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Huaiyin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s Edition)

杂志简介:《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2-1476/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补白、哲学、研究、域外法研究、管理与改革、历史学、文艺学、语言学、学术评论

主管单位: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淮阴师范学院
国际刊号:1007-8444
国内刊号:32-1476/G4
全年订价:¥ 160.00
创刊时间:1979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江苏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4
复合影响因子:0.22
总发文量:1649
总被引量:2743
H指数:15
引用半衰期:6.0769
立即指数:0.0187
期刊他引率:0.9647
平均引文率:10.8
  • 楚简《仲弓》与《论语·子路》仲弓章读记

    作者:廖名春 刊期:2005年第01期

  • “现当代学人研究”征稿启事

    刊期:2005年第01期

  • 阮籍《咏怀诗》源出《小雅》解

    作者:林家骊; 陶琳 刊期:2005年第01期

  • 世界走向中国:从汉学到中国学——2004·上海“世界中国学论坛”发言选登—汉学与中国学的对象:中华文化

    作者:王荣华; 汤一介; 萧兵 刊期:2005年第01期

    2004年,“世界中国学论坛”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各国学者从“多元视野,,观照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再次构筑文化交流与对话的平台。这里选登的主要是对传统汉学(Sinology)与“中国学”(China Studies)及其关系的不同见解,以及对中国文化学术传统的较新看法。中国学脱胎于、基础于汉学并且扩及现代社会政治经济的研究,实际上是跨学科...

  • 在俄罗斯,汉学就是中国学

    作者:季塔连科 刊期:2005年第01期

    在我们来说,“汉学”就是“中国学”。俄罗斯一开始就把汉学当做综合科学。1700年,彼得大帝了关于研究东方语言的法令,圣彼得堡和莫斯科举行学习班,学习中国各民族重要的语言,一般汉学家都要懂得汉、满、蒙、藏四种语言。除了当时外部环境所致的利益上的碰撞和冲突以外,汉学家认为,两国在根本上不是对抗而应该是互补和交流。

  • 中国文化并非没有“独立自主人格”

    作者:杜维明 刊期:2005年第01期

    中国“人”的书写方式是心下之身,心与身是统一的,个人与社会也是统一的。一般看法为,中国文化里“独立自主人格”缺失,这失之片面。中国文化是试图在社会关系网络里规定个人与家庭的地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以个人为基点“推己及人”,推及社会。所以强调立己必须立人,己达而达人。

  • “圣”就是“口耳相传”以为“王”

    作者:叶舒宪 刊期:2005年第01期

    荷马是西方口传文化最后一位圣人,孔子则是东方口传文化最后一位圣人。孔子从来不“写作”。他只“述”(口述)而不“作’’(写作)。他眷恋口传文学的传统。“不学诗,无以言。,,极而言之,不懂口传诗歌,连话都不能说。中国由于书写文化的统治,口传史诗被湮没,而由史书来垄断。所遗失的文学不知道有多少。

  • 走出“中西古今”之争

    作者:汤一介 刊期:2005年第01期

    1993年发现的郭店楚简再次印证了中国思想的重心是讨论天人;“天人合一”跟人本主义是没有冲突的。《周易》讲的就是“人道”与“天道”为什么能够汇通。从先秦到宋明理学,这个思想是一以贯之的。朱熹就说过,人即天,天即人。天生此人,便有使其载天之意。天的道理必须由人来发扬光大。

  • 没有不可替代的“解释”

    作者:葛剑雄 刊期:2005年第01期

    叶舒宪是后现代的“先锋派”,对传统或成见大胆质疑。我们有共同的向往。

  • “述而不作”包含着不同的诠释与创新

    作者:林毅夫 刊期:2005年第01期

    我们从来是把儒家思想当作落后、保守的根源,其实是误读了儒家。“述而不作”决不是反对创新。孔夫子自称“圣之时也”,是在不同情况下调整自己的行为。“述”里就已包含不同的诠释和创造,与时俱进。“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就包含着独立和有意识、有个性的创造。

  • 中国文化本身就是多样的

    作者:王赓武 刊期:2005年第01期

    中华文化指的是独一无二的中国文化组合。中国拥有多元的文化,其中有些相对重要一些。那种认为中国文化是一种大一统文化的观点认为,每一个中国人都只是“分享”着同一种思想和制度的个体。其实相反,中国的民族、地域、社会和经济环境的多样性,长期以来,产生了若干不同的文化,是相当多采的。

  • 中国学将不再是纯客观的“认识工具”

    作者:石之瑜 刊期:2005年第01期

    确实有“书写的孔子”和“口传的孔子”的区别。西方来的学者多局限于文本的研究,有的还不免于猎奇和把玩。我们中国人则更重视活在民众心里的、“口传的孔子”的研究。

  • 中国哲学没有Ontology而追寻原始根源

    作者:俞宣孟 刊期:2005年第01期

    我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不到一个超越于经验的世界。超验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划分,是西方哲学中现象和本质、感性和理性、主体和客体、意见和真理、相对和绝对、偶然和必然等一系列二元分裂的根子。对于中国文化来说,这些都是引进的新名词。西方哲学的Ontology(本体论)使用的是纯粹概念,这些概念并不指示实际的对象,

  • 西方文化反思的“东方转向”

    作者:乐黛云 刊期:2005年第01期

    一些对世界进行文化反思的西方学者,提出人类需要的,不是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一个尽善尽美的霸权帝国,而是要有一个以文明开化的联盟为基础的“公民社会世界”;要达到这一目的,人类精神需要发生一次跃进,这不是在技术和科学能力方面,也不只是对复杂性的认识上,而是指人类心灵内在性的巨大提升。

  • 印度对中国文明有新的认识

    作者:莫汉蒂 刊期:2005年第01期

    印度对中国的研究是多方面的,涵盖古今。这里只讲中国古代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