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粮食产业发展方向

粮食产业发展方向赏析八篇

时间:2023-05-31 15:00:37

粮食产业发展方向

粮食产业发展方向第1篇

关键词:新发展理念;粮食产业经济;新模式;“四链”网络

中图分类号:F3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7)02-0023-07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五大新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学中国化的卓越理论成果,具有高度的实践性、理论的首创性和完整的理论体系性。它必将对国家发展全局包括各系统、各领域、各产业都产生日益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也必将贯穿在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全方位,引领粮食产业经济沿着“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向前迈进。

一、新理念是振兴粮食产业经济的

思想灵魂和卓越指南1.“创新理念”是牵动粮食产业经济前行的“牛鼻子”

创新就是通过不断的“破旧立新”牵动变革。一部经济乃至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破旧立新”的历史。社会不断变迁,技术不断飞跃,产业不断升级,文化不断演进,导致所谓的“创造性破坏”,被称为现代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本质。其言下之意是指,所谓创新就是“破旧”,包括打破过时理论的框框,破除过时制度的桎梏,消除陈旧技术的障碍,冲破陈旧文化的束缚。与此相对应,必须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促使创新成为一个行业、一个产业乃至整个国家的价值灵魂,促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成为经济社会全面腾飞的有力“双翼”。在目前经济新常态下,创新更是农业粮食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的关键驱动力,是加强粮食产业经济的根本支撑。可以说,抓创新就是抓粮业发展,谋创新就是谋粮业未来,不创新粮业就会落后。在当今粮食领域,创新已成为一个高频词,其内涵愈益深厚,外延愈益宽广,地位愈益提高,被置于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成为引领我国粮食产业经济稳定发展的第一动力和持续前行的“牛鼻子”,有力牵动其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

2.“协调理念”是粮食产业经济发展交响乐的“主旋律”

如果把“五大新发展理念”引领粮食产业经济发展视为一部交响乐,那么,每一种新理念都是这部交响乐有机构成的一个乐章。整部交响乐的鲜明主题就是促进粮食产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而贯彻始终的主旋律就是协调。从内在联系来看,五大发展理念各有侧重,但相互呼应、协调一致,既服务和服

收稿日期:2017-01-18

作者简介:丁声俊,男,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合作社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北京100037)。

从于“粮安天下”的总目标,又彼此配合解决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坚持协调发展观,简单说就是解决粮食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失调”和“失衡”问题,也可以说是解决“木桶效应”的“短板”问题,即通过协调发展补上粮食产业经济的“短板”。由于协调发展具有复杂性、系统性和动态性的特点,强化粮食产业经济协调发展,就是要改变单一化发展偏好,打破路径依赖,实现整体发展。当然,协调发展必须具有协调主体、手段、机制与模式。协调始终与发展相联系,是一个动态的和相对的过程,无限延续,永无终极。

3.“绿色理念”是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生命力”

绿色象征着万物生长,欣欣向荣,使人联想到和谐与希望、生命和生机。绿色已经不单纯是一种色彩的表现,而是被赋予了深度生态的蕴涵,提出绿色发展理念。绿色发展是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融合发展的“生命力”。“绿色理念”将引领粮食产业经济发生富有生命力的重大战略转变。其一,绿色发展是一次全方位的变革。与绿色发展相适应,必须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粮食产业体系,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模式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发展悖论。其二,绿色发展是一场空前的生态革命。粮食产业经济坚持绿色发展,不仅是生产经营领域的一场变革,而且是行政职能部门进行现代化治理的必要手段,还成为粮食产业经济迈向现代化的必要途径。其三,绿色发展是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鉴于长期以来实施的粗放型增长方式造成的严重负面后果,彻底转变粮食产业经济发展方式势在必行,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采用“3R”(Reduce,Reuse,Recycle)循环低碳发展原则,变以要素投入橹魑以科技增强新动力为主,促使资源利用合理化、减量化和再利用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4.“开放理念”是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开路机”

以扩大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粮食产业经济不断扩大市场、粮食事业不断进取的重要法宝,也必将使粮食的“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越来越紧密结合。依照“共赢”的逻辑,“开放理念”就像开路机一样,有力推动粮食产业经济开拓发展,拓展粮食及其制品、服务的更广阔市场,即为粮食产业经济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包括国内市场空间和国际市场空间。在新的环境条件下,粮食产业经济既要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又要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推进双向开放,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既要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又要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同时要采取积极措施,融入“一带一路”的宏大战略,打造“陆海内外联动”和“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

5.“共享理念”是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大情怀”

所谓“天地之大,黎元为本”,就是“民本观”,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以“共享理念”引领粮食产业经济发展,就是要大力弘扬“黎元为本”的价值观,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忠实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即振兴粮食产业经济的宗旨在于,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更好实现人民的期盼。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绝不可遗忘或忽视贫困地区还有5500多万处在温饱线以下的贫困人口,要通过多种形式特别是产业精准扶贫,促进贫困群体脱贫致富。同时,共享发展还要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粮食产业经济改革发展能否取得成功,最终的判断标准是,包括贫困人口在内的民众能否共享到改革发展成果。当然,这需要更具延续性、科学性、有效性的制度安排,使粮食产业经济发展化为不断为人民造福的丰硕果实,使全体人民拥有更多获得感。

二、新理念引领下振兴粮食产业经济的

新路径和新模式1.为振兴粮食产业经济谋划,绘制其未来发展新愿景

以新理念为引领,就必须从产业经济发展规律和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整体出发,以卓尔不群的智慧和境界进行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包括振兴粮食产业经济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及发展重点。

第一,谋划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新蓝图。即以新理念为引领,浓墨重彩绘制出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美好愿景。其一,建立健全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市场经济体制,完善以市场为主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实现市场制度化、规范化。其二,建立健全农粮“供给侧”结构与“需求侧”结构的合理关系,动态地保持平衡化、协调化。其三,建立健全市场营销和市场信用体系,包括普及连锁制、制,以及超市、配送等现代业态形式,并探索推广“互联网+粮食”电商平台,建立商品回溯、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全面实现诚信化、放心化。其四,建立健全科技支撑体系,实现从田头谷物收购,到仓储、加工、物流、供应,直到餐桌终端消费的全过程,以先进的技术装备武装起来,实现科技化、现代化。其五,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条例体系和全方位覆盖的粮食质量检验检测网络,强化粮食市场监管法制化、严格化。其六,建立健全现代谷物储备体系,使得储备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布局适当,储得进、调得动、用得上,实现仓储绿色化、智能化。其七,建立健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因地制宜探索农牧、农渔、农林,以及农林牧结合的生产模式,探索以混合所有制为主体的粮食产业经济形式,实现农业粮食组织经营生态化、融合化。其八,建立健全粮食产业“双创”体系,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蔚然风气,以产业链条上各企业为创新主体,广泛开展自主创新,不断促进产业升级,形成创新能力集成化、前沿化。其九,建立健全现代社会化服务体系,包括信息、科技、环保,以及节粮等产后服务,向农民提供代储存、代加工、代烘干、代质检、代销售等“五代”服务,实现服务综合化、专业化。其十,建立健全宏观调控体系,把政府作用与市场作用相结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监控市场,实现宏观化、间接化、高效化。

第二,强化农粮“供给侧”与“需求侧”结构协调。要从根本上克服农粮“供给侧”与“需求侧”两端结构不相协调、不相适应的弊端,振兴粮食产业经济是最佳选择。发展粮食产业经济以生产为基础,以流通为关键,以市场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以融合发展为新模式,必然会有力改革和转变传统的粗放型、掠夺式生产方式与浪费型消费方式,建立现代的集约型、精准型生产方式和节约型消费方式,引导和强制所有个体(包括个人、家庭、企业、事业、合作社、社团等,下同)对资源配置进行权衡取舍,做出最佳选择,最有效地利用有限资源生产丰富多彩、品质优良的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多种需求。在此过程中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补上农粮“供给侧”结构与“需求侧”结构短板,促使“两端”结构相协调、相平衡。

第三,优化农业粮食资源配置方式。这是粮食产业经济面临的必须解决的基本课题。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个体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前者如耕地资源、淡水资源、资金资源、信息资源、劳力资源、技术资源等;后者如无止境地贪图物质享受,追求豪宅、豪车与豪华生活,过度地追求“食不厌精”――精米、精面、精油,导致资源过度消耗和浪费。粮食产业经济是优化农业粮食资源配置的最佳形式,振兴粮食产业经济,是把粮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置于产业的层面和地位,从合理、有效、综合利用资源出发对粮食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发展、产业布局和产业政策等进行顶层设计。同时,深入探索粮食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在不断深化探索中,以农业粮食资源的稀缺性和个体的自利性为出发点,以“理性个体”假设为逻辑起点,在此假设基础上采用个体成本收益分析法,研究济行为和经济现象与追求自身利益的个体如何对有限的资源进行最合理、最有效、最可持续利用的配置。如是,就从粮食产业经济体制、机制和制度上开辟了优化资源配置的新形式。

2.为振兴粮食产业经济谋篇,开拓发展新路径

新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思想灵魂。新理念是“导航仪”和“指路灯”,为振兴粮食产业经济指向引路、谋篇定策。在新的坐标系下审视,新理念有力引领粮食产业经济真抓实干、科学发展,即遵循规律科学实干,开拓进取创造性实干,瞄准“短板”有针对性实干,以人民为中心奋发实干,让新理念转化为改革发展的新动力、产业振兴的新路径。

第一,不断增强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能动性。即必须注重启动粮食产业的全链条和各种要素,特别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和模式创新。与此相应,凡是与新发展理念背道而驰的畸形发展、竭泽而渔、自我封闭、与民争利、忽视民生等做法和行为,必须坚决纠正,彻底摒弃。从而,形成粮食产业经济新体系、新体制、新机制,开拓新空间,增强新动力。

第二,不断提高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整体性。为克服目前粮食行业各要素间孤立、分散,犹如一包山药蛋的状况,必须以协调发展理念为引领,注重粮食产业经济系统发展的整体性和开放性,即把诸多要素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并且与其他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在这种交换中,要注重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重、第一产业和二三产业融合等方面,推进粮食产业经济协调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第三,不断促进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随着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人们越来越把生态视为资源,“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生态兴,则粮业兴;生态衰,则粮业衰。通过绿色发展方式,可有效加快实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目的,开拓可持续发展和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前景。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也能防止和减弱面源污染,改善土地、水源等要素禀赋,治理粮食等农产品“病态产能”,扩大“健康产能”。总之,绿色发展理念是粮食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四,不断扩大粮食产业经济的市场话语权。变“封闭型”为“开放型”发展方式,可促其扩大开放、日益深入地融入国际粮食市场。在开放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原则,实施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的措施,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在国内外更广阔的市场上进行资源配置,提高我国粮食产业经济在世界市场上的制度性话语权。

第五,不断增强民众对共享成果的获得感。一个大国的粮食产业经济发展,如果没有包容的制度设计和共享的发展理念,使全体人民对改革发展成果有更多的获得感,就无法实现其长期持久健康发展。以“共享理念”为引领,发展粮食产业经济需要着力为公共产品和社会服务领域引入市场力量创造条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加突显。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民生底线,确保全体人民“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得到足以维持健康需要的食物等生活资料”。尤其是要突出重点、完善制度,精准扶贫脱贫,注重机遇公平,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综上所述,以“五大新发展理念”引领粮食产业经济谋篇布局,必将产生多面性、综合性、突破性效应。其中,最具实质性突破的是创新开拓发展新路径,即以创新发展克服低端重复的“乏力之路”,激发新动能,创造新的有效供给和新的有效需求;以协调发展克服畸轻畸重的“失衡之路”,开拓新领域,提高粮食产业平衡性和整体性效能;以绿色发展克服污染、恶化环境的“粗放之路”,促进增长方式转变,开辟资源可持续利用道路;以开放发展克服画地为牢的“封闭之路”,积极妥善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以共享发展克服收入差距拉大、社会两极分化的“不公之路”,弘扬“民本”宗旨,增强民众尤其是弱势群体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获得感。

3.为振兴粮食产业经济谋略,探索发展新模式

在推进以供给侧为重点的结构性改革的攻坚期,粮食产业经济改革和发展,具有创新性、方向性、共享性、绿色性、整体性等特点,整体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供给侧结构与需求侧结构的“两侧”结构将趋向协调。适应这些特点,必须以创新为第一动力,勇于探索和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特别是要锐意开创其融合化发展的新模式。

第一,振兴粮食产业经济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从经济学视角冷静反观和反思,我国粮食产业在取得辉煌“奇迹”之后,隐藏着一个基本理论和实践缺失的问题,即更多地把它当作单一化的“产品”,抑或是“商品”,而未把粮食当作一种产业经济去谋划策略、绘制蓝图、创新驱动、开拓未来。当前,我国粮食产业经济面临的困境与挑战表现为“五大短板”:一是虽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经营机制转换已取得重大突破,但与市场需求相比,仍存在体制性和机制性“短板”;二是虽然粮食生产量、收购量、库存量多年连续增长,但与消费结构演变与升级比较,结构性“短板”很突出;三是虽然粮食产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化经营也取得长足进展,但与发展资源节约型和效益型经济的要求相比,粗放型增长方式和低效益的“短板”仍普遍存在;四是虽然国有粮食企业在改革中已增强了生机与活力,但与市场和社会需求相比,现代服务的“短板”仍很常见;五是虽然“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日益相互依存、相互结合,但与粮食大国地位相比,拥有的话语权和竞争力的“短板”不容忽视。上述表明,我国粮食产业经济存在严重的不相适应性,是导致粮食产业陷入困境和困难的根本原因。当前补上这些“短板”的根本举措,就在于以振兴粮食产业经济为抓手,开创广阔的发展前景。

第二,振兴粮食产业经济要坚持承继性和创新性。进一步深化粮食体制改革和发展粮食产业经济是继往开来的重大措施,既有承继性,更有创新性。所谓承继性,就是继续坚持和扩大粮食体制改革已经取得的成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粮食市场体制机制以及市场制度。例如,粮食省长负责制、覆盖全国的粮食市场体系、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粮食储备制度和储备体系、多种形式的粮食产业化经营和粮食“现代业态”的普及等,都需要承继和进一步完善。更重要的是创新,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视为金色的双翼,振翅起飞,勇于探索振兴粮食产业经济的新模式。

第三,开创粮食产业经济融合化发展的新模式。所谓融合化发展,是指一、二、三产业有机结合,进行产业化组织经营的升级版。综合国韧庋芯亢褪导经验,产业融合是在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条件下,在产业边界和交叉环节重组而形成新产业模式。就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而言,产业经济融合的内涵包括:以农业粮食种植业为基础,以粮油加工企业为龙头,以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为形式的适度扩大规模经营,以综合化、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为宗旨,以利益共享(利益合理分配机制)为联结纽带,通过产业联动、要素集聚、技术渗透、体制创新、机制转换等方式,把劳力、土地、资本、技术等资源要素进行跨界集约化配置,使农业粮食生产、产品加工,以及销售、餐饮、休闲等第三产业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促进所谓“六次产业”在更高生产力水平上紧密融合,最终实现农业粮食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扩展。在农业粮食产业融合发展中,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都是产业融合发展所依赖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龙头企业带动要素优化组合、融合化发展为途径,开拓粮食产业经济走上更有效、更协调、更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新理念引领下振兴粮食产业经济的

“四链”系统构建振兴粮食产业经济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构建产品链、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并把“四链”相互协调地“链结”甚至有机地融合起来。不同产业的融合方式各不相同:有供给方和需求方的融合;有完全融合和部分融合;有横向融合和纵向融合,以及混合性融合;有高新技术产业渗透融合、产业间延伸融合和产业内部重组融合等。可见,“四链”之间的“链结”或融合,是一个攸关多部门、多产业、多产品、多环节的系统工程和重大的深化改革过程。对于如此复杂艰巨的产业经济的创新事业,必须以新理念为引领,探索开拓粮食产业经济新局面。

1.构建粮食产品链和产业链

第一,构建粮食产品链。所谓粮食产品链,是指由粮食产品的上下游关系构成的链条,这也是粮食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基础。在对初级原材料和产品进行加工、深加工,乃至精加工过程中形成粮食产品链,不仅能够提升粮食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而且有利于减少物流消耗和减轻污染,大幅降低生产成本。通过经济、技术、环境可行性分析,确定适合区域发展的粮食产品链结构,包括现有的产品链和具有发展潜力的产品链。对于现有产品链,应分析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对主流产品链进行延伸和加强。对于潜在产品链,重点关注短期内较易实现的产品链,同时考虑能否与区域内其他产业协同和协力发展。当前在构建稳定的粮食产品链时,要注重做到三点:一是每个产业环节都必须选择最佳的资源利用形式,促使资源利用率最大化;二是不可一味追求产品链的最完整和追求形成最终产品,而是根据区域实际情况选择最有利的发展形式;三是始终注重不断提高产品的“三品”特性,即优化品质、提高品位、创造品牌。这是构建粮食产品链的核心,也是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基础。

第二,构建粮食产业链。当前,我国粮食企业“小而散”“多而乱”,像一袋山药蛋互不粘连,这种状况导致消耗高、效益低、污染重。对于这些弊端必须标本兼治,尤其要采取治本之法,即建立健全粮食产业链。所谓粮食产业链,是指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时空布局关系而客观形成的链条式的产业形态,分为接通产业链和延伸产业链。建立完整的粮食产业链的实质在于,实现不同产业链条、不同企业之间的有机结合,例如建立粮食供给与需求有机结合的关系。每一种粮食产业链都包含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等“四维度”的概念,它们相互对接、相互依存、优化组合,形成对接机制,如无形之手调控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

为按照实际情况构建粮食产业链,必须注意两点:一是粮食产业链的集聚,即相关粮食产业活动的集合集聚。对粮食产业链进行优化整合,可以产生多方面的促进作用,具体包括促进小型企业成长壮大,促进企业营造创新的环境氛围,促进打造“区位品牌”,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企业降低成本等。二是形成粮食产业集群。探索粮食产业经济发展之路,需要形成具有内在有机联系的企业群。一般说,粮食产业链划分为狭义产业链和广义产业链。前者是指从原材料一直到终端产品制造的各生产环节的完整链条,主要面向各种具体生产制造;后者是指在狭义产业链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尽可能向上下游拓展延伸。产业链向上游延伸,促使延伸到第一产业(种植业、养殖业、园艺业等),即基础产业环节和技术研发环节;产业链向下游延伸则拓展到第三产业,即扩展到市场服务环节。目前,我国的粮食产业链基本上属狭义产业链,今后应向广义产业链发展,即探索和开拓农业粮食一、二、三产业融合化发展。

2.构建粮食价值链和供应链

第一,构建粮食价值链。鉴于目前大多数粮食企业对成本管理认识薄弱,实践存在缺陷,振兴粮食产业经济,必须引用价值链管理和分析法。所谓粮食价值链,是指企业为了给顾客生产更有价值的产品或提供更优质的劳务所开展的一系列创造价值活动的集成。在粮食产业经济发展中,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经济活动或称增值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企业的价值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由此进而派生出基本增值活动和辅助增值活动两大部分。概括而言,价值链管理分析法具有三个特点:一是价值的基础性,即价值是价值链的基石,由各种价值活动才构成价值链;二是价值链的整体性,企业的价值链都体现在更广泛的价值系统中;三是价值链的异质性,价值链在经济活动中无处不在,不同的产业企业和产业环节具有不同的价值链。价值的关联性导致产生一种效应,即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不只是某个环节的竞争,而是整个价值链的竞争,而整个价值链的综合竞争力决定企业的竞争力,这是一个客观规律。这条规律具有丰富的内涵,即在采用价值链管理分析中,把无形资产的价值增值视为重要内容。所谓无形资产就是,凡一切与企业生产经营有关,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但没有任何物质实体的资产,都属于无形资产。它具有非独立性、转化性、交易性、潜在性,以及增值性,在企业成长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甚至起关键作用。

振兴粮食产业经济,必须采用战略成本管理的理念和价值链管理分析方法。实践证明,粮食企业把价值链理念和分析法应用于成本管理,就会把相互分离但又彼此相关的各个产业链置于整个系统价值链中进行分析,即从战略高度分析上游环节和下游环节的价值链的关系,主要包括:原材料供应^程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产品生产制造过程与相关单位之间的关系;产品销售过程与顾客的关系;市场(包括市场调查、研究)开发及产品促销与分销的关系。通过从整体视角处理这些关系,就会收到“四减”的效用,即简化业务环节,减少能源和原材料损耗,减少人力使用和减轻环境污染。这意味着,粮食产业的资源消耗减少,成本降低,综合效益提升,把粮食产业经济引向高端价值链。

第二,构建粮食供应链。随着我国农业粮食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粮食集中度明显提高。全国粮食产销格局从“南粮北调”转变为“北粮南运”,粮食跨区域流通量超过2亿吨。然而,粮食物流却成为粮食供应链的“短板”和“瓶颈”。目前,粮食仓储设施、运输工具、配送系统和保鲜条件等都相当落后。全国粮食传统物流“大而全”“小而全”“多而散”“多而低”等问题还普遍存在,致使物流设施孤立分散,未形成现代物流的完整系统,粮食运输方式落后,成本居高不下。基于此,必须积极建立健全粮食供应链。

所谓粮食供应链,简单说就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等业务活动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作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卖到消费者手中,从而把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完整的网链结构。粮食供应链上各企业之间的关系环环相连、相依为命。粮食企业要在市场上生存、成长和做大、做强、做优,除了大力提高产品质量外,还必须采取更有竞争力、更有效率的管理运作方式。粮食产业经济采用供应链管理,就是把“6R”管理方式深入到各个环节,即将顾客所需的正确产品(Right Product),在正确的时间(Right Time),把正确的数量(Right Quantity),正确的质量(Right Quality)和正确的状态(Right Status)送到正确的地点(Right Place)。这“6R”保障粮食供应链能完全满足客户的意愿,即时间短、数量准、质量优、运距近、成本低、性价比高。

针对目前我国各种物流设施互不关联的状况,必须构建以“五主”为特征的粮食物流系统。“五主”即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以混合所有制为主形式,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手段,以“四散”为主要运输形式,以“双创”尤其是科技创新为主动力。同时必须抓紧“两个关键”:一是狠抓健全新体制新机制的根本。要全面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彻底转变政府职能。彻底打破地区封锁、画地为牢、部门分割的孤立封闭状况,树立全国“一盘棋”,整合和建立统一化、组织化、社会化、专业化的粮食现代“大物流”系统。二是狠抓粮食“四散化”的关键。即发展被称为“粮食运输方式革命”的粮食散储、散装、散卸、散运。实现粮食“四散化”,大大提升粮食供应链的水平,具有提高供应效率、节约运输成本、减少资源损耗,加强粮食供应调控能力等重要效用。

上述“四链”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建立健全相互结合的、全方位覆盖粮食产业经济的“四链”网络,就会使产品链的基础更牢,产业链的纽带更韧,价值链的核心更强,供应链的条件更优,“四链”扭成合力,推动粮食产业经济迈向“强、大、优”和价值链的高端。

参考文献

[1]王梦奎.关于第三步战略部署的研究[A].王梦奎文集[C].北京:红旗出版社,2016.

[2]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和统筹区域发展[A].王梦奎文集[C].北京:红旗出版社,2016.

[3]中国粮食经济学会,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中国粮食改革开放三十年[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4]丁声俊.以“供给侧”为重点推进粮食“两侧”结构改革的思考[J].中州学刊,2016,(3).

[5]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本质(上)[J].学术月刊,2016,(7).

[6]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本质(下)[J].学术月刊,2016,(8).

[7]丁声俊.对振兴粮食产业经济的探讨[J].中国粮食经济,2016,(11).

[8]丁俊.试论粮食流通现代化[J].农业展望,2007,(5).

Creation of a New Development Mode of Economy of

Grain Industry Leading by the New Ideas

Ding Shengjun

Abstract:Five New Development Concepts are excellent theory achievemen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Marx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possessing good originality in its concept, full system in its theory, and accurate guidance in its practice. The new concepts are prominent soul and effective practical guidance in promoting China′s economy of grain industry, which will lead its development of innovation, coordination, green development, opening up and sharing. It′s necessary to 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by the market forces, explore the new path and mode of the industrialized and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of grain industry, completely build up the network of four-chains of production, industry, value and supply, promote economy of grain industry to transform to a strong, large and excellent one and to the high top of value chain, and open up a new situ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of grain industry.

Key words:the new development concepts; economy of grain industry; a new mode; network of four-chains

粮食产业发展方向第2篇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7)1号)和《国务院关于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06)16号),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加快推进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提出以下意见:一、发展和规范粮食市场主体,建立现代粮食市场体系(一)加快国有粮食企业组织结构创新。进一步深化国有粮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粮食土产县可以现有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为基础,组建若干个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的公司制粮食企业。非产粮大县也要保留必要的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的粮食企业。支持国有粮食企业进行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资产重组,优化企业布局。全省逐步培育若干个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粮食企业集团。(二)培育、发展和规范多种经济成份粮食市场主体。鼓励各类具有资质的市场主体从事粮食收购和经营活动,积极培育和支持发展农村粮食经纪人和各类粮食流通中介组织,加强对粮食经纪人队伍和中介组织的规范化管理。充分利用各种经济资源特别是民营经济发展粮油加工业。大力倡导发展股份制企业,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行规范运作。(三)加快现代粮食市场体系建设。做好粮食市场体系建设规划,加快建设以合肥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为龙头,区域性、专业性粮油批发市场为骨干、城乡集贸市场为基础的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现代粮食市场体系。做大做强合肥国家粮食交易中心,拓展市场功能,发展期货市场,打造“皖粮”品牌。加强区域性批发市场建设,重点建设合肥、皖北、皖东、皖东南、皖西南等粮食现货批发市场。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村粮食集贸市场。坚持政府推动与企业主导相结合,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引导多元化投资主体投资建设各类粮食交易市场。储备粮的轮换、按最低收购价收购的粮食的销售,原则上通过合肥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公开交易。二、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和园区建设,建立现代粮食产业体系(四)大力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做大做强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十一五”期间重点培育一批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和年销售收入超5亿元的大型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鼓励粮油加工企业与购销企业联姻,组建大型粮食企业集团。大力发展粮食订单生产、订单收购,引导企业与农民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提倡开展规模集约订单经营,提高粮食订单的履约率和规模效益。突出发展粮油精深加工,加快粮油加工转化增值,变粮油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鼓励和扶持各类粮食行业、专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发展;促进粮食生产与市场的有效衔接。(五)加快粮食产业园区建设。市、县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切实落实省政府出台的有关政策,制定相关措施,支持粮食产业园区建设。要将粮食产业园区建设列入县域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因地制宜,整合资源,集聚产业,加快发展。(六)积极发展粮食服务业。整合传统粮食购销资源,发展超市、便民店、连锁店等现代流通业态,拓展粮油产品流通渠道和粮食行业服务领域。积极开展“放心粮油”进社区、进农村活动,鼓励粮食企业利用现有仓储设施向社会提供服务,大力发展农村服务社,积极开展“四代一换”(代购、代销、代农储粮、代农加工和品种兑换)业务,开展多种形式的面向农村、方便农民的服务。三、加强粮食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现代粮食物流体系(七)加强现代粮食物流通道建设。抓紧编制现代粮食物流规划,大力推行以粮食散装、散卸、散储、散运为主要标志的粮食流通方式,加快建设以“便捷、高效、安全、低耗”为主要目标的现代粮食物流体系。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现代科技为支撑,统筹规划,重点建设皖北小麦物流通道和江淮水稻物流通道。将现代粮食物流建设与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结合起来,通过各级政府适当投资引导,鼓励多种经济主体积极参与,改造现有粮食基础设施,建设一批现代粮食物流中心和物流节点。围绕东向发展战略,先期建设连接东部省市的跨省粮食物流通道和物流节点。(八)提升粮食仓储管理水平。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制订的粮食仓储管理办法、粮食储存标准和粮食卫生标准。加强粮食储藏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大力发展生态储粮、远程测控、信息管理等新技术的应用,增加储粮新技术装备,提升仓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加大对粮食仓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建设好地方储备粮库,认真做好粮食仓库的维修改造工作,确保最低收购价政策的顺利执行和粮食储存安全。同时,要大力开展新农村科学储粮活动,加强对农民储存粮食的技术指导,降低农产粮食产后损失。(九)发展长期稳定的粮食产销合作关系。按照“政府推动、部门协调、市场调节、企业运作”的原则,以经济利益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我省粮食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利用东向发展战略机遇,加强与东部经济发达的粮食主销区的联系,建立和完善粮食产销利益协调机制。巩固和发展与其他粮食主销区的产销合作关系。鼓励省内粮食企业在主销区建立集收储、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粮食经营企业,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内容,提升合作水平。四、完善粮食安全保障机制,建立粮食宏观调控体系(十)严格执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认真执行国家出台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密切配合,精心安排,周密部署,及时协调解决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中的矛盾和问题。要充分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主渠道作用,改善收购条件,完善仓储设施,创新收购方式,优化收购服务,确保最低收购价政策落到实处。(十一)健全地方粮食储备体系。认真组织实施《安徽省省级储备粮管理办法》,充实省级储备粮规模,将储备粮管理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内容。积极探索建立新的省级储备粮管理体系,创建一批省级储备粮示范库,为省级储备粮集中管理创造条件。各市、县政府要按照省政府核定的市、县储备粮规模,确保20*年充实到位,将储备粮保管费用、利息、轮换差价列入财政预算。制定和完善市、县储备粮管理办法,确保数量真实、质量良好、补贴到位。改善储备粮布局和品种结构,大中城市要适当增加成品粮油储备。(十二)完善粮食供应和应急机制。各级政府及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委托具备资质的粮食企业承担相关政策性业务,并按确定的标准给予补贴。各市应重点掌握或指定一部分粮食加工和批发、零售企业,服从成品粮油供应宏观调控的需要,全省首批确定17个成品粮油储备定点承储企业。要严格执行军粮供应政策,提高军粮综合保障能力。做好山区、库区和救灾粮的供应工作。各市、县政府要按省政府制定的《安徽省突发粮食事件应急办法》要求,尽快制定和完善本地区粮食应急预案。各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加强对本地区粮食生产、需求、库存、质量、价格及市场动态情况的监测分析和信息,建立健全粮食监测预警系统和应急报告制度。五、加强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建立粮食执法保障体系(十三)依法加强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各级政府要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规定,加强对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的领导,市、县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内部尚未建立监督检查机构的要尽快建立。有关执法部门要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加强对全社会粮食流通的监督检查。建立在政府领导下、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牵头的粮食监督检查联席会议制度,完善粮食执法保障体系,维护粮食市场流通秩序,保护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健全粮食收购市场准人制度,继续做好粮食收购企业人市资格审核工作,对已经取得粮食收购资格的企业,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指导、服务和监管。(十四)切实做好全社会粮食流通统计工作。建立健全全社会粮食流通统计制度,不断改进统计调查方法和手段。统计和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粮食流通统计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各类粮食经营企业和用粮企业自觉执行粮食流通统计制度,履行向当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报送粮食购销、库存、加工等基本数据和有关情况的义务。六、加强组织领导和政策支持,促进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和谐发展(十五)进一步完善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坚持粮食省长负责制下的市县长负责制。各级政府要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服务“三农”、提升现代农业的高度,加强对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工作的领导,切实负起本地区粮食生产、流通和安全责任,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维护正常粮食流通秩序,保持市场粮食价格的基本稳定,保证市场粮食的有效供应。省财政厅、省粮食局要根据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完善我省粮食风险基金管理办法。(十六)加强和充实粮食行政管理机构和人员。各级政府要根据管理全社会粮食流通、开展粮食行政执法和粮食流通统计工作的需要,核定并落实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或主管部门行政执法、监督检查、统计调查的职责、机构和人员,将其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粮食部门要加大教育培训力度,造就适应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粮食专业人才。加强粮食行业文化建设,开展创建文明粮站、粮库活动,树立粮食行业新风尚。(十七)加大对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省发展改革委支持符合条件的现代粮食物流和粮食产业园区内的建设项目列入“861”行动计划重点项目。省经委将符合条件的粮深加工项目纳入符合技术改造“百千工程”项目投资计划。省财政继续安排对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项目贴息,支持粮食产业园区建设。粮食良种补贴项目区优先考虑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的订单生产基地,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要重点在良种补贴项目区发展订单生产。省级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可享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关优惠政策。铁路、交通部门优先安排跨省履行产销合作协议的粮食运输,凡我省粮食运输车辆通行全省收费公路时,各收费站点应提供优质便捷服务。农业发展银行对政策性粮食收购所需信贷资金及时足额发放;按照企业风险承受能力,积极支持各类具有收购资质的粮食企业人市收购;加大对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粮食订单生产基地、粮食产业园区、粮食批发市场、粮食仓储基础设施建设等贷款支持力度。各市、县政府也要制定具体政策措施,支持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十八)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政策性粮食财务挂账清理认定及从企业剥离工作,按照财政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政策性粮食财务挂账清理认定及从企业剥离工作切实加强政策性粮食财务挂账管理的通知》(财建[2007)10号)规定处理。对企业经营性亏损挂账,要结合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按照债随资产走和防止逃废银行债务的原则,实行有效管理,因地制宜地逐步消化或依法处置。(十九)切实做好国有粮食企业分流职工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市、县政府要高度重视国有粮食企业分流职工再就业工作,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国有粮食企业依法出售自有产权公房、建筑物收入和处置企业使用的划拨土地的收入,优先留给企业用于缴纳社会保险费和安置职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加快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关系广大粮食生产者、消费者、经营者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粮食安全,关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密切配合,扎实工作,确保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健康顺利发展,为构建和谐安徽,加快安徽崛起作出新的贡献。

粮食产业发展方向第3篇

一、转变观念,理清思路,是发挥主渠道作用的思想基础

当前,国有粮食企业普遍存有两种模糊认识:一种是盲目认为不论怎样改变,国有粮食企业的主渠道地位不会动摇,一味故步自封而坐失良机;另一种是悲观失望、无所作为思想,认为粮食市场全面放开,自己的优势没了,与竞争对手不在一条起跑线上,只好坐以待毙。这些认识明显的折射出,国有粮食企业在粮食市场化进程中思想观念和经营理念,已经成为发挥主渠道作用的绊脚石。因此,当前应着重从“四个转变”入手:

一是在企业发展思路上,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从传统的粮食流通业向现代粮食物流业转变。二是在企业发展模式上,要由政府附属型和单纯经营型向经营服务型转变。诸如铁路转运线、周转货台、储粮仓库、粮食检测设备及技术等,变企业自用为社会共享,大大延伸企业的经营服务空间。三是在企业发展策略上,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向社会化、集团化、网络化发展转变。四是在企业经济增长方式上,要树立向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机制多元化、管理模式多样化转变。从而使企业的思维方式和自主创新方式,与粮食市场化的需求相合拍,真正挖掘出国有粮食企业市场主渠道作用的潜力来。

二、掌握粮源是发挥主渠道作用的先决条件

粮食市场化改革将国有粮食企业与粮食生产者的关系推得更近了。农村千家万户种粮食这是中国国情,国有粮食企业必须从这一实际出发,去考虑企业发展的切入点。

一是在发展“订单农业”中唱主角。国有粮食企业在粮食流通中占据重要位置,为此,首先要给订单农户配送良种,送种植技术,培训技术人员,让农户种订单.粮放心、省心和舒心;其次要让利给农民,粮食优质优价,让农民得到实惠,并让农民参与流通后的二次分配,心甘情愿与国有粮食企业结成长期的生产经营协作关系。

二是与种粮大户结成粮食生产经营利益共同体。目前农村出现土地向种粮大户转移的趋势,这有利于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国有粮食企业要主动与种粮大户建立相对稳定的粮食生产基地。加大对资金、良种、技术、化肥等生产资料的投入,生产的粮食由国有粮食企业全部包销,双方按合同合理分配收益,各得其所,从而使“订单农业”提高到更高级的程度。

三是与民营收粮大户联手共同开发粮食市场。粮食市场放开后,众多收粮大户应运而生,在粮食收购环节占了一定份额,成了国有粮食企业的重要竞争对手。可国有粮食企业在仓储、运输、储粮技术、检化验设备等方面具明显的优势,若为收粮大户提供必要的经营服务,为他们代存代卖,代收代运,代加工,把市场竞争对手变成优势互补、利益均沾的合作伙伴,这样更有利于掌握当地粮源,发挥出粮食主产区的优势。

三、积极探讨和实践现代粮食物流新路子,是发挥主渠道作用的关键环节

在粮食市场化的新形势下,粮食企业必须调整经营理念、转换经营机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借鉴商业现代物流的经验,从粮食行业的实际出发,走出粮食物流的新路子。

首先,要勇当现代粮食物流业的实践者。从目前看,国有粮食企业对现代粮食物流业介入度低,是粮食物流业滞后的重要原因。国有粮食企业有责任、有能力、有条件,在粮食现代物流业中唱主角、挑大梁。这需要充分发挥原有的优势,再引进现代物流经营机制和管理办法,粮食现代物流业将会得到长足的发展。当前,国有粮食企业应从提供各类服务人手,增强现代粮食物流业的介入度。一是发挥好大宗粮食及粮食制品的吞吐功能,为粮食的大流通服务。国有粮食企业通过大进大出、深购远销、内外贸结合、期货现货结合等途径搞活经营,从而引导和带动当地粮食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二是发挥粮食交易中心作用,为粮食供需双方提供交易中介服务。把企业行为和市场行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三是动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为客户提供电子商务服务。参与区域性的和跨地区的电子商务网络业务,并与全国性的粮食批发交易市场联网,加大粮食的网上无物化流动量,使粮食供需双方的交易简捷、高效、节费。四是提供粮食市场信息服务。要加大粮食信息的研究力度,增加硬件和软件投入,增强粮食信息的分析判断能力,不断提炼有价值的粮食信息,不断提高粮食信息咨询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五是增加现代物流设施,为粮食用户提供配送服务。市场交易功能要向区域化和跨地区跨行业方向发展,逐步做到营销业务联网、信息服务联网、服务手段联网、配送服务联网,为营造现代粮食物流业新格局奠定基础。

其次,要主动参与期货市场,当好期货交易的主体。企业如果只介入现货市场而不介入期货市场,还算不上真正走向了市场。企业要充分利用期货市场发现价格的功能,研究粮食价格的发展趋势和市场走势,为企业经营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要充分利用期货市场规避风险的功能,机动灵活地搞好粮食经营。比如,对库存粮可分批分期卖出仓单,达到定期轮换和套期保值的目的;对需要定期补充的货源,可分批分期买入仓单,以减少库存费用;通过本地期货交易,异地进行交割,为异地配送提供货源,以节省销售费用;通过期货粮食交易,调剂品种余缺,以增强企业的配送功能,等等。粮食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本是一对孪生兄弟,只有这两个市场共同繁荣了,才是粮食市场化改革的真正成功所在。

四、走联合发展之路,是发挥主渠道作用的组织基础

粮食产业发展方向第4篇

关键词 粮食生产 区域布局 探讨

1 粮食生产区域优化布局的目标与原则

1.1 目标

质量和效益目标 粮食生产区域布局要以质量和效益为目标。要在切实保护耕地、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同时,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种植业的作物、品种,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种植业;要积极发展粮食相关产品的生产,努力提高产业水平;全面提高粮食产品质量;大力发展粮食产品加工业,发展粮食产品销售、储运、保鲜等产业,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提高粮食生产综合经济效益;注重粮食产品品牌,实施名牌战略。

经济平衡目标 通过合理布局,既实现各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又实现农、林、牧、副、渔的协调增长。均衡发展并不是平均发展,而是最充分地利用各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并根据需要和可能,来具体研究各生产部门和各地区间的结合、联系形式,合理地布局粮食生产,从而逐渐形成各区域间粮食生产的合理分工。使粮食生产与工业、交通、科技平衡发展。

结构优化目标 目前我国粮食产品结构还不适应市场需求结构,表现为“四多、四少”,即大路产品多,低档产品多,普通产品多,原料型产品多;优质产品少,高档产品少,专用产品少,深加工产品少。品质差,质量低,是目前中国粮食产品生产和供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粮食区域布局中要根据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因地制宜地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粮食产品,促进我国粮食生产向区域化、专业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

1.2 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 粮食生产要根据自然条件、地理环境进行布局,就是贯彻因地制宜的原则。粮食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光、热、水、土、气等条件。这些自然条件是进行布局时必须加以认真考虑的。我国领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不同地理环境具有光、热、水、土、气等资源的区域差异,而不同的粮油作物,对自然资源的需要又不一样。为了更好地发展粮油生产,必须认真研究各地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充分发挥自然的有利条件,尽量减轻和避免自然条件的不利影响,从而使粮食的生产布局更加合理,达到持续稳产高产的目的。

生态系统平衡的原则 贯彻这一原则要考虑各地区的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特别是西部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要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确保国家生态安全。要重点扶持生态农业、特色农业、节水农业、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把特色农业和畜牧业做大做强。

市场调节与宏观管理相结合原则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管理是保证粮食生产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这是由市场机制的缺陷与粮食产品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其一,粮食是一个弱质产业,其具有高风险、易波动、市场竞争力弱的特点;其二,粮食是一个具有战略地位的产业,粮食产品安全是人类最基本的健康需要和安全需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三,市场经济调节粮食生产具有局限性,市场机制的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具有滞后性,而粮食生产周期长,市场调节容易引起经济波动,需要政府进行事前调节,即通过一定的计划管理,对长期发展作出引导,才能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2 粮食生产区域优化布局的影响因素

2.1 资源因素

土地资源 不同的土壤具有不同的肥力水平,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粮油作物的生长发育及质量,影响土地的利用方向和改良措施。而各种粮油作物对土壤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如水稻以“三沙七泥”的土壤机械组成最适,而且有耐酸性;玉米要求土壤性质,酸碱度适中,并要求有充足的水肥;花生宜于种植在偏沙性土壤中,即使是土质瘠薄也可正常生长;高梁和向日葵几乎可以种植在各种各样的土壤上,甚至包括盐碱土。因各种粮油作物对土壤的要求难以一概而论,应视其不同作物对土壤的具体要求来选择适宜地区布局。

水资源 地表水的分布与粮油生产布局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水网密布,水量丰富,容易引灌耕地的地区,通常种植有较多的粮油作物,并能旱涝保收,如我国的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相反,水网稀少,水量不足,不易引灌农田的地区,耕地往往少而易旱,不利于作物的种植,因而栽培的粮油作物一般较少且多为旱粮作物,生产的稳定性差,单产低,因此,粮油产品难以自给,如我国西北的绝大部分地区。我国地表水以降水补给,因此具有年际变化大、季节分配不均和地区分布不平衡的特点。地表资源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配直接影响粮油作物的产量和分布。我国降水量在地区分布规律上是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河川水资源是南方多、北方少,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与人口、耕地分布状况不协调。

2.2 市场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步形成了以批发市场为中心、以集贸市场和其他零售市场为基础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发展,既为不同类型市场经营主体提供了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有效地调动各种不同类型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不断推动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改革和创新,促进了农产品流通逐步市场化;又使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得到发挥,引导广大农民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按照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跨区域甚至面向全国的大生产,形成了专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的农产品商品基地。促进了农产品区域布局的优化。但是占农产品总价值量的比重很大的粮食产品的流通却仍处于计划控制之下,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在粮食生产中无法得以发挥,而粮食产品在农产品价格体系形成、农民收入结构、市场交易总量中又都占有基础地位,使得粮食流通的计划控制既影响了整个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又使粮食区域布局的优化缺乏市场基础。

2.3 技术因素

粮油生产是社会经济、自然、技术三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统一体。要发展粮油生产,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其中科学技术对促进粮油生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世纪初一些发达国家粮油增长量的20%靠科学技术的力量,目前已占到80%左右。但我国目前农业科技与生产相脱节,技术进步慢。农业科技的总体水平存在着“四多四少”:即常规技术多,重大关键技术和高新技术少;产量技术多,品质技术少;生产技术多,加工技术少;知识形态技术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技术少。农业技术进步涉及科研、推广、生产应用三个环节,科技推广是中心环节。科技推广乏力是农业技术进步缓慢的主要原因。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不活,推广手段落后,基层科技推广队伍素质不高,推广的后续服务不到位,尤其是技术推广与产品销售服务脱节,即只管推广技术而不管销售产品,这种做法已经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3 粮食生产区域优化布局的措施

3.1 按粮食主产区域实行专业化生产

按不同的粮食主产区特点实行各种明确分工的专业化生产。在各个地区只生产一种或几种国内、外市场所需的比较效益高的农产品,使粮食生产布局建立在地区间精细分工的基础之上,这一原则的前提是把一定的粮食生产品种固定在一定的地区,这些分工是根据各地的土地特性、气候条件、人口基础、生产水平和流通市场等多方面的综合条件,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地加以安排。它使粮食各品种的技术革新和生产效率的提高紧密地结合起来,在稳定粮食产量的基础上推动粮食作物品质的提高和结构的优化,提升粮食产业的综合效益。

3.2 积极推进粮食经营的产业化

随着粮食生产区域化的形成和专业化的生产,分工不断加深,使不同区域之间的粮食经营联系更加紧密,这种联系是否有效取决于粮食经营的产业化程度。粮食经营产业化是指实行农、工、商或贸、工、农一体化。使粮食生产者由单纯生产粮食初级产品向粮食产品深度加工综合利用转变,由单纯务农向农、工、商综合经营转变。通过产业化经营形式,粮食的产前、产中、产后融为一体,把粮食的种植与粮食的加工和销售联系起来,使粮食产业与现代工业、商业、金融、运输等产业紧密结合及合作,构建一种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的经济实体。

3.3 完善市场体系,提高粮食的商品化水平

粮食生产区域化的实施要以社会市场体系和粮食商品化生产的发展为基础。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交通和运输能力的不断提高为实现粮食区域化生产铺平了前进的道路。推行商品化的粮食生产政策,生产的粮食产品具有很强的商品性,粮食产品就可以在全国市场范围内合理流通,甚至可以通过进出口调剂粮食产品的余缺。还可以在优化粮食区域布局的同时腾出一部分土地种植其它经济作物,同时大力发展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促进农、林、牧、副、渔的全面发展,这些会进一步加强粮食的商品化生产。随着粮食商品化生产的发展和粮食产品种类及其数量的扩大,粮食生产的商品化速度越来越高,为粮食的区域化生产和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3.4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粮食生产效益

降低粮食生产的成本和消耗,努力提高粮食生产者的生产效益是粮食区域布局优化的一个显著特征。随着粮食区域布局的逐步优化,使粮食生产各品种都相对地集中到生产条件最优越的地区,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各地的土壤、水源、交通、能源和劳力等资源,进行优化组合,提高生产效益;粮食生产区域化的形成还可以促进粮食生产者与科研机构之间的联系,不断解决生产中出现的新问题,提高粮食生产的科学技术水平,使生产效益明显提高。另一方面,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强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减少粮食区域化专业生产的风险,保证各地的粮食生产都能达到高产、稳产、优质、低消耗的目的。

粮食产业发展方向第5篇

关键词粮食生产区域布局探讨

1粮食生产区域优化布局的目标与原则

1.1目标

质量和效益目标粮食生产区域布局要以质量和效益为目标。要在切实保护耕地、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同时,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种植业的作物、品种,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种植业;要积极发展粮食相关产品的生产,努力提高产业水平;全面提高粮食产品质量;大力发展粮食产品加工业,发展粮食产品销售、储运、保鲜等产业,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提高粮食生产综合经济效益;注重粮食产品品牌,实施名牌战略。

经济平衡目标通过合理布局,既实现各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又实现农、林、牧、副、渔的协调增长。均衡发展并不是平均发展,而是最充分地利用各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并根据需要和可能,来具体研究各生产部门和各地区间的结合、联系形式,合理地布局粮食生产,从而逐渐形成各区域间粮食生产的合理分工。使粮食生产与工业、交通、科技平衡发展。

结构优化目标目前我国粮食产品结构还不适应市场需求结构,表现为“四多、四少”,即大路产品多,低档产品多,普通产品多,原料型产品多;优质产品少,高档产品少,专用产品少,深加工产品少。品质差,质量低,是目前中国粮食产品生产和供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粮食区域布局中要根据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因地制宜地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粮食产品,促进我国粮食生产向区域化、专业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

1.2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粮食生产要根据自然条件、地理环境进行布局,就是贯彻因地制宜的原则。粮食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光、热、水、土、气等条件。这些自然条件是进行布局时必须加以认真考虑的。我国领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不同地理环境具有光、热、水、土、气等资源的区域差异,而不同的粮油作物,对自然资源的需要又不一样。为了更好地发展粮油生产,必须认真研究各地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充分发挥自然的有利条件,尽量减轻和避免自然条件的不利影响,从而使粮食的生产布局更加合理,达到持续稳产高产的目的。

生态系统平衡的原则贯彻这一原则要考虑各地区的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特别是西部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要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确保国家生态安全。要重点扶持生态农业、特色农业、节水农业、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把特色农业和畜牧业做大做强。

市场调节与宏观管理相结合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管理是保证粮食生产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这是由市场机制的缺陷与粮食产品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其一,粮食是一个弱质产业,其具有高风险、易波动、市场竞争力弱的特点;其二,粮食是一个具有战略地位的产业,粮食产品安全是人类最基本的健康需要和安全需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三,市场经济调节粮食生产具有局限性,市场机制的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具有滞后性,而粮食生产周期长,市场调节容易引起经济波动,需要政府进行事前调节,即通过一定的计划管理,对长期发展作出引导,才能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2粮食生产区域优化布局的影响因素

2.1资源因素

土地资源不同的土壤具有不同的肥力水平,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粮油作物的生长发育及质量,影响土地的利用方向和改良措施。而各种粮油作物对土壤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如水稻以“三沙七泥”的土壤机械组成最适,而且有耐酸性;玉米要求土壤性质,酸碱度适中,并要求有充足的水肥;花生宜于种植在偏沙性土壤中,即使是土质瘠薄也可正常生长;高梁和向日葵几乎可以种植在各种各样的土壤上,甚至包括盐碱土。因各种粮油作物对土壤的要求难以一概而论,应视其不同作物对土壤的具体要求来选择适宜地区布局。

水资源地表水的分布与粮油生产布局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水网密布,水量丰富,容易引灌耕地的地区,通常种植有较多的粮油作物,并能旱涝保收,如我国的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相反,水网稀少,水量不足,不易引灌农田的地区,耕地往往少而易旱,不利于作物的种植,因而栽培的粮油作物一般较少且多为旱粮作物,生产的稳定性差,单产低,因此,粮油产品难以自给,如我国西北的绝大部分地区。我国地表水以降水补给,因此具有年际变化大、季节分配不均和地区分布不平衡的特点。地表资源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配直接影响粮油作物的产量和分布。我国降水量在地区分布规律上是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河川水资源是南方多、北方少,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与人口、耕地分布状况不协调。

2.2市场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步形成了以批发市场为中心、以集贸市场和其他零售市场为基础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发展,既为不同类型市场经营主体提供了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有效地调动各种不同类型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不断推动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改革和创新,促进了农产品流通逐步市场化;又使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得到发挥,引导广大农民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按照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跨区域甚至面向全国的大生产,形成了专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的农产品商品基地。促进了农产品区域布局的优化。但是占农产品总价值量的比重很大的粮食产品的流通却仍处于计划控制之下,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在粮食生产中无法得以发挥,而粮食产品在农产品价格体系形成、农民收入结构、市场交易总量中又都占有基础地位,使得粮食流通的计划控制既影响了整个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又使粮食区域布局的优化缺乏市场基础。.3技术因素

粮油生产是社会经济、自然、技术三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统一体。要发展粮油生产,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其中科学技术对促进粮油生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世纪初一些发达国家粮油增长量的20%靠科学技术的力量,目前已占到80%左右。但我国目前农业科技与生产相脱节,技术进步慢。农业科技的总体水平存在着“四多四少”:即常规技术多,重大关键技术和高新技术少;产量技术多,品质技术少;生产技术多,加工技术少;知识形态技术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技术少。农业技术进步涉及科研、推广、生产应用三个环节,科技推广是中心环节。科技推广乏力是农业技术进步缓慢的主要原因。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不活,推广手段落后,基层科技推广队伍素质不高,推广的后续服务不到位,尤其是技术推广与产品销售服务脱节,即只管推广技术而不管销售产品,这种做法已经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3粮食生产区域优化布局的措施

3.1按粮食主产区域实行专业化生产

按不同的粮食主产区特点实行各种明确分工的专业化生产。在各个地区只生产一种或几种国内、外市场所需的比较效益高的农产品,使粮食生产布局建立在地区间精细分工的基础之上,这一原则的前提是把一定的粮食生产品种固定在一定的地区,这些分工是根据各地的土地特性、气候条件、人口基础、生产水平和流通市场等多方面的综合条件,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地加以安排。它使粮食各品种的技术革新和生产效率的提高紧密地结合起来,在稳定粮食产量的基础上推动粮食作物品质的提高和结构的优化,提升粮食产业的综合效益。

3.2积极推进粮食经营的产业化

随着粮食生产区域化的形成和专业化的生产,分工不断加深,使不同区域之间的粮食经营联系更加紧密,这种联系是否有效取决于粮食经营的产业化程度。粮食经营产业化是指实行农、工、商或贸、工、农一体化。使粮食生产者由单纯生产粮食初级产品向粮食产品深度加工综合利用转变,由单纯务农向农、工、商综合经营转变。通过产业化经营形式,粮食的产前、产中、产后融为一体,把粮食的种植与粮食的加工和销售联系起来,使粮食产业与现代工业、商业、金融、运输等产业紧密结合及合作,构建一种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的经济实体。

3.3完善市场体系,提高粮食的商品化水平

粮食生产区域化的实施要以社会市场体系和粮食商品化生产的发展为基础。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交通和运输能力的不断提高为实现粮食区域化生产铺平了前进的道路。推行商品化的粮食生产政策,生产的粮食产品具有很强的商品性,粮食产品就可以在全国市场范围内合理流通,甚至可以通过进出口调剂粮食产品的余缺。还可以在优化粮食区域布局的同时腾出一部分土地种植其它经济作物,同时大力发展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促进农、林、牧、副、渔的全面发展,这些会进一步加强粮食的商品化生产。随着粮食商品化生产的发展和粮食产品种类及其数量的扩大,粮食生产的商品化速度越来越高,为粮食的区域化生产和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3.4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粮食生产效益

降低粮食生产的成本和消耗,努力提高粮食生产者的生产效益是粮食区域布局优化的一个显著特征。随着粮食区域布局的逐步优化,使粮食生产各品种都相对地集中到生产条件最优越的地区,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各地的土壤、水源、交通、能源和劳力等资源,进行优化组合,提高生产效益;粮食生产区域化的形成还可以促进粮食生产者与科研机构之间的联系,不断解决生产中出现的新问题,提高粮食生产的科学技术水平,使生产效益明显提高。另一方面,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强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减少粮食区域化专业生产的风险,保证各地的粮食生产都能达到高产、稳产、优质、低消耗的目的。

粮食产业发展方向第6篇

21世纪初我国粮食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五个统筹”的要求,把发展粮食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把国内粮食生产和进出口调剂结合起来,把保护粮食生产能力和库存调剂结合起来,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我国国情的粮食安全体系。

21世纪初我国粮食发展战略是:坚定不移地发展粮食生产,确保国内粮食基本自给;积极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逐步形成完善的粮食市场体系;加快推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逐步形成完备的粮食流通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加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逐步建立健全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一、坚定不移地发展粮食生产,确保国内粮食基本自给

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粮情以及世界粮食供求总体格局所决定的,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从世界粮食供求总格局看,全球每年的粮食贸易量大约4000亿斤多一点,不及我国粮食消费量的一半。特别是大米,全球每年大米的出口量大体在500亿斤左右,去年只有400多亿斤。世界大米贸易量大体相当于我国大米消费量的1/5,即使把国际市场上的大米全部买来,也解决不了国内的大米市场缺口。另外,还有消费习惯问题。我国耕地和淡水资源有限,适当进口一些粮食,对国内市场进行品种调剂和补充是必要的,但想依靠国际市场大量进口来解决我国粮食缺口问题是不现实的。从国内粮食需求看,预计到2005、2015、2030年,我国的人口总量将分别达到13.5亿人、14.5亿人、16亿人。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肉、禽、蛋、奶、鱼等动物性食品的需求将不断增长。尽管直接口粮消费量将趋于下降,但饲料用粮、工业用粮等间接粮食消费量将大大增加。因此,必须坚持立足国内解决粮食供给不动摇,坚定不移地发展粮食生产,长期保持较高的粮食自给率。

1、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

我国耕地资源短缺,保护好粮食生产的耕地资源,是保证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保障粮食有效供给的基本前提。必须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把保护基本农田作为不可逾越的红线,真正落到实处;加大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力度,从严控制用地规模,严禁违法违规占用、毁坏耕地,严禁在基本农田里挖鱼塘、栽树木;继续清理各类开发区,坚决纠正违法擅自设立开发区和盲目扩大开发区的现象。

2、进一步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

粮食主产区具有粮食生产的比较优势,调动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土地复垦基金等都应当继续向粮食主产区倾斜,把调动主产区政府抓粮的积极性和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结合起来,加强粮食主产区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建设一批国家优质专用粮食基地,进一步发挥主产区粮食生产的比较优势。

3、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措施。必须贯彻落实好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减免农业税以及在主产区对短缺重点粮食品种的最低收购价政策,对种粮农民的各项补贴资金要真正补在粮食生产上面,真正补到种粮农民手中。通过市场引导和政策扶持,让农民种粮不赔本、能赚钱,提高比较效益,更有效地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更好地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4、不断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贡献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在认真总结现代农业科技革命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国际粮食科技发展趋势和我国粮食发展阶段性的要求,坚持“基础研究同应用研究相结合、自主研究和技术引进相结合、科学研究同成果推广相结合”的方针,力争在粮食科技研究和应用上取得新的发展和突破,逐步建立适应我国国情和粮食长远发展需要的粮食科技创新体系,不断提高粮食生产的产量、质量和效益。

二、积极稳妥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逐步形成完善的粮食市场体系

粮食生产决定流通,粮食流通反作用于生产。在不同的粮食生产发展阶段,国家制定了不同的粮食流通政策。实践证明,这些政策是符合当时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实际情况的,对促进粮食生产、保证粮食供应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粮食生产、供求形势的变化,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从2004年起,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和价格,积极稳妥地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当前,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展情况总体是好的。应当坚定不移地坚持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方向,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措施,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市场体系。

1、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机制在粮食资源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

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发展和规范多种市场主体从事粮食收购和经营活动。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建立健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形成粮食价格的机制,最大程度地实现市场主体的公平竞争和由市场供求形成价格。

2、继续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主渠道作用

作为独立市场主体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仓储设施优势和所享受的国家有关优惠政策,面向市场,转换机制,主动服务,带头执行国家粮食政策,积极开展粮食购销,继续发挥粮食流通的主渠道作用。要研究探索直接补贴与发展粮食生产挂钩的方法,使农民生产粮食与国家粮食需要结合起来,使政策补贴与国家掌握必要的粮源结合起来,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引导农民多向国家提供粮源,保证市场供应。粮食企业要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以经济利益为纽带,促使粮食产区与销区建立长期稳定的购销协作关系。

3、加强粮食交易市场建设

继续办好农村集市贸易,加强粮食批发市场建设,提升市场服务功能,引导企业入市交易,逐步形成以中心批发市场为龙头、区域性批发市场为骨干、初级批发市场为基础的纵横交错的粮食市场网络,并把粮食期货市场作为粮食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稳步发展和规范。积极发展现代粮食物流,推进粮食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经营方式,充分发挥搞活粮食流通的作用。

4、维护粮食市场正常秩序

健全粮食收购市场准入制度,合理确定企业的入市“门槛”和程序。凡从事粮食收购的经营者,都要经县级或县级以上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进行资格审核,并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加强对非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服务和监管,强化对粮食批发、零售市场的管理,完善粮食经营信息统计报告制度,大力整顿和规范粮食市场秩序。

三、加快推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逐步形成完备的粮食流通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

实现市场主体多元化,发展多种所有制粮食购销企业,有利于促进公平竞争,搞活粮食流通。但根据我国粮食农户家庭分散经营的特点,国家还必须依托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这个主渠道,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载体。在新的形势下,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要在粮食收购、掌握粮源、保障市场供应和服从国家粮食宏观调控等方面从“计划主渠道”向“市场主渠道”转变,必须加快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创新经营方式,增强市场竞争力。粮食产业化经营把粮食生产、加工和销售等环节连成一体,形成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把千家万户的农民同千变万化的市场联系起来,可以有效解决稳定家庭经营与实现规模经营、集约经营的矛盾,农户分散经营与采用先进技术、现代设备的矛盾。这种经营方式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传统粮食生产逐步走向现代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现实途径。要把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作为一项重要战略来抓,通过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政策引导,争取取得突破性进展。

1、合理调整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布局

根据国家粮食宏观调控需要,在粮食主产区、主销区的交通方便地区和粮食消费集中的大中城市,国家以国有独资形式直接掌握一批粮食储备企业,作为国家粮食宏观调控的重要载体。地方政府可以以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形式直接掌握一批地方粮食储备企业,作为地方调控粮食市场的重要力量。根据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和直接补贴的需要,在粮食主产区的产量大县,因地制宜组建一个或几个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的粮食公司,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主渠道作用。在大中城市,采取国有控股或国有参股的形式,重点掌握一部分粮食加工企业和粮食连锁经营企业,保障国家宏观调控的成品粮供应需要。逐步在全国培育若干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不同特点的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的大型粮食企业集团。

2、创新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经营方式

粮食购销企业要发挥网点和地域优势,与粮食加工企业和科研单位联合,工商联手,优势互补,主动融入粮食产业化经营,逐步改变“买原粮、卖原粮”的单一经营方式。发展粮油产业化经营和精深加工产品,提高粮油产业的经济效益,满足社会消费需求和增加农民收入。积极开展订单收购,实行公司加农户、公司加优质粮油生产基地等新型经营方式。鼓励和提倡粮食购销企业事先与农民签订购销合同,并提高合同履约率。城镇粮食连锁经营企业要在粮食产业化经营中成为龙头企业与市场之间的连接点,形成具有一定辐射面的市场销售网络,降低销售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3、支持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

积极引导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创立品牌,开展粮食深加工、延长产业链等方式,形成集生产、收购、加工和销售一体化的经济实体。要把粮食生产基地建设与粮食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推广优质粮油品种,发展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的粮食生产基地。积极探索在粮食购销、加工和实施产业化经营中农民利益补偿机制,提高粮食订单履约率。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升级换代,提高粮深加工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促进粮食加工转化增值。

四、加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逐步建立健全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

越是放开市场,越需要加强宏观调控。这是多年来得出的重要经验教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长期性的粮食安全问题,必须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完善调控制度和机制,合理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增长和粮食流通正常运行,保证粮食供求平衡,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1、建立健全中央和省级政府责权明确的两级粮食储备调节制度

从我国国情和粮情出发,建立健全中央和地方责权分明、协调配合的调控体系十分重要。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全国粮食的总量平衡、国家粮食储备的管理、重大灾害救灾、粮食进出口和协调各省间的供求关系,平抑全国性的市场波动。各省级政府在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下,负责本地区的粮食生产、流通和地方储备,调控本地区的粮食市场,保证供应。自给有余、自给不足以及总量平衡但需要品种调剂的省区市之间,要建立长期稳定的购销协作关系,主动、自觉地实现本地区的粮食平衡。省级调控应当服从和服务于中央的宏观调控,在调控方向上应保持一致,在调控步骤、力度上要协调配合。

2、建立灵活高效的粮食宏观调控机制

继续完善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体系,健全中央储备粮调控功能,切实做到严格制度、严格管理、严格责任,确保库存粮食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各地要按照“产区保持3个月销量、销区保持6个月销量”的要求,建立地方粮食储备。要适应粮食购销市场化和建立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机制的需要,在粮食主产区建立周转粮食储备。中央储备粮、地方储备粮和周转储备粮的销售都要按照市场化、规范化、法制化的原则,在粮食批发市场上进行公开、规范性操作。周转储备粮的收购,应当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直接落实到种粮农户,并与直接补贴挂钩。

3、建立灵活有效的进出口调节机制

坚持“立足国内、进出口适当调剂”的原则,灵活运用国际粮食市场调剂国内粮食品种和余缺。逐步建立既符合国际惯例,又适合中国国情的粮食进出口管理体制,实行粮食内外贸、进出口有机结合。加强对国内外粮食生产、供求和价格的监测分析,把握好进出口时机,有效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努力减缓国际粮食市场波动对国内粮食市场的冲击。

粮食产业发展方向第7篇

关键词:现代粮食流通产业、粮食物流体系、粮食购销企业

Abstract:In a market as the orientation of the grain circulation system has been preliminarily established, promoting the flow of modern food industry has become inevitable. This article defined the modern development of the grain distribution industry connotations, the modern food distribution industry's basic structure, analysis of the Heilongjiang Province of moder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f the grain distribution of the status quo, the main problems, and raised the solutions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to build a modern grain distribution industry.

Key words:modern grain distribution industry, grain logistics system, grain purchase and sale enterprise

一、现代粮食流通产业的构成

(一)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的内涵

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就是不断用现展理念、现代物质条件、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管理方式、现代组织制度和现代经营形式,改造和提升传统粮食流通产业,提高粮食流通效率和调控效率,提高粮食流通产业市场竞争能力和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二)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需要构建三个体系、强化一个保障

一是建立健全以粮食储备为骨干、国有粮食企业为主渠道、粮食应急供应系统为保障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加强对粮食生产、消费、库存及进出口的监测和调控,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保证粮食供给和市场价格的基本稳定;

二是建立健全以城乡集贸市场和超市等零售市场为基础、粮食批发市场为骨干、粮食期货市场为先导的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现代粮食市场体系,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粮食市场主体,促进粮食市场发育,搞活粮食流通,提高粮食流通效率;

三要建立健全以优势企业为龙头、现代粮食物流和加工业为依托、科技为支撑的粮食产业化体系,大力发展订单生产、订单收购,让农民分享粮食流通和加工效益,促进粮食生产结构调整和品质优化,增加粮食商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

强化一个保障是:建立健全以粮食法律法规为依据、以库存监管为主线、以质量安全为重点的面向全社会的粮食流通行政执法监督保障体系,确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粮食行政监管机制,形成经营活跃、管理规范、流通有序、供求稳定、卫生安全的粮食流通秩序。

二、黑龙江省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现状

(一)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初步形成

黑龙江省已开始建设粮食物流节点体系、粮食批发市场体系、四级信息网络体系及粮食安全监测预警系统、三级粮食检验检测体系等“四位一体”的现代粮食物流体系,以保证我省的粮食顺畅流通。

粮食物流节点体系将以现有的中转库和国储库为基础,全省规划建设70个物流节点,每个节点年中转量在30万吨左右;粮食批发市场体系是以哈尔滨国家粮食交易中心为龙头,以区域性、有特色的粮食批发市场和大中城市成品粮批发市场为骨干,以遍布城乡的集贸和零售市场为基础的三级粮食市场体系。目前准备先期建设已初具规模的佳木斯、七台河等粮食批发市场;信息网络体系将以龙粮网和省政府门户网站为信息服务窗口,完善1800个信息采集点和60个信息工作站的服务功能,形成信息流;粮食检验检测体系将以省粮油卫生检验监测站为龙头,建设1个省级、13个区域级和69个县级粮食检验检测机构。

(二)市场主体多元化的粮食流通新格局已经形成

截止2006年10月末,全省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已为粮食经营者办理《粮食收购许可证》4411户,其中:国有粮食企业717户,其他经营主体3694户,形成了粮食流通多元市场主体同时并存、平等竞争的新格局。

(三)粮食产销合作进一步加强

自2000年以来,黑龙江省与主销区省市间开展的粮食产销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合作规模不断扩大,合作层次不断提升,合作内容不断丰富。目前,黑龙江省已经与京、津、沪、浙、苏、闽、滇、晋、陕、甘等10多个省市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粮食产销合作关系。2003-2007年,仅通过铁路销往外省的粮食数量分别为158亿公斤、204.5亿公斤、202.5亿公斤、213亿公斤、221.95亿公斤。

粮食购销合作的内容由一般商品粮食购销向中央储备粮、地方储备等政策性用粮采购、轮换和商品粮购销等各类粮食经营合作拓展;粮食购销合作方式由短期粮食交易合同及协议的签订、兑现向长期稳定订单经营、粮食产购储加销基地建设、跨省际粮食产购加销一体化经营方向延伸;产销区合作领域由单纯粮食产销合作开始向招商引资、企业资本联合等更宽范围拓展。

(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稳步推进

目前,企业“三老”(老人、老粮、老账)问题已得到基本解决。目前黑龙江有骨干国有粮食购销企业240家左右,非骨干企业360家左右。全省骨干企业完成公司制改造的161户,占骨干企业总数的67%;已完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革的非骨干企业337户,占非骨干企业总数的93.5%。骨干国有粮食购销企业2/3达到规范化管理标准要求,非骨干企业1/3达到规范化管理标准要求。已培育企业集团20户(另外正组建42户),共实现销售额50.45亿元。其中:省培育重点龙头企业集团完成15户,实现销售额21亿元。全省粮食系统引进资金15.4亿元。

同时,以“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加工,推动主食品工业化进程”为主题,组织开展了科技活动周活动,并举办“龙江粮食优质品牌”宣传推介会,对全省55户粮食加工企业的57个品牌的产品进行了全面宣传;启动开展全省粮食产品“推介十大品牌”宣传活动。按照国家关于加强粮油食品质量安全的要求和省委关于“诚信龙江建设”的部署,主动加强与北京市粮食局等方面沟通协调,开展了黑龙江“放心粮油”进北京、进社区、进超市等活动,扩大了黑龙江省粮油产品“优质绿色安全”品牌影响。

(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粮食宏观调控体系

一是做好省级储备工作。与九三油脂公司签订了300万公斤省政府临时应急储备豆油协议,在2008年3月初哈尔滨市桶装豆油出现间歇性断档时,累计出库100万公斤,平抑了市场,保证了供应。提出了各地市成品粮油储备规模的意见,并督促落实成品粮油储备。

二是做好应急体系建设工作。为了保证《黑龙江省粮食应急预案》顺利实施,落实了全省29个粮食应急加工企业和50个应急销售企业,开展了签约授牌活动。

三是做好市场价格监测预警工作。适时加密对大型油厂和超市以及大中城市粮食价格、库存测报频率,做好统计分析工作,及时粮食流通信息 。

三、黑龙江省现代粮食流通产业构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总体上看,黑龙江省粮食流通体系的薄弱之处在于:粮食流通产业链条短,组织化程度低,整体市场竞争力和抗御风险的能力不高。

(一)市场主体发育不良、竞争力弱

粮食购销企业经营能力不强。目前正处在改革关键时期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产权改革和机制转换还不到位,研究、判断和驾驭粮食市场的能力仍然比较弱。例如2006年粮食收购前期,粮食市场比较热,收购价格也偏高,一些粮食加工和贸易企业入市积极,相继收购了大量的玉米和水稻。但随着市场形势的急转直下,粮价也降了下来,一些企业的粮食销售步伐越来越慢,以致造成粮食积压,企业亏损。当时全省大约积压了数十亿公斤玉米,既使一个中等粮食企业的亏损额也有几百万,有的甚至将3年的积累都赔了进去。这难免影响了2007年粮食收购的正常进行,黑龙江省的粮食企业,尤其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2007年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可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强筋壮骨、做大做强的任务尤为艰巨。

粮食经纪人行为经营不规范、行为短期化。由于存在利益的竞争,不少粮食经纪人不能正确宣传相关的优惠政策,存在封锁、误传、截留的现象,隔断了国有粮食企业与种粮农民的直接联系;粮食经纪人压级压价、掺杂使假,损害农民利益;粮食经纪人仓储条件差,严重影响所收粮食的安全;粮食经纪人的收购行为,一定程度上扰乱了正常的粮食收购秩序。

(二)收储能力不足、设施条件落后

我国的粮食安全不仅取决于多生产多少粮食,还取决于少浪费多少粮食。我国的粮食在收、运、储、销等环节的损失率至少为10%,年损失总量近五千万吨。在粮食价格中,物流成本占1/3甚至更多。

黑龙江省各类粮食企业仍主要依托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仓容设施开展粮食购销、储存等经营活动,黑龙江省共有国有粮食购销企业600户,其有效仓容总量为138亿公斤,目前其最大收储能力只占总需求量的35%。 每年全省报废的仓容大约有2.5亿公斤。另外,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烘干设备也已老化。全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共有烘干设备587台(套),其中2000年以前建造的占59%,这其中已有很多处于待报废和需大修的。

(三)粮食加工能力不足、水平不高

目前,黑龙江省粮食加工转化率不到45%(河南省63%)。以玉米为例,2007年销往省外的玉米原粮多达81.5亿公斤,占玉米商品量的69%。大量的原粮出省销售,不仅不能增加粮食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总体效益,而且加大了铁路运输的压力。

(四)铁路运力紧张仍然是制约粮食流通的难题

黑龙江省粮食外运主要通过铁路,铁路外运量约占粮食外运总量的90%。铁路部门对我省粮食外运给予了大力支持,特别是秋粮上市以来粮食铁路外运量比上年同期明显增加,2007年12月份平均日装车达1400多车,但由于黑龙江省位于全国铁路网的末梢,到南方粮食主销区运距长、运费高,受铁路运用车不足的影响,铁路外运特别紧张,铁路运输请配车兑现率一般只有34%左右。

(五)粮食收购资金贷款政策也亟待完善

由于自然等限制,黑龙江省粮食是一季生产、常年购销,粮食产销周期长,很难做到当年收购的新粮全部出库销售,当年全部结清贷款本息。特别是在粮食市场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一些粮食经营企业还会发生经营亏损,必然增加粮食企业的经营和农行贷款风险,一些企业不能达到现行粮食收购资金政策规定的准入条件,加大了保障粮食收购资金政策规定的难度。

五.黑龙江省现代粮食流通产业构建的对策

(一)稳定市场粮食价格,支持农民增收

把黑龙江省玉米纳入国家最低收购价范围;提高黑龙江省水稻最低收购价水平;对未能纳入国家最低收购价范围的重点粮食品种,在出现供过于求、价格下跌较多时,由国家及时采取收购中央储备和临时国家储备粮等有效措施,调节供求,防止出现农民“卖粮难”、“谷贱伤农”。

(二)培育市场主体,提高竞争能力

要全面提升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管理水平,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提高市场整体竞争力。要勇于探索企业体制与机制的创新,要在思想观念与经营管理方式实现“五个转变”:一是由国有独家经营理念向粮食市场主体多元理念转变,增强市场竞争意识;二是由“大手”、“大脚”、“大锅饭”向成本管理、质量管理、竞争上岗管理转变,提升企业员工素质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三是改变懒、散、靠状态,向企业激励机制转变,强化经营业绩考核,增加经营机制的活力;四是企业由“家长式”管理向民主管理转变,提高企业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和费用管理的透明度;五是由传统坐商、坐收经营方式向自主创新经营方式转变,企业创新 “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应该鼓励和引导粮食经纪人,更好发挥粮食流通参与者的积极作用。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该从政策与制度的监管层面入手,培养、规范、监督粮食经纪人队伍,使其成长为守法经营的新型“粮贩”:一是强化制度建设,搞好粮食经纪人队伍培训;二是强化监督管理,规范粮食经纪人的行为;三是严格许可经营,规范粮食经纪人准入门槛;四是整合引导,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

(三)加强粮食仓储设施建设维修和改造,扩大粮食收储、干燥能力

增加国家投资额度和比例,加快构筑粮食流出通道,重点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库房、场地、铁路专用线等资源条件为依托,加强粮食物流节点建设,全面提升粮食集散、发运、质量检测、市场信息收集等服务功能,提高粮食流通运转效率、降低粮食流通成本。

对农民粮食产后减损设施给予大力支持,国家应在实施“粮食科技丰产工程”粮食产后减损项目上对黑龙江省给予特殊支持,帮助农民加快实现储粮装具和小粮仓标准化、系列化,推广使用绿色储粮专用防护剂、杀鼠剂和小型玉米、大豆、稻谷保质干燥技术与设备,帮助农民安全储粮,增加种粮收入。

(四)国家对黑龙江省粮食铁路运输重点支持

调整黑龙江省粮食日装车比例。对金秋交易会、政府采购等产销合作的粮食运输计划,采取单独协调、重点保证等措施,增加粮食外运数量。

水稻出省运费补贴。从黑龙江省购买并外运粳稻的,省间运输为铁路直达的,每市斤补贴0.06元。加大对粮食铁水联运的政策扶持力度。省间运输为铁水联运、公水联运或公路直达运输距离超过500公里(含500公里)的,每市斤补贴0.14元 。公路直达运输距离短于500公里的,每市斤补贴0.07元。

(五)适当延长粮食收购资金贷款期限

将现行6-9个月的贷款期限延长至一年,使粮食购销经营期与粮食生产期同步,更好地保障新粮收购贷款需要。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确定适当规模的合理周期转库存,并给予储存费用和贷款利息补贴。对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区粮食收购资金贷款实行优惠利率,降低粮食经营资金成本。

(六)适当增加粮食加工大项目,组建大型粮食物流集团

在国家调控政策上应对黑龙江省区别对待,支持黑龙江省适当增加粮食加工大项目,扩大粮食产地加工,发展粮食精深加工和粮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集群。对黑龙江省粮食精深加工业发展给予专项投资、银行贷款、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支持。

黑龙江省将进一步整合资源,通过资产重组和整合,指导农垦总局强势企业与全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有效结合,组建特大型粮食物流集团。

参考文献

粮食产业发展方向第8篇

关键词:河南省;粮食生产;SWOT分析

一、研究方法

第一,文献研究与调查研究相结合。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认真学习和借鉴,为本文提供研究的立论依据和经验借鉴;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收集政府部门、企业等相关信息,力求获得大量的一手资料,为研究提供比较充分的依据。第二,比较研究和规范研究相结合。本文在研究粮食生产方面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横向和纵向对比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在研究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方面,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提出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第三,SWOT分析与统计分析相结合。本文在研究河南省粮食生产情况时,结合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河南省粮食生产情况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

二、河南省粮食生产的情况

(一)粮食产量

从2006年到2015年河南省粮食总产量实现十连增,但2016年粮食产量5946.60万吨,比上年下降2.0%,如图1所示。其中,夏粮产量3476.80万吨,下降1.0%;秋粮产量2469.80万吨,下降3.3%。小麦产量3466.00万吨,下降1.0%;玉米产量1752.97万吨,下降5.4%。但河南省始终是全国粮食生产大省,2016年河南省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9.65%,居全国第二,仅次于黑龙江省,如图2所示。

(二)粮食种植面积

2016年,河南省粮食播种面积为10286.15千公顷,在全国仅次于黑龙江省,占全国粮食播种面积9.10%。河南省粮食播种面积从2006年之后显示稳定增长态势,如图3所示。

(三)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尽管河南省粮食总产量、粮食播种面积均居全国前列,但是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却并不高,如图4所示。显示了河南省粮食单产水平较低,在难以扩大播种面积的情况下,需要通过培养优质良种、提高农业科技水平等提高粮食单产,应对粮食增产要求。

三、河南省粮食生产现状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gths)

1.自然资源优势。河南省位于我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地区,全省处于暖温带和亚热带气候交错的边缘地区,年均气温为12.8到15.5摄氏度,年降水量大概在600至1200毫米,全省无霜期190到230天,一般可满足农作物一年两熟,适宜粮食耕作。地势平坦,土地肥沃,耕地面积达820万公顷,灌溉面积达到50%以上,耕地利用率较高,为粮食生产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2.区位优势。河南省地处我国中部地带,望北向南,承东启西。北、西、南三面环山,中东部为平原,西南部为盆地,横跨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水系,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河南省是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的桥梁与纽带,也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必经之路,紧靠以京津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圈,具有良好的区位,其战略位置显著。河南省是我国的交通枢纽,具有重要的交通运输地位,铁路交通较为发达,京广京九等各大铁路干线均经过此地,亚欧大陆桥也贯穿河南全省;其公路交通更是无比便利,17条国家高速公路、50余条地方高速公路、23条国道贯穿河南;河南省还有3个民用机场,其中一个是国内一类航空口岸,河南位于九州之中,所以古有“天地之中”之称,也称“中州”“中原”;而今,“中国之中”的天赋地缘优势使河南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成为重要节点。良好的区位优势对于河南粮食生产和粮食流通有着极为便利的正向作用。3.农业基础优势。河南省是中国农业文明发祥地之一,经历上千年发展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粮食作物种植经验。河南省一直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改革开放以后,河南省粮食总产量连续跨越2500万吨、3000万吨、3500万吨、4000万吨、4500万吨、5000万吨、5500万吨七个台阶,多年来占全国10%左右。河南省粮食生产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河南是中国第一人口大省,具有丰富的农业劳动力,富余劳动力约有3200万。目前,河南省已形成规模化的粮食产业集群,农产品加工发展到24个行业、23个门类,成为河南省支柱产业。河南省农业科研实力不断增强,尤其是小麦、玉米育种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除了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还有许多科研水平较高的市县级农研所,目前河南省正在形成布局合理,互补带动,全省辐射的研发体系。河南省已启动“百千万”高标准粮田项目、“杂优一号”项目等,大大提高粮食育种水平,对粮食增产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劣势(Weaknesses)

1.粮食生产基础薄弱。尽管河南省是中国粮食主产区之一,也是粮食生产大省,但并不是粮食生产强省。近年来河南省粮食生产中自然灾害频发,2016年河南省小麦受部分地区冬前严重冻害和杨花期多发病害及收获期阴雨天气的不利影响,生产形势不如上年,平均亩产为422.8公斤,比2015年减少7.4公斤,减幅为1.7%。2016年麦收期间河南省连续出现多次大范围降水过程,造成部分地区小麦出现萌动,不完善粒超标,达不到国家最低收购价小麦质量标准,致使局地出现小麦价低且售粮困难现象。这些都体现了河南省粮食生产基础设施较为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基础设施亟待改善。在水利基础设施方面,数量众多的水库“带病”运行,安全隐患严重,防洪除涝工程标准低,灌溉设施不配套。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前建立的农田水利设施面临淘汰,而新建设施大多为小型设施,难以满足粮食生产需求。第二,农业机械水平不高,导致土地规模化经营较少,集约化生产能力较弱。虽然与中部其他省份相比,农业机械水平较高,但比之东北地区仍属于较低水平,这也制约了粮食生产效益的提高。2.地方财力投入不足。2007年之后,河南省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用于农业的部分比重一直徘徊在11%,如表1所示,而这其中大部分是用于农口职工发放工资。而且粮食主产区往往是“高产穷县”,财政困难,难以对粮食生产持续投入。这显然不符合河南省这一粮食生产大省的发展要求。

(三)机遇(Opportunities)

1.宏观政策支持。2004年至2017年中央连续14年以“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目前,国家已建立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取消农业税,实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七项补贴政策,建立起发展粮食生产专项补贴机制和对农民收入补贴机制,对稻谷、小麦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措施都充分显示国家对粮食生产的重视,而作为粮食大省的河南也会因此受益。2.粮食需求的增加。粮食需求是刚性需求,粮食供给多会造成政府财政负担加重,但粮食供给少将有可能成为社会问题,从长远发展来看,粮食需求将不断增加。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对粮食的需求越来越大。除此之外,大量的农民进城之后对于粮食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多。这对河南省粮食生产是挑战但更是机遇。作为国家粮食安全重要保障的河南粮食要求到2020年粮食产量要增加100亿斤,占全国粮食增产要求的1/7以上。

(四)挑战(Threats)

1.资源环境矛盾突出。河南省主要自然资源日益紧缺,以水资源为例,2015年全国人均水资源量为2039.2立方米,而河南省人均水资源量仅为303.66立方米,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20%,其中山区约有100万人和20万头牲畜饮水困难。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保护耕地的压力越来越大。耕地和水是粮食生产的基础,耕地和水资源的紧缺必然危害粮食生产。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也在威胁粮食生产。20年来河南省农药使用量持续增加,2013年最高达到13.01万吨,在全国仅次于山东省,但是农药的利用率却很低,不到30%。农业塑料薄膜使用量居高不下,造成白色污染,严重影响植物根系发育、水肥的运作,造成作物减产。秸秆焚烧、农业废水排放等现象依然严重。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从长远来看必然严重阻碍粮食生产。2.粮食生产经济效益下滑。随着近年来化肥、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但粮食平均销售价格却不高,尽管粮食销售价格在上涨,但涨幅却不及生产成本的涨幅,使得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亩均效益都面临压力,直接造成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目前农民每亩地年均收益只有几百元,远远不及外出打工的月收入,尽管政府出台各项种粮补贴,但仍不能弥补种粮农民和产粮地区的机会成本。“种粮吃亏”直接导致农村劳动力的外流,不利于粮食生产。3.农村劳动力数量和质量的下滑。随着河南省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农村大量青壮劳动力涌向城市务工,农村劳动力过量和不合理的转移明显影响了粮食生产。农村人才流失,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女性化”现象越来越显著,而他们普遍缺乏对农业先进技术的认识,使得农业发展后劲不足,阻碍了粮食科学增收。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仍以分散经营为主,“候鸟型”农民的大量出现也令土地规模化经营遭遇困难,土地流转难以进行,难以有效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

四、关于提高河南粮食产量的建议

(一)利用农业科技提高粮食单产水平

根据有关专家分析,在现代粮食增产过程中,技术因素至少占35%的份额。因此要实现提高粮食产量目标,最大的潜力、最根本的出路在于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这也是世界许多国家粮食增产的成功经验。根据河南省的省情以及河南省粮食生产发展的经验,要巩固和提升河南粮食生产大省的地位,必须按照科学的发展观,走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提高单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建立以政府主导的多元化、多渠道农业科研投入体系,加强对粮食科研的投入,大力促进科技创新,强化农业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应用,实施新品种选育、粮食丰产等科技工程,争取在粮食高产优质品种选育、高效栽培模式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二)加大粮食生产投入力度

河南省要积极争取中央政策倾斜和更多资金支持,大力建设国家集中资金的投资机制。正确通过国家、省级财政资金的引导,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粮食生产,进一步形成并完善多元投入机制,为粮食生产提供稳定资金保障。省市县各级政府要优化政府支农投资结构,重点向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倾斜,切实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政府要重点向省内粮食主产区、产量大县和基本农田保护重点地区倾斜,积极扶持种粮大户和专业户发展粮食生产。逐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优化农村信用环境,加大对粮食生产者的信贷支持力度。由于粮食生产的高风险性导致融资困难,粮食生产资金供需市场仍处于低端时期,需要国家财政支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撬动金融资源的杠杆作用。创新担保方式,扩大抵押品范围,保证粮食再生产。完善粮食补贴政策。完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并在经济发展趋势下逐年较大幅度增加对农民的种粮补贴规模。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逐步理顺粮食价格,令粮食价格维持在合理水平,保障种粮农民利益。探索研究目标价格补贴制度,建立符合市场化要求、适应中国国情的新型粮食价格支持体系,保障粮食生产稳定。完善农业政策性保险政策,加快建立大宗粮食作物风险规避、损失补偿、灾后农田恢复能力建设的应急补助机制。

(三)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对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吸纳返乡农民工就业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必须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尤其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要主要着眼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等三大方面。改进县级财政资金投入的形式,通过奖励代替补贴的手段,支持社会上的多渠道的资金用于农田基本设施的建设,缓解农业基本设施建设资金压力,建立健全耕地质量监测体系,保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增加对土地复垦、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设备、病虫害防治的投入。完善灌排体系,积极发展节水灌溉和旱作节水农业,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加快重点涝区建设,加快河南省粮食生产区大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同时狠抓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业抗旱排涝、高产稳产和防灾减灾的能力。要加强基本农田质量改造,积极推进高标准粮田建设。补贴的范围要进一步扩大,补贴力度加大,如种粮农民购买或者更换农业机具都可享受一定的优惠,提升设备的科技含量,从机械的角度为粮食生产提供必要保证;鼓励生态农业的发展,倡导秸秆还田,鼓励农户为农田施加有机肥,使耕地能够被可持续开发使用。

(四)加强耕地和水资源保护

严格确保河南省耕地保有量不少于1亿亩,严格控制非农建设用地,切实遏制耕地过快减少的势头。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合理调整土地利用布局,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改进耕作方式,发展保护性耕作。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水资源,加大水资源工程建设力度,提高农业供水保证率,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引导农户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膜,大力推广使用有机肥料、生物肥料、可降解农膜,减少对耕地与水资源的污染,切实遏制耕地质量下降和水环境恶化趋势,保护并改善粮食产地环境。

参考文献:

[1]张锐.河南粮食持续增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河南农业大学,2015

[2]李文琦.河南粮食核心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路径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6

[3]吴盼.商丘粮食生产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4]关付新,张改清.中部粮食主产区现代农户发展问题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16

[5]李铜山,马松林,王沛栋.河南粮食产业发展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5

[6]张建,张改清.粮食主产区农户农地投入行为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7]梁增灵.郭天财.从河南粮食产量发展的七个阶段和小麦产量的三次跨越谈科技对提高粮食产量的支撑和引领作用[J].种业导刊,2014(11)

[8]孙凯.河南粮食大有可为[J].中国粮食经济,2016(6)

[9]朱帅蒙,陈伟强,程道全,赵彦峰.河南省可实现粮食生产潜力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6(1)

[10]李玉梅.做大做强河南粮食产业对策研究[J].市场研究,2017(2)

[11]张月华.立足粮食安全完善粮食物流体系———以河南为例[J].人民论坛,20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