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

江苏教育杂志 省级期刊

Jiangsu Education

杂志简介:《江苏教育》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2-1410/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周二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视点、独家策划、独家报道、职教研究、职教风景线、职场先锋、名校长研究

主管单位: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江苏省教育厅
国际刊号:1005-6009
国内刊号:32-1410/G4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53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周二刊
发行地区:江苏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3
复合影响因子:0.12
总发文量:17032
总被引量:4782
H指数:19
  • 奢侈的“清贫”

    作者:陈静 刊期:2019年第46期

    导演贾樟柯曾执导过一部获奖纪录片,影片关注了流水线制衣时代,一群依然坚持手工制作的缝纫匠人,其中一位就是设计师马可,片名《无用》便是取自马可创立的服装品牌。原始、粗糙、耗时、费力的制衣过程,却饱含了匠人们朴素、自然、执着甚至有些执拗的制衣情结,看似“清贫”且“无用”的手作方式,实则体现了坚守内心纯净、追求精神富足的匠人之心...

  • 封底人物

    刊期:2019年第46期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展史。让阅读成为孩子的生活方式,让阅读滋养孩子一生的生命成长,这是巫惠群多年的教育追求。

  • 教师创造学校

    作者:左坤 刊期:2019年第46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2018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教师成为教育全局中的核心要素,教师队伍建设也成为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教师创造学校”这一命题应运而生。

  • 教师的课程能力主要由课程知识与课程技能组成

    刊期:2019年第46期

    课程知识与课程技能是构成课程能力的核心要素,它们共同决定课程能力的结构及其发展水平。目前职前教育或学历教育的课程设计及其实施还存在着较大的不足,未能给教师奠定必要的知识基础;任教阶段的继续学习、课程参与、同伴互动分享及实践反思,是教师知识最重要的来源;基于实践情境的观摩操练、行动研究及经验的累积与重构等对于教师知识的获得...

  • 论"教师创造学校"的价值意蕴与路径选择--区域提升教师科研创新力的南京经验

    作者:左坤 刊期:2019年第46期

    “教师创造学校”,意指教师的教育实践行动正在塑造学校教育的日常形态,教师的专业科研探索正在破解学校教育的某些困局,教师的教育理念变革正在创造学校课程的未来面貌。在实践过程中,要推陈出新,给有独特个性的教师以科研成长舞台;要区域示范,以项目引领并塑造教育科研新形象;要制度保障,在机制层面给教师松绑,激发科研活力。

  • 在课程实境中淬炼教师的成长坐标--以"城市小农夫"田园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为例

    作者:李子贵; 闫宁 刊期:2019年第46期

    学校课程整体、系统地架构与开发,是教师快速成长最真实的情景,最肥沃的土壤。可以课程日记拓展课程视野,以课程写生促进课程理解,以课程畅想发展课程能力。

  • 在美的课程中相遇

    作者:成静; 张小媛 刊期:2019年第46期

    追随儿童生成教育活动,是江苏省课程游戏化的要求,也是当下学前教育改革的热点话题。以小天鹅幼儿艺术化课程的发展为线索,阐释教师对“艺术”“经验”等概念的深入研究与理解,重点论述如何把握儿童经验、如何追随儿童经验、如何创设支持性班级物质环境、如何看待儿童探究活动中的“失败”等几个具体问题,在教师、儿童与课程的美好“相遇”中,三...

  • 基于主题式学习的学科融合课程探究--以"二十四节气之秋冬变奏曲"为例

    作者:孙睿 刊期:2019年第46期

    学科融合,是在承认学科差异的基础上,打破学科边界,促进学科间相互渗透、交叉的活动,它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目标,贴近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需求。以“二十四节气之秋冬变奏曲”这一融合地理、生物学科的主题式学习为例,分析基于主题式学习的学科融合的策略及意义。

  • 好教师就是好课程:一种扎根实践的视角

    作者:张晓东 刊期:2019年第46期

    课程是教育改革的主阵地,教师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一线实践的视角出发,可以说好教师就是好课程,因为他们是课程的执行者、开发者和创造者,教师水平的高低决定着课程建设的品质。

  • 适合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追寻

    作者:方彬 刊期:2019年第46期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内含着“适合的教育”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从“适合群体与个体发展的教育目标”“适合共性与差异的教育方式”“适合需求和发展的教育内容”三方面,梳理了这位伟大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 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指标体系建构及培养策略

    作者:张嘉 刊期:2019年第46期

    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是指教师通过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解,对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内容、教学方法与课程评价进行设计,把课程设计成功付诸实践所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其构成元素包括课程理解、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方面。通过梳理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缺失的主要表现、内涵及指标体系,匹配评价方式,提...

  • 教研课:从“研究性”到“导向性”

    作者:强军伟; 钟鸣 刊期:2019年第46期

    目前,一线学校的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偏低,对教研课没有精准的定位。作者从教研课的内涵角度将教研课定位于课集循环系统,分析了教研课的属性和参与原则,阐述了教研课从“研究性”到“导向性”的过程,以之为载体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 史学阅读: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作者:陈建云 刊期:2019年第46期

    从历史教师的角度观察,通过史学阅读实现自身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主要有:培养阅读习惯,让史学阅读成为生命的内在需求;强调循序渐进,让史学阅读沿着科学的图谱进行;注重即时反思,让史学阅读伴随思辨的轨迹上升;坚持教坛耕耘,让史学阅读促进教学的效能提升。

  • 跨学科教研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钱家荣 刊期:2019年第46期

    跨学科名师教研团队建设是同学科教研团队建设的提升。有别于传统同学科教研组建设和同学科名师共同体建设,跨学科名师教研团队建设有其自身的规律、要求、操作要点。以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跨学科名师教研团队建设为例,探讨跨学科教研团队建设的内涵、意义、建设措施和取得的成绩,总结成功的经验,提出进一步发展的设想。

  • 以内隐式学习推动专业发展--次跨区域助学活动的启示

    作者:陈瑛 刊期:2019年第46期

    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可以通过校本研修、导师引领、沙龙互助、集中培训、总结发表等显性学习方式实现,还可以借助内隐式学习来推动。教师的内隐式学习具有自主性、迁移性、纵深性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