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 北大期刊 CSSCI南大期刊

Journal of Qinghai Minz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杂志简介:《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63-1071/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特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特栏·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管理学研究、社会学研究、文化人类学研究等

主管单位:青海民族大学
主办单位:青海民族大学
国际刊号:1674-9227
国内刊号:63-1071/C
全年订价:¥ 144.00
创刊时间:1975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青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27
复合影响因子:0.38
总发文量:1287
总被引量:3762
H指数:12
引用半衰期:8.0208
立即指数:0.0108
期刊他引率:0.9858
平均引文率:12.8817
  • 青海乌兰茶卡棺板画研究

    作者:辛峰; 马冬 刊期:2017年第03期

    在青海省海西州鸟兰县茶卡乡,海西州民族博物馆于2008年3月采集到了一批共4件北朝时期的彩棺残件,其上所绘各类吐谷浑人物棺板画从图像内容与结构观之,与河西魏晋墓葬画像砖之图像贴切度颇高,当是出于同一或近似之图像粉本。以历史时期先后、以及地理空间关系来看,前者应是受到了后者影响。鸟兰茶卡棺板画人物服饰具有鲜明的民族、时代与地域特...

  • 中国民族学学会2017年会“民族学人类学中国学派·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在青海民族大学召开

    刊期:2017年第03期

  • 青海出土斧形器具研究

    作者:柳春诚 刊期:2017年第03期

    本文通过对青海地区已发表的文物考古文章中斧形器具的盘点与分析,从中梳理出它们的材料选用、制作工艺、造型结构、实用功能以及文化演变与象征。

  • 玉树通天河流域赛康岩画调查与研究

    作者:王永军; 黄亚琪 刊期:2017年第03期

    青海玉树通天河流域赛康岩画点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岩画点,是玉树岩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地考察笔者发现,赛康岩画的题材内容以鹿图像为主兼具牦牛图像,继而通过对鹿图像和牦牛图像的风格解析,笔者认为赛康岩画的年代距今约2700-2500年,即春秋中晚期至战国早期,其创作的族属应为活动在这一区域或者曾经经过这一区域的古羌人。

  • 黄河中下游史前城防遗存及其特征研究

    作者:胡岩涛 刊期:2017年第03期

    中国古代城防遗存的考古学研究属于军事考古学的范畴。它的研究对象涵盖历史分期、遗存的选择、防御模式与时空差异及和自然环境的关系等等,对于促进军事考古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拟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众多史前城防遗存中具有代表性的城防遗存为研究对象,对它们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并指出黄河中下游史前时期城址防御的起源与演变。

  • 唐代青海若干疑难历史地理问题考证

    作者:崔永红 刊期:2017年第03期

    青海有不少疑难历史地理问题有待学者进一步考证解决。本文对唐代大非川驿、大非岭、威戎军、安人军、白水军等的现今位置作肤浅考证,以求正方家。

  • 阙特勤碑札记三则

    作者:温拓 刊期:2017年第03期

    自后突厥汗国建立伊始,其内部就存在着种种矛盾。本文以碑铭文献为中心,对突厥汗国统治者消解民族异质性的种种手段做出分析。而本文的另一目的在于厘清在双语文献的不同记录中的诸多名号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得我们对于名号一词获得新的认识,对其产生与使用做出新的解读。

  • 《临辟雍碑》碑阴题名所见西晋时期西平大族姓氏及相关问题

    作者:魏军刚 刊期:2017年第03期

    汉魏之际,西平大族开始崛起,西晋时期是其发展的重要阶段。《临辟雍碑》碑阴列举了凉州西平郡11姓27人,所列姓氏多为传世文献所不载,是研究西晋时期西平大族发展及其姓氏构成的重要实物资料。通过统计分析《临辟雍碑》碑阴题名所列凉州西平各姓人物数量及其所占比例,反映西晋时期西平大族姓氏构成及其内部各姓势力的强弱对比。而将《临辟雍碑》...

  • 一九八○年代台湾消费者运动简析

    作者:王海亭 刊期:2017年第03期

    消费者运动是一九八O年代台湾社会最早兴起的社会运动。台湾消费者文教基金会在其兴起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中产阶级推动下成立的'消基会',采取温和、渐进和理性的抗争策略,推动了一系列消费者维权活动的开展,对消费者的权利意识具有一定的启蒙作用。

  • 社会人类学的中国时代

    作者:莫里斯·弗里德曼; 郭永平; 宁夏楠 刊期:2017年第03期

    1938年,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为费孝通《江村经济》一书所作的序言中曾预言:未来的人类学发展会以中国研究为起点,转向复杂社会、本土社会的研究。本文中,弗里德曼对此予以热情的回应,但他认为以功能主义研究方法进行的'社区'研究不适用于复杂社会。他希望人类学可以与史学、社会学相结合,从而对复杂社会进行长时段、多角度的研究。他提醒西方...

  • 最有利生存发展的法则:撬动平衡人与环境关系的支点

    作者:王东昕; 邹华 刊期:2017年第03期

    人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关系的观点已成为共识,但对这一始终处于变化状态的关系中哪个占优势以及是何种要素直接影响或决定其发展变化的问题,结论却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变化。既往的研究结论只是反映了对不同时空状态下构成人与环境关系中各种要素发挥作用大小的变化状态,本质上也只是观察视角的不同而已,并未真正揭示出平衡人与环境关系...

  • 北齐“汉儿”等语境下的华夏认同建构

    作者:杨栋娟; 吴洪琳 刊期:2017年第03期

    北齐政权内部民族成分复杂,民族冲突与民族融合不断,各民族间的民族界限模糊。此时期相关文献中频繁出现'汉儿''汉子'一词,其在不同的语境下指代不一,有时是汉民族自称之语,有时也是他称之词,主要是指称已经汉化或具有一定儒学修养的人。因此'汉儿'在某些场合或在某种程度上并没有民族歧视的色彩,在这种背景下,在政治上极力打击汉人的勋贵集团后...

  • 阈限存在——鄂伦春族跨界民族身份问题研究

    作者:乌日乌特 刊期:2017年第03期

    通过对历史文献、中俄人类学研究,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史禄国著作中的民间传说、语言比较以及之前交流活动的考察,从鄂伦春族与鄂温克族及俄国的埃文基人的贝加尔湖同源说、民族形成的过程性、中俄边疆地区的历史变迁与迁徙,民族国家建构中的少数民族政策及少数族群自我认同等方面,探讨了鄂伦春民族拥有的跨国现实和非'跨国'身份。基于人类共同体...

  • 人类学视野下的潮汕龙舟习俗探析——以揭阳市Y村为例

    作者:袁泽锐 刊期:2017年第03期

    潮汕龙舟习俗有着浓都的地方特色,它是潮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潮汕龙舟习俗可分为下水前阶段、下水阶段以及上水之后三个阶段,而龙舟民俗文化的传承与沿袭离不开各社会群体的协调合作。通过对Y村龙舟活动进行深入描述与探析,并结合福柯的权力理论,揭示其龙舟活动与当地各组织的运行机制。

  • 口头叙事、景观再造与文化的再生产——以山西万荣笑话为考察对象

    作者:谢红萍 刊期:2017年第03期

    在现代和后现代社会,景观设计师或工程师在将地方文化再造与展示的同时,也将其'景观化'与'符号化'。在此过程中,景观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多样性与意义。山西万荣笑话的'原生态'形式具有污名化的色彩,在改革开放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场域中,为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的增长和形象的重塑,这一黄土地上的口头传统被逐步去污化,被'发明'与'再造'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