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

社会治理杂志 部级期刊

Social Governance Review

杂志简介:《社会治理》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1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0-1285/D,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政治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政治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特稿、专题·法治视域下的未成年人保护、社会观察、专题·网格化治理实践、深度调查、古镜今鉴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2096-0786
国内刊号:10-1285/D
全年订价:¥ 480.00
创刊时间:2015
所属类别:政治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39
复合影响因子:0.91
总被引量:2457
H指数:16
引用半衰期:4.6389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2.4017
  • “十三五”:以生态文明促进绿色发展

    作者:陈宗兴 刊期:2016年第02期

  • 发展社会工作:“十三五”社会治理创新的推进器

    作者:宫蒲光 刊期:2016年第02期

  • 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十三五”政府职能转变的重点

    作者:迟福林; 张飞 刊期:2016年第02期

  • 社会治理视角下的我国食品安全

    作者:胡颖廉 刊期:2016年第02期

    食品安全不仅是技术命题,更具有深层次经济社会背景。本文基于'市场—社会—政府'理论框架,分析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成因。研究发现,复杂的消费结构给低质量食品带来生存空间,食品生产经营者嵌入个体风险漠视的社会心态诱发其产生机会主义行为,加之监管体系'反向制度变迁'带来的管理空白,食品安全领域出现市场、社会和政府叠加失灵。要根本提升...

  • 质量信号供给与网售食品监管

    作者:董春晓 刊期:2016年第02期

    互联网之于网络食品不仅仅是一个销售平台,它更是一种新的生产思路和组织思路,蕴含着广阔的创新可能性。互联网食品安全的治理思维不能照搬实体经济监管的模式,需要突破市场准入式监管的逻辑,以质量信号的供给为着力点,方能实现治理绩效的提升。在信号的供给、收集与反馈方面,实验主义治理的框架设计具有借鉴意义,通过对不同企业的适应性监管,能...

  • 激励与协调:“实验主义治理”理论下的食品安全监管

    作者:贾开 刊期:2016年第02期

    多元治理理论产生后,迅速在各个公共管理领域得到了应用和传播。在我国食品安全治理领域,'转变政府角色、培育多元主体、完善制度法规'等政策建议相继提出。在信息不对称和监管对象规模庞大的治理现实基础上,强调企业具有'第一责任人'治理义务的监管理念取得了各方共识。但是,多元治理理论仍然不足以构成食品安全治理的全部理论基础,实验主义治...

  • 深入落实社会救助政策的建议

    作者:慕海平; 丁元竹; 王君琦 刊期:2016年第02期

  • “京津冀一体化”灾害风险源头的综合治理策略

    作者:金磊 刊期:2016年第02期

  • 深圳市社会建设回顾及“十三五”展望

    作者:卢文刚 刊期:2016年第02期

    加强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对于促进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调研总结深圳市'十二五'期间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工作情况的基础上,分析阐述了社会建设与治理工作存在的主要不足,提出了'十三五'期间加强深圳社会建设与治理工作的对策建议: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创新基层社区治理;优化社会组织培...

  • “居民提案”激活社区自治——北京市朝阳区探索协商式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

    作者:杨丽; 王悦晖; 李金清 刊期:2016年第02期

    社区自治是社会治理之根,基层社会治理水平与社区自治工作深度相关。但长期以来形成的社区自治土壤板结、自治细胞不够活跃问题突出,影响了基层社会治理发展。为破解这一难题,北京市朝阳区在党政群共商共治工程基础上,创造性开展社区'居民提案'活动,在基层党组织带领下,引入专业社会组织技术指导,挖掘和培养社区自治带头人,通过带头人组织发动更...

  • 街道办事处改革的方向与难题

    作者:汤啸天; 李晶 刊期:2016年第02期

    街道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城市基层治理环节,街道办事处的改革关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设。上海街道办事处的历史沿革表明探索城市治理的艰巨性。当前城市基层改革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街道办事处不仅是政府的派出机关,而且其枢纽平台的定位也亟待法定化;内部机构设置、条块关系的理顺需要法律的指引;信息化建设存在'好看不中用'...

  • 女性新市民如何城市化——来自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的调查报告

    作者:蒋楠 刊期:2016年第02期

    东部发达地区全域城市化已基本完成,原来城中村的农民已经成为了新市民。女性新市民群体在城市化过程中,遭遇到来自自身与外在因素作用的双重困境,她们普遍经济条件优裕,居家过着'包租婆''保姆''全职太太'的生活,她们的日子在百无聊赖中打发,不喜或不善学习,对就业工作岗位十分挑剔;同时,精神空虚,固守旧的传统习俗,有些人沉迷于或宗教迷信...

  • 培育当代乡贤 重建乡土社会

    作者:胡彬彬 刊期:2016年第02期

    乡贤是中国乡村社会的精英,他们根植、立足于乡土社会,以其道德品行而在地方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并形成了'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奋发有为、造福桑梓'的乡贤文化。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民工潮'的兴起等原因,大量农村人涌向城市,传统与职业意义上的农民,正在和农村、农业剥离,中国农村面临空壳化、文化荒漠化等一系列问题,传统时期...

  • 破解乡村灰色势力治理困境

    作者:杨述明; 张明 刊期:2016年第02期

    乡村灰色势力,主要是指对乡村治理造成干扰的宗族势力、非法宗教势力和封建迷信势力。灰色势力属于我国乡村治理体系中的民间力量,对社会运行秩序具有一定影响力和控制力。目前,我国乡村灰色势力治理陷入困境,治理效果不理想,需要从文化入手,以乡风文明建设推进对乡村灰色势力的治理。

  • 乡贤: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作者:陈秋强 刊期:2016年第02期

    '乡贤文化'是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期,如何发挥乡贤文化的独特作用,助推乡村治理现代化,是一个值得思考、探索和努力的课题。本文对乡贤文化的内涵界定和历史作用做了深入分析,在总结全国第一个研究乡贤文化的民间社团—上虞乡贤研究会'凝聚乡贤,唤起乡贤关注家乡建设和发展;围绕建设发展大局,提供文化智囊服务;凝聚乡贤力量,助推乡村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