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Lanzhou Institute of Education

杂志简介:《兰州教育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62-1145/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语言文学研究 、历史研究 、中小学新课程改革 、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高等教育教学研究

主管单位:市教育局
主办单位:兰州教育学院
国际刊号:1008-5823
国内刊号:62-1145/G4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甘肃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1429999768734
复合影响因子:0.34
总发文量:7719
总被引量:11799
H指数:24
立即指数:0.0052
期刊他引率:1
  • 论词乐恢复视野下的清词自度曲创作

    作者:査紫阳 刊期:2016年第12期

    清人在创作自度曲时,将其称作管弦,以昆曲的形式呈现。经过各大词派孜孜不倦的探索,清人最终在词的本质以及恢复词乐之美的追求上有了共同的理解,形成所谓的词律之学。清词复兴,词律之学是最耀眼的成就。

  • 唐代边塞诗中“羌笛”意象刍论

    作者:潘浩 刊期:2016年第12期

    羌笛是唐代边塞诗中重要的情结意象,在汉代典籍中,羌笛与节日聚会相联系,是丰收的象征。在唐代边塞诗中,文人闻笛写征思,将对边关的感受投射于羌笛,使羌笛在表情达意上具有了悲凉的象征意蕴,成为征人戍边思乡的象征符号。本文从羌笛意象的生成、羌笛所承载的愁思情结和羌笛之于边塞诗的文化考量三个层面,探讨唐代边塞诗词中的羌笛意象。

  • 《人间词话》第十七则“阅世”说之辨析

    作者:王伟杰 刊期:2016年第12期

    王国维《人间词话》第十七则主要区分了主观诗人和客观诗人在创作技巧方面,以及对于"阅世程度""观察侧重点"的不同之处。以诗人都必须有丰富的人生阅历的观点来解读《人间词话》第十七则,是过分苛求了语句的字面意思,断章取义。本文以马蒂斯"用儿童的眼光看生活"的观点,"以意逆志"地推求王国维《人间词话》第十七则的本意和他的基本文学...

  • 手足情深话兄弟——《和子由渑池怀旧》赏析

    作者:黄香 刊期:2016年第12期

    伟大的诗人苏轼,为世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他的《和子由渑池怀旧》是一首写给弟弟苏辙的诗。在苏轼的一生中,对他影响最大、与其感情最深、彼此唱和作品最多的,就是他的弟弟了。他们彼此视对方为生命中不可一日或缺的知己。"二苏"既是手足情深的兄弟,也是惺惺相惜的知己。如果要对他们兄弟二人当中的任何一位进行研究和评价,都必须要...

  • 试谈《霍华德庄园》中的联结现象

    作者:黄雨; 连恬恬 刊期:2016年第12期

    《霍华德庄园》是英国作家爱·摩·福斯特创作的一部反应社会现实问题的长篇小说。整部小说围绕着霍华德庄园展开,故事描述了英国上层社会与下层社会的人们的生活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和联结,作者想通过对故事情节的描写来批判当时社会中的矛盾和问题,通过联结来弥补社会的隔阂和冲突。

  • 试论汪曾祺对佛教思想的误读

    作者:郭战涛 刊期:2016年第12期

    汪曾祺笔下的佛教思想呈现出一种变异的形态,他基本上是在世俗生活层面上接受佛教的慈悲观,而无视了佛教慈悲观蕴含的多元因素与终极目标,致使佛教广大精妙的慈悲观萎缩成了物质化的世俗慈善,佛教的超越精神被放逐,这也决定了汪曾祺笔下僧人的形象特点。由于缺乏对佛教的深入、全面的学习,汪曾祺的创作出现了常识性错误以及削弱、扭曲佛教终极价...

  • 君王看戴角冠时——试探唐诗中的“宫人入道诗”

    作者:段珺珺 刊期:2016年第12期

    通过唐诗中八首"宫人入道诗",从宗教的背景出发,以文人送别的角度分析唐代宫人入道前后精神世界的转变,认识唐代宫人的信仰之实质,即女性自我之觉醒。

  • 中世纪镜中幻像:《曼德维尔游记》的中国修辞建构

    作者:郭佳丽 刊期:2016年第12期

    中世纪是中国赞歌的发轫期,中世纪西方的中国形象,是西方根据自身历史积淀中形成的异域经验模式构筑的文化他者,成为财富与君权的象征,表达了资本主义早期萌生的世俗精神。实际上,中世纪西方文化创造了一个普遍接受的"西方之中国",这并不指涉现实中国,而是表现西方文化心理结构中他者想象的模式,并为表述中国提供观念、意象和词汇体系。本文将...

  • 透过聚斯金德看后现代工业社会中的个体与社群冲突

    作者:李静 刊期:2016年第12期

    德国现代作家聚斯金德的作品中都有孤独的孤立于主流世界之外的小人物,通过他们揭示出后工业社会个体的"异化"现象。本文着眼于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冲突,结合弗洛姆等人的存在主义理论,来分析这种困境的产生来源与出路,并讨论了摆脱异化的心理机制。

  • 《直美与加奈子》中的女性形象解析

    作者:李晶 刊期:2016年第12期

    日本作家奥田英朗的小说《直美与加奈子》因叙述了一个由"家庭暴力"引发的罪案,在日本社会引起了极大反响。本文通过分析小说中直美、加奈子、李朱美三个女性形象,来阐述犯罪结果出现的必然性,从而进一步剖析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

  • 试论格列佛与星期五的伦理归化之路

    作者:叶婉华 刊期:2016年第12期

    《鲁滨逊漂流记》中的星期五和《格列佛游记》中的格列佛都梦想从伦理上归化到更高级的文明社会中,然而,两者的伦理归化之路的结局却截然不同,本文通过细读文本,从文学伦理学角度对这一过程和结局进行解读。

  • 广州城市国际化语言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张杰 刊期:2016年第12期

    建设世界城市迫切要求广州加强国际化语言环境建设。然而,广州在城市国际化语言环境建设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公共场所英语公示语翻译缺乏规范性、公共场所公示语不够多元、涉外窗口行业员工工作语言国际化程度偏低以及市民外语水平与交流频度有待提高等。为解决这些突出问题,应制定有效的对策,即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制定专家指导长效机制、...

  • 中国宗教“走出去”的多角度解读

    作者:廖翔慧 刊期:2016年第12期

    在我国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中国宗教"走出去"成为一个广泛关注的新课题。就文化战略而言,中国宗教作为中国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应该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做出贡献,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先锋;就对外战略而言,中国宗教作为对外交流的重要影响因素,应该从国家对外战略的高度成为中国外交的软实力和正能量;就宗教实践而...

  • 新常态下维系和谐宜居新农村的对策探究

    作者:刘俊杰 刊期:2016年第12期

    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新常态下,笔者拟从加强基层党建、夯实农村基础、健全基层制度、完善基础设施、注重文化滋养等方面探讨和谐宜居新农村建设。

  • 大数据时代校办企业财务管理机制创新研究

    作者:乔燕; 张勇 刊期:2016年第12期

    我国高等院校的校办企业具备一定的产业规模,成为科研成果转化的一条重要途径。但是,很多校办企业存在管理松懈、经营困难、前景堪忧等问题,究其原因,财务管理机制落后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校办企业财务管理机制的创新,以期对于校办企业解决面临的难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