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

江苏教育杂志 省级期刊

Jiangsu Education

杂志简介:《江苏教育》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2-1410/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周二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视点、独家策划、独家报道、职教研究、职教风景线、职场先锋、名校长研究

主管单位: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江苏省教育厅
国际刊号:1005-6009
国内刊号:32-1410/G4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53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周二刊
发行地区:江苏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3
复合影响因子:0.12
总发文量:17032
总被引量:4782
H指数:19
  • 重拾教育的责任心

    作者:何新 刊期:2007年第22期

    在教育质量上台阶工程中,我们教师最需要提倡的是什么?是责任。是对教育事业的责任,对孩子、对家长的责任,对学校、对社会的责任。没有起码的责任心,一切皆为空谈。做事要尽职,育人要尽责。只有人人承担起应有的一份责任,教育事业才有光辉灿烂的明天。

  • 张兴华和他的弟子们:那既是师又是父我生命中如此重要的人——关于师父的回忆

    作者:施银燕 刊期:2007年第22期

    做这样一种形式的一期策划并不是我们的初衷。 我们的初衷就像在本刊今年第九期头条编者按中已经说过的,是采写一组老特级教师,再现他们的成长历程。具体到特级教师张兴华,就是采写这个人物,说出他的故事,让他的经历启发、激励青年教师成才、成长。我们也确实进行了采访——就在今夏最热的时候。但采访的结果却不如所愿,因为从张兴华嘴里...

  • 大爱无言——和师父张兴华共同走过的日子

    作者:张齐华 刊期:2007年第22期

    我是读完银燕的文字,然后才开始提笔的。我坦言,当读至最后“流泪”的那一段,我多少还是有一些诧异:我们和师父共同走过的生活.那段由无数点点滴滴连缀而成的岁月。真有如此动人心魄的力量?

  • 与君三日行,受用一辈子——与张老师一起旅行

    作者:王俊 刊期:2007年第22期

    和张老师在一起曾有过许许多多的往事,最让我难忘的是和他一起去旅游的那几个日子。 2001年国庆节,学校组织全体教师一起去大连旅游。这可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更叫我激动的是:我居然和崇拜已久的张兴华老师挨着座位、同住一个房间。这可是一个难得的零距离接触的机会!为了这样一次特殊的旅行。我在兴奋的期待中度过了好几个不眠之夜。

  • “射线”是这样画成的

    作者:许卫兵 刊期:2007年第22期

    20年前我刚参加工作时。周围的同事对张兴华老师就十分崇敬了。当时他们告诉我:“张老师实在了不起,评特级教师无论是语文学科还是数学学科,他都够格儿。”那时,我就从内心里敬畏张老师。

  • 张兴华其人

    刊期:2007年第22期

  • 师恩如山

    作者:谢作长 刊期:2007年第22期

    初识恩师要追溯到8年前。当时我刚负责学校教学工作,学校承办温州市小学数学年会,邀请张兴华老师前来讲学。那次.他把教学心理学理论与具体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不露痕迹地结合。娓娓道来,一下子就把我带入了数学教学心理学的圣殿.他那温文儒雅、睿智灵敏的形象也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中。也就是从张老师的那次讲学开始.我的心底有了一个梦:...

  • 就在那一刻,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拜他为师

    作者:陆佩香 刊期:2007年第22期

    能成为张老师的最后一批徒弟,实在是幸运至极的事。也正是这份幸运,我比别人更能感受到他身上所散发的、潜藏在这些荣耀光圈背后的人格特质与魅力。

  • 慈父一样的关爱

    作者:王庆念 刊期:2007年第22期

    回忆往事。无数的画面仿佛就在眼前,幸福的感觉不断涌起,我要在真实记录的同时再去感受师傅对我的关爱,就让我用我和师傅许许多多个故事中的两个小小的片断来表达我对师傅的无限感激之情。

  •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我和张老师的故事

    作者:徐斌 刊期:2007年第22期

    对于一个心中有梦的青年来说,他的眼光总要不断搜寻周围的“星”,并幻想着有一天,那份星光也属于自己。 1987年,18岁的我从南通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到如东县掘港小学工作,也开始了这样的“搜星”行动。就这样,“文理兼通”、“才高学深”的张兴华老师,进入了我的视野。

  • 特级教师的光荣与使命

    作者:成尚荣 刊期:2007年第22期

    最近,读了张兴华徒弟们的一组文章。这些徒弟回忆起张兴华对他(她)们的培育与教诲时,个个心潮澎湃,有的“尚未落笔,已是泪流满面”;有的把“师傅”写成了“师父”.理由是“怎么可以用一个对陌生人都可以随便称呼的‘师傅’来称呼那既是师又是父的生命中如此重要的人”?他(她)们说得最多的话是:“一个人,一辈子。”是张兴华影响了一...

  • 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德育实效的新尝试

    作者:范云良 刊期:2007年第22期

    一、解读公民教育实践活动 2006年4月11日,南京市鼓楼区政府大厦,南京市力学小学公民实践教育听证会——“垃圾车漏水问题”正在进行: 生1(有条不紊地):我们的行动一,给政府部门写信,希望他们重视垃圾车漏水问题。各位评审员您知道吗?我们的行动有了初步成效。南京市环保局给我们回信,赞扬了我们关注环保问题:上个月我们有4个同学到...

  • 听课之后我们怎么办

    作者:安燕 刊期:2007年第22期

    时下.大家都在关心“推门听课”和“敲门听课”的话题,而以愚见.听课的关键不在于形式,而在于我们听到了什么样的课。更在于听课之后又怎么样。我们学校有良好的听课传统,你可以随时听,可以不用耽误多少时间,不必难为情,无须求人,亦无须行政命令,更多的时候也无须领导组织,完全是自觉自愿。是一种职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求。更为可贵...

  • 你的沉默让我心痛

    作者:俞文娣 刊期:2007年第22期

    那一天,和往常一样。我坐在办公室里批改学生的作业。突然,一本不堪入目的作业本映入我的眼帘,那字简直糟透了!我气不打一处来,飞快地瞄了一眼封面:胡成。又是胡成!说到胡成,他可是我班有名的“潦草大王”.我不知苦口婆心地跟他说过多少回了,可他还是……我决定把他叫到办公室来,狠狠地批评一顿。

  • 小学作文教学:“有意思”胜过“有意义”

    作者:朱水平 刊期:2007年第22期

    小学生习作中所要表达的内容最重要的是人心灵的感觉与回忆。如果我们总能发现生活中有意思的镜头、场景,总能被那些有趣的场景给逗乐了,我们便是一个真正卷入生活的人,便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当我们剥开生活的洋葱,当我们掀开人们的面纱,就一定能发掘到生命底层的律动,一定能披沙拣到金。意义的出场也就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世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