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学院学报

河西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Hexi University

杂志简介:《河西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62-1711/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裕固族研究、河西历史文化研究、文学语言、历史、社会学与法学、高等教育研究

主管单位:甘肃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河西学院
国际刊号:1672-0520
国内刊号:62-1711/G4
全年订价:¥ 158.00
创刊时间:1983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甘肃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33
复合影响因子:0.32
总发文量:1771
总被引量:3004
H指数:17
立即指数:0.0056
期刊他引率:1
  • 裕固族学校教育发端一瞥——从《肃镇华夷志》一条史料说开去

    作者:高启安; 邰惠莉 刊期:2019年第06期

    被称为“裕固族专史”的《肃镇华夷志》记载,明代嘉靖年间,肃州曾设“儒学”“社学”,地方官员倡导、督促东迁各部落少数民族子弟入学,这是有史记载的裕固族最早的学校教育,在裕固族发展史、民族教育实践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 裕固族小说创作的民间文化元素——以《裕固族文艺作品选》为研究对象

    作者:刘秋芝 刊期:2019年第06期

    裕固族小说创作出现了“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清新局面,产生了为数不少的诗歌、散文和小说作品。裕固族小说创作,在叙事主题和模式、人物形象等方面吸收了民间文化的丰富营养。裕固族小说写作对民间文化元素的充分吸收,一方面表明创作者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挚爱、自信与自觉,另一方面表明小说创作需要开拓和探索的空间领域十分广阔。

  • 回鹘文《金光明经》中的梵语借词词义补证

    作者:朱国祥; 程太霞 刊期:2019年第06期

    以Ceval Kaya整理刊布土耳其文版《回鹘文〈金光明经〉》为底本,逐一筛选出513个梵语借词。梵语借词分为四类进行考证,即借入词与梵语的词义皆明;借入词与梵语词义或词源不明;非常见的梵语词义;借入词与梵语词义皆不明等。论文重点考证一些非常见的梵语借词词义,但部分梵语词义在中外文献中亦难考证,部分梵语词义存疑或空缺以待后期研究再补证。

  • 裕固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入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研究

    作者:赵同庆; 刘茂昌 刊期:2019年第06期

    裕固族是甘肃省独有的少数民族,在其悠久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现代文明与传统体育文化之间的冲突越来越明显,在此背景下如何合理的保护和发展裕固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难题。文章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对体育特色小镇建设与裕固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相互作用及裕固族传统体育文...

  • “官方知识”与“地方知识”的互动与调适——评《教育人类学视野中的裕固族教育研究》

    作者:李凯萍 刊期:2019年第06期

    在现代性情境中,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教育改革是一个多主体参与的实践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官方知识”和“地方知识”的互动与调适贯穿始终。教育人类学对教育过程的介入在一定程度上促成这两种知识间的良性互动,从而推动地方教育变迁与改革。文章从《教育人类学视野中的裕固族教育研究》一书出发,探讨两种知识如何互动与调适,并从裕固族...

  • 唐代敦煌壁画婚嫁图中的乐舞文化——以莫高窟第445窟为例

    作者:吴林烜 刊期:2019年第06期

    本文以莫高窟第445窟《婚嫁图》中的小型乐队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相关文献对比考证该窟《婚嫁图》中的乐人、乐器及乐器组合情况,证明敦煌壁画中所绘《婚嫁图》与历史文献及敦煌遗书中婚嫁用乐习俗的记载一致,婚嫁礼仪中诗词对咏及其仪式,体现出敦煌壁画婚嫁习俗受中原文化、敦煌地方风俗及民族交融的影响。

  • 丝绸之路河南道视域下的河西与建康佛教关系摭议

    作者:曹中俊; 李顺庆 刊期:2019年第06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以敦煌、凉州为代表的河西地区佛教发展较为兴盛,不论在义理方面,还是在修行方式上,河西地区佛教都影响着全国佛教的发展方向。但是当河西战乱频发,而南朝建康等地佛教氛围浓厚时,诸多河西籍高僧经丝绸之路河南道与长江水道的组合南下到达建康等地弘法,他们对南朝译经、禅学及戒律的发展影响深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南朝地区重义...

  •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语言服务外部性研究——以甘肃省为例

    作者:赵志华 刊期:2019年第06期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实施,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语言服务是推进和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基本保障。本文将语言服务产业链上的三个环节纳入语言服务的外部性之中,探讨语言服务外部性建设的有效模式。为了使语言服务业以低成本或无成本的方式获得“溢出效益”,政府应给予政策扶持,行业部门应肩负起监管指导的职责,高校...

  • 甘肃河西走廊彩陶装饰艺术探究

    作者:胡桂芬 刊期:2019年第06期

    彩陶是甘肃河西走廊重要的文化遗存之一,它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史前彩陶遗存在河西走廊一带多有发现,在河西走廊的景泰、武威、张掖、酒泉、玉门等地,遗址遍布,且文化类型多样。史前制陶工匠们在日常使用的器物上倾注了丰富的情感,通过精心的设计与缜密的构思,给造型各异的陶器穿上了漂亮的“外衣”,使彩陶兼具实用和装饰的功能;同时为“古丝绸...

  • 论冯骥才“非常时代”非虚构写作的史诗品质

    作者:王明博 刊期:2019年第06期

    冯骥才“非常时代”的非虚构写作主要集中在《一百个人的十年》、《无路可逃》和《炼狱•天堂》三部著作中,作者以普通个体为叙述中心,采用不同的叙述手法,多层次呈现了特殊的历史场景,追求历史的真实与文学的诗性,使其作品具有史诗的品质。“非常时代”写作直面历史事件、关注人物心灵和追求典型细节的叙事对当下非虚构写作具有示范性。

  • 寻“江”中国——彼得·海斯勒《江城》的寻找主题

    作者:侯建芳 刊期:2019年第06期

    彼得·海斯勒在华期间完成的作品《江城》《甲骨文》《寻路中国》因聚焦于“大变革”中的中国而被称之为“纪实中国三部曲”。笔者发现三部作品均以“寻找”为主题,讲述中国社会变革中的得与失。它们都属于“在路上”作品,以至于在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作品《寻路中国》的书名中直接点题“寻路”,副标题“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更是呈现出了这种寻...

  • 论《忽如归》的“非虚构”写作

    作者:黄一晨 刊期:2019年第06期

    马来西亚华人作家戴小华创作的《忽如归》以极富深情的目光书写了一段家族近百年的变迁历史,真实回忆了在时代激流下一个普通家庭的悲欢离合。本文通过分析《忽如归》文本的“非虚构”写作,在叙事方式、历史在场、文化情感的真实性与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和文化自觉的文学性完美融合的情境中体悟一种时代精神和家国情怀。

  • 论北燕存亡的时代契机

    作者:尚永琪 刊期:2019年第06期

    五胡十六国时期接续后燕余脉的冯氏北燕,在北魏、柔然两大军事势力的夹缝中建国发展,是弱国周旋于强邻之中的一个生存例证。从客观条件来讲,北燕建国初年,正是强邻北魏和柔然帝国的对峙制衡时期,为北燕政权的短期存续发展创造了一个客观的和平空间。再加上冯跋治国政策的得体,使得北燕获得了几十年的相对和平环境。然而,当外部的政治制衡格局一...

  • 居延地区盗贼问题探究——以居延汉简为中心

    作者:惠丹阳 刊期:2019年第06期

    在古代的某一时期,盗与贼的意思有所不同,盗主要指攫取他人财物,贼主要指危害个人、国家安全的行为。居延地区盗贼频发,主要有偷窃、殴杀、纵火等几种类型,而该地区盗贼频发与其动乱的社会环境、复杂的人口构成、艰苦的物质条件有很大关系。官府防治盗贼的措施主要有值符、逐捕购赏、法律规范等。

  • 从“神道设教”论明清时期陇南地区的关公信仰

    作者:赵宁 刊期:2019年第06期

    关公信仰在明清时期成为全国性的信仰,官方的“神道设教”功不可没。明清时期陇南地区的关公信仰兴盛与官方的推崇密切相关。民间信仰中的关公神性逐渐趋于万能。兼具官方性质和民间性质的关公信仰,在当地的社会稳定中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