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教育

辽宁教育杂志 省级期刊

Liaoning Education

杂志简介:《辽宁教育》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1-1062/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教苑_教学策略、教苑_特色教研、教苑_教法切磋、理论_深度研究、经验_方略、教苑_深度研究、卷首、教苑_课题展台、经验_区域、经验_案例...

主管单位:辽宁教育学院(辽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主办单位:辽宁爱德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1002-8196
国内刊号:21-1062/G4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72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辽宁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2
复合影响因子:0.11
总发文量:10331
总被引量:2558
H指数:14
期刊他引率:1
  • 高尔夫"差点"规则给教育的启迪

    作者:崔世英 刊期:2017年第08期

    跳出教育看教育,有时能产生新的灵感,开阔视野,冲破"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视角局限和认知窠臼,从而对学生的发展给予科学的引导和评价。

  • 遵循规律:让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

    作者:刘美冬 刊期:2017年第08期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在感觉、记忆、注意、兴趣、思维、想象、情感与意志等方面都有鲜明的个性。教育工作者要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顺应初中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顺序性、个别差异性等特点,遵循即时施教、量力施教、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规律完成教育教学。在教育实践中,需要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标准对学生进行调教,使教师树立遵循...

  • 基于高中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优质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赵昆伦; 代辰旭 刊期:2017年第08期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校教育而言,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应该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个体差异性和顺序性的规律特点,采取教学有针对性、因材施教和循序渐进的优质教学策略,实现最优教学的目标。遵循身心发展规律的优质教学策略有:教学要有针对性,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因材施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差异性;循序渐进,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 让"追随"更理性

    作者:严娟 刊期:2017年第08期

    随着课程游戏化在我园不断深入推进,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特别是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引领下,我们提倡要将"教"的策略转化为"学"的策略,在活动中主张"追随"孩子、尊重孩子的理念。我们也在不断尝试从孩子们的年龄特征和需求出发,寻求孩子们易于理解、乐于参与的方式,促进孩子的发展。

  • 不以"规律"难成方圆

    作者:王君 刊期:2017年第08期

    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组织教学,是每一位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所必须遵守的准则,也是对每一位合格教师的最基本要求。每个年龄段有每个年龄段的特点,教育不能超前,也不能滞后,教师要善于抓住"最近发展区",要清楚在什么样年龄段要教给孩子什么样的知识。因此,掌握各年龄段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对于教师来说,至关重要。笔者以低年级学生为例,梳理该...

  • 小学中年段:孩子成长的关键期

    作者:孔平 刊期:2017年第08期

    小学中年段(三、四年级)是学生成长的一个关键期。要想达到理想的教学状态,教师就必须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年龄特点,即了解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生理与心理发展的特点,按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教育,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小学中年段,学生年龄一般是9-11岁,这一时期在小学教育中,处于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变化...

  • 结合高年级学生认知特点 提升小学生科学实验素养

    作者:赵静 刊期:2017年第08期

    小学高年级阶段是小学学习的最后阶段。随着对小学教育的不断适应,这一时期的学生,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比初入学时的儿童稳定,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这一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发展快速。

  • 关注兴趣:小学低年段教育的起点

    作者:于璐 刊期:2017年第08期

    兴趣,是一个人在需要的前提下,对做某一件事的主动认知和主动趋向。我国儿童六周岁入学,儿童从家庭或幼儿园进入小学校园,由"玩"到"学",改变的是对学习的侧重和态度,这对儿童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如何进行"幼小"无缝衔接——既不毁坏儿童爱玩、爱想、爱表现的天性,也不将儿童改造成死读书的机器?教学时进行兴趣培养是解决此问题的可行途...

  • 创"绿色德育"品牌学校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作者:李庆芬 刊期:2017年第08期

    提起东港市第四中学,人们耳熟能详、赞赏有加,但他们对学校深层次的管理或许了解得不多。其实,东港四中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绿色德育"。何为"绿色德育"?即"创设绿色环境、遵循教育规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 核心素养:语文性质之争的起点与归宿

    作者:罗刚淮 刊期:2017年第08期

    语文的性质之争已有多年,近年似乎达成了共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但在课堂上还没得到很好的落实。工具性和人文性,只是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课标提出学生综合发展的三维目标不是学生成长的最终目的,自然也不是教师教育的最终目的。而只有学生的核心素养获得了发展,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才算实现。

  • 台湾地区小学数学"连结"主题与大陆"综合与实践"的比较研究

    作者:兰赠连 刊期:2017年第08期

    "综合与实践"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简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四个部分的课程内容之一。它不像"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这三个部分内容一样拥有自成体系的、明确的、具体的知识,在教科书中明示的内容极少,更多的是要求教师自己设计并组织实施,且不作为考查(考试)范围。

  • 教出"这一篇"的语文

    作者:唐惠忠 刊期:2017年第08期

    阅读教学只有着眼于"这一篇"课文独特的语文学习价值,才能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也才能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而变得更为有效。具体应注意:"教出"的前提是"读出";发掘"这一篇"的独特价值与独有魅力;语言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与根本。

  • "图书漂流":让阅读延续,让思想交流

    作者:杭斌 刊期:2017年第08期

    "图书漂流"是人们追求自由阅读的一种方式。活动中,投漂人以开放的心态与他人分享书籍。它的兴起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洲,读书人将自己读完的书随意放在公共场所(如公园的长凳上),捡获这本书的人可取走阅读,读完后再将其放回公共场所或将其"漂"出手,让下一位爱书人阅读。

  • 引现实之材 命多元之题——小学数学命题经验谈

    作者:陈珊芬 刊期:2017年第08期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总体目标中指出:"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基于此,在数学问题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可努力挖掘现实素材,如"乡土现实、儿童现实、时事现实",对其进行改造,增强问题的应用性,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 谱图:让学生的思维可视化

    作者:张静 刊期:2017年第08期

    思维可视化可理解为:将原本不可见的思维路径、方式、规律运用图示或图示组合的方式呈现出来,以实现增强记忆及加深理解的效果。而数学学习的"思维可视化"就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在感知觉、表象、语言所提供的材料基础上,将抽象的数学概念、数学规律、较复杂的数量关系等运用形象的图示、表格、动画、动作等看得见的形式表示出来,从而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