疑对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和作用。但是我们应注意爱国主义教育不仅仅是美术教学中的一个方面,是在传授美术知识的同时渗透这种教育。如果把美术课上成思想政治课,占用的时间太长,还可能完不成教学任务,所以美术教师在课堂中应把握教育的时机和时间的长短,不应喧宾夺主。每一种课业类型,都能渗透一定的爱国主义教育,只要我们教师善于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教学方法,相信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能很好地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去。 

    

世界建筑赏析论文第4篇

一、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高中生经过小学、中学的文化积淀,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审美情趣,他们的知识丰富,视野开阔,欣赏艺术作品的眼光也有独到之处,有时一幅作品就可以让他们读懂历史,认识世界。以往提到美术课,大家都认为是画画,其实美术分为六大门类,鉴赏课涉猎到绘画、雕塑、建筑、设计、书法、摄影等多个领域。美术鉴赏课是综合的课程,想要上好这门课,首先,要提高美术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美术教师的知识要广博,要扎实,要丰富。鉴赏一幅绘画作品,要收集相关的背景资料,了解画家的生平和绘画作品在艺术史上的价值。鉴赏一座建筑的时候,要结合古今中外类似建筑进行横纵向对比,加深建筑本身的艺术印象。鉴赏书法时,要弄清书法的来龙去脉、演变历史和派别特点,做到心中有数,有时还需自备笔墨写画上两笔。其次,要提高美术教师自身的文学素养,美术教师不仅要有美术专业技能,还要学习与美术鉴赏密切相关的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文学、科技、地理、历史等。要加强美术与各学科的结合,作为美术活动的引领者和指导者的美术教师,要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如果一位美术教师不懂得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如何让学生走在正确的审美道路上?如果一位美术教师对文学常识不了解,如何带领学生走进诗情画意中?如果一位美术教师对地理、历史一知半解,如何引领学生感受作品中的风土人情?又如何去挖掘作品背后的时代思想?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方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首要任务是提高美术教师自身的素质,丰盈自己,充实课堂。

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术本身能陶冶性情,很多学生忙于繁重的文化课,无暇分身,不愿把时间放到非高考学科上,这种情况下美术老师更应努力让美术课变得精彩,让学生对美术鉴赏课产生兴趣。在上《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这节课时,我先让学生欣赏王式廓的《血衣》这幅作品,再请出几名学生扮演画中人物,有的扮演手持血衣的农村妇女,有的扮演受剥削的残腿农民,有的扮演低头认罪的地主,有的扮演新政府阶级。学生表演得很逼真,同学们一下子被带到了画面中,课堂气氛也活跃了起来。就这样,一节好课开始了,通过表演,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兴趣更加浓厚,很好地了解了土改时期的历史,懂得了劳苦人民的遭遇,认识到画家笔下的艺术手法是如何表达客观世界的,还挖掘出很多有表演潜质的学生。保护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我在美术鉴赏课中的一个新尝试。学生缺乏艺术土壤,小的时候就认为那些想象和创造与美术无关,认为美术只不过是涂涂画画而已。作为高中美术教师,我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建立对美术学科的正确认识,逐渐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以此达到以美育人、以美启迪心灵的教育目标。

三、营造音美不分家的气氛

我经常在上课前播放与本节课有关的音乐,音乐可以开启智慧,缓解课堂上的紧张气氛,同时,又能创设情景,渲染氛围。在讲解《分析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意图》时,为了避免时间差给学生带来的抽象概念,我以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为例进行鉴赏和分析。那一庄严时刻每个中国人都铭记在心,在艺术家笔下定格为永恒。我引导大家用心倾听气势磅礴的歌曲《红旗颂》,与学生一起走进艺术的殿堂,去接触艺术的神秘,去感受艺术的力量。这时我再加上解说词,学生在欣赏作品时听我的解说,更容易接受和理解。认为画家就是在表现生活的瞬间,只是更加概括,更具有艺术性,学生情不自禁地产生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并以此为自豪。这节课很顺利地进入主题,提高了学生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引导学生更好地形成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提高美术鉴赏能力其实并不难,只要在课堂上增加一些美术鉴赏的基础知识,让学生了解各门类美术的艺术特点和不同的流派语言,让大家可以和美术作品交流对话,从感性入手分析作品,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意图,再对作品进行价值判断。

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美术鉴赏课主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动起来,在课堂上强调学生分析理解作品的能力。面?σ环?作品,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艺术的角度进行欣赏,从作品的历史、细节等要素加以鉴赏。每个人对不同的作品都有各自的喜好,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自己喜欢作品的原因,再引导学生说出他们为什么喜欢这件作品,如何鉴赏作品。在课堂上,我与学生交朋友,分享各自的鉴赏心得,一起讨论作品的内涵意义。在上《漫步中外建筑艺术》一课时,我和学生一起收集相关图片资料,按宫殿、庙堂、陵墓、民居等类别和中外不同建筑风格整理,并加上文字进行评论。在收集的过程中,有的同学带来去北京故宫和苏杭旅游的照片,有的同学带来少数民族村落的特色建筑群图片,还有的同学上网搜集到很多图片,我们在课堂上欣赏到很多经典的建筑。由于都是学生自己找到的喜欢的建筑类型,他们一起研究时很认真,评论作品时内容准备丰富,语言精炼到位,我们还相约为了自己喜欢的建筑,可以在高考时考取这座建筑所在的国家或城市,进一步欣赏和领略当地建筑风情,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热爱生活的能力,把建筑美学融入到生活和学习中,有效提高了学生的鉴赏力和想象力,更是提高了学生收集素材、甄别鉴赏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学生也学会了理解和尊重文化艺术的多样性,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加深了感情。

五、鉴赏课的拓展延伸

世界建筑赏析论文第5篇

关键词:美术教学 欣赏 绘画 工艺

初中美术教材上,内容基本包括“欣赏、绘画、工艺”三大类,它们对于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各有所长。欣赏部分,其中有很多注入了中华民族的审美理想,便于学生了解祖国的美术遗产和优良的艺术传统,对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绘画环节尤其是中国画部分的学习对爱国主义教育也极为有利,它对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培植民族精神具有重要作用。

一、欣赏课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中学美术教材中的欣赏部分,有大量的中国历代以来各种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及图片资料。如:彩陶,青铜器,石雕,秦陵兵马俑,秦长城,汉画象石,壁画,帛画,版画以及有代表性的美术家和作品等。这些教材中,又有大量的内容蕴涵着爱国思想情感因素,可谓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佳素材。教师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充分揭示教材的内在思想性,在教学中,应首先围绕作品的时代背景,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向学生作简要介绍。在此基础上,对作品有关的爱国主义主题和艺术手法进行分析,使学生逐步加深理解、领会东方文化的骄傲――我国历代美术作品自信,豪迈,博大,精深的艺术所孕育的民族传统文化精神。通过教学,引导和启发学生热爱祖国悠久的光辉灿烂的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美术;培养和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从而加深对中华民族的热爱。同时,欣赏作品可采取多种形式,如结合挂图和课本图片及平时收集的史料典故进行分析讨论,可以运用投影仪放映幻灯片展示并作简要讲解,也可以适当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和画展等,使欣赏教学的指导思想及教学方式,始终落实在爱国主义教育之上。例如课本上的一幅作品《艰苦岁月》,取材于我国抗日战争时期,海南岛部队在革命低潮的一段史实,它通过一老一少的两个战士对革命充满必胜的信念的形象,歌颂了革命战士的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通过欣赏使同学们能联想到艰苦岁月时期的那些南征北战,流血牺牲的烈士,对他们来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也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二、在绘画教学过程中,提高爱国主义教育

绘画在普通中学美术课教学内容中占有很大比例,其本身包含诸多内容,如:国画、彩画、素描等。绘画内容不同,渗透方式也不一样。例如:中国画是我国传统的精致文化,是我国民族智慧的结晶,民族情感的表现。由于表现独特,风格高雅,在世界林苑中占有重要位置,无论从工具、材料、技法、表现内容到审美意蕴上都与西方绘画有很大差别。它熔诗、书、画、印为一炉,具有独特的怡神功能和鲜明的风格。中国画的绘画材料:笔、墨、纸、砚、色等,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悠久的历史,其中“笔墨纸砚”中纸的制造被称为四大发明之一。以此来引导学生进行习作,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遗产的思想、陶冶他们的爱国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绘画习作课中,教师在课题设计时要新颖。例如:采取《家乡巨变》、《迎澳门回归》等具有教育意义的题目,能有效地唤起同学们对周围新鲜事物的想象,对学生渗透了一定的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大家庭之际,抓住这一有效时机,向学生讲叙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及它们过去的耻辱和今日的繁荣,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以绘画形式表现回归后的喜人景象,这些对培养学生民族自信心非常有利。

三、在工艺课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世界建筑赏析论文第6篇

【关键词】跨文化 美术课程 国际理解力 文化交流

世界的飞速发展带来国际文化的密切交流,跨文化与多元文化并存成为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必然态势。跨文化教育(Intercultural Education)是20世纪后期世界教育民主化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趋势,也是21世纪为了实现全民教育目标而产生的国际教育热点问题之一。国际理解教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总结人类发展的教训而提出的教育理念及组织开展的教育活动。

美术既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美术教育须紧跟时代,将美术放到文化中,使其得到优秀文化精神的支撑。跨文化美术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具有跨文化的眼光,明白今天自己所处的世界文化交融的大环境和自己所能接触的世界视觉文化资源,从中寻找到人类视觉艺术的发展之路,在跨文化教学的探索中,学习理解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文化积累与文化创新,寻找我们这个时代本源性的东西,使学生建构起具有时代性和创造性的文化精神。

我校开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发的IB课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me),涉及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有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140多人,还有来自欧美、非亚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外籍教师35人,学校每年组织数百名师生赴德国、美国、加拿大等友好学校进行交流,每年有不同国家的师生来访,多元化的背景适合于跨文化教育资源的运用。运用国际友好学校交流这一载体和外籍师生这一群体,组织不同国家的教师和学生就同一课题展开研究,通过相互观摩、网络交流等不同形式进行过程性探究,促进学生跨文化理解能力的培养。

一、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开展跨文化美术教育

跨文化美术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笔者从中小学教材中寻找不同文化比较、融合的课题,分步骤进行研究,组织教师定期进行案例分析和研究。

如教授第18册教材《凝固的音乐》课时,我选择了格林童话的故乡――德国的建筑。德国文化资源丰富,诞生了许多知名的音乐家、文学家、艺术家,其中建筑设计,是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包豪斯”更是世界设计大师的摇篮。笔者将多方资源进行重组、融合,设计大欣赏、小练习的欣赏课,以“文化体验之旅”为主线,品味各类建筑之美,着力将美术课上成文化课。笔者本节课的设计目的在于:开阔学生视野,品味异域文化带来的不同体验,初步培养学生跨学科、跨文化理解能力。在感悟探究部分,由德国的奥林匹克公园引向我国的奥运会场馆。德国奥林匹克体育场创造出轰动一时的透明帐篷屋顶,构想奇特,造型别致,使它成为世界建筑史上的一项奇迹。我国的“鸟巢”,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它更像一个摇篮,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鸟巢”采用最新技术,一系列辐射式钢架旋转、钢梁编织在一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结构工程,让人惊叹。还有“水立方”,轻灵、宁静、具有诗意,融会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集建筑学、结构力学、精细化工、材料科学与计算机技术等为一体,建造出具有标志性的空间结构形式,它不仅体现出结构的力量美,还充分表现出建筑师的设想,享受大自然的浪漫空间。这些都是由西方设计师、工程师组成的团队共同完成的,虽然背景和文化不同,他们却很好地把设计理念融合在了一起,共创建筑新奇迹。由“包豪斯”建筑引回我们身边的建筑,一起分析自己学校的房屋设计特点,引导学生比较,并由此懂得汲取西方文化的精华为我所用,理解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益处。

二、构建综合立体环境,丰富跨文化美术课程内容

1.走进各类展览。

笔者在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等国的艺术博物馆,看到如下动人景象:不管是推车里的孩子,还是白发苍苍的老人,都在观看展览,浸润文化,感觉特别幸福美好。所以笔者一有机会就带学生参观本市文化中心的展览,如:博物院珍藏书画展,让学生在文明的遗迹、精彩作品面前感受到不同的内容,让学生在自己的视觉文化数据库里,储存尽可能多的本土文化图像资料,并初步整理出本民族文化艺术发展的基本脉络,自觉成为本土文化的守望者。

品书画之韵:我们需要了解的不仅是一幅字画的表面情况,更需要了解这幅字画创作的真正的含义。“我认为,这也是在提醒我们新一代的中国人,无论外面的世界多么美好,我们不能忘记自己的根,不能忘记自己的祖国。我们要了解中国文化,以中国优良的传统文化为骄傲!”(朱东昱)“在这些作品中比较特殊的大概就属郎世宁的了。郎世宁是清朝的意大利传教士,在中国为皇帝画了50多年的画,官至三品。他把西洋画的笔触与中国水墨画的构思结合在一起,色彩艳丽写实又有留白与晕染,让人看后眼前一亮。与同学看了好久《八骏图》,心中冉冉地升起了一丝对我国文化的骄傲。”(钱玲)在这种常看常新的审美过程中,学生的文化自信会与日俱增,他们的眼光会变得高雅、敏感和深邃。

2.介入和参与现代影视媒体、网络视频的观赏活动。

视觉文化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先进传播技术的发展和对社会生活无所不在的渗透。如何欣赏影视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光与影的视觉效果,二维动画的特色、三维数码的魅力等,笔者都设法在美术课上向学生介绍。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多媒体展示就不再是手段,而成为了主体。笔者还利用网络平台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各类大师的故事和作品,组织学生准备各单元不同的资料展示,例如教授《变迁中的家园》一课,学生就准备了视频新闻:世界上最新的建筑――可以360度旋转的房屋。大家一起直观欣赏了解,进一步理解艺术和技术结合的妙处。

3.结合当今社会中的重大文化事件。

结合当今社会生活中的重大文化事件,开展跨文化美术课程,培养国际理解能力,也是很有效的。

例如,在上《一花一叶总关情(情感的记录)》一课中,让刚进入初一年级的学生理解色彩和情感的关系是很有难度的,笔者运用多种方法,从残奥会音乐入手,引出色彩的变化:四季流转、缤纷绚丽、心情变幻;出示花卉图片,引导学生理解四季的色彩;引出色环,讲解基础知识。在点点滴滴中渗透情感与色彩的关系。如了解上海世博会――世界视觉文化交流的盛会,笔者组织学生先从图片认识各国特色展馆,然后请已经参观过的同学展示自己准备的影像、交流感受,再结合资料一起评析获奖展馆特色。从一定意义上讲,现代艺术已经成为我们时代生活的一种精神折射,如果不能感受、理解、欣赏这些,我们就无法理解我们所处生活的真正意义。

当然,美术教育除了要尽可能打开学生视野,帮助他们去摄取和吸收视觉文化所呈现的精彩和营养外,也要帮助他们拒绝和扬弃视觉感观中夹杂的浅薄和糟粕,真正为他们建立起一个识别系统,建立一个由本土的传统文化精华与现代的世界先进文化和谐互动的环境,构建一种健康、美好的文化氛围。

通过研究,笔者深刻地认识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使跨文化美术课程真正达到培养学生国际理解能力的目的,首先教师要有跨文化的意识。跨文化赋予我们汇通中西的可能,但文化的生成并非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在跨文化教学的探索中,教师应当寻找我们这个时代本源性的东西,帮助我们的学生建构起具有当代性和创造性的中国文化精神。

第二,在本研究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能够共同成长。在进行课题实验的同时,教师也得到了进步,和不同层次的学生共同成长。教师不仅感受到异域文化的特色,也被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孩子所感染。教师开阔了视野,整合了各项资源,师生素质都得到了提升。

【参考文献】

[1]钱初熹主编.当达国家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王修娥.全球课程改革未来走向――第一届世界课程大会综述[J].上海教育,2003(22)

[3]俞瑾.新时期小学美术教育目标与任务的再思考[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07(4)

世界建筑赏析论文第7篇

[关键词]建筑;意境;美

意境一词来源于中国古典美学,在先秦时期已有“立象尽意”的说法,可谓是“意境”说的萌芽。后至唐代中期,才把“意”与“境”两个概念结合成“意境”一词,成为美学范畴中的一种审美理念。它在中国传统的哲学和美学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这里所说的意境是超出国界的,是深层的意蕴,其实“意”与“境”的关系就是“情”与“景”的关系,而美学上的“意境”,则是指创意与表现完美的统一,达到情景交融,能把感受者引入到一个想象的空间境界。意境是通过艺术的丰富联想、想象的特殊功能和意境中的含蓄、象征、暗示等手法结合,获得意境本身所蕴含的精神世界。就像中国传统绘画“丘壑成于胸中,既寤发之于笔墨”、“意在笔先,神余言外”即情、理、形、神的统一,都是强调要表达的意境。正是这种独特的审美现在文学,绘画中为大家所推崇,意境才随着文人、士大夫的造园活动而深入中国传统建筑设计中,因此传统建筑的意境蕴含着诗境、画境。就像梁思成、林徽因在《平郊建筑杂论》说的:“这些美的存在,在建筑审美者的眼里,都能引起特异的感觉,在“诗意”和“画意”,之外,还使他感到一种建筑意境的愉快。”建筑意境是基于中国传统美学观中“意境”、“意象”和“诗意”、“画意”之学说,并结合传统建筑本身所承载的独特审美文化,所产生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审美概念。要有物外之味,弦外之响,才能达到景有限而意无穷,为观赏者提供了广阔的遐想天地,突破有限进入无限并具有启发性的艺术境界。

建筑的意境美凝聚了建筑师的创造性、智慧和力量。历史在不断的推进,每一个时代都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建筑,而真正好的建筑拥有长远的甚至是永恒的感染力,它们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这种感染力就源自建筑师的创造和智慧,它是意境的一种体现。天然的材料注入了建筑师的思想,经过建筑师的设计和聪明的建造,就会蕴含生气,赋有灵性,乃至使砖石土木都成为美的基因。同样,也只有融合了创造力的建筑才会产生与观赏者的对话以及情感上的交融。著名的罗马万神庙使希腊柱式结构与拱卷创造性地结合在一起,此种围合性的空间感,造成了信神者内心的超然力量,它是一种静态的力量,却又感到有无比的压力。对神圣空间的特殊意境追求和具有历史意义的创造性结构,使万神庙对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各国的宗教建筑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它那宏伟的高空间圆顶,一直影响到欧洲的巴洛克,甚至近代的宫殿建筑风格。

建筑的意境美体现了建筑师的情感、理想以及他们的哲学观、世界观。在中国建筑中,五千年始终贯彻着一种精神,那就是“天地人和合”。正如《黄帝宅经》上所说:“夫宅者,乃是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非博物明贤者未能悟斯道也。”中国建筑的意境是追求浪漫,崇尚自然,尊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可以说,意境这一美学概念贯穿唐以后的中国传统艺术发展的整个历史,渗透到几乎所有的艺术领域,成为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美学概念。这无疑体现了中国人追求“天人合一”、“返璞归真”的哲学思想。中国哲学观是综合的、整体的,既有一分为二,又有二合为一。闻名于世的苏州园林是体现这一思想的绝佳例子。而西方哲学观是分析实证的,是在“事”(实证、方法、技法)的基础上达到对“理”的认识。西方以假设、实验作为认识事物的方法,并从中得到“理”的认识。由此可见,如果分析实证的方法不同,就会得出不同甚至可能是相反的“理”。所以在西方建筑的发展史中,吸收各种文化产生的希腊式、罗马式、哥特式、巴洛克、现代主义直到最新的解构等等,每一次重要的发展都与过去发生巨变,它们在建筑史上的地位以及留给人们的震撼力同样是不同时代建筑意境的表现。

建筑的意境美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英国艺术史家克莱夫·贝尔著名的美学论断:“美是有意味的。”形式本身并不是孤立的、自足的,它是积淀了人类情感的有意味的形式,而“意味”本身也不限于单纯的生命与感受能力,它还包含了人文、社会以及历史因素。只有这种有意味的形式才能产生审美情感,不以时代变化而变化的永恒主题,被不同时代的人们所喜欢、接受。在欣赏一件好的作品时,建筑和谐的轮廓、生动的色彩、精制的雕纹都以某种特殊方式组成某种形式或形式间的关系,激起我们审美感情的共鸣。这种线、形和色的关系和组合,这些具有审美价值的感人的形式,就是贝尔所说的“有意味的形式”。意即“有所指、有所问、有所答”;形式就是一切视觉的呈示。只有当建筑的形式美具有了这种“意味”(即从有意义转化为有意味)时,建筑才会具有意境美。具有意境美的建筑在其形式表达上体现出独特的“意味”。例如我国的徽派建筑中的形式美。自然的形式美与建筑的形式美都讲究整齐一律、平衡对称、符合规律、和谐,但由于性质、范畴、形态上的不同而存在着种种区别。其最根本的区别就(下转143页)(上接130页)在于自然的形态美含有规律而不含目的,建筑的形式美则既含目的又含规律。当这种目的规律性满足了人类的审美情感和需求时无疑就成为有意味的形式。徽派建筑表现出这种有目的的建筑形式美是意境美的重要表现,所以数百年来徽派建筑以其自然古朴、隐僻典雅的优美意境始终保持着独特的艺术风格,体现出令人咀嚼回味的建筑意蕴,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及哲学理念。

世界建筑赏析论文第8篇

关键词:建筑景观设计人文思想以人为本文化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背景

建筑景观设计是随着人类社会文明不断进步发展而日益受到人们重视的一门集社会、文化、自然、科学、现代科技和艺术的人文学科[1]。人文,首先是一种思想、一种观念,同时,也是一种制度、一种法律。人文思想是人文制度的理论基础,而人文制度又是人文思想的实现,人文思想的制度化、法律化的过程。建筑景观是一个国家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设计的目的主要是改善人们生活空间状态的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经济迅猛发展,而在环境建设方面也着实掀起了一股热浪。在这种大背景之下,景观设计的规划也迎来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在这种浪潮之下,很多景观设计作品逐渐远离了“以人为本,以环境为本”的设计原则,忽视了建筑景观设计中人文思想的体现问题。笔者基于此背景,对建筑景观设计中人文思想的体现进行了又一次的分析,给出了自己的理解。

人文思想与景观设计的关系

景观设计与人文思想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并且景观设计上总会因为加入了人文因素而相得益彰。2007年,在美国景观建筑协会上,有一个获得“专业奖”的最佳设计作品――哈佛花园,其设计理念就是:用大片的景观植物、明快的色调,营造出中国古典哲学中天人合一的境界,同时把现代设计中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体现的淋漓尽致。这就是一个成功体现了人文思想的建筑景观设计实例。所以说,没有人文思想的建筑景观设计,是空洞的、乏味的、缺乏生命力的。优秀的建筑从来就被视为一个民族文化和美学高度的纪念碑,没有自己代表建筑的民族或城市是没有地位的。建筑具有民族性才具有世界性,具有民族价值才有世界价值。在当代,具有民族精神的建筑景观意味着文明的自信自立,意味着世界范围的亲和力以及由此而来的滚滚财源[2],而这个民族性就是人文思想的一种体现。

建筑永远是城市整体环境的一部分,建筑设计考虑城市的历史文化以及与周围环境关系是设计的原则之一。建筑需要借助文化主旨来创立它的真实性,只有这样建筑才可以说是忠于时代并成为时代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建筑设计建造出来,要么是供人工作、居住的场所,要么是供人参观、娱乐、欣赏的场所,没有任何建筑,建造出来只是为了占地的,所以单从这个方面,就又充分证明建筑景观与人文思想是无法分裂的一个整体。

基于以上对建筑景观设计和人文思想关系的分析,可以发现,事实上,两者是相辅相成、不容分割、相得益彰的。但是在建筑景观设计中,人文思想是如何体现的?而这种思想如何才能够体现的更好、更恰当?这将是下面所要探讨的问题。

建筑景观设计中人文思想的体现方式

人文思想强调人的可贵,提倡人们追求现实生活,追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推崇人的经验和理性,提倡人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以造福人生。事实上,人文思想的表现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而建筑景观设计所体现的两个方面,也是基于这两个方面。

3.1 文化现象的体现方式

人文思想的第一个方面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包括人文科学、人文景观等。建筑景观设计可以体现民族风情,也可以体现地域特色,甚至体现,这些都属于文化现象、人文景观的体现方式。在设计中也应该抓住一个特色,将这一特色的人文思想融入到景观设计之中,从而和欣赏者形成共鸣,来传达这种人文气息。

拿一个体现地域文化的建筑群加以说明,丰富的移民文化是四川地域特色之一,自贡这个“先矿后城式”资源型城市更是如此,追述自贡移民文化历史,可以上溯到两百年前。这么多年以来,自贡的移民特色那是多种多样,形成了其移民城市特质,由于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人集中在一起,使这里出现了多文化并存、各种文化相互渗透的现象。那么在这样一个大的地域特色、历史背景之下,这里的建筑群是如何体现了这一文化现象呢?。这个地域特征在仙市古镇的众多会馆建筑中得以集中体现:古镇中的川主庙、南华宫、天上宫、湖广庙和江西庙“五庙”,南华宫官帽山墙有粤式民居镬耳封火墙的风韵,天上宫入门牌楼又有闽式建筑的特征[3],就是这样多种建筑风格的跨界混搭,构成古镇独特的移民建筑风格,其所传达的人文思想,就在这样不经意之间被传达出来了。

再从民族风情来看建筑景观设计是如何体现人文思想的。依旧拿自贡仙市的古镇建筑作为案例继续分析。古镇的建筑大多选用乡土材料,这样不仅增加了建筑的乡土感,又为建筑增加了浓厚的自然气息,使得建筑与环境形成了和谐统一的状态。建造者追求出水芙蓉的清新感,追求不施粉黛的自然感,追求原始质朴的平淡感,这些都体现了当地的文化特色。这里的建筑同样有匠心独运、精雕细琢之处,其五彩斑斓的、细致的设计,又展示出设计者和建造者厉害的建筑装饰技法技巧。远看古镇全貌,小城中木柱粉墙,黛脊青瓦,庙宇会馆和城楼栅口点缀其中,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宛如一幅自然山水长卷。总的来说,仙市古镇所体现的民风就是川南居民的生活风格:自然质朴,充满自然气息。

通过实例分析,可以发现,建筑景观设计可以体现的人文思想是多方面的,而其体现形式也是多方面的,不论是单独的建筑还是群落的建筑,其所体现的侧重点虽不同,但是通过不同的形式,总是可以体现出人文思想。

3.2 以人为本的体现方式

人文思想的第二个方面:强调以人为主体,尊重人的价值,关心人的利益的思想观念,关怀人的现实生活,追求人的自由、平等和解放。建筑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建造事宜人们居住的或者是有利于人类审美的建筑或者建筑群体。追求理想的人居环境,营造健良舒适,清新宜人的小气候条件,是我国自古以来建筑所追求的。由于中国古代生活环境相对恶劣,中国古典园林造景都非常注重小气候条件的改善,营造更加舒适宜人的环境,如山水的布局、植物的种植、亭廊的构建等,无不以光影、气流、温度等人体舒适性的影响因子为依据,形成舒适宜人居住生活的理想环境[4]。

景观设计所体现的,不论是使人居住更加舒适,还是给人的审美带来一定的享受,都是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并且人类,作为社会的主题,有享受生活的权利,建筑作为人类生活的遮风避雨的必须之物,其景观的设计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空有华丽外壳而没有实用价值的建筑设计是不可取的,是耗材耗时的。那么建筑景观设计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思想呢?笔者认为这个可以从心理和生理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和说明。建筑的景观设计需要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也就是色彩的搭配、材料的选取、外观的整体设计、空间感都应该使人从心理上感到舒适。拿我们住宅区的景观设计为例,可以发现,建筑本身的色彩很多都是让人看着很舒适的,而周围总会搭配绿色植物或者人工湖的设计,这种组合本身就是人文思想的体现。另外对于生理方面,建筑景观的设计要具有实际价值,可以满足人们居住或者游玩等一些基本的生理上的诉求,单独一个花哨的建筑,没有结实的结构、没有实际的用处,建在那里也只是空占一片地而已。通过对生活中的建筑景观进行观察,对于观察者本身所带来的舒适感、赏心悦目感,都是建筑景观设计中所应体现的。

4. 结论

建筑景观设计是不能脱离人文思想而存在的,而人文思想在建筑景观设计中的体现又是多方面的,但是这个多方面又可以归结为两个大的方向,一个是人文文化方面的体现,另一个就是以人为本方面的体现,所以不论是在实际设计中还是对建筑景观进行欣赏,都可以从这个两个体现途径去感受人文思想、人文气息。

参考文献

[1] 袁毅. 浅析建筑景观设计中人文思想的体现. 山西建筑,2008,34(9):53-54.

[2] 朱琳,宋磊. 当代建筑景观设计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解读贝聿铭先生的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理念.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 4752-4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