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农产品发展规划

农产品发展规划赏析八篇

时间:2023-08-21 17:13:37

农产品发展规划

农产品发展规划第1篇

问:《规划》的总体结构是如何设计的?

答:《规划》主要按照分析现状、理清思路、合理布局、明确重点、提出措施的线索逐步展开,共设计了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考虑《规划》是《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的延伸和拓展,对上一轮规划实施的主要成效与问题进行了全面总结和认真分析评价。第二部分,着眼于农业农村经济的新形势、新任务,科学分析了继续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重大意义。第三部分,从谋划整体发展思路出发,提出了新时期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第四部分,按照“一个产品一个产品分析,一个产业一个产业梳理”的思路,对16种优势农产品从发展现状、区域布局、主攻方向、发展目标四个层次进行了概括和提炼,并提出了复合产业带的概念,明确了三类复合产业带的发展方向。第五部分,从加强科技研发与推广应用、完善设施装备、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组织化程度、加强市场和信息体系建设、完善强农惠农政策体系等方面,提出了保障《规划》顺利实施的政策措施。五个方面层层递进、相互联系、相互支撑,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问:《规划》如何看待2003年以来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工作?

答:为应对入世挑战、深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农业部于2003年编制完成并启动实施了《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 年)》。规划实施5年来,喜逢党中央、国务院更加重视“三农”工作,实行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强农惠农政策。在中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各项工作取得重要进展。一是优势农产品区域化生产格局初步形成。2007年,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集中度分别达到98%、80%、70%和59%,棉花、甘蔗、柑橘、奶牛集中度分别达到99.9%、 63%、54%和50%。二是优势区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四大粮食品种九个优势区域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超过85%,优势区域棉花、油菜、甘蔗、苹果、牛奶产量占全国比重分别达到99.9%、90%、72.4%、63%、60.7%。三是优势农产品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全国90%以上的甘蔗制糖企业位于优势区域内。优势区域内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乳制品加工企业达到256家,年销售额近630亿元;深加工出口水产品贸易额占出口总额的 46%。农业产业化经营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四是优势农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2007年,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四大粮食品种优质化率分别达到 72.3%、61.6%、47.1%、70.3%;苹果、柑橘优质化率由30%分别提高到55%、50%。两大苹果优势区鲜苹果出口量、出口额分别占全国的54%和70%;对日鳗鲡出口量已占日本鳗鲡进口的90%以上,对美罗非鱼出口量占据美国60%的罗非鱼进口市场。五是优势区域农民收入快速增长。据对八个优势区域的监测,2006年优势农产品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比2002年提高了1.2%~12%。2007年,甘蔗优势区蔗农、优势出口水产品“两带一区”内渔民人均收入比2002年分别增加500元以上和1100元以上。

实践证明,《规划》的实施,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顺应现代农业的发展潮流。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规划》的引导功能尚未充分展现,区域布局仍不尽合理,基础设施薄弱,社会化服务相对滞后,产业化、组织化水平不高,扶持政策尚不完善等问题依然突出,有待我们在实施新一轮规划过程中努力解决。

问:新时期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答:《规划》提出,新时期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工作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总体要求,准确把握我国农产品供需的阶段性特征,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按照“因地制宜、突出优势、强化基础、壮大产业”的总体思路,明确优势产品和优势区域发展定位与主攻方向,推动产品空间集聚和产业升级整合,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力布局。加速农产品产业带发展进程,把优势区域建设成为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的骨干区、发展现代农业的先行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示范区,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建设,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规划》提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区域合理分工、产业整体构建、统筹协调推进、尊重农民意愿五条基本原则。

问:围绕中央提出的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的重大部署,《规划》提出了哪些发展目标?

答:《规划》根据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时期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发展思路,提出的总体目标是:力争经过8年的努力,使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更加优化,优势农产品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明显提高,优势区域对保障农产品基本供给、促进农民增收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到2015年,重点培育 16个关系国计民生、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对农民增收带动作用明显的优势农产品,形成一批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一大批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优势农产品生产重点县,形成一批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化、品牌化的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通过区域布局的优化,推动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在区域农业功能、农产品基本供给能力、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高效利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5个方面得到强化。

问:《规划》确定了哪些优势品种?

答:2002年农业部在编制上一轮规划时,根据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挑战和提高国内农产品竞争力的需要,选择确定了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甘蔗、苹果、柑橘、肉牛肉羊、奶牛、生猪、出口水产品等13种优势农产品。

这次新一轮规划的编制,在优势品种的选择上,体现了既继承又发展的原则。一方面除将上一轮规划的肉牛肉羊品种分开作为2个品种外,保留了其他的12个品种;另一方面,为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满足国内经济发展需要,增加了马铃薯和天然橡胶2个品种。这样,最终选择了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棉花、油菜、甘蔗、柑橘、苹果、天然橡胶、肉牛、肉羊、生猪、奶牛、出口水产品等16个品种,作为新一轮规划的优势品种。

问:《规划》对16种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布局和功能定位都作了哪些安排?

答:《规划》在逐一分析16个优势品种发展现状与趋势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地发展基础和潜力,划定了各品种的优势区域,明确了主攻方向和发展目标。其中,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4个优势品种,强调立足国内实现基本自给,突出保障粮食安全,划定了16个优势区;大豆和油菜2个优势品种,从食用植物油国内供给不足的实际出发,强调提高自给率,划定了7个优势区;棉花、甘蔗、天然橡胶3个优势品种,强调突出保障产业安全,提高国内供给能力,划定了 9个优势区;苹果、柑橘和出口水产品3个优势品种,强调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继续扩大出口,划定了10个优势区;肉牛、肉羊、奶牛和生猪4个优势品种,强调转变养殖方式,保障基本供给,划定了16个优势区。同时,鉴于我国大多数农业生产区域适合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农产品生产,部分优势农产品的优势区域在空间上出现重叠,在同一区域内需要处理好品种之间的相互关系,统筹好产业协调发展,为此,《规划》提出了复合产业带的概念,并提出了各类复合产业带的发展方向。

问:《规划》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蓝图,农业部将如何组织实施,使之变成现实?

农产品发展规划第2篇

近年来,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农产品物流政策。从某种程度上表明,中央及国务院各职能部门对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重视。本刊对近年来国家出台的涉及农产品物流业的重大政策进行了梳理,供读者参考。 农产品冷链物流规划2010年7月28日,根据国务院印发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编制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提出,将进一步提高肉类和水产品冷链物流水平,增强食品安全保障能力。2015年我国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达到20%、30%、36%以上,冷藏运输率分别提高到30%、50%、65%左右,流通环节产品腐损率分别降至15%、8%、10%以下。 《规划》明确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七项主要任务:一是推广现代冷链物流理念与技术,二是完善冷链物流标准体系,三是建立主要品种和重点地区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四是加快培育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五是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六是加快冷链物流装备与技术升级,七是推动冷链物流信息化。 为实现上述目标和任务,《规划》提出要实施重点工程:一是冷库建设工程,二是低温配送处理中心建设工程,三是冷链运输车辆及制冷设备工程,四是冷链物流企业培育工程,五是冷链物流全程监控与追溯系统工程,六是肉类和水产品冷链物流工程,七是果蔬冷链物流工程,八是冷链物流监管与查验体系工程。 “十二五”规划纲要2011年3月16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正式公布(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纲要》)。《“十二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加快建立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优先整合和利用现有物流资源,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衔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推动农产品、大宗矿产品、重要工业品等重点领域物流发展。优化物流业发展的区域布局,支持物流园区等物流功能集聚区有序发展。推广现代物流管理,提高物流智能化和标准化水平。 《“十二五”规划纲要》强调,培育多元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供销合作社、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积极发展农产品流通服务,加快建设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 促进物流业发展意见2011年8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把农产品物流业发展放在优先位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建立畅通高效、安全便利的农产品物流体系,着力解决农产品物流经营规模小、环节多、成本高、损耗大的问题。大力发展“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等产地到销地的直接配送方式,支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强主产区大型农产品集散中心建设,促进大型连锁超市、学校、酒店、大企业等最终用户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意见》强调,将鼓励大型企业从事农产品物流业,提高农产品物流业的规模效益。加大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建立主要品种和重点地区的冷链物流体系,对开展鲜活农产品业务的冷库用电实行与工业同价。 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意见2011年12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意见》,《意见》明确了以加强产销衔接为重点,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创新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提高流通组织化程度,完善流通链条和市场布局,进一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建立完善高效、畅通、安全、有序的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保障鲜活农产品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的目标。 推动鲜活农产品经销商实现公司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鼓励流通企业跨地区兼并重组和投资合作,提高产业集中度。扶持培育一批大型鲜活农产品流通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运输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他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促其做大做强,提高竞争力。 积极推动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批对接等多种形式的产销衔接,鼓励批发市场、大型连锁超市等流通企业,学校、酒店、大企业等最终用户与农业生产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降低对接门槛和流通成本,扩大对接规模。多措并举,支持农业生产基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社区菜市场直供直销,推动在人口集中的社区有序设立周末菜市场及早、晚市等鲜活农产品零售网点。

农产品发展规划第3篇

特色农业产品应按下列顺序选择:(1)优先规划农业资源开发区域内特有的名优产品。这类产品有较高知名度,有一定市场潜力,由于是当地物种,其宜种性较强,扩种的可能性较大,开发成本较低。其特产的口味可根据所销地域的大众风味进行适当改进。(2)选择周边或相似地域的名优产品或受大众喜爱的新产品。在进行适宜性分析后进行试种,试种的产品符合要求后予以推广。(3)当规划区域内的土壤或水源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元素时,选择对这类矿物质或溶质有较高的萃取能力的农作物。该类产品附加值较高,有较多选择时,选取经济效益高的农产品。(4)有机农产品。从食品安全角度出发,通过环境冶理、生产流程改革、加强生产管理等科学种植措施,生产当地农作物中经济效益较高的农产品也是特色农业产品的选择途径之一。(5)由于生态原因,通过套种、混种不同农作物方式能改良农产品产量或品质的当地农产品。有的地方已形成了合乎科学的产品布局,只要我们去发现和推广。(6)具有综合开发商业价值的配套当地农产品。

2特色农产品生产条件分析

2.1规划区域内特有的名优产品独特生产条件分析规划区域内特有的名优农产品的形成均有其特殊的原因或不凡的背景,有的已成为历史文化遗产,需要有独特的生产条件。其生产的地块、种植方式、采用的原料、加工工艺、存贮方式都是名优农产品的有机构成的部份。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对名优产品生产的全过程进行剖析,科学地总结其特质的成因,有助于名优农产品传承和发展。生产的地块条件分析:包括地貌情况。耕作层土壤的土质、厚度、酸碱度、孔隙率、矿物质成份(对人体的有益元素和有害元素含量)、有机物含量、微生物情况。耕作层土壤的温度及其变化。耕作层土壤补充源的酸碱度、矿物质成份、有机物含量、微生物情况。全年降水量及时间分布,地下水潜水面高度及变化。影响耕作层的水源(包袱灌溉水源和地下水)的水温、酸碱度、溶质浓度、有机物含量、微生物情况。生产期积温,日照时间和气温、空气湿度、风(风力、风向)变化情况等等。种植方式条件分析:包括栽培方法,其它生物对其生产的影响,农产品生产期与土壤涵养期地块管理,相关农作物种植方式及其与名优农产品地块关系(山上与山下,上风位与下风位,灌溉方法与顺序等)。名优农产品特性分析:根、茎、叶、花、果的成份及其对人体健康、味觉的影响。加工分析:包括加工环境、原料(包括水)、工艺流程、配方。存贮方式:包括存贮环境(空间、湿度、温度、微生物等)、容器、压力、时间等。

2.2拟选的其它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条件分析其它优势特色农产品是根据区域内整体资源优势及特点,在充分考虑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应用的前提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经济效益最大化、生态效益最优化的角度出发选取的。这类特色农业产品生产条件分析主要是调查规划区内现有的农产品种类及其布局、产量、特质等。在进行生产的地块条件分析、产品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对植物不同部位对人体有益元素的萃取能力和对人体有害元素的抑制能力进行评估,并制定科学的生产技术方案,确保所生产的农产品质量达到优质标准。

2.3制定特色农产品生产条件样本根据上述特色农产品生产条件分析结果,制定生产地块条件与种植优质农产品品种之间对应关系的样本数据库。

3圈定特色农产品生产地块

对规划区内的所有生产地块按生产条件分析的要求进行调查,并将调查成果数据化,利用数据平台的分析功能,参照特色农产品生产条件样本数据库,按照本文2.2条顺序,圈定各特色农产品(一般选2~3个品种,排列在后的为备选)生产地块。圈定各特色农产品生产地块时,宜将能通过采用工程措施、生态措施改进生产条件的生产地块纳入改造后的生产地块等级中。再根据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机械化耕作要求进行地块合并。

4特色农业规划布局

特色农业规划布局分为规划空间布局、农产品生产布局、工程布局[3]。规划空间布局:也就是特色农业规划的功能分区,根据总体目标要求,规划区域内一般应有建筑或管理区(办公、接待、仓储运输、产品展示销售等)、农产品生产区、农产品加工区、观光休闲区等。农产品生产布局:在农产品生产区内,参照圈定特色农产品生产地块,在充分考虑生态平衡或生态效益的情况下,安排设施农业用地和各生产地块种植品种、耕种制度。工程布局:包括道路工程,灌溉与排水(包括水循环利用与排污治理)工程,防护林工程,土地平整、地貌重塑与土壤改良工程,生态保持、景观改造与提升工程。

5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计算实施规划所需投入的总费用、年增加的收益、投资回收率、投资回收期等经济效益指标数据,评价投资可行性。(2)生态效益。从生态保护、耕地质量变化、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环境污染等生态角度评价规划的合法性、可行性。(3)社会效益。社会生产效率提高,经济、生产组织形式的辐射效应,人文景观改善,丰富文化、教育,食品安全等角度分析受众生活质量的提升、对社会发展的积极贡献。

6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应涵盖规划编制、实施、监督、评价和后续维护全过程。在规划编制阶段主要有规划宣传、专家和当地群众意见收集、方案评审等三个方面内容。规划宣传是规划前期的重要工作,当地群众对规划目的的了解和支持程度是规划执行的前提。专家和当地群众意见收集有助于规划编制人员对规划区的现实和历史情况的全面掌握,这些意见有时会导致规划方案、方向、甚至是规划目标的改变。方案评审包括规划的合法性、合规性评审,与当地相关规划一致性评审,村民对工程项目的确认,(当地)专家评审等环节。

7制定保障机制

(1)政策。增强法制观念,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切实发挥规划的控制和引导作用。规划一经批准不得擅自修改,明确规定规划实施的主体、客体、责任和义务。(2)技术。尽可能采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如施肥、用药配方,生产流程科学化,质量管理标准化,产品品种系列化等。(3)组织。管理机构有权威、构架完整,管理团队专业齐全、分工合理、责任明确。(4)管理。完善规划实施的激励措施。有疑问,先试点,后推行。积极开展规划实施评价,按规定修改和完善规划。灾情应急制度化。

8结语

农产品发展规划第4篇

——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理论文章

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是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和产业脱贫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带动农民创业创新的重要平台,是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升级、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必然选择。今年中央1号文件再次明确指出,要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实施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发展乡村共享经济、创意农业、特色文化产业。近年来,XX市按照中央和省、州党委、政府的部署要求,坚持统筹规划、强化政策创设、加大公共服务,推动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实现多元、多样、集聚、规范、绿色发展。“十二五”时期,全市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接待人次和收入以年均12%和17%的增速高位增长,成为全省该项产业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2017年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819.62万人次,同比增长35%;实现旅游收入54.22亿元,同比增长44%。整个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广、成效越来越明显。

一、充分发挥“农业+”作用,推进多功能多业态发展

XX市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从拓展功能、满足需求入手,充分发挥“农业+”作用,倾力打造功能齐全、环境优美、体验活动丰富、产品绿色安全、文化内涵深厚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产品。休闲娱乐景区景点多达120余个,可推荐的精品线路达10余条。通过美化山水林田湖、建设特色小镇,鼓励开办农家乐、渔家乐、森林康养休闲农庄,举办农业节庆活动、开展农业科普、农事体验等活动,推进全市农业呈多业态复合多功能拓展方向发展,为城镇居民旅居乡村体验农耕乐趣、品味农业情调、感知民俗风情,看田园风光、赏乡村之美、享民俗民风、品地道美食气息提供了更多选择。

二、注重规划引导,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XX市坚持点线面结合的思路,积极推进“多规合一”,大力打造“综合体”、“聚集区”、“金品牌”,打造休闲农业产业带和产业群。近年来,共投入2600余万元用于规划编制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总规、控规和专项规划三个层面的规划工作,以《XX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基础,先后编制完成《XX城市总体规划》、《XX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XX市锦屏山风景区概念性总体规划》、《东风葡萄酒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云南红精品酒庄规划》、《城南甸溪河片区控规》等多个现代都市、田园价值、文化特质既融合又独立的总规、控划和10个城中村的规划编制工作。土地、城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实现“四规合一”,为乡村旅游定位与转型发展拓展了更大空间,形成以“两带五聚集”为主的乡村旅游发展空间布局。“两带”:西部连乡公路沿线民族文化体验生态观光休闲带,湖东公路康体休闲葡萄观光休闲带;“五聚集”:以锦屏山为核心的XX文化聚集区;以湖泉生态园为核心的温泉养生聚集区;以云南红酒庄为核心的红酒休闲聚集区;以烟草制品和种植庄园为核心的现代工业旅游聚集区;以高原特色农业为核心的现代农业观光旅游聚集区。点、线、面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和成本分摊机制正逐步形成,品牌效应和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正逐步增强。

农产品发展规划第5篇

关键词:现代农业都市农业都市生态型南通模式中心城市

1895年张謇先生奠定了南通“一城三镇”式的“田园城市”,成为中国近代最早由中国人自己规划建设城市的一个典范。南通赢得了“田园城市”和“中国近代第一城”的美誉,从此农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结下了不解之缘。如今南通同时跻身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江苏沿海开发两大国家战略,市行政区划也作了较大调整,面积由355平方公里增加到1706平方公里。行政区划调整后,城市扩容在即。为适应“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强化沿海发展战略、注重历史文化保护、突出人居环境、营造生态城市”为基本原则打造现代化都市的要求,南通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进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本文就此问题展开调研与思考。

1南通都市型农业的发展历史和发展概况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为了突破城郊地区农业以生产粮食为主的制约,南通开始发展以鲜活农副产品为主的以商品性农业发展为特征的城郊型农业。南通当年这种商品性农业发展很快,形成了如国内各大媒体竟相报导的百万雄鸡下江南等壮观局面。城郊型农业可以看作是南通市区农业从传统农业向都市型农业的过渡形式。

到了90年代中期,京、沪等大城市率先提出了发展都市型农业的思路,认为都市型农业是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城市地区的农业与一般农村地区的农业一样,都应当按照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正由于都市型农业的内涵为城市地区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此后10年中也成为南通市区农业发展的目标模式。

南通随着五城同创活动的开展,城市建设朝着建设清洁型、生态型、宜居型的生态城市发展。农业作为积淀文化传统和提供绿色空间的产业,对于南通保护田园城市和构建花园城市,形成多层次、网络化的自然景观与人工环境和谐统一、城市空间与生态空间有机融合的城市绿色生态空间网络,从而形成具有南通个性的城市文化与景观特色,都市农业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作用。南通市区都市农业发展的成就是修缮了一批老的都市园林和园艺项目,保护了一批历史文化名城项目,新建了一批新的都市园林和绿化项目,新增了一批都市农产品加工、批发、配送、生产企业,发展了一批都市农业休闲服务项目。

南通在都市型农业发展同五城同创实践的有机结合中,逐步从都市型农业经济或技术角度的农业对城市的“生产、生活、生态”等功能的要求,向打造霍华德1898年提出的而张謇1895年开始实践的田园城市的近代中国第一城要求方面转变,张謇先进的建城理念得到传承,南通城市的独特个性得到彰显,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的主要功能得到发挥。南通滨江临海,追江赶海、崇和尚创是它的城市气质,包容汇通、敢为人先是它的城市精神,南通从发展都市型农业和五城同创有机结合的实践中,逐步找准了城市地区农业发展的精准定位,这就是发展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

2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式及其特征分析

2.1 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和方式

南通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其发展定位是基于注重历史文化保护、突出人居环境和营造生态城市为基本原则,搞好中心城区园林绿化工作,打造宜居的生态城市和美丽的花园城市,以及从生态城市和花园城市建设的高度,遵循“四位一体、城乡融合”的发展理念,努力将市区农业全面渗入中心城区,融入长三角大都市带,实现传统农业向都市农业跨越发展的要求而确定的。其发展模式是结合南通实际的,富有南通特色的、引领时代潮流的以生态、文化功能为主兼顾经济和社会功能的南通模式。它是继续以生态和社会功能为主的德国模式、以生产和经济功能为主的美国模式和以经济、生态和文化功能兼顾的日本模式之后的又一崭新模式。

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式,是实现产业基本功能由“生产、生活、生态、文化”向“生态、文化、生活、生产”的发展序次转变;是实现产业主要产品的“私人产品、准公共产品、公共产品”依序提供向“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私人产品”的同时提供转变;是实现生产方式的个体生产和协作生产方式向社会化生产、集团化运作、个性化服务转变;其本质是强调城市人居与自然的和谐及其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其根本做法是在把南通中心城区建成生态城市和花园城市的同时,搞引得来、留得住和能发展的集生态型、科技性、产业化、高效益的现代农业项目。

2.2 南通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的特征分析

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是工业化、城市化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产物,是人们对都市化区域农业的一种新认识、新观念,是城市地区农业发展的精准定位。它从诞生之日起就具有下列的鲜明特征:

2.2.1网络式布局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所包括的范围是指城市化地区和周边城乡结合部的农业。它不同于一般的城郊农业,它是在城市周边和城市内部间隙地带进行生态经济的规划设计、开发利用和生产经营。它具有圈层性、走廊式和点片状及网格化相互交织的网络式空间结构,使整个中心城区形成人居与自然和谐的绿色生态系统。

2.2.2多功能开发随着人们对城市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城市对都市型农业的需求,不仅是新鲜、安全、营养和多样化的食品供给,而且还有保护生态、美化环境、彰显文化和休闲娱乐等功能需求。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就是适应这种功能需求转变的发展模式,它全方位地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服务,最优化地提高城市生活质量和文化品位。因此,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是生态、文化、生活、生产等多功能综合开发的现代农业。

2.2.3产业化经营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是充分运用高新科学技术的高智能的绿色产业,它尽可能地应用高新科技和现代管理,形成高层次、高品位、高生态性的城市绿地系统,形成高科技、高品质、高附加值的精准农业体系。其生产经营方式明显地表现为高度的产业化经营,培育融生态、文化、生活、生产于一体的绿色产业,实现种养加、产学研农工贸一体化发展,并进而达到高度的农业发展形态和为城市服务的特殊功能。

3 南通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与重点

3.1 南通中心城区园林绿化的目标与重点

3.1.1 南通田园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格局建立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与历史地段、文物保护单位与优秀历史建筑3个层次的保护体系,包含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个方面的保护内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要以“一城三片”为框架;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共有濠南、西南营、寺街、唐闸4处历史文化街区,天生港和新港镇2处历史地段;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要对4处全国重点、12处省级、37 处市级和27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具体界线;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要对40处优秀历史建筑参照文物保护单位的要求进行保护。上述保护要体现南通千年古城和田园城市的历史风貌,都市园艺甚至田园风光是必不可少的。1895张謇近代工业遗产若缺少田园风光的映衬将形成明显的“产品瑕疵”。

3.1.2南通中心城区绿地系统结构总体规划的中心城区绿地系统结构为“二环、五廊、五心、多点”。“二环”:沿通吕运河、海港引河、长江绿化带形成内环;沿九圩港、宁启高速公路、长江绿化带形成外环;“五廊”:九圩港绿廊、通吕运河绿廊、狼山风景区及延伸段绿廊、老洪港风景区及延伸段绿廊、新江海河绿廊;“五心”:濠河风景区、狼山风景区、老洪港风景区、苏通大桥北桥头风景区、进鲜港风景区;“多点”:多处城市公园、街头绿地、广场合理、有序分布。同时充分利用自然山水、江河水系、沿江岸线和人文历史,全力打造适宜人居的生态城市。

3.1.3南通中心城区园林绿化目标与重点绿地建设目标是规划绿地3393.2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1.1%,人均绿地12.8 平方米。其中公共绿地2739.7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9.0%,人均公共绿地10.3平方米。公共绿地布局是,公园分别按3000和 1000米服务半径布置市级、区级公园绿地,方便居民使用,规划市级公园11个,区级公园19个。街头绿地:老城区主要利用闲置、改造用地增、扩建街头绿地;新区按服务半径300-500米的要求规划街头绿地,每处占地面积0.5-1.0公顷。若注意绿化品种和控制楼宇密度,则中心城区将建成美丽的花园城市。

3.2南通市区现代项目农业发展的目标与重点

3.2.1南通市区现代项目农业发展的目标以高标准建设农业基础设施、高起点调整产业结构、高水平推进产业化进程,重点构建“高效精品种植、生态休闲服务、现代农贸物流”三大产业板块,建设“万亩设施种植园、万亩农业科技创业园、万亩休闲农业创意园、现代农业物流产业园、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五大农业园区。以2020年建成51000亩城乡融合、特色鲜明、优质高效、生态环保、辐射周边、惠及三农的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核心区。

3.2.2南通市区发展项目农业的重点区域和产业南通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区域:一是北部现代农业示范区。其区域是港闸区的幸福、陈桥、秦灶街道以及港闸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处生态和农业用地;二是滨江创意农业集聚区。其区域是南通经济开发区的老洪港风景区、竹行镇、小海镇、南通农场、崇川区的狼山、观音山街办等处生态和农业用地。发展的重点产业:一是高效精品种植业。采用设施化、规模化、生态化种植,以高档蔬菜、水果、花卉产品为主体,以优质、安全、特色、鲜活、精美为质量目标,面向城市居民及游客市场;二是生态休闲服务业。以现代化、生态化、园艺化、创意型产品生产为基础,完善配套服务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拓展农业的休闲、旅游、服务、商业新功能,为市民和游客提供生态休闲服务;三是现代农贸物流业。充分利用港桥优势和区位优势,面向长三角都市圈和国际市场,重点进行优质、中高档的鲜、活、美、绿色食品和精制加工成品(半成品)的商贸物流网络体系建设,带动沿江和苏北地区现代农业发展。

3.2.3近期市区重点发展的现代农业项目南通市区现代农业重点发展以下十个近期项目:1、规划面积2000亩、计划投资3亿元的幸福现代农业园;2、规划面积2000亩、计划投资2亿元的陈桥高效农业产业园;3、规划面积1000亩、计划投资1亿元的秦灶珍稀花木基地;4、规划面积4000亩、计划投资1亿元的竹行绿色蔬菜基地;5、规划面积2000亩、投资1.2亿元的世外桃源休闲农庄;6、规划面积1000亩、计划投资2.8亿元的张謇农耕文化村;7、规划面积1000亩、计划投资1.5亿元的安惠食药菌产业园;8、规划面积500亩、计划投资1亿元的中药养生休闲园;9、规划面积1000亩、计划投资10-20亿元的现代农贸物流中心;10、计划投资2.5亿元的现代农业科技发展中心。

4推进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4.1 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专门编制了《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9-2030)》和《南通市区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09-2020)》。南通还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激励政策,化巨资加大投入,力度前所未有。各区、各街道、各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对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工作的领导,确保领导和人员精力到位。要真正确保主要领导亲自过问科学决策,分管领导全力以赴,部门和基层的同志全员参与,全面改善和强化市区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的统筹规划、招商引资、项目落地、规划协调、行业管理和用地监督等各项工作,形成对内发展有序,对外竞争有力的格局。

4.2 统筹规划并做好落实工作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成也规划,败也规划。”在编制基础设施规划和项目规划时,要特别注意两大规划在“外环”和“五心”等地有矛盾的情况,一定要使中心城区绿地系统和近期十个项目规划编制相结合,在总体规划的城市园林绿化与发展规划的项目农业的选择之间,后者要无条件的服从或有条件的服务前者,要科学地预防和坚决地制止各行其是和重复建设。特此建议项目农业实施规划除了报送市农发局,必须经规划局审核批准方可实施。招商引资是发展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的关键,要进一步整合各种招商力量,寻求农业项目招商引资新突破。在大力招引能人和项目的同时,要加快在手项目的推进。

4.3 建好绿地系统和十个项目发展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突出重点,分期推进,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基本原则。突出重点就是把经费和精力集中在公共绿地系统建设和引得来、留得住和能持续发展的项目农业上;分期推进就是城市建设到哪里,其园林绿化和绿地建设就推进到那里,也通过推进十个近期项目的发展,带动和推进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有所为就是主要进行2020年后仍能保留的5.1万亩生态绿地及农业用地的全面基础设施建设和中长期发展战略;有所不为就是现有的2012和2020年之前将改变用途的4.5万亩和4万亩耕地不搞基础设施规划和仅搞村庄环境整治和简易设施农业项目,以免造成数亿元投资浪费。

4.4 走农业企业化的发展道路走农业企业化的发展道路,就是走集约农作、高效增收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其路径选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一、加快土地经营权的流转;二、加快项目农业建设。以现代工业的工程化组织方式、园区化空间形式、工厂化作业方式、产业化经营方式建设项目农业;三、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加快其转化和应用步伐,推广高产栽培、有机栽培和高效养殖以及保鲜、贮藏和加工等现代先进的农业技术;四、加大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培育适应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业工作者;五、加快经营性工厂化农业或设施农业的研究,切实解决其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

4.5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因生态、文化和社会功能表现出很强的正外部性,而在土地租赁和劳动力成本等方面又处于劣势,所以,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市场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好的问题。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推动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建设,这个过程也是打破二元结构的城乡一体化进程,形成的是以城带乡、城乡共荣的新格局。这是一种体制机制创新,它打破了原有的条块分割的行政管理模式,变对口管理为综合管理,在产业空间布局上统筹城乡规划;在管理手段上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在管理职能上发挥政策的扶持作用,对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的发展起指导、推动、协调和服务的主导作用。

4.6 建立有效的投资融资机制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尤其是经营性工厂化农业、高标准设施农业和都市农业休闲服务业的建设需要大量投资。就比较利益而言,其投资回报率低于其他产业,因此投资明显不足,导致其发展缓慢。所以应建立起政府投入为先导、企业和农民投入为主体、信贷投入为驱动力、外商投资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资、融资体制。政府投入是解决项目农业的前期基础设施建设问题。金融部门特别是农业发展银行可会同有关部门制订信贷资金支持项目农业的具体办法。可通过资本和资金市场解决项目农业运转和发展所需资金。同时,还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采取措施吸引其他方面的投资。

4.7 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务系统建立信息化服务系统,为项目农业企业和顾客提供及时、准确、权威的信息服务,是促进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措施。农业信息系统包括农产品市场信息、农业决策支持、农业科技教育三个子系统。农产品市场信息系统建立以农产品市场供求和农业旅游休闲服务信息、农产品上市、出口和进超市等相关信息为基本要素的信息系统,并开辟电子商务、网上交易等现代交易渠道;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建立宏观决策、产业规划、项目规划、产品调整与策划、市场定位等多方面的决策咨询服务;农业科技教育系统开展远距离教学培训、技术指导、天气预报、农资价格、汇率利率变化等服务。要加强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加快农业信息系统基础设施建设,整合信息资源,建立起资源丰富、信息面广、辐射力强的南通都市农业信息系统,全面提高信息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4.8 构建完整的科技创新体系构建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包括高效的科研和投入机制、科研产业化运行机制、科技推广应用机制、技术创新和应用的风险控制机制。围绕这个目标,一要制定适应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创新政策,提高政府对农业科技的财政支持力度,鼓励社会多元化投入,迅速提高农业科技投资强度,形成政府支持与市场导向相结合、技术供给与需求相互动、农科教结合、科技链和产业链联动的农业科技创新模式;二是组建各种技术创新组织,又好又快地形成实用化和产业化的创新成果。如建立设施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切实解决设施农业发展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三是改革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加强科技推广网络建设,实施科技人才进项目当科技保姆和大学生到园区搞科技创业工程,将科技成果推广到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第一线。

4.9 大力发展农业教育培训人才是发展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的关键。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所需人才要有强烈的现代意识,具备环境与发展、城市与农业以及科技与管理的前沿综合知识,有很强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它包括政府规划、农林等部门负责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策划与推动其发展的规划设计人才和行政管理人才、建设与管理城市园林绿化和创建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创业人才和科技人才以及受过中等教育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的生产人才和营销人才。要根据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人才群体结构的要求,更新、改造现有农业教育网络,形成涵盖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三个层次架构、建立起适应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的都市规划、园林、园艺等专业并建立适应性、超前性、特色性和灵活性的专业科目设置,大力培育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4.10 创建一流的软硬发展环境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的发展环境包括基础设施的硬环境和行政、法律、市场、投资、服务、信用和社会环境等软环境。目前南通在基础设施的硬环境建设方面政策优惠,为项目农业的招商引资奠定了良好的基本环境。提高地区政策的连续性、有效性和一致性,集中力量解决市场解决不了和解决不好的问题,是完善软环境的前提。要在国家规定的有关政策法规能够得到切实落实以外,按照WTO规定的“绿箱”和“黄箱”政策,制定符合世贸规则的有利于吸引更多投资者的优惠政策。要尽快出台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产业政策,并加快相关地方法规和条例体系建设,使促进发展的各项措施建立在法制保障的基础上。还要努力排除农民职业化、市民化中的种种障碍,统一中心城区的发展方针和人口户籍、劳动就业、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拆迁安置的政策和制度。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改革委,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09.7 zfxxgk.ndrc.省略

[2]江苏发改委,江苏沿海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规划js.省略/system/2009/06/28

[3]张放,张士良.都市农业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09-211

[4]徐志华.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的类型模式及理论探索[J].城市建设,2010,55: 45-47

农产品发展规划第6篇

关键词:农业,经济分析,规划,现代化,循环经济,循环农业,农业规划,现代农业

0引言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为解决粮食问题,伴随着工业发展和科技进步,一些发达国家先后步入以化石能源投入和机械化生产为主导的“石油农业”生产。石油农业依靠化肥、农药、化石燃料、塑料薄膜等的广泛应用,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1-2]。但是,也带来了诸多问题,例如过多施用化肥、农药,使用塑料薄膜,造成土壤质量下降;农产品农药残留量的增多使食品安全受到威胁;农机具、化石燃料的广泛应用增加了能源消耗和大气污染;规模化养殖业的迅猛发展造成了畜禽粪便不能及时消纳,导致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3-7]。

为此,人们开始尝试探索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农业循环经济应运而生。农业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理论在农业中的具体应用,循环经济理论萌芽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K.E.Boulding)的“宇宙飞船理论”。“循环经济”作为科学名词,是英国环境经济学家D.W.Pearce和R.K.Turner于1990年首先提出来的[8]。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保护型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9-10],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型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要求以“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3R)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农业循环经济作为循环经济理论的应用形式之一,强调在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产品生命周期中,尽可能地减少农业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增加物质在农业系统中的循环再生利用和能量多级使用,得到更好更多的农产品,减少废弃物的产生排放量。农业循环经济的具体载体和实践模式是循环农业[11],倡导农业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相互协调的发展战略,把农业经济增长建立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经济结构优化、人口规模、环境等经济社会指标与生物多样性、土地承载力、生态资源数量与质量等生态系统指标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施有效干预,促进农业经济系统更和谐地纳入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来,利用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环境与环境之间的能量和物质的联系建立起来的整体功能和有序结构,实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量、信息和资源的有效转换,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近年来,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在我国受到了政府和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加强生态保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部在2007年和2008年连续提出“循环农业促进行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10个循环农业示范市建设,力求通过开展试点示范促进循环农业在更大范围内的发展[12]。自2010年起,农业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工作,鼓励在有条件的地方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梯度推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本文在简述循环经济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上,归纳了以欧盟、美国、日本和菲律宾玛雅农场为代表的国外循环农业发展模式,阐述了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的现代农业规划主要理论、思路方法和核心内容;以《双城市农业生态循环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为例,分析了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的现代农业规划实践。

寄望为制定现代农业规划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供借鉴与参考。

1国外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及其对现代农业规划制定的启示1.1以欧盟为代表的综合型循环农业欧盟综合型循环农业,主要目标是限制化学品投入,强调使用可再生资源生产生态产品,追求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和传统农业的统一。欧盟综合型循环农业尤以德国为典型。

为了发展综合型循环农业,德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包括化肥施用量限制、废弃物排放控制、农业资源保护、环境污染处罚,另外还倡导农牧业相结合、作物轮作、少耕免耕、再生资源开发等。在农业生产环节提倡清洁生产,严格限制投入品种类及数量,尤其关注保护生态环境。具体措施有:禁止使用化学合成杀虫剂、除草剂;鼓励使用有机肥或长效肥,利用腐蚀质保持地力;采用作物轮作或间作等种植模式;根据牧场承载力核准养畜量,鼓励使用天然饲料;禁用抗生素和转基因技术等。非常重视发展生物质能源作物,选育甜菜、马铃薯、油菜、玉米等制取燃料乙醇、甲烷等,替代化石能源;实行农产品统一的生态标识认证措施。欧盟综合型循环农业不仅减少了资源消耗,保护了生态环境;而且提高了农产品信任度和透明度,实现了有机农产品优质优价。

1.2以美国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型循环农业美国是最早倡导农业循环经济的国家之一,主要以优质高效为目标,突出特点是引入高新技术,重视农产品的质量,追求以最少的投入获得优质的高产出和高效益,建立一种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农业生产体系。美国发展循环农业的主要方法是将高新技术引入到农业循环经济之中,构建先进农业技术体系,真正实现农业生产资源的减量投入,体现了循环经济“减量化”原则。高技术型循环农业模式依靠高新技术来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强调精准管理,科学配方施肥,减少环境污染,保持生态环境。高效施肥、灌溉以及节水等先进技术的推广使用保证了美国传统循环农业生产能力的提升。美国农场在农作物生长期间,对不同土层的土壤特性、水分、养分等情况进行定点定时测定和记录,并根据作物生长特性和气象资料等对补给量进行计算,做到了按需投入。美国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体现了高新技术对紧缺资源的替代作用,体现了现代农业的高效益、低投入和减少对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拓展了循环农业的外延。

1.3以日本为代表的环保型循环农业日本环保型循环农业模式的主要目标,是在保护产地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提高农产品产量,从源头保障农产品质量,其突出特点是生态环保。主要做法包括控制化肥等投入品的使用,减少环境污染,保持地力;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改良和培育作物新品种,使之适应盐碱地、荒漠和生态敏感区耕作,增加耕地面积,弥补耕地短缺。

在组织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注重协调资源系统关系、兼顾部门效率来保护生态环境。日本注重强调农业系统内部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等各部门所包含的资源系统关系的协调,并考虑比例结构与区域农业自然资源及其组合的统一,减少自然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此外,对国土范围内的林地进行经济效益评价,发挥森林在净化空气、保持水土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作用,保护绿色资源。为了实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日本还建立了结构较为完整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通过长期发展以有机农业为主的环保型循环农业,日本的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农业经济稳步发展。

1.4具有菲律宾特色的玛雅农场循环农业菲律宾的玛雅农场,是比较早期的农业循环经济的典范之一,也是发展场区范围内农业循环经济的典型。

在场区范围内实现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达到物质循环、能量梯级利用、废弃物全部处理的目标。主要做法是在场区范围内建设麸皮养鱼、肉食加工、沼气生产、有机肥还田以及粮食生产等的完整的循环产业体系[13]。具体方法是利用位于菲律宾首都马尼拉附近的一个废弃面粉厂,回收面粉厂产生的大量麸皮,建立了养殖场和鱼塘;为了增加农场的收入,建立了肉食加工和罐头制造厂。

为了控制粪肥污染和循环利用各种废弃物,建立十几个沼气生产车间,提供了农场生产和家庭生活所需要的能源。从产气后的沼渣中,回收一些牲畜饲料,其余用做有机肥料。产气后的沼液经藻类氧化塘处理,再送入水塘养鱼养鸭。最后,取塘水、塘泥肥田。农田生产的粮食送面粉厂加工,进入下一次循环。通过发展场区农业循环经济,不用从外部购买原料、燃料、肥料,却能保持高额利润,而且没有废气、废水和废渣的污染,形成了农林牧副渔生产良性循环的场区性农业生态系统,实现了生物物质的充分循环利用。

1.5国外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对现代农业规划制定的启示从国外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实践经验可知,在现代农业规划中应充分考虑当地的资源禀赋、环境状况和科技水平,确定适合本地区实际的农业发展道路。首先,应充分考虑本地区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来达到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实现可持续发展。如美国主要依靠其掌握的高新技术,发展精准农业,实现资源替代,把高新技术引入农业循环经济之中。再如,德国土地资源短缺,农业资源禀赋较好,农业劳动力素质高但稀缺,所以其农业发展走的是综合发展之路,通过提升现有农业技术水平,提高产品质量,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农业效益也得到提高。

第二,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农业循环经济的核心在于循环,其根本目标是发展经济,促进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三,重视高新技术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应用。从国外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经验来看,科学技术在作物新品种开发、农业资源保护、农产品质量提升以及环境污染治理中的作用明显,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如美国通过高科技手段来降低对资源的使用量,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效益最大化;而且在污染治理中也发挥积极作用,如日本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第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技术、经济、法律及人文文化等整体协调。2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的现代农业规划主要理论科学规划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前提与基础,现代农业规划应充分遵循循环经济理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其他产业与农业争地、争水、争能源的矛盾日趋尖锐,资源利用效率问题更加突出。用循环经济理论指导现代农业规划,就是要把循环经济理念运用于农业经济发展系统之中,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能源的投入量和废弃物的排放量,形成农业的种养加、农科教、产供销一体化的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体系[14]。不仅要强调区域或园区内经济、生产、资源环境、社会和技术5个方面的协调统一发展,而且要改变传统农业过度依赖土地资源和大量增加物质投入的增长方式,使农业生产由“资源-产品-废弃物”线性的增长方式向“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循环的增长方式转变,实现资源节约、清洁生产、生态链接、废弃物循环和绿色消费。在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的现代农业规划主要理论应包括清洁生产、“零”排放、“三生四产”和全生命周期评价等。

2.1清洁生产理论

“清洁生产”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从源头、过程解决环境污染的根本途径,也是循环经济的载体[15]。就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产品流通、消费直至废弃物处理,全过程中关注生态效益,要求使用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资料,如有机肥、生物农药、生物质能源等,通过改善农业生产技术,降低农业废弃物的数量和危害[16-17]。清洁生产的核心是杜绝或减少污染物,通过优化农产品生产技术工艺路线,尽可能减少有害的中间产物和副产品,以达到废弃物循环利用、以及节约资源和能源的目的。清洁生产不但关注生态效益,同时强调经济效益,应体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2.2“零”排放理论

“零”排放理论是指在农业生产中应用清洁技术、物质循环技术和生态产业技术等成熟技术,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完全循环利用,而不给大气、水和土壤遗留废弃物。

农业生产的“零”排放并非绝对不排放,而是把原有的线性经济模式转化为循环经济模式,使得传统农业生产中的废弃物循环到生产过程中再利用,实现生产链系统的循环,避免或尽可能减少对系统外的排放。

2.3“三生四产”理论

“生产、生活、生态”,简称“三生”,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活动、最终目标和保障,三者既相互促进又相互保障,生产是可持续的物质基础、生态是保障、生活是长远目标和检验标准,任何一个目标失衡,都将影响其他目标的实现[18]。“产前、产中、产后、产地”,简称“四产”,是建设农业循环经济完整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和物质基础,产前、产中、产后环环紧扣,协调一致,才可满足发展循环农业的必要条件,产地环境是建立农业循环系统的物质基础和根本保障,产地环境系统实现调控、保护与生态涵养,方可从源头控制农产品质量,从过程实现清洁生产,效果达到“零”排放,才可融入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为一个产业,可持续运行。将“三生四产”理论纳入现代农业规划,就是在农业产业过程中应考虑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和生态协调一致,统筹兼顾;同时,在进行农业生产过程中,不仅要重视产前、产中和产后,还要重视产地环境系统调控,适时修复产地环境和增强耕地地力,倡导建立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与评价制度,划定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适宜生产区和限制生产区,实现实时监控,并建立土壤障碍因子诊断和矫治措施;同时,还应以肥沃土壤,使用优质高效肥料,营造安全、洁净环境为核心,全面保障和提升耕地质量,提高耕地综合生产力。

2.4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

“全生命周期评价”原理在循环农业中的应用,强调的是从农业资源开发、农业生产活动开始之初就充分考虑资源的回收和综合利用,因此,循环农业又被称为是“从摇篮到摇篮”的过程[19]。在现代农业规划中运用全生命周期理论,就是对一种农产品从产地开始、直至生产、流通、消费和废弃物处理全过程中的活动的环境影响进行客观评价,考量其经济、环境、能量效益,评价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运用全生命周期理论对农产品生产系统的不同方案或者对替代产品或工艺进行比较,充分体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20]。

3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的现代农业规划的思路方法与核心内容3.1思路方法从循环经济理论的角度规划现代农业,就是要掌握好2个原理,运用好3种资源,把握好产业过程“四化”。

第一,掌握好2个原理,即物质能量循环和生态系统食物链原理。在规划现代农业过程中,按照物质转化守衡定律和能量流动逐级耗散规律,充分发挥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量转化、物质循环、价值增值和信息传递功能,促进能量和物质在食物链中不断转化循环,有效利用各种有机废弃物资源,包括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加工下脚料等,实现最佳生产、最大效益、最适度消费和最少废弃。第二,利用好3种资源。自然生物界由3类生物组成,即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发展现代农业,除了要充分开发利用好动植物资源以外,还要充分发挥微生物资源的分解还原功能,构建“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微生物还原”的循环利用体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第三,把握好产业过程“四化”。一是农业生产清洁化,包括清洁投入(清洁的原料、清洁的能源)、清洁产出(不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清洁农产品)和清洁生产(使用无毒无害化肥、农药等)。二是产业内部资源利用梯度化。合理安排产业内部的生产方式,优化生产空间结构,尽可能地减少水、肥、土、药等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三是产业间废弃物利用资源化。合理安排农业产业的时间和空间结构,在相关产业间建立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的互惠互利关系,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改善生态环境。四是农产品消费理性化。引导消费者实事求是地选择自己的消费档次、产品种类和品牌,为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准确的需求信息,引导产品种类调整、组织管理方式和技术工艺改进,促进提高农业资源配置效率,避免结构性、泡沫性资源浪费。

3.2核心内容

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的现代农业规划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3个方面,即农业循环结构、农业产业链和农业生态技术体系。

3.2.1农业循环结构

现代农业规划中农业循环结构包括3个:第一,产业链循环结构。主要是指某一种农产品自产地到餐桌全过程中推行清洁生产,污染防控,做到源头控制、中间处理、末端循环,使污染物排放量最小。第二,农业行业内部循环结构。主要是农业行业内部物质、能量相互交换,废弃物排放最小化。如立体种植、立体养殖以及农产品生态加工等都是典型的发展模式。第三,农业行业外部循环结构。主要是农业各行业之间相互交换废弃物,使废弃物得以资源化利用。如种养结合的稻田养鱼,稻田为鱼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鱼吃杂草、害虫,鱼粪肥田,减少了水稻化肥农药使用量,保护了生态环境,增加了经济效益,实现物质流、能量流的闭合式循环。

3.2.2农业产业链

现代农业产业链是由生态种植业、生态畜牧业、生态林业、生态渔业及生态加工业之间,通过废弃物交换、循环利用、要素耦合等方式形成网状的相互依存、协同作用的有机整体。各产业部门之间,在质上为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在量上是按一定比例组成的有机体。如以蔗田种植业系统、制糖加工业系统、酒精酿造业系统、造纸业系统、热电联产系统、环境综合处理系统为框架,通过盘活、优化、提升、扩张等步骤,建设制糖生态产业链,各系统内分别有产品产出,其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各系统之间通过中间产品和废弃物的相互交换来衔接,从而形成一个比较完整和闭合的生态产业网络。

3.2.3农业生态技术体系

发展循环农业需要引入高新技术,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有机结合起来,使物质和能量得到充分利用,建立适合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业生态技术体系。通过运用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在生态产业区大力推广低碳技术、生态技术等,降低生产和消费过程的资源、能源消耗及污染物排放,对一些关键的资源回收利用技术及清洁生产的控制指标等进行攻关,提高这些生态技术的可行性和经济性。最后,以这些生态技术为支撑,构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相关法规和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生态产业园区。

4案例分析

4.1《双城市农业生态循环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简介黑龙江省双城市农业生态循环经济示范区,位于哈尔滨市区西南30km。地理坐标处于N45°08′~45°43′,E125°41′~126°42′之间。东、东南与阿城、五常接壤;南、西以拉林河为界,与吉林省的榆树、扶余为邻;西北、北隔松花江与肇源、肇东相望;东北紧靠哈尔滨市区。规划范围:双城市所辖9镇15乡,东西长85km,南北宽65km,全境域总面积3112.3km2。根据双城市各乡镇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双城市农业生态循环经济产业发展将形成“1核4区10带”的格局。“1核”是指以新兴乡“中国双城有机瓜菜批发市场为核心作为生态循环农业产品物流中心;“4区”是指沿江河生态保护区、中部生态加工业集约开发区、东部高效生态农业区、西部南部生态农业优势区;“10带”是指有机玉米产业带、有机水稻产业带、有机杂粮产业带、有机蔬菜产业带、有机两瓜产业带、有机奶牛产业带、有机肉牛产业带、有机生猪产业带、有机肉鸭产业带、有机蛋鸡产业带。全境域范围内实现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

4.2双城农业循环经济总体框架

该规划中确定的农业循环经济总体框架是,以市场为导向,发展极具双城特色的循环农业产业,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形成主导产业明确,特色鲜明、带动作用强的发展格局。按照“资源农产品农业废弃物再生资源”反馈式流程组织农业生产,以实施有机肥项目为切入点,建设有机玉米、有机水稻、有机杂粮及有机瓜菜等有机种植示范基地;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畜禽养殖场为核心,建设有机奶牛、有机肉牛、有机生猪、有机家禽等有机畜禽养殖示范基地;通过沼气和生物质资源综合开发,促进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等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优化农业系统内部结构,延长农业生态产业链;加强有机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延长产业链条,提高有机农产品附加值;健全有机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创建双城有机农产品品牌,扩大有机农产品出口能力,打造部级新型食品工业基地和亚洲食品产业城。如图1所示。

4.2.1各个产业之间循环充分考虑了区域内农业循环结构,即产业之间的循环、产业内部的循环以及产业各层次之间交换。在规划中,设计了有机种植业、有机养殖业、有机农产品加工物流以及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各产业构成循环结构。规划期内,有机种植业达到3万hm2,以阳光、土壤、水分、肥料等养分生产有机玉米、水稻、瓜果蔬菜等有机食品原料,附带产生农作物秸秆、瓜秧、蔬菜剩余物等废弃物资源。有机食品原料进入农产品加工产业,一部分进入食品市场,一部分生产为饲料产品循环到有机养殖业之中,进而形成畜产品,畜禽粪便进入废弃物循环利用环节,生产沼气和有机肥,有机肥又回到有机种植业产业内,形成了一个循环过程。另外,加工业的下脚料等废弃物也进入废弃物循环利用环节,生产有机肥,也可回到有机种植业之内,也形成一个产业之间的循环。在该规划设计中,遵循循环经济的理念能够形成多个产业之间的循环关系,进而在农业产业系统内充分实现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4.2.2各子产业形成农业产业链

在该规划中,按照循环经济理论构建包括各个子产业形成网状的农业产业链。例如在规划过程中,根据有机玉米种植规模,测算有机饲料量(包括玉米饲料和秸秆青贮饲料),确定发展有机奶牛达到6万头、有机肉牛6.5万头、有机生猪45万头,有机蛋鸡达到300万只,有机肉鸭达到180万只。

有机肉牛和有机奶牛养殖规模约占整个奶牛与肉牛产业的10%~15%,有机生猪和家禽养殖规模约占生猪与家禽产业的15%~20%。把双城建成有机奶牛、有机肉牛、有机生猪及有机家禽的示范、生产基地。有机种植业产出的玉米秸秆用于生产秸秆固体成型燃料,可供应到加工业的工业锅炉,也可满足农村地区生产生活用能需求。另外,有机玉米秸秆可作为生产青贮饲料的原料,满足有机奶牛、肉牛业生产的饲料需求,有机奶牛、肉牛业的粪便可作为沼气和有机肥原料,满足下游农村生产与生活用能和有机种植业肥料需求。

构成了完整的农业产业链。

4.2.3在规划区域内构建农业生态技术支撑体系在双城市农业循环经济的规划中专门突出了生态技术的支撑作用,在规划区域范围内设计了技术推广体系、人才培训体系、信息服务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作为生态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双城市农业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4.3双城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

在规划中,双城市全境域范围内实现农业生产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实现适度集中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废弃物资源化高效循环利用,发展沼气、秸秆固体成型燃料等清洁能源、生物有机肥、秸秆饲料等,形成产业链,满足农村生产生活用能需求,实现化石能源替代;同时,满足无公害、绿色、有机种植业生产用肥需求,保护产地生态环境。规划期内,双城市域内每年预计产生农作物秸秆265万t,根据各个乡镇区域范围内土壤肥力、养殖规模以及农村炊事采暖需求情况,分别推广秸秆还田、秸秆饲料、秸秆固体成型燃料等技术,实现秸秆还田量达49万t/a,分布在11个乡镇;秸秆饲料化利用量达130万t/a,分布在10个乡镇;秸秆固体成型燃料利用量达86万t/a,分布在11个乡镇。满足双城市种植业肥料、养殖业饲料和部分农村用能等需求,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到100%。

规划期内,双城市域范围内每年可产生畜禽粪便1060万t,根据农村用能需求和土地承载力情况,确定发展大中型沼气工程100处,实现畜禽粪便生产沼气利用量达到207万t/a,生产沼气、沼肥;建设有机肥生产场,实现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利用量达到853万t/a,项目建设完成后,双城市境域内的全部畜禽粪便生产转化为有机肥,替代化肥,折合氮肥22万t、磷肥18万t、钾肥8万t,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满足有机种植业、农村生产生活用能需求,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率达到100%。

农产品发展规划第7篇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转型升级,立足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资源区位条件和产业发展基础,在农业主导产业相对集中连片的区域,通过强化农业基础和装备设施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创新经营管理机制等途径,集中力量建设一批规划布局合理、生产要素集聚、科技和设施装备先进、经营机制完善、经济效益和示范带动效应明显的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使之成为全省农业主导产业集聚的功能区、先进科技转化的核心区、生态循环农业的样板区、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区,推动我省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从年起,争取用5年左右时间,建成100个左右、每个相对集中连片面积2万亩以上、产业布局合理、要素高度集聚、多功能有机融合、循环清洁生产、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现代农业综合区;建成200个以上突出某一主导产业、布局集中连片、生产设施先进、产品优质安全的主导产业示范区;建成500个以上产品特色鲜明、竞争优势明显、品牌效应突出、经济效益领先的特色农业精品园。通过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使区内实现良田(地)、良种、良机、良制、良法配套,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单位面积产出比周边同类产区高20%以上,示范带动效应明显,农民普遍增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协调发展。主要目标是:

设施装备优良。园区内基础设施完善,道路畅通、排灌方便、用电便捷,农田(地)有效灌溉率基本达到100%、旱涝保收率90%以上。先进农业设施和机械装备应用广泛,主要生产环节的机械化率80%以上。

技术模式先进。园区内农作制度合理,种养模式先进,土壤基本无障碍因子,生态环境优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技术广泛应用,生产过程基本无污染,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高,主导品种、主推技术普及率高,良种覆盖率达100%,农业科技贡献率70%以上。

产品优质安全。园区内全面实行标准化生产,农业投入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手段完善,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质量可追溯制度全面推行。农产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率达到100%,每个园区至少形成1个省级以上名牌农产品称号。

经营机制创新。园区内经营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为主导,产业要素集聚,农业生产规模化、组织化、产业化水平较高,经营机制灵活高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率达40%以上(山区达20%以上)。产业布局合理,经营方式创新,农业生产、加工、营销、服务、休闲观光等协调发展。

管理服务到位。园区建设管理责任落实,管理运行制度完善。园区内水利设施产权明晰,管理到位。园区所在乡镇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农技推广、动植物防疫、农产品质量监管机构人员落实;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良好,农资经营、农机作业、病虫防治、动物诊疗、产品营销等基本实行专业化服务。生产经营主体普及应用“浙江农民信箱”。推行首席农技专家对口联系,农技指导员和责任农技员任务明确、职责到位。

(三)基本原则。一是要坚持统筹规划、分步推进原则,园区建设要与新农村建设统筹考虑,与相关规划相衔接,符合当地自然条件和产业实际,一次规划、分步实施。二是要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原则,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三是要坚持整合资源、注重实效原则,园区建设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整合相关资金、资源进行建设。四是要坚持软硬件并重、水平领先原则,设施装备等硬件要和责任制度、先进科技、经营管理机制等软件建设相结合,充分体现现代农业特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二、科学编制园区建设规划

县级政府要根据《浙江省农业主导产业发展规划》,统筹抓好园区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将其纳入“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并与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城乡建设规划、交通道路建设规划、农业综合开发规划、林业发展区划、海洋功能区划等相衔接,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确保园区用地(海)较长时间内不被征占用。同时要合理布局农业功能区,优化种养业结构。各园区建设规划方案应按省定统一版本建立电子地图、数据库。现代农业综合区建设规划经市级政府审核后报省有关部门审批;主导产业示范区、特色农业精品园建设方案由市级政府审批,报省有关部门备案。要坚持一次规划、分项实施、逐年建设、滚动发展,细化制定年度建设计划。现代农业综合区原则上3年内建成,主导产业示范区、特色农业精品园原则上2年内建成。

三、完善农业经营机制

积极引导农业种养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参与园区建设。支持科技人员、大中专毕业生等到园区创业。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园区内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托管等形式流转土地(鱼塘、林地)承包经营权,推进规模经营。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培育专业服务组织,开展农机作业、病虫防治、动物诊疗、产品营销等专业化服务。广泛推行以订单为纽带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方式。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实行农产品产地准出管理,推行农产品质量认证,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同时,视实际情况科学配套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拓展农业功能。

四、广泛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和新型种养模式

坚持产学研结合,组建以产业为主线、产品为重点、高层次科研机构为依托的技术创新服务团队,实行农业首席专家、农技指导员、责任农技员分级分项目对口联系,加快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鼓励引进、集成、运用和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大力推广生态化、机械化、设施化、标准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技术。支持有条件的园区逐步培育成为部级和省级农业高科技园区。积极推广“千斤粮万元钱”、农牧结合、农林结合、林牧结合、农渔结合、能量循环养殖等新型种养模式,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提高农产品品质。

五、不断提高农业设施装备水平

严格依法保护耕地和林地,大力实施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加强土壤地力培肥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强农田水利、标准鱼塘、机耕路、排灌渠道、泵站、电网、库房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生产配套设施。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广泛应用钢架大棚、喷微灌、温湿调控设备,加快发展农产品贮藏保鲜和冷链运输设施装备,完善土壤地力、生态环境及产品质量等检验检测管理服务设施,全面提高农业设施装备水平。

六、充分发挥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

以园区为依托,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现场培训、观摩考察等活动,以点带面带动我省现代农业发展。借助园区的先进设施和经营能力,为周边农户提供农机作业、农业投入品供应、病虫害防治、农产品营销(储藏、保鲜、运输)等服务,有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七、强化政策支持引导

园区建设应明确项目业主和建设主体。要充分发挥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作用,并积极引导工商资本和其他各种社会资本投资园区建设。通过盘活资产、产权质押等途径,充分利用信贷资金建设园区。各市、县(市、区)政府要制定扶持园区建设的政策措施,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按照“目标统一、渠道不变、有效整合、管理有序”的要求,整合农(林、渔)业产业发展资金、小型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林生态环境建设等项目资金,统筹用于园区内项目建设。

省级扶持项目采用一次规划、分年度建设、分项目扶持的方式实行申报制。省里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对各地申报的园区进行综合评估后立项,协调相关部门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重点支持公共基础设施、机械购置、种子种苗、科技推广、贷款贴息等环节。凡已列入粮食生产功能区扶持项目的,不再列入园区扶持项目。省有关部门要制定现代农业综合区、主导产业示范区、特色农业精品园的具体建设标准、项目评估和认定管理办法,每年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考核验收和动态评估,凡是年度考核未完成计划的,次年起不再安排新的建设项目。

八、加强对园区的管理和保护

园区建设项目完成,经验收合格后,授予“浙江省现代农业(林业、渔业)园区”称号,并建立电子地图和数据库档案。各地要对园区实行项目化管理,每个园区要明确县级有关部门或乡镇负责人为管理责任人。特别是路、渠、电、机埠等基础配套设施要落实专人管护。基础设施破损、缺失的要及时修复。要严格保护园区土地,对因重大建设项目须征占用的,必须按有关规定报批,并按“先补后占、占一补一、同等质量”的要求,落实相应的补偿措施。

农产品发展规划第8篇

创新土地流转机制

上林村是个纯农业村,原先3500多亩耕地都由农户分散经营,主要种植水稻等传统农作物,每亩年收益仅在250元左右,扣除人工费用,农民种地经济收益几乎为零甚至是亏本。

为更合理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业经济效益,通过土地入股合作经营,引导农民把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盘活土地资源,改变传统小规模的经营方式,2006年上林土地股份农业专业合作社成立,初步解决了一家一户生产的问题。由合作社统一规划、统一种植布局,有效地推进以规模化、产业化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发展,为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找到了一条新的途径。2007年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后,从原先三个组试点扩展覆盖到全村。经过三年的发展,规模不断壮大,目前全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面积近3200亩,全村农户入股率100%,解决本村农民就业318人。

上林村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资源条件,通过成功组建土地股份农业专业合作社,激活各种生产要素,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科学合理规划生产布局,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来打造“太湖恬园”,将土地规划成四大生产区,即500亩常绿水生花卉基地(已试点250亩)、800亩生态瓜果采摘区(已建成500亩)、1000亩生态林基地和近1000亩水稻丰产区。

壮大合作经济发展

加大投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沿太湖六万亩现代农业整治及开发要求,合作社加大投入力度,借助村村通公交这一契机,健全道路网络,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标准化生产,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打好基础。规划建设园艺基地1100亩,修建、拓宽、铺垫生产道路5公里、绿化建设5000平方米、生产沟渠5000-8000米、建造电力泵站10座、建造农用桥6座、钢管大棚搭建500亩等配套基础设施,平整坑洼土地1100亩,迁移祖坟近6000多穴,总投入1500多万元。

招商选资,壮大合作经济发展。上林村土地股份农业专业合作社依托整体规划布局,有效整合各种资源,加强招商选资力度,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资农业项目建设,发展并壮大上林土地股份农业专业合作社。目前已引进2家农业企业和22户种养大户发展规模农业,整个合作社范围内的土地共生产14 种优质农产品,其中市级名牌 4 只。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创造出更大的社会效益,带动农民共同致富。

规范制度,完善民主管理机制。在实行合作组织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加强农田基础设施投入的基础上,合作社以“四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为目标,积极推广蔬菜新品种、新肥药,发挥科技示范作用,带动农民致富。土地股份农业专业合作社先后多次聘请专家、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服务指导、技术专项培训等。严格按照合作社章程,健全并落实各项制度,理事会监事会按规定行使职权,对合作社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全面推进合作社健康发展。

打造上林“太湖恬园”

2012年预计合作社可实现净收入400万元,亩均分红800元。合作社整合土地资源,完善统一发展规划布局。将分散的有限土地资源集中整理起来,统一规划布局,加大投入,将分散、零碎的土地逐步改造成片、规整、标准化建设;搞好布局规划,科学确定发展重点,形成优势突出和鲜明的片区特色产品;对土壤实施科学检测,对土壤进行改良,推行科学配方施肥。今年,上林村在现有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再扩大种植规模1000亩,向临近最适合片区发展,并以农产品产业为依托,发展农家乐休闲观光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合理有效规划,着力打造上林“太湖恬园”。结合沿太湖六万亩现代农业整治及开发,合作社将加大投入力度,以村村通公交线路为依托,规划建设3.7公里长的泾南路、新光路、泾东路,更好地健全道路网络建设。进一步科学合理、有效规划土地股份农业专业合作社四大生产区,切实完善配套设施建设,着力打造彰显特色的上林“太湖恬园”,将使农业发展上一个新台阶。

发展现代农业,切实加大招商合作力度。进一步加强招商与合作,招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发展农业项目,继续宣传推广桑林牌系列农产品,打响一村一品,把“富硒大米”、“生态草鸡”、“太湖大闸蟹”、“上林葡萄”、“龙虾养殖”等“桑林”牌无公害农产品全面推向市场,提升农产品质量,提高附加值。

加快市场运作,稳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一是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广节能环保技术,加强对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工作,在确保无公害生产的前提下,向绿色健康产品发展。二是打响品牌,拓展市场。积极实施品牌战略,组织参加农产品展示、展销和名牌产品、著名商标评比,力争在下个三年计划里荣获省级以上名牌或著名商标称号,全力打造“桑林”农产品的品牌形象。三是加快产品科技创新。加大对产品的科技投入,建立产品科技创新基金,同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开展多种形式、多渠道的技术合作,开展深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加强产品技术推广普及,定期开展成员技术培训,培养壮大科技人才队伍和新型农民队伍。

合作社面临问题

合作社通过多年的运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碰到很多的矛盾与苦衷,需要得到上级帮助。主要是 : 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合作社当前还处于成长阶段,资金短缺是现阶段合作社运行过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由于产业结构尚未成熟的特殊原因,合作社硬件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投入难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