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学院学报

衡水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Hengshui University

杂志简介:《衡水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3-1367/Z,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本刊特稿、董仲舒与儒学研究、张申府与张岱年研究、哲学研究、法学研究、语言、文学研究

主管单位: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衡水学院
国际刊号:1673-2065
国内刊号:13-1367/Z
全年订价:¥ 160.00
创刊时间:1998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河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5
复合影响因子:0.22
总发文量:2194
总被引量:3442
H指数:15
引用半衰期:4.9592
立即指数:0.0206
期刊他引率:0.9419
平均引文率:4.7613
  • 董仲舒与朱熹“天命观”的比较研究——以《论语集解》和《论语集注》为参照

    作者:常会营; 吴秀兰 刊期:2018年第02期

    天命观问题是历代中国哲人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而在不同时代,天命观又存在着重大差异。本文试图通过对《论语集解》与《论语集注》中有关天命的文本分析,比较董仲舒与朱熹天命观之不同,并进而揭示汉学与宋学对于天命的不同理解。《论语集解》受汉代天人关系说特别是董仲舒.三统说.的影响,其关注的是.三统说.起源发展的历史,关注的是朝代和国家...

  • “天人感应”新解

    作者:李国斌; 吴秀兰 刊期:2018年第02期

    汉人重视.天人感应.的初衷,是为了给现有的统治秩序寻求一个合法性和合理性的基础,借.天.的至善性,作为人类社会秩序最高的价值支持和最终的目的引导。实际的情况却是,汉代统治者以.天人感应.为基础,建构起一个庞大神学政治秩序,以及与之相关联的观念系统。这套秩序和观念促使汉人完成了从封建社会到帝国政治的过渡,并在总体上塑造了汉代政治文...

  • 天人之学的自然哲学根基——“十天端”架构中的董仲舒阴阳五行学说

    作者:王博; 吴秀兰 刊期:2018年第02期

    在天人之学的视野中厘清董仲舒的阴阳五行学说,不仅能为天人之学奠定坚实的自然哲学根基,也能为长久以来流行的对董学之各种.神学.或.玄学.的解说有一些新的看法。董仲舒的天人之学以圣人知天并进而与天合一为基本理论追求,以.十天端.学说为基本理论架构,天的运行之道通过阴阳、五行来展现。董仲舒对阴阳和五行的探讨都是从其自然性意涵出发,实...

  • 刘向对董仲舒“天人感应”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作者:臧明; 吴秀兰 刊期:2018年第02期

    西汉中期之后,外戚王氏擅政,刘氏政权岌岌可危。作为汉室宗亲的刘向,为了打击王氏,匡正君王的得失,缓和社会矛盾,在董仲舒“天人感应”理论的基础之上,立足于先秦诸家之典籍,并吸收了阴阳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思想,进而结合西汉时期所流行的阴阳五行学说,构建起了极具时代特色的“灾异学说”。刘氏的灾异思想虽充满了怪诞色彩,但刘向最终将其...

  • 董仲舒公羊学的阴阳之道

    作者:郑济洲; 吴秀兰 刊期:2018年第02期

    董仲舒公羊学的本体论是天道之阴阳。董仲舒力图将汉王朝的政治生活建立在稳定的本体论之上。在《春秋繁露》中,董仲舒揭示了天道之阴阳与人性的联系,使公羊学的政治思想建立在稳定的人性基础之上。董仲舒公羊学所包含的礼治秩序、君臣关系、君民关系和托古改制等内容都立基于天道之阴阳。

  • 董仲舒对《论语》的引用与诠释

    作者:曹迎春; 吴秀兰 刊期:2018年第02期

    董仲舒十分重视儒家典籍《论语》,在著作中大量引用,其中《天人三策》引用17次,《春秋繁露》引用43次,引用频次远远高于汉初其他论著。在引用方式上大多采用直接引用,也有少数间接引用。这些引文对于研究汉代《论语》传本,订正今本《论语》之误,都有着重要的价值。董仲舒对《论语》的诠释,在为自己的政治哲学思想寻找理论支撑的同时,也影响了后...

  • 孔子知论探析——从“学而知之”谈起

    作者:于肖寒; 赵海燕; 吴秀兰 刊期:2018年第02期

    “知”既是立己达人的渐修方法,又是为学求道的终极目的。孔子的知论在中国哲学史上是十分重要的议题,他承认“生而知之”的存在,但重点论述的是“学而知之”的必要性和方法,“学”与“知”是辩证统一的,“知”内在于“学”,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学”的升华与超越。孔子不仅仅是要对“知”与“无知”划清界限,而是求索无知之知的最高境界。孔...

  • 儒家文化的传承与普世根基探析

    作者:左金磊; 吴秀兰 刊期:2018年第02期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代表,儒家文化是否能为普世伦理做出资源性贡献,在如今新的传统文化热的背景下尤其值得探讨。有观点认为农村宗法社会和小农经济的解体摧毁了儒家文化的基本生存土壤,在现今市场经济的社会,儒家文化已经丧失了其生命力。然而宗法社会并不是儒家文化的所有生命力所在,儒家文化中有其独立的精神内核,宗法社会已不复存在,但...

  • 和气者寿——道家道教论“和气与养生”

    作者:钱耕森; 杨敏 刊期:2018年第02期

    所谓“和气养生”,通俗地说就是“心平气和”。我国道家道教对“和气养生”的原则和方法都做过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其中以《管子》的“平正和生”、老子的“阴阳冲和”、庄子的“阴阳交和”以及《淮南子》的“阴阳接和”的“和气养生”法为例,来论述中国古代哲学家尤其是道家道教哲学家们在探讨世界万物的生成或本体时,同时提出了“和气养生”的...

  • 颜元与心学

    作者:朱义禄; 杨敏 刊期:2018年第02期

    清初自创一派的颜元,对程朱、陆王作了一番激烈的批判。但年轻时的颜元却笃信陆王,人称“真陆王”。以哲理入诗、“万物一体”论、圣人崇拜、“狂者胸次”,这些陆王的主张,尤其是阳明心学的主要观点,深深地烙入了青年颜元的脑海中。颜元创立了以“习行”“主动”“实用”为核心的学说后,上述心学的观点并未消失,而是降为颜学中的必要环节而变化...

  • 《宋元学案》中程颢思想的诠释与评价——兼论二程思想资料的编纂

    作者:连凡; 杨敏 刊期:2018年第02期

    《宋元学案》编纂者在编纂二程的学案时辑录、区分了二程的语录等思想资料,展现了二程各自的思想体系及其主旨,同时表明了推崇程颢的立场倾向。在程颢思想的诠释上,编纂者推崇程颢先识仁而后定性的为学宗旨,指出程颢识仁说的本质是先立本体而后容易下工夫,并阐明了识仁说在宋明理学史上的巨大影响,进而依据循天理的动静、理欲合一论诠释了程颢的...

  • 苏轼文学创作中的亲民意识

    作者:张思齐; 杨敏 刊期:2018年第02期

    中国历史的现代性开始于宋代,而苏轼是宋代的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苏轼的亲民意识蕴藏在他的各种诗文集之中,其最可靠者即东坡七集。苏轼是一位全面发展的文人,他具有文艺复兴时期伟大人物的特征。苏轼又是一位特别多产的作家,其文学创作两极俱彰,既有庙堂大篇,又有短歌小唱。在这两类作品中,那些以亲民为特色的作品尤其值得我们重视。苏轼的亲...

  • 电影《一一》的群戏文本建构

    作者:邹捷; 杨敏 刊期:2018年第02期

    《一一》是杨德昌于2000年拍摄的一部电影。影片以家庭为单位,表现了不同的家庭成员在一段时间内的生命体验,被法国媒体形容为“生命的诗篇”。杨德昌借由这些生命体验探讨了中年危机、青春期迷惘等问题。从《海滩的一天》到《一一》,杨德昌善于用群戏文本展现现代都市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是在《一一》中,杨德昌尝试使用新的叙事结构表现一家...

  • 《资治通鉴》元嘉元年“涿郡举崔寔”校证

    作者:秦进才; 杨敏 刊期:2018年第02期

    《后汉纪》记载汉桓帝元嘉元年诏举独行之士,安平崔寔郡举诣公车,称病不对,退而论世事。《资治通鉴》采用了《后汉纪》的记载,又具体为.涿郡举崔寔.。笔者质疑《后汉纪》元嘉元年的时间和《资治通鉴》的.涿郡举崔寔.事件。从探讨具体与笼统的.桓帝初.入手,比较各书记载,认为汉桓帝诏举至孝独行之士的时间当为建和元年四月庚寅。从安平县由隶属于...

  • 宋神宗对变法图强志向的坚持

    作者:钱申; 杨敏 刊期:2018年第02期

    宋神宗在位时,曾积极支持王安石推行变法。宋神宗虽然与王安石在变法的战略构想上存在一定距离,但二人坚持变法图强的志向是一致的。相较而言,宋神宗在变法中所承受的压力更多、更大,以至于在变法过程中有过一定的动摇或妥协。但神宗并未因此而放弃变法,而是将变法事业坚持了十八年,他对变法图强之志的坚持是始终如一、至死不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