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Mianyang Teachers' College

杂志简介:《绵阳师范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51-1670/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教育教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地理与资源环境科学、历史与文化、古代文学、物理与电子信息技术、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技术、计算机与网...

主管单位:四川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绵阳师范学院
国际刊号:1672-612X
国内刊号:51-1670/G4
全年订价:¥ 280.00
创刊时间:1982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四川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34
复合影响因子:0.25
总发文量:4455
总被引量:5688
H指数:17
引用半衰期:5.0955
立即指数:0.0068
期刊他引率:0.9278
平均引文率:6.9386
  • 斯密-科斯框架与经济发展

    作者:袁正 刊期:2018年第06期

    不管是从供给方解释经济增长的新古典视角还是从需求方解释经济增长的凯恩斯视角,似乎并没有真正地解释经济增长的原因。斯密-科斯框架可以解释经济增长。分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降低交易费用可以促进分工发展,分工可以进入循环的自我演化。经济主体按照比较优势发展专业化分工,政府应该完善各种软、硬件基础设施以降低交易费用,促进分工发展。

  • 从《文学与革命》到“革命文学”

    作者:杨姿 刊期:2018年第06期

    鲁迅早期关于文学与革命的关系认识主要来自于托洛茨基。本文比较苏联同一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接受者的观念,进而确认鲁迅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思源与托洛茨基的一致性。

  • 1924-1949:略显寂寞的《肥皂》研究

    作者:杨华丽 刊期:2018年第06期

    鲁迅的《肥皂》诞生于1924年,至今已有近百年的研究史。细审这漫长研究史中的丰富细节,是我们今日深入研究《肥皂》的重要起点。1924-1949年间《肥皂》研究的诸多面相,实为影响后来研究的源头,因而更应详细梳理。具体来说,在鲁迅逝世之前,没有一篇单独研究《肥皂》的论文出现,只有若干值得重视的零散评论。在鲁迅辞世后的纪念热潮中,终于出现了...

  • 概念的含混与争论的错位——1920年代“二徐之争”的一种再考察

    作者:许永宁 刊期:2018年第06期

    1929年的"二徐之争"既是一场关于后印象派画家的艺术论争,又是一场中西美术观念的辩论。从"惑"的论争开始,徐悲鸿与徐志摩无论是对举办全国第一次美术展览的目的,还是对"艺术"的功能与价值判断都明显地出现了分歧,而这一分歧不仅来自于二徐的身份与立场的一种错位,更重要的是隐匿在其后的对"艺术"与"美术"概念的含混认识所导致的分歧...

  • 美元文化与爱国文化——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的新闻出版环境

    作者:许永超 刊期:2018年第06期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的新闻出版环境以美元文化与爱国文化为中心,形成一个二元结构。美元文化是冷战的产物,美国试图将香港作为宣传和意识形态渗透的据点,以美国香港新闻处为中心,并以小说、报刊、杂志、出版、翻译等等,进行宣传。爱国文化以香港左派为核心,继承香港左翼文化,亦以出版、报纸、期刊杂志、电影等形式宣传爱国主义,与美元文化相抗...

  • 把人口发展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论析

    作者:梁建华 刊期:2018年第06期

    人口发展不仅是人口数量的增减变化,也是人口质量的全面提高,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能力的发展,还是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将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不仅仅是要使人口发展获得外在的法律制度形式;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将人口发展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实现国家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的价...

  • 论帮扶文化的历史逻辑——基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

    作者:程天明 刊期:2018年第06期

    为助力全面决胜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亚文化方面,即帮扶文化。通过分析不同时期的社会状况,揭示出帮扶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历史逻辑,进而在新时代这一全新的时代背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广博的文化视域下把握帮扶文化的基本内涵。帮扶文化的发展大体可表现为:传统社会下"仁爱"观的价值论,近代至改革前夕...

  • 马克思与维特根斯坦论意识问题

    作者:姚东旭 刊期:2018年第06期

    当代意识哲学中二元论、突现论与泛心论关于意识问题的争执仍然是形而上学在当代的延续,马克思与后期维特根斯坦对意识的讨论具有表面差别下的深层关联,都强调了意识哲学忽视的社会实践的维度,马克思侧重于物质生产关系,而维特根斯坦则侧重于语言使用,它们分别从不同的侧面批驳了传统形而上学和当代形而上学的诸种意识学说。

  • 传统文化传承应该突破的三重困境

    作者:潘昱州 刊期:2018年第06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解决"谁传承""传承什么""怎么传承"等基本问题,准确把握传承主体、传承内容和传承取向。但是,由于确定难、培养难、坚守难使传承主体出现某种程度的缺失,因文化传统延续困难、针对性的相对缺失、冲突的普遍存在等导致传承内容少根、无效和冲突,偏离正确的取向指导而出现的功利性、实用性、尚古性等错误取向已经...

  • 《文心雕龙》“才性说”研究综述

    作者:但茜 刊期:2018年第06期

    《文心雕龙》之"才性说"涉及审美主体智能结构方面的问题,如先天禀赋、后天审美实践活动,其内涵包括"才气""才智""才质""才德""才学""才识""才力"等。审美主体的"才性"很大程度上关系着艺术作品的平庸与杰出。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有不少学者对《文心雕龙》"才性说"进行研究,但大多数是从写作学、文学理论、文学创作论出...

  • 论伊格尔顿笔下的“上帝之死”

    作者:刘晓燕 刊期:2018年第06期

    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是西方著名的文学理论家。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他出版了大量著作。他在2014年出版的《文化与上帝之死》更是引起了中西方学者的广泛讨论,书中提出的种种看似反宗教的运动和思潮,实则是宗教变相的伪装,是反宗教旗帜下对宗教内容和形式的部分继承。事实上,资本主义社会中上帝的两次死亡,都未让宗教真正消寂。伊格...

  • 应对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挑战之探讨

    作者:李杭擎 刊期:2018年第06期

    从2014年新《环境保护法》第52条规定国家鼓励投保环境强制责任保险,到2017年6月环境保护部和保监会联合制定的《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出台,表明现今我国正处于环境风险的高发期,亟需通过建立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来应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但是如何真正落实并全面推广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目前还面临着包括...

  •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下不起诉制度适用的研究

    作者:张希嘉 刊期:2018年第06期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刑事速裁程序的进一步发展,其程序意义在于实现案件繁简分流。不起诉制度源于起诉便宜主义,旨在将部分案件在审判之前终结诉讼程序,但我国检察机关未能充分利用不起诉裁量权。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下,应对刑事诉讼全过程予以简化,审判前适用不起诉制度既有可行性,又有必要性。应明确将认罪认罚作为酌定不起诉的考量因素,将符合条...

  • 红色旅游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途径

    作者:付文武 刊期:2018年第06期

    红色旅游活动作为一种将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的新型旅游形式,有利于促进旅游区经济的发展,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而且具有深刻红色历史文化内涵的红色旅游资源具有积极的政治教育、文化教育和德育素质教育功能。红色旅游已经发展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载体和有益补充,在新形势下利用各地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开展大学生思想政...

  • 新时代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与路径思考

    作者:邵阿敏; 邹洪伟 刊期:2018年第06期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强师必先强德。文章总结了新时代高校师德的内涵,从市场经济的冲击、高校机制不健全和个人修养不够等方面分析了当前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绊脚石。文章提出了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原则,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健全师德长效机制,营造师德建设的良好氛围;加强自身职业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