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cience of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杂志简介:《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3-1381/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教育人类学、教科书研究、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教育哲学研究、教育社会学研究、高等教育研究、成人教育研究、基础教育研究、德育研究

主管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主办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1671-6124
国内刊号:43-1381/G4
全年订价:¥ 190.00
创刊时间:2002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湖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87
复合影响因子:0.96
总发文量:1689
总被引量:12881
H指数:41
引用半衰期:4.5
立即指数:0.0697
期刊他引率:0.9703
平均引文率:7.0348
  • “德育”辨析

    作者:陈桂生 刊期:2019年第05期

    通常意义上的“德育”,其实是同现代教育学中“道德教育”一词对应的中文译词。其语义同其原义或有出入,也有别于中文原义。故,此番研究既致力于我国古今道德文化语义的会通,更涉及中西道德概念的比较。在此基础上,论述我国“道德教育”研究中问题的症结,并通过道德教育话语的梳理,揭示在不同语境下道德教育的不同选择。

  • 技能与德行:社会生活中性别角色的图像隐喻

    作者:丁钢 刊期:2019年第05期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男耕女织”意味着农耕与蚕桑为根本的社会生活。而从蚕桑到棉布生产、织工行业到商品化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尽管在社会劳动方面男女性别角色在社会地位上存在着不同时期的反差,但为防止商业化动摇农政根本,农桑的生产过程与技能所体现出的德行,通过根植于社会生活的生产劳动所呈现的耕织图、蚕织图和棉花图等,受到皇室的特别关...

  • 教育法学者关于《教师法》修改的争鸣

    作者:任海涛(采访整理) 刊期:2019年第05期

    1993年《教师法》的出台具有特定的历史背景,担负了特定的历史使命。2019年,《教师法》修改被提上了国家立法机关议程。对于《教师法》修改的时代背景、政策依据、重点修改内容、修改意义和修改目标等问题,需要学术界和实务界做出良好互动。八位教育法学者对上述五个问题都发表了各自的意见。对这些意见进行整合、对比后可以发现,教育法学界对于...

  • “教育惩戒”的性质及其法律体系构建——以《教育法》《教师法》为核心

    作者:任海涛 刊期:2019年第05期

    关于“教育惩戒”的基本属性,学界呈现出“行政惩戒说”“社会制裁说”与“微观公共惩戒说”的理论分歧,第一种观点更加符合我国现行法律体系的精神。“教育惩戒权”是集合了“权力”“权利”与“义务”三重复合属性的法律概念。教育惩戒可以划分为纪律性惩戒与学术性惩戒。有关后者的立法规定、司法实践、学术研究都较为完善。但是,由于立法缺...

  • 从“管理法”走向“平衡法”:高校惩戒教师行为的法律规制研究

    作者:姚荣 刊期:2019年第05期

    长期以来,受“管理法”思维的束缚,我国高校惩戒教师行为的法治化程度严重不足。首先,教育主管部门依据“规范性文件”行政的状况,限缩了高校作出惩戒教师行为的自治权限,弱化了高校惩戒权行使的民主正当性。其次,高校惩戒教师行为的程序性要件不足,惩戒措施与教师违规或违约行为的情节轻重状况不匹配。最后,高校惩戒教师行为所产生的争议,缺乏...

  • 依法治教视域下《教师法》修订的若干问题

    作者:张惠虹 刊期:2019年第05期

    《教师法》是教育领域的重要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修订《教师法》,是以法治方式引领和推动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内在要求。在修法过程中,要落实依法治教的要求,抓住关键环节,推进科学立法。其中,明确教师的法律地位是修法的前提;保障教师的法定权益是修法的重点;让法律“长出...

  • 教科书中“知识建构”质量的评价标准设计

    作者:侯前伟; 张增田 刊期:2019年第05期

    教科书中的知识建构是最受关注也最为基本的内容,但是也难免存在各种质量问题。高水准的教科书评价标准有助于检查教科书相关质量问题从而提升教科书的品质。此研究梳理了有助于教科书“知识建构”评价的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从功能—结构(要素+连结)分析的角度出发,设计了一个教科书“知识建构”的新评价标准。教科书“知识建构”的功能标准包...

  • 教科书的审美化教学功能及其实现

    作者:刘景超 刊期:2019年第05期

    教学性与审美性均是教科书的本质属性。由此,教科书具有天然的审美化教学功能,具体表现为:教科书为审美化教学的审美体验提供可能;教科书是审美化教学中审美性对话的前提;教科书为审美化教学“美的教学意境营造”提供基点。教科书审美化教学功能的有效发挥,一方面在于教科书编写者能够编写出美的教科书,另一方面在于教科书使用者——教师与学生...

  • 我国乡村学校建设的方向性迷失与战略性抉择

    作者:刘丽群 刊期:2019年第05期

    目前,乡村学校的发展陷入了两难困局:从空间定位来看,乡村学校是“进城”还是“返乡”;从文化根基来看,是基于乡村文化还是趋向城市文化;从改革主体来看,是依赖“外援”支持还是激发“内生”力量;从建设重点来看,是注重规模扩张还是注重内涵提升等,这都是乡村学校建设必须要解决的方向性问题。学校兴,则乡村兴。乡村振兴需要乡村学校建设从“嵌...

  • 乡村教师充分发展的审美谱系与政策支持

    作者:罗碧琼; 唐松林; 吕馨 刊期:2019年第05期

    乡村教师充分发展的本质是生命之最高审美形式,其热爱之美、理性之美与自由之美构成乡村教师充分发展的审美谱系。热爱之美蕴含着爱思想、爱儿童、爱乡村、爱教育等生命情欲之美;理性之美承载着发现、体验与创造等生命理性之美;自由之美体现平等、独立与负责等生命联动之美。长期以来,标准主义、绩效主义、外在主义等现代性力量,使乡村教师充分...

  • “教育者微证书”:美国新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作者:崔慧丽; 朱宁波 刊期:2019年第05期

    “教育者微证书”是一种新的美国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数字徽章技术的兴起、非营利性组织的参与和协作、政府的激励政策等为“教育者微证书”的实施创造了条件。“教育者微证书”以教师需求为导向的个性化教师发展方式、以教师能力为本的教师成长方式和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教师成长新方式等三个方面作为功能定位。教师获得微证书需要按照选择、收集...

  • 清末民初学校体育课程设置政策研究

    作者:李海萍; 唐溢敏 刊期:2019年第05期

    清末民初的学校体育课程发轫于教会学校的“游戏”,先后经历了从“兵操”到“体操”到“体育”再到“现代体育”的发展历程。百余年来,体育从军队走向学校再走向社会,逐步实现从关注人的工具价值到关注人自身发展的价值转向,体育课程设置政策理念亦是历经了从“军国民主义”到“自然主义”之演变。

  • 教育学者课程权力行使的困境与出路

    作者:邹慧明 刊期:2019年第05期

    教育学者是课程权力的直接行使者,其课程权力来源于专业、行政及公众的赋权。多方的权力赋予亦可能给教育学者的课程权力行使带来困境,使其学术自由的理想与政治期望产生冲突,在履行政策服务职能时顺从特定的利益诉求,而其精英化的行为模式亦有可能与大众需求脱节。教育学者课程权力的平衡行使需明确其权力和职责的范畴,保证课程制度的结构完整...

  • 论哲学课程在初中教学中的实现

    作者:刘静 刊期:2019年第05期

    哲学课程作为培养儿童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主要课程,在许多发达国家都受到重视。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既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的人文底蕴素养,也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的科学精神素养。素养要求对于儿童哲学课程在我国的开设提出了新的挑战。2017年3月,湖南师范大学的张楚廷先生在湖南长沙的...

  • 大学“仿真学术”之“异化”剖析

    作者:董云川; 曾金燕 刊期:2019年第05期

    学术生产是精神劳动的高级形式,体现人类劳动的崇高性、创造性,其产品是人的本质力量的高度凝结,是对人存在的肯定和确证;大学学术的真实性与独立性,是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及其与社会互助共生的前提。“仿真学术”是实存并隐蔽于高等教育中的一种学术异化形式,其解构学术劳动的崇高性和创造性,削弱学术事业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侵蚀当事者的道德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