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非遗文化的传播

非遗文化的传播赏析八篇

时间:2023-11-20 10:02:14

非遗文化的传播

非遗文化的传播第1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共传播;产业化;舟山群岛新区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7-0000-01

一、舟山群岛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与特点

舟山群岛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非常丰富,目前,已经有5项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9项列入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2项被列入浙江省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名录;非物质遗产保护共有文物保护单位109处,其中部级3处、省级5处;命名了6个“舟山市民族民间艺术之乡”和10个“民间名艺人”。

1.海洋性

舟山群岛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囊括了民间表演艺术类、民间造型艺术类、民俗风情类等三个类别,种类齐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的批浪潮中,岑氏木质帆船、观音传说、谢洋休渔节等多个项目纷纷脱颖而出,进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从生产到生活,都有反应海洋生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之应证,是当地渔民生产生活艺术上的衍伸,完整的记录了我国海洋文化历史发展的变迁,体系鲜明,并且都深刻的烙上了海洋的印记。

2.脆弱性

现在我们一提起非物质文化遗产,说的最多的是如何保护它,因为海洋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有实物来承载,所以在一代代的传承别容易出现断层。即使是远离战争,现世安稳的时代,许多海洋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渔船机械化作业发展,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它的传承人也就越发稀有。

3.地域性

每个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长久以来由该地区自然地理条件逐渐形成的,其历史性与纯粹性很难被模仿,更谈不上超越。所以从经济角度讲,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区域特色文化其实就是每个旅游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具有极高的传播价值。从文化保护的层面来讲,想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将其不断的发展,在新的时代赋予它们新的意义,这都必须落实到它们所依托的地域,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在当地民众生活中得以延伸或维系。

二、舟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

(一) 舟山群岛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共传播现状

目前舟山群岛新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还处于初期,主要在新区内部进行宣传,并没有在较大的范围内形成知名度。根据调查整理,舟山群岛新区的信息,主要出现在官方网站当中。舟山群岛新区应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内核,乘着旅游产业这艘大船,在练好内功提升自己内在实力的同时,花大力气提升区域美誉度及知名度。

(二) 舟山群岛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现状

现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经常以符号等抽象的形式出现,虽然是脆弱的存在,但这就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较容易的和融在其他的产业当中。舟山群岛新区的旅游业中包含了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如大型山水实景表演《印象普陀》就主要演绎了普陀的观音文化,舟山的许多旅游特产之一就有佛茶,同样包含了观音文化符号,以上零零总总的例子都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与物质实体相融合的。整个舟山群岛新区的旅游依托四大佛教圣地之一的普陀山带动,通过长期以来的旅游开发,舟山又出现了有着新亮点的景区,如桃花岛,东极海钓,沈家门海鲜等极富海洋风情的游览地。但除了旅游之外,还很少有其他已经形成规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如舟山独具的民间海洋工艺品、舟山渔民画、一口井、佛茶等虽然极富地域特色,但是还没有得到深入的挖掘。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共传播与产业化协同发展

(一) 公共传播与产业化措施的密切关系

在目前的经济年代,要想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参与到人们的生活中来,就不得不考虑经济账,只有使人们在参与的同时既满足了精神上的需求,又有经济上的支持与保障,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真心得到世代的弘扬与发展。舟山群岛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总体目标下的必然选择。在获取一定经济利益为指导的路线下,加大公共传播的力度则是又一个重要步骤,为了获得产业化的最大收益,首先要圈定目标消费人群,将中国广大的消费者纳入自己的潜在消费对象中,是一个极富眼观的策略。而产业化水平的高低是舟山群岛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有效利用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内在的硬件,是其他一切辅助活动的基石,产业化水平达不到一定的水准,其传播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所以说如果二者发展的步伐不一致,就会导致相互的肘制,从而影响整体的前进。

(二) 公共传播与产业化协同发展策略

1.兴办会展节庆活动

会展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展示推广,属于公共传播的一部分,但是,基于现实的发展我们赋予了它新的意义,在各地区展示与交流中可以不断的学习别的区域的先进经验,加快自身产业化步伐,将更多的选择权赋予市场,根据市场的需求生产富有非物质文化内涵的产品,将是文化产业化发展的不二法门。

目前为止,舟山群岛新区已经打造了一系列的节庆会长活动,如舟山的“中国(舟山)国际沙雕节”、“中国南海观音文化节”、“中国海鲜美食文化节”、“中国海洋文化节”、“沈家门国际民间民俗大会”、“桃花岛金庸武侠文化节”、“普陀佛茶文化节”等节庆,以其独特的海洋文化背景已经在区域范围内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但要在全国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浪潮中独领,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文化品牌,这些节庆活动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2.学校教育与社会引导相结合

教育可以说是最能深入人心的公共传播方式,它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年轻一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感情,并且还可以让更富创新能力的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遗产进行创新和再加工,使其符合整个社会发展的潮流。

在实地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在半升洞码头附近,常常能看到许多团体、组织进行文体活动,健身,跳舞形式种类丰富多样。相关部门可以通过提供音响设备和培训老师的方式,向市民普及舟山传统非物质文化艺术,使其成为大众茶余饭后的活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新的活力。定期举办相关的晚会,比赛,动员相关商家资助比赛,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重回大众视野,就能达到公共传播最好的效果。

3.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新媒体为载体

新媒体和代表传统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能够结合,这取决于二者本质特征的趋同性以及发展中的相互依存性。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门户网站为平台,运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和三维动画等多种网络信息表现形式,向大众提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和体验,这样就拓宽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渠道。此外,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下,进一步推进舟山群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网络产业的结合,采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将民间歌舞、民间乐器、民间工艺美术以及民族语言神话等文化资源与原创视频、博客、播客、微博等网络文化产业相结合,增强推广力度,丰富拓展产业链条,打造以新媒体平台为载体,原生态内容为主体的强强联合阵容。

非遗文化的传播第2篇

摘要:用漫画艺术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漫画话温泉和温泉画漫画,探索创新的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形式,以一种轻松愉快、受众面最广的漫画艺术形式,取材于现实生活依靠不同的技法加以表现,或是表达思想,或是传递信息,或者只是单纯的幽默。达到较为宽广的受众面,从而对传播温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漫画;温泉;文化遗产传播

一、漫画话温泉

(一)缘:温泉是一种生活

过去,洗澡对于人们来说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是一种功能,就如同去粮店买粮,一个月一次,或者更长,功能世界里,洗浴本身没啥美感。而如今,洗浴经常化,温泉旅游也很经常,洗浴变成了一种常态的生活,泡浴之后做按摩、擦打精油,在温泉里出现的次数明显增加。

温泉世界里有了雅兴,而且还成为了一种生活,自然便可以成为艺术取材的新领域。温泉其独特的魅力不仅受到人们的喜欢,连可爱的小动物们对其也情有独钟,温泉让小动物们享受到了温暖,通过温泉吸取了不用的矿物质和盐分。相传世界很多地方都有动物发现温泉的说法,可见动物性感觉要比理性逻辑来得快,与其运筹帷幄般地认真思考,不如跟着小动物后面寻找,温泉猴子例子告诉我们要分层次认识温泉。由最初的本源直接切身感受,然后且听之文化典故,最后则是个人偏好喜欢还是不喜欢,与温泉结缘。

温泉+动物,只要听说这个话题,无不会诱发画家的兴趣。

(二)灵感:印象温泉的启发

画家作画需要灵感,而裸浴世界容易产生灵感,这是一个不需宣扬的事实。从灵感角度上看,绘画工作者应该逐步加大对温泉世界的观察,从中启发自己,或曰自己的创作意识。

印象系列在中国已经人气多年,这些产品都不是旅游学家的创造,恰恰是来自艺术家的发明。迄今有云南印象、印象丽江、印象刘三姐等等,印象是什么,是真实存在出来的吗,真实一般都是客观的,一般都是令人感到痛苦,无论怎么样的做都会让人感觉到不真实,无论付出怎么样努力,人们即后就不在纠结于物象的真不真实了。客观真实是印象真实的基础,构建真实,构建自己脑子里的真实想法,然后将那个想法建设出来。温泉如烟飘渺,温泉可以印象。

(三)挑战:以漫画表现温泉

漫画在其人物情感表现上可以是愤怒、愉快、平静、不安、亲密、疯狂、自满,甚至在视觉上可以表现出感官受到的喧闹、刺鼻、寒冷、酸味、温暖的刺激,图画就是这样来唤起观众感情或感官反应,这样的原理就是漫画的命脉。通过时间和运动,漫画既可以通过画格之间的知觉封闭来描绘,也可以在画格之间和之中被描绘出来。

用漫画表达对温泉的情感,那种无形体会该以怎样的线条描绘?不同的线条有不同的意义,从消极和恒久到得意并且强势,再到动态,再根据形状,可以表现出讨厌加严峻、温暖加柔和、理性加保守,根据笔触可能看起来狂野而致命,或是虚弱并且不稳定,又或是坦率也藏匿的。就算全宇宙最没表现力的乏味线条,也不可避免地会刻画出它们的主题性格,图画中生命线条是形式化了的语言,是语言的原始根源。绕来绕去,一句话,线条是表达,相当于语言,每根好的线条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当然,低劣画者画出的线条啥也不是,尤其是在缺少爱的情况下。

在绘制温泉漫画时,温泉的温度很温暖,用一些曲线来表现,告诉观者温泉的水是热的还冒着热气,但有些温泉水由于是不同矿物质组成的,就不太容易形成是清水还是原汤的效果,这时候就需要在水里加一些线段,表达这个水是有颜色的,漫画符号往往就是它的艺术语言形式,图画可以引起读者的强烈感觉,但是也缺少文字具有的明确性,相反,文字虽有明确的意指,但其缺少图画中直接冲击,它的效果是逐渐累积的。

二、温泉画漫画

与漫画话温泉不同,温泉画漫画是指站在温泉角度渴望来自漫画的帮助。外人眼中的漫画,能帮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温泉人对漫画一无所知,其实这是谦虚,每个温泉人都见过漫画,虽然不会画,说得不准确,但理解的未必就一定不靠谱,温泉人觉得漫画可能会帮助我们解决哪些难题。

(一)记录遗产

时代变化,关于温泉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消失,迫切以漫画的形式来记录、保存。当然,不排除以文字记录,以及通过影像记录,可采取多种方法保护与抢救遗产。

古有官汤、商汤、民汤之分,虽然有不公平成分在其中,但那是历史,也是一种文化,在日本有其温泉僧侣汤、妇人汤和男子汤之分等等这些引入现今社会需要,建成旅人汤、女汤、男汤孩儿汤等等,在有了具体的参照性指标。

古有七日温泉汤治,在中国远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浮丘与轩帝”的时代,北宋元符进士夏津县令凌唐佐所写的《黄山汤泉》诗,把诗中记述的轩辕黄帝曾在黄山汤泉浸泉七日,皱纹消除、消除病情、返老还童传说。

温泉地需要有泉眼,有的是古井,井深而且井热,温泉井边建设广场、亭子、赏泉、观泉等,热井是竖的、向上建,向下可否称为下垒,线下先进再垒,并在建造过程线上进建……温泉自涌,历经沧桑,在泉眼旁会留下矿物质的沉淀与结晶,打开泉眼温泉的井盖,在输汤管道上会发现大块的结晶。

保持自古以来人类对温泉的神化或崇拜,或者重拾那种渐渐失去的崇拜意识。温泉源不可动,温泉历史文化中,泉源神圣不可轻动,温泉地所有一切都以泉源为动力的,泉源神圣不可动,即使动也要谨慎,做个仪式。

(二)情景展示

百闻不如一见,见可以是指实物,也可以是指漫画。在温泉规划中,要涉及到很多产品,目前多采取照片方式。照片的优点是真实、全面,但重点不突出,有时会让人看不出重点,还经常会涉及到知识产权问题。如果在规划队伍中有漫画家成员,许多问题便不再是问题。就目前而言,有露天风吕、自然汤屋、交流足汤等产品,露天温泉要求有氛围、中远背景共3个层次感,这些都有赖于漫画功能。

汤屋概念源自于近年来将温泉洗浴引入到房间中的做法,将水设施与家具同处在一个宽敞的房间内,它的存在是家空间与温泉相结合的产物,确切地说是在温泉地建设家性空间,在家中这样的私密的空间之中,裸浴就很安全了,家庭中早些年夫妻泡汤时还各泡个的,中间还有个屏风,不时地传来语言的交流“老婆子,毛巾递过来,老头子哼着小曲享受着温泉带来的惬意”。

(三)引导文明

中国人出国旅游不文明,已成为全世界的思维定势。其实,许多国人在国内旅游时也不文明,显富露富、缺少教养、愿意大声讲话、爆粗口、占座位、浪费资源等,除了凡凡的措施之外,还应从具体领域做起。温泉旅也有很多不文明现象,淋浴长流水、在浴池中搓灰、不遮盖的裸行走、以足试温、浴巾随便放等,可以发回漫画的讽刺与幽默功能,达到教育目的。

1、倡导交流:中在日本温泉文化中,足汤文化有别于我国的足疗,在足汤中有很多交流的氛围,在与谈话对方裸足入足汤之中,以水相连与热之传导,谈话双方穿着浴袍且并没有零距离接触,从而增进感情。交流是将对方当回事,尊重对方,而不文明正是不尊重对方,旅游文明建设也需要异曲同工。

2、畅浴温泉替代豪饮醉酒:现代生活节奏的快速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日益追求与之加深,但剩下来就是内心的孤寂,这时候需要聚起自己朋友在一起,传统中常常中国人的习俗是把酒言欢,对饮几杯以示畅快,而在现代人喧嚣的都市中,以温泉待客,当客人来了,邀其到温泉地,用是畅浴代替畅饮,那是何其舒适和温情的惬意啊……

3、汤礼:一裸需要有帮助,除非是趁着夜色出出进进,这样才不太会不失大雅,又能体会温泉洗浴的不裸不爽好处,温泉遮其丑且温泉水还很舒服,温泉让我们知其礼,知礼才会对我们有所帮助。温泉带给我们的惬意的温暖和舒适难以忘记的情怀,那么我们如何回报温泉带给我们的情意呢,在泡温泉中,首先需要的就是淋浴,洗净之后才可以下池子,这是对温泉的尊重,也是爱温泉的第一步,然后就是规矩下池,小心翼翼的,别伤害了温泉,然后就是静静的浸泡,不大声说话,也不用化学的东西,同时在池内也要遮羞,那是因为温泉也是怕羞的哦。

(四)知识表达

1、低碳:温泉资源是珍贵的,正所谓物以稀为贵,一些温泉地的涌水量也不过千吨,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就要人类的知识与智慧了。从最初人类洗浴需要自己生火,烧水才可以达到温暖水温进行浸泡,到让人类直接就可以感受到了温泉的方便与快捷舒适,温泉是低碳之父。

2、温泉水工:两个独立的温泉池就会有两个温泉入口和两个出口,这样大大地浪费空间,也不利于资源开发,这就需要人们发挥想象合并一起便于空间利用。

3、池中岛:如何在有限的空间中,在一个池中容纳更多人,可以建立池中景,以景为靠依,这样有限空间就容纳了更多的人,享受惬意时光。

4、浴场双关伞:栈道阴凉,一伞双关。在通往温泉池小道上,同一伞下一边浸泡在温泉之中,体会着暖暖惬意,一边坐着栈道绿荫之下,凉凉之风袭来,静中之坐,动中之泡,动静皆成一伞之下,妙哉。

5、汤池中长凳:温泉水中有了长凳,让人看到以后就想坐下,安心、亲切。人坐下后温泉水齐胸,这样尤其是老年人没有了水没脖子的恐惧,坐下来下面是粗糙一点,有点摩擦力,这样即使是身子很滑也不容易,滑入水中。不坐地方则可以溜光水滑。

6、汤里大陆架:喜欢温泉的人,或坐、或倚、或躺下。汤盈溢上炕,炕上有石枕,寝在那里,浸在那里,在躺下的时候,若是习水性,则在其中安逸平稳,尽享温泉之乐。若不会水的人躺式水中会很心慌,很是难受。

7、斜汤:一处大约30度的倾斜面,最上面有一排涓涓热汤流出,脚下有挡,人贴在上面,挂在那里,温暖不说,似躺斜贴。吾斜你正,汤里毕加索,所谓斜正,汤里汤外可以互换位置,生动有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三、结语

用艺术保护与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遗产有实体可供保护,旅游者可以观赏残留的古代建筑。非物质遗产缺少物质实体,非物质遗产进行保护有一定的难度,现在广为流行的作法是施行传承人制度,这尤其适合于手工制作――小物性,如泥人、剪纸等,以及适合于舞台表演的艺术形式。对温泉而言,往往连手工制作、舞台表演也较难发现,古人利用温泉基本上是纯非物质形式,保存记忆该如何进行,绘画就是一个好的途径,就如同《清明上河图》留下了当时的繁荣情景。

温泉是地下热水的自然涌出,温泉的文化内涵是人类赋予的,它呈现出来的是一个区域范围的历史文脉。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众多艺术形式中,绘画尤其独特的魅力,其中一点便是有提示的可想象性,进而漫画是一种轻松愉快、受众面最广的艺术形式,取材于现实生活依靠不同的技法加以表现,或是表达思想,或是传递信息,或者只是单纯的幽默。以现在观点看,遗产确实高于生活。阅读绘画艺术作品,轻松愉快,可读性强,有很大的受众面,同时助于吸引画家及年轻绘画工作者,寻求到新的创作素材,激发有原创性质的表达方式。对保护与传播温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十分有意义。(作者单位:辽宁金融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阿恩海姆著,滕守尧等译. 艺术与视知觉[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2]毕克官,黄远林.中国漫画史 [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6.

[3]陈星.赏心悦目――漫画品读笔记[M].杭州:西泠印社,2004

[4]陈墨香,汪 集.中国地热研究的回顾和展望[J].地球物理学报, 1994, 37(1): 327-328.

[5]陈有利.温泉旅游资源的保护途径分析[J].时代经贸.2008,(12)

非遗文化的传播第3篇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特点

活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是指它的表现形式时时刻刻处于一种流动与变化的状态,而非静态停滞,致使它从最初的产生,到日后被完善,被创新,最终形成体系。生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性特征是指它依托于生态环境而萌芽成长,可接受外界的信号有所变化,实现其创新与升级。当它成熟完善后,又映射出生态环境的特征。传承性。非物质文化传承的重点是形态与内涵,传承的基础是传承制度与传承方式,一代又一代人通过约定俗成的传承制度与传承方式将其形态与内涵传承下来,才让世人看到穿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变异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的过程中,伴随着环境的变化,传承人的创新与改造,衍生出很多分支,表现形式上会产生变化,而其内涵却始终如一。变异性的存在也是其“进化”和“传播”的结果。二、高校艺术教育人才在非物质文化传播中的地位与作用分析

(一)高校艺术教育人才是非物质文化传播的重要主体人是整个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人更是非物质文化传播的主体。正是由于“人”的存在,非物质文化才得以传承与流传。非物质文化无论具有的是何种表现形式,它都需要人来将这种表现形式保存并传递下去。当然,保存的形式可以是通过书写留在纸张之上,也可以是通过技艺的传授得以保留。非物质文化是人类特有的文化,人就是它的传播主体。高校艺术教育人才是专业从事艺术学习、研究、创新与发展的人才,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掌握艺术形式,将艺术形式通过自己的努力展现到世人面前。相对于其他专业的人才而言,他们需要更多的承担起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工作。非物质文化作为具有稀缺性、濒危性特征,这就要求高校艺术专业人才更要重视非物质文化的传承,成为它传播的重要主体。各种类型文化的繁荣发展才使我们拥有了一个灿烂的文化氛围,在这个繁荣的景象的营造过程中,非物质文化功不可没,为了继续保持我们所拥有的文化可以继续繁荣下去,就要付出更多精力来传承与保护它,而这重任就落在了高校艺术教育人才的身上。

(二)高校艺术教育人才是非物质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非物质文化之所以具有“非物质”性就在于它不是以其他“固定”的载体存在于世间的,它的载体是人。它扎根于人的思想之中,存活于人的生活之中,通过人的所掌握的表现形式来展现,经过人与人的口传心授而得以传播、延续。非物质文化被称为是“看不见”的文化,它由人来保管,由人来经营,而人这个个体成为了它的“栖息地”。高校艺术教育人才会通过系统的学习来掌握艺术的深奥内涵,在他们掌握了艺术的内涵后,学习了艺术的表现形式后,再将这种艺术进行加工传播给更多的人们。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非物质文化进入了衰落期,年轻人们一门心思扑在“世俗版理想”的实现上,没有人愿意掌握非物质文化,成为非物质文化的载体。然而,掌握非物质文化的内涵与表现形式,是当代高校教育艺术人才的责任,他们既然选择了艺术行业,就应承担起这份历史使命,成为非物质文化的载体。

(三)高校艺术教育人才是非物质文化传播的重要客体或内容非物质文化有一个重要的功能,既它可以对个体实施社会化的教育,将个体塑造为传统文化的产物,将“野蛮人”变为“文化人”。人们在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时,往往将关注的焦点放在“文化”的传播上,既文化内涵与文化表现形式的传播,却忽视了“人性”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精髓所在。通过科学家的实验与调查研究,“人性”并非是先天形成的,它是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不断完善的,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并非是自然的产物,而是历史的产物。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人所掌握与传承,也使人性变成成熟与完满,而人性的特征也同样伴随着非物质文化的传播而被传播出去。艺术教育人才在高校学习的任务除了掌握专业的艺术技能,再者就是通过学习塑造完美的人格。学习什么文化艺术,什么文化艺术的特征就会渗透到骨子里,伴随着文化艺术的表现而一同被传播出去。那么,高校艺术教育人才在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与载体的同时,自身也会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客体与内容。

二、结语

非遗文化的传播第4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生存性保护;传承性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7 — 0105 — 02

齐齐哈尔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承载的地域特色是齐齐哈尔市发展的灵魂。不仅仅是因为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真实地记录了历史变迁中丰富的民俗历史和人文特色,更重要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地区文化品质提升与城市文化品牌塑造的根基与精髓。在城市化推进加速,地区发展思路雷同的时代,保护特色文化并使其融合于当地经济发展规划,是在打造文化软实力趋势下,一种可持续性的城市文化品牌建设与发展思路,同时也是中国梦实现的一种民族自信。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首要任务就是保证文化形式的原貌传播。借助新媒体平台,探索保护新思路不仅具有历史文化意义,更具有时代性的现实价值。

一、数字化及数字化保护

数字化的过程是将现实生活中的丰富素材通过信息转变,使其成为可以存储操作的数字符号,通过计算机的统一处理,实现数字信息的稳定性保存,同时为信息所承载的意义创造更加可靠的传播途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实际上就是将以非物质的形态存在的文化形式固定下来,转化成一种可观、可感、可留存的模式。更确切地说,目前所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大多数情况下都只是对其进行的数字化转化。数字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和传承提供了技术前提,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从理论的探讨跨步到实际的操作。数字化是借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对以人为载体的文化形式进行记录。这种记录以如实反映文化原貌为最高要求。科学严谨的操作和持续性完整采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成功的关键。

在新的传媒环境中,数字化被赋予平民化的色彩。信息平民化,信息共享平民化。互联网使信息的传播呈现密集的网状结构,强大的超链接功能使一条原本在小范围内传播的信息被瞬间放大。拓展了人际传播的能量,延续了人际传播的效果。手机终端的广泛使用使信息传播更加及时。碎片化的信息处理,随时随处的浏览和分享,使信息传播的过程更加多元化。微博时代、微信时代的到来又使信息传播拥有了微视角。微传播状态下的信息更加具有人性化特征,更容易被围观。新的传媒环境和传统的传媒环境相交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信息环境。在这样的信息环境中,有效地调整信息传播形态,便可以获得超越以往的传播效果。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陈酒,新的传媒环境是新壶,只有改变思路,突破传统,充分利用最新的信息传播技术,一壶受人青睐的佳酿才能完美呈现。

在新媒体平台上,特别是4G网络技术支撑下的微视角传播优势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搭乘新技术动车组,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利用数字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采集与存储并不是文化保护的核心,这只是文化工程建构的第一步。经过数字化处理,使原本散落于民间的文化形式得以重现并获得新生,更重要的是获得一种与当代受众的内心达成共鸣的机遇。这种采集与重构的最终目的是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一个独立的主体,在时代的变迁中被认同与传播。

二、数字化保护是生存性保护

生存性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首要优势。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性保护应该是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基础。只有获得了生命才能谈及生命力。生存性保护是对历史的尊重,同时也是对于文化的敬仰。地域特色文化的发掘与拓展是城市文化的丰富,是最直接的城市品牌。文化的根基承载着城市的记忆,浓缩了历史、现实与未来。这里所指的生存性保护主要指两个方面:

(一)完整的数字化保存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传承人和地域环境的依赖性较强,很多珍贵的文化形式无法得以妥善保护,甚至有一些文化遗产面临消亡的困境。随着人口城市化转移的普遍,很多传统技艺后继无人。虽然近几年国家与各级地方政府加大保护力度,但是仍然有许多传统文化形式濒临失传。在数字化保护推广普及之前,很多传统的文化形式保护更多地依赖于文字记录与图片采集。后人对于文化形式的了解需要借助文字与图片的断裂式记录,重新解码。需要研究者调动自身感官系统与想象将其重现。这样的记录是碎片化的,是平面的记录。这种记录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文化形式的连续性,无法记录文化在人的口传心授过程中所领悟的神韵与精髓。数字技术使传统的文化形式真实再现。全面立体化展示声音、画面以及神韵。弥补原有信息采集中的种种不足,以纪录的形式将文化原生态的艺术特征和技艺风采进行准确的合成。数字化保护以其多种优势迅速获得了广泛认可:存储功能强大,不易失真,便捷的拷贝能力,低廉的保存成本,强大的数据库建设与搜索功能等等。

(二)拥有时代更新能力

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使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也走上了创新发展的道路。依靠先进的网络技术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意开发,使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走进更多普通人的生活。对于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重要价值指标是看它与当代生活的关系。这种重要关系有的是显现的,比如它的传播价值甚至经济价值,而有的是隐现的,这种隐现的价值往往要从这一文化形式的历史沿革中去发掘。无论是显现的价值还是隐现的价值,都会是这一文化形式历经无数代传承的基础。经过数字化转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了更加灵活的传播属性,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人际传播,能够在传播中获得最及时的反馈,并因此聚合海量的注意力资源。这种传播模式的开发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达呈现碎片化、即时性无界传播,改变了文化传承的传统思路,在新媒体环境下实现了文化创新。

三、数字化保护是传承性保护

传承性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另一大优势。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性保护是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时代性趋势。借助于数字化处理的技术,实现档案式的音、像、色、形、神等全方位记录,是文化遗产得以保护的基础。数字化保护的另一个层次是以原汁原味的文化本源为基础的再度创作,进一步开发文化潜力,使文化传承更加富有生命力,更加符当代信息资源的传播属性,使受众或者消费者通过信息传播形式获得更多感染,从而增加选择性接触、选择性记忆的倾向性。

(一)“媒介即信息”

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在百年前提出“媒介即信息”理论,科学地阐释了媒介自身特征对于信息传播的影响。在信息传播格局重新整合的当下,信息传播媒介自身的特征依旧深度影响着信息内容本身。新媒体技术支持下的微传播形式,使原本很难进入大众视野的信息寻得了传播的机遇,并因此焕发了新的生命力。在自媒体时代,只要拥有一部支持网络上传功能的手机,就能够实现信息传播。只要所传播的信息具有足够的吸引力,一条微博甚至能够掀起一阵巨大的舆论海啸。2012年张家界市旅游局副局长、调研员郑亚平,因为在张家界旅游宣传MV中客串“稻草人”,模仿 “江南style”中的情节,大跳张家界“茅古斯舞”,从而使他本人与当地的微博关注与网络搜索量迅速飙升。在这场舆论风波中,原本很少被大众关注的“茅古斯舞”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进入了大众视野。作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茅古斯舞”是舞蹈界和戏剧界的活化石,成为受众关注的热点并不是经过精心策划,但这次传媒事件中新媒体与古老文化形式结合所引发的关注,传播范围之广、传播速度之快、传播效果之显著也着实让研究者震惊。

(二)文化自信即民族自信

2012年11月,十报告提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即“三个自信”重要理念。自信不仅是一种底气,更是一种精神状态,自信是崛起与发展的动力。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而言,前提是保护民族的文化精髓,延续中华民族多彩的历史文脉。抢救濒临失传的文化技艺、再现古老而淳朴的民间文化样式。同时以发展的视角来看,数字化保护的另一项任务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传播。静态的文化资源只有被注入了动态的时代因素,才能够与当代人形成一种互动。这种互动让更多的人民感受到民族的文化力量,让更多的人民在以数字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内容的传播中达到精神的共鸣。文化自信既来自文化传承人的自信,也来自文化共享者的自信,进而达到全民文化自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也借助这种民族自信得到拓展和传承。

四、数字化保护助力我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可以实现文化元素在传播形式上的创新,并深入展现更加原汁原味的文化魅力。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与市场对接,探讨如何以更加有效的传播途径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市场的认可,这种努力与探索从另一个角度上讲也是获得一种可持续性的保护和发展。

齐齐哈尔市委第十二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提出要以城市化、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为统领,扎实做好2013年工作,构建齐齐哈尔更好更快发展新格局。在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方面,强调要“推动文化与旅游相结合,促进文化发展由基础向高端、由高端向产业迈进,不断提高城市的文化吸引力和群众的文化消费水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开发,除了与旅游相结合,还可以在很多方面大有作为。重要的一点可以探索在“三化”建设中的文化凝聚力的问题。

城镇化、城市化的过程中,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改变原有生活环境的同时更希望融入城市,共享城市文明。人口向城镇、城市转移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的实现,人口的增加会有效刺激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城市与县镇的农村人口可以获得更好的生活资源。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凝聚独特的乡村文化和城市文化,人际交往密切,民间文化气息浓郁的乡村文化和节奏快、人际关系相对冷漠的城市文化原本各有千秋。如今,因为人口的地理转移,要将两种文化相互交融并均衡发展。这种尝试能否成功,除了硬件上的必要准备,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鼓励和引导。农村人口离开家园进入城市,除了要有全面的政策和经济的保障之外,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的认同。文化环境的凝聚力能够打通城乡居民的认知壁垒,构建全面和谐的人文氛围。拥有浓郁民间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汇集了城乡居民共通的乡恋。以文化为纽带,挖掘并推广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形式,着力发挥文化的创新力,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搭乘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快车获得前所未有的推广。

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城镇化发展达到一定高度,基本实现稳定的高级状态。城市化、城镇化的过程,不仅是人的城市化和城镇化,也是文化的城市化和城镇化。打造个性化城市文化品牌,不仅可以增强文化产业的创新活力,还能够带动城市经济运转。很多有代表性的文化形式都深藏民间,让文化进城,在更加活跃的城市信息氛围中,激发传统文化形式的内在活力。避免了一些传统文化形式因为后继无人而濒临灭绝。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形式更容易在城市环境中被关注进而得到传播和保护。同时城市环境也可以实现传统文化与市场的对接。繁荣的文化产业能力、良好的群众文化素质可以为城市化和城镇化提供强劲的发展动力。

〔参 考 文 献〕

非遗文化的传播第5篇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的保护与延伸,大众传媒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大众传媒语境中得到了多重的身份转换,展现出了不同以往的姿态。本文将探讨在大众传媒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同身份发展状况,以求更好的利用传媒资源的社会督导力,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尽快找到准确的时代身份,获得新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众传媒

中图分类号:G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1-0229-02

一、语境转换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大众传媒的推导下,信息、资源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整合,西方强势文化以龙卷风之势横扫世界每个角落,民族传统文化也在此愈加受到社会关注。随着对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呼声的高涨,联合国于31届成员国大会文件中,首次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替“民间传统文化”的概念,并于2003年10月17日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这标志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导的、世界各国参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达到了新的水平和阶段。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始身份探究

千年的农耕社会孕育了今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从人们最基本的日常生活而来,是古代先人生存状态的原始展现。这种原生态文化的手工生产方式所特有的个体性和独特性承载着不同族群的审美意趣和道德判断。这不仅成为古代地缘文化的表达也成为古代不同社会阶级的文化价值体验。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含义及形态

进入现代社会,机械工业的发展打破了传统小农经济体制,在工业化批量生产的影响下,在追逐效益的市场经济秩序影响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土壤严重水土流失。在巨大的环境变更中,很多传统造物没能继续其生命,匿迹于历史的长河之中;保留至今的大都也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目前,如何保护这种原生态文化,如何使其在今日重获生命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心。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我国千年来农耕社会的民族文化总和的概括,所含庞杂,我国国务院办公厅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给予了形式上的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包括:各种口头表述;传统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和文化创造形式以及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由此可见今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强调对传统造物的技艺传承,造物环境的沿革研究以及其人文精神展现。

二、大众传媒视域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考察

发达的科技与市场经济为社会主导,是现代社会的两大特征。当代商品经济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新的生长机会,同时也带来了淹没其本质的威胁。如何在其中找到安稳的立足点,非物质文化遗产正进行着多种身份与形态的尝试。

现代传媒,作为社会大众文化传播的中流砥柱,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其视域下的身份形态将直接关系到人们历史认知的态度。以下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今日大众传媒语境下的生存身份及形态做分类考察,以求发现问题,对其进行更好的保护与发展。

(一)原始形态的存档与再现

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原生态文化,对其保护的首要形式就是对其原始状态存档。目前,现代媒体利用高科技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大量的搜集记录并反馈社会。例如央视的《探索・发现》栏目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了大量细致的报道,使人们对本民族文化有了更多的认识了解。通过节目人们可以看到几近失传、鲜为人知的传统文化技艺,大众传媒使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最直观的认识和兴趣,起到了宣传保护意识的作用。

(二)还原商品身份

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能自生至今,是因为它能与现代商品市场自然结合。现代市场的多元性与包容性使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有了新的生长空间,并且出现了多层次的分化。

一些民间杂耍技艺与器物玩具重回大众市场,大量出现在节庆庙会与旅游景区中。拿开封的清明上河园景区为例,现代兴建的仿古建筑一条街内汇集了的以七朝古都汴京为中心的中原民俗文化。从婚丧嫁娶的习俗表演,到街头艺人的杂耍重现,再到浚县泥咕咕、朱仙镇木版年画、汴绣等民间艺术品的热卖,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特定的环境以旅游商品的形式重回大众的社会生活。这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是古时大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拿入今日,为现代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历史文化乐趣。

还有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稀有性或技艺难繁,在今日市场经济的衡量中价值千金,但丰裕社会依旧为其提供了特定的市场消费群。不论是珍贵的历史遗迹旅游,还是稀有的民族手工刺绣抑或是一场经典的传统戏剧表演,原汁原味的历史文化体验在今日愈显弥足珍贵。高额的费用源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刻认识与尊重,这里更多是强调对文化的感受与认识,以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为了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继续传承,高额的费用也是对其保护方式之一。

(三)文化的碎片

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今日是被片面取用的,并没有以完整的身份出现在大众视野。在强调文化体验的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想影响下,现代传媒中大量运用传统文化包装现代商品,传统文化在这种情况下被断章取义,成为形式的躯壳。

现代商品所体现的经济利益第一的市场精神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改变,即使其宣传方式十分含蓄而优雅。传统文化被大众传媒引入现代商品包装只是美化其卖相的手段之一。拿中国传统图案中出现最多应用最广的龙纹为例,它在古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与帝王相伴出现,以表特权,彰显君威。并且其不同的造型与色彩都有特定的时空含义。而如今龙纹在商品中的应用可谓无所不包,已呈泛滥之势。其造型粗糙难看,装饰结合不伦不类。这就是对传统文化缺乏本质认识,只是以浮躁的心态为产品谋路,结果让人贻笑大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大众传媒中的碎片状态,使其精神随着商品市场的波动而消解。民族传统文化的被动姿态最是其为可悲的地方。

(四)激活传统文化精神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的是传统的中华精神,对这种精神的宣传,大众传媒也有新的现代表现形式。即用现代的表现手法,讲述传统的民族文化精神。

这里最有代表性的例子算是全球第一品牌可口可乐的中国电视广告。可口可乐作为世界第一品牌,以其年轻活力的面貌被世界各地的人们接受。我们经常可以在全球广告创意大赛上看到可口可乐公司的获奖广告,其精彩叫绝的夸张创意与新潮鲜活的动漫表现手法都让人眼前一亮。但可口可乐在中国电视投放的媒体广告却极为传统,用现代手法集中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拿可口可乐2007年春节期间的电视广告为例,一句“过年了,带我回家”就紧紧牵住了中国人的神经。广告用中国的体育英雄刘翔为代言,与可口可乐年轻、充满活力、爱好体育的传统品牌形象一脉相承。其中还有两个可爱的动漫虚拟儿童喜乐出场,与刘翔一起飞回家,广告形象地描绘了中国人以家为重,团圆迎春的传统习俗。广告场景为虚,但情感传达却实实在在。可口可乐作为第一国际品牌对各地民俗文化的颇有探究,与当地文化的完美融合是可口可乐走遍世界不败的重要策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传媒要学习的不仅是现代的表达手法、传播手法,更要注意的是不能忘了自己的立足点在哪里。文化基点是发展的根,根断了,传播会像失去控制的风筝,旋不了几下就要掉下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递、繁衍是一条复杂而曲折的路,多元发展道路的探索验证也许还需时日,但这也是传统文化继续传承的必经之路。我们只能密切关注它积极探索的身影,不断发现问题,修整方向。

三、大众传播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明其形式,识其精神

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多样,实体造物、工艺技术、民间风俗、说唱表演……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鲜活展现。所以在今天大众传媒中亦然,对传统文化的宣传也要以多层次形态体现。

目前,通过大众传媒看到的大部分是对传统文化外在形式的学习应用,这种表现已是屡见不鲜。而传媒对传统工艺技术的传播却甚为少见。云南大理古镇绣装店里的木制织机和银饰铺前摆弄银条的工匠,大都是摆摆样子、走走形式,作为一种商业广告表演存在,此中的虚假造势,实在难为文化宣导。虽然近年民间有过复兴“汉服”之风,但相关报道也多为新闻噱头,复兴之事也多有义气始然的嫌疑,很快此事便草草收场没了声音。

对传统工艺的多维剖析传播,我们要向一衣带水的大和民族学习。日本对传统工艺过程的传播很是重视,从他们的大众节目里可以充分看到这一点。《料理东西军》与《全能住宅改造王》是日本热播的竞技类生活休闲节目,其中经常由现代生活引出日本传统技艺,并详尽讲述。从传承人、传承地点的介绍到传统工艺的全程记录和道义体现,其报道之详尽叫人叹为观止。并且节目中讲述的传统技艺都是适用于现代生活的,这其中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传统文化的真实生存状态都在节目中完整呈现给大众,使大众在现代生活中自然的接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传统文化本身就是多层次的,它与现代生活的结合更是出现了无比复杂的局面,如何对其学习、应用是个难题。这个问题不能抛给大众来解决,现代传媒这个中间人应该详细分析其多维关系,做好解释、疏导工作。

(二)巧妙传播,制造氛围

现代传媒的高科技性,使传播方式有了多种可能性。从传统平面的纸质媒体,到液晶屏幕的多维传播,再到立体实物的亲切展示等,有很多传媒手段可以利用,都可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方式。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并不只是强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更多是要引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通过一些新鲜的表达手法让现代人接受传统文化。有言道“环境影响人”。文化学习本是耳濡目染、循序渐进的一件事情,制造轻松愉快的传统文化环境,需要大众传媒的巧妙的宣传。

四、总结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承载,其保护不仅需要对其形态的平面拓展,也需要对其精神的纵向延伸。现代大众传媒犹如一只隐形的大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演化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大众传播媒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要充分发挥媒体在现代社会的巨大作用,有效利用传播手段,巧妙的上陈下达,为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对传统文化保护,与其说是对自己本原文化的重拾,不如说这是有着强大生命力的传统文化的必经发展之路。文化脉络不断,中国精神不断。在商业文化的强势冲击下,中华文明与西方世界正进行着新一轮的博弈。中华古有“易经”之说,易为改变,经是脉络,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虽然时空斗转,物换星移,然而古之精华历久弥新至今受用。传播中华经典也要适时代、求发展,使其以新时代姿态感染人们的生活。

非遗文化的传播第6篇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化生存 文化传承

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如果说美国学者尼古拉・尼葛洛庞蒂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提出“数字化生存”的概念在当时还带有一定的预言性质,那么,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互联网和移动网络技术的成熟,如今“数字化生存”已是我们生活状态的真实描述。显然,这种数字化生存是我们不可规避的时代语境,也是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基本前提。

一、数字化生存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急迫性

数字化媒介最大的优势便是信息传播的便捷和开放,为全球范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提供了便捷。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数字化生存是开放的、自由的,但它又会消除世界的不同色彩,把世界同化。很多传统的习俗、观念、技艺等往往显得与今天的生活格格不入,在这个数字化时代正逐渐没落,甚至走向消亡。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迫在眉睫,不容忽视。

2003年10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上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旨在保护以传统、口头表述、节庆礼仪、手工技能、音乐、舞蹈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于2006年4月生效。中国在2004年8月加入该公约。《公约》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为“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 由此可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急迫性的认识已经取得了世界性的共识。

二、融入数字化生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主要手段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必须融入今天的数字化生存,以数字化的形式作为主要手段。为此,国务院办公厅于2005年3月下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

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发挥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数字化采集和存储技术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完整保护提供保障,数字化复原和再F技术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传承提供支撑,数字化展示与传播技术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泛共享提供平台,虚拟现实技术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提供空间。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数字化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建立数字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库,以数字化的形式保存并利用互联网传播。传统的文字、录音、拍照、录像等方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保存手段,但容易损坏、占有场地大、不方便复制。数字化技术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新的记录手段,采用数字摄影、图文扫描等方式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转换为便于存储、复制、检索、共享的数字化的形式,建立网络数据库,供网友学习和交流。

美国就非常重视采用数字化技术保护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国会图书馆的“美国记忆”(American Memory)工程便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举措。“美国记忆”是巨大的美国历史和文化的数字化资料库,有超过900万条记录和100多个主题库,“它是美国历史和创造力的数字化记录……作为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资源提供给公众。”② 近年来,我国逐渐建立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网络服务和数据库。开通于2006年6月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http://)旨在利用数字化技术和网络平台展示、传播中国和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知识,展示我国深厚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并提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信息交流,调动全社会的学术、经济、舆论资源及社会公众的参与,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此后,中国非物质文化推广中心也建立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http://zgfy. org)。地方性的相关网站也陆续开通,如“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网”、“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非遗文化的传播第7篇

关键词:区域非遗;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职学生;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2-109 -03

自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序开展,社会各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高校师生积极投身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保护工作。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有浓郁的地方特征,是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高职院校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为办学基础,在培养技术性人才之外,理应担负起传承地方文化、以文化育人的职能。

六安地处安徽西部,现保存973项“非遗”项目,涵盖15个“非遗”资源类别,其中庐剧、六安瓜片制作技艺、大别山民歌、抬阁肘w、舒席制作技艺、柳编制作技艺和八公山豆腐制作技艺7个项目已列入国家“非遗”名录。借助地域优势,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地方高职院校,既有利于建设校园特色文化,又有助于唤醒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和责任意识,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提高爱国热情。鉴于此,笔者以六安市某高职院校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并辅以访谈调查法,就高职生对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状况进行了调查。

本次调查采取随机抽样的调查方式,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问卷338份,其中有效问卷325份,回收率为96.15%。参与问卷调查者女生人数为182名,男生人数为143名。其中本地人群305人,在城市生活33名,在县城生活42名,在乡镇生活109名,在农村生活121名,样本选择及比例基本符合现实,确保所得数据真实有效。

一、高职学生对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情况

(一)高职学生对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知晓程度与了解渠道

表1显示了14个入选国家、安徽省及六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非遗项目,其中六安瓜片制作技艺和霍山石斛炮制技艺选择最多,分别占全部选择的18.4%和17.76%,民间竞技“显杨冲叉”和民俗“邀大岭”选择较少,分别只占到1.42%和2.96%,可见地方特征鲜明且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的项目最被人熟知。

表2展现了受访者了解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信息的主要渠道,结果呈现多元化。通过电视了解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主要渠道,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获取也占据了一定比例,可见受访者大多通过间接方式来了解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亲身参与皖西非遗活动比例较低。

(二)高职学生对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态度

结合表3、4、5数据来看,87%的受访者对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好感,超过半数受访者认为了解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有用。49%受访者认为了解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丰富知识、开阔视野”,30%受访者认为了解皖西非遗能够帮助自己“融入地方文化,认同感加强”,14%受访者认为了解皖西非遗可以“增强地方自豪感”。可见,绝大多数高职学生对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态度是喜爱的,虽然对皖西非遗总体认知度不高,但对大部分学生对其价值是认同的。

(三)高职学生对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认知

统计显示,93%的受访者认为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比较重要,86%的受访者愿意参加皖西非遗文化保护活动。可见高职学生对当前皖西非遗传文化承状况比较关注,参与愿望较强。

表6显示,高职学生对亲身体验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浓厚的兴趣,愿意通过直接方式了解非遗。观看宣传片、听讲座、主动向他人宣传也占据了一定的比例,说明高职学生有主动了解皖西非遗的愿望,对参与非遗保护的积极性较高。

表7显示了高职生对当前皖西非遗保护面临阻力的看法。受访者群体认为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不强是普遍现象,在宣传上政府主导作用缺失,没有很好带动公民保护意识。“年轻人不喜欢老旧的事物”“外来文化冲击”“传承人少”三个观点的选择表明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与表现形式缺乏生命活力,覆盖范围小,影响力弱,不符合当下年轻人的成长需求。

受访者群体普遍认为在学校设立非遗课程与政府宣传同等重要;21%的受访者认为须加强政策立法保护,严惩破坏行为;16.6%的受访者认为开展公益活动、增强校园参与度也是非遗保护工作改进的需要;15.2%的受访者认为须充实校园科研,培养传承人。

二、高职学生对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特点

第一,普遍关注皖西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参与及保护意识强。高职学生对皖西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持肯定态度,认同非遗价值,愿意亲身参与宣传保护,积极关注地方非遗文化保护及传承状况,重视非遗文化传播中学校和政府的教育宣传作用,展现出主动参加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良好愿望。

第二,缺乏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度认识。如在最熟悉的皖西非遗项目调查中,虽然有36.16%的受访者选择了六安瓜片制作技艺和霍山石斛炮制技艺,但在访谈中发现,部分受访者只知晓商品化的六安瓜片和霍山石斛,对其背后的列入遗产名录的制作技艺知之甚少。受访者大部分只听说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名称,对其具体内容、表现形式、文化特色缺乏细致了解,理解流于表面。受传播力度和本身知识结构限制,高职生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限于感性认知,缺乏深层次的知识理解和学习。

第三,地方文化认同感较高,彰显文化自觉精神。从高职生回答问题的态度来看,均对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持赞赏态度,体现出对当地文化的热爱与认同。主动参与保护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自觉精神觉醒的一种体现,只有充分发挥主体性意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方能焕发生命力。

三、皖西非遗融入地方高职校园文化路径分析

校园文化是大学的核心与灵魂,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是打造高职品牌、提升学校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途径。把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当地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既能建构特色校园文化,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与形式,又有利于扩大区域非遗文化影响,加强保护与传承。

(一)开发课程,构建非遗教育课程体系

利用高校人才优势,组织专家学者开发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把传统文化、地方特色文化引入课堂,建立具有地方民间文化特色的课程体系,并根据专业特色设置非遗课程。如皖西文化类课程可纳入旅游管理课程体系,六安瓜片、霍山石斛的种植与炮制可与农学类专业挂钩,翁墩剪纸、长集皮影戏可与美术动漫类专业共同开发课程,皖西非遗嵌入高职课程教学,不仅有助于拉近学生与传统文化的距离,提高学生人文素质,还有利于其本身的传承创新,扩大影响力。

(二)发挥社团功能,培养文化自觉

社团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途径之一。通过参观非遗传承基地、举办学术讲座、民间艺术家作品展、非遗知识讲座、民间艺术家授艺传艺、家乡非遗文化展示与民俗文艺表演等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感悟传统文化,培育民族文化认同意识,激发对家乡文化传统的深层情感。

(三)善用互联网,增强非遗传播力

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下年轻人获取信息的首要来源,与传统信息传播渠道相比,互联网传播的即时性、互动性与个性化优势更受年轻人推崇,用互联网渠道传播非遗效果更佳。但从网络传播的实际情况看,点击率高的信息更易引起关注,因此增加非遗信息重复率是增强非遗吸引力的有效途径。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可利用图片、文字、视频、声音等形式,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地宣传非遗文化,增强信息重复率,培育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在传播工具的选择上,可借助官方网站、校园BBS、微博、微信、微视频等大学生常用的媒介进行宣传,善于使用大学生乐于接受的网络传播方式来吸引学生关注、激发参与热情。

(四)创新载体,提升非遗吸引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显性表现。由于非遗文化传承以人为本的特性,大多数非遗项目以家庭式、作坊式形态显现,传承人年龄偏大、内容和表现形式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缺乏当今社会生产、生活基础,难以被年轻人所接受。因此把非遗引入校园,既要保留原始内容,也要在形式上进行适当地加工,把古老的文化在现实中变得鲜活起来,让其符合青年人的思维特点,更富有时代感,从而提升对年轻人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陈连锦.“非遗”教育与高职特色校园文化活动[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1).

[2]乔海燕.高职院校参与非物质文化z产教育传承的有效路径研究[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5,(02).

[3]陈浩.区域非遗融入地方高校文化校园建设的研究――以福建非遗文化为例[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04).

[4]陈思琦.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校园中的传播研究[J].中华文化论坛,2015,(07).

非遗文化的传播第8篇

关键词: 海南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月三 动画 创新 优势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是和物质文化遗产相对称的概念,两者都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形式。作为文化遗产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口技、音乐、舞蹈、庆典仪式、传统手工艺等。

黎族是我国岭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之一,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黎族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劳动创造了优秀的黎族文化,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非物质文化瑰宝。

一、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般介绍

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海南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是黎族人民在生活劳动中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和总结出来的,有着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文化艺术领域、重要节日活动、礼仪风俗等各个方面,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历史变迁,寄予着黎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面临着各种困难,如何与各种破坏势力相斗争,争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全面胜利是世界各国人民都需要重视的课题。而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保护方式上还有很多不足,迫切需要改善和加强。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同样面临着以上问题,因此,我们必须从各个方面着手对其进行保护。本文从动画的角度探讨对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保护工作。

二、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动画实现的创新与优势――以“三月三”为例

黎族“三月三”节(农历三月初三)是海南省黎族人民最盛大的民间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一特定节日中黎族人民用祭拜始祖、对歌跳舞的活动方式表达对祖先的悼念、对爱情的向往。黎族文化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占有重要地位,需要对其进行重点保护和传承。然而,黎族“三月三”节的传承大多依靠口传身授的方式,在传承和延续上存在诸多限制。随着“80后”、“90后”群体成长为社会生活的主体,其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均和老一辈群体不同,其接受了较好的文化教育,很多人更倾向于选择更现代的娱乐方式,不利于传统节日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三月三”)的认同和传承。动画将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一种喜闻乐见、赏心悦目的形式予以表现,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当下民众的文化需求,实现对海南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保护。

1.基于动画视角打造新的黎族民俗节日文化

海南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项古老文化瑰宝,其表现形式带有浓厚的传统色彩,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和广大人民的文化需求,这种表现形式、传承方式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有很多局限性,因此我们有必要通过现代化手段对其进行创新性保护。动画作为一种色彩丰富、富于变化的表现形式可以实现对黎族民俗节日文化的创新性传承和保护,使其以全新的形象走入普通民众的视野。

其一,动画可以突破传统传播方式的局限性,创新性实现对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动画作为一种全新的载体和媒介,其优势表现在形象生动、色彩丰富、感情饱满的人物设计,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传播途径,快速、便捷的传播方式,能够改变以往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范围狭窄、传播途径单一、传播方式落后等缺点。正如上文所述,当代青涯甓杂诶弦槐泊承下来的黎族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缺少继续发扬壮大的热情,很多黎族的青壮年对于“三月三”这一传统节日的印象仅存在于孩童时代的载歌载舞,未能培养出对于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而动画则以自身优势,将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信息整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创新,加入现代元素,形成全新的视觉盛宴,满足当代社会民众对于文化传承的需求。此外,动画以特有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将其价值观植入青少年心中,能够从小培育青少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喜爱之情,使其成为保护我国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重要成员。

其二,动画作为一种商业运作方式,可以充分发挥优势,实现对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化品牌包装。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处海南,地域较为偏远,仅仅依靠传统的口耳相传的推广方式并不能在大范围内推广和保护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实现对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必须使其进入大众视野,拓宽其传播范围,改变其传播方式。动画这一全新的载体、便利的媒介可以利用其商业性特点,整合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并对其进行包装,设计满足当前大众喜爱的动画形象,并利用多媒体资源打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对其进行大范围的推广。此外,由于“三月三”等传统民俗节庆活动效果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表演人员的表演水平,青壮年的表演水平参差不齐,很难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出现了后继无人的窘迫局面。动画这一全新载体却可以克服以上缺陷,利用电脑绘画技术完美呈现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采,并将其打造成广受欢迎的动画形象,进而推出动画周边等商业化产品和活动,运用商业运作模式使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大众的视野。这种以动画为突破口的商业运作模式在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可以实现对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性保护。

2.三维动画还原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风采风貌

动画以多帧图像运动的方式实现对所描绘画面的情感表达,可以利用先进的电脑绘画技术高度还原所描绘图像的真实面貌,实现其价值。近年来随着三维动画技术的成熟,我们更是在很多领域,比如医疗、军事、建筑等,发现了三维动画的身影,其利用自身技术特性帮助科研人员、实践人员克服了很多技术性难题。

海南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包含文艺、技艺、建筑、节庆等多个表现形式的系统性文化,有丰富多变的表现形式、独特优美的视觉享受。然而,千年以来的社会演变,加之口耳相传的落后的传承方式,使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很难再现当年的风采。以黎族传统节日“三月三”为例,在这一天,黎族人民穿上本民族的服装,在特定地点集合,并表演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富有民族特色的歌曲、舞蹈。要想实现这一盛大节庆场景,圆满呈现这一节庆节日所寄托的黎族人民的感情,受制于周围古建筑、富有民族特色的服装、黎族人民的表演水平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动画,尤其是三维动画,却可以克服以上困难,高度还原“三月三”等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充分表现出节日的盛况,表达黎族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三维动画以独特的技术优势,可以最大限度地高度还原黎族古老村落的原貌、黎族民族特色服饰的精致、黎族传统歌曲舞蹈的优美,带领人们走进有着千百年传承的黎族古老文化,感受中国古老优秀文明的魅力。

其一,三维动画高度逼真还原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风采全貌。随着动画技术的发展,三维动画影像技术已初具规模,可以高度还原人物、景物、建筑、物品等,并在很多领域运用成功。为了宣传和保护文化遗产,三维动画运用其技术优势,实现了对圆明园的技术还原,将其被毁坏之前的原貌予以还原和展示,并将其制作成纪录片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人们重睹圆明园全盛风貌的同时也激起了人们内心深处的爱国热情、保护文化遗产的热情。无独有偶,我们可以利用三维动画技术重现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全盛时期的风采,运用数字虚拟成像的原理,对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包含的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予以记录和还原,并对其进行长期、完整保存,避免产生以往口耳相传这种落后传播继承方式造成的信息不完整、失传等问题。

其二,动画以生活化、故事话的视角鲜活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三月三”为例,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系统化的文化表现形式,有独特的动态美,表达着黎族人民千百年以来的文化与精神,这是一种“活着”的艺术,而不仅仅是一个“静态”的画面。因此,我们在对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种表现形式予以高度还原的基础上,还应赋予其生活化场景,将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一种有生命力的方式呈现出来,使人们体会到身临其境的喜悦感。以“三月三”为例,我们在利用三维动画高度还原节庆活动盛况的同时,应将“三月三”的传说演变、寄予的感情以一幕幕故事化的场景展示出来,黎族青年初见心仪姑娘的怦然心动、黎族姑娘初见心上人的羞涩,飘扬的音乐、美妙的情歌,优美的舞姿,精致的服饰、背景里重重叠叠的小桥流水、古老的村落、曲曲折折的小路、孩童的追逐嬉闹等心境、场景予以展现,将早已成为黎族人民记忆深处的美好一种富有生命力的方式重现人们的眼前。动画作为一种全新的载体和媒介,在对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保护的时候有天然的势,我们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真正了解和热爱它,带着对它的热爱,将其富有感情地予以动画制作和传播,使人民大众感受到有温度、有生命力、有活力的海南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海南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推向高潮。

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海南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传承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随着时代的演变,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窘迫局面,口耳相传的继承方式严重限制了对其的传承和保护。动画作为一种全新的载体和媒介,能够利用其高度逼真的技术优势实现对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全盛时期的还原,以一种富有生命力的方式突破时空的局限,对其进行创新性继承和保护。

参考文献:

[1]周世波.动画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中的作用[J].中国艺术,2014(1).

[2]李钦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漫传播[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

[3]余洋.将动漫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的可行性探析[J].群文天地,2015(20).

[4]莫涛.浅析动漫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优势和价值[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