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Lanzhou Institute of Education

杂志简介:《兰州教育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62-1145/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语言文学研究 、历史研究 、中小学新课程改革 、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高等教育教学研究

主管单位:市教育局
主办单位:兰州教育学院
国际刊号:1008-5823
国内刊号:62-1145/G4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甘肃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1429999768734
复合影响因子:0.34
总发文量:7719
总被引量:11799
H指数:24
立即指数:0.0052
期刊他引率:1
  • 《普鲁弗洛克的情歌》的审丑性探究

    作者:宋德伟; 周时娥 刊期:2019年第04期

    《普鲁弗洛克的情歌》被称为是“一支没有爱的情歌”,它是20世纪美国文学批评家T.S.Eliot的经典作品。在这部作品中,Eliot采用内心独白的形式描述普鲁弗洛克的意识流思想过程,映射了陷入情感危机与精神空虚的现代西方人群,以及正处于半生半死、麻醉及异化状态下的现代西方社会,是对现实中虚伪、病态、荒谬、分裂的社会与人格的严厉批判。本文以...

  • 《约翰王》与缺失的《大宪章》

    作者:李盛茂 刊期:2019年第04期

    在外有法国大兵压境、内有贵族叛乱的极端不利情境下,约翰王被迫与贵族妥协,签署了《大宪章》。然莎士比亚在其创作的《约翰王》中对此只字不提,却对英格兰与法国、罗马教会、贵族的错综复杂矛盾冲突倾注了浓重的笔墨。本文认为,莎士比亚所处时代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呼唤强有力的王权。同时,伊丽莎白一世成功的内政外交策略,让英格兰民众遗忘了限制...

  • 清代广东刻书及书坊简介——以马礼逊藏书为中心

    作者:王群 刊期:2019年第04期

    罗伯特·马礼逊是英国伦敦传教会派往中国大陆的第一位基督新教传教士。由于中国实行严格海禁政策,马礼逊只能居住在中国政府指定的广州十三夷馆。清代广东地区的印刷出版事业开始崭露头角,并在乾隆嘉靖年间进入蓬勃发展时期,一大批民间书坊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这为马礼逊收藏大量中文书籍奠定了坚实基础。鉴于此,笔者主要从马礼逊所收中文书籍...

  • 汉魏晋南北朝寺院藏书述略

    作者:高华 刊期:2019年第04期

    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日盛,寺院藏书逐渐兴起。本文从佛教传播、佛经翻译对寺院藏书的影响,寺院藏书的特点,寺院藏书的管理与应用这几个角度对汉魏晋南北朝寺院藏书做出论述,以期对今后的寺院藏书研究有所增益。

  • 论南海《更路经》的价值与保护

    作者:曾婷 刊期:2019年第04期

    本文从南海更路经的基本涵义、历史来源、形成的物质基础和主要内容四个方面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更路经》这部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探讨了《更路径》的价值,最后提出《更路经》的保护对策和发展前景。

  • 浅析山西巡抚张之洞之改革措施

    作者:张厚金 刊期:2019年第04期

    张之洞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为中国的近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光绪七年年底,张之洞出任山西巡抚,这是他首次担任封疆大吏,也是他兴办洋务的开端。在抚晋期间,张之洞开展一系列改革,整顿吏治、整肃财政、禁种鸦片、发展铁业、编练新式军队等,为山西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虽然这些措施在其离任之后并未在晋省沿革实施下去,但却是他迈向洋务...

  • 唐诗中的“窗”意象探究

    作者:梁思敏 刊期:2019年第04期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意象种类丰富繁多,“窗”是其中之一。本文选取唐诗作为研究对象,着眼于其中"窗"的意象,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和对比研究的方法,概括归纳出唐诗中的“窗”意象可分为以下四类:悠悠思念的闺阁之窗、寒苦悲戚的游子之窗、高蹈情怀的隐士之窗以及豪迈壮阔的文人之窗。文章将结合具体的诗句加以分析,探讨诗人寄托在其中的情思和志向。

  • 田七郎母亲形象及其原型探析

    作者:张天印 刊期:2019年第04期

    《田七郎》一文中,田七郎母亲虽着墨不多,但其形象非常丰富,具有深厚的意蕴。田母是一位识见高超、深明大义、知恩图报、舐犊情深而又充满悲剧性的贤母,她揭示出知恩图报和士为知己者死对于穷人的不公平性,田母形象的设置深化了小说的悲剧性。田母的原型是聂政之母及聂政之姊聂荣,是源自二人又不同于二人,类似二人又超越二人的一个新的、内涵丰...

  • 刍议董仲舒《举贤良对策》中的治国之道

    作者:王敬博 刊期:2019年第04期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是汉代文体研究中重要的代表作之一,还在于策文中所蕴含的思想。《举贤良对策》的目的在于向统治者传达治国理念,而“大一统”的治国思想既是董仲舒政治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我国自古以来崇尚儒学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本文对董仲舒“大一统”治国思想的提出背景、内涵及功用...

  • 清末新政与内蒙古教育近代化

    作者:王巍 刊期:2019年第04期

    清朝末年,满清统治者推行了一场广泛的新政,这次改革对内蒙古地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对内蒙古地区影响最为广泛而深刻的是教育事业的改革。由于满清统治者在内蒙古地区一贯实行文化封锁政策,导致内蒙古地区的教育事业十分落后,但在清末新政期间,开明的蒙古上层统治者开始进行广泛而深刻的教育事业改革,这些改革客观上促进了内蒙古地区...

  • 《中庸》之鬼神观

    作者:张梦琦 刊期:2019年第04期

    《中庸》在儒家学说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儒家经典之一。《中庸》第十六章以叙述鬼神来类比中庸之道,从鬼神的角度重新阐明中道的特点。以一种"阙疑"状态的事物比喻儒家至高无上的德,其用意有二:一是从传统文化的实用性出发,以鬼神来宣扬儒家的道德修养观念;二是从因材施教的教学观出发,从百姓更易接受的角度来"传道"。

  • 虚拟“异托邦”的成长幻想——论中国原创轻小说的创作

    作者:易桑宇 刊期:2019年第04期

    在“二次元”热的推动下,中国的原创轻小说也在不断地发展并表现出了鲜明的写作特色。作者在文本中构建起完全不同于现实的虚拟世界,以少年的视角去讲述故事,在“二次元”想象中聚焦的是主人公的成长历程。轻小说的隐含价值观是实现理想、反抗现实,对于青春期读者自我意识的觉醒、自我认同的构建有着其他文学不可替代的作用。

  • “以少总多,情貌无遗”与刘勰对《诗经》的解读

    作者:白羽然 刊期:2019年第04期

    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刘勰在论述诗经的状物时,予以“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的评价,但是事实上,《诗经》中的景色描写并未做到“情貌无遗”,且无“情貌无遗”之自觉意识。刘勰之所以会用“以少总多,情貌无遗”来对《诗经》进行举例描述,与时代和文学观念的变迁、南朝时"密附""形似"的文风影响密切相关,其实是一种援前例后式的解读。

  • 从王朔的“顽主”形象看20世纪“零余者”形象的新变

    作者:韩金男 刊期:2019年第04期

    王朔笔下的“顽主”形象有着“五四”时期以来以郁达夫为代表所塑造的“零余者”形象的影子,以王朔《顽主》中的“顽主”形象为起点,通过对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梳理,分析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零余者”形象,旨在挖掘"零余者"在时代洪流中的深刻内涵,以期丰富和发展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边缘人物的研究。

  • 《边城》“至善至淳至痛”的爱情探析

    作者:龙治勇 刊期:2019年第04期

    《边城》是中国现代小说中不可多得的佳作,沈从文所构筑的艺术化边城世界魅力独特,影响深远。主人公翠翠是一个清纯可爱的乡村女孩,她也是作家笔下美的化身。她的爱情朦胧而又凄美,耐人寻味。本文将从乡恋情感与怀旧思想相互交融的角度,探析天真善良淳朴爱情的苦痛、无奈和对现实的无能为力,感悟湘西世界中至善至情至痛的爱情和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