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学刊

河北学刊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Hebei Academic Journal

杂志简介:《河北学刊》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3-1020/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研究、卷首语、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题研究、学术争鸣、哲学天地、史学纵横、文学评论、经济学...

主管单位:河北省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河北省社会科学院
国际刊号:1003-7071
国内刊号:13-1020/C
全年订价:¥ 190.00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河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03
复合影响因子:0.87
总发文量:3240
总被引量:16617
H指数:38
引用半衰期:5.3
立即指数:0.027
期刊他引率:0.9873
平均引文率:7.0243
  • 公共性实践的逻辑与人类自我造就和自为拥有的意义结构——现实个人的自主活动与马克思社群共同体的理想

    作者:袁祖社 刊期:2007年第02期

    共产主义是马克思社会历史哲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集中体现着其关于未来美好社会的价值理性表达,表现出其以作为类整体的生存本位为依归之"公共性"追求与宏大、深邃的文化人类学视野;"共产主义"从多个层面标志着马克思的公共哲学观念或者这种哲学的"公共性"品质:人与人关系维度上的个性自由、人与社会关系上平等主体间交流理性基础上的公共主义以...

  • 解析马克思社会发展"以人为本"之"本"

    作者:张艳玲; 张平 刊期:2007年第02期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构建社会发展理论的一个根本原则.马克思社会发展"以人为本"之"本"的基本内涵包括:社会发展以人民群众的主体创造活动为本;社会发展以绝大多数人的需要和利益为本;社会发展以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本.

  • 冀中地道战再研究:一种基于地道战特点和意义的解读

    作者:把增强 刊期:2007年第02期

      有关冀中地道战的探讨始于20世纪40年代,截至目前,已长达半个多世纪.时间虽然很长,但仍有一些问题研究的不够深入.例如,地道战开展过程中到底呈现出哪些特点以及地道战究竟具有怎样的意义等许多问题就仍有继续探讨的必要.……

  •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视界融合"的思考

    作者:王淑萍 刊期:2007年第02期

    当前学术界在讨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问题中,存在简单僵化、任意比附的问题.其产生的根源在于对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以及"现实"理解的失误上.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前提应为暂缓"结合",在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重新定位传统文化、深刻了解当代中国现实的基础上再谈所谓"结合、融合"的问题.

  • 儒家德智关系论探究

    作者:张刚 刊期:2007年第02期

    儒家德智关系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先后经历了"德智不分"、"以智帅德"、"德性之知"与"见闻之知"分辨、"良知与闻见之知总是一知"这几大发展阶段.它一方面表明,未来德性发展的走向必然是科学的、理性的;另一方面又说明,作为德性精神支撑的知识与外在客观知识虽有必然联系,但两者依然不是同一类型的知识,需进一步打通与融合.

  • 庄子解脱论新探——以《庄子》中"心"的义涵为视角

    作者:张勇 刊期:2007年第02期

    "心死"和"心如死灰"是庄子哲学体系的核心范畴,是解读庄子思想的一大关键."心死"是指无分别、无对待的本然之真心的丧失,造成"心死"的原因在于对待意识的产生、物欲的诱惑、时空的拘限和道德的束缚等."心如死灰"的内涵表现为一动静、合虚实、超时空、绝对待等方面,它与佛教的"涅槃"有许多相似之处,又有实质上的区别.从"心死"到"心如死灰",庄子为...

  • 关注整体性:文化哲学的重要问题

    作者:邹广文 刊期:2007年第02期

      我们正迎来一个整体性发展时代,其突出表征是当代人类社会生活正在跨越国家和地区界限,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出全方位的沟通、联系、互相影响的客观进程与趋势,尤其是以经济和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推动力的全球化进程,使当今世界的发展图景愈来愈呈现出整体联动态势,从而愈加清晰地展示了这种整体性世界图景.……

  • 发掘文化哲学的理论资源

    作者:衣俊卿 刊期:2007年第02期

      时下,文化哲学已经成为越来越受关注的显学.但是,要富有成效地深化文化哲学研究,必须自觉地、多方位地发掘文化哲学的理论资源.对于文化哲学这一研究领域来说,理论资源的丰富与否,直接决定着文化哲学理论的深度和价值.对于文化哲学的理论资源,至少应当从以下三个层面上深入发掘.……

  • 从文化记忆到记忆文化

    作者:唐少杰 刊期:2007年第02期

      与动物的记忆不同,人的记忆不仅是本能的活动而且还是人的主体性的活动,因而,人的记忆不可能完全是感性经验或表象的活动,而是注入了主体的因素,即记忆具有了理性的及目的性的因素.……

  • 虚拟交往反思:延展文化哲学的时代维度

    作者:王海洋 刊期:2007年第02期

      文化哲学就是对于人类文化的哲学思考,广义的文化包括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因此,随着当代社会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文化哲学反思的视域也在不断延展.电脑网络为人类敞开了一个全新的生活空间,这一空间正在日益改变着人类的生存条件和交往状态.网络本身已由单纯的通信工具发展为更具内涵的交往工具,通过网络所实现...

  • 公共生活与公民伦理(上)

    作者:晏辉 刊期:2007年第02期

    资本与市场的发现及其广泛运用造成了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建基于普遍交换之上的经济依赖性使人们愈来愈依赖于社会和所有的人,如若发展自己的能力、满足自己的多方面的需求,就得过一种公共性的生活.而公共生活则把自由、平等、所有权和利己心等这些基本价值置于公共交往的核心位置,惟其人们自觉、自...

  • 浑沌的多重文化意义

    作者:刘季冬 刊期:2007年第02期

    在中华文化思想史上,浑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概念.本文从多维的文化视域探讨了浑沌与中华民族、与信仰、与社会政治、与语言文字等方面的联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浑沌所蕴涵的新的文化意义是中国传统文化走向未来的一个缩影.

  • 现代国家建构与土地制度变迁——写在《物权法》讨论通过之际

    作者:徐勇 刊期:2007年第02期

    本文由近年来《物权法》中土地权属问题的热烈讨论而引起,从现代国家建构的角度分析中国的土地制度变迁.现代国家包括民族-国家和民主-国家的双重性."土地归公"遵循的是民族-国家的逻辑,它为建构统一的主权、强大的中央权威和对乡土社会的渗透提供了基础.但是,民族-国家的持续性合法基础来自于国民认同.随着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建构,农民获得土地...

  • 民主集中制:党内和谐的制度选择

    作者:谷建恩; 王玉华 刊期:2007年第02期

    党内和谐作为政党文化的价值追求,是政党内部关系整合工具理性运行的必然结果,从民主集中制的辩证性、整体性、动态性的特点来分析,民主集中制是党内和谐理念在政党建设制度层面的实践形态,是构建党内和谐不可动摇的制度选择.只有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才能不断提升党内和谐的水平.

  • 论的苏维埃人权思想

    作者:谢一彪 刊期:2007年第02期

    领导了中华苏维埃时期的人权建设,提出苏维埃公民依法享有人身自由权,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自由权,享有参政议政、武装自卫、土地所有、劳动、受教育以及婚姻自主的权利.并通过相应的法规,开始了中华苏维埃时期的人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