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

江苏教育杂志 省级期刊

Jiangsu Education

杂志简介:《江苏教育》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2-1410/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周二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视点、独家策划、独家报道、职教研究、职教风景线、职场先锋、名校长研究

主管单位: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江苏省教育厅
国际刊号:1005-6009
国内刊号:32-1410/G4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53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周二刊
发行地区:江苏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3
复合影响因子:0.12
总发文量:17032
总被引量:4782
H指数:19
  • 教师要好好读书

    作者:洪宗礼 刊期:2017年第75期

  • 品读

    刊期:2017年第75期

  • 声音

    作者:冒孪国 刊期:2017年第75期

  • 欢迎订阅《江苏教育》(中学教学)

    刊期:2017年第75期

  • 江苏省常州市仇定荣名教师工作室

    刊期:2017年第75期

  • 江苏省常州市第二中学

    刊期:2017年第75期

  • 阅读教学:指向学科核心素养

    作者:许立新 刊期:2017年第75期

  • 体裁教学法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发展

    作者:陈莉萍 刊期:2017年第75期

    体裁教学法以功能语言学和社会文化学习理论为支撑,将社会文化语境、文本分析和语言学习融为一体,为教师向学生显性系统地解释如何组成语篇表达意义提供有效方法。课堂中实施体裁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 依托SIOP模式进行阅读教学设计——以《牛津高中英语》M5U3 Reading 1为例

    作者:芦颖 刊期:2017年第75期

    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导思想,以美国SIOP模式为依托,设计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对高中英语学科素养有一定促进作用。

  • 优化英语阅读教学 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以2016年江苏省优质课“A Father and A Son”为例

    作者:陈秋实; 董金标 刊期:2017年第75期

    思维品质作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之一,对高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结合2016年江苏省高中英语教学观摩研讨会暨优质课评比中的观摩体会,分析高邮中学董金标老师'A Father and A Son'阅读课的设计思路和步骤及学生的课堂反应,尝试阐释思维品质在高中英语阅读课中的培养方式。

  • 实施导学式评价 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以《牛津高中英语》M4U2 Reading 1为例

    作者:邢文骏 刊期:2017年第75期

    作为一种新的评价范式,导学式评价的要义是通过课堂反馈信息促进学生的学习。以《牛津高中英语》一节阅读课的案例说明:明确教学目标、设计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活动、进行持续的课堂观察等是高中英语阅读课堂实施导学式评价的重要策略。

  • 立足课堂教学 培养核心素养

    作者:许立新 刊期:2017年第75期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须立足于课堂,在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和活动中加以落实。为提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教师运用语言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设计挑战性的问题深化阅读理解,有效指导阅读策略,重视语篇意识教学,提高阅读流利度,是在阅读教学中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方法。

  • 核心素养培养:作文教学的任务表达与行动支撑

    作者:靳贺良 刊期:2017年第75期

    基于核心素养的作文教学,其核心旨归是'立德强文'。强化学生的生活意识、公民意识、读者意识和责任意识,致力于自主、开放、创新三大向度以及营造三重课堂和交互式课堂,是激发作文教学活力的当务之急。疏浚读写通衢,引入国学经典以及引渡多门学科是作文教学的必由之径。精准实施三级教学设计是打造作文教学系统工程的应有之举。

  • 物理课堂教学的三重境界

    作者:汪明 刊期:2017年第75期

    课堂教学有教育规律可循。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其课堂教学一般要经历三次转型,即'知识课堂、智力课堂和文化课堂'。以物理学科为例,借鉴禅宗三种境界,从进行理论和实践层面对课堂教学的三重境界进行探讨。

  • 培养学生写作想象力的实践

    作者:贺克春 刊期:2017年第75期

    作文是学生综合能力的结晶,写作过程是学生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表达力等能力的综合体现。其中作为'超高阶思维能力'的想象力逐渐成为作文核心素养研究的重点。写作关键能力的训练应不断彰显写作特色,在教学实践中重视培养想象力,并以此为切入口联系写作课程与实践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