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

四川教育杂志 省级期刊

Sichuan Education

杂志简介:《四川教育》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51-1056/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卷首、视界、思想_理论前沿、专题_教学专题、专题_课程高地、专题_德育天地、名师_名师谈艺、研训_校本研修、探究_融创课堂、探究_教改探...

主管单位:四川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四川教育报刊社
国际刊号:1005-1910
国内刊号:51-1056/G4
全年订价:¥ 235.20
创刊时间:1957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四川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2
复合影响因子:0.02
总发文量:9228
总被引量:588
H指数:9
期刊他引率:1
  • 教师精神生命的活力绽放——成都市抚琴西区小学引动教师自主发展的路径创新

    作者:张泽科 刊期:2007年第07期

    大凡志在教育作为的学校,都在竭力强化教师这一“立校之本”,并从战略管理的高度求解教师发展、潜能开发及其生命价值的最大化。但让多数学校深陷困惑的是,开发教师资源的不尽努力却与效果预期相去甚远。

  • 余中继:把和谐刻在教育的旗帜上

    作者:陈胜 刊期:2007年第07期

    高大的身材,英气的面庞,与余中继初见,他伸开自己的大手与我们相握,动作干脆有力。没有过多寒喧,还没落座,他就直切教育主题。

  • 个性化办学的三维思考及实践——个性:实校的核心发展力

    作者:李庆九 刊期:2007年第07期

    顺应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差异需求,学校发展已由“千校一面”的同质化时代进入“特色立校”、“一校一品”的个性化时代。创办个性化学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深刻理解和把握学校个性或特殊性的过程,因为学校条件不同、情况各异,在建设和发展上必须保持区别、体现个性,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而不是让学生来适应教育;只有这样,学校自...

  • 学校个性的本质是文化个性

    作者:葛秀珍 刊期:2007年第07期

    学校发展已由“千校一面”的同质化时代进入“特色立校”、“一校一品”的个性化时代。从人才培养的要求看,个性化学校创建是从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这个意义上来思考的,也就是说,个性化学校的创建是服务于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需要的。没有个性化学校这个载体,就难以担负起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重任。

  • 个性化学校必须有个性化的办学理念

    作者:叶发林; 杨尚军 刊期:2007年第07期

    个性化学校是对办学中能出色地完成学校的教育教学任务,而在整体上又具有独特的,稳定的,优质的个性风貌的学校的总称。办学理念是学校主体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对“教育应然”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它体现着一所学校的价值追求,是在国家教育意志的总体框架下个性化办学的指导思想,决定着这所学校要办成什么样的学校,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

  • “全时空教育”彰显农村寄宿制小学教育个性

    作者:罗珩 刊期:2007年第07期

    “寄宿制”是山区教育规范化办学的必然要求。如何将这种形式上的特点转化成教育资源进而形成一种个性化的教育特质?“全时空教育”是我们的必然选择,也是我们建设个性化学校的必由之路。

  • 个性化评价凸现学校个性

    作者:李海 刊期:2007年第07期

    学校个性最集中地体现在所培养出的人的个性。我校的文化传统是一切教育活动皆指向人、影响人、发展人,并追求在这一过程中师生的愉快体验和感受,“幸福的事业、快乐的童年、成功的体验、自信的成长”是学校师生及家长对愉快教育的理解、选择、追求和实践。愉快教育的价值追求中,基点在人,在于参与教育过程中多种主体对教育价值倾向的认同,...

  • 师徒结对:走向共生——师徒结对,敢问路在何方?

    作者:赵娜 刊期:2007年第07期

    [编辑观点]“师徒结对”是一种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简约的校本培养模式,在新课程大力倡导校本培养、校本研修的语境下,这种模式已被注入新的内涵,焕发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 形式主义:低效结对的另类根源

    作者:陈瑜 刊期:2007年第07期

    应该说“,师徒结对”是提高新教师或低水平教师专业水平的一种低成本、简单易行的操作方法,但形式主义的“师徒结对”、以行政力量“拉郎配”制造出的“人为合作”也会造成教师的负担过重,既费时又费力。

  • 师徒结对“新解”

    作者:丁星凡 刊期:2007年第07期

    审视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师徒结对,我们不难发现,师傅和徒弟同样面临着源自新课改的困惑与挑战。于是,传统意义上的师徒结对,正在悄然发生新的变化,并被赋予新的内涵。

  • 师傅的礼物:“四子”

    作者:林金炎 刊期:2007年第07期

    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师傅”的传经布道,更需要师傅为其搭台子、压担子、指路子、出点子——“引上路、扶上马、送一程”。这“四子”,就是师傅送给徒弟的最好礼物。

  • 走出师徒结对的怪圈

    作者:刘礼从 刊期:2007年第07期

    走出师徒结对有缘无分、有名无实的怪圈,主要应处理好以下两方面的关系: 一是正视矛盾,突破评价瓶颈,完善管理。“师徒结对”中的师傅大都既是教练员,又是运动员,恰到好处地调整师徒间的利益关系就成为“师徒结对”成功的关键。为此,走出传统教师评价“重结果,轻过程;重个体,轻集体”误区,实施师徒捆绑考评,

  • “量身定做”巧结对

    作者:叶劲秋 刊期:2007年第07期

    师徒结对本是一种操作性强、耗时少、省经费的简约的校本培养模式,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却暴露出结对措施针对性差、教师疲于应付、结对效果低下等状况。原因在于“大一统”的结对模式引发师徒不适,进而导致师徒结对的低效。看来,师徒结对需要“量身定做”。

  • 师徒结对,优势互补

    作者:钟乐江 刊期:2007年第07期

    师徒交往的过程,是徒弟思想、信念、方法、经验的传承过程,也是师傅理念更新、教学创造、经验改造、智慧生长的创新过程。师徒结对,其实就是一种优势互补、共进共生。在结对时,如何做到优势互补呢?

  • 成长路上手牵手

    作者:王建强 刊期:2007年第07期

    “你的安排太刻意了!”听了师傅杨莉老师的课,徒弟徐珂直言。“你是不是觉得我的匠气太重了?”师傅回敬道。这是发生在成都市天涯石小学师徒间的一场带有“火药味”的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