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科技与经济

粮食科技与经济杂志 省级期刊

Gra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conomy

杂志简介:《粮食科技与经济》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3-1252/TS,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农业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农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资讯、技术与装备、检测与标准、仓储与物流、粮农观察、粮食经济、人才兴粮、创新与发展、粮食安全、粮食深加工及食品、粮食文化、聚焦、...

主管单位:湖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主办单位:湖南省粮食经济科技学会;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
国际刊号:1007-1458
国内刊号:43-1252/TS
全年订价:¥ 206.40
创刊时间:1976
所属类别:农业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湖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52
复合影响因子:0.58
总发文量:2844
总被引量:6972
H指数:22
引用半衰期:4.6604
立即指数:0.0815
期刊他引率:0.8353
平均引文率:6.1333
  • 全国小麦收获进度过八成

    作者:农村农业部(来源) 刊期:2018年第06期

    近日来,小麦主产省天气总体晴好,高性能机具投入充足,组织调度有力有序,全国连续9天日机收面积超过1500万亩,其中有5天日机收面积超过2000万亩,创历史新高。截至6月13日,全国已收获小麦2.78亿亩,收获进度过八成,其中机械收获面积2.65亿亩,机收比例达95.5%。今年“三夏”自大规模小麦跨区机收从启动到进度过八成,仅用时17天,比去年同期缩短1天。...

  • 中国农民丰收节:一个不一般的节日

    作者:刘瑾 刊期:2018年第06期

    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会上介绍说,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一个不一般的节日“这个节日可不是一般的节日,是亿万农民庆祝丰收、享受丰收的节日,也是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生动体现。”韩长赋说,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

  • 咱们农民有了自己的节日

    作者:邱海峰 刊期:2018年第06期

    国新办在6月21日举行“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关情况会。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农业农村部新闻发言人潘显政介绍说,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的秋分是9月23日,届时将举办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作为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中国农民丰收节”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节日?其设...

  • 中国奔向现代农业征程的初心

    作者:张志龙; 陈尚营; 沈洋 刊期:2018年第06期

    这个夏天,王翠芬不仅1800多亩小麦获得了大丰收,她还和中国6亿农民一起收获了一个节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21日举行新闻会,宣布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国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说,中央决定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将极大调动起亿万农...

  • “中国农民丰收节”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白雪峰 刊期:2018年第06期

    从今年开始,我们又多了一个节日——每年农历秋分的“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首个国家层面专为农民设立的节日,充分体现了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农民群众的深情厚谊,这必将极大调动起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助力乡村振兴。让农民成为节日的主角,有利于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

  • 农历秋分:不只是一个节气

    作者:刘剑飞 刊期:2018年第06期

    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这种定位不仅源于有着悠久的农耕文化,也源于我国有着6亿的农民群体。但是这样一个农业大国,长期以来却并没有一个属于农民的节日。这种局面导致一种结果——有的人对三农缺乏关注、对农民缺少尊重。特别是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时代...

  • 农民丰收节彰显“三农”国家情

    作者:黄建兵 刊期:2018年第06期

    “我向全国亿万农民报告一个好消息!”6月21日,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会上介绍称,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亿万农民朋友,听见了吗?你们有自己的节日了——“中国农民丰收节”!这个词,必将在中国人心中烙下深深的印记,更会让亿万农民感慨万千,因为它凝聚了国家的“...

  • 孢囊线虫治理专项“虫口夺粮”

    作者:滕继濮 刊期:2018年第06期

    今年5月,“小麦孢囊线虫综合治理技术示范现场会”在河南许昌召开。会上,一项旨在“虫口夺粮”“智勇抗虫”的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肯定和赞赏。这支科研队伍,凭借10余年踏实积累,为维护我国粮食安全,解决小麦生产迫切需求,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该专项叫“作物孢囊线虫综合治理技术方案”,项目首席科学家为中国农业科学院...

  • 高级食品紫薯并非转基因

    作者:魏薇 刊期:2018年第06期

    甘薯曾是人们用来果腹的粮食,如今,在农业科研人员的手中,它也可以具有“观赏”和“保健”的高级功效。2017年12月9日,江苏省农科院甘薯开放日拉开序幕,展现了品种丰富、食味俱佳的“甘薯大观园”。由徐州农科所主栽的“徐紫薯8号”具有极高的花青素含量,达到86mg/100g。来自徐州农科所甘薯遗传育种研究室的张允刚介绍,花青素对人体而言,是一种...

  • 植物“自私”基因被发现,破解水稻杂种不育机理

    作者:瞿剑 刊期:2018年第06期

    由中国农科院副院长万建民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在世界上率先发现了水稻“自私”基因,并由此破解水稻杂种不育的机理。这是科学史上植物“自私”基因首次被发现,证实了植物界同样存在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非经典遗传现象。相关研究成果6月8日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万建民介绍,所谓“自私”基因,是指双亲杂交后,父本或...

  • 粗粮最是荞麦香

    作者:孟杨 刊期:2018年第06期

    在可食的粮食作物中,秋粮可谓种类繁多,极大地丰富着人类的食谱。在我的家乡秦岭腹地,糜子、谷子、玉米、高粱、荞麦、豆类作物都是秋天收成的庄稼,而荞麦在所有的秋粮中,当属最香的粮食了。农历五月,麦子收割告罄,农家人抓紧时间翻地晒地,要在播种冬小麦之前的一百来天时间内抢种一季秋粮。在生活紧张的年份,荞麦在很多地方可以替代麦子的功用,...

  • 老谷仓

    作者:虚怀若谷 刊期:2018年第06期

    说到老家谷仓的旧真的是名副其实,谷仓上面清晰地写着打造的日期“81年制”。1981年距今三十多年,一件物品能在家使用三十多年也是稀罕之物,何况是近十年没有使用,并在家占据较大空间还保存下来,可见父母对它的珍惜!现在的农户家中都很难见到谷仓了,三十多年前那种温饱情况下做出来的作品,现在看起来有点丑陋简便,几根木方子构筑的架子,长2米多...

  • 粮食的故事

    作者:王愿坚 刊期:2018年第06期

    小时候家里的粮食总是不够吃,因而关于粮食的故事就特别多。那时候,每个月最重要的日子就是分口粮的日子。生产队长在村头的山梁上发一声喊,每家的人就都挑着谷箩,聚集到老祠堂里,等着挑回属于自己的粮食。口粮是按照每家的工分计算的,家里如果壮劳力比较多,工分自然就多,就可以挑完一担后再挑另外一担,让别人家眼红不已。

  • 粮食安全忧思录(5)中国人吃饱饭需要多少粮食?

    作者:方略 刊期:2018年第06期

    中国人吃饱饭也就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的这二十余年。如今,中国50岁以上的人都还记得20世纪60年代的。改革开放让曾经饿肚子的中国人过上了温饱生活,尤其是当中国富起来之后,似乎中国人从此告别了饥荒,再也不用为吃饭问题犯愁了。事实果真如此吗?早在1994年,当粮票从流通领域步入收藏领域时,美国人布朗发表了《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的文章指出:...

  • 湖南粮食集团“秸出板材”横空出世

    作者:康勇军 刊期:2018年第06期

    “秸出板材”绿色品质引关注“吞进”秸秆“吐出”板材,变废为宝惹关注。5月28日,2018中国(长沙)无醛人造板及其制品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期间,湖南粮食集团“秸出板材”品牌在湖南长沙。记者走进湖南粮食集团“秸出板材”工厂,偌大的生产车间内,马达轰鸣,机器旋转,工人正在操作机械。昔日一文不值的稻草秸秆、稻壳、枝丫材、农林剩余物等,经过一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