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Lanzhou Institute of Education

杂志简介:《兰州教育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62-1145/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语言文学研究 、历史研究 、中小学新课程改革 、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高等教育教学研究

主管单位:市教育局
主办单位:兰州教育学院
国际刊号:1008-5823
国内刊号:62-1145/G4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甘肃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1429999768734
复合影响因子:0.34
总发文量:7719
总被引量:11799
H指数:24
立即指数:0.0052
期刊他引率:1
  • 敦煌写卷祭畜文研究

    作者:武汉强 刊期:2018年第10期

    敦煌民间祭畜文是敦煌写卷中比较特殊的一类祭文,也是敦煌祭文中文学成就最高的一种,这些祭文已经初步摆脱了传统祭文模式的束缚,运用描写、抒情、夸张等文学手法来表达致祭者的思想感情,近似抒情短赋,反映了人和畜在长期劳动过程中逐渐建立起的相互依存、休戚与共的思想感情,自然贴切而又意味深长。其文学成就不次于历代文人祭文中之名篇佳作。...

  • 唐代吐谷浑迁徙原因新论

    作者:袁志鹏; 陈学勤 刊期:2018年第10期

    对唐朝吐谷浑人大规模迁徙原因的研究,学术界似乎已经形成定论,笔者尝试从更深层次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一问题,认为吐谷浑人的大量外迁,是吐谷浑王国、吐蕃王国、唐朝三方经济结构运行的必然结果,是历史运动过程的必然产物。

  • 鸟飞燕语 携雏卜居——论杜甫草堂时期诗歌的疏散闲静

    作者:何荣 刊期:2018年第10期

    在寓居成都草堂时期,杜甫的诗歌创作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一时期,杜诗的风格以恬淡、清新为主,环境变化导致的情志变化,给这一时期的杜诗带来了新的风格特质。

  • 论“季梁谏追楚师”事件反映的国家思想

    作者:李文宇 刊期:2018年第10期

    发生在鲁桓公六年的“季梁谏追楚师”事件,是楚、随两国间的一次军事斗争。该事件中君臣间的对话,反映出了春秋时期统治阶级关于国家的思想。这些思想的内核都围绕着“维稳强国”这一主题,服务于春秋时期社会发展的现实和统治阶级巩固政权的需要,并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各国执政集团的内政外交方略。

  • 试论盛唐诗人岑参边塞诗的文化价值

    作者:马鹏飞 刊期:2018年第10期

    盛唐边塞诗派是盛唐两个影响力最大的诗坛流派之一,集中反映了盛唐的气质与精神风貌。本文以岑参的边塞诗为观照点,并以其诗所反映的时代性价值、地理文化价值、社会生活价值、传统文化价值为切入点,以求多方面考察其文化价值。

  • 还降无异于杀降——维州事件再论

    作者:官志伟 刊期:2018年第10期

    维州事件的大致过程是:太和五年悉怛谋降唐,李德裕纳降,但遭到牛僧孺的反对,唐庭命令李德裕将悉怛谋等送回吐蕃,悉怛谋等被杀于汉境。此事是影响李德裕与牛僧孺之间关系的重大政治事件,同时也是长庆会盟后对唐蕃关系的一次重大考验。却还降人,正如李德裕所说是有损国威的,是一次重大的决策失误。

  • 清代木兰故事中木兰社会性丧失的表现及原因

    作者:张梦杨 刊期:2018年第10期

    《木兰辞》作为木兰故事的开端,成为了历代木兰故事改编的基础。本文在分析和总结了不同时期木兰故事文本中的木兰形象基础上,认为花木兰身上的社会性呈现出了一种下降趋势,并且花木兰社会性的丧失在清代的木兰叙事文本中体现最为明显。本文将清代木兰社会性丧失的原因归结为时代特征与社会性别制度的发展。

  • 六朝时期会稽郡佛教教育活动研究

    作者:孙慧; 王俊贤 刊期:2018年第10期

    六朝时期会稽郡佛教取得鼎盛发展,主要得益于佛教教育活动的开展。寺院教育活动一直居于佛教教育活动的主体地位。与此同时,会稽郡境内佛教社会教育也在积极开展。佛教教育活动的多元化形式培养了众多学问僧,推动了六朝时期会稽郡佛教的发展。

  • 论文学创作与文学欣赏的怡情功能

    作者:吉鹏 刊期:2018年第10期

    文学创作是变善为美的创造,作者在创作过程中通过自我解构和表达愿望释放和升华情感。文学欣赏是陶冶情感的主渠道,读者在欣赏过程中通过生理联觉产生情感认同和情感趋异两种相互博弈、循环上升的心理状态,进而不断扩大与深化多样情感。作者和读者在文学活动中亲历情感的起伏与变化,当创作或欣赏结束之后,人的情感就像得到一番锻炼一样,愉悦感油...

  • 《红楼梦》中鸳鸯拒婚的职场启示

    作者:夏向军; 李瑞 刊期:2018年第10期

    本文主要阐述了《红楼梦》中鸳鸯拒婚事件带来的四个职场启示:权衡利弊谨慎决断、择机明志巧言拒绝、人格魅力争取人气、频繁跳槽成本太大。

  • 论《红高粱家族》中“红色”的象征意义

    作者:马崧鹤 刊期:2018年第10期

    当代作家莫言的作品《红高粱家族》以“红色”为主基调,描绘出了一个绚烂多彩的“红色”世界。现通过对小说《红高粱家族》中典型情节的分析,来解读莫言给“红色”赋予的多重象征意义。

  • 《红楼梦》中香菱的形象及意义探析

    作者:张瑜 刊期:2018年第10期

    香菱是金陵十二钗中第一个出场的人物,也是《红楼梦》里命运最坎坷的女子之一,她的故事贯穿着整部小说的始末,让人心生怜爱。香菱是美丽的化身,可谓人见人赞,她善良多情,对人温柔热情,单纯的外表隐藏着与众不同的气质,但她的一生却饱受磨难。因为受封建思想的毒害,她对自己遭受的磨难缺乏正确认识,一直安于现状,默默忍受,不曾有一丝一毫的反抗。...

  • 《交错的彼岸》的多重人称复合叙事手法探析

    作者:万涛 刊期:2018年第10期

    加拿大新移民女作家张翎被誉为“北美地区新移民文学的扛鼎作家”。《交错的彼岸》是继《望月》之后张翎的另一部长篇力著。《交错的彼岸》糅合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叙述,构成多重人称复合叙事。张翎对第一人称叙述的巧用使叙述者在叙述时空上的转换自然而流畅,且赋予读者真切感和信任感。第三人称叙述使得叙述者能够灵活自如地周游于叙述对象之...

  • 二代美籍华人的文化窘境与出路——从电影《喜福会》到美剧《初来乍到》

    作者:阮吉飞 刊期:2018年第10期

    中国人早在200多年前就开始向美国大陆移民,历史上曾出现过多次移民浪潮。电影《喜福会》和美剧《初来乍到》都选取移民家庭在美国的生活为题材,表达了两种文化之间的相互冲突、相互融合的历程。它展现了第二代华裔子女如何艰难挣扎在父母传授的中国传统文化和成长环境熏陶的西方思维方式中。一方面他们很难融入美国社会的主流文化,另一方面又难...

  • 厨房中的逃离与回归——埃斯基韦尔《恰似水之于巧克力》和徐坤《厨房》比较研究

    作者:赵莹 刊期:2018年第10期

    “厨房”这一特殊空间中的女性故事,在劳拉·埃斯基韦尔和徐坤的笔下有着截然不同的呈现。由于作者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见解构思,两人作品中“厨房”之于女性的角色形成了对照。两部作品中的厨房都具备传统观念中的形象特征,但前者的厨房侧重支撑和归宿,而后者的厨房则偏向于幻想和寄托。本文试图通过厨房的视角来分析女主人公的成长故事,从而把握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