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杂志简介:《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3-1165/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哲学 、伦理学 、美学、社会学 、政治学 、党史党建、公共管理、经济学 、新闻与传播学 、语言文学 、史学、湖湘文化研究

主管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主办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1000-2529
国内刊号:43-1165/C
全年订价:¥ 190.00
创刊时间:1956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湖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71
复合影响因子:0.92
总发文量:1829
总被引量:12328
H指数:38
引用半衰期:4.6494
立即指数:0.0549
期刊他引率:0.9565
平均引文率:6.5714
  • 中国共产党90年自胜自强的成功之道——党不断提高自身先进性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思考

    作者:徐晨光 黄象品 周敏 刊期:2011年第04期

    先进性是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命运所依。不断提高党的先进性建设科学化水平,是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根本举措。必须明确党的先进性建设科学化的基本内涵、根本要求和检验标准。在路径选择上,务须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用科学机制来保证,用科学方法来推进,用科学途径来促进。

  • 中国共产党执政公信力建设的历史考察

    作者:刘先江 刊期:2011年第04期

    执政公信力是一个政党长期执政的基础,中国共产党执政六十多年的历史,就是不断加强执政公信力建设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公信力建设历经了树立、巩固、挫折、恢复、强化与不断提升六个阶段,党的执政地位日益得到巩固。

  • 两大建设与两大历史性课题——谨以此文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作者:周树辉 张赓 刊期:2011年第04期

    执政后的中国共产党始终面临“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两大历史性课题。党的先进性建设是解决两大历史性课题的根本,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解决两大历史性课题最紧迫的任务和现实要求。我们要大力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科学解决两大历史性课题。

  • 中国共产党90年来坚持和运用民主集中制的历程及其启示

    作者:杨小军 刊期:2011年第04期

    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梳理分析中国共产党建党90年来民主集中制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得出如下重要启示:正确处理好民主和集中的辩证关系是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关键;不断推进民主集中制的理论创新是完善和发展民主集中制的内在要求;加强制度建设是健全和发展民主集中制的根本保证;发展党内民主是加强党的民主集中制...

  • 中国环境伦理学本土化建构的应有视域

    作者:李培超 刊期:2011年第04期

    环境伦理学本土化建构是对我国环境伦理学三十年发展历程反思和对其未来走向的理论自觉,体现的是对中国环境伦理学在满足现实需要的基础上获得话语权和强化其实践效能的强烈要求,这也决定了中国环境伦理学本土化的建构应当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上同时展开。

  • 论经济危机背后的道德危机

    作者:彭定光 刊期:2011年第04期

    经济危机是市场经济运行因其内在矛盾激化而出现的恶化状态,是所有经济因素和经济行为共同作用及经济矛盾长期积累的结果。它不仅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的表现,而且是自由主义道德观念推波助澜的恶果。导致经济危机发生的道德,虽然有如受到人们斥责的贪婪、失信、欺诈等,但更为主要的是由自由主义所提倡和经其论证而被合理化了的、且被经...

  • 解构主义时代的宏大叙事

    作者:谌林 刘鹏 刊期:2011年第04期

    解构主义是意识形态的集中表达,它把以历史意识完整性为旨归的宏大叙事作为叙述主线。在解构主义思潮对宏大叙事造成极大冲击和瓦解的当下,辩护宏大叙事的现实合理性与学术合法性,是走出当前思政课教学困境、维护该课程学术尊严的内在思路。

  • 论公共服务伦理本性的主要内容

    作者:王家合 李建华 刊期:2011年第04期

    公共服务伦理本性是整个公共服务伦理体系最本质的属性,是塑造公共服务伦理体系的关键内容。加强公共服务伦理和隆研究,理论上源于公共行政伦理发展的价值诉求,实践上杯于优秀传统行政文化的积淀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现实要求.现阶段公共服务伦理本性的主要内容包括尊严价值、服务意识、公共性、正义和效率四个方面。

  • 宗教道德的社会功能二重性分析

    作者:邱正文 刊期:2011年第04期

    宗教道德是宗教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于宗教教义、教规、仪式、制度等等之中,与宗教发展共生共存。宗教道德为宗教信众信仰和遵循,成为宗教信众的价值观与行为准则,对人类的宗教生活和社会生活产生重要影响与功能作用。本文通过对宗教道德仪规及宗教道德思想的陈述,指出宗教道德社会功能具有二重性,对信众和社会既具有积极性的社会功能...

  • 卢卡奇的幽灵:物化理论的当代启示——对富士康跳楼事件的哲学反思

    作者:余晓菊 郭志伟 刊期:2011年第04期

    物化理论是声卡奇哲学思想的核心理论,也是整个西方人本主义马克恩主义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范畴之一。在当今中国社会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物化、物化意识以及总体,陛原则的分析,对富士康跳楼事件的根本原因进行了哲学反思,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总体性思想的确立。

  • 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互动关系新特点

    作者:蒲国良 刊期:2011年第04期

    在当今时代,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两种并存对立的体系在各自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的前提下的相互关系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认识对方的立足点发生了重大变化,彼此间攻守态势易位,对双方关系的判断都在由零和博弈转向争取双赢,双方以斗争为出发点的势不两立的对抗转向以和平共处为基点的合作,彼此间相互渗透融合的深度和广度...

  • 全球化与社会主义:观念与政策争议

    作者:林德山 刊期:2011年第04期

    在过去几十年里,在由全球化引起的众多争议问题中,全球化时代的社会主义发展空间问题成为左右翼力量之间以及左翼内部不同力量之间论争的一个焦点问题。各种力量围绕该问题的争议是传统的左右翼政治竞争在新的全球化时代的一种继续,因而它不只是体现在意识形态的层面,同时也体现在政治和政策层面。这些争议中充斥着许多矛盾的概念和社会现象...

  • 村民委员会选举的模式变迁与发展趋势

    作者:赵光元 张德元 刊期:2011年第04期

    自村民委员会选举产生以来,其产生方式几经变迁、创新和发展,形成了多种选举模式。从总体上看,依据不同的标准,村委会选举模式可分为:“有候选人”模式和“无候选人”模式,“荐举提名”模式和“选举提名”模式,“先人后岗选举”模式和“定岗选举”模式,“个体选举”模式和“组合选举”模式。总结村委会选举的变迁历程,村委会选举应该或...

  • 论少数民族地区政治发展与稳定的基本指标体系构建

    作者:李乐为 刊期:2011年第04期

    我国目前缺乏衡量少数民族地区政治发展与稳定的基本指标体系,构建这样的指标体系有助于全面把握和预测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政治稳定发展过程,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建设和经济繁荣,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衡量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政治发展与稳定的指标体系包括政治秩序、政治制度、政治取向和政治参与四个基本指标,它们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能...

  • 论程序法治文化

    作者:黄捷 段平华 刊期:2011年第04期

    程序法治文化是与程序法治活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普遍崇尚程序正义的法律制度,法律活动,法律态度,思想认知,行为习惯等社会现象和生活方式。它认为法治的本质是程序法治,程序法治的核心是程序正义的思想和认知,程序法冶文化则是围绕着程序法治而呈现出的,并且弥漫在人们思维、生活和制度等各领域中的程序观念元素和制度、行为表达。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