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舞蹈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舞蹈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赏析八篇

时间:2023-07-12 16:35:31

舞蹈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舞蹈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第1篇

关键词:舞蹈表演;教学;音乐

如果把舞蹈表演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输出和吸收的过程的话,那么,无论教师对学生的愿望有多美好,无论教师多么想把全部的知识奉献给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永远只有一半的权利,那就是输出的权利;教师的付出能否得到好的成效,所教的知识能否输入到学生的体内,能否被吸收,让知识成为孩子自己的财富,却是由不得教师的,因为输入和吸收的权利在学生一边。也正是因为这样,只有当学生自己愿意学习、需要学习并喜爱学习时,才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舞蹈表演教育的真谛实际上在于激发学生对舞蹈的热情,要让学生有深刻的舞蹈肢体感受和体验。这个道理听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不容易。

一、舞蹈表演教学的重点

舞蹈教学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形体气质,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在身韵的舞姿、步伐、造型练习中发挥想象,加入信念、交流、感受等表演元素,从而使自己个性化的表演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一个训练有素的演员,在舞台上的举手投足都会让人感到美,同时也让人觉得总带着那么一种味儿,一种韵律。一般人都能感觉得到,但却不一定能说出所以然。其实这其中的奥秘就是“形、神、劲、律”作为身韵基本动作要素,高度概括了身韵的全部内涵。

形,即外在动作,包含姿态及其动作连接的运动线路。神,即神韵、心意,是起主导支配作用的部分。劲,就是力,包含着轻重、缓急、强弱、长短、刚柔等关系的艺术处理。律,也就是动作本身的运动规律。这四大动作要素的关系,是经过劲与律达到形神兼备、内外统一。其规律是“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形合”。不可否认,在舞蹈表演教学中,基本功的训练是教学的重中之重。然而,舞蹈表演教学又要求元素性动作的高度统一、谐调,构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舞蹈美学理论,这就需要乐舞融合。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舞蹈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人们不断探索舞蹈表演教育教学方法,多年来,舞蹈表演教学也不尽相同。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快的投入舞蹈表演,更好的把握肢体美,人们不断探索应试教学的实践之路。转变教学思路、明确目标、在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肢体表现力成为现阶段舞蹈教学的重点。

二、音乐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与教学实例

1.音乐激发学生的舞蹈表现意识

通过音乐渲染,可以激发学生的舞蹈表现意识。每一种传统的舞蹈形式都有自己的特征,比如芭蕾的“外开”“伸展”和足尖技巧,印度舞变换多样的手势和眼神等。舞蹈表演中主要以演员在一定节奏中的形体动作指事造形、表情达意、展示情节。

具体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音乐伴奏调动舞蹈中的“即兴表演”来加以训练,使学生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要学会灵活地、综合有机地运用表演元素。在表演中,人物的举手投足、喜怒哀乐等形体动作的表现与生活中并无两样。在用舞蹈来进行艺术表现时,舞蹈中要模仿一些生活动作,这时学生可将自己对乐曲的想象与感受融入舞姿、步伐中,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音乐调动学生舞蹈表演的情感融入

舞蹈是形体动作的艺术,舞蹈教学是为了学生在学习后能够灵活运用所学,进行舞蹈艺术表演。在舞台表演中人物的表情是难以控制的,舞蹈演员对如何能把握好情感,将之真实生动的运用在舞蹈中是相当难的一件事。于是对于舞蹈表演而言,音乐的融合就不仅仅是一种伴奏,也不仅仅是机械的节拍,而是在表现情感、表达艺术等更深层面上的和谐一致。中国大部分舞蹈表演的形式是边歌边舞,舞乐一体,这其中的作用就是使舞蹈表演者在舞台表演中能够更加深入地融入自己感情,使表演生动、肢体表现发挥得淋漓尽致。

从舞蹈本体的视角来看,乐舞融合之后的“和谐”贯穿于舞蹈编创和舞蹈表演的始终。在教学练习时强调随乐声调整手、眼、身、法、步法的各种表情状态。可以专门设计不同音乐,来对身体不同部位进行练习,以提高身体的默契与表演的真实性。舞蹈演员必须深入音乐情感,通过自身情感变化来表现音乐的表情。在调动情感的方法上最重要的是去体验规定情境中的乐舞状态。

3.乐舞融合教学实例――芭蕾舞教学与天鹅湖舞曲伴奏

随着舞蹈教学的发展,钢琴伴奏在舞蹈表演课堂上越来越受关注。舞蹈动作变化的规律和特点对舞蹈伴奏音乐的要求有所不同。芭蕾舞是一种优雅、舒缓的舞蹈,其中最为著名的音乐是天鹅湖钢琴伴奏舞曲。

在学生完成了芭蕾舞基本功课时后,老师可先安排学生观看天鹅湖舞曲录像,学习专业舞蹈演员的整台舞蹈表演,再对学生进行音乐舞蹈训练课,通过钢琴音乐伴奏,把基本动作有机连接,让学生体会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是音乐的再现。在此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老师要抓住每一个细节培养学生对舞蹈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一旦学生有了兴趣,就会利用课余时间自己不断练习,到达良好的教学效果。

当然舞台上真正的舞蹈表演,不是舞蹈加音乐或是音乐伴舞蹈,而是“舞中有乐,乐中有舞,水融,浑然一体”。在这里,我们可以体会到音乐虽是不变的,而舞者却是鲜活的,舞蹈表演与音乐融合是富有弹性的。

三、小结

舞蹈表演教学离不开音乐,音乐表现是舞蹈创作的源泉。好的表演者能用舞蹈活化音乐,让观众观看时不但耳朵和眼睛得到享受到,内心也是一种享受。旋律是舞蹈的灵魂,节奏是舞蹈的骨骼,只有使音乐和舞者配合得更好,表演才能够更为完美。

参考文献:

[1]罗嘉.浅谈舞蹈教学中钢琴伴奏的重要性[J].湖北广播

电视大学学报,2008(02):136.

[2]张芳.浅谈舞蹈钢琴伴奏教学中的二次创作[J].辽宁高

职学报,2008.(01):95-96.

[3]崔新琴,陈.感觉与敏锐――现代电影表演理论研究

(上)[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415-428.

[4]史影.论钢琴伴奏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戏剧文

学,2006.(10).

舞蹈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第2篇

论文摘 要:音乐可谓舞蹈的灵魂,音乐与舞蹈动作两者和谐统一,音乐可诱发舞者舞蹈时的灵感,还可以起到提示舞蹈动作的作用。舞蹈中舞者的形象是靠视觉和听觉和谐一致而引起美感的,离开了音乐的配合,舞蹈就失却了它的生命力。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者能有优美的动作是跟音乐分不开的。人的听觉在不同音乐的刺激下,通过中枢神经对听觉作出心理反应,这种反应能引起人的联想,如现代舞的音乐,有缠绵、浪漫、柔媚、抒情,让舞者在舞蹈中表现爱情的欲望,尽情地发挥。 

舞蹈的编排以音乐开始,没有音乐便没有舞蹈。音乐与舞蹈的结合,是在空间上的穿透力将舞者感情表达出来,身心相互交融,从而产生共鸣。音乐作为舞蹈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以优美的旋律、鲜明的节奏、多彩的风格使舞蹈的艺术表现力更加丰富,更为动人。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中,完成优美的动作,这不单是美的享受,也是精神上的陶冶。舞者能否将音乐所阐释的优美或者抒情表现出来,则是要看舞者对音乐的理解,以及内在感情是否统 

一,从音乐的理解来发挥舞蹈的表现力,主要是通过音乐对舞者所产生的感觉,即舞者心理、生理影响。本文即 

对音乐在舞蹈中所起到的作用与影响做出阐释。 

 

1. 音乐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 

 

1.1 音乐诱发舞者舞蹈时的灵感 

舞者在舞蹈时的灵感来源于舞者对旋律及节奏的理解和想象,因为人的神经中枢对听觉刺激作出的心理反映是有规律的,不同的听觉刺激往往诱发不同的心理反应。而这种反应,既能引起人的联想,同时又能激起人的情感。正是这种情感的抒发,使舞者在舞蹈过程中,产生出一种情景交融的心灵感应,激发出内心的情感与想象,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勾画出深邃的舞蹈意境,使整套动作产生富有创造性的艺术思路的深刻持久的艺术感染力。意境是一种“情与理”、“形与神”的统一,意境是在情景交融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以意蕴、情趣取胜。舞蹈是“形动于外而精于内”的表情艺术,作为舞蹈的表演者应了解音乐和舞蹈的深层含义,从而激发内心情感,展开想象的翅膀,勾画出深遂的意境,即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使身体动作表现出深刻持久的艺术感染力。 

在舞蹈中,舞者不仅要表现音乐节奏,更重要的是再现音乐内涵,如果音乐可以单独、完整地使观众领会到音乐的意境,那么舞蹈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呢?必须将音乐与舞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听觉来显示激情,作用于人的感官,激发灵感和冲动;通过视觉来表达情感,体现风格、烘托气氛。两者完美结合,才能将客观与主观相熔铸。换言之,就是音乐的内涵与舞者的形体律动相结合,只有这样能才将自我与观众带进美妙的意境之中,对欣赏者产生深刻持久的感染力。 

在舞蹈表演或比赛中,舞者只有准确、细致、深刻地领会音乐的内容、体裁、风格、特点等,在舞蹈时才能充分激发灵感,通过听觉来显示激情,通过视觉来表达感情,这样才能将自我和观众带入美妙的意境。如果一个舞者不能了解音乐的内涵,也就无法抒发自己的情感,就没有舞蹈美。动而不抒,舞而无情,蹈而无感,充其量也不过是机器人的模拟而已,从根本上失去了舞蹈的意义。 

1.2 音乐对创编、设计舞蹈动作具有诱导作用 

音乐可以使人产生联想,音乐节拍的强弱、节奏的轻重、音调旋律的谐美、音乐的浑厚悦耳,会产生同动作和事物的联系。因此,根据音乐的这种特点,能激发对动作创造的灵感,激起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灶之间产生多种形象联系,进而能更美、更好地创造出与音乐相适应的舞蹈动作来。 

1.3 音乐能起到加强动作记忆的作用 

舞者在舞蹈练习过程中,会产生对舞蹈动作的运动形式、方向、速度等记忆,以及对身体各部分移动的位置和距离的记忆等。虽说提高运动记忆的方法有很多种,但从某种角度来看,音乐旋律与节奏能起到强化动作记忆的作用,有“重现”和“再认”的功能。因为认知神经中枢对听觉刺激作出的心理反映是有规律的,它可使大脑皮层中形成一定的联系,并由此产生不同的情绪回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一次为了表演和比赛我们编排了一个摩登团体舞(由8对选手组成,在约5分钟的时间里,将5种舞蹈在变幻莫测的队形变动中编织出丰富多彩的图案),表演任务结束后,因长时间没有组织练习(近6个月),当再次需要表演时,学生们几乎把所有动作和队形都忘了,仅记得零星的几个动作,不能完整地连接,然而当听到团体舞的音乐时,学生们立刻识记起很多动作,那段舞曲自己所处的位置及动作等,是原本很难识记起的动作,在音乐帮助和引导下,学生们迅速恢复起记忆。 

1.4 音乐在舞蹈中教学的协调作用 

音乐在舞蹈课堂教学中具有直接协调教学气氛、教学情绪和形体动作的作用。 

1.4.1 音乐在舞蹈中教学的辅助作用 

舞蹈以发展节奏为中心,以自然动作为基础,在创作和表演过程中离不开音乐的辅助。在教学中所选用的乐曲,有的轻歌漫舞,有的激昂热烈,有的华丽优雅,使高潮和低潮、紧张与舒缓相辅相成;音乐的旋律感、节奏感、力度音色、结构特性和气质以及内在冲动和运动时对人体的情感变化、人与人体运动的影响,都直接对舞蹈教学有着极大的启示,辅助和协调作用。 

当音乐的前奏响起,随着旋律和节奏的共鸣,会产生一种跳动的富有节拍的氛围,从而调动起学生的情绪,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优美的乐曲声中动起来,进行舒展大方、刚劲柔和、活泼优美的形体运动,使身体得到全方位的锻炼,从而使教学顺利进行,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1.4.2 音乐在舞蹈教学中的协调动作 

在教学实践中,音乐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协调体育舞蹈的动作。优美的有节奏的旋律,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让学生在练习中充分体会音乐伴奏带来的愉快,使那些学起来较难掌握的技术动作变得和谐而有情趣。如动作不协调,该动的部位不动,不该动的却动,就会使原本非常美的动作看起来别扭,舞者自己也感到不舒服,因此就会产生厌学的情绪。而音乐的强弱节拍就可以让学生知道哪些动作在强拍上动,哪些动作在弱拍上动,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动作的协调性,而且可以发挥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和表现力,发展学生细腻的艺术感受力,增强自信心。 

 

2. 音乐在舞蹈教学中的影响 

 

2.1 音乐对舞蹈表现力的影响 

舞蹈的音乐之美有助于舞蹈意境的展现。舞蹈中的音乐既可成为舞蹈者吐露情思的主线,又可感染观众共同投入到舞蹈表现的意境之中,令人心驰神往、遐想万千,尤其能够充分表达那些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微妙情感,恰到好处才能达到完美的效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非常注重培养学生利用音乐节拍的强、弱、急、缓,充分展现动作的艺术风格的能力,哪怕是一个小小动作也应要求到位。如果表演者能够做到把自己融入音乐之中,就是“入境”,再通过动作表现出来,那就一定是出色的。当然,动作的表现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刻苦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而用心去体会、去感觉就更为重要。 

2.2 音乐旋律对舞蹈的影响 

旋律是音乐最主要的要素与重要的表现手段,它表现特定的内容与情感。旋律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音乐的内容、体裁、风格、特点等主要是由旋律体现出来,不同时代、国家、民族、地区的音乐往往可以从旋律区分出来。 

总之,音乐旋律对舞蹈的影响是深远的。如热烈奔放的旋律中必有豪情;舒缓优雅的旋律中必有柔情;轻柔飘逸旋律中必有温情。没有情感,便没有舞蹈。 

2.3 音乐节奏对舞蹈的影响 

节奏是指不同长短时值等音符有组织的序列。它犹如人体骨骼作用于人体,能使乐曲体现出不同的情绪和风格,是音乐形象的最基本要素之一。 

舞者是随着音乐节奏的起伏变化来表现其舞蹈内容和情绪的,而节奏是体现力度、情感的基础,舞者只有准确地把握住节奏,人体线条的流动和情感流动才能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各舞蹈动作才能在方向、力度、幅度、速度等方面显得更有性格、特点和意义。而在有些人看来,音乐的情调、情绪、情感都可以不管,不论是快节奏还是慢节奏,只要合上舞蹈动作的节奏就行,就是一种舞蹈动作什么音乐都能跳,就算是这样的音乐与舞蹈结合了,岂不知像这样机械的、牵强的凑合就像是一颗树上挂满五颜六色各种瓜果,尽管看上去还像那么回事,可是果与枝并无任何联系。如用极快和极慢的音乐节奏舞蹈都将会失去它的本来意义,太快显得其动作不是那么“井然有序”,太慢则感觉不到动作的完整性。 

 

结论 

 

音乐的作用不仅仅是给舞者对舞蹈更好的表现,也是对舞者各方面素质的一种提高,音乐在舞蹈中,不仅是优美的旋律、激昂的舞姿,更能给使舞者在舞蹈中培养节奏感、韵律和审美观,从而激发对舞蹈的理解能力,激发舞者的情感,使舞者有更大的想象空间,给舞蹈注入新的活力、生命。 

 

参考文献: 

[1]何迈.审美遍论[m].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 

[2]江柏安,姚军.大学音乐[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2. 

舞蹈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第3篇

【关键词】改革作用;舞蹈律动;小学音乐

唱歌、欣赏、器乐、唱游、视唱听音与识谱知识是目前音乐教育实行的基本方式。但是仅仅完成以上的教育形式并不能满足新课改所提出的要求,而是得通过这些行为方式引导来提高学生的鉴赏与感受音乐的能力,提高自身创造力与感触力,让其对音乐文化有浓厚广泛的兴趣,能体会在音乐里的乐趣。舞蹈律动这一教学方式,满足了大多数孩子的需求欲,赋予了孩子们对音乐浓厚的兴趣,给孩子们提供了富足的物质精神资源,小学音乐教育课程的改革中舞蹈律动这一行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在娱乐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善良可爱、想象力丰富、活泼好动等,是小学生固有的特点。而求知欲更是每个小学生身上都附有的一种优点,教师要想在学习过程中激发他们的这一优点,就得充分的让他们好动的天性得到释放,让他们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在娱乐中学习,在玩乐中学习,在动静中学习,跟随着音乐律动起来,加强他们对音乐的创造与想象力,让他们爱上音乐。对于学习,这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教室的上下课铃都可以改为律动的节奏,上课时可以唤起学生对于音乐的乐趣,从而达到调动学生上课时学习兴趣的效果,在愉快的心情下开始课程。下课时的律动节奏,能给一节课的课程画上完美的句号,学生在这律动的音乐中感受着学习带来的快乐。

二、通过音乐的律动与肢体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把知识的技能与传教的练习放在第一的是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方式。但是在如今,把创造性贯彻在审美教育的整个过程中,是将审美作为核心的音乐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在教学的时候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学生用耳朵听音乐的时候,会不由自主的加上一些他们喜欢的动作,这就说明了儿童表达情感的特点与这种边唱边动或边听边做的教学形式相吻合,针对这一现象,学生有这样的举止的时候,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做法提出表扬,正确的引导与鼓励学生,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自主的创编一些适合歌曲节奏与意义的律动,尽量创造一些具有特别意义的节奏律动,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自由的创造一些跟音乐有关的律动,让他们根据自己对所听音乐的理解编造一些适合的律动来表达他们的感情,这种方法不仅仅只是让学生在自己的世界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得到开朗乐观的情绪体验,更能让他们在创造律动的同时,更好的发展了自身对音乐的见识和创造力,对学生的成长极为有利。

三、奠定学生学习舞蹈和表演艺术的基础,将表演、舞蹈、音乐相结合

不论是演唱还是欣赏,都能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编造出舞蹈律动进而表演出来,达到身心合一,锻炼身体各个部位的协调能力,让他们慢慢在舞蹈中积累,慢慢的发掘动作语言,从而爱上舞蹈,愉快的进行舞蹈练习。例如让学生们在学唱完《丢手绢》后,可以让学生们在班级的讲台上进行表演,大家一起论评,对需要修改的动作加以完善,更好的将自己舞蹈的一面展现出来,通过这样的活动,真正意识上让学生们在舞蹈律动中,热爱舞蹈这一门艺术,喜爱上舞蹈中的动作。

四、将教育和音乐相结合,展开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让学生喜爱上音乐的目的是教会他们怎样做一个好学生,舞蹈律动对于学生们性格形成,形象、思想品德的升华都有着非常好的促进作用。音乐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把握住良好的时机对学生开展思想品德的教育,利用舞蹈律动中一些小型的,寓意却很深刻的作品,通过一些简单的舞蹈律动,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含义,不知不觉中就已经对学生形成了思想品德教育。

五、适时减轻学生疲劳的状态,合理的调节课堂氛围

小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学习的时间长会让他们感到厌倦,对于这一现象,可以适当的在课间时间开展一下律动,在每节课的中间时段,利用剩余的几分钟,播放一段节奏欢乐、鲜明的音乐,让老师带着学生们一起开展律动练习,减轻学生因为学习而带来的疲倦,调节学生们的大脑,补充氧气,让学生们的精神状态恢复,这样不仅仅合理的调节了课堂的学习氛围,而且还让学生们的心情舒畅,可以更好的开展后期教学。

六、舞蹈律动对于小学音乐课改的意义所在

舞蹈律动对于小学音乐课改而言,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贯穿于小学音乐课改的理念之中,传统音乐学科的单一性被它所打破,让学生在自身学习的过程中,动静结合,发掘舞蹈律动的美,使自己的心情愉快,从而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它独特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育教学的目的在它的引导下得以更快更全面的实现,它对于音乐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更好的实现了音乐课改的意义,音乐课改不能缺少舞蹈律动这个忠实的朋友。

参考文献:

[1]林立君.声乐教学艺术论[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舞蹈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第4篇

关键词:高校体育舞蹈教学;音乐;运用

1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应用音乐的必要性

1.1应用音乐营造适宜的体育舞蹈教学氛围

体育舞蹈教学中,通过播放音乐可以营造适宜的教学氛围,对学生的情绪进行影响,使学生更好的融入到体育舞蹈教学活动中.在音乐的辅助下,学生结合音乐的轻重缓急、节拍变化产生了一系列联想,在脑海中形成某种恰当的氛围和意境,进而能够对体育舞蹈动作进行更好的组织,使体育舞蹈更具观赏价值.此外,经常在音乐的配合下进行练习后,学生便会将体育舞蹈动作和音乐节奏进行更好的融合,久而久之能够随着音乐展示自己了解的舞蹈动作,甚至能够进行一定的自主创作,最终实现体育舞蹈教学的目的.

1.2引导学生情绪的释放

音乐的应用对学生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了一定影响,学生在表演和学习体育舞蹈时,其自身的协调性有所提升,同时能够产生更多的兴奋感,将自身的积极情绪释放出来.学生可以随着音乐节奏的不同对体育舞蹈节奏、频率等进行调整,对更多风格的舞蹈表演进行展示;部分体育舞蹈具有较强的节奏感和生动活泼的特点,此时在相应的音乐下,学生的肾上腺激素、血压以及呼吸等产生一定变化,甚至出现了随着音乐起舞的冲动,可见音乐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进行体育舞蹈的热情,促进形和神、身和心的交融共鸣,帮助学生理解感悟体育舞蹈的意境,能够将内在情感、外在动作进行协调统一,进而促进学生体育舞蹈表现能力的提升.

1.3领悟体育舞蹈精神,加强对体育舞蹈动作的记忆

体育舞蹈也称“国际标准交谊舞”,属于体育运动项目中的一种,其是以男女为伴的一种步行式双人舞竞赛项目,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则主要以双人或集体成套动作的教学为主,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恰到好处的音乐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舞蹈动作,对身体移动位置、体育舞蹈动作的速度和形式等进行把握,在音乐的辅助下对节拍、节奏等进行更好的把握,使体育舞蹈动作形象和音乐之间建立起一定联系,学生能够在音乐响起时做出下意识的舞蹈动作和反应,即形成了动力定型.此后,学生可不必做过多思考便能够按照音乐旋律、节奏做出完整的体育舞蹈动作,进而为高校体育舞蹈教学效率、效果的提升提供更多保障.

2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音乐的有效运用

2.1强调体育舞蹈音乐节奏,运用音乐帮助学生感知舞蹈节奏

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音乐突出体育舞蹈的音乐节奏,使学生对舞蹈节奏进行更好的把握,促进其体育舞蹈表演水平的提升.对音乐进行选择和运用时,教师需要对体育舞蹈的类型进行考虑,对音乐特点、节拍、速度等进行考量,进而使体育舞蹈和音乐更好的融合在一起,为体育舞蹈教学工作提供更多辅助.当然,体育舞蹈教师对音乐相关的知识进行讲解时,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因此教师需要有重点的进行讲解,将各类舞蹈基本舞步的音乐节奏进行介绍,让学生对体育舞蹈的音乐节奏进行把握,通过多次重复的练习,学生能够归纳总结出各种音乐之间的联系,举一反三,进而对体育舞蹈舞步的音乐节奏规律进行把握,例如,华尔兹舞的节奏多为3/4的中慢板,1min内有28到30小节左右,每小节三拍为一组舞步,每拍一步,第一拍为重拍,三步一起伏循环,也有一小节跳两步或四步的特定舞步;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应用拍手的形式使学生对音乐节拍进行掌握和熟悉,之后按照节拍进行体育舞蹈动作的练习,为体育舞蹈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支持[1].

2.2加强对学生乐理知识的培养,帮助学生记忆体育舞蹈动作

乐理知识方面的教学工作对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工作而言具有较多帮助,为了使体育舞蹈教学中的音乐更好的发挥其作用,教师需围绕舞蹈音乐专题进行讲解,使学生对体育舞蹈相关的音乐知识进行系统学习,对音乐速度、节拍、旋律等进行更好的把握,同时能够在体育舞蹈和音乐之间建立起联系,对音乐速度、节拍以及旋律在体育舞蹈中的表现功能进行了解,在做出具体的体育舞蹈动作时,学生便可以结合自己掌握的乐理知识对音乐结构、变化规律等进行分析,对音乐节奏特点进行明确,对体育舞蹈动作进行教学时,通过教师的简单引导便能够使学生在听到音乐节奏时回想起相应的肢体动作,让学生在音乐节奏变化和体育舞蹈动作之间形成“条件反射”.此外,通过乐理知识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体育舞蹈中音乐旋律、节奏变化的作用产生更多理解,能够准确判断体育舞蹈的风格特点,在做出相应的动作时可以对体育舞蹈所要表达的情感、情绪进行掌握,促进体育舞蹈观赏性、抒情性等方面的提升[2-3].

2.3在音乐的配合下进行练习,对体育舞蹈基础性动作组合进行掌握

体育舞蹈可以被细分成2个项群和10个舞种,每个舞种均有各自的舞曲、舞步及风格,根据各舞种乐曲和动作方面的要求,组编出各种成套的动作,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体育舞蹈教学时,需要强化学生利用舞蹈基本动作展现音乐风格的意识,使学生在体育舞蹈音乐的配合下进行更多基本动作组合练习,最终使学生能够做出更高质量的体育舞蹈动作.例如,对体育舞蹈中的滚动步、足尖步等进行教学时,教师对土耳其进行曲、卡门序曲一类的音乐进行播放,使学生在欢快活泼、坚定有力的节奏和威武雄壮的曲调中做出上述体育舞蹈动作;对伸展性体育舞蹈动作进行教学时,教师对抒情、缓慢和优美的音乐进行运用,使学生对这些动作进行更好的把握,为体育舞蹈教学工作提供更多支持[4-5].

2.4体育舞蹈教学中音乐的运用原则

为了提高体育舞蹈教学中音乐应用的有效性,需要秉承三方面原则进行运用:首先,对音乐进行选择和运用时,对体育舞蹈风格方面进行考虑,提高体育舞蹈风格和音乐风格的一致性.播放音乐时,教师可以对学生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进行调动,让学生展开各类丰富的联想,产生更多舞蹈表演的灵感,进而做出更加丰富、优美的体育舞蹈动作,因此教师对音乐进行运用时,需要确保其风格和体育舞蹈风格相同,使体育舞蹈动作和音乐更好的融合,提高体育舞蹈的协调性.例如,对体育舞蹈中的桑巴舞进行教学时,教师需要对该种舞蹈狂放不羁、动作幅度较大、节奏强烈、热情似火的风格特点进行掌握,选择华丽、激昂、明亮、节奏超快风格的音乐,使学生可以将音乐和体育舞蹈动作进行更好的协调,使舞蹈的表达更加完整[6].其次,对音乐、体育舞蹈动作节奏之间的匹配性进行考虑.对音乐进行选择和运用时,需要将舞种动作节奏当作参考,选择和体育舞蹈节奏相协调、匹配的音乐,其中音乐的节拍极为关键,例如,教师对狐步舞进行教学时,需要对舞步流动感强、动作轻盈、舒展流畅、平稳大方和悠闲从容的风格特点和慢—快—快的基本节奏进行掌握,对优雅、恬静、婉柔流利的4/4拍音乐进行运用,使体育舞蹈和音乐之间更加相得益彰,让学生对舞步进行更好的学习.再例如,高校体育教师对探戈舞进行教学时,可以对其中的两种类型进行细致讲解,如舞姿优雅洒脱的墨西哥探戈和舞姿挺拔、舞步豪放健美的阿根廷探戈,根据其舞蹈节奏对2/4拍顿挫感非常强烈的断奏式音乐进行应用,其中每个四分音符化为2个八分音符,每1小节有4个八分音符,进而使舞蹈和音乐能够更好的融合.最后,确保音乐能够将体育舞蹈的魅力更好的展示出来.人们常说音乐是体育舞蹈的灵魂,可见音乐的运用与体育舞蹈表演效果直接相关,教师对音乐进行选择和运用时,若运用得当可以让学生产生更多共鸣,对体育舞蹈进行更好的理解,同时为学生和观赏者带来更多美的感受,而为了使音乐的运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需要对音乐和体育舞蹈动作配合度方面的问题进行考虑,确保体育舞蹈动作之间的衔接性,使音乐节奏、旋律能够更好的衬托舞蹈动作,提高体育舞蹈动作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学生感受到体育舞蹈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实效性的提升[7].例如,教师对较为飘逸的体育舞蹈动作、姿态等进行教学时,需要对舒缓、轻柔的音乐进行应用,使音乐节奏的变化和动作速度的起伏更加匹配;对摆荡、倾斜、反身一类的技巧性体育舞蹈动作进行教学时,则可以对节奏较强的音乐进行运用,一方面学生可以对体育舞蹈内涵、情感产生更多理解和感悟,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学生将体育舞蹈的意境美更好的传达出来,实现高校体育舞蹈的教学目的.

舞蹈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第5篇

关键词:幼师教学;音乐教学;舞蹈教学

一、前言

音乐是一种特别的表达方式,结合音乐的风格,配上相应的舞蹈动作,可以让音乐更具有艺术感,更加形象立体,因此,在音乐教学与舞蹈教学时,要注重两者间的结合,音乐和舞蹈之间有着密切联系,所以要在教W中注重二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巧妙地将音乐和舞蹈艺术结合,使教学效果得到提高。本文深入对其进行研究,促使教学模式多元化发展,有效地将音乐与舞蹈有效地结合是当前技工学校幼师专业教育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如何进行音乐与舞蹈结合教学,以便更好的提升音乐课的教学质量。

二、幼师教学中音乐教学与舞蹈教学相结合的意义

从古至今,舞蹈和音乐在许多情境下被广泛的应用,在近代也提出了关于两者相结合的的特别言论,音乐跟舞蹈是形影不离的关系,他们都是形体美和声音美的体现,音乐是舞蹈的主体,在实际中要在幼师音乐教学中灵活地运用舞蹈进行教学,从侧面上体现音乐与舞蹈相辅相成的重要性。换言之,舞蹈融入幼师音乐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受到音乐的感染,激发学生的艺术细胞,让舞蹈在音乐中得到很好的诠释,在某种意义上,舞蹈就是音乐的声音,就是音乐的表现形式,舞蹈与音乐的结合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还可以将动作有效的结合起来,音乐不仅是构成舞蹈的重要核心,更是舞蹈的灵魂,练习舞蹈动作的过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将音乐和舞蹈的魅力展现到极致。此外,舞蹈是肢体语言,音乐是舞蹈表现的基础,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音乐和舞蹈是紧密联系的整体,所以舞蹈离不开音乐,舞蹈通过音乐的形式将艺术魅力彰显出来,舞蹈占据着音乐的主体,在舞蹈艺术上起到关键性作用,音乐是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内容,通过舞蹈艺术可以培养幼师的形体仪态,塑造良好的气质,通过全方位的培养将舞蹈动作中蕴含的文化和情感有效地与音乐相结合,有利于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促使学生借助舞蹈动作对音乐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感受,从而有效地进行表达和表现[1]。

三、幼师教学中音乐教学与舞蹈教学相结合的策略

(一)结合实际合理运用舞蹈

艺术教育可以培养人的创造性。首先,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合理运用舞蹈培养幼师的综合素质,在音乐教学中如果可以很好的将舞蹈和音乐有效结合起来,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和意义,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新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因此,在幼师音乐教学中,教师深化音乐教学改革,开创出合理的音乐教学模式,这是音乐教学发展的目标,同时也为音乐教育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进一步深化音乐教学改革,开创音乐教学新模式,运用舞蹈教学促使幼师在音乐教育中全面的发展。教师要建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努力转变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学的目的不单单只是知识的传授,更多是让幼师自主去学习,自主去创新,舞蹈情节复杂多变,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实际对幼师的性格特点进行有效地把握和了解,通过形体训练,在有节奏的律动中,让学生感受活跃的课堂氛围,教师采用丰富的课堂语言,努力将音乐教学与舞蹈教学有效融合在一起,用舞蹈特殊的形式培养和强化学生的记忆力和反应速度,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实现教学的最终目的,创设一个比较理想的教学情境,合理运用舞蹈教学促使学生主动、有效的去学习。

(二)重视学生创造思维的激发

在促进幼师全面发展的同时,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创造思维的激发[2]。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如何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是现代教育工作者首要思考的问题,我们将针对这一课题进行探究。在幼师教育模式不断改革的前提下,教育体系正在接受新的挑战,要对幼师进行艺术培养的同时要对其进行创造性的激发,在一切表演创作的基础上都离不开创造性思维活动,艺术教育作为教育形式的一种,也是最具有创造性的,在受教的过程中教育者要让学生自主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提高自身的注意力,从而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拥有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和创造空间[3]。借助音乐与舞蹈的艺术手段逐步培养幼师的学习兴趣和对音乐的鉴赏力,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创造性思维在音乐教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学生日后学习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在传授基本音乐知识的同时可让学生亲自去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感知力、注意力和想象等,使音乐更加深入人心,有利于提高学生音乐的鉴赏能力和敏感性,音乐与舞蹈的融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实现学生长远发展[4]。

(三)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在幼师音乐与舞蹈结合的教学中,教师应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将舞蹈教学融入到音乐教学中,能够使课堂氛围活跃起来,形象地将教学内容表现出来,促使师生共同参与到其中,借助舞蹈教学的力量对学生进行音乐启发,让学生积极参与表演,将教材内容与舞蹈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表演的形式丰富教学内容,通过直观的形象将舞蹈展现出来,通过舞蹈动作进行教学,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借助此方法能够使学生更好的融入到音乐舞蹈课堂中 ,促使学生对本课内容产生深刻的印象[5]。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幼师音乐与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原有的教学模式,结合实际将音乐教学与舞蹈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为学生创造丰富的教学情境,设计音乐与舞蹈的教学方案,并认识到两者结合的重要性,为今后幼师音乐教学的发展提供动力,提高幼师的创造能力和感受能力,从而提高幼师教育的发展,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音乐与舞蹈的积极性,提高幼师的艺术素质,促进幼师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露斯.幼师舞蹈教学中“教”“编”结合模式的探讨[J].大众科技,2014(11):178-179+197.

[2]张蕾.幼儿民族舞蹈与民族音乐相结合的教学探索[J].黄河之声,2013(16):69-70.

[3]郭博理.“院团结合”的声乐教学改革初探――以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为例[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02):125-127+134.

舞蹈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第6篇

关键词:艺术教育;高校音乐专业;舞蹈教学;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7-0252-01

一、舞蹈和音乐的关系研究

舞蹈是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舞蹈是经过加工的动作,对节奏做了有机的组合,能使人产生美感,可以表达内心的情感。音乐是用有组织的音构成的听觉意象,它是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与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舞蹈与音乐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舞蹈离不开音乐,音乐在舞蹈艺术中又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从舞蹈的起源和发展来看,舞蹈是音乐的源头,音乐是从给舞蹈打拍子中产生的。从音乐和历史发展来看从音乐和历史发展来看,音乐又是舞蹈的灵魂。音乐在为舞蹈伴奏的过程中发展得越加丰富,舞蹈者可以借助音乐的刺激产生对舞蹈的更多感受。从具体的艺术实践来看,舞蹈与音乐呈相互结合的趋势。虽然音乐和舞蹈是不同的艺术类别,但是音乐和舞蹈是密不可分的,音乐是舞蹈的声音,舞蹈是音乐的形体,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高校音乐专业开设舞蹈课程的必要性

舞蹈教育可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增强他们的主动参与社会的能力;舞蹈表演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美感,增强个人欣赏能力以及对生活的积极热爱和追求。舞蹈是内心情感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舞蹈的审美教育,可以在道德品质上和思想情操上影响学生。传统舞蹈和民间舞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集体舞可以培养集体主义和团结友爱的精神;力量型舞蹈可以培养勇敢、豪迈和进取精神;抒情型舞蹈,可以陶冶性情,培养优美的情操,增强对美的感受力。舞蹈教育是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教育有利于思想道德教育的开展;舞蹈教育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舞蹈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舞蹈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舞蹈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体、气质和内涵之美,舞蹈教育还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高校音乐专业舞蹈课程设置的现状

(一)高校音乐专业舞蹈课程的内容设置不合理。音乐专业的舞蹈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舞蹈基本知识和实际运用能力,因此他们所学的舞蹈知识技能不宜过深过难,但是涵盖的内容要广。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按舞蹈专业的标准来要求音乐专业的学生,选择一些高难度额舞蹈技巧作为教学内容,造成学生产生害怕与厌恶的情绪。

(二)高校音乐专业的舞蹈教学缺少对学生编创能力的培养。从初学者到舞蹈编创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需要慢慢积累才能做到;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大胆详细,利用现有的只是进行舞蹈编创;并且由于舞蹈的专业性质,还需要进行系统的专业学习和长期坚持不懈的联系。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容易忽视这些问题,只是将舞蹈可作为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的一门选修课程,不重视学生编创能力的培养。

四、高校音乐专业舞蹈教学课程设置的建议

(一)高校音乐专业的舞蹈教学是音乐专业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专业的舞蹈教学以舞蹈知识技能与艺术实践的统一为目标,而专业的舞蹈教学注重高技能性和表演性。只有在明确教育培养目标的基础上进行课程设置,才能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二)要注重全面教育,以培养综合性人才为宗旨。要对学生加强舞蹈艺术教育,使其全面认识音乐与舞蹈教学充分结合的重要性。合理制定教学内容、考试内容和评价标准,针对学生学习心理,努力拓展教学内容,不断提高学习质量。(三)在教学中要在教会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更深层次学习舞蹈,解舞蹈以外更丰富的民族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结语

随着我国高校艺术系、舞蹈系以及舞蹈专业的增设,音乐专业的舞蹈教育也得到快速发展。因此,当前高校音乐专业舞蹈课程的改革迫在眉睫,必须高度重视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创造性与实用性的教学理念以及当前音乐专业发展的需要设置课程,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全面发展的音乐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玉梅.论普通高校舞蹈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舞蹈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第7篇

音乐作为舞蹈表演的辅助工具,音乐的律动能使舞蹈演员真实的表现出自己的感情,为观众传达出舞蹈人物角色真实的情感与思想。音乐贯穿于整个舞蹈过程,选择合理、怡当的音乐有助于营造出良好的教学和表演氛围,充分调动表演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舞蹈课教学过程中,

钢琴伴奏必不可少,是舞蹈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能将舞蹈和音乐完美的融合,两者相互依托,交相辉映。丰富多变的音乐可以培养学生和表演者对音乐节奏感、耳朵辨别能力,激发学生的舞蹈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更加透彻地把握舞蹈需要传递的情感和思想,合理的选择舞蹈钢琴伴奏音乐,并对其进行自如的处理,为提高学生音乐修养与舞蹈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1舞蹈表演中钢琴伴奏音乐的重要性

    在舞蹈表演中,情感的体现是舞蹈表演最重要的部分,同样也是音乐的核心内容。音乐赋予舞蹈以生命,舞蹈钢琴伴奏是一种将舞蹈技能和心智融为一体的复杂活动,伴奏者将音乐对舞蹈动作的规范性,作为对学生舞蹈训练及表演中的引导与帮助,在培养学生音乐修养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舞蹈技能,使学生能更好的把握音乐深层次内涵与舞蹈肢体动作的结合。舞蹈钢琴伴奏者,不仅要有娴熟的演奏技能,还应该结合舞蹈作品中的内容,将钢琴音乐的听觉与舞蹈动作的视觉情感完美结合,创造出天人合一的表演境界,与观众产生更好的共鸣。

钢琴伴奏作为舞蹈的一门艺术,是一种创造性强、再生性高的活动。弹奏的好,可以使舞蹈演员充满热情,借助音乐的魅力完成原本难以完成的动作;弹奏效果较差,可能会使演员手足无措。因此在舞蹈表演中,钢琴伴奏具有十分独特的功能,没有音乐的渲染,舞蹈必然会失去魅力,无法给人以美的享受。

在舞蹈教学过程中,难免会用钢琴伴奏音乐来激发学生舞蹈肢体动作的情感体现,使学生学会用舞蹈语言揭示音乐内涵的美、用音乐文化表现舞蹈动作的爆发力,使舞蹈和音乐达到完美融合的艺术境界,从而提高学生对舞蹈、音乐的掌控能力,体会艺术更深层次的魅力与内涵,在学生艺术成长路上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舞蹈表演中钢琴伴奏音乐选择的特点

     2.1选择的灵活性

在选择舞蹈表演中钢琴伴奏音乐时,不应该局限于教材,应该挖掘和搜寻古今中外大量的音乐素材,最重要是要符合舞蹈课堂教学动作的需要,并且不违反舞蹈教学规律。在舞蹈课教学过程中,为充分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老师应结合该堂课教学内容,灵活地选择适合舞蹈教学的钢琴伴奏音乐,并不断总结、归纳实践经验,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更好的理解与掌控舞蹈与音乐的融合之美。

2.2选择的适宜性

在舞蹈教学中,在选择钢琴伴奏音乐的时,必须遵循以适应课堂教学的原则。因此必须在充分了解舞蹈训练的具体内容及客观规律基础上,选择适宜的伴奏音乐,并注意舞蹈动作于音乐的默契配合,使音乐和舞蹈训练动作水乳交融,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和热情。比如在古典舞教学中,将上动作“腰”的需要创作的4/4拍16小节的音乐应用于舞蹈动作中,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3如何选择舞蹈钢琴伴奏音乐舞蹈

    音乐与钢琴音乐都是以音乐为主的艺术,具有各自的音乐特点和表现形式,选择合适的舞蹈钢琴伴奏音乐,能激发表演者舞蹈动作的爆发力,使其更加透彻地表达情感和思想,给观众于美的享受。那么在舞蹈训练和表演中,如何选择合适的舞蹈钢琴伴奏音乐,是舞蹈创造者与表演者重点关注的课题。下文就对舞蹈钢琴伴奏音乐选择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

3.1针对舞蹈动作及训练目标

    选择合适的音乐在舞蹈教学中,一般将舞蹈课分为基本功训练课,民间舞课、身韵课等,每门课程都有自身的特点和训练的目标。基本功训练课作为舞蹈训练最基础的课程,基本训练课的完成能为后期其他课程的完成奠定良好的基础。基本功训练主要是针对学生形态、肢体的柔韧度以及控制肌肉的紧张和松弛等各关节的力量。柔韧性训练主要是对韧带的拉伸能力进行训练,从而使整个身体变得柔软;力量性训练是训练肌肉的速度与力量;控制力是训练肌肉拉紧保持平衡,从而达到各种舞姿表演的能力;办调性是对全身肌肉群相互配合的能力进行训练。在基本课训练中,往往是进行单一动作的训练,一般分为上动作、下动作以及综合型组合训练等。其中大腿内侧肌肉的爆发力与控制能力幅度较大,钢琴伴奏老师应选择稳健、刚劲的伴奏音乐。在平转、小跳、翻身等动作训练中,跳动的幅度较小,老师应选择灵巧、欢快、富有弹性的音乐。那么在训练身体协调性、灵活性以及控制力中,往往要求学生的动作优美、柔韧,并需要让学生将一个体态保持一段时间,这时选择的音乐要平和舒缓、连贯流畅,以缓解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压力。因此在选择舞蹈钢琴伴奏音乐中,老师必须根据舞蹈训练的特点及内容,有针对性的选择合适的音乐。

3.2把握音乐的特点

音乐由速度、旋律、力度、节奏等基本要素组成,在选择舞蹈钢琴伴奏音乐时,舞蹈音乐往往会考虑音乐的速度力度配合、旋律走向、节拍切割、调性转换等因素,因此舞蹈伴奏音乐选择的关键在于把握音乐的真实特点和内涵。选择合适的音乐可以使舞蹈充满活动和穿透力,使舞蹈形象更加突出。舞蹈音乐的选择必须符合舞蹈动作的要求,这就需要钢琴伴奏老师根据舞蹈动作,判断出音乐的具体类型,比如在舞蹈动作较为舒缓的训练或者表演中,老师应选择连贯性较强、相对平稳的音乐作为曲目。音乐的速度与节奏的舞蹈的支架,尤其是第一拍速度与节奏,会影响整个舞蹈表演的过程,在比较单一的训练中,动作的节奏相对较平稳,应选择速度与节奏相对稳定的音乐进行练习。虽然音乐和舞蹈是不同的艺术,但舞蹈音乐并不是单一的由某个因素组成,与速度、节奏、旋律等密切相关。因此在选择舞蹈钢琴伴奏音乐时,老师应多方面考虑,根据音乐的特点,将其更好的应用于舞蹈训练和表演中,使两者更好的融合,从而传达出力量与柔性的美,提高舞蹈表演的生命力与穿透力。

舞蹈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第8篇

关键词:音乐;节奏;体育舞蹈训练;应用

引言

体育舞蹈是随着人类社会的演变和地域文化而发展起来的,是现在社会广为盛行为大众所喜爱的舞蹈。摩登舞分为华尔兹、探戈、狐步、快步、维也纳华尔兹;国际标准舞分为伦巴、恰恰恰、桑巴、斗牛、牛仔等。随着体育舞蹈在中国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现在许多大学院校也开设了体育舞蹈专业。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滨州学院及滨州市多所体育舞蹈俱乐部进行体育舞蹈学习的8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2.逻辑分析法;3.实验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一)音乐与体育舞蹈的联系

1.体育舞蹈伴奏音乐的选取。体育舞蹈是在音乐伴奏下完成的运动形式,音乐的强弱、节奏的快慢、旋律的韵意、音调的优美等都会使产生动作与事物紧密联系。体育舞蹈的音乐都是世界上著名曲目,能激发人脑兴奋的功能,使体育舞蹈动作注入生命的灵性,体育舞蹈对音乐的基本节奏、标准、速度都有着严格的规范[1]。

2.体育舞蹈的主要风格特点。体育舞蹈的风格展现出每个舞种发展的历史背景、人的性格特点、演变的痕迹,这都刻有深厚的地域文化和民族风情。

舞蹈风格特点和情感特征,从音乐中理解舞蹈所要表达的特有的内涵和风格。舞者在音乐中围绕着舞蹈的特有风格来设计、把握和展示舞步、舞姿、舞态等肢体语言,才能演绎出更富蕴含,更有感染力的体育舞蹈。

(二)音乐在体育舞蹈训练中的应用

1.音乐在体育训练中应遵循的原则

(1) 根据舞种的动作节奏选配相应音乐的原则;(2)根据舞种的风格特点选配相应音乐的原则;(3)音乐的选择应该突出舞蹈主题的原则;(4)在训练或教学时音乐的选择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2.体育舞蹈训练中音乐训练方法的运用

(1)运用音乐训练法培养学生的舞蹈节奏感即乐感、舞感;(2)运用音乐训练法培养学生的舞蹈协调性;(3)运用音乐训练法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4)运用音乐训练法培养男女选手之间的配合;

3 .体育舞蹈训练中有无音乐伴奏的对比。对体育舞蹈动作在有无音乐伴奏的对比研究中我们采用了实验法。我们选取的80位训练者分成相同人数两组,这两组人员的舞蹈水平接近,区别在于第一组在无音乐的情况下进行训练,使用口令练习,第二组是在有音乐的情况下进行训练。两组人员在经过三个月的伦巴舞银牌动作学习后进行测试结果对比。(详见表1)

根据表1的对比结果可以看出第二组要出众与第一组,第一组训练者是在没有音乐的情况下进行的,动作没有了节奏感,每个动作的快慢很平均,看不到套路组合的亮点,表现力也不好。而且训练者在训练时没有活跃的精神状态并不能充分表达舞蹈所要表达的韵意。但是第二组训练者是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把动作随着节拍分解开进行联系,动作掌握程度比第一组的要好。

通过实验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音乐在体育舞蹈训练中是非常重要的。音乐有直接渗入人心的特点,欣赏者常常把音乐中表现的感情当作自己内心的感情来体验。所以,音乐以独特的魅力给体育舞蹈增加了美妙的艺术享受。

三、音乐在体育舞蹈训练的应用中存在问题与措施

(一)音乐在体育舞蹈训练的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 舞者在体育舞蹈训练过程中舞蹈动作与音乐节奏不一致。在舞蹈训练过程中,特别是初学者节奏都是通过模仿得来,对拍点的概念模糊。节奏相当含糊,舞蹈动作不能和节奏相一致,这样出现了动作不协调现象。音响运动的轻、重、缓、急构成音乐的节奏,舞者根据音乐节奏与舞蹈节奏相吻合。

2. 舞者在音乐中不能体现体育舞蹈特性。舞蹈创作中舞蹈的风格表达故事情节是不相同,在学习每种舞蹈时,我们要抓住舞蹈的核心动作。例如在桑巴舞的学习过程中,要知道桑巴舞的特点多注重胯部的动作变化,舞蹈动作夸张豪放。

3.舞者在编创舞蹈作品时的主题在音乐中表达不明确

在一些舞蹈作品中,舞蹈和音乐必须要包括开头,高潮,结束等统一的结构要素。要时刻围绕舞蹈主题展开音乐部分与舞蹈动作的编创。根据舞蹈形象和表达的内容情节的需要,设计音乐主题,需找有个性的音乐动机,构思有特点的音乐形象,使之产生乐、舞同美审美效果。

(二)在体育舞蹈训练中加强音乐训练法的措施

1.舞者对体育舞蹈各舞种的基本音乐知识进行学习。体育舞蹈中包括十种舞,它所选用的音乐具有十种风格特色。在体育舞蹈联系过程中,首先需要让舞者听十种舞各自的音乐,熟悉十种舞蹈各自要表达的风格特点,了解每种舞蹈所规定的节拍拍数及其旋律。让舞者学会根据舞蹈音乐节奏旋律来调整自己的舞蹈动作的快慢,改变舞蹈动作幅度的大小,增强整个舞蹈的感染力。

2.舞者应科学全面提高音乐节奏感与舞蹈动作的配合。掌握音乐节奏感是体育舞蹈训练的重中之重。良好的音乐节奏感能使学生巧妙地掌握舞蹈动作。要科学地音乐节奏感与舞蹈动作的配合,准确的掌握节奏感。在做舞蹈动作时应该清楚节奏的处理。

3.教师应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多让舞蹈学习者多观看舞蹈教学视频。在观看舞蹈视频中找到自己的不足,纠正自己在训练中对动作的错误理解。同时,在视频中学习舞者对音乐节奏的处理,以及对舞蹈音乐意境的表达方式。多媒体教学更能吸引学生,激发好奇心和上进心。通过观看舞蹈教学视频从而提高学生的对舞蹈的鉴赏水平。

4.丰富训练者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机体对音乐表达的能力。为了使训练者的音乐素质得到全面的、系统的提高,丰富训练者的音乐鉴赏能力。提高机体对音乐表达的能力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增强基础能力,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艺术感染力。(2)注重肢体语言,加强艺术表现力。(3)对模仿加以淡化,加强对音乐的深刻理解,提高艺术想象力。

结论

音乐不但能培养舞者的节奏感、表现力和美感的重要因素,而且能激发练习者的情绪,减少疲劳或推迟疲劳的出现。节奏明快,柔情舒缓的健体育舞蹈音乐,给人振奋, 同时体育舞蹈是一种身体语言,是一首流动的诗使人们情不自禁地加人到体育舞蹈训练行列中,也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在体育舞蹈训练时必须认识到音乐的重要作用,不断地提高音乐的修养。舞者平时在注意提高文化艺术修养的基础上,应加强对音乐、舞蹈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最后我们要充分发挥体育舞蹈的舞蹈风格与音乐结合的能力,科学地进行体育舞蹈训练,从而提高身体素质,达到终身体育锻炼的思想与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作者单位:1.宁波大学;2.云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朱海艳.音乐在体育舞蹈教学中的作用与影响[J].舞蹈艺术与实践,2004,9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