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杂志简介:《湖北文理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2-1830/Z,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三国历史文化研究、襄阳历史文化研究、政治、经济学研究、文学、语言学研究、信息传播、教育、教学研究

主管单位:湖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湖北文理学院
国际刊号:2095-4476
国内刊号:42-1830/Z
全年订价:¥ 220.00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7
复合影响因子:0.16
总发文量:2603
总被引量:3535
H指数:10
引用半衰期:6.0172
立即指数:0.0226
期刊他引率:0.9395
平均引文率:8.905
  • 三国医学家王叔和的几个问题辨析

    作者:谭良啸; 王晓乔 刊期:2016年第10期

    王叔和作为医学家,编撰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脉经》,构建了中医脉学体系。他不是晋太医令,而是三国太医令;他整理的不仅有《伤寒论》,还有《金匮要略》;他不仅著有《脉经》,还有养生理论著述,在饮食养生方面,有着十分精辟的论述,堪称是一位养身医学家。

  • 《三国演义》中的辩士及其作用

    作者:罗晓芳 刊期:2016年第10期

    《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大批有口才、善辩论的辩士形象。他们能言善辩,以辩才出众,得到所在政治集团的赏识和重用。按照论辩活动的不同性质,将他们分为论辩政治策略、军事谋略和外交策略的辩士三类。汉末三国时期各个集团的辩士,皆以语言为利器,或得以表达其政治观念,或陈说战略计谋,或智辩对手。他们皆是那个时代的精英,对时局的变动产生了重大...

  • 襄阳承恩寺地区佛教遗迹之考察(上)

    作者:邢东风 刊期:2016年第10期

    襄阳是历史文化名城,佛教是襄阳历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里曾是中国佛教的重要据点,高僧云集,佛刹林立,直到今天还有许多佛教的历史遗迹散在各处,古刹承恩寺就是其中之一。说到承恩寺,笔者2011年冬第一次到襄阳时曾经参访,当时最深的印象是深山古刹,现存规模虽然不大,但是文物精美,规格甚高,正如黄夏年先生所说:"这里颇有皇家寺院的气派。"2...

  • 宋玉赋“阳城”地望研究

    作者:刘刚; 王梦 刊期:2016年第10期

    古代文献中关于宋玉赋所述楚阳城有四说,现当代关于阳城地望讨论也众说不一,在研究传世文献的基础上,进行选择性实地调查后,可以认定:古楚阳城当在今河南商水县境。

  • 宋玉与陈楚文化

    作者:关杰; 刘刚 刊期:2016年第10期

    从楚襄王二十一年东迁陈郢的公元前278年算起,截止到楚考烈王十二年又东迁钜阳的公元前251年,宋玉在陈郢也就是今天的河南淮阳生活了将近30年,可以说宋玉虽出生于今湖北宜城但与河南淮阳更有着成年而后仕途生涯起步于斯、辞赋创作发展于斯的地缘关系。

  • 互补与共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与法治的逻辑关系

    作者:陈锴 刊期:2016年第10期

    互为补充与高度共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与法治的基本逻辑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法治提供价值导引,是法治的价值源泉、价值标尺和价值目标;法治则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创设制度保障,发挥着价值载体、价值导向和价值保障作用;两者在价值意义、实践主体、作用机制中高度契合,形成了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最大合力。

  • 政权和治权视野中协商民主的中国空间——以自由民主为比较对象

    作者:白云锋 刊期:2016年第10期

    20世纪90年代,协商民主以超越自由民主的姿态而显于西方政治思想界。在政权与治权的视野中,相比把政权民主放在前提性地位的自由民主,协商民主更加注重权力在具体行使过程中形式上开放公民参与,实质上融入协商理性,本质上是一种治权民主。综合西方自由民主的生存困境、协商民主的新生特点以及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本土资源,重构民主建设的中国路径...

  • 民国时期上海码头的封建把持与政府调控

    作者:黎霞 刊期:2016年第10期

    民国时期,上海码头与武汉码头都出现了外商殖民势力、封建把头势力以及政府调控势力三方博弈的局面,却因为地缘关系不同而出现了迥然而异的结果:在上海形成了"洋商-买办-包头"相结合的三层包工制管理模式;在武汉则封建把头势力独大欺上压下。然而不论武汉政府的积极行政,还是上海政府的无为而治,在前两者的强势之下,都成了模糊的背景。

  • 社区矫正检察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襄阳市高新区检察院社区矫正为例

    作者:谢晖 刊期:2016年第10期

    检察机关监督社区矫正是检察机关监督刑罚执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有效发挥检察院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监督职能并实现社区矫正制度的目的,是理论界与实务界的难题。文章以湖北省襄阳市高新区检察院的社区矫正检察监督工作开展情况为考察对象,发现存在监督时间滞后、监督手段缺乏强制力、监督内容不完善、职责越权、信息沟通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剖...

  • 文学伦理学视域下苏三与玛格丽特之比较

    作者:杨会敏; 赵宜嘉 刊期:2016年第10期

    中国明代冯梦龙《玉堂春落难逢夫》与19世纪法国小仲马《茶花女》塑造了苏三和玛格丽特两个妓女形象。身为妓女,她们二人不仅有着共同的伦理身份,且面临到底为爱抗争还是向环境妥协的伦理两难。最终,苏三坚贞反抗,而玛格丽特坚忍妥协。其不同的伦理选择体现了二人不同的伦理追求:苏三回归家庭,玛格丽特皈依宗教。虽然她们二人做出的伦理选择及...

  • 娜拉身份的认同——兼论中国文学中的娜拉形象的演变

    作者:郭莉 刊期:2016年第10期

    回归《玩偶之家》文本本身,娜拉并非是一个果敢地追求独立自由人格的形象,从一开始抽离出文本之初,娜拉的形象就被拔高为摆脱资产阶级禁锢追求自由独立的象征符号。由鲁迅、胡适等人引入中国的"娜拉"形象,结合中国本土文化,又催生了一批批娜拉们的群像长廊,这些被建构的娜拉们一方面变动着五四文学里"人的文学"内涵,另一方面,其存在的合理性...

  • 论张资平小说与上海租界文化的关系

    作者:赖丽丽 刊期:2016年第10期

    张资平小说具有媚俗性、描写泛滥、殖民性、颓废色彩等特征,这样的小说在20世纪20、30年代的上海大受欢迎,是由于它与上海租界文化有着密切关系造成的。

  • 被拐女性叙事中的伦理走向——论贾平凹的新作《极花》

    作者:王继超 刊期:2016年第10期

    贾平凹的新作《极花》依然用城乡生活为参照点和立足点,重点关注了转型时期农村妇女被拐卖的社会现实问题,延续了作为乡土作家对城乡发展现状的持续关注。作家站在民间乡土立场对文本本身的故事伦理进行批判,同时更深层的是对"被拐女性留下"这一主题寻找叙述伦理上的合理性,以此消减了对故事在道德上的谴责,达到了对故事背后的问题和原因进行...

  • 多元系统论观照下的美国《独立宣言》汉译本研究——兼论译者主体性的缺失

    作者:曹秀萍 刊期:2016年第10期

    以多元系统理论为框架,对比研究不同历史时期的美国《独立宣言》汉译本,从文本选择和翻译策略方面探讨了多元系统下译者主体性的体现和特征,认为译者的主体性贯穿文本选择和策略选择等翻译过程,并且经历了从以译文为中心的归化翻译到以原文为中心的异化翻译、从以译文的"可接受性"为首要翻译原则到以原文的"充分性"为首要翻译原则的发展变化...

  • 新媒体环境下品牌标志更新设计的形式与方法

    作者:熊辉 刊期:2016年第10期

    新媒体信息科技的兴起创造了新的传播方式,新媒体环境下的企业品牌传播呈现出新技术、新平台、新特征、新传播的特点。为了适应新媒体环境的特点企业分别从品牌名称、品牌标志图形、色彩、字体等方面制定了品牌标志更新的形式与方法。使企业品牌标志更新在新媒体环境下更加国际化,更具延展性、互动性,更利于品牌营销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