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学院学报

衡水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Hengshui University

杂志简介:《衡水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3-1367/Z,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本刊特稿、董仲舒与儒学研究、张申府与张岱年研究、哲学研究、法学研究、语言、文学研究

主管单位: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衡水学院
国际刊号:1673-2065
国内刊号:13-1367/Z
全年订价:¥ 160.00
创刊时间:1998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河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5
复合影响因子:0.22
总发文量:2194
总被引量:3442
H指数:15
引用半衰期:4.9592
立即指数:0.0206
期刊他引率:0.9419
平均引文率:4.7613
  • 《董仲舒与儒学研究》专栏特约主持人按语

    作者:余治平 刊期:2017年第06期

    春秋战国时代,诸夏中国礼坏乐崩,及至汉武帝,朝廷上下都致力于礼乐重整。"习礼乐、传礼经、议礼典、阐礼义成为汉代儒者精神修养和学术研讨的重要组成部分"。张树业教授指出,董子思想系统中,礼乐乃是天人之分际所在,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也是人间政治、伦理生活秩序的核心。董子礼乐思想以教化为旨归,但他并非单纯在一种社会政治-伦理的平面...

  • 人成之以礼乐——董仲舒礼乐论释蕴

    作者:张树业 刊期:2017年第06期

    礼乐论为董仲舒思想体系关键内容之一。董子重礼,见诸身行。在礼乐本原问题上,认为礼乐来源于天道自然秩序,更是人之心性情志的体现,故而极言"礼之所重者在其志",同时也重视其节文化特征所体现的制度义。董子对礼之经、权问题极为关注,指出,无论常与变,礼都以实现仁为宗旨。董仲舒礼乐论将教化置于天、地、人三才世界图式中予以定位,认为礼乐...

  • 董仲舒的心学:以其引《春秋》与《诗》为基础的探讨

    作者:张丰乾 刊期:2017年第06期

    董仲舒作《春秋繁露》,对《春秋》大义做了多重阐发,并多次同时引用《春秋》与《诗》,其论说方式既注重文辞词意的追溯和引申,亦注重义理原则的推演和阐发,颇值得仔细考究。此种论说方式并非简单地引经据典或断章取义,而是和董仲舒的思想基础——心学息息相关。董仲舒仔细分别"心"比之于"礼","志"比之于"物"的重要性和优先性,重申了"他...

  • 阴阳五行与汉代美学——以董仲舒的思想为视角

    作者:聂春华 刊期:2017年第06期

    从董仲舒的思想出发,可知阴阳五行学说构成了汉代美学思想的骨干。受阴阳五行关联性思维的影响,汉代思想形成了宗教、伦理和哲学相结合的混融境界,汉代美学思想须从这种混融境界去理解和体悟;作为阴阳五行系统基本质料的气,为汉代人开辟了一种仰观俯察、吞吐宇宙的流动、有序和系统的大美境界;阴阳五行系统的五行之象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价值导向研究

    作者:王宏海 刊期:2017年第06期

    由于不同时代、不同区域学者的认知水平、文化背景、学术语境、信仰、时空观念不同,研究者的技术路径依赖,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造成了"百家争鸣,众说纷纭"的局面。从媒体历史学的角度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争论不仅仅是其存在与否的问题,而在于作为媒体主题引发儒学价值融合与创生的问题。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题引发的文化情境...

  • 董仲舒与汉代灾异理论的建构

    作者:鲍有为 刊期:2017年第06期

    董仲舒结合先秦以来的知识与理论,总结出了一套完整而有体系的灾异理论。董仲舒对"灾异"概念的诠释,不仅具有一定的逻辑抽象性,还把对灾异的诠释上升到了伦理学以及哲学的高度。灾异在董氏天人理论的支配之下,即是为了让人君意识到"天之不可不畏敬",又是人君政治权利乃天授的显现。而他加入的阴阳学说,使得灾异不再是简单的违背自然客观规律...

  • 儒家的养老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作者:任蜜林 刊期:2017年第06期

    儒家对于养老有着深入的思考。就个人层面来讲,儒家非常强调孝的思想;就国家层面来讲,儒家认为老人在理想政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担任着教化的职责。在具体落实上,儒家也提出了很多相应的养老措施,从而使其养老思想不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且在实践上能够得以具体落实。进入现代社会以来,我们的养老制度有着很多不完善之处。儒家的养老思想对...

  • 杨雄对孟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以《法言》为中心

    作者:宋冬梅 刊期:2017年第06期

    杨雄以孟子的后继者自居,仿效孟子辟杨拒墨,对西汉后期兴起的诸子学说进行了批判,认为诸子学说和儒家学说是不相容的,如果任由诸子学说发展而不加以制止,必定会使人不明是非,偏离正道。杨雄论人性,试图调和孟、荀之说,主张"人之性也,善恶混",认为人性中同时存在着善良和邪恶两方面因素,这一观点能很好地解决为什么社会上有善人和恶人以及一个...

  • 佛教中国化第一人——释道安

    作者:王其谭 刊期:2017年第06期

    道安既不以中国既有的思想去桎梏佛学,也不原封不动地照抄印度佛教,而是在不违背佛教义理的情况下,用中国的传统文化去诠释佛学,使佛学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之中。道安统一"释"姓,改变服饰,使僧人生活中国化;建寺修塔,创规立制,规范僧人修行的中国化;组建译场,创建译论,注经作序,使佛教义理中国化;创宗立派,依玄解佛,使佛教信仰中国化;首倡爱国爱...

  • 崔寔《政论》风俗批判思想探究

    作者:彭琳 刊期:2017年第06期

    "为政必先究风俗",是历代统治者所重视的传统。东汉中后期,社会批判思潮兴起,知识分子也极其关注社会风俗。崔寔作为东汉后期著名的政论家、思想家,对东汉中晚期政治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其《政论》中批判了奢侈之俗和厚葬之俗。并提出两条解决方法:一是从源头堵塞以断其末流,二是严明刑罚并从重罚处。其治政思想对当代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

  • 廖纪与运河关系考述

    作者:王文书 刊期:2017年第06期

    京杭大运河阜城段西岸出土了明代吏部尚书廖纪的墓志,可以展现廖纪的一生。廖纪的先祖沿着大运河从海南远迁至此,其海南亲戚也沿运河来北方探亲。廖纪的姻亲沧州马氏亦是运河沿岸的名门显族;明代无锡富商安国与廖纪的交游成就了一段运河史、印刷史的佳话;廖纪的《漕运通志序》是研究运河史的重要文献。

  • 他者对可能性的开启

    作者:严春友 刊期:2017年第06期

    他者介入自我的方式是偶然,他者开启了存在的多种可能性,他者对于自我的意义是不确定的。他者对于自我起着既解构又建构的作用。自我犹如一个熔炉,将各种外来之物冶炼成自我之构成部分,因而他者的开启作用并未使自我由此变为他者。他者作为异在,对于那个具有强大引力的自我中心起着牵引作用,从而免得发生引力坍缩,使自我变成一个黑洞。他者存在...

  • 《周易》中的乾坤与男女——从《彖传》《象传》以及《文言》《系辞》论乾坤两卦

    作者:石双华 刊期:2017年第06期

    《周易》中的乾坤之意具有广泛性,关乎天地万物的差异与相合。虽然乾坤两卦并不局限于男女两性的取象,但是仍可以作为男女两性差异的形而上之指导。就《周易》一书本身而言,其乾坤、男女之意也有不同的诠释和倾向,内容的变化可见于《彖传》《象传》《文言》和《系辞》本身。男尊女卑之观念并不是形而上既定的,而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观念的演进...

  • 秦汉之际法道二家的“无为而治”理念与政治分工的实效性新探

    作者:何大海 刊期:2017年第06期

    秦汉大一统帝国建立之后,不论是重视"法术势"三者结合的法家,还是强调"道生法"的黄老道家,都成为各自历史时期的官方统治思想。二家学说虽有不同,但都提倡"无为而治"中所体现的"君臣不同道",即"君无为而臣有为"这一政治分工理念,因而在中央集权制度框架内,本应对于君权的限制、贤才的重视、治理国家的成本操作等方面都有很好的政治实...

  • 大衍之数非“五十”乃“五十有五”新证

    作者:任浩; 姚春鹏 刊期:2017年第06期

    自陈久金等学者发现了彝族地区使用的一种叫十月历的历法后,大衍之数是"五十"还是"五十五"之谜才得以解决。十月历是彝族使用的一种历法,一个月三十六天,一年十个月,共三百六十天,剩余的五或六天作为过年日,不算在十个月内。《周易·系辞上》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这十个数即为十月历的十个月的月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