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学刊

鄱阳湖学刊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Poyang Lake

杂志简介:《鄱阳湖学刊》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6-1307/X,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环境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环境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环境社会学研究、生态文化研究、环境史研究、学术综述等

主管单位: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国际刊号:1674-6848
国内刊号:36-1307/X
创刊时间:2009
所属类别:环境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江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46
复合影响因子:0.55
总发文量:1121
总被引量:1594
H指数:14
  • 身体范畴与生态批评的理论前景

    作者:王晓华 刊期:2019年第05期

    虽然生态批评发展至今已经有40余年的历史,但始终没有确立属于自己的基本范畴,因而未能建立起成熟的理论框架。根据对生态学概念和相应知识型的研究,身体范畴可以成为生态批评的逻辑起点,可以牵连起生态批评的理论架构,身体范畴的引入将使生态批评找到自己的话语归属(身体性的人、有机体、"世界之肉")。正如生态危机源于二元论的世界观,其解决之...

  • 美学的身体转向及其生态诗学意义--兼评王晓华教授身体美学研究

    作者:胡志红 刊期:2019年第05期

    尽管身体美学在中国学界兴起的时间不长,但其学术势头强劲,已迅速从一个美学范畴发展成为一门新型美学形态,其理论构建已初见雏形,并成功实现了身体与生态之间的嫁接,以及身体诗学与生态诗学之间的交融。身体美学兴起的直接动因是传统美学自身出了问题,生态批评也为其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然而,身体美学的理论构架还存在诸多不足,其中环境公正...

  • 以身体美学重构生态文化的本体论基础--王晓华教授访谈

    作者:王晓华; 朱玉川 刊期:2019年第05期

    深圳大学人文学院王晓华教授自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投身于生态文化的传播和研究工作,在《外国文学评论》《学术月刊》《读书》《天涯》《上海文学》等报刊发表生态散文近百篇和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生态批评》《在现代和后现代之间》《身体美学导论》《身体诗学》等多部。他的作品曾入选几十种选集,被译成多种外文,4次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 近70年来美丽中国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作者:李娟 刊期:2019年第05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美化全中国"的初步设想和实践奠定了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自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起,中国环境保护事业从污染防治到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举,从单纯环境保护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并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方面和全过程,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进入新时代。近70年来美丽中国建设的...

  • 中国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70年的探索

    作者:鞠昌华 刊期:2019年第05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探索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前30年属于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非正式政策时期,1979-2012年是协调政策的框架构建时期,2013年后进入协调政策的全面推进时期。新时代中国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要以生态空间管控引导绿色发展格局构建,以生态环境约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绿色产业的...

  • 中国渔业70年:政策演变与绿色高质量发展

    作者:操建华; 桑霏儿 刊期:2019年第05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渔业取得巨大成就。结合渔业发展形势与重大政策节点,中国渔业70年发展与改革历程可划分为六个阶段,即:生产恢复,生产徘徊,管理机构重建和生产回升,市场化改革,"以养为主"政策下短缺时代的结束,可持续发展。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发展和政策特征。坚持改革开放、"以养为主"、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国际化道路、依法管理和鼓...

  • 当代江西生态环境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马回; 李志萌 刊期:2019年第05期

    当代江西生态环境建设的实践与探索,经历了由弱到强,从局部到整体,全社会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江西生态环境建设事业逐步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走出了一条具有江西特色的统筹协调生态、环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绿色生态"已成为江西代名词,成为江西的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对当代江西生态环境建设历程的梳理,为新时代推动江西...

  • 绿色发展推动江西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

    作者:肖文海; 夏煜 刊期:2019年第05期

    绿色发展是江西高质量发展的约束前提、重要目标与不竭动力,是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路径。当前江西绿色发展面临以下问题:技术支撑体系不强,乡村产业发展不够兴旺,绿色品牌运营能力弱,区域产业布局有待优化。因此,要借助绿色发展推动江西高质量发展,就应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加强战略统筹和规划引领,紧密对接国家生态文明实验区建设与...

  • 鹰潭市城乡生活垃圾治理新模式探讨

    作者:刘月平; 杨陈白雪 刊期:2019年第05期

    城乡生活垃圾治理既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民生领域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鹰潭市以统筹城乡生活垃圾治理试点为契机,通过政企合作的PPP项目方式,推动全域一体、生活垃圾处理全流程的市场化动作;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切入点,将移动物联网技术运用到生活垃圾处理中;城市环卫设施、技术、服务等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覆盖,构建城乡生活垃圾一...

  • 清水江流域林业碑刻的生态保护功能

    作者:严奇岩 刊期:2019年第05期

    林业碑刻发挥生态保护功能,推动了历史上林区社会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清水江流域历来是中国重点人工林区,是历史时期林业开发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的典范。清水江流域林业碑刻既是清代乾隆以后木材贸易兴盛的重要标志,又是森林被破坏的真实写照,还是民众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历史见证。禁碑的有无和森林植被的优劣密切相关,禁碑对保护环境起着重要作用...

  • 《洛阳伽蓝记》所见北魏洛阳城的动植物与城市环境

    作者:岳彦如 刊期:2019年第05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洛阳作为北魏政权的都城和当时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城市建设日趋完善。《洛阳伽蓝记》细致描述了北魏洛阳城的风貌,其中不乏对动植物的介绍。通过对该书所记载动植物的整理与分析,可知北魏洛阳城动植物种类繁多,广泛分布于街道、寺院、园林、住宅等各类空间场所,且大致呈现出以下特点:彰显山水审美风尚,密切联系城市环境,凸显佛教...

  • 论生态电影中的审丑

    作者:王坤宇 刊期:2019年第05期

    丑的意象和境界是生态电影重要的表现对象和叙事因素。生态电影展示的丑包括自然之丑和人为之丑。自然之丑的影像显现,一方面冒犯着接受者既有的审美定式,另一方面又呈现一种完整的自然和环境。人为之丑指向的是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和人的自我异化。通过对生态之丑的影像显现,人类有可能更深地认识生态整体主义的内涵,拓展生态感知的领域,深化生态...

  • 《阿凡达》的生态身份认同探究

    作者:唐梅花 刊期:2019年第05期

    生态批评的处所理论对自然处所与人的自我身份认同之关系的论述,拓展了传统意义上的身份认同理论的批评空间,发展出一种生态的自我认同观。这种自我认同观超越了种族和文化的限制,强调从生态角度来确认自我的身份。生态电影《阿凡达》中男主人公杰克的身份认同历程,是从重新主宰自己的身体以迈出自我认同的第一步,接着进入生态认同的区域潘多拉...

  • 生态电影类型化的突围

    作者:刘艺 刊期:2019年第05期

    生态电影作为一种"轻"把握生态审美风格而"重"翻新叙事结构的电影类型,着力于探知电影媒介自身的属性和生态审美的维度,精心营造丰富的叙事文本。这些反过来又对生态电影类型化具有重要的建构作用。电影媒介内蕴的并置真实的功能,推动着电影艺术自身的纯粹与理论自觉,从而真正从媒介本体去尝试拓宽生态电影话语批评的覆盖度。对其他成功的电影类...

  • 电影《撞死了一只羊》的生态寓意

    作者:聂莉 刊期:2019年第05期

    《撞死了一只羊》是一部可以"从生态角度观看的电影"。影片有其根植于藏地文化的独特的电影美学,是藏文化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通道的复杂呈现。影片中两个互为镜像的金巴、"羊"、"我的太阳"等诗性意象,呈现出杀戮与慈悲、罪孽与救赎、世俗与信仰的两极。两个世界最终在结尾的梦境中获得和解,看似讲述的是一个复仇的故事,实际上表达的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