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Lanzhou Institute of Education

杂志简介:《兰州教育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62-1145/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语言文学研究 、历史研究 、中小学新课程改革 、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高等教育教学研究

主管单位:市教育局
主办单位:兰州教育学院
国际刊号:1008-5823
国内刊号:62-1145/G4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甘肃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1429999768734
复合影响因子:0.34
总发文量:7719
总被引量:11799
H指数:24
立即指数:0.0052
期刊他引率:1
  • 明清艳情小说序跋研究

    作者:王群 刊期:2019年第02期

    小说序跋作为古代小说的一部分,与小说之间存在或深或浅的微妙关系,文学价值较低的作品其序跋价值有时相对来说比较高,文学价值较高的作品其序跋价值有时相对来说比较低,艳情小说就是其中之一。明清艳情小说的序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序跋反映了小说的创作与接受;其次,序跋体现了为艳情小说辩护的形形色色的理由;最后,序跋反映了作者...

  • 流散作家张爱玲的家园怀恋——浅析《雷峰塔》《易经》的记忆书写

    作者:覃才钊 刊期:2019年第02期

    《雷峰塔》和《易经》系张爱玲移民美国后创作的半自传体英文小说。小说以张爱玲 4-22岁的回忆为蓝本,讲述了女主人公琵琶在天津、上海、香港的生活经历。本文从流散文学的维度解读《雷峰塔》和《易经》的记忆书写,旨在指出移民美国后的张爱玲虽然获得了合法的美国公民身份,但她与故国的情感脐带并未随地理的置换和国籍的变更发生断裂。通过用非...

  • 西方视野下的中国男性形象及其流变

    作者:葛淑娴 刊期:2019年第02期

    西方作品对中国男性形象的建构大致分为两类:"乌托邦化形象"和"意识形态化形象",而这两类刻板形象并不是西方对文本之外的中国男性真实情形的原样复制,而是欲望化的他者、一种幻想、一个虚影。这一方面体现了作者对中国文化的总体认识与主体情感,另一方面,又代表着整个西方对中国文化的集体想象,同时也是作家和本民族的精神关照。直到20世纪,美...

  • 从《生死疲劳》看莫言小说中的人性书写

    作者:李昱萱 刊期:2019年第02期

    在乡土中国文学叙事的长河之中,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始终都是一个举足轻重而又特立独行的存在。在小说《生死疲劳》中,他以地主西门闹的六世轮回为线索、用动物化的视角戏谑地展现了长达半个世纪的乡土中国史,为我们呈现出他笔下大环境之下真实的人性与历史的本相——荒诞与残酷。本文主要从小说关照生命的悲悯主题和人性书写的叙事艺术,以及...

  • 试探"房思琪式的暴力"——以林奕含《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为探讨中心

    作者:梁宸 刊期:2019年第02期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是台湾已故女作家林奕含的长篇小说,讲述了少女房思琪被补习班老师李国华长期性侵至精神崩溃的故事。该作品自出版以来广受关注,又因作者所经历的性暴力与作者在出版书目不久后自杀而极具话题性,致使社会各界对该文本与该事件多有评论。现有评论多将作品归为暴力事件的映射,并试图探索作品背后暴力事件发生的原因。若从理论...

  • 生存哲学视角下余华《活着》的生命意识解析

    作者:金真慧; 金红华 刊期:2019年第02期

    余华的作品《活着》讲述了主人公福贵坎坷的人生历程,通过苦难和死亡演绎了当时中国最底层人民所具有的优秀品质。本文从生存哲学视角入手,通过对“活着”的阐释——生命的苦难;活着的理由——忍耐与亲情;活着的态度——乐观的力量;活着的意义——生命的关怀这四个方面进行解读,深刻阐释余华长篇小说《活着》的生命意识。

  • 苏珊-洛里·帕克斯戏剧叙事中的伦理观念

    作者:吕春媚; 石吉文 刊期:2019年第02期

    非裔美国女作家苏珊-洛里·帕克斯的实验性戏剧注重对社会边缘化人物命运的反思,女性主题与真实历史相结合的叙事模式打破了西方戏剧的传统,"重复与改写"等叙事手段表达了帕克斯对文学创作的伦理诉求。本文以《维纳斯》和《在血泊中》两部作品为例,从身份、欲望和死亡三个伦理角度出发,集中阐释帕克斯是如何在填补非裔女性叙事空白的同时,深掘女...

  • 《赎罪》和《追风筝的人》中主角救赎异同分析

    作者:朱小燕 刊期:2019年第02期

    救赎是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主题,《赎罪》和《追风筝的人》都深刻揭示了这一主题。本文从两部作品的主角布里奥妮与阿米尔入手,在比较中分析他们赎罪的异同,并对救赎背后的文化背景进行梳理和探讨。

  • 《小岛》中女性形象的"颠覆"与"重塑"

    作者:张瑞启 刊期:2019年第02期

    安德里娅·利维的《小岛》中描述的两位女性一直被看作是底层阶级的代表,她们在当时的社会属于"二等公民"。受到种族、阶级和性别矛盾等复杂关系的影响,当时的女性群体属于不被关注和认知的。文章运用后殖民女性主义理论,对《小岛》中女性形象进行剖析和解读,来揭示在当时多元文化兴起的社会背景下,处在底层的女性群体敢于颠覆传统社会形象、主动...

  • 女性身份的解构与重建--解构主义视角下解读《一间自己的屋子》

    作者:祁丽君 刊期:2019年第02期

    从玛格丽特·富勒到露西·伊里嘉蕾,争取平等独立的女权主义运动一直活跃于西方历史上,并对后来黑人女性主义和亚裔女性主义及文学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尤其是凯特·米里特时期,女权主义运动更是表现出势如破竹之势。作为女权运动承上启下式的人物,弗吉尼亚·伍尔夫不仅为女性主义的发展提出新见解,更是引领了女性主义向更加成熟完善的方向发展。本...

  • 《孤独的孩子》中的冲突解析

    作者:徐英宁; 高园园 刊期:2019年第02期

    《孤独的孩子》的作者在孩童时期随父母移民美国,居住在曼哈顿犹太移民聚居地。她的小说始终将犹太移民与非犹太移民的斗争作为主题,尤其是移民同化、移民中的女性身份困境、他们寻求解放和平试图在新世界为建立自己的身份而斗争的主题。本文通过对犹太女主人公瑞秋与父母的冲突、自己内心的冲突、与弗兰克·贝克的冲突的解读,来展现犹太移民生活...

  • 自然的双重性书写--论阿特伍德《黑兹尔飓风》与《美洲红鹮》中的自然观

    作者:刘怡; 于群; 俞弘 刊期:2019年第02期

    加拿大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短篇小说《黑兹尔飓风》和《美洲红鹮》中体现了作家对自然的双重性态度。阿特伍德把表现自然的破坏力、自然的治愈力以及保护自然的思想融入这两个故事,实现了不同作品中生态内涵的有机互补,体现了其生态思想的丰富性与多元性。

  • 束缚与反抗--论《番石榴园的喧闹》中的"疯女人"形象

    作者:林景兰 刊期:2019年第02期

    印度女作家基兰·德赛在小说《番石榴园的喧闹》中,通过描写库菲这个疯女人在家庭、社会、男性文化心理和女性文化心理中所遭受到的不同程度的束缚,以及她以正面顶撞、直接忽视和疯癫行为等方式对此所展开的反抗,隐晦地展示了印度女性在父权制社会中艰难的生存处境,并借此批判了以男性为中心的印度社会结构对女性主体性的严重抑制。同时,该形象的...

  • 《内陆深处》中玛格达"疯癫现象"的人格失衡三结构解析

    作者:车龙 刊期:2019年第02期

    从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来解读玛格达的疯癫现象,有助于剖析父女之间的错综爱恨关系,揭示人物命运悲剧的精神根源。玛格达本我、超我、自我的集体失衡,造成了难以避免的人生悲剧:母爱缺位与压抑冲突,造成玛格达的本我失衡;自我约束与伦理抗争,造成玛格达的超我失衡;良心选择与现实抉择,造成玛格达的自我失衡。

  • 何以致理想的尽头?--论戈舟的小说创作

    作者:钮晓雯 刊期:2019年第02期

    弋舟是一位成就斐然的"70后"作家。他的创作涉及到很多理想性的东西,但是纵观他的创作,这些理想性的东西却在逐渐地衰退。笼统地将这种苦果归咎于历史是对历史的不负责。其实,理想精神本身的崩塌,也是理想不断地走向尽头的原因。当理想到达尽头后,弋舟始终保持着优雅的姿态,提出了调整自身与外部世界关系的方案,从而达到自我疗救的效果,使得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