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对高等教育的看法

对高等教育的看法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1-20 10:02:1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对高等教育的看法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对高等教育的看法

第1篇

关键词:全球化;和而不同;高等教育;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5-0005-01

对于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不同领域的学者们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美国学者罗兰o罗伯森认为全球化实际上就是"全球经济的市场化",指经济(产品、资本)的全球化和跨国化。也有人认为全球化"专门指二战以来的经济、科技、信息、文化的跨国化过程,尤其是冷战结束以来,跨国的信息、金融、技术、商业、文化如何不断跨越民族国家疆界,而形成某种与民族国家同步的所谓社会科学还无法妥善处理的新现象、新挑战"。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高等教育应当采取什么样的立场,这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必须正视和回答的一个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以往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看法。这些看法大致可以归纳为两类,即"西方中心主义"和"本土主义"。

1.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的现有立场

处于全球化背景下的今天,高等教育发展的文化取向大致存在以下几种立场:一是认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应当走国际化道路,这类观点往往有"西化"或"西方中心主义"之嫌;二是认为应当坚持本土情怀,但又往往走向本土中心主义;三是认为应当坚持国际化加本土化,这种观点往往游离不定,左右摇摆,也可归结到前二者中去。

西方中心主义者,其理论来源于阿特巴赫。阿特巴赫用依附理论思考教育。他认为,工业化国家对第三世界教育和智力生活的持续影响可以划分为几种情况,其中一种情况就是依附。依附是过去殖民地所建立的模式的现时反映。历史地说,殖民者组织了被殖民地化地方的教育制度;独立后,这些制度不仅保留了下来,而且还得到扩展,而这就造成了第三世界国家对西方智力模式的教育依附。

目前在中国教育界和思想文化界同时还存在着一股比较典型的"本土主义"思潮。如项贤明认为,"本土化"实际上是一个自内的文化殖民过程,是西方文化对非西方文化的浸。一种真正的本土态度,应当是立足于第三世界本土社会教育实际的"本土生长",只有脚踏实地的"本土生长"才能看清各种文化实践到底是在化西方为本土还是化本土为西方。上述两种对立观点的盛行,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延续了一百多年的中西文化体用之争不仅余波未平,且大有新到来之势。

2.和而不同: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的必然取向

2.1 "和而不同"释义。"和"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特征向量、古代先哲的生命信仰和思维基础。中国传统文化的"和",不仅指和谐,也不只是一种愿望和追求,而包括了三个层次的完整的思想体系。第一个层次是指"和实生物"。这其实是一种宇宙观。第二个层次是指"和为贵",是人道追求的最高目标。第三层次是指"和而不同"。这是由前两者引申出来的待人处事哲学。

2.2 高等教育的"和而不同"。在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和而不同"的理念追求的不是中西对立,也不是中体西用或西体中用,而是吸取世界上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构建独具民族特色又有时代精神的高等教育模式。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的"和而不同"取向,其基本内涵包括以下方面:

反省自身文化;要坚持自己民族的传统,自然要回顾和反思本民族的高等教育精华。海德格尔主张过去、现在与未来三者的融和与同时性:过去并非简单地过去了,它仍然是,只不过曾是,它仍然留着;未来并非简单地没有到来,它已在现在或当前中达到了,只不过是作为未完成的东西而到达。"现在"内在蕴含着过去与未来,它是过去与未来的结晶。

尊重他国差异;"和"的重要内涵之一就是对相互联系的事物之间差异性的肯定和欣赏,它否定那种排斥差异性的直接同一。在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除了要对自己的文化深入反省外,还应对各民族国家高等教育的制度、内容与方式等方面差异性表现出足够的尊重与理解。

2.3 高等教育"和而不同"的层次差异。基于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与趋势,我们可以将高等教育发展文化取向之"和而不同"划分为萌芽阶段、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等几个水平层次,当然这几个阶段的发展不是线性的或阶梯式的,期间可能会出现反复或阻抗。在萌芽阶段,能认识到本国之外还有他国高等教育的存在,这一阶段区别于一国高等教育的与世隔绝阶段,超出了唯我独尊、坐井观天的认识水平。在初级阶段,认识到他国高等教育有着某些优点和长处,试图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以改进本国的高等教育。到了中级阶段,突破了地域界限,以某国的做法来改造和同化另一国高等教育的做法已经被抛弃,能够从国际经验中吸收一些有益于本国发展的因素,但仍以接受外来文化教育影响为主。

3.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策略选择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要达到较高水平的"和而不同"境界,一方面要借助高等教育的自我保存功能而使自己保持鲜明的民族特色;另一方面又要借助教育的自我更新功能而使自己处于不断变革之中,从而使民族特色能够与时俱进。为此,我们制定出推进国际化进程的战略计划,采取可行的政策和有力的措施,把教育国际化进程逐步向全方位和纵深方向推进。就目前而言,应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实际,协调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保持教育的民族性、开放性和互补性。以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为例,我们应当构建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的现代大学制度,这种制度应当在广泛吸取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有机地融合我国历史上书院传统的精华。

参考文献

[1] 丁学良.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第2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策略;

本文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从和谐发展的理念探讨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

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内涵概述

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内涵的界定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张涛教授认为:所谓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指要解决国家、地方及各级各类学校领导和管理教育事业的根本制度问题,围绕这个问题涉及到领导权力分配、机构设置等事务。【1】吴志宏教授认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一个国家根据有关的法规、政策建立起来的管理教育事业的制度体系,它包括各级教育机构的设置、功能作用的规定、相互间隶属关系的界定以及权限的分配与划定等诸多元素和要件。【2】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关于高等教育事业的人员配属、机构设置、隶属关系和职责、权益划分的体系和制度的总称。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职能与承担的角色不清晰

参与的角色过多,使用权利过于集中,对高校的管理往往带有行政强制性。

(二)高校办学自落实不到位

高等教育依然对国家、政府的依赖性,附属性很强,缺乏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高等学校是政府机构的附属部分,而不是独立的运行实体。

优化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策略

优化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必须不断进行改革

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弊端还是存在的,所以应进一步进行改革。

1、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建议

首先,要加快政校分开的改革,进一步让学校成为真正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其次,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进一步明确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制度。形成中央与地方两级管理,以省级统筹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第三,国家教委与中央业务部门的关系。教委主管统筹规划,政策指导,组织协调,监督检查,提供良好的服务。第四,社会与高校的关系;扩大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增强办学的活力与气氛,这样可以扩大教育投资渠道,筹集更多的教育经费,改变单一依靠政府拨款的局面,从而减轻国家的财政压力。

2、以和谐发展的理念实践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

以人为本,就是要在大学管理工作中,重视人的因素,正确认识评价和充分发挥人的价值与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有充分的发展空间。建立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机制,必须树立德育为先,育人为本,师生为本的理念。这种机制强调实现教育的社会功能与个体功能的和谐统一,善于将教育的社会要求转变为个体的自我要求,让人体验美好,体验崇高,体验成功,体验快乐,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鲜明的价值判断、丰富的思想体系。【8】

总之,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创新理念,要与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相适应,要有利于管理者职责分明,职能规范,管理有序,要有利于充分调动政府、社会、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共同支持办好学校,要有利于高校增强办学活力,提高质量和效益。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必须通盘考虑,以严谨的态度从我国的国情出发,采取分别对待、分类指导、分步推进的策略,同时借鉴外国有益做法的基础上,抓好试点改革,建立科学的高等教育管理新体制。以上是笔者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一些浅见,希望能给体制的改革带来一些参考。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持续发展,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还需要不断地完善与调整,关于这方面的探索任重而道远,还要继续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第3篇

新兴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呈现出了许多新特点。

一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空间更加扩大。经济全球化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扫除了许多政治上的障碍,为不同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开辟出更多的渠道。二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高等教育国际化从以往单纯的、外在的人员派出或接受,扩大到了课程引进、学分互认和跨国办学等方面,并成为各国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主要手段。三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经济色彩更为明显。以往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主要考虑的是学术和教育因素,现在越来越多地追求经济效益。发达国家开始终止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无偿高等教育援助而转向高等教育的国际贸易。四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体发生改变。由“国家·政府主导型”逐步转变为“政府·院校协作型”和“院校主导型”。五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向组织化、标准化和统一化方向运动。近年来,出现了不少区域性和全球性的高等院校合作组织。某些课程已朝全球化和统一化方向发展。不仅如此,构建区域或全球范围内统一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乃至于建立相对统一的高等教育结构或制度也已成为20世纪90年代后期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最新走向。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既给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又提出了挑战。

高等教育国际化给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的机遇主要表现在:一是有利于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水平。二是有利于拓宽我国的高等教育市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外资将在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多更大的作用,人力资源的国际流动将更加迅速,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空间更加扩大,这就有利于拓宽我国的高等教育市场。三是有利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与创新。

高等教育国际化也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挑战:一是对高等学校现行的办学体制、运行机制、专业结构、管理方式的挑战。二是对教育资源的挑战。高等教育国际化使教育资源成为一种共享性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分配。四是对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挑战。形形的西方价值观、人生观会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传播。大学校园将充斥着世界性的宗教、种族和其他政治问题。民族文化的传承,学生的思想教育将面临新难题。

积极应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挑战,主要做好九项工作,处理好两对关系。

关于九项工作。一是扩大留学生规模;二是加强与国外大学的合作与交流;三是加大外籍教师的聘任力度;四是积极主办或参加国际性的学术会议;五是鼓励教师出国进修或学术访问,鼓励学生出国深造;六是做好海外校友联络,盘活海外校友资源;七是开展对国(境)外的宣传,扩大学校的国际影响;八是努力造就一批具有国外学习与研究经历,在国际学术界拥有发言权的国际型的专家、学者。九是,集中财力、物力和人力,打造若干国际一流的学科或学科方向。

关于两对关系。一是国际性与本土性的关系。一方面,现代高等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动力来自探索真理和生产知识、传授知识、转化知识的需要,而探索真理和生产知识、传授知识、转化知识本身是不受民族国家的限制的。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在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高等教育传统及现有的基础上展开的,脱离不开、也挥抹不去本土性。所谓高等教育的本土性,就是保持、保护和发扬本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形成并延续下来,构成本民族高等教育特色的优秀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教育制度。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本土性参与国际化,影响国际化,同时,本土性也不断得到改造与升华,使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体现出民族的基调和特色。

二是趋同性与多样性的关系。这实际上是国际性与本土性并重的直接延伸。一方面,为了实现高等教育的国际性,各国、各民族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必然会有一种自觉地超越民族国家及其意识形态的普适性的价值理念作为追求和目标,这种普适性的价值理念就是体现高等教育普遍规律的世界高等教育的共同价值标准。它体现在大学的功能,学生的培养规格和手段,对大学的评价尺度等方面。

第4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材建设;教材改革

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依托和载体,高等教育教材一直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高等教育教材改革的兴起始于“九五”时期,国家教委在《关于“九五”期间普通高等教育教材建设与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编写、出版一批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需要,反映当代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和科学、技术先进水平的教材”。2001年教育部《关于“十五”期间普通高等教育教材建设与改革的意见》也提出,“十五”教材规划的制订要更新观念,立足改革。最新出台的《教育“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指出,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教材建设,建立健全教材质量监管制度。”经过三个五年规划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教材的建设和改革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由于教材建设和改革的复杂性,仍存在一些问题[1],高校学生对现行教材的态度如何?对未来继续进行的教材建设有哪些期望?值“十二五”伊始之际,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以北京师范大学为调查点,对前阶段的高等教育教材改革的情况进行了调查,期望能为高等教育教材的改革与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一、调查方法与调查对象

本文所述的高等教育教材,指的是普通全日制高校本科及研究生所使用的教材,其中部分教材涵盖了配套资源。本次调查采用网络问卷与实体问卷相结合的调查方式,其交叉分析体系是建立在层次分析法基础上[2,3],其中网络问卷占多数,实体问卷调查结果均输入网络问卷以便于统计分析。

本次调查从教材适用性与科学性、编写印刷水平、定价与配套资源三个方面调查学生对高教教材的态度。

调查先后共发放问卷370份,其中纸质问卷135份,网络问卷235份,共收回350份,回收率为94.6%,其中有效问卷337份,问卷有效率为96.3%,符合社会调查问卷回收的一般要求。从样本专业来看,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占40.7%,自然科学专业的学生占59.3%,自然科学专业所占比例稍大,但并未超出合理范围。

二、调查结果分析

1. 对教材的使用度

学生教材使用满意度的调查目标在于评价当前教材与学生实际使用情况之间存在的差距。其中调查指标的合理选择是科学表征学生满意度水平的关键。

购买教材热情度随年级增加而降低。尽管本科所学课程较多,但调查显示,学生购买教材的热情并不是很高。从整体来看,34.7%的学生每学期所需的新教材为1~5本,每学期需要6~8本教材的学生占40.4%,但是购买新教材的比例相对来说都有一定幅度的降低。通过将本科年级与购买教材的数量进行交叉分析,可以发现,本科一年级至四年级,购买教材的数量几乎呈递减趋势,如大三购买新教材为6~8本的学生占53.97%到大四这一数字降到了25.64%。与之相反的是购买1~5本的学生从19.05%增加到了43.59%;这看似与课程数量有一定的关系,然而,事实上,北京师范大学教学系统显示的本科四年修读课程数目并非完全呈递减趋势。相反,从大一至大三,基本每年需要修读的课程都有所增加。以化学大四学生为例,其本科大一至大三,所修课程分别为23门、23门、25门,课程数目基本持平或略增。去除本科四年级这个特殊阶段,本科一年级到三年级购买教材的数目与修读课程的数目成反比例,这说明随着年级的增加,学生购买教材的热情度降低。

学生热衷于复印教材。虽然每学期都需要新教材,但调查结果显示,仍有不少学生选择其他方式获得教材。高校学生一般获得教材的渠道除了购买之外,还有调查问卷中涉及的图书馆借书、复印教材、同学借书、购买旧书等渠道,从调查结果来看,复印教材的比例最高(77.7%)。复印教材和二手教材(68.5%)并不是近年才有的现象,在美国,20世纪80年代二手教科书市场开始兴起并引起大学教材书店的重视,1991年,美国二手教材与新书的营业额几乎平分秋色[4]。

价格过高影响教材购买率。从“未购买新教材原因”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到教材价格过高这一原因所占比例达到72.2%,获取教材的途径多样化也有一定影响,比例达到65.8%,随后是书籍使用周期短这一影响因素。大多数学生并不认为课程无关内容较多。如果将学生对教材的满意度和未购买新教材的原因结合起来分析,能够发现持“对教材较不满意”态度的人群和“教材与课程的内容相关性较小”这一方面的意见更明显。

2. 对教材的满意度

在对教材的满意度的调查中,采用了综合得分的统计方法,选项平均综合得分是由问卷系统根据所有填写者对选项的排序情况自动计算得出的,它反映了选项的综合排名情况,得分越高表示综合排序越靠前。计算方法为:选项平均综合得分=(Σ 频数×权值)/本题填写人次。

知识系统全面,但语言风格需要调整。在对教材哪个方面最为满意的调查中,学生群体的态度比较鲜明,对教材最满意的方面是知识全面系统,综合评分达到5.1分,其他两个得分较高的方面是内容讲解清晰(4.3分)和贴合教师思路(4分)。这较好地说明现行教材在知识讲解上基本满足了需求。但另一方面,学生对教材价格的评分最低(1.9分),即普遍认为教材价格存在不合理的情况。此外,对于教材语言风格、印刷装帧质量、长期使用价值方面的评分也偏低。这一调查可与对教材最不满意的方面的调查结合来看,互为补充。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对教材最不满意的方面,排名第一的是教材语言繁琐艰涩(4.1分),这与以上结果十分符合,即学生认为教材的语言不够流畅并可以进一步精炼语言;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是许多学生认为教材缺乏趣味性(4分),并有不少与课程相关性不大的内容(3.8分),使用周期也较短(3.6分)。不满意程度较小的三个方面中有装帧印刷质量差(1.9分)、知识点不全或不系统(3.5分),以及与教师授课思路有出路(3.9分)。由这两个单项调查也可以判断,学生对于教材的知识系统性比较满意,认为其往往符合教师授课思路,而对教材的语言风格和趣味性不够满意,对教材的装帧印刷质量持不同看法。

对学生在教材细节方面的满意度进行调查之后,又进一步了解学生对于高等教材改革的看法。大部分学生认为教材需要改革。其中第一项调查是关于学生对目前教材是否符合高校教材改革的需要,其中认为较符合的人数占一半,为46.3%,而认为较不符合的人数也约略相同,约为51.0%,此项调查所得结果基本平衡。但在问及是否认为目前使用教材内容和思想是否具有新颖性和时代性时,学生的态度则十分鲜明。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教材不太符合具有新颖性和时代性这一描述,选择较不符合和完全不符合的人数比例达到60.2%,其余39.8%则持相反观点。除此以外,在对现行高教教材内容体系是否符合现代大学生的求知欲这一态度选择时,又有63.5%的学生选择了较不符合或完全不符合。

学生对教材更新的希望与要求迫切。在这项题为“您认为目前高教教材是否需要更新”的调查中,有55.8%的人选择了迫切需要,35.9%的人选择了一般需要,比例合计达90.7%之高,反映了教材使用群体对改革教材有较强烈的需求。而在问及是否需要提高教材编写、出版质量这一细节问题时,选择迫切需要的学生比例达到60.5%,另有35.0%选择了一般需要,合计比例达到95.5%,充分体现了学生对教材编写出版方面改革的呼吁。

3.对教材的期望

教材应该在学科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拓展思维。问卷第三部分反映了学生对高教教材改革的期望,第一项调查显示,学生对高教教材应该发挥的功能有比较一致的认识,各个选项之间比较平衡,排在第一位的是帮助学生建立学科理论体系这一功能(4.3分),此为教材的基本功能。其后依次是培养学生科学和创新思维(3.4分),拓展学科视野(3.3分),激发学生求知欲(3.1分),而排在最后的是反映学科前沿动态和满足学习和考试的需要(2.9和2.5分)。这反映出学生普遍认同教材在教授基础知识方面的作用。调查还显示,学生最重视教材知识点系统全面这一方面(6.8分),而对教材反映学科动态和趋势,以及内容讲解、语言流畅等方面也非常重视,但对教材的印刷装帧质量则较不关注(1.6分)。

教材的内容新颖精炼、语言平易最为需要。作为高教教材最大的购买群体,高校学生对高教教材改革的看法能充分反映受众的需要。从调查结果来看,最受关注的是教材内容的专业化、全面化,希望教材能反映学科动态,语言更加平易精炼,内容新颖。而对教材更新周期变短、语言文艺化、印刷彩图化、装帧精美化等方面的改革,学生的需求值均低于2.8,远低于前面6项。

教材的时代性、趣味性、实用性受到普遍关注,提建议的角度体现出学科差异。在调查最后的意见建议题中,176份有效问卷意见和建议非常多样,但也集中反映了学生对教材改革的关注。经过统计整理,学生反映的建议意见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内容的时代性,有27位学生认为教材“应该与时俱进”,“更加偏重学科新的动态和趋势”,“具备一定的前瞻性”;其次是教材的价格,有20位学生在建议意见中认为教材的价格“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毕竟多数教材是学生自己购买的”;教材的趣味性受到很多学生的关注,有15位学生提到希望“教材趣味性更强些,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有13条建议是针对教材语言提出的,学生认为教材语言应该尽量平实简洁化,“尽量不要出现那么多晦涩难懂的语言和模棱两可的定义”,“教材语言应该深入浅出”;有10位同学建议教材“内容更贴合中国实际和教育实际,案例要中西结合”;9条建议是关于教材内容的启发性的,希望“教材中的观念多样一些”,“使学生发挥求知能动性”;8名学生认为“部分内容不够深刻,重点不够突出”;同样还有8位学生认为应该注重教材的长期实用性,增加教材的使用周期,或者建立有效的书籍回收系统。值得注意的是,有不少学生的回答具有自己学科的特色,例如,有两名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生认为教材应该列出尽量多的参考文献出处,或列出参考与进一步学习的书目。还有一名学生建议“根据学习心理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构建知识体系”,一些学生更希望学生能参与到教材编写中。这部分调查较具体地反映了学生对于高教教材改革的期望,归纳起来,主要集中在教材内容应注重与时俱进地更新,教材价格不应过高,增强教材的趣味性,语言需更加平实易懂,内容应更加贴合中国实际,在中西结合中体现自身特色等方面。调查结果显示,人文社会学科学生对于教材的前瞻性的关注度不高,而更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丰富性,更希望教材能反映多样化的观点以启发思考。而自然科学学科的学生则更注重教材对学科动态和趋势的反映,并更希望教材语言能够简洁易懂,在举例上更多地结合实际,突出重点。此外,对教材的使用周期的不同看法也体现了学科之间的差异,自然科学学科的学生认为教材的更新周期应该缩短,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学生在认为应尽量增加教材的使用周期,使教材具有长期使用的价值。

引进原版教材的呼声较高。较为突出的是,在这176份建议中,有53份建议提到了引进教材,占到约1/3,引人深思。《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六章关于扩大教育开放的规划中指出,要引进境外优秀教材,提高高等学校聘任外籍教师的比例。我们课题组通过收集资料,对国内外教材做了一番简单的比较。国内教材按照教学大纲编写,其突出的特点就是有固定的框架,反映了知识系统的逻辑性、学科体系的基本原理,在基础课教材的编写中具有一定的优势,有利于学生对学科体系的掌握;教材内容程度较深,但版本更新慢,对新知识、新问题、学科发展涉及少,跟不上科技前沿和世界先进水平。尤其是在经管、纳米、基因、信息等新兴、交叉、边缘学科领域与国外著名高校的名牌课程教材还有较大差距。在体系结构上,先定理再推导、解说,例证不多,形式固定。在课程体系设计等方面与大学、教师、学生等各方面的沟通和交流不多。在写作风格和内容选择上,教材作者虽然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实践工作背景往往不足,容易倾向于只强调学科基本知识、系统结构的协调,因此,教材有基础性、系统性的特色,往往创新性和先进性不够,配套体系也不够完整,不利于学生创造性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国外教材内容浅显,但应用性较强,对概念的解说并不是通过唯一的定义来完成,往往会对概念给出很多相关的解释,提供丰富的案例,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使抽象的理论易于理解。目前国内教材出版的周期较长,更新不及时,内容相对陈旧,缺乏新意。更新的重点多放在补充新内容上,而较少淘汰旧知识旧观点。国外教材的一大特色是配套资源丰富,不仅有教师用书、学生用书、习题集,还有丰富的载体,如光盘、案例软件、幻灯片、远程教育系统等。

三、结论

综合上述各部分调查结果可知,学生对高教教材改革响应积极,在对教材的满意度和期望等方面有诸多共同点,但同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和建议。从总体上来看,大学初期,学生对教材的利用热情较高,后来则随着年级的增长而呈递减状态,分析其中原因,一是因为大学初始受中学教育模式的影响,非常注重教材,而随着年级的增长,所用参考书增加,对教材的利用变少,并更多地利用电子版教材。在利用度下降的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是认为教材价格偏高,在课程较多的情况下,购买大量教材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而出现了获得教材的多种途径,其中复印教材的人数占较大比例。大部分学生表示对目前使用过的大部分教材满意度一般,绝大部分学生认为高教教材急需进行改革。总体来看,这次关于高教教材改革的调查,体现了学生对于为教材改革发表看法和建言献策的热情,反映了学生对于高教教材的看法和改革教材的以下建议:

一是使用与实践课程紧密衔接的教材。在注重教材理论水平的前提下,兼顾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对于实践性强的学科,在教材选用过程中重点选择与实践教学衔接紧密的优秀教材,提高学生在现实环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考虑学科差异,在编写教材时,自然科学学科教材应更注重追踪学科进展和趋势,人文社会学科教材应该注重反映多样化的观点,启发学生的思考。由于科学发展日新月异,教材往往会滞后于当前的研究,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差异在于,自然科学研究的进展往往更具有时代性,原先教材阐述的观点很容易过时甚至是错误的,不利于学生了解前沿动态。而人文社会科学教材中阐述的观点相比而言比较不容易滞后,教材所起作用主要是打下基础,不同时期的教材即便观点有所不同,也很难断然认定某种观点是正是误,相反,多样的观点更容易启发学生的思考。

二是注重内容的启发性,使学生发挥求知能动性。教材如果只是对概念和定义的阐述和对案例的讲解,对学生而言只不过是学科入门的工具书,这显然不是高等教育教材最应该发挥的功能。在教学上要逐步改变一门课程使用固定教材的模式,这样可以避免师生的学习惯性,有利于教师积极性的发挥和学生创新自学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教材的更新和多样化发展。在评价和选用教材时,不仅要考虑“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符合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等基本衡量指标,更要考虑“符合教学规律和认知规律”、“符合全面素质教育的思想要求”、“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等重要指标,以充分发挥教材育人的力量。优秀的教材应该在内容上启发学生,通过展现不同的观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利用设问和思维拓展训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是我国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经之路。

三是增强教材的时代性和先进性,建立高教教材的优秀评价机制。与教材更新信息相关的参考书,如《科技新书目》、《高校联合书目》等,可使学校师生及时掌握更新信息。高校也可以将这个信息系统作为一个评价系统,以便于各个版本教材的优胜劣汰,提高教材的整体质量。

四是从语言表达、内容、与实际的贴合等方面增强教材的可读性。教材的可读性是影响实现教材自身价值的重要因素。用较通俗简单的语言阐释概念或定义,减少教材中艰涩难懂的语言,能减少学生心理上对新知识的抵制,以贴近实际甚至生活中的例子对教材内容进行说明阐释,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教材的内容。而增强教材的趣味性则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内容上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对教材的结构进行设计,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教材的知识,形式上做到图文并茂也更能吸引学生。

五是为教材编写队伍注入新的力量。在编写人员的组合上,不应该只是请教师和高水平的科研人员参与教材的编写,还应该建立起一种机制,鼓励国内外处于领先研究水平的项目承担者,在发表科研成果的同时,也积极参与相应的专著和教材的编写,这样不仅可以使教材充分吸收先进研究成果,还能使学生看到更多的观点和风格。

六是国家政府或学校对教材出版和购买进行补贴,减轻学生购买教材的花费。本次调查充分表明,教材价格受到学生的普遍关注,大部分学生认为教材价格过高。

七是引进国外原版教材,提高外文、原版教材的使用比例。在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中,就包含了引进原版国外教材的意见,国外教材发展历史较久远,其编写也更能反映目前国际上的前沿果,引进国外教材也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需要,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使学生更多地接触国外同类学科中的优秀教材,从而有效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但如何降低价格使之与学生的实际购买力相匹配仍是一个问题。引进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国内教材的一些不足,使高等教育更加面向世界,紧跟时代步伐,使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本土化。

参考文献:

[1] 楼才汀,白光义. 大众化教育阶段的高等教育教材建设[J]. 中国大学教学,2007(4): 94-96.

[2] 许树柏. 层次分析法原理[M].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88.

第5篇

[1]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学研究值得注意的问题,也是我阅读熊华军教授、史志刚同学的《2010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论文作者的可视化分析——基于12种CSSCI来源期刊载文数据》和陈昌芸同学的《共词可视化视角下教学服务型大学研究领域构成及发展趋势》两文后首先意识到的问题。也正因为如此,我才想到要谈谈对高等教育学领域研究的认识与看法。熊华军教授和史志刚同学的文章,是关于高等教育学大领域研究情况的可视化分析。通过对2010-2013年12种教育学期刊刊载的高等教育论文作者进行可视化研究,总结了2010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论文作者的发文规律,揭示了作者间的知识交流机制与合作交流模式,得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已初步形成核心作者群,我国高等教育论文作者表现出了明显的地域差异,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代表的部属大学引导、鼓励和组织学者开展高等教育跨学科研究,我国高等教育论文作者主要来自教育学,多受到省级和部级的基金资助,彼此之间合作规模较小,合著强度较低,合作率不高,主要围绕高职教育、高等教育理论、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质量、高校德育、大学教师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和高校人才培养八方面开展研究等结论。这些研究,数据可靠,分析透切,很有说服力。陈昌芸同学的文章,采用的也是可视化分析的方法,不过,关注的只是高等教育大领域中教学服务型大学小领域研究的问题。华中科技大学以刘献君教授为代表的院校研究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多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教学服务型大学研究领域是院校研究领域中的一个子领域。这个研究领域,也是由刘献君教授在2007年开启的,现在随着教学服务型大学建设实践的逐步推进,也产生了一批理论研究成果。陈昌芸同学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可视化分析,认为当前教学服务型大学研究文献主要涉及教学服务型与其他大学的区别和联系、具备的特征及价值和功能、建设主体、建设路径、具体问题探讨五大领域,教学服务型大学研究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未来需要注重学科发展,着力特色研究;重视社会服务,推进合作研究;关注人才培养,突出创新研究;强调多维审视,多视角研究。关于教学服务型大学研究五大领域的查找及其研究趋势的提出,为进行教学服务型大学领域研究提供了参考。

这里选编的两篇文章都对其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进行了梳理,并列出了名单。熊华军教授和史志刚同学的文章得出了2010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高产作者有王建华、张楚廷和王洪才等为代表的66位,形成了以潘懋元、张应强和刘献君等为代表的高被引作者群,高文兵、李立国、王建华和刘克勤是综合网络中影响力较大的作者等数据。陈昌芸同学的文章得出了在发表教学服务型大学研究文献的50种期刊中《铜仁学院学报》刊发了14篇、《浙江树人大学学报》13篇,核心作者有刘献君、侯长林、罗静、陈明、徐绪卿、魏钢焰、陈琼英、沈云慈等结论。这些数据和结论,既是对相关刊物和作者的肯定,也为更多的研究者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尤其是强化了高等教育学的领域研究意识。铜仁学院能够在全国教学服务型大学研究中有一定的地位,就是其高等教育研究团队近几年来都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教学服务型大学这个领域的研究上,没有对教学服务型大学领域的集中研究,就不可能有今天在全国教学服务型大学研究中的影响。因此,高等教育学的领域研究,既是方法,也是策略。

高等教育学研究的领域,可大可小,具体要视研究者个人或研究团队的研究能力和兴趣而定。能力强、水平高,又有兴趣者,其研究领域可以不断拓展,直至满足研究需求为止;能力弱、水平低者,其研究领域可以小一点、窄一点,小和窄到能够把握得了的领域为止。研究领域大小、宽窄的确定,关键在于“度”的把握,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高等教育学研究领域一旦确定,就要在一段时间之内,甚至比较长的时间之内,咬定青山不放松,方可见成效。之所以有“专家”的称呼,不就是一个人在一定时间内专注于某一点研究的结果吗?关注某一点的时间长了,研究的问题深了,积累的东西多了,也就自然成为了专家。其实,也不仅仅是高等教育学等理论研究需要专注于某一领域,文学创作也是如此,也有领域意识,比如陆文夫的“苏州小巷”、刘绍棠的“运河滩”、何士光的“梨花屯”等,就是坚守在一定领域中进行文学创作的典范。所以,选定了高等教育学的研究领域,就要尽可能将其领域中的矿石挖掘出来,并逐步占据该领域的制高点。占据了高等教育学某个领域的制高点,就是对高等教育学科的贡献!

作者:侯长林 单位:铜仁学院

第6篇

Diversified Evaluation: 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Appeal

――Based on Questionnaire Analysi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Ethnic Meta-evaluation of th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CHEN Zizhuo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Wuhan, Hubei 430074)

Abstract 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of the two national teachers and schools, teachers and students as a whole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national college level education, educational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of national reform trends in higher education-related views were analyzed, and select the part of the problem in schools inter and data between minority and Han made cross analysis.

Key words 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diversified; evaluation

1 调查目的

高等教育评价研究的实质不局限于纯粹理论的探讨,其更多在于实践中的应用,民族高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的特殊形式,其所受到的评价的公正性以及其在实践中的认可程度应该受到关注,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即为了解民族高等教育主体对民族高等教育质量的认识,民族高等质量评价的现状,民族高等教育评价改革的相关看法和见解,探讨建立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评价体系是否为民族院校师生共同的心声,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对象以及多元化的评价指标与标准是否为民族院校师生的诉求。以期达到引起人们对民族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关注,形成民族高等教育质量的社会共识。

2 调查过程

项目组自行编制了《民族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研究调查问卷》,问卷的设计借鉴了相关学者对高等教育评价研究成果,经项目组多次讨论修订而成。问卷调查的问题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调查问卷问题分配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采用了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4年10月和11月在z大和s大对师生发放,合计发放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11份,其中z大144份,s大162份,调查结果处理使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3 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3.1 整体问卷的频率统计分析

3.1.1 对民族高等教育质量认识的调查分析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结果绝大多数不对外公开,民众对高校教育质量最直观的认识只能求诸于网上流行的“大学排行榜”,在校师生应该对大学排行榜比较热心,以此为参照物来调查民族院校师生对学校办学水平的认同度较为可信,在调查数据中:认为“大学排行榜”能够反映民族院校真实办学水平的占18.6%,说不清楚的占54%,不能反映民族院校真实水平的占27.3%;在问到后一个问题“榜中排名与实际办学水平相比较而言”, 33.8%校师生选择榜中排名滞后于实际办学水平,53.7%的师生选择差不多,12.5%选择榜中排名领先于实际办学水平。对这两个问题,超过半数人均持中立意见,忽略中立数据,在前一个问题的认识上,明确认为不能反映真实水平比例高于认为能反映的,后一个问题,明确认为“榜”不符“实”的占46.3%,而且其中73%人认为所在学校“榜”落后于“实”,这说明师生们整体上倾向于认为 “大学排行榜”是不能反映民族院校办学水平的,“大学排行榜”降低了民族院校的排名。

在对民族院校教育质量与重点院校产生差距的原因的调查显示,20.6%认为是硬件设施跟不上,20.4%认为是生源质量低,26.3%认为是师资力量,16.5%认为在于学习氛围,9.0%认为是大学精神传统,7.2%认为是其他。从两所院校的整体数据来看,师资力量、硬件设施、生源质量以及学习氛围是影响民族院校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

3.1.2 对民族院校教育质量评价现状认识的调查分析

在对当前民族高等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的认识上,11.4%认为管理性职能被放大,19.7%认为被评价者处于被动状态,26%认为是应付评价致使评价趋于功利,16%认为评价“重硬件、轻软件”,22%认为评价不符合教育规律,4.9%认为还有其他问题。对造成高等教育评价问题的原因,25.4%认为是我国长期以来的集权控制、政府体制,25.3%认为是国情决定的,17.3%认为是市场经济的发展所造成的,20.8%认为缺乏第三方机构的参与,11.2%选择其他原因。

针对教育评价发挥的作用:在改善民族院校办学水平上,32.5%认为有很大作用,60.8%认为作用不大,6.8%认为没有作用;在能否激发个人的学习(教学)动力上,30.9%认为能,54.3%认为关系不大,14.8%认为不能;在对当前评价体系引导民族文化的传承上,35.7%认为有逐渐加强的趋势,24.4%认为和以前没有什么变化,37.3%有逐渐退化的趋势,2.6%有完全忽略的趋势。

在对当前民族高等教育评价的认可度上来看, 61.4%认为当前民族院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不能反映出民族院校的真实水平,87.8%认为应该建立起适合民族院校自身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综合上述统计结果分析:师生们认为民族高等教育评价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以政府为核心的高等教育评价造成了评价主体和客体地位的不对等以及这种外部评价由于过于统一、死板以及崇信量化等因素而忽略了民族教育中丰富的文化气息和人文特征;师生们对当前教育评价所发挥的作用还是持正面看法的,但是从数据上来看,其效度还有极大的提升空间,在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上,大家的认识上存在模糊性,也可能是两所院校对民族文化传承上存在差距;在整体满意度上,可以看到大部分师生是不认可当前教育评价体系所反映出的民族院校教育水平,绝大多数人都认为需要建立与民族院校相匹配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3.1.3 对民族高等教育评价改革的应然趋势的调查分析

对评价的主体的选择上,选择频率最高的是依次为学生(21.9%)、教师(19.2%)、学校(15.4%)、家长(13.4%)、社会人士(11.6%)、政府(9.6%)、权威专家学者(8.9%)。 对参与评价的组织机构的认同度依次为教育部(23%)、学校自身(21.3%)、地方教育行政组织(16.2% )、社会第三方组织(14.2%)、国家民委(13.2%)、用人单位(12%)。

在评价对象的选取上,依次为教学(18.7%)、办学条件(17.7%)、毕业生质量(16.3%)、科研(14.8%)、社会服务(12.0%)、管理者领导水平(11.4%)、教育评价本身(9.1%)。

对民族院校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上,认为当前的评价是以政府为导向的占31.2%,以市场(学生、家长)为导向的占39.9%,以学术为导向的占28.9%,三者差别不大,认为当前最缺失的是人文取向,占42.8%,其次是市场取向和学术取向,分别占34.7%和22.5%。

在对民族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与普通高等教育质量评价关系上,13.2%的师生认为民族高等教育评价应该与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方向的共性相符合,20.9%认为应与民族院校的个性相符合,65.9%的人认为两者都应该兼顾。

在对民族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的选取上,17%认为应该与普通教育完全相同的指标,28.6%认为应该与普通教育遵从同样的指标、不同的标准,26.7%认为应该与普通教育遵从不同的指标体系,同样的标准。27%认为应与普通教育遵从不同的指标和标准。

据上述统计结果的分析:

(1)对民族院校教育质量评价的主体与对象的分析:对评价主体选取最多的是学生、教师及学校,这说明在教育质量评价中,应该考虑突出教育主体的作用;在评价组织及机构的选取比例分布上来看,最多的是教育部和学校自身,地方教育行政组织、第三方组织、国家民委以及用人单位均占有一定比重且不分伯仲,而且选取教育部与学校自身的比例与其他相比并不是特别突出,这说明师生们认为在评价组织机构的选择上应该朝着扁平化、多元化的趋势发展。从对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对象的选取数据分布上来看,是一个平缓的阶梯状分布,也是扁平化的。

(2)对民族高等教育评价导向的分析:在对民族院校教育质量评价价值导向的数据显示,当前教育质量评价价值取向是多重的,三种导向差异并不明显,而在对缺失的价值导向,认为缺失人文导向的占最多,这说明民族院校教育质量评价不仅应该重视对民族先进文化的传承,也体现在对民族师生的尊重与关怀上,体现出人是衡量一切的价值尺度,即“人为标准”上。在对民族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共性和个性的认识上,大多数人认为应该兼顾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民族院校的个性。在指标选取和标准评定上,绝大部分都认为应该采用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完全相同的指标和标准,排除指标相同与否的判定后,大部分形成了不该与普通高等教育遵从同样的标准的共识。应该说无论从追求共性和个性的认识上以及指标和标准的选取都体现出了民族院校对教育质量评价的人文导向的需求。

3.2 对部分问题区分样本的交叉分析

为验证本次问卷调查的是否能代表民族院校的普遍认识以及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对有关认识的差距,选择了院校和民族成分与部分调查问题进行交叉分析。

3.2.1 两所高校对教育质量与重点高校差距认识的交叉分析

由于两所高校所处的地理位置、行政级别、办学条件、师资水平、资源等等都不同,其对各自与重点高校的差距的认识上应该存在差异,为验证是否存在差异,对这个问题做交叉分析,得出的输出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两所学校师生对各自学校与重点高校教育质量差距的认识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中z大认为主要差距依次为师资力量、生源质量和学习氛围,s大认为主要差距依次为师资力量、硬件设施和生源质量。

两校师生形成统一的认识的是师资力量和生源质量,这两点无疑可以代表民族院校教育质量的软肋,师资力量尤其能说明提升民族院校对优秀教师的吸引力还不够,当前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对民族院校教育质量评价有失公允可能是其中原因之一;生源质量占有稳定的比重也可以给我们一些反思,如果将学校看作是一个系统,系统的优良性不仅仅体现于输出水平的高低,而更应该取决于该系统的放大倍数,面对特殊的民族教育,当前的评价体系按照教育输出水平的高低来评判教育质量是不公平的。两校师生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是硬件设施和学习氛围,硬件设施差异表明院校级别等不同导致办学经费投入存在很大差距,学习氛围的差异可能是受高校周边环境氛围所影响,z大地处城市中心,而s大地处民族地区。

表2 认为学校与重点高校差距主要在* 所在学校 交叉制表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民族院校与民族院校之间,其对教育质量的追求都有所不同,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短板和优势,民族高等教育评价指标的建立必须要全面合理,不可偏颇于某些方面。

3.2.2 当前评价体系下两所高校对当前民族文化传承趋势的交叉分析

为验证上述频率统计中民族院校对民族文化传承的趋势,以所在高校和民族院校中民族文化传承的趋势做交叉分析,输出结果如下:

表3 当前评价体系下民族院校对民族文化传承有* 所在学校 交叉制表

可以看出,两校间的数据差异并不是很明显,认为逐渐退化的人数只占微弱优势,两校间的数据并未能够明确表明当前民族院校中文化传承的趋势,民族院校师生对着一问题的认识上确实存在模糊性,进一步分析,可做出初步推断,当前教育评价体系下民族院校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引导不够,致使民族院校民族文化传承处在不愠不火的状态。

3.2.3 民族成分与是否需要建立适合民族院校自身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交叉分析

为弄清建立民族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是否基于少数民族自身的需要,以民族成分和是否需要建立民族院校自身评价体系做交叉表分析,得出的结果如表4所示:

由表4可以看出,建立适合民族院校自身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是少数民族和汉族共同的需要,合理的评价切实关系到民族高等教育主体自身的利益,甚至汉族选择需要的比例还要高于少数民族,这可能反映出民族院校中汉族对我国的民族政策的认同度与敏感度要高于少数民族。

表4 民族* 是否需要建立适合民族院校自身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交叉制表

3.2.4 民族成分与民族高等教育评价指标和标准选择的交叉分析

为进一步弄清少数民族与汉族对民族高等教育评价指标和标准选取的倾向,以民族成分和高等教育评价指标和标准的选取做交叉分析,输出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民族高等教育评价指标和标准* 民族 交叉制表

由表5可以看出,少数民族选择与普通教育不同的指标体系不同的标准最多,汉族选择最多的是与普通教育同样的指标不同的标准,汉族的选择倾向可能受到当前民族教育政策的影响,只注重于标准的多重化而不注重指标体系的设计是否合理,显然少数民族选择不同的指标体系和不同的标准更加体现了其对民族高等教育评价多元化的需求,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在选择与普通教育完全相同的指标和标准的比例上,少数民族明显高于汉族,从少数民族视角来看,民族教育评价体系可能缺少对民族心理的关注。

第7篇

关键词:中国高校;人才培养;现状;不足;优势;改进措施

一、当前高等教育的形势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发展,高等教育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先让我们回归一下高等教育过去走过的道路。借用原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的一句话就是:“大改革,大发展,大提高。”大改革主要体现在三点:一是高校的开放本身就是一大改革。二是高校的体制的改革。三是一手抓体制改革一手抓教学改革。“大发展”指的是高等教育规模有了大发展。至于“大提高”主要是指教育质量的提高,但是对于“大提高”我们可以感受到目前许多高校做的都不到位,在高校领域出现了一种急于求成,浮躁的现象。

以上对于高等教育形势的分析,有利于我们了解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所取得的一些进步之处。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为中国新世纪的崛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

对于中国当前的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而不是沉溺于过去的成就中。现在就让我们对于中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一个全面大致的了解。

(一)“中国的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这是钱老先生前提出的一个刻骨铭心的疑问,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存在的一个普遍的问题,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进行反思。不同的人对于这一疑问可能会有不同的回答。对于这一疑问钱老自己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二)中国高等教育的症结在于应试教育。

中国的学生从最开始接触到教育就与应试这两个字分不开,在应试教育下,孩子的兴趣被过早的扼杀,以至于许多孩子在进入大学之后,早已忘记了当年自己的兴趣所在,即使大学里可以给予他们一定的空间让他们自由的成长,这时的他们也许会更加的迷茫。与此同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全国政协委员梁慧星先生也表达了对中国高等教育现状的忧虑和思考,他认为:中国高等教育的症结在于应试教育,是人所共知的。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应试教育不仅没有纠正,反而越演越烈。

(三)中国大学生有效的利用了大学时间吗?

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我相信每一个经过大学教育的人的回答都是否定的。中国的许多大学生在经过了高考之后,最想做的就是好好的放松,大学的四年中国的大学生真的浪费了太多的时间。中国大学生放松的四年可以说是美国大学生积累黄金的四年。曾经有人说哈佛――看一眼就知道中国的大学缺什么。日前两张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凌晨四点多学生人在学习的照片在网上传播开来。照片显示凌晨四点的哈佛图书馆里,灯火通明,座无虚席……图片配文这样写到哈佛是一个象征。哈佛校园里不见华夫,不见化妆,更不见晃里晃荡,只有充充的脚步,坚实的写下人生的篇章。哈佛不是神话,哈佛只是一个证明,人的意志,抱负,理想的证明。

以上四点只是对于中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一个简单的探讨,中国高等教育还存在许多其他方面的问题如经费不足、人文教育匮乏、开放性不够、年轻人才缺乏等。我个人从比较的观点以及前人的看法中,认为以上四点是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主要的问题。

四、对于以上问题中国高等教育应采取的改进措施

(一)要做到因材施教。

要做到因材施教中国的高等教育就首先因对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行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可以向欧美等国家借鉴一些比较好的教学方法。同时对于学生的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应用,需要老师对于学生有一个比较充分的了解,需要老师与学生加强沟通和交流,同时给予不同才能的人发挥其才能的空间。

(二)培养二十一世纪企业所需要的人才。

学校应该对于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有一个清晰的定位。以下几点建议主要是李开复在给中国高校的一封信里面的几条建议,我个人认为写得非常好。1:高校办学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避免过分扩招、过分产业化的行为。2:高校要有准确定位和鲜明特色,减少研究型大学,增加职业学院。3:始终把企业作为最重要的客户,引导学生注重融会贯通,拒绝死读书。4:学位教育要有的放矢:提高高水平、与国际接轨的研究生院。

(三)不要让中国的大学生继续浪费时间。

一方面中国高校对于大学生应该有更加严格的要求,从多方面开发大学生的智力、潜力,中国的大学也应该实行一种“严出”的政策,虽然看似残酷,但任何一个对于学生的未来负责的高校,都应该对学生严格要求。哈佛的本科生每学期至少要选修四门课,一年就是八门课,四年之内修满32门课并且要通过考试才能毕业。高校应该设立更加残酷的淘汰机制,学生感到压力才会更加的有动力。另一方面老师对于学生应该有更加严格的要求,老师平时应该多给学生布置一些具有意义的作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我相信我们的高校只有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并勇于改正,我们的高校一定可以培养出我们的社会需要的人才。当然,对于我们高校中存在的不足,我希望可以有更多的教育者敢于进行改革,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原地踏步永远都不能取得进步。

参考文献

[1]周远清.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形势.[J]高等教育研究,2012,(12):1.

[2]黄成亮.中国大学模式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0,(12):17.

第8篇

一、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学风现状

学风是一所高校的灵魂和气质,是立校之本。对高校而言,优良学风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是学生成才键所在;对教师而言,教风与学风存在相互影响、相促进的关系:优良教风有助于优良学风的形成,而优良又是教师不断改进与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前提。为了真实掌握成人高等教育学风现状,笔者对浙江省3所省属高校成人教育学院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526名,回收521份,有效问卷516份。其中男生47.3%,女生占52.7%。学生来自脱产本科、夜大专科、夜大本科三个不同学习形式。

本研究采用两种方式:其一,发放开放式问卷,对调查对象的学习状况和他们对任课教师工作情况的意见和建议进行采集。具体步骤如下:以班为单位,编制调查问卷。问卷共设置超过30个问题,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主观题。其二,采用个别访谈的调查方法。从调查对象中,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谈话,当中有班干部成员也有非班干学生,以示研究的全面性。谈话内容包括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日常生活以及对任课教师工作的看法和见解等。

为了客观而准确地把握我校学风情况,调查中,我们把学风这一概念操作化,用三个书面的指标来测量:一是学习动机和目标,二是学习方式,三是追求知识努力程度。下面我们从这三个方面作一些分析。

(一)关于学习动机和目标现状分析

由调查发现,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目标中为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实现人生理想做准备,占44.1%;其次是为掌握专业知识,为就业打好基础,占29.7%。至于为了获得文凭的同学,则只占26.2%。在学生学习动力方面,六成以上(63.2%)的学生学习的动力来源于为了自己的前途,父母的管束的占5.8% ,老师的要求占3.9% ,没有动力的占5.2%。说明成人高等教育的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目标是为了实现理想和抱负,完善自我和掌握专业知识,为就业打好基础。学习动力主要来自于学生自身的内在价值追求。

(二)关于学习方式与态度的分析

1、对所学专业热爱程度的分析

有近六成(61.9%)的学生自认为学习态度一般, 其次是勤奋刻苦的占19.3% ,比较轻松的占12.2% 无所谓的占6.6%。当问及“你对自己所学专业是否满意”时,31.8%的学生选择了“满意”,58.2%的学生选择了“一般”,10.0%的学生选择了“不满意”。对所学专业的了解方面,基本了解的占60.7%,知道一点的占27.4%,很了解的占8.4% ,不了解的占3.2%。毕业后打算从事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的只占21.9% 不一定占59.4% 不会的占12.3% 6.4%。自认为学习成绩优秀的占12.9% 良好占50.9% 中等占31.1%, 较差占5.1%。说明我们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的学习态度一般,对专业的满意度也一般,对所学专业基本上是了解的,但是所学专业与自己将要或已从事的工作不一定相关,可能会影响对所学专业的学习效果。

2、对于课外知识的态度分析

为了了解学生汲取课外知识的态度,我们设计了“你希望任课教师向你们推荐与专业相关的书籍吗”这个问题,非常希望的占15.3%, 希望的占45.3% ,不希望的占14%,无所谓的占25.3%。说明大多数学生对课外知识有广泛的兴趣和追求热情,愿意汲取更多的知识与信息。

3、对待难题的态度分析

调查数据显示,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难题时倾向于与同学讨论的途经解决问题的占49%,独立思考解决的占25.2%,搁置一边,不去解决或有待解决的占 14.8%,与教师讨论的途经解决问题的占11%。这说明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乐于与同学商量、讨论解决问题体现了团结合作的精神,独立意识很强,遇到问题大都倾向于自己解决,表现了强烈的自信、自立、自强精神。但是我们也看到,很少有学生选择与教师讨论解决问题,说明师生关系比较疏远,教学气氛不够融洽、亲和,这既有同学方面的原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索性精神不够),也有教师方面的原因(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很少,不善于与学生打成一片),这种状况不利于教学互动,难于起到师生双方互相启发,相互促进的最佳教学效果。

4、对待考试的态度分析

为了了解学生汲取课外知识的态度,我们设计了两个问题。关于“你对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看法”这个问题,五成以上(52.7%)的学生认为大学生考试作弊可以理解,学校应从轻处罚,20.7%的学生认为可以理解,但学校应从重处罚,7.3%认为不公平,学校应从重处罚,其他占19.3%。关于“你对考试成绩的期望是”这个问题,六成以上(61.4%)的学生对考试的期望是中游水平就可以,一定要很优秀的占17.6% ,及格就行的占19.6%,无所谓的占1.3%。说明大部分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考风考纪方面有待加强,对自我的要求不是太严格,对考试成绩的期望值不高。

(三)关于追求知识努力程度的分析

1、上课出勤情况分析

为了了解学生上课出勤情况,我们设计了四个问题,关于“本学期你是否旷课”这个问题,有六成(60.3%)学生偶尔旷课,35%的学生从不旷课,4.5%的学生经常旷课。说明部分成人高等教育学生不能正确处理工学矛盾,不能正确处理学习与家庭的矛盾导致上课迟到、早退,纪律松弛、散漫,有的甚至旷课。

2、准备考试的复习方式分析

关于“你用多长时间准备期末考试”这个问题,考前一周复习的占60.2%,考前一两天复习的占22.5% ,平时勤于复习的占 8%,基本不复习的占9.3%。说明成人高等教育的一些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不强,严重依赖老师上课,没有课余时间自学的习惯,也不与老师沟通,学习方法不科学,学习效果不佳。

二、成人高等教育教师教风现状

教风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态度、行为具有一定的影响,本次调查中为了深入了解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的学风情况,我们也从学生角度对教师的教风进行了调查,主要是用于测量学生对于他们所上课程的任课老师的总体评价,以便于了解成人高等教育教师的整体教学效果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程度。

关于学生对教师的总体评价,我们设计了四个指标进行测评,分别是:教师的责任感(很好―很差)、教师的教学态度(很好―很差)、教师的知识素养和教学水平(很好―很差)、教师的教学方法(很好―很差)。

经调查数据显示,认为任课教师的责任感一般的最多占59.7%,其次是较强的占17.5%,再次是很强的占10.4% ,认为较差和很差的分别占6.5%和5.8%;认为教师的教学态度一般的最多占52.6%,其次是比较好的占29.9%,再次是很好的占10.4%,认为较差和很差的分别占3.9%和3.2%;认为任课教师的知识素养和教学水平一般的最多占51%,其次是比较好的占 35.3%,再次是非常好的占7.8% ,认为较差和很差的分别占3.9%和2%;认为任课教师教学方法一般的最多占59.6%,其次是比较好的占19.2%,再次是较差的占7.3%,认为非常好和非常差的分别占4.6%和2.6%。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大致看出目前成人高等教育教师的教学状况,尽管结果可能存在误差,但仍然说明一定的问题。总体上看,成人高等教育教师普遍的责任感、教学态度、知识素养和教学水平、教学方法都处于一般状态,仍不尽如人意。特别是授课方式比较单一,灵活性、针对性不够,方法也不很适应现代教学,传统灌输型方式仍占主导地位,创新教育不够,部分教师对教学工作缺少热情,与学生交流少,理论水平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有待提高。这些方面反映在教学上就是授课质量不高,学生缺乏学术上和方法上的得力指导。

三、教风对学风的影响分析

为了了解教风对学风的影响,调查中,我们设计了三个问题进行分析。

关于“当老师的课堂教学不吸引你时,你的态度是”这个问题,有近七成的学生表示会受影响,要么干脆不理老师讲的内容,自己自学或心不在焉开小差,还有一部分学生甚至选择旷课的方式来逃避学习。只有28.4%的学生加倍集中精力,试图和老师的思路保持一致。说明教师的教学水平对成教学生的出勤率、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具有极大的影响。

关于“你认为任课教师对学生的要求程度如何”这个问题,有近七成(69.5%)的学生认为合适,有14.3%的学生认为比较低,有些高和太高的分别占11%和2.6%。说明绝大多数成教学生还是适应任课教师对他们提出的教学要求的,成教学生的文化基础参差不齐,任课教师要因材施教,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

关于“你目前最大的学习困难是什么”这个问题,认为个人功底较差的占40.5%,认为自我控制能力较差,难以形成良好习惯的占32%,认为学校教学水平的差距的占16.3%,认为不善于交流的11.1%。说明大多成教学生把最大的学习困难归结于自身原因,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自我控制能力差是造成学生学习的最大困难,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不高也成为成教学生学习的困难的重要原因。

四、加强成人高等教育教风、学风建设的对策

(一)提高对学风建设的重视程度,加强对学风建设的思想认识

通过对问卷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学风建设与教风建设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学风作为高校教育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目前形势下成教学生学风所凸现出的问题使成教大学生思政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作为成人高校学生工作者,要切实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教育学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让学员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主动适应能力,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激励他们的学习斗志。

(二)明确教师在学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加强教风建设,强化教书育人

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而言, 成人高等教育在学风建设上还有一定的差距。造成成人高等教育学风建设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学风建设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师在学风建设过程中居于核心的地位, 其教学的态度、水平, 对于培育优良学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研究的微观调查中将影响学风因素的立足点放在教师层面。根据调查分析,本研究提出以下教风建设活动:其一,严把师资质量关。建立并完善教师资料库,在任课教师的专业方向、教师资格等方面严格把关,并对学生投诉较多,上课不认真,不负责任的教师一律不再安排教学任务;其二,完善教学内容。组织学校专家全面制(修)订学校成人高等教育所涉及到本、专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学院的教学内容更符合社会发展及学生工作的需要;其三,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对教师上课纪律进行严格的检查,对于迟到、早退及敷衍塞责的教师在学院之间进行公开批评;其四,促进学生评教活动。开展继续教育学院“学生评教”和“最受学生欢迎的成教教师”评选活动, 通过对优秀教师的评选, 推动广大教师发扬高尚师德,恪守教师职业道德, 尽心尽力地为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备好每一节课,讲好每一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