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学院学报

河西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Hexi University

杂志简介:《河西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62-1711/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裕固族研究、河西历史文化研究、文学语言、历史、社会学与法学、高等教育研究

主管单位:甘肃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河西学院
国际刊号:1672-0520
国内刊号:62-1711/G4
全年订价:¥ 158.00
创刊时间:1983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甘肃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33
复合影响因子:0.32
总发文量:1771
总被引量:3004
H指数:17
立即指数:0.0056
期刊他引率:1
  • 因为差异所以完整——裕固族东西部民歌对比

    作者:赵国鹏; 叶凯歌(整理) 刊期:2019年第03期

    裕固族东西部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是语言、民歌、口头文学、服装,还是人生礼仪、族群性格,东西部都有着显著差异,这是从族源上就决定的。赵国鹏先生结合丰富的裕固族民歌资料以及田野调查的直观感受从名称、体裁、故乡、地名、环境、爱情、婚礼、佛教、情感、骏马和英雄十一个方面就裕固族东、西部民歌差异展开对比分析。

  • 西部裕固语所保留的《突厥语大词典》中的一些古老词汇

    作者:阿尔斯兰 刊期:2019年第03期

    西部裕固语中仍然在保留和使用很多古代突厥语词汇,文章在陈宗振教授相关研究基础上,以亚拉格部落土语为例,对于《突厥语大词典》(第一卷)当中所保留的词汇进行了梳理,并与东部裕固语进行了比较研究。

  • 西域梵音谱新篇执著求索结硕果——《元代畏兀儿宗教文化研究》成就论

    作者:包朗; 樊连霞 刊期:2019年第03期

    《元代畏兀儿宗教文化研究》学术史线索脉络清晰,论述内容重点突出,研究方法新颖而又不失传统研究意趣,善于利用新文献和吸收最新研究成果,新见迭出,结论新颖可靠,必然会对敦煌吐鲁番学、新疆地方史、西北民族史的的研究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 裕固族红缨帽的制作工艺及传承发展初探

    作者:孙佳丰 刊期:2019年第03期

    中国自古以“衣冠之国”著称。帽子既是防寒避暑的工具,又是身份的象征与礼仪的装饰,它将人们的生活习俗、审美情趣、文化心态和宗教观念等融入其中,从而使精神文化内涵融入帽饰物质文化。而在各式各样的少数民族帽子中,裕固族的帽子更是别具特色。尤其是裕固族女性头戴的红缨帽,其式样与制作方法都反映着裕固人的文化价值以及思维观念。而随着...

  • 东迁节:裕固族历史的神话化

    作者:张雯佳 刊期:2019年第03期

    神话是具有奠基意义的历史,在文化记忆中,基于事实的历史被转化为回忆中的历史,从而变成了神话,才能拥有可持续的规范性和定型性力量。东迁节是裕固人对奠基式过去进行现时化的重要活动,通过对族群自身历史的回忆,对起着巩固根基作用的诸多回忆形象的现时化,进一步确认了族群身份认同和面向未来的发展。

  • 国图藏敦煌吐蕃时期《大般涅槃经》写卷缀集

    作者:景盛轩; 刘晓梅 刊期:2019年第03期

    根据《国图目录》,国图藏敦煌吐蕃时期《大般涅槃经》写卷有49号,其中17号可以缀合,2号可以集合。经过缀接,国图藏敦煌吐蕃时期《大般涅槃经》写卷实有35件,半数以上首尾完整,含有尾题的写卷占总件数的74%。经过考察,国图藏敦煌吐蕃时期南本《大般涅槃经》写卷其实只有2号。从整体来看,敦煌吐蕃时期《大般涅槃经》的抄写逐步走向了衰退。

  • 近三十年来明代河西边备研究述评

    作者:毛雨辰 刊期:2019年第03期

    出于国防稳定和外交之需,明代对河西边备的经营尤为重视,其经营之效亦很明显。学界对此作为一项研究的热门课题,研究领域涉及明代九边防御体系形成的原因、河西防务地位的确立、甘肃镇防御体系的形成以及河西防务的影响,层面广泛,硕果颇丰,但仍有进一步研讨的空间。

  • 从河西魏晋墓葬壁画看文化的共生与融合

    作者:方亚楠; 巩家楠 刊期:2019年第03期

    河西魏晋墓葬壁画题材丰富,其中有大量壁画图像反映了魏晋十六国时期河西地区的民族交流、文化融合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图像生动再现了魏晋十六国时期河西地区各族人民劳动和生活的场景。将这些墓葬壁画图像与历史文献资料结合起来,探讨魏晋时期河西地区农牧业并重经济结构、宗教信仰和民族交流背景下的多元文化共生与融合。

  • 东汉末到三国时期凉州各民族间的交流——兼论魏、蜀在凉州的博弈

    作者:古亚宁 刊期:2019年第03期

    东汉末到三国时期羌族在河西地区的影响力依然强大,作为羌族活动主要地域之一的凉州,羌族与汉族联系和交流更加密切。从凉州发生多次羌胡之乱和凉州军阀的羌胡背景看,羌族主导了这一时期的凉州局势。在曹魏与蜀汉竞争的大背景下,凉州成为了两个政权博弈的焦点,不管是曹魏经营凉州,还是蜀汉与凉州羌、胡的互动,都客观上表明凉州的地位之重要,也促...

  • 谈冯骥才先生的“”镜像写作——以口述史《一百个人的十年》和《无路可逃》为例

    作者:李春霞 刊期:2019年第03期

    “”,是一场中国人的集体梦魇。冯骥才先生的非虚构作品《一百个人的十年》和《无路可逃》,以口述史的方式对这场民族悲剧做了实录。前者由众多亲历者集体讲述民族的不幸,后者是冯先生的一部“”自述史,两部作品都用个体的命运见证了民族的史诗。在亲历者回忆的剧痛中为民族留存了记忆,也为启示未来记录了历史。尤其《无路可逃》一书,对身处绝境...

  • 从田野笔记《南乡三十六村》观冯骥才的“文化良心”

    作者:孙玉玲; 王锐 刊期:2019年第03期

    具有纪实与档案色彩的田野笔记《南乡三十六村》是冯骥才在进行大量民间文化田野调查与保护工作过程中的一些随感、记录,它也是作者的心灵实录,体现出作为中华文化保护者的冯骥才所具有的现代知识分子情怀、责任与文化良心。作者站在文化与人性关怀的角度,挖掘了诸多民间“小传统”的文化内涵,探求了它们对于乡土文化孕育下的普通个体所具有的安...

  • 县域文学的古浪现象:演变、特征及发展思考

    作者:窦开龙 刊期:2019年第03期

    县域文学是地域文学中的重要内容,但学术界多关注文学流派演变和知名作家作品,对县域文学缺少研究。文章基于古浪个案做有益补充。甘肃古浪县地处河西走廊,长期属于国家典型深度贫困地区,但该县域文风昌盛,作家群不断出现,代际传承与文学成就突出,是县域文学中的璀璨明珠。该研究首次基于文学现象角度对此加以总结和分析,认为:发展轨迹方面,古浪...

  • 论益希卓玛《清晨》的地域空间书写

    作者:朱建宏 刊期:2019年第03期

    地域空间书写是西部少数民族文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创作特征。从藏族女作家益希卓玛的长篇儿童小说《清晨》,可看到绚丽多彩的草原风光、鲜活的藏族语言、具有现代气息的藏族人物、理想状态下的民族情怀等带有藏族风情的地域空间文化特征,作品通过对西部草原、文化、情感、意识等的空间书写,揭示了民族生活的普遍性意义,构建了富有民族本性的精神...

  • 自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基于SWOT模型分析

    作者:张慧烽; 刘聪 刊期:2019年第03期

    自媒体的迅速发展和广泛运用,给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传播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挑战。通过SWOT分析法对自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现状分析,发现建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路径包括:利用自媒体的传播渠道,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发挥自媒体优势,进行意识形态教育;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增强防御西方意识形态渗...

  •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作者:邓杨 刊期:2019年第03期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以人、自然及社会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为基本内涵。随着全球生态环境危机的加剧,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既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有力的思想前提,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