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非遗文化景观

非遗文化景观赏析八篇

时间:2023-10-11 10:05:35

非遗文化景观

非遗文化景观第1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保护传承模式;规划策略;荣堂古村;火山文化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1)07-0072-05

1 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况

我国非遗保护面临后继乏人、生境破坏两大问题。国外以政策扶持、法律保障、教育普及、经济扶助为手段,为非遗保护提供良好生存环境、发展空间及生源队伍,经验值得借鉴,并已获成效。但我国不同于国外,城镇化正已亘古未有的速度飞速发展,非遗生境遭受巨大威胁,挖掘并建立非遗保护与保护规划的联系,并指导后者的制定与实施,刻不容缓且意义重大,也是研究空白所在。

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规划模式

笔者从研究非遗保护特点出发,结合保护规划一般制定流程,探索并尝试加强二者的天然联系,将其规划模式分为解读、加载、保护、弘扬、体验五大步骤,谨以海口石山镇荣堂古村为例。(图1)。

2.1保护规划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解读

解读,即按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标准,对荣堂非遗进行分类归整,落实到保护规划层面,再对古村物质构成要素可能涉及到的非遗及其文化进行一般性归纳,拟定出非遗规划解读的一般流程,旨在主动、全面、完整的将非遗及其精神挖掘出来(表1)。

1)解读非物质文化及其遗产。将其分为自然地质景观、山水文化标志、地方民族特色三大解读层面。解读自然地质景观,在于不同地域景观是孕育不同本地习俗的根源;而山水文化格局往往能体现当地人的自然审美情趣;地方民族特色更是能直接反映当地独有的民风民俗。逆转保护视角,此为宏观层面的文化背景铺垫。

2)解读城镇规划布局及其相关物质要素。最能直观体现非遗特色的环节,落在村镇布局选址、传统建构筑物、传统工具三个解读层面之上。布局选址,往往暗含风水理念;传统建构筑物是人们营造技巧和审美倾向的浓缩,也是当时生产力水平的直接体现;传统工具能反映人们的生活劳作习惯,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等,以上直接构成非遗的规划保护要素,是中观层面的保护构架。

3)解读城镇文化空间。将其按等级分为中心场所和日常场所;按位置分为室外空间、过渡空间、室内空间;按参与度划分为观赏空间、参与空间;按表现形式划分为自然属性空间及文化属性空间。非遗生境的保护是非遗保护的重难点,明细的划分,有利于指导相应的保护措施的建立与实施。此为微观层面的保护单元。

4)解读地域内非遗的类别。按其与城市物质要素的关系分为“影响地域构成形制及布局特色的非遗、靠地域物质要素作物质载体的非遗、靠地域物质要素提供生存空间的非遗”三类;按其保存状态分为“‘神形合一’的非遗、没有物质躯壳的非遗、没有精神灵魂的非遗、已消逝的非遗”四类,方便制定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此为微观层面的保护措施(图2)。

以上是对非遗全面解读、并充分与保护规划衔接的关键性环节。具体流程如下表所示:

2.2 保护规划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加载

非遗本身是一种非物质性的意识或精神,其内容必须转化为某种物质形态,才能得以表达、传承及展现,这一过程就叫加载。研究非遗加载过程和加载方式,对其载体据规划需要另作细分,对我们进行非遗保护、非遗场景设计具有重大意义。经研究,笔者将其划为特色符号、物质实体、传承人三大类;同时考虑到非遗对活体传承人的依赖度差异将导致规划保护侧重不同这一点,建立了依赖型符号、独立型符号的新概念,具体手法如表2所示。

2.3 保护规划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非遗是文化生命的活态存在,非遗保护不仅要保护其文化精神,也要保护其物质载体,在对非遗内涵、物质载体、加载方式充分解读的基础上,在与规划物质要素建立对应关系的前提下,始考虑非遗特有保护规划的落实方式。笔者将保护手法分作精神和物质两大层面,具体保护手法如表3。

2.4 保护规划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

非遗表面上是独立的文化表象,但深层次上是存在一定关联的。非遗弘扬要根据历史地域的文化特点和文化现状进行,既要对非遗点景进行保存或营造,在空间序列中安放“情感”的诱点;又要通过非遗线景的串联,在弘扬流程中实现“情波”的流动;最终达到构筑活态非遗面景,在弘扬框架中莫定浓郁的地域文化“情境”的效果,具体弘扬手法如表4所示。

2.5保护规划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

心理体验是“一个包括着情感、想象、经验、直觉等多种心理活动的主观化指向”。设计师通过材料、工艺和结构未实现非遗景观设计的参与性,依靠虚实等设计手法调动游客的感官感受,进而丰富人的心理体验,是一个设计师与游客间双向互动的过程,其体验的方式就规划策略而言,主要是旅游体验。但很多文章对非遗体验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甚至避而不谈,现将体验手法予以陈述,如表5所示。

3结语

非遗保护难度难于物遗保护,但只要保护好了,其文化信息和精神内涵被成功转换为旅游的吸引物,其魅力较之物遗是永恒的,将更出彩。本文以非遗保护为出发点,使之与保护规划融合,将非遗这一精神层面的保护落实到城市物质保护的层面之上,这对于在城市化中为非遗保有生存发展之地意义重大。

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非遗文化景观第2篇

【关键词】文化景观遗产;遗产构成要素;龙脊梯田

【作 者】王林,四川大学旅游学院2007级博士研究生,广西师范大学文旅学院教师。桂林,541004

【中图分类号】F5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9)01-0177-007

The Study on cultural landscape heritage

――A case of LongJi Terraces in Guangxi

Wang Lin

Abstract:A Cultural landscape is a cultural heritage. The biggest difference of landscape heritage is that it is “left over by history of human activity",it is scarce,unique and non-renewable. Terrace cultural landscape heritage is including of four dimensions,the natural elements,terraced landscape heritage,ancient settlements tangible heritage an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this paper,the author take Guangxi Longji terraced fields for example,make a comparison of village-tourists’ perception and build a culture landscape heritage factor system,so as to protect and develope cultural landscape heritage effectively.

Key Words:Cultural landscape heritage;factors system;terrace heritage

从文化遗产的角度来看,和谐统一的文化景观当之无愧的成为遗产,它是自然与人类相互作用,共同合作的结晶。对文化景观的感知调查属于行为地理学的范畴,感知――认知――映象――决策――行为中,“行为是指以环境映象为基础的人的内在生理和心理的变化的外部反应”。通过东道主和游客双方对文化景观遗产的认知来指导当地旅游可持续性发展,或可达到景观遗产有效保护的目的。

一、文化景观遗产及构成

(一)文化景观

文化景观是近代地理学家拉采尔首次提出的,索尔(Carl O.Sauer)提出“人类按照其文化的标准对其天然环境中的自然和生物现象施加影响,并把它们改变成为文化景观”,他首次将“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的概念引进到美国,并把景观看成是地球表面的基本单元,发表了标志着文化地理学形成的《景观的形态》一书。二战后出现的强调“文化的政治”的新地理学的出现,试图把景观与历史发展联系、分析其符号学意义和关注景观的文化政治倾向,这一转变已从传统的注重景观本身研究转向对景观过程的研究,更多地借助社会学与文化理论来解释和研究景观。

在欧洲,学者基本认为“景观本身就是一个文化的概念”。[1]德让安(Déjeant-Pons M ,2006)提出“景观是一种自然力量和人类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强调“景观形成一个整体……自然与文化结合在一起而不是分离的”[2]欧维格(Olwig K,2005)进一步指出景观不仅仅是空间限定的区域,而且是一个由长时期积累的习俗和文化的概念[3]。如此可见对景观理解不仅指地形形态,而且包括地表其他对象和现象有规律地重复着的群聚,其中地形、气候、水、土壤、植被和动物的特征,以及一定程度上人类活动的特征,汇合为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典型地重复出现在地球上的一定地带范围内区域组合。景观已不是一个简单地貌单元名词,而是包含一定组合,并有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地理综合体。

(二)文化景观遗产

“遗产”一词大约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欧洲(Riehard prentiee,1993),其涵义与“继承(inheritance)”紧密相连,通常指从祖先继承下来的东西。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遗产”的含义开始被不断引申,地方文脉、历史人物等被都认作是一种遗产,并越来越多地被用作商业用途。20世纪80年代晚期,遗产进入大众化阶段,遗产学初具雏形,“文化遗产学”大约从20世纪中叶初步产生,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才基本完成了它的内涵和学科体系建构,也逐步展现了它先进和新颖的学科理念[4]。

1992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6届会议时提出把“文化景观”并纳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其表述的内涵是指“自然与人类的共同结晶”,作为世界遗产中重要构成部分的“文化景观”,要求其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和明确的地理文化区域的代表性及反映本区域特色的文化内涵,它包括三种类型:(1)由人类有意设计和建筑的景观;(2)有机发展形成的景观;(3)关联性文化景观。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和谐的人文景观实质上就是遗产。

“文化景观遗产”,是一种重新阐释的文化景观,景观不仅仅是个生态环境和视觉欣赏意义上的场所或自然栖息地,而应该被看作为“文件”(Documents),“档案”( archive)、“古代佚失作品的来源”(palimpsest)[5]。当然这个“文件”包括古人的文化、劳作方式、生产方式、生产资料、气候等等。“文化遗产”体系中的“文化景观”概念的提出,扩大了文化遗产的认知范围,在文化景观的概念运用于世界遗产的语境中,对世界旅游业会起很重要的作用[6];同时也使人们进一步去了解人、文化、自然三者之间互动后形成的某种创造性结果及由其体现的地域性、时间性、结构性、目的性等差异所导致的文化特征之异同,进而达到更好地理解人地关系,欣赏、保护和利用不同的文化景观类遗产。由此可见,把文化景观放到遗产的语境中去理解,社区居民感知、认知本社区的文化景观的遗产价值,进而用这种认知去参与文化景观的保护,必定会对文化景观遗产的可持续性发展带来很深远的影响[7]。

从遗产学的角度来看,和谐的梯田景观是一种典型的文化景观遗产。它一般都处在较偏僻的区域,有较强的民族文化特色,受城市化、现代化影响的程度较低,原生态文化景观保持较好,具有边缘性、稀缺性、脆弱性。它是前人世代相传的文化附加在梯田自然景观上的一种改造成果,而这种成果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的得到有机的发展,进而形成和谐的、生态的文化景观遗产。

二、龙脊梯田文化景观遗产简介

(一)遗产历史简溯

龙脊梯田位于广西龙胜县境内,在桂林以北80公里、县城东南27公里处。有廖家、侯家、平寨、平段、岩湾、岩板、岩背、七星等多个村寨,其中以壮族、瑶族居多。本文所指龙脊梯田,是以平安寨为核心区域的。先前多认为龙脊梯田开造于元代,距今600-700年左右;黄钟警道:“从元末至晚清的600多年间”[10],包括龙脊景区的官方宣传资料上也说梯田源于元代,缺少历史文献资料支撑。

据张一民先生1984、1985年的调查中,“据当地群众(包括壮、瑶)说,龙脊村的平安寨大约二百年前是红瑶先住的,后来壮族从南丹庆远府迁来才把红瑶赶走,所以就把这个村称为‘赶瑶寨’”[11]。周大鸣等通过龙脊潘姓提供的地契也证明,在龙脊及附近地区,潘姓人的祖先被认为是最早来到古壮寨的,而廖、侯姓人则是后到[12]。瑶族不是典型的稻作民族,长期以来“徭人耕山为生,以粟豆芋魁充粮,其稻田无几[13];瑶人“冬日焚山,昼夜不息,谓之火耕”[14]。近代学者也认为瑶族地区稻作农业产生较晚,一般只有200多年的历史,而且发展不平衡。一些边远山区且到解放前几十年甚至解放后才开始种植[15]。与此对应的是,龙脊壮族至今南丹迁来,迁徙原因与明王朝征用“?”兵有关[16]。壮族是一个典型的“稻作民族”,其生活方式是“饭稻羹鱼”[17]。如此看来,龙脊地方有梯田的历史应该不会超过廖家壮族在此居住的时间,如果按其民间说法“明成化年间从南丹迁出,辗转至龙脊”,则龙脊梯田的历史上限是500年。付广华认为龙脊梯田从廖登仁建造第一块梯田开始,也不过380年左右的时间[18]。

(二)龙脊梯田景观遗产的研究现状

随着1995年菲律宾的巴纳韦梯田正式进入世界遗产,梯田的遗产价值和旅游价值引起重视。我国境内的梯田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块区域,一是云南省哈尼族梯田;二是湖南省紫鹊界梯田景区;一是广西境内的龙胜县龙脊梯田。哈尼梯田于1995年正式提出申报世界遗产,2001年进入我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录。紫鹊界梯田则是于2004年9月正式进入湖南省申报世界遗产后备名录。

龙脊梯田于1992年开始开发旅游,时间最早,到2007年底,龙脊景区旅游接待呈现良好的增长势头,接待游客36万人次,同比增长50%。笔者于2008年11月9日在中国知网上查询,共有文章 “龙胜梯田”成果也颇为丰富,涉及到民俗学、历史学、人类学、旅游学等多方面,其中最热点的问题是,龙脊梯田保护、龙脊少数民族社会历史变迁、龙脊旅游开发、社区参与问题等[19][20][21][22]。对比哈尼族梯田和紫鹊界梯田对遗产价值的重视,龙脊梯田的遗产价值研究却远远没有得到认知。

作为南方山地文化景观典型代表的龙脊梯田,它集梯田文化景观、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南方山地生态景观等多种遗产要素于一体;最重要的是,它是活态的文化景观遗产,梯田稻作文化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依然存在,梯田社区内的居民、梯田景区的管理层该如何有效的开发与保护梯田景观?笔者认为,社区居民对梯田文化景观的遗产感知是一个值得借鉴的问题。只有社区居民自觉的认识到“什么是遗产?”、“哪些遗产值得保护”、“哪些遗产正在消亡?”遗产保护的关键性问题,才会形成主动的社区参与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意识,这也正是遗产社区参与活态保护的前提条件。

三、龙脊梯田的遗产构成要素

从符号学意义来看,文化景观遗产是由遗产符号构成,斯宾塞(Spencer,J. E.)和霍华斯(Horvath,R. J.)指出农业文化景观的六个要素:心理要素(对环境的感应与反映)、政治要素(对土地的配置与区划)、历史要素(民族、语言、宗教与习俗)、技术要素(利用土地的工具与能力)、农艺要素(品种与耕作方法的改良等)、经济要素(供求规律与利润等)[23]。申秀英(2006)对各聚落景观区系开展深层次的“文化基因”分析,认为聚落文化景观的构成因子有:地形、地貌、气候、降水、地带、民族、习俗、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筑材料、审美习惯、宗教、礼仪,最终可以建立反映各个聚落景观区系演化过程和相互关联性的“景观基因图谱”[24]。王云才从景观生态学和遗产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山地文化景观,认为主要包括自然环境要素、硬质景观要素、软质景观要素等[25]。皮尔曼则认为文化景观在地面的直接表现是聚落形态、土地利用类型和建筑样式[26]。

笔者认为视角的不同,又有差异,梯田景观遗产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人类活动的历史遗留”,是稀缺的、独特的和不可再生的,其核心的要素也应该是与梯田紧密相关的自然与文化环境。基于以上分析,笔者初步认定梯田文化景观遗产包括山地自然要素、梯田文化景观遗产要素、古聚落物质文化遗产要素以及在梯田劳作和古聚落乡村生活中形成的民间信仰、民俗风情等非具象的、意识形态方面的遗产,即梯田――古聚落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素。

以上因子体系是在学者的研究和笔者思考的前提下形成的,有一定的普遍性,但缺少相关的量化指标进行确定。基于以上分析与设定,笔者选择广西龙胜龙脊梯田文化景观遗产进行相关的量化研究。

四、龙脊梯田文化景观遗产要素考察

(一)问卷设计

本调查小组于2008年5月和9月分两次进入龙脊梯田景区内的平安寨、龙脊古壮寨调查;同时,在桂林市区进行了曾到过龙脊旅游的游客和潜在客源市场的调查。

本文首先检索文化景观、遗产研究等相关文献,并将检索资料中的指标作为遗产要素构成来源;再由7名专家组成评估组对各题项进行筛选,根据专家意见将评价指标体系的题项分成4个维度――自然生态景观遗产、梯田文化景观遗产、古聚落物质文化遗产、梯田――聚落非物质文化遗产,每个维度又有各自的分级指标,据此最终保留23个题项。调查问卷全部是封闭式问题,所有问题只需打勾,方便游客填写。问卷内容涉及“遗产构成要素”、“遗产保护的现状““遗产保护社区参与度”、“受访者的基本情况”等四大块主要内容,限于本文篇幅,选择了遗产构成要素的调查来进行分析。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50份,基本上采用个人访谈式的问卷调查。收到本地居民的问卷调查共260份,收回有效问卷242份,选取游客200人,收回有效问卷167份。有效率分别达到93.08%和83.5%。本次调查结果采用SPSS15.0进行统计分析。

1.对自然景观要素的认知差异

在对龙脊自然景观遗产的认知中,游客与本地居民几乎一致,认为龙脊的山地地形地貌、空气和独有的山地小气候独具特色,大多数游客受到其良好的山地自然资源的吸引。

但是,一方面,龙脊“地少人多”,长期垦荒,另一方面,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居民大量使用原木建房,砍伐森林,使梯田和森林生态平衡受到较大的破坏,野生动物几乎灭迹,访谈中村民说“野生动物好多年没见到了”。这不能不引起各界的重视,自然景观要素是梯田遗产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由于生态破坏严重,若干年后,梯田会不会成为一块荒地?更无从谈遗产旅游的问题。

2.对梯田景观要素的认知差异

对于梯田作为遗产来看,居民与游客均感觉梯田的水土保持、水利设施的状况较优,应继续维护。他们同时认为,梯田的稻作方式,如犁田、耙田、播种、插秧、收割构成和谐的、原真性的乡村田园风光。梯田一年四季的劳作都是一个活态的农业民俗博物馆,使旅游者趋之若鹜。

但是在梯田的传统生产工具方面,居民很少使用,故很多独特的、调适性的农具已经少见,平安寨新任村长廖政培向我们展示了原来龙脊传统工具的图片,他痛心的说:“现在很多工具都没有了,制造铁具、木具的手艺都失传了。”这种变迁,造成游客的判断,认为“本地没有什么特色的农具”。

3.对古村落物质文化遗产要素的认知差异

对村落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方面,两者基本认可龙脊“干栏式”壮族民居很有特色,而且新建房屋的风格也与原来的旧民居一致。可惜的是,龙脊上现存的古建筑已经很少了,最古老者也不过一百年左右,这与天气潮湿、木建筑难以留存、人为火灾、旧房改造、旅游发展等多方面都有关系。民族服饰也成为龙脊壮族的“民族符号”,特别是中老妇女,每个人都有“3-5套”民族服装。

不同的是,村民认为特色饮食已经成为景区的特色,他们认为“游客到龙脊,主要是来看梯田,还有少数民族的”,“吃点壮族竹筒鸡、喝点龙脊米酒、看看壮族歌舞和黄洛长发姑娘”等,所有的这些无不体现了社区居民商业化的服务意识。游客则认为龙脊的歌舞、饮食和纪念品已经失真,“到处都有的旅游商品”、“餐饮又贵又没有特色”、“壮族歌舞失去了真实性”……

值得一提的是,平安寨里的道路是2006-2007年重新修整的,大部分地面采用水泥硬化,原来的青石乡村小路基本被取代,这大大方便了本地村民和游客的出入。但是从遗产保护的角度来看,这似乎起到了破坏性的作用,居民与游客感知最差。

4.对古村落物质文化遗产要素的认知差异

村民对本社区的热情度、道德观和环境观持赞同态度,认为其受旅游影响不大,邻里之间互相帮助、互相扶持如昔。同时,村民也注意保护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但是,他们认为自己对“梯田是遗产”,“梯田要保护”认识不到位,更多的人现在注重“挣游客的钱”。旅游利益分配的不均导致部分村民“不种田了”、“我种田别人得利,不干了。”游客则首肯村民的热情度和遗产保护意识以及环境,但认为村民的道德水平下降,“唯利是图”。

值得深思的是,龙脊民间原本是壮族和瑶族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文化元素,师公、道公等民间宗教神职人员在社区生活中还发挥着一定的作用。由于历史的原因,村内的道观、寺庙、菩萨等全部被毁,难以形成景观遗产了。我们如何看待、保护或者说抢救这一式微的“文化遗产”?

需着重指出的是,至于“村民的乡村审美观”这一项,是学者提出来的,相对来说较为抽象,难以理解。但是,调查表明,龙脊人对“乡村意境”的审美和理解,由于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已经呈现出了巨大的变化,在龙脊,上、中、下寨全修满了家庭旅馆,新修的高楼均达3-4层,高者达7层,有些商家入夜后采用霓虹灯,照得山区的夜晚犹如白昼,农家只种很少范围内的菜蔬和瓜果,养殖少量的家禽,大部分生活用品是从县城各地购买。可以认为,龙脊村民的乡村审美观出现了“集体的无意识”下的商业化巨变,这直接影响到梯田景观遗产的未来发展。

结 论

总体看来,从遗产的角度来看龙脊梯田景观,山地独特的地形地貌和空气质量是相对较优的,这仅仅是自然景观要素的一个部分。与梯田景观紧密联系的古聚落,由于受到旅游业的冲击,许多遗产要素已经商业化,村内建筑、道路、桥梁、民族歌舞、服饰、商品、纪念品等,主客双方感知的较大差异引发我们进一步思考。

主客双方对非具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感知的较弱,这说明村民深层次的、精神层面的文化遗产已经受到现代化的挑战,拿民间来说,是任其灭亡还是有意识的恢复重建,以期达到丰富景区内的民族文化特色呢?这恐怕也是管理者和市场开发者应该进一步关注和考察的。

参考文献:

[1](英)麦琪・罗撰文 韩锋 徐青编译《欧洲风景公约》:关于“文化景观”的一场思想革命 中国园林,2007,11。

[2]Déjeant-Pons M.The European Landscape Convention .Landscape Research,2006,31(4).

[3]Olwig K.Editorial:Law,Polity and the Changing Meaning of Landscape.Landscape Research,2005,30(3)。

[4]贺云翱,文化遗产学初论,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3。

[5]Lionella Scazzosi Reading and Assessing the Landscape as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Heritage,Landscape Research,2004,29(4).

[6]Ralf Buckley,Claudia Ollenburg,Linsheng Zhong Cultural landscape in mongolian tourism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8,6。

[7]Marie Stenseke ,Local participation in cultural landscape maintenance:Lessons from Sweden land Use Policy,In Press,Corrected Proof,Available online 2008.

[8]Vos,W and H. Meekes Trends in European Cultural Landscape Development:Perspectives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99,46.

[9]Selman,P.,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the planningand management of cultural landscape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2004,47:.

[10]黄钟警、吴金编:《精彩龙脊》,书海出版社,2005年。

[11]张一民 广西少数民族地区见闻录,香港天马出版社,2006,10。

[12]周大鸣 吕俊彪 资源博弈中的乡村秩序――以广西龙脊一个壮族村寨为例,思相战线,2006,32(5)。

[13][宋]周去非 岭外代答(卷三) 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⑩。

[14]谢启昆《广西通志》,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

[15]俸代瑜《瑶族》载于覃乃昌主编《广西世居民族》,广西民族出版社,2004,10。

[16]黄钰 龙脊壮族社会文化调查 广西民族研究,1990,5.

[17]覃乃昌 壮族稻作农业史 广西民族出版社,1997,4。

[18]付广华 龙脊壮族梯田的生态学考察广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19]覃彩銮 龙脊壮族木制农具考析,农业考古,1996,3。

[20]徐赣丽 生活与舞台――关于民俗旅游歌舞表演的考察和思考民俗研究 2004.4。

[21]赵耀、吴忠军、王雪莲 龙脊梯田景区平安村寨居民旅游感知调查分析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2。

[22]文彤 家庭旅馆业的发展――以桂林龙脊梯田风景区为例,旅游学刊,2002(1)。

[23]Spencer J E,Horvath R J. How does an Agricultural Region Originate? [J]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1963。

[24]申秀英 刘沛林 景观“基因图谱”视角的聚落文化景观区系研究 人文地理,2006(4)。

非遗文化景观第3篇

>> 庐山世界遗产文化景观变迁研究 反思文化景观遗产的复制 古村镇文化景观遗产保护 河北地区文化景观遗产资源构成及其保护策略 景德镇陶瓷文化景观遗产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河北省有形文化遗产资源的英译现状调查研究 文化景观遗产及构成要素探析 文化景观遗产的提出与国际共识(二) 文化景观遗产的提出与国际共识(一) 城市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交流与探讨 街头文化景观表达的研究 乡村文化景观及其现状研究 重庆主城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调查研究 村落文化景观 基于文化景观感知的景观陶艺研究 景观人类学视角的文化景观遗产保护探析 瑶族村寨文化景观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 文化景观视野下的江苏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关于巴音布鲁克风景区申报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的SWOT分析 基于城市名片视野下的工业遗产文化景观整合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③ 杨国庆,王志高. 南京城墙志[M]. 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社,2008:153-230.

④ 范金民,杨国庆. 南京通史・明代卷[M]. 南京:南京出版社,2012:153-501.

⑤(明)解缙. 南京[M]. 南京:南京出版社,2012:16.

⑥(明)顾起元(撰),孔一(校点). 客座赘语[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21.

⑦ 李兴华. 南京伊斯兰教研究[J].回族研究,2005(02).

⑧ 据《南京伊斯兰教研究》,有文字资料提及的敕建就有洪武元年(1368年)、洪武二十一年

(1388年)、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宣德五年(1430年)、弘治五年(1492年)、嘉靖年间共6次。

非遗文化景观第4篇

(唐山师范学院体育系,河北唐山063000)

摘要:京津冀都市圈体育旅游资源可以分为体育旅游自然景观资源、体育旅游人工景观资源、体育旅游历史文化景观资源和体育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观资源4种类型,并根据不同景观资源的特征提出了具体的可开发项目。

关键词:京津冀都市圈;体育旅游;景观资源;项目开发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68X(2015)02-0092-03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CTY019),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HB14TY004)。

体育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体验方式而逐渐成为一种现代的文化时尚。但是,目前对于京津冀都市圈特色景区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划工作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如何更好地实现对体育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还需要在了解和掌握京津冀都市圈景区体育旅游资源分类特征的基础上,选择适合开发的项目,以推进京津冀都市圈体育旅游产业的整体协调发展。

1“环京津冀都市圈”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环京津冀都市圈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表现出较强的旅游季节性特征,春夏季旅游客源较多,也是旅游的高峰期,这种高度集聚的生态效应一旦超出了旅游地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则会引发旅游地生态环境问题。京津冀都市圈特殊的地缘结构,导致秋冬季节昼夜温差较大,草木皆枯,对游客的吸引力明显下降,接待游客数量大幅下降,表现出旅游承载力的“负债”问题突出。为了平衡与协调京津冀都市圈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赤字”与“负债”风险,需要在积极开发多种形式旅游资源的基础上,不断开拓旅游消费市场。体育旅游是在旅游中从事的各类健身娱乐、体育竞技、身体锻炼、体育鉴赏、体育康复、体育交流等文化活动。体育旅游与一般意义的旅游活动相比受季节性的影响相对较小,且不同的季节可以安排不同的体育旅游项目,因此,把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作为未来的方向之一,可以有效规避因季节性变化所带来的旅游生态风险危机。

2 “环京津冀都市圈”体育旅游资源的分类与项目开发

2.1 体育旅游自然景观资源

京津冀都市圈地形地貌复杂多样,高原、山地、平原、盆地、丘陵等自然景观类型齐全,为发展体育旅游提供了天然条件。通过对京津冀都市圈体育旅游自然景观资源的梳理,并通过对这些自然景观资源的实地考察,认为适合开展的体育旅游项目天然景观主要包括山脉、公园、森林、天然湖泊、草原、沙漠、岛屿和海洋资源,基于以上这些天然景观类型及这些景观的实际特点,认为适合开展的项目包括登山旅游、滑草、滑沙、划船、攀岩、户外拓展、匹特搏、森林探险游、帆船、游泳、冲浪、海水浴、潜水、定向运动、沙滩排球、国际马拉松等(见表1)。

2.2 体育旅游人工景观资源

人工景观在《景观生态学》中被定义为:“由人类活动直接建造的、完全不同于自然基质的景观类型。”人工景观是通过人为开发与再造的基础上而形成的,也是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体育场馆、人工湖泊、水库、公园、高尔夫球场、滑雪场等。京津冀都市圈体育旅游人工景观资源现状与适合开展的项目见表2。

2.3 体育旅游历史文化景观资源

京津冀历史文化悠久,底蕴深厚,拥有众多历史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这也构成了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独特优势。北京曾为六朝都城,是中国历史上“四大古都”之一,拥有世界级文化遗产6处,文物古迹共计7309项,全国重点保护单位、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分别为99处和326处,注册博物馆数量多达151座,仅次于伦敦,列居世界第二,是世界上拥有文化遗产数目最多的城市,也是体育旅游历史文化景观资源最为丰富的城市之一。河北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磁山文化就发掘于此,全省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分别为168处和670处,均居国内第一,不可移动文物总数上升到12215处,世界历史文化遗产2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5座,包括邯郸、正定、承德、保定、山海关。天津自古因漕运而兴起,是中国北方开放的前沿和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城市,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3处。京津冀都市圈比较有特色的历史文化风景区与适合开发的项目包括:可以尝试开展一些以长城为主题的旅游项目,以及以文化遗址参观学习、历史文化宣传保护为主题的体育活动(见表3)。

2.4 体育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观资源

通过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数据库系统对北京、河北、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整理,目前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北京有66项,天津18项,河北185项。在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着丰富的民俗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包括:民间舞蹈、杂技与竞技和民俗文化。旅游者在参观、体验这些民俗传统体育文化的同时,可以感受这类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更好地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推动大众体育健身、全民健身计划的全面实施。京津冀都市圈体育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适合开发的项目见表4。

3.结束语

随着社会消费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迁,传统的旅游项目已经不能满足当代人们的休闲健身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应充分挖掘和整理京津冀都市圈特色景区的体育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人工景观、历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发挥京津冀都市圈景区特色的体育旅游资源优势,并选择适合开发的体育健身项目,实现京津冀都市圈体育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以全面推进区域体育旅游产业的整体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邓文冲.我国体育旅游发展现状与前景[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7):384-385.

[2]谭延敏,张铁明,刘志红,等.环京津都市圈体育旅游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9(3):78-81.

非遗文化景观第5篇

景泰蓝制作技艺作为珐琅的分支缘起于东罗马帝国,在世界各国有不同的发展,在中国,经历了引入、繁荣、兴盛、衰败和现代复兴几个阶段后,景泰蓝制作技艺被确立为中国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本文通过研究景泰蓝制作技艺在中国的发展和“珐琅”在国外的发展,致力于探索一条景泰蓝制作技艺介入当代设计的传承之路。这不仅是非遗传播发展的要求,也是非遗对当代设计提供新思路,新源泉的使命所在。不仅对景泰蓝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也对非遗的传承与创新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景泰蓝 珐琅 当代设计 非物质文化遗产 创新

中图分类号:J5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3-0088-03

一 前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说,狭义的非遗指由民间创作、民间文化等概念演变发展而来的,其内涵在人们对民间文化的深入理解中不断丰富的文化遗产;广义的非遗指除狭义概念之外,还包括前人创造并遗留下来的全部口头形态、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在我国2006年公布的《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将非遗划分为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技艺、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等十大类。本文中的景泰蓝制作技艺属于传统手工艺类非遗。手工艺类非遗记录和展示了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状态,具有时展的烙印。研究手工艺类非遗需要以实地调查为基础,关照历史,放眼未来,探讨出一条适合其独特性质的传承与保护之路。

1.1 景泰蓝制作技艺的起源与发展

景泰蓝制作技艺,又称“铜胎掐丝珐琅”,是珐琅工艺的一个工艺品种,另三种分别为内填珐琅,微绘珐琅和大明火珐琅。关于景泰蓝有迹可考的起源是明人《新增格古要论》中对珐琅工艺的渊源、特点和用途等问题的导入。“大食窑出大食国,以铜作身,用药烧成五色花者,与佛朗嵌相似。尝见香炉、花瓶、盒儿、盏子之类,但可妇人闺阁之中用,非士大夫文房清玩。世又谓之鬼国窑,今云南人在京多作酒盏,俗呼日鬼国嵌。内府作者,细润可爱。”“大食国”即阿拉伯伊斯兰帝国,“佛朗”“佛H”既东罗马帝国,“佛郎嵌”即东罗马帝国的掐丝珐琅。如今,在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的祭坛饰屏,东罗马帝国一些圣十字架、圣遗物箱、圣书外装、王冠、首饰等,都是掐丝珐琅装饰,精致且富有色彩感。

珐琅传入中国的历史可追溯到宋元时期,但真正能在国内制作珐琅是元代成吉思汗进攻大食国,将其工匠俘虏押回中国制作珐琅器皿,并将此技艺传入中原。杨伯达先生在《中国美术全集,金银玻璃珐琅器》一书中说:“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掐丝珐琅兽耳三环尊、勾莲鼎式炉、缠枝莲象耳炉应是我国元代晚期的作品”。

明中期景泰前后,中国珐琅工艺最为成熟,釉面多以蓝色为主调,故以“景泰蓝”一词来代替掐丝珐琅,沿用至今。中国掐丝珐琅普及于明中期景泰前后,得益于永乐以来施行的开放政策,以及郑和下西洋带来的大规模中外交流。

清代康熙年间,设立珐琅作(造办处),专为皇家制作珐琅器,属宫廷工艺,但因康熙帝把精力专注在画珐琅上,使得掐丝珐琅逐渐衰落,乾隆皇帝时期重新出现兴盛局面,达到巅峰,景泰蓝制品从仿古铜器和宗教仪典器具转移到日常生活用具。乾隆以后景泰蓝随着国势衰弱而没落。

民国时期,社会环境不稳定,景泰蓝的发展也随之起起伏伏,直到1949年,景泰蓝迎来了从垂死到复活的转折点,由梁思成、费孝通、徐悲鸿等9人组成的关于特种手工艺问题的研究机构,抢救了濒于灭绝的景泰蓝艺术。新中国成立后,2006年“景泰蓝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2 景泰蓝制作技艺的精髓

景泰蓝的精髓在于其带给观赏者以独特的审美感受,其华丽、精致的审美感受又源自景泰蓝制作技艺的独特性,这取决于景泰蓝工艺和材料两个方面。

从景泰蓝的制作工艺来看,景泰蓝制作技艺是一门综合的艺术,除制胎、掐丝、点蓝、磨光、镀金等工序,还与绘画、堑刻、镶嵌等艺术相结合,使其有更多的创意发散空间。掐丝运用的铜丝可粗可细,营造动态的线条感,完成一件景泰蓝作品如同画一幅画,没有特定的主题限制,可以随意发挥,任何事、物都可以变成灵感的来源,这使得景泰蓝的种类、主题不受限制;贵金属与宝石的搭配总是相得益彰,在景泰蓝作品中使用镶嵌技术,最大限度地挖掘宝石的魅力,不同的宝石有其不同的寓意和审美特征,起到提升和丰富景泰蓝价值的作用。

从景泰蓝的材料选用来看,景泰蓝分为了胎和釉料的选择,景泰蓝的胎一般为铜胎,但不局限于铜,也有用贵金属如金、银制成的胎形,因金属具有延展性好,可塑性强的特点,使得景泰蓝在造型方面几乎不受约束而具有造型优势,且贵金属具有坚固、耐腐蚀的特性,使得其可运用的领域开阔;景泰蓝的表面施以釉料,再通过800℃~900℃的高温烧制成玻璃状的釉面,随着工艺的发展,研究水平的不断提升,釉料种类不断增多,品质不断提高,能烧制更丰富的色彩,表现更细腻的感情,经过烧制后的釉料还具有一种玻璃的特性,剔透,亮洁,极具装饰性。

二 景泰蓝制作技艺的发展现状与困境

2.1 景泰蓝制作技艺的发展现状

景泰蓝制作技艺作为珐琅的分支,在国内取得了较大程度突破和创新,特别是在北京,以北京珐琅厂为代表,在拓展景泰蓝使用领域上做出了较大突破;“熊氏”家族珐琅企业也以世界级的工艺水平在国际国内展会上取得喜人成绩;上海老凤祥也为培养景泰蓝制作技艺传人,保护非遗传承而设立了老凤祥珐琅有限公司。国外对珐琅的发展更是百花齐放,尽显其精湛的工艺水平,以大明火珐琅和画珐琅尤为出众。专注珐琅饰品的FREYWILLRE将珐琅的绚丽色彩开发到极致,世界顶级奢侈品牌卡地亚、爱马仕、香奈儿等也十分钟意珐琅工艺,在众多产品中有所运用。

但普通大众对景泰蓝的认知还停留在故宫博物馆陈列的明清时期的展品上,他们多为铜胎掐丝珐琅,以蓝色为底,配以黄色、绿色、红色釉料,镶嵌各式珠宝,感觉古老久远,皇族气息十足,高冷奢侈,用于欣赏、收藏和拍卖,缺乏实用性。普通大众对景泰蓝的狭隘认知使得这项中国古代伟大的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脱节,显得高不可攀,让人望尘莫及。这也是使得景泰蓝一直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状态的原因之一,阻碍了景泰蓝在现代的发展。

其实景泰蓝早已跳出了,人们对它的固有形象认知,开始了各领域的创新尝试,在当代景观设计、当代首饰设计、当代装饰品设计和当代钟表设计中都做出努力,试图走向大众的日常生活。教育大众对景泰蓝进行重新认知,是景泰蓝继续向前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2.2 景泰蓝制作技艺的发展困境

相对于日本的七宝烧、欧洲的画珐琅所使用的原料,景泰蓝的原料较为粗糙,烧制容易出现沙眼等瑕疵。景泰蓝制作在原料的选用上存在局限性,传统原料由于含(铅丹)硼砂、玻璃粉,虽然都是天然石材和其他矿物质配比而成,但其化学特点还是会使景泰蓝制品对人体造成一定伤害,不符合环保的国际化趋势。在材料运用上相对国际标准滞后,缺乏创意材质的运用与结合。烧纸细节的处理能力仍然处在比较滞后的状态,不够精致,品质较低,没有快速生产能力。

景泰蓝制作技艺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许多从事景泰蓝制作的工匠被高薪聘请到国外,致使景泰蓝制作技艺的原料、配方和工艺精髓流失异国;前期由于行业经济不景气,许多景泰蓝制作工厂相继倒闭,致使许多工匠放弃该行业另谋生路;烧制景泰蓝的工作环境温度高达800℃,缺乏好的激励措施吸引年轻人投入、坚持该行业。景泰蓝对于图案设计的开发缺乏投入量,设计师对于景泰蓝作品的设计感不强,程式化泛滥,直接借用、挪用复古纹饰和现有设计太多,对于图案本身的创意性开发不够重视。图案设计人才与工艺制作人才往往难以两全。

景泰蓝制品具有一定的保值性,不仅美观,还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而如今市面上充斥着仿珐琅制品,它们的材料成本底,大规模生产,价格实惠,但品质远低于景泰蓝制品;在中国,消费者难以寻求一个官方的途径购买到真正的景泰蓝,没有知名的专注景泰蓝工艺的品牌给这个行业树立标杆。在众所周知的如FREYWILLE、卡地亚、爱马仕等大牌都用珐琅工艺的名号来显示自身产品的高贵和工艺的精湛。中国亟需出现一个有品质有历史感的景泰蓝品牌形象,打造知名度,发展中高端的品牌化之路。

2.3 景泰蓝与当代设计结合的必要性

当代设计既针对大众的日常生活,又聚焦高端奢华品牌。当代设计解决人们生活基本需求,提高生活品质,丰富精神世界,充斥着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当代设计包括了当代平面设计,当代景观设计,当代工业设计,当代首饰设计等多个领域。

当代设计吸收各种元素进行设计、创作、再创作。景泰蓝制作技艺的独特性使得它能与当代的首饰设计、景观设计、装饰品设计相结合,并融入当代设计庞大的设计链条,在首饰界走高端定制路线,同时介入当代景观装饰设计走一条高端奢侈之外的亲民、大众化的路线,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也是非遗传承的要求。

三 景泰蓝制作技艺与当代设计

3.1 景泰蓝制作技艺介入当代景观设计

景泰蓝的造型特点使得景泰蓝的造型不受材料限制,甚至更适合大型器件的制作,制作工具的发展,成为制作景泰蓝大型景观艺术品的先决条件。北京市珐琅厂近几年一直把发展重心集中在室内外建筑装饰、城市景观工程等环境艺术装饰上,由工艺美术大师钟连盛设计监制的北京朝阳门外昆泰国际大酒店门口28米长的《花开富贵》喷水池,首都机场专机楼内一个大门垭口的景泰蓝装饰,澳大利亚一家五星级宾馆定制的景泰蓝壁画都是体现景泰蓝在涉外装饰艺术上的创新。

传统的大理石喷水池,造型上局限于欧式的立体几何状和人物雕塑,色彩单一,材质透着出石头的冰冷无亲和力。景泰蓝工艺制作的喷水池,不仅色彩多样,吸引眼球,符合中国人的审美需求,且造型不拘―格。该景泰蓝喷水池的成功建立,是改变景泰蓝公众认知的重要环节,是公众景观领域的创新,当代景观设计的突破,也是景泰蓝产品领域的大胆尝试。

3.2 景泰蓝制作技艺介入当代装饰品设计

景泰蓝原有器型多为摆件、装饰,在此基础上,景泰蓝制作技艺介入当代装饰品设计,融合当代设计思想,中西结合,打造独特审美优势。上海老凤祥余士渭设计监制的银掐丝珐琅凤鸟镶宝大烛台现收藏于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中。烛台多为西方所用,但从纹饰和色彩选用上又透出浓郁的中国气息,整体为红蓝经典配色,制作工艺为银胎掐丝珐琅,用重达10公斤的纯银打造,镶嵌石榴红色的宝石,使用挺立的公鸡、优雅的芍药花、连绵的菱形图案,俏皮的卷云图等装饰元素,为中西合璧的优秀设计作品。

装饰品是为了展现拥有者独特品味和不凡气质的物件,材料的使用有陶、瓷、金属、木、竹等。景泰蓝属于高端装饰品,其材料昂贵,工艺复杂,产品保值,除了装饰效果外,还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在进行当代再设计后,可使产品既具备浓烈的中国特色,又能中西结合,甚至有现代国际化特征,景泰蓝在各领域进行创新尝试的同时,需要继续在装饰品界的保有量,推陈出新,守住这片天地。

3.3 景泰蓝制作技艺介入当代钟表设计

景泰蓝的釉料颜色鲜艳、丰富,烧附的质感具有玻璃的质感,又比玻璃更坚固,具有金属的特性,又比金属更具色彩表现力。这使得景泰蓝与当代钟表设计的结合成为可能。2007年瑞士巴塞尔钟表珠宝展会上,“熊氏珐琅”与北京手表厂合作完成了世界上第一款银坯掐金丝珐琅夹板的陀飞轮腕表――“蝶恋花”,受到举世瞩目,在掐丝工艺上,使用仅有0.04毫米的金丝,属于世界级最细掐丝。金丝越细,表现力越强,能够更好地勾勒出所需图案。

卡地亚的钟表从很早起就开始使用珐琅工艺,为了突出其优质奢华的风格,还同时使用了多种工艺和珍贵材料如贵金属、钻石、宝石、珍珠母贝来提升价值。卡地亚的珐琅烧制工艺多为大明火内填珐琅,也有少数作品采用金丝勾边。卡地亚烧制的珐琅色彩纯净,明快,更研制出了半透明镂空的珐琅工艺。该工艺作为掐丝珐琅的演绎,将半透明镂空珐琅绘制在半透明底板上。卡地亚北极熊腕表表盘便是采用这种半透明的镂空珐琅工艺。同样的珐琅工艺在爱马仕也屡见不鲜,运用在表盘上的珐琅工艺极大地拓展了品牌产品的色彩空间,具有琉璃的剔透感,又能抵御时间的磨蚀。

钟表不似装饰品可大可小,掐丝珐琅工艺在钟表上的运用极其考究,作业面积小,对做工的要求更加严苛。材质选用讲究,用在电子机芯的钟表上可增加其附加值,用在机械式钟表上更添异彩,展现的内容更丰富细腻,色彩明艳,形式出众,更有甚者,与珠宝镶嵌工艺相结合,极尽奢华。对于景泰蓝制作技艺精益求精的方式莫过于将其运用到钟表设计上,不仅是考验了景泰蓝设计师对工艺熟练程度的掌握,也是对工程师在技术与艺术融合、实现上挑战。

3.4 景泰蓝制作技艺介入当代首饰设计

中国品牌中尚未有专属的高端景泰蓝首饰制品,但在瑞典,有一个专门做珐琅首饰的品牌,叫FREY WILLE。自1951年起,至今因其对珐琅的专注,已成为瑞典国宝级的珐琅首饰品牌。FREY WILLE的设计取材来自方方面面,有古文化如埃及和希腊,有著名艺术家如莫奈、慕夏、克林姆及百水的经典。每个系列由构思、初稿至问世都经过多重工序,FREY WILLE的艺术团队经历岁月的试炼,将每件珠宝精制成巧夺天工的艺术品,在创作过程中,他们追求手工精致和完美并寄予丰富的浪漫情感,创造永垂不朽的传奇,深受喜爱。卡地亚和爱马仕也推出了系列的珐琅首饰,多采用品牌自有的纹饰,在品牌效应的影响下广为大众喜欢。

首饰也属装饰品的一类,佩戴在拥有者身上,有体量小,造型精,价值高的特征,景泰蓝在首饰领域发展可谓顺其道而行,如鱼得水,既不受造型限制,又具有丰富的色彩表现力和较高的附加价值。首饰行业过于饱和,竞争激烈,唯有良好的设计,精细的工艺,稳固的品牌形象才能在首饰领域胜出。这是景泰蓝在未来品牌发展之路的主品牌市场。

3.5 景泰蓝制作技艺与当代设计结合的可行性分析

首先,景泰蓝传承历史久远,从元朝始引入中国,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其稳定的形象已经深入中国人心。1955年,作家叶圣陶写的《景泰蓝的制作》选入小学课本,详细地描述了景泰蓝的制作工艺,制作程序复杂,制作成功概率较低,制作费时。饱满的型、精美的纹饰和迷人的色彩,留在了人们初识景泰蓝的记忆里,给景泰蓝制作技艺的传承介入当代设计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和心理情怀。

其次,现代技术的发展,生产工具的日益成熟,景泰蓝的工艺越发具有考究的价值。在景泰蓝的传承过程中,一直有技术和工艺无法实现而带来的成功率低、成本高的问题,生产水平提升使得烧制景泰蓝的成功率大幅提升,技术人员的培养也会随着经济效益的提升而变得更容易。已有的景泰蓝制作技艺传承的创新之路使我们看到了当代设计与传统工艺融会贯通的无限可能。

再次,基于景泰蓝典雅优美的造型、鲜艳夺目的色彩、华丽多姿的图案等优点和特质,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满足消费者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对景泰蓝色彩、纹样、造型、工艺和材质等方面的追求,有美化和提升形象的审美需求;对文化产品的好奇心和占有欲,导致的投资、保值的经济价值需求;持有高档艺术品,表现自我生活品位,满足内心对于生活品质的需求;体现拥有者的高贵品味、独特鉴赏力及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文化情节需求,有需求就有市场。

最后,非遗传承需要市场来带动,没有市场就无法传承。新兴的景泰蓝市场尚未饱和,有大量的利基区间,国民购买力的不断提升,人们对文化内涵丰富,品位高档的产品有消费需求。这一片广阔天地鲜有中国式奢侈品,以贵金属打造,结合多种工艺,纯手工的景泰蓝制作技艺打造的新兴消费产品有较大的市场开发区间,开发这片市场,有利于填补中国本土市场上中国奢侈品牌的漏缺,特别是带有浓郁中国特色,结合了当代设计思考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也指日可待。

四 景泰蓝制作技艺的传承的经验与启示

4.1 精选原料,技术革新

在原料环节加强对原料的筛选和处理技术,技术的保存与进步,景泰蓝制作技艺不断发展源于不断的尝试和创新。新技术带来的革新,才是推动产业往前发展的动力所在。技术上的维护需要建立在人才培养的基础上,由国家和企业出面,从政策上、经济上和精神上给予支持,解决人才断层,非遗继承人青黄不接的现状,进行国际间的交流合作,吸引人才导向景泰蓝制作的市场。

4.2 拓宽市场,带动消费

市场需求带动非遗传承,景泰蓝市场一直以来属于高端消费市场。为景泰蓝寻求一个传承发展之路,需要将景泰蓝从收藏市场转移到大众市场,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刺激大众对景泰蓝制品进行消费,开发普通消费者对中高端首饰、装饰品的潜在市场。在保存传统技艺精髓的同时,进行景泰蓝设计的跨界转换,从单纯的摆件、器具市场进入高端饰品市场、钟表市场以及公共景观市场,让景泰蓝的细腻品质潜移默化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

4.3 非遗品牌,形象取胜

进入跨界领域后需要建立品牌规划,品牌建设需要稳步经营,工艺作坊、有限公司等可先与已有知名高端品牌合作推出采用景泰蓝制作工艺的系列产品,利用已有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渠道建立景泰蓝工艺在消费者心目中的知名度,当人们对景泰蓝的新认知度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再借此打造自有非遗品牌形象。寻求更多的机会、渠道介入当代服饰设计、箱包设计或景观建筑设计等品牌中,进行品牌延伸。在品牌搭建期间要做到品牌的艺术化与个性化,经典化与奢侈化,大众化与时尚化。

4.4 校企联合,政策扶持

作为企业方,竭尽所能优化景泰蓝原料的生产加工环境,进行设备更新换代,提升加工技术,提升原料品质,减少对从业人员的伤害;提升员工待遇,减少从业人员流失;与高校开展交流合作,从在校生中培养景泰蓝从业人员;在专业技能、观念认知、综合素养等方面展开培训,使得员工个人素质的均衡发展;从经济上、政策上鼓励支持工艺技师研发创新;请求政府出台有效的相关政策,大力扶植景泰蓝企业的发展。

五 结语

非遗文化景观第6篇

关键词:园林艺术;非遗展示设计;文化内涵;空间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是自然画意式山水园,“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形象地表达了中国园林造园欲表达的意境和艺术效果,黑格尔亦曾写道园林是“替精神创造的一种环境,一种第二自然”[1]。中国有四大名园,即北京的颐和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苏州的拙政园和留园,分别是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的代表作品。其中,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人精神和审美理想的为江南园林,江南园林得天时地利人和之便,在中国园林中独领,所谓“江南园林甲天下”。诸如此类的园林展示形式,古为今用,可以精准地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设计的文化内涵和心灵滋养。中国古典园林美学,荟萃了文学、哲学、绘画、戏剧、书法、雕刻、建筑以及园艺工事等艺术门类,构成元素传统而繁杂,组成浓郁而又精致的园林美学殿堂。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的内容多为书画墨宝、女工刺绣、剪纸布贴、文木文石、木雕砖雕、宋锦缂丝、青铜石器、农耕文化、花卉盆景等,展品带有浓郁的乡土民俗文化气息,体现浓厚的传统地域文化魅力和底蕴。柳宗悦曾说:“工艺之美,即传统之美。只有恪守传统,才能把握工艺的发展方向。如果能见到在全部传统中积累的美,能够带来令人惊奇的喜悦。”[2]园林艺术语言介入的展陈空间能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之美体现得淋漓尽致,以下就园林艺术美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的共通性做几点分析:

一、园林艺术的画境布局体现非遗展示空间的真实性

园林空间中随处可见的各类细木家具、木雕砖雕、玉器玉雕、核雕、宋锦缂丝等,都充分体现了与园林高度相契合的浓郁文人气息,而非遗展示活动通过实物性展品来构成展示的主要内容。展品本身带有浓厚的历史人文气息,需要营造一种与非遗展品相契合的文化空间氛围,整体的展示空间营造比抽象的概念或者单纯的图形符号更有说服力,园林艺术之美正是贵在经过预先精巧设计和组合搭配形成的整体美感。可以说,园林本身就属于非遗范畴,采用园林艺术的概念设计非遗展示空间,兼具艺术观赏性和划分空间的实用效果,这种展示氛围的营造,充分体现展示的内容和主题,符合普遍的文人意趣和审美追求。

二、园林建筑的匠心巧思体现非遗展示空间的综合性

园林建筑在满足基本功能需求之外,要与周围的景色协调统一,形成内、外、动、静的观赏组合。园林的建筑大多采用抬梁式木构架,建筑屋顶的重量由椽子、檩、脊瓜柱、梁、柱一直传导到地面基础部分[3]。在这种结构中,建筑的墙体可以被完全释放出来。木框架结构的个体建筑,内墙外墙可有可无,空间可虚可实,可隔可透。[4]行走在苏州园林,不难发现,园林的亭廊楼阁中,可以全墙,可以半墙,甚至可以完全无墙,给了园林建筑者极大的想象空间和发挥余地,通过门窗墙体的灵活配置,整体建筑显得轻盈流畅。从庭院中看,建筑物与周边的山水草木交相呼应,或掩映含蓄,或借景透景,无论是从庭院中看,还是从建筑内部看,视野都十分开阔通透,空间序列富有灵动的变化,使游者由静观的欣赏,渐趋动观的游览[5]。而非遗展示空间一般具有开放性、多元性的特点,园林建筑开放式的木结构空间给予展示空间的摄影、幻灯、录像、电影、现场演示、照明展示等充分的想象和发挥空间,人们可以通过在空间位置中的挪动,使观看实现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前到后、由远及近地游离于非遗展示空间中,通过角度和位置的变化,以及身临其境的体验,使观者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可以全方位地深入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三、园林空间的美学意趣体现非遗展示空间的艺术性

如果说真实性和综合性是非遗展示空间设计的基础,那么,艺术性则是非遗展示氛围效应的基本保证。古典园林中的框景、借景、引景、泄景和留白等艺术手法,萃聚了东方审美的精华,通过界定的美学丰富空间的层次和维度,使二维和三维等不同维度的空间进行转换,彰显空间的韵味。

(一)框景•空间的界定

园林中处处弥漫着画意诗情,如同写意山水画般的意境,作为空间范围与界定的白墙,形成或大或小、或方或圆的载体,似一张尺幅巨大的宣纸,映衬着湖石、树木、竹丛、花卉、藤蔓、假山等,穿过门窗,视线所及之处均被定格,构成一幅具有层次感的画面。正如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提到:“同一物也,同一事也,此窗未设之前,仅作事物观,一有此窗,则不烦指点,人人俱作画图观矣。”在实际展陈空间中,展示功能的多元性,展示范畴的丰富性,展示性质的差异性,展示场所的特殊性以及展示结构方式的灵活性,决定了展示空间绝不是一个单一的空间形式。而在非遗展示空间的设计中,展示内容的特殊性决定展示风格趋向东方审美,最忌讳的就是一览无余,而园林的这种空间界定美学,隔断幽深,穿插曲折,空间似隔非隔,展品若隐若现,增强了整个展示空间的联系,富有空间变化,使所有展品能够串联起来,宛如一幅山水长卷。

(二)借景•空间的层次

园林设计中常常把墙外或远处的著名景观“借入”或“引入”园中,为我所用,为我所赏。园林设计者深谙借景之法,在园内分隔出若干院落和精致组团,通过洞门、漏窗、曲廊、屏风、假山、楼阁等形式相互借景,起到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作用,使不同空间的景致相互渗透、相互呼应,增加空间的层次感。陈列是一种以视觉感知为主的综合性艺术形式,陈列空间中适当的运用借景方式,可以丰富空间层次,实现功能空间的多元化。匠心园中心大观园展示区的设计,通过建立对展品、环境、空间等的全面展示,更好地完善展品的形象功能,呈现良好的展示氛围。从大的方面来讲,是一种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借景”,通过自然景观、装置艺术、展示设计、公共休闲的时空交融,使传统的展示设计具有多元性、综合性和时代性特征。从小的方面来讲,艺术地运用对比手法处理陈列设计中各元素的形与量、面积与位置、主体与背景、材质肌理、色彩、光影等对比组合关系,使之产生变化与统一的形式美感。非遗陈列空间的布局处理,实际上是对视觉要素具置的经营,以体现恰当的对比关系。

(三)留白•空间的意境

留白手法在园林中运用的目的是为了让观赏者产生一种心理的代入感,从而理解园主或恬淡而居,或隐而不仕,或参禅悟道的那一份初心。游赏于园林之中,极少见雕梁画栋及金粉银饰,粉墙、黛瓦、栗色的木构架、灰色的窗框等等呈现的是一种素雅之美。园林中留白体现的形式美,着重园林整体的张弛有度,疏密节奏,宛若天成。这种精心铺陈的空白,是整个空间画作的节奏感所在,让静态的空间充满了自由的活力,黑白灰的基调衬托出满园的风光无限和四时色彩。在现代陈列艺术中,借鉴传统的“留白”手法,将视觉要素进行提炼化、概括化处理,能够烘托展品要素,展品部分即“实景”,空白部分即“虚景”,以虚景衬实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相生,气韵生动,使得整个展示空间富有动感和气势,显得饱满而有张力。

四、结语

古典的园林艺术,荟萃了文学、哲学、绘画、雕刻、建筑以及园艺工事等门类,对山水环境、空间关系、生命超越的崇尚,构成中国园林艺术美学思想的精核。可以说,园林的美学思想是深具空间意识的,注重空间的审美关系。这一点和展示设计不谋而合,展示即空间的艺术,以非遗为主题的展示设计因其展示内容的特殊性,园林艺术成为最适合的表现媒介之一,浓郁的文化氛围精准地传递展示内容的真实性,颇具匠心的空间设计给予展示方式更多的可能性,富有韵味的美学意趣提升展示品位的高度。通过精心谋划的空间布局和悉心营造的空间意境,使静态的展示空间富有一定的节奏感和层次感,加强观者身临其境的视觉感受和感同身受的情怀,产生一种心理的代入感,从而理解策展人设计的初心,达到物境、情境、意境相统一的境界。

参考文献:

[1]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2]曹林娣.园庭信步———中国古典园林文化解读[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3]贺宇晨.行走苏州园林[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5.

[4]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

[5]陈从周.陈从周讲园林[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

[6]郑林风.现代博览展示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非遗文化景观第7篇

关键词:鞍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I20;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7-0001-03

基金项目:2013年度鞍山市社会科学研究立项课题研究成果(as20133045)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随着国内外学者研究意识的不断加强,我国国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也逐渐增多。鞍山市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通过对鞍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分析与评价,探寻省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旅游相结合开发的方法,以期更好地促进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以及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辽宁省目前有部级名录项目60项,省级名录项目190项,市级名录项目366项,这其中就包括鞍山市的10项部级项目和7项省级保护项目。鞍山素来是全省乃至全国的工业和旅游城市,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大力开发利用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对鞍山市旅游业发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鞍山所拥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像评书、剪纸、皮影等,在省内其他市地即使没有申报非遗项目,但也拥有这些非遗资源。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旅游资源的有效结合,将会对鞍山市的旅游及非遗保护起到积极的促进及指导作用,同时对省内其他市地的旅游及非遗保护起到模范作用,从而促进辽宁省的非遗保护及旅游工作。

旅游从本质上而言是一种文化行为,旅游者靠文化与自然景观交流,与人文景观对话,没有文化的旅游是苍白乏力的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既可以引领文化自觉与创新,又可以实现惊人的“拉动”作用的宝贵资源。因此,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的基础上实现文化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也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

一、鞍山市非物文化遗产旅游性开发的条件

(一)鞍山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鞍山位于辽宁省中部,是祖国的钢都,这几年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鞍山地区的文化建设也在加快步伐。特别是2008年以来,国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上了日程,对全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系统的普查、申报、确立与保护传承。鞍山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早在2006年辽宁省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之初,鞍山市的文化部门及相关的艺术工作者就在对鞍山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情况展开调研普查等工作。借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全面开展的东风,鞍山的文化工作者积极申报,成功申报了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0项,其中岫岩民间剪纸和岫岩皮影两项以浓郁的地域特色和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成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此外,还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7项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9项。

总结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我们可以看出以下的特点:一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二是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三是具有形态的多样性。

(二)鞍山拥有良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条件

鞍山市拥有良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条件,具备一定的优势,这种优势不仅体现在鞍山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还体现在鞍山拥有众多的历史遗迹、良好的城市人文、优美的自然风光、便利的交通条件和明显的地区优势等方面。

1.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

鞍山是东北最大的钢铁工业城市,也是中国第一钢铁工业城市,虽然建置较晚,但是历史悠久。作为人类的发祥地之一,历史给鞍山留下了丰厚的物质文化遗产。目前鞍山有海城金塔、海城银塔、千山古建筑群、小孤山仙人洞遗址和析木城石棚5处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0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7处。这些文物古迹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来鞍山旅游,同时也将带动鞍山的非物质文化旅游的发展。

2.城市人文及自然风景优美

鞍山是中国综合实力30强城市,也被称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是中国特大城市之一。鞍山风景优美,人杰地灵,具有千山、岫玉、温泉等良好的城市人文文化,同时具有很多驰名中外的风景名胜地区,有物华天宝的千山,全国四大康复中心之一的汤岗子温泉,以世界第一大玉佛而闻名的玉佛苑,风景独特的药山风景区,还有位于白云山内堪称东北一绝的集自然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岩溶洞穴。独具北方特色的自然风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营造了良好的地域空间支持,吸引着八方游客的到来。

3.交通条件便利

鞍山是辽宁的第三大城市,位于辽东半岛中部,是辽宁中部城市群与辽东半岛开放区的重要连接带。境内有纵贯全境的沈大铁路和秦沈客运专线、哈大公路、沈海高速公路、盘海营高速公路等十余条铁路公路线路。2010年还复航了鞍山到北京的空中航线。2012年12月1日,哈大高铁全线开通,途径鞍山西站。既方便了市民的出行,同时为各地游客来鞍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

4.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深入人心

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发展的文化命脉,它来自民间的创造,在民间延续,民间是它生存的土壤,民众的支持是它生长延续的养料。鞍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方面得到了各界的充分重视;另一方面,注重通过电台、电视台、报社等媒体手段扩大鞍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众中的影响力,让大家都来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鞍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都有哪些。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旅游文化融合的利与弊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旅游文化相结合,开发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性,从根本上说就是活化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同产业化一样,都是想让其“自己养活自己”,甚至于是“更好的养活自己”。当然任何一种事物都有其正反两方面,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旅游文化相融合也必然是有利有弊,只要我们正确认识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趋利避害,就能在促进丰富地方旅游文化发展的同时,活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更好地保护传承。

(一)现代旅游活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作用

1.旅游发展有助于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活的文化记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保护一种工艺或表演形式,更是要保护遗产生存的社会、历史和人文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想发展传承下去,首先面临的课题是怎样生存下去,如果存在都有困难又谈何发展呢。只有将保护与合理的开发结合起来,想方设法改变遗产所在地发展的现状,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和遗产项目的保护。而发展旅游是改变地方产业结构的重要力量之一,因为旅游业是关联度很大的一个综合产业,会带动遗产所在地第三产业的发展,吸引大量的劳动力,从而促进当地的产业结构向着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向发展。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是十分必要的,甚至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更好的条件,两者不是对立的,而是互补的关系。站在遗产工作者的角度上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先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延续,我们希望它从内容到形式都是纯粹的、不受污染的,我们要考虑怎样合理妥善的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所具有的经济价值。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应当鼓励各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用,从民俗表演到旅游开发,从工艺品销售到文化创意发展,多手段全方位的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弘扬传统文化、振兴民族艺术的同时也为开发人文旅游景观、刺激地方经济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在不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质的基础上获得经济效益,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的活起来,成为活的文化记忆,“自己养活自己”,这样才能真的达到保护的目的。

2.旅游发展有助于恢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

现在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衰败,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他们无法与现代高速发展的社会相适应,没有市场,濒临绝迹。而地方旅游正是以体验地方特色及不同文化为主要动机的活动方式,开发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性,就重新赋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及社会价值。比如,鞍山的千山寺庙音乐随着千山旅游文化的发展,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从濒危的边缘起死回生;岫岩的玉雕和剪纸随着岫岩特色乡村旅游文化的发展,从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工技艺成为岫岩旅游文化的代表,游客购买玉雕及剪纸纪念册,作为旅游记忆的留念。这一方面丰富了地方旅游文化的内容,另一方面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和发展。更有意义的是地方政府或相关部门看到传统文化在发展地方旅游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会从经济发展的高度研究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给予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传统文化更高的重视和安排。

3.旅游开发的市场价值有助于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人员的积极意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旅游开发出来的市场价值的意义,不仅体现在为遗产所在地居民所带来的各方面实惠,还在于它有利于激发人们对于周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再认识。他们会重新审视那些古老的传统艺术,让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从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价值出发,了解并喜爱那些他们熟悉又陌生的古老的手工技艺、传统文化,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这对于保护和发展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旅游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间的矛盾

1.旅游活动容易致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商品化、舞台化、庸俗化

旅游的发展会给地方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旅游已经成为广大民众最喜爱的文化生活之一,特别是那些蕴藏深刻文化内涵在内的景点更加受到民众特别是青少年家长的欢迎。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无疑能为地方旅游增加文化内涵,巨大的商机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发展中被过度的商品化、舞台化、庸俗化,人们喜欢看什么就表演什么,甚至不顾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的民俗风俗等方面的特殊性,而过度的包装、扭曲,根据“旅游需求”曲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破坏,失去了其原本保护开发的意义。

2.旅游活动致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和原生态性受到冲击

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因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项目存在于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利,经济不发达地区。随着旅游活动的增多,当地民众与外来游客的接触越来越频繁,这种“外来者”会让当地居民重新审视自身的生活,特别是青年一代,他们会仿效、羡慕游客的生活,甚至努力与之靠近。由于游客在更方面表现出的“强势地位”,会给当地民众产生“示范效应”,从而在潜意识里对当地的民风、民俗产生影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和原生态性造成冲击。

3.旅游活动致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人文环境受到削弱和破坏

旅游活动会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地的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存在相容的区域。这种相容本应是两种文化之间价值及观念相契合的地方互相吸收借鉴,而排斥不相契合的地方。但随着旅游活动的开展,为了寻求经济的最大化,会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地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相容的区域扩大,这种扩大是人为的、强制的、不符合规律的,为外来文化做出让步,甚至创造出适合旅游发展的环境及人文。长此以往,会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地的人文环境及本土文化受到削弱和破坏。

三、鞍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性开发的潜力

(一)注重合理开发,强调可持续性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十六字方针,鞍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也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通过对鞍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的掌握和调查,了解鞍山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量、种类、分布、环境及存续情况,这是合理开发鞍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提和基础信息。通过掌握情况,普查筛选一些对游客有吸引力的、有开发潜力的非遗项目,加以合理利用,例如:千山寺庙音乐、岫岩玉雕、海城高跷等,这些项目具有可观赏性,也容易依托在旅游项目中,像千山每年都有大批海内外游客到此游玩,他们在欣赏美丽风景的同时,也希望看到具有千山文化特色的表演,而千山寺庙音乐释道同源,佛道教文化融于一山,这是千山特有的文化特色。合理利用开发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对鞍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项目的开发利用大有益处。但在开发的同时要注意项目的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保护好当地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减少旅游开发带来的破坏性。

(二)保持适度引导,加强名人效应

鞍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旅游业相对发达,发掘出一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相结合的道路,对鞍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地方旅游业的发展都有益处,处理得宜将达到双赢的局面。这就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者及相关部门,在市场调节的作用下适度引导,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在旅游业的推动下发挥地方文化特色,但又不会被旅游业的介入而大肆破坏,仍然保持原生态的环境和本质,这种原生态正是能够吸引游客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发挥公众人物的名人效应,鞍山拥有众多在全国知名的文化名人,像:刘兰芳、单田芳、毕彦君、李曼等,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他们宣传鞍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特色,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与之有关联的文化名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相关项目。像刘兰芳是鞍山评书的部级传承人,全国著名评书艺术家,她的很多书受到全国听众的喜爱,以前我们是听书,现在我们可以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体手段看刘兰芳说的书,刘兰芳录制的大量光碟、数字资料成为喜爱评书之人竞相购买的收藏,同时,刘兰芳还将评书与现代影视结合,像电视台热播电视剧《精忠岳飞》时,她与儿子王岩每天播出后来一段有关剧情的书,短短十几分钟的概括总结,但说的精彩精辟,让观众在看剧的同时还饱了耳福,又掀起了一场评书的热潮。我们恰可以合理发挥这种名人效应,鞍山曾有计划建设评书馆,一旦建成我们可以使其成为鞍山的特色旅游景点之一,介绍鞍山评书的相关内容及物品,让更多的人了解鞍山评书,同时出售评书光碟等相关实物,既宣传了评书又开发了旅游。

(三)保持原真性,选择适合开发模式

鞍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每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都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及条件,选择适合自身的开发模式。可以借助鞍山良好的旅游业基础,整合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以保持原真性为基础,贯彻体验性原则,开发出多种体验性强、参与感强的旅游模式,提升游客的旅游质量。

博物馆模式。可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博物馆,在当中展出鞍山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制作展板详细介绍各个项目的历史渊源、发展历程、传承情况、保护发展情况等,并收集项目相关的实物资料陈列其中,必要时可配备解说员讲解,让游客更直观、更具体的了解鞍山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具体情况。既可以成为鞍山市的特色旅游景点之一,平时还可方便市民了解本市的非遗情况,成为重要的文化资源之一。

遗产公园模式。博物馆是静态物品的展示,那么建立遗产公园就可成为动态遗产的展示之处。像鞍山的海城高跷、海城喇叭戏、岫岩东北大鼓、千山寺庙音乐、鞍山评书、岫岩皮影等项目,都可在其中定期演出,每个项目划分特定的舞台及区域,循环展演,游客可根据兴趣爱好观赏喜爱的非遗项目演出,场面不必很大,时间不用太长,能展示出项目特色既可。同时,每年的文化遗产日期间,合适的项目还可在其中举行演出活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展示展演提供一个稳定专门的演出场所,意义匪浅。

舞台演出模式。遗产公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动态集中的展示,突出多样、灵活、便利的特点,那么舞台演出模式就是专业大型的展示非遗项目的模式,突出专业、完整的特点。可演出已经排演好的,或得奖的大型非遗项目节目,像大型海城喇叭戏《跷中情》获得辽宁省第六届文化艺术节金奖,它既是艺术节获奖节目,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具体应用于演出中的成功典范,像这样的节目,可定期演出,让更多的游客观赏。

旅游商品模式。游客到一个景点游玩,最后总希望能够带回一些具有当地特色及生活文化内涵的纪念品,作为以后回忆的珍藏。针对这种需求,鞍山可开发出旅游明信片、图册等产品,同时像岫岩玉雕、岫岩剪纸、岫岩皮影、岫岩民间刺绣等都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产品,可将体验与产品相结合,让游客亲身体验一下玉雕的雕刻、皮影、剪纸、刺绣的制作等流程,这样游客买回去的纪念品上留有切身体验的回忆,意义更加深刻,更能吸引游客的消费欲望。

参考文献:

[1]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1985.

非遗文化景观第8篇

众所周知,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人类文明及农耕文明发祥地之一。中国古代科技曾经长期领先于世界,还曾创造出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和城市文明,创造出世界上独具特色的文学艺术、哲学、史学、教育等精神文明成果。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生命力最强、曾经最发达的文明,在整个世界文明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县是**西北部边境**县,草原文化古迹大县,也是**等游牧民族生息繁衍之地,历史悠久。这里地形地貌复杂,拥有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如草原神石城、木斯岛冰川、红山湖、雅丹地貌神秘大峡谷等,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位于**地区**县境内,距**县城18公里,**的柏油路与著名景区喀纳斯湖相通,西联哈国斋桑县,交通十分便利,这里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他们的民族餐饮、服饰、民族歌舞、婚娶节庆文化等独具特色,具有浓厚的民族丰韵和文化参考价值,这里有较多的文化古迹,开发文化旅游潜力巨大,这些种种的资源和**文化古迹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近年来,**县委、政府加大对人文文化和文化古迹的开发力度,做强本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把**县的文化建设当成一项重要的工程来抓,取得了瞩目可喜的成绩。目前,在县域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县的文化建设,我认为应该主要侧重于五个方面:突出一个重点;建设两个基地;打造三个品牌;坚持以人为本;开发文化旅游景点。

一、突出一个重点。

重点就是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越是民族的东西,越是世界的东西。20xx年10月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涵盖五个方面的项目:〈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并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中的非物质性涵义,是与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基本需求的物质生产相对而言的,是指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为目的的精神生产这层涵义上的非物质性。

所谓非物质性,并不是与物质绝缘,而是指其偏重于以非物质心态存在的精神领域的创造活动及其结晶。它的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工作原则: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20xx年5月24日,在成都召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论坛上,数10位国内外专家发表世界上首个国际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言——《成都宣言》,以唤起全世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保护和促进世界文化的多样性。37位专家共同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现代文明冲击和被世人遗忘的严峻形势。宣言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每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基因,是确定文化特性,激发人类创造力的重要因素。虽然,我国的非物质文化起步晚,但动作大,影响大,投资力度大。我县也不例外,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下,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力度较大。

20xx年5月20日,国务院公布的首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伊犁**自治州的“**族阿依特斯”被录入。我县在现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族动物模拟舞阿尤毕”。为此,我们不能停留在取得的成绩上而应更加加倍努力,积极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通知》(国发[20xx]4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xx年4月26日)和《关于加强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意见》([20xx]18号)的文件精神,提高认识,明确指导思想;强化责任,加强领导;加大力度,全面管理。政府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文化旅游发展计划,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广泛吸纳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开展保护工作;要加大保护工作的经费投入,人才培养,切实认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和总体目标,解决突出问题。在保护的基础上,正确利用和开发,不断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推动我县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立两个基地。

(一)以五乡两镇为中心建立**族民俗风情文化基地。

**县的五乡两镇有**族独有的民俗活动。41个行政村都有各自不同的习俗、礼仪、节庆、节令并且正在形成与现代文明相融合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地域文化。除已经由自治区级批准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外,还有许许多多民族民间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存。如历经九代、传承千年的**族民间舞蹈“哈熊舞”,“黑走马”等,这些民间民俗活动至今仍留存于乡村,并代代传承。此外,包括民间的一些传统民俗文化遗产应有尽有,在外人看来,**族人民 天天跳舞,月月过节,年年喜庆,一波接一波。而内涵丰富的民俗文化已经逐渐引起全国文人墨客的重视和参与。所以,抢救、挖掘、整理、保护、传承和开发民间民俗文化是我们工作的当务之急。从以上内容来看,这里基本上形成了一个民俗活动基地,有着建立****族民俗风情文化基地足够成熟的条件,我们要抓住机遇,千万不能错失良机。

(二)以**为中心建立旅游休闲度假文化基地。

****地处中国**县与**斯坦国交界处,距**县城18公里,号称“**西北对哈第一大门”。**的柏油路与著名景区喀纳斯湖相通,西联哈国斋桑县,交通十分便利。国门景区地势平坦,草木茂盛,界河两岸生长着茂密的白杨、絮柳等,景色宜人,国门构成**景区独有的风景。游人来到此处观光,可清新感受到异国风光;通过**还可以清楚的看到邻近哈国斋桑县风景,斋桑县境内风光旖旎,旅游资源丰富,拥有美丽的斋桑湖,湖边沙滩与有名的库尔勒“黄金海岸”相比毫不逊色。游客既能欣赏诱人心醉的异国风光,又能领略哈国独特的亚欧交融自然生态和民俗风情。**在秦汉时,呼揭、匈奴相继驻牧于此。魏晋南北朝时为柔然、突厥薛延陀部等民族驻牧。隋唐之际,为西突厥葛逻禄牧地。唐王朝先后设大漠、阴山、金山都护府管辖其地。五代宋、辽时期,克烈、乃蛮等部在此游牧。西辽曾在此设西部招讨司。公元1204年,蒙古铁木真征服乃蛮,乃蛮西迁,斡亦刺惕部崛起,本地为窝阔台封地,设尚书省、行省,公元1762年,清设“总统伊犁等处将军”,统辖天山南北路,本地属将军治下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管理,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县佐,1930年,**县佐升格为县,属阿山道管辖,1954年**隶属**地区。无论是历史文化、商业文化、古道文化,还是大众教育文化以及以文学和传统书画艺术为主体的高雅文化,各种形态的民间文化,已形成多元文化基因和恒久的生命力,当属文化之乡的行列。总之,这里的交通、饮食、通讯等等已具备建立文化基地的条件。

三、打造三个文化品牌。

(一)打造“**历史古迹”文化品牌。

**县是**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名胜古迹、历史文化众多。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森塔斯石人像以及托海阔拉斯岩画,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在历史的长河中,**族人民及其先民们在草原上创造了灿烂的牧业文明,他们留在岩石上的岩画,留在荒蔓草地上的遗址及遗物记载了人类的繁衍,叙述着他们的历经沧桑,不断战胜自然、创造古代文明的过程。已发现的岩画可分为敲凿、磨刻、彩绘数种,其中敲凿画最多,盛行于青铜及铁器时代。**喀尔交牧场的克孜尔库拉地方的岩画面积较大。岩画处于悬崖陡壁之上,采用阴刻手法,题材广泛,刻有黄羊、狐狸、大头羊、骆驼、马、牛、犬、射弓箭的人物等。是人类生殖、狩猎、劳动、征战、娱乐及其他各种活动的真实纪录。加克别依特古墓:位于**县城南部,距托普铁热克乡12千米,地处拉斯特河滩,是古墓遗址,周围树木成荫,夏季风景秀丽。占地面积24平方米,高3.5米,用铁皮做成半球型墓顶,有月牙标志。加克,清官吏,死于1914年。此墓当年6月开始兴建,10月竣工,中被破坏,现仅存遗址。经恩斯汗别依特古墓:位于托斯特乡政府东南9千米的一山谷内,地势平坦,四周有围墙,形如毡房(蒙古包),经恩斯汗是清末地方官吏,艾林郡王之父,王公衔,1910年去世。经恩斯汗墓建于1913年,12柱土块结构,内葬经恩斯汗公爵和其长女帕孜依。1969年秋,在**县拉斯特(什汗塔勒)挖掘渠道时发现文物,据初步考证,属1883左右蒙古亲王(**称“萨尔王”)的坟墓中的殉葬品,共22件。1986年,地区档案处拿走了一部分文物。据推测,这些由黄泥、酥油拌和,通过模范刻制出来的模块,主要内容是佛像、经幢、钱币等类物品。因为蒙古族信奉藏传佛教或喇嘛教,这些物品可能是有祭祀意义的殉葬品。这些文化遗产和历史遗物真正打造出了“**历史古迹”在**的文化品牌。确认历史遗留古迹,打造“**历史古迹”文化品牌,不但对丰富我县的文化内涵有积极作用,而且对全世界展示边境游牧民族文化有积极意义;不但对推动全县旅游业的发展有积极作用,而且对推动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打造“**族动物模拟舞阿尤毕”文化品牌。

“**族动物模拟舞阿尤毕”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阿尤毕是**族独有的民俗活动,其中的傩文化现象引起多方的关注。他们用舞蹈来表达思想,抒发感情,具有浓郁的草原民族生活特点,其中有模拟动物动态特征和生活习性的舞蹈(又称似兽舞蹈),比如熊舞(阿尤毕)刻画着狗熊的动态,黑走马(卡拉角勒哈)表现草原上骏马的矫健,还有天鹅舞、山羊舞、鹰舞等。这都是能歌善舞的**人结合牧区生活和劳动生产创造的舞蹈。“阿尤毕”当年实际上就是**在托依(聚会)时“逗乐子”的一个活动。为了制造喜庆的氛围,人们模仿熊的步态、捕食、睡觉等动作而创造了这种舞蹈,因为表演者特殊的化妆和诙谐的的动作赢得了大家的喜爱。作为一种民间舞蹈,“阿尤毕”的奇特之处在于它是模仿动物的舞蹈,尤其是模仿哈熊。追溯**传统,狩猎曾是一项重要的任务。**猎人过去常年游走在哈熊等猎物出没的地方,经常观察熊的各种习性特征,积累了丰富的狩猎经验。为了欢庆捕猎的胜利,猎手们模仿着熊的各种动作,把狩猎的情景编成了“阿尤毕”(即哈熊舞),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阿尤毕”在形势规模上既有延续性,又有群众参与的广泛性。表演有一定的节奏和顺序,参与群众十分虔诚和踊跃,与乡村文化、生活时序紧密结合,有明显的动物模仿功能。内容丰富多彩,极富民族地方特色,其艺术内涵、音乐、表情、颂词、服饰、礼仪等特色鲜明。即表现了**族的文化个性,又体现了多元文化共生共荣,相互影响、交融的民族和谐现象。通过打造“**族动物模拟舞阿尤毕”品牌,可以带动当地民间传统舞蹈,**族饮食,民居等文化和其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也可以推动**族阿依特斯文化的开发和建设。

(三)打造“自然风光度假旅游”文化品牌。

**地形地貌复杂,拥有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如乌拉斯特河谷避暑疗养度假村、草原神石城、木斯岛冰川、红山湖、雅丹地貌神秘大峡谷等;这些自然景点可以作为象征**县旅游文化的形象品牌,由县委、政府扩大**草原休闲度假、旅游观光的影响力、宣传力和透明度,在现有的初级规模的基础上再次提升,与周围的文化景区、文化中心点、农家园(乐)等有机的结合起来,上下连动,共同开发,点面结合,齐抓共管,真正打造出自治区较有影响的而且辐射面较广的“自然风光度假旅游”文化品牌。

四、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观,建设文明和谐富裕的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人的因素是干好工作的第一要素,没有强有力的文化旅游干部队伍那就是竹笼子里打水——一场空,根本上还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目前,我县文化旅游队伍人员现状的分析也是非常重要的。文化队伍年龄过大,专业人员缺乏,现有工作人员对现代化信息知识了解度欠缺,而且专业水平不高,文字功底较底,社会实践经验不足,加上业务经费少,办公条件较差,没有室内活动场所、参观展厅等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制约,使文化工作遇到很多棘手的难于开展工作的局面和问题,建议县委、县政府认真研究和考虑此问题。改变调入不能调出、有编制不能进、长期有病不能退的现象,加大文化体制改革力度,真正把会管理、懂专业、善思考、有魄力的适用在合适的岗位上。说实话,我们的文化队伍也处于濒危状态,工作分工,任务明确,但不能按期完成。所以,我们干好工作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该增的增,该减的减,该上的上,该下的下,向年轻化、专业化、知识化转变,转变用人理念。

五、开发旅游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