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Lanzhou Institute of Education

杂志简介:《兰州教育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62-1145/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语言文学研究 、历史研究 、中小学新课程改革 、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高等教育教学研究

主管单位:市教育局
主办单位:兰州教育学院
国际刊号:1008-5823
国内刊号:62-1145/G4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甘肃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1429999768734
复合影响因子:0.34
总发文量:7719
总被引量:11799
H指数:24
立即指数:0.0052
期刊他引率:1
  • “活法”诗论由首创到实践的变迁过程--从胡宿到黄庭坚

    作者:武国强 刊期:2020年第01期

    多数学者认为,盛行于有宋一朝的"活法"诗论源于江西诗派吕本中,然当下学术界已有新成果证明吕本中并非首创者。北宋时期为救"昆体"之弊的胡宿才是最早提出该理论的学者,"活法"诗论在北宋即开始流行,后经过苏轼、黄庭坚等人的大力实践,才得以进一步发扬光大。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本文将尝试厘清"活法"诗论的历史来源以及阐明苏轼、黄庭坚在"活...

  • “诗言志”与“诗缘情”关系微探--以中国“诗史”传统为例

    作者:周瑞智 刊期:2020年第01期

    对于文学本质的规定绕不开言志与缘情,两者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很难回答的命题。笔者试图在中国"诗史"观念中找到两者之间的契合关系,通过对孟棨《本事诗》的写作背景和王夫之诗歌理论的具体阐述,力图给文艺的本质以一个折中的说法。

  • 前进中的“后退”--石头长诗《献给鹅屋大山上的月亮--兼致王维》的行走之路

    作者:王怡菲 刊期:2020年第01期

    刊登于《人民文学》2016年第三期的长诗《献给鹅屋大山上的月亮--兼致王维》是诗人石头的代表作之一。诗歌鲜有雕琢痕迹,更多的是一种直白、朴素、纯粹的诗意诉说。作者把生活带入诗中,也将诗融入生活。这首诗是诗人行走过程的结晶,诗中记录了他从太原徒步回长治老家时的所见所闻所历所想,通过空间的不断转换,来建构自己的诗学空间,即充斥着内部...

  • “男狂人”与“女疯子”--鲁迅《狂人日记》与张爱玲《金锁记》比较研究

    作者:张梦茹 刊期:2020年第01期

    张爱玲不仅将鲁迅极富隐喻色彩的寓言故事成功地转化为了雅俗共赏的小说样式,而且以其作为女性作家特有的敏锐感知,创造性地在现代文学之中塑造了一个与"男狂人"遥相呼应的"女疯子"。《狂人日记》选择了较为开放的时间形式,"男狂人"怀揣着寻找真的人的鸿鹄之志;《金锁记》采用了较为封闭的时间形式,"女疯子"携带着寻找真的心的哀惋忿恨。

  • 试论《百年孤独》魔幻现实主义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

    作者:于春芳 刊期:2020年第01期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是举世公认的魔幻现实主义扛鼎之作,更是20世纪最伟大的文学作品之一,相较于其他西方文学流派,魔幻现实主义是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影响较大的文学流派之一,并在20世纪80年代掀起了竞相模仿的创作热潮,以寻根主义文学最为典型。本文探究了魔幻现实主义本土化的表达方式,以及中国作家的魔幻现实主义创作中的复杂性、个体差...

  • 激情·迷惘·失败--论中国当代文学中青年形象的嬗变

    作者:周珊伊 刊期:2020年第01期

    本文深入阐释了中国当代文学中各时期青年形象的嬗变,揭示了社会意识形态对青年形象建构的深刻影响,着重分析了当代文学中青年形象的演变蕴含的当代文化演进、构成中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 《柏油娃娃》的生态主义阐释

    作者:李敏 刊期:2020年第01期

    托妮·莫里森是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柏油娃娃》描写了以白人文化为代表的吉丁和以非裔文化为代表的森的爱情冲突,表达了作者对人类破坏自然生态的批判以及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希冀。笔者试从生态批评的视角来挖掘这部小说蕴含的生态思想。莫里森借助大自然,巧妙地把种族文化、阶级冲突融合在一起,自然已经和复杂的社会关系纠缠在一...

  • 有闲阶级的欲求与幻灭:《白噪音》中的日常生活

    作者:金菲 刊期:2020年第01期

    小说《白噪音》在叙述主人翁格拉迪尼一家日常生活的过程中,揭示了有闲阶级在不同层面对于有闲身份的欲求:通过无节制的消费满足物品侵占的欲求,藉由充斥在生活各个角落的电视等媒介实现娱乐需求,利用高级学识的标签彰显有闲阶级荣誉的身份追求。但这些欲求在实际生活中注定会逐一幻灭,有闲人士们盲目追求消费、学识等的表面涵义,被媒介信息拷上...

  • 夏目漱石批判文学的写作特点研究

    作者:孙艺桐 刊期:2020年第01期

    夏目漱石是日本近代日学界家喻户晓的著名作家、一代骄子,他拥有非凡的文学写作才能,对社会发展具有敏锐的洞察力,笔触犀利,被称为是日本近代最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他的文学创作与文明批评使他登上了日本近代文学史的巅峰。本文主要从夏目漱石的写作特点切入,研究这位近代文学大师批判文学的创作倾向和创作特色,以期重点分析他在日文明...

  • 《堂吉诃德》中的“疯癫”意象

    作者:周愈璋 刊期:2020年第01期

    本文将"疯癫"视为西方文学史中一个文化表征,对塞万提斯小说《堂吉诃德》中的"疯癫"意象进行分析。从梳理悲剧的表现入手,后由"悲剧性""死亡结局"和"反讽"三个角度阐释了该作中"疯癫"的特征,而这些指向了文艺复兴时代"疯癫"的终极地位。真正的崇高和真理体现在被人们所嘲笑的愚昧和疯癫之中。作家通过非理性的"疯癫"来表达他们对社会黑暗、腐朽...

  • 母爱与成长--解读《孩子的愤怒》中的母爱主题

    作者:陈新婷; 梁艳 刊期:2020年第01期

    母爱一直是托尼·莫里森作品中重要的主题,她的新作《孩子的愤怒》背景设置在当代,关注了在白人主流文化价值观浸染的社会中,黑人母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本文从小说中涉及到的母爱与成长问题切入,探讨当今社会依旧存在的种族歧视下黑人母亲对孩子的爱,既给孩子留下了一定的创伤,同时又为孩子之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通过对《孩子的愤怒》中的黑人...

  • 论维兹诺《死寂之声》中的非自然叙述者及其伦理关怀

    作者:秦璇; 李雪梅 刊期:2020年第01期

    聚焦维兹诺《死寂之声》的非自然叙事,本文从变形能力、心理阅读能力以及非自然叙事形式三个层面来分析小说中叙述者的非自然性,并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视角揭示小说中本土裔试图将本民族传统与主流文化相融合、探寻崭新生活方式的生存伦理诉求。

  • 《论语·宪问》“以直报怨”中“直”之新解

    作者:郝佳佳 刊期:2020年第01期

    历代注家对《论语·宪问》第三十四章"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句中"直"的解释,主要观点有正直、大公无私和坦诚、直爽两类。通过对"直"字本义,以及《论语》中的内证考察,"直"应当解释为诚,是在正直、公平基础之上的坦率直爽、不隐匿,强调的是道德的自觉。

  • “互联网+文化产业”背景下庆阳香包产业模式的生态变革

    作者:金学艳 刊期:2020年第01期

    庆阳地区为周先祖不窋"教民稼穑"之地,其民俗文化品种丰富,独树一帜。以香包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资源保护与产业开发获得了一定成效。当前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产业结构优化的巨大推动力,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将帮助香包产业搭建跨界化的平台经济,促进香包产业链的衍生和拓展,实现香包的差异化生产,在全省对外交流利好的大形势下,有助于...

  • 河南省老年人口失能现状及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影响

    作者:陆薇 刊期:2020年第01期

    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失能人口数量也在不断攀升。本研究以河南省为例,基于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河南省老年人口失能现状,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其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河南省老年人口失能率在地区、性别、年龄、城乡方面均存在差异,且老年人失能规模及失能率的差异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产生了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