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舞蹈专业毕业论文

舞蹈专业毕业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2 17:36:47

舞蹈专业毕业论文

舞蹈专业毕业论文第1篇

通过实地调查、网上查资料、咨询的方法进行搜集资料,对本校、不同城市具有代表性的几个艺术类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做了统计分析。通过对本校上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发现,上届舞蹈毕业生共有13人,毕业后真正从事与舞蹈有关的人不足8人,要么选择改行,做自己比较得心应手的工作,要么选择自主创业,还有一个情况就是依靠家长的关系,把自己介绍到学校或者其他单位,而选择考研或公务员的也有。而与舞蹈有关的学生选择的工作也大多与自己当初的目标相差甚远。根据资料显示:北京舞蹈学院学生毕业后,只有85%会真正从事与舞蹈相关的工作。考入北京舞蹈学院的学生,可以说是精英中的精英,有些学生毕业以后,凭借自身的优势,有些会进入演艺圈发展,有些会进入别的行业,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北京学院尚且如此,何况别的院校呢?但是要说明的一点是,他们的改行并不是因为找不到好的工作,而是本身的意愿所致。这是跟其他院校有所不同的一点。通过对山东艺术学院08届舞蹈学专业毕业生的资料分析,整个08届舞蹈类毕业生离校后能真正从事对口专业的只占毕业生总数的一半多一点。资料显示多数人毕业后会选择自主择业。仅仅从上面这些数据显示就可以看出,舞蹈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是一个不容乐观的问题。

二、分析造成目前舞蹈毕业生就业困境的原因

首先,就业机会与就业者需求不对应。除去中专毕业后考入大学的舞蹈学生,还有很多是非专业和非学历教育的毕业生,他们大多是“半路出家”“学艺不精”。而现在的大多用人单位越来越要求专业技术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这就致使大多.数毕业生面临着一毕业就失业的困境。其次,期望与现实的错位及尴尬处境。很多学生选择艺术类来考学是因为文化课成绩不好,而近几年来,艺术培训的大热仿佛使许多选择艺术类的学生看到了希望,而总是有很多人会抱着这样的想法:先考上大学拿到毕业证再说。但是,很多毕业生可能没有想到,现实是艺术培训班已经不像从前那么吃香,或者可能在饱和以后将会成为又一个烦恼。另外,供需见面会上,用人单位对高学历、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开始有所改变,各大单位不再追求高学历而是瞄准实用人才。这种期望与现实的差距是造成舞蹈毕业生就业困境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改善舞蹈毕业生就业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高校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首先,除个人品德之外,又极其重视艺德、台风等方面。其次,艺术类学生自身在努力学习专业课,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必须努力学习文化课,并加强自身思想道德素质修养。只有这样,才能在艺术大军的洪流中不被淘汰。吕艺生表示,舞蹈人才不只是包括实践方面的人才,也包括理论研究方面的人才。他建议,学生在学舞的同时,应上好普通教育中的文化课程,提高不同门类的艺术修养。

(二)改革与完善艺术院校的教育体制首先,思想观念、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在教学观念上,很多教师还奉行着“慢功出细活”的老观念,在老观念的支配下,学生的学习时间大部分被专业课学习占用,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专业理论、其他学科课程及自己消化和思考所学的东西。其次,课程设置的调整是学校教育的核心。一是需要加强舞蹈专业理论课程建设,加大舞蹈理论学习课时;二是需要加强与舞蹈学科相关课程的设置;三是各级学校要加大专业课再后,完善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改革的关键。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最根本的是教师队伍的竞争。只有教师的专业水平、教育能力等综合素质有所提高,才有可能提高所培养出的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与能力

(三)国家政策对舞蹈教育要大力支持各级政府大力支持艺术类办学,投资却明显不足。各院校在硬件建设和软体条件均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争先恐后地开班授徒,却把经费不足等危机转嫁给了学生及其家长,造成艺术类专业高收费问题。国家及各地政府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对舞蹈教育进行大力支持,改善各院校的硬件和软件建设,为提升舞蹈专业毕业生的整体素质做保证。

四、结语

舞蹈专业毕业论文第2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 舞蹈 毕业生 就业现状

自2003年至2008年,我国的高等院校毕业生已从212万人激增到532万人,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大学生的就业形式和择业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舞蹈专业毕业生跻身这庞大的就业阵容中,其就业状况愈来愈受到学生、家长、社会等多方面的关注。舞蹈类学生就业状况与我国舞蹈高等教育飞速发展关系密切,直接体现了舞蹈高等教育的成果。笔者以问卷的形式,针对全国范围内的部分舞蹈院校进行了有关舞蹈专业学生就业现状的调查,以期对舞蹈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作出分析和总结。

一、舞蹈类高校学生所期望的就业选择

根据调查,并将普通高校(含师范类)和舞蹈类专业院校(图1)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普通高校中的舞蹈专业学生与专业院校的学生在所选择的职业方向上存在一些差别,针对不同类型院校的学生,各校会根据自己的办学标准来实施具体方案,不论是在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还是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上都会有其针对性,而这种针对性也是不同学生最初选择该校的原因之一,并导致其毕业后的择业方向与院校的培养目标之间存在差异。据图1数据显示,普通高校舞蹈学生(简称“普通高校学生”)和舞蹈专业院校学生(简称“专业院校学生”)在“专业院校老师”“中小学老师”“专业演员”3个选项上差异最明显,对于专业院校的学生来说,选择“专业舞蹈院校老师”“专业演员”是继“高校老师”之后第二选择方向,对比普通高校的学生超出15%的人选择“中小学老师”(遵循普通高校〈含师范类〉的人才培养目标,这类院校的舞蹈教育主要是培养基础教学人才),专业院校的学生在历经至少8-10年系统的专业培养后,不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上都很难从已形成的高精尖意识形态中脱离出来,因此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放弃选择同自己长期以来已适应的培养模式相关的工作。

另一方面,由于近年高校的扩招政策同就业岗位的缩减所造成的就业紧张问题,造成在普通高校和专业院校不同背景下培养的人才却竞争同一岗位的局面,明显表现在两者对于高校教师岗位的竞争。国家专业团体和专业院校教师岗位的减少,使得大批从专业院校毕业的学生走向了普通高校,他们将多年专业院校的教学方式、意识常不假思索地传授或重述给即将走上舞蹈普及教育岗位的群体,而面向广大普通高校舞蹈学生的岗位同样有限,加上四年来被培养的专业院校教育意识却又无法真正拥有扎实的基本功,这种情况造成了择业错位。简言之,人才培养的趋同化始终是高等舞蹈教育事业的硬伤,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舞蹈高校学生首选的就业地点和所期望的薪值

针对择选率较高的区域,毕业生首选的原因有:50%认为“有较大的发展机会”;20%认为“生活条件好”;20%认为“薪水高”;10%认为“有良好的人才政策”。

根据“就业地点分布”(图2)显示,“北京、上海”“中部地区”“珠江三角洲沿海地区”是即将毕业的舞蹈专业学生最期望能够工作的地区(各专业学生普遍认为),不仅是因为上述3个区域对舞蹈教育事业的开发及重视,同样也因为这3个区域经济发展较快,大中商业城市几乎聚集在此,生活环境较好,物质条件更加优越。尽管也会出现另一种情况:毕业于西、北部地区的学生大部分选择就近择业,这样的选择比其去大城市闯荡也许更加有利。但根据调研了解,凡从上述3个地区毕业的学生却无一例愿意去外地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这种现象可以说是由传统的就业观念与快速发展的高等教育不相适应所造成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长期以来,高校毕业生在这种大众意识的支配下就业定位较高(图3),在就业目的地的选择上多选择首都、省会和东南部沿海城市等大中城市,而在对择业的认识上, 存在“一步到位,终生不变”的观念,认为发达的城市就会“有较大的发展机会”和“良好的人才政策”,不仅如此,生活条件好、薪水高也是其选择上述选项的重要原因。此外,根据对某师范类院校2005级舞蹈学方向本科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调查显示:该班级毕业人数29人,正式就业率为48%,毕业去向地点多集中于北京或籍贯所在地,东部地区及珠三角人数其次,仅有一人支援内蒙古。广大的西部等不发达地区不仅需要经济实力的提升,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也应该吸纳更多的人才。对此,政府和社会应对有意愿到西部地区就业的学生加大引导力度、提供优惠政策,以平衡专业学生的就业压力和部分地区特需人才缺乏的局面。

三、影响目前舞蹈类学生就业形势的首要原因

调查显示,影响舞蹈专业学生就业形势的原因大体分为4种(图4)。目前,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中还存在着难以在短期内解决的一些问题,对于高校舞蹈教育体制来说同样如此。学校的教育模式、专业设置与社会的发展需求不相适应,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与学生的就业需求不相适应,大学生的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称、就业市场机制不健全等不利因素都是造成毕业生被工作单位拒之门外的原因。在这种状况下,舞蹈专业学生对求职形势的看法同样不算乐观,调查显示,10%认为“乐观”,40%认为“一般”,41%认为“不乐观”,8%认为“非常困难”。

在被问到“对自己将来所要从事的工作的态度是什么”时,不少学生表示既要“符合自己的兴趣,有发展空间”,又要具备“待遇好、稳定”这两项条件。毕业生对将来所要从事的工作的态度首先遵循自己的意志是值得肯定的,然而,在面临就业单位减少、就业岗位逐年饱和的情况下,上述两项条件也成为了学生顺利就业的绊脚石,导致尚未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忽略社会整体的现实形势,因为期望值过高、择业挑剔而错失了许多合适的机会。

四、学生认为培养和获得社会适应能力与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加学生社团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兼职”“专业实习”(图5)都被选择,其中参与“社会兼职”“专业实习”以及“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于能够找到较为理想的工作更是有效途径。由此可见,学生非常重视学校提供的各类就业前的实习形式,舞蹈类学生的就业能力在校期间应该得到足够的锻炼。

五、学生选择继续深造的原因

前些年扩招政策实行之后,考研和出国成了高校本科毕业生求职之外的两大热门选择,尤其是在经济发达城市和教育大省,学生选择考研或出国的几率高达80%—90%。对于考研热和出国热的骤然升温,相关人士分析其中原因认为,由于近年来本科生就业形势逐渐严峻,考研或出国于是成为了众多对择业前景感到悲观的学生的“缓冲地带”。大部分学生认为,找工作难度很大,不如考研或出国继续深造,在拥有高学历的同时还能避开严峻的就业形势,那么找份好工作自然就不是个奢望。对于高校舞蹈专业的毕业生来说,每年为该专业所设立的相对对口的岗位更是少之又少,致使许多学生毕业后除了选择考研、出国深造外,要不就干脆转行或是投奔到考公务员的大潮中。从图6可以看出,“能够有一个好出路”是莘莘学子在现实的生存环境中梦寐以求的事,认为研究生毕业后基本上都能留在条件较好的大城市里,而这成为了很多有“地域情结”的大学生继续深造的主要动机之一,然而这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很多学生发现在继续深造之后依然面临就业难的困境;同时,激增的生源又刺激了我国舞蹈高校层次的盲目攀升,导致舞蹈专业学生更高学历层次的新一轮就业竞争。

在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紧张的形势下,舞蹈专业毕业生的处境更为艰难。一方面是大量的舞蹈专业学生及家长为找到一份工作而四处奔波,另一方面是用人单位需求趋于饱和。经过多年专业训练,家庭、社会、学校均投入大量时间、精力、财力培养的舞蹈人才成为了闲置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且长此以往,势必对我国舞蹈艺术的长足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尽管当前国家、社会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一些政策性措施也开始实施,然而舞蹈专业毕业生似乎难以看到冰雪消融的景象。结合上述调查分析,笔者以为其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社会对舞蹈人才的需求同舞蹈院校培养目标、人才定位之间存在着矛盾。

随着高校扩招带来的生源激增,各地区涌现出大量的招收舞蹈类专业学生的院校。这些院校办学实力参差不齐,对本校培养的舞蹈专业学生定位不清,造成盲目办学的局面。培养的学生因为在校期间不能接受有针对性、符合市场需求的教育而面临就业难的困境已成为普遍现象。师范类院校的舞蹈专业学生除了要学习舞蹈专业课程外,音乐、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实习等与教师素质相关的课程和活动应该被纳入师范类舞蹈专业学生的教学体系中;而以培养演员为主的专业类舞蹈院校在当今社会对文化艺术需求多样化的形势下,应该适当拓宽办学思路,设置艺术管理等与文化产业、市场接轨的课程,同时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以使其更好地就业。

(二)毕业生个人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矛盾。

除上述原因外,笔者认为舞蹈类毕业生个人的就业观念与用人单位之间也存在着一些差异。“舞蹈类学生就业最需要具备的素质”图表中(图7),在专业水平、实践经验等方面学生和用人单位的选择差异悬殊。一方面是舞蹈专业学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而对专业水平与就业力的正比关系产生怀疑;另一方面是用人单位依旧期望通过引进具有优秀专业素质和充足实践经验的人才,造成了学生学无所用、用人单位对舞蹈类院校教育质量质疑的局面。在市场经济体制的运作下,“人才”在21世纪已不只被定义为专家型人,而是更注重“全面发展”在一个人身上的体现,即综合素质。毕业生只有具备了较高的综合素质才可能向多元化方向可持续地发展下去。对于这一点,从数据中可以看出,高校舞蹈专业的学生已从过去只埋头练功、攀比技术而走在象牙塔的时代中解放出来,现在的学生已熟知在自身专业能力的基础上综合素质是多么的重要。

此外,对综合素质的重视,从侧面却造成了学生与用人单位在薪值等方面所表现出的差异,学生希望自身能力在单位中有所体现和提升,强调的是个人的“领导力”,而用人单位则更在乎毕业生是否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踏实勤劳的精神品质。二者之间似乎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这不能不引起社会和学校的高度重视,而要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社会单位、院校和毕业生三方面的积极合作。

(三)舞蹈类院校应该建立健全学生就业指导机制。

就业指导是帮助择业期的学生依据个人的生理、心理特点选择适应的职业的一项工作,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尤其是要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健康发展和职业一般能力、特殊能力的发展,是一项专业化的工作,它依据心理学、医学生理学、职业社会学、教育学的原理,对个人的个性特征加以分析、判断、咨询,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认知。从笔者调查的情况来看,目前针对舞蹈类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还处于不完善阶段,而对于面对严峻就业形势而无所适从的舞蹈类学生而言,校方的就业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某师范大学舞蹈专业的就业情况调查中,当被提及“您首选的获得就业信息的途径”的问题时,有超过63%的学生选择网络,其次是亲朋好友介绍、社会招聘、电视报刊媒体,而首选学校的就业信息的只占不到30%。这说明院校的就业指导机构在学生择业时所能提供的信息还不构成目前舞蹈类学生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这就大大增加了学生择业的盲目性。

而在回答“您需要学校就业指导机构提供哪方面指导”(图8)的问题时,66%的学生选择了职业供求信息,这也进一步说明学生对就业指导工作的急切需要。同时,还有42%的学生认为就业指导机构应该提供就业心理辅导服务,13%的学生需要了解就业政策法规相关内容,可见目前舞蹈类学生的就业指导需求是多元化的。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针对舞蹈类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应在以下方面尽快尽力健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就业。1.提供多元就业指导服务。学校的就业指导机构应该把就业能力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职业供求信息。就业指导机构应该在学生和社会之间搭建起有效沟通的桥梁。由于舞蹈专业的特殊性和专业性,学习舞蹈专业的学生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就业面窄、综合素质相对薄弱,这就需要针对舞蹈专业学生的就业服务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科学实施。通过系统的就业指导讲座、及时更新岗位信息、开展就业心理指导、宣讲就业政策法规等多样化的指导内容,为舞蹈专业学生有针对性地就业乃至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助力。2.就业指导工作在时间上要有延续性。本次调查的回收问卷结果显示(图9),大部分学生希望在大三(研二)时开始接受就业指导,也有一部分学生选择大一、大二。因此就业指导工作并非只在毕业时开始,而是要从学生一入学就开展,贯穿大学教育过程的始终,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认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甚至在学生毕业后形成反馈机制,更好地为在校生服务。相信有科学的就业指导,舞蹈专业学生在就业时能够多些自信,少些盲目;舞蹈专业院校的办学特色和理念能够得到凸显;社会对舞蹈人才的需求也能朝着利好的方向发展。

舞蹈专业毕业论文第3篇

一、教学目标的定位和教材的选择

科学的教学目标定位能够规范整个教学过程,避免教学过程中的错误。教学目标在定位时,除了要符合国家发展教育方针外,还要保证舞蹈教学的现代化,因为舞蹈属于艺术科目,只有紧跟时代才不会被时代淘汰。舞蹈教学的内容要立足于现代生活,从实际出发,要能够反映多彩的生活,避免教学内容空洞。舞蹈教学除了教给学生基本的舞蹈知识和舞蹈技能外,还要注重对学生道德素质和教学能力的培养,保证其具备成为幼儿教师的教育技能和文明素质。这应该成为幼师舞蹈教学的目标之一。教学目标不仅是老师的事情,学生也要明确教学目标并不断努力实现这个目标。一旦这个教学目标被老师和学生确立,在教学过程中就不会盲目地要求学生死记哪部分理论知识、完成几级舞蹈动作,在放下了这些不切实际的教学目标后,就会将教学精力转移到对学生审美趣味、教学能力、个人表现能力上的培养上,老师也会将自己的定位从严苛的舞蹈教师转变为更宽广的舞蹈教育者,这有利于学生专业素质和教育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学生将不再是循规蹈矩的学习机器,而成为能够举一反三的学习者。

在选择舞蹈教材时,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身体情况和基础知识水平进行选择,学校要征求学生的意见,不能盲目跟风。当前我国大部分幼师的师范生在进入学校前是没有接触过舞蹈的,他们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不足,需要从基础开始训练。这也是学校选择教材时要征求学生意见、从实际出发的原因所在。教学初期的教材最好注重于对学生舞蹈兴趣的培养和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老师教学要从学生身体柔韧性和协调性锻炼开始。初期的教材选择要注重对学生基础能力和教学能力以及舞蹈学习兴趣的培养,后期的教材要注重专业的舞蹈技能和舞蹈知识。

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途径

现在的幼师师范生,不仅要求其具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要求其有一定的综合素质。因为这些学生在毕业后毕竟要从事教育行业,而且还要有能力参加相应的活动和文艺演出。所以,学校在进行教学时要注重学生的实践,通过实践来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这是幼师艺术教学的重要原则。

1.增加排练课

对学生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训练,排练课要注重实际,以排练舞台节目为主,在内容上要丰富多彩,在形式上要灵活多样。通过排练课让学生了解掌握舞蹈创作的技巧,节目排练的方法和过程。

2.增加舞蹈演出的实践机会

通过增加舞蹈演出的次数来提高学生的实践机会,争取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舞蹈演出的实践中。此外,还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舞蹈比赛,无论能不能获取好名次,都能够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想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只能通过不断的实践来进行,舞蹈演出、竞赛都能够增加学生的经验,开阔眼界,提高他们的组织能力和表现能力。

3.了解地方风情

让学生到各地观看民间舞,从中吸取养分,收集舞蹈素材,并利用这些素材进行舞蹈创编,同时把这些创编出来的舞蹈作品再带到群众中演出。放手让学生去做,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知识的重要,创作的艰辛,又能收获到成功的喜悦。

舞蹈专业毕业论文第4篇

一、愿景

在云南和其他地区建立卓越的声誉,建设有特色和卓越声誉的多科性大学。

二、使命

专注于商务类本科教育,适度发展研究生教育和留学生教育,培养未来的商界领袖和高端管理专业人才。

三、价值观:

卓越框架下引导教职工行为提升的哲学理念。

教学价值观:学院所提供的课程和学科专业化,做到“学生中心、学习中心、学习绩效中心”。

学术价值观:学院重视教师学术能力的化,确保这种能力与课堂、教学课程建设有关,能将教师提高为一种人力资本,做到专业、道德、有较高满意度,能为学生提供与商界领袖互动的机会。学术研究应在同行认可的学术或专业出版物上发表或出版,反对学术不端行为。

服务价值观:学院重视对教学人员服务的化。尽力确保对教师的管理是在一个人性化的、建设性的、创造性的环境中进行。

学生价值观:学院重视学生行为的化,并尽力保证学生保持较高的道德水准,培养并提高学生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领导力和恰当的行为方式。确保那些实践重于理论的活动,加强教学和学术;帮助学生识别并增加就业机会;鼓励学生参与有助于商务发展和提升的活动并支持与商业或职业有关的训练和组织。

四、教育理念

伦理观:尊重自然与人性的尊严,寻求天、人、物、我的和谐。

教育目标:承认生命个体有不同的禀赋、性格、能力和原生环境,充分发挥个人的潜力就是成功。

教育功能:教育既是启迪智慧获得科技与人文专业知识的过程,也是塑造人格、追求自我生命意义的过程。

教育动力:“爱”是教育的主导力量,主张师生教学相长,互敬互爱。

教育方式:“学以致知,学以致用,学以事人,知行合一”是寻求真知的途径。

五、办学方针

角色定位:我们既是国家公共教育机构的代表,也是教育产品的服务商。因此,尊重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律

是学院办学的逻辑起点,尊重高等教育规律以提高办学质量,尊重市场规律以提高办学效益。

办学原则:办学以市场为中心,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管理以战略和绩效为中心,服务以教师为中心。

办学机制:开一个专业,办一个实体,兴一份产业,创一个品牌。

艺术学院简介

艺术学院创建于2002年。设音乐、舞蹈、舞蹈表演、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装饰艺术设计)七个专业。由在本省艺术高校享有盛誉的董万里、屠维能、孙和林等教授担任学院教学领导与管理;在近百名专、兼职教师中,有清华美院、西安美院毕业的博士3名,中央美院等名校毕业的硕士约四十名,其他教师来自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戏曲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北京舞蹈学院、四川美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云大艺术学院、师大艺术学院等名校。学院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现有在校生2700余名。

我们致力于培养有理想、有担当,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型艺术专业人才。为使我院学生保持就业优势,学院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及时增加社会急需专业方向,重视综合能力的培养。学院建有琴房100间,其中钢琴琴房80间,小乐器琴房20间,练功房4间;设环境艺术、视觉传达、民间艺术、摄影、雕塑等七个工作室,用于教学中的实践环节,有效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学院利用寒暑假等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体验实习、认知实习、专业实习与毕业实习,通过社会调查和在二十多家实习基地的实习,使学生了解社会需求,预习角色转换,提前对接市场。部分学生在校期间的设计和作业即为企业认可并正式采用,多年来,学生参加、省级、市级等各类比赛,均获得优异的成绩。

学院在建科研项目有:省级质量工程项目两项;校级质量工程项目五项;教师科研与艺术创作获得奖项20余人/次、省级奖项近百人/次;学生个人或组队,参加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广告大赛、第六届中国室内设计双年展等赛事,获得奖、地区与省级奖百余人/次。

办学至今,已有几十人考上研究生,分别考取上海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四川美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云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等专业艺术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7%左右,毕业生均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和认可。

艺术学院专业简介

1.音乐学

①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道德修养,掌握音乐教师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音乐教育及组织指导各种文艺活动的能力,能在学校、艺术培训中心、文化馆(站)、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相关部门、机构从事音乐教学及艺术管理工作的社会音乐工作者。

②主要课程:声乐、钢琴、乐器演奏、钢琴即兴伴奏、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合唱指挥、中西方音乐史与作品赏析、舞台表演基础训练、文艺节目主持、考研课程提供等。

③就业方向:毕业可到中小学本专科院校从事音乐教学,以及艺术培训中心、专业演出团体,同时为各音乐艺术院校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提供优秀生源。

2.舞蹈学

①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道德修养,掌握舞蹈理论基础知识和舞蹈基本技能,具备舞蹈表演、舞蹈教育及组织指导各种文艺活动的能力。

②主要课程:

芭蕾舞基训、中国民族民间舞、中国古典舞(身韵)、剧目排练、技巧、现代舞、舞蹈教学法、舞蹈概论、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舞蹈编导基础、舞蹈史、舞台艺术实践课程、考研提高课程等。

③就业方向:

能在各级专业艺术团体、学校、艺术培训中心、企事业单位、文化馆(站)、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相关部门、机构从事舞蹈表演、舞蹈编导、舞蹈教学及管理工作的专业应用型人才。同时为舞蹈、艺术院校提供优秀的硕士研究生生源。

3.舞蹈表演

①培养目标:

舞蹈表演专业是为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全面掌握舞蹈基本理论知识和舞蹈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舞台表演能力和艺术创新能力,并且能组织文艺晚会与晚会策划等综合职业素质能力。

②主要课程:

芭蕾舞基训、中国民族民间舞、中国古典舞(身韵)、剧目排练、技巧、现代舞、舞蹈教学法、舞蹈概论、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舞蹈编导基础、舞蹈史、舞台艺术实践课程、考研提高课程等。

③就业方向:

能在各级专业艺术团体、学校、艺术培训中心、企事业单位、文化馆(站)、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相关部门、机构从事舞蹈表演、舞蹈编导、舞蹈教学及管理工作的专业应用型人才。同时为舞蹈、艺术院校提供优秀的硕士研究生生源。

4.美术学

①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美术学、教育学和绘画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教学能力和绘画创作能力,能够在文化艺术领域、美术创作机构、学校及相关艺术培训等机构与部门,从事艺术创作、美术教学、教学研究和管理的专门人才。

②主要课程:

美术教育主要课程:

教育学 、心理学、教师口语、现代教育技术、素描、色彩、雕塑基础、白描、国画、现代重彩画、电脑二维技术、版画、应用设计、采风、创作、壁画等。

幼儿美术教育主要课程:

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口语、幼儿园组织与管理、美术鉴赏、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素描半身像、速写、经典作品临摹、手工、幼儿绘画等。

③就业方向:学校美术教师、美术研究人员、综合型美术工作者、企事业单位宣传工作人员等;幼儿美术教学人员、普通学校美术教学人员、幼儿美术教育个体创业者;出版社、杂志社、书籍装帧、商业宣传、家庭装饰、网络艺术/游戏等商业绘画领域。

5.视觉传达设计

①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现代艺术设计理念、创新意识和商业意识,熟练掌握艺术设计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够在各类装饰/设计/广告公司、新闻媒介设计部门、出版、印刷、网络等行业、机构与部门,以先进设计理念依托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艺术设计/创作/教学/研究/管理的高素质、应用类、复合型专业设计人才。

②主要课程:字体设计、版式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1(创意与表现)、广告设计2(策划与推广)、企业视觉识别设计-VI、书籍装帧、商业插画等。

③就业方向:广告公司、设计机构、新闻出版机构、企事业形象策划公司等及部门,从事平面创意设计,广告策划、设计,企业形象设计以及一定的设计管理工作;

6.环境艺术设计

①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现代艺术设计理念、创新意识和商业意识,熟练掌握艺术设计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够在设计院、规划院、房地产公司、装饰/设计公司、园林公司,从事环境艺术设计与管理工作;能够以先进设计理念依托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艺术设计/创作/教学/研究/管理的高素质、应用类、复合型专业设计人才。

②主要课程:建筑筑速写、建筑装饰工程制图与识图-(AUTOCAD)、环境设计原理、室内设计-3D 、室外设计-3D、景观设计-3D

③就业方向:设计院、规划院、房地产公司、装饰公司、设计公司、园林景观公司从事环境艺术设计及设计管理工作;

7.产品设计

①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现代艺术设计理念、创新意识和商业意识,熟练掌握艺术设计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够在装饰/设计公司、房地产公司,从事装饰艺术设计与管理工作;能够在装饰品、日用品、旅游产品生产企业和民间艺术研究馆、所从事以上产品/行业的设计、开发、研究和自主创业,以先进设计理念依托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艺术设计/创作/教学/研究/管理的高素质、应用类、复合型专业设计人才。

②主要课程:装饰艺术设计理论课程系列、装饰绘画系列、纤维装饰艺术、漆艺系列、雕刻、装饰雕塑、民族工艺系列等。

③就业方向:装饰品、日用品、旅游产品生产企业从事相关产品设计、开发;民间艺术研究馆、所从事研究;自主创业;

学位授予:上述所有专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由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艺术学院名师风采

1.董万里 教授,硕士生导师,原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云南省美术家协会设计艺委会主任;云南省教育厅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委;省装饰协会、室内设计师学会、工艺美术协会等顾问。曾任云南省政府上海世博会项目专家组成员,担任云南省一些重要项目和工程的专家顾问。出版《环境艺术设计原理》等设计理论的专著三本,承担并完成省级科研项目三项。艺术设计省级特色专业和实验示范中心负责人。

2.屠维能 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艺术学院院长。教育部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民革中央画院理事;云南省水彩艺委会副主任;云南省教育厅艺委会常务理事。

舞蹈专业毕业论文第5篇

关键词:综合性大学;舞蹈教育;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4-0177-03

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我国艺术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水平也不断提高。舞蹈教育也不例外,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迅速地发展起来。作为舞蹈大省的四川省,许多优秀的舞蹈作品在全国的各种舞蹈比赛中屡屡获奖、成绩显赫。但我们在这10几年的时间中发展迅速的四川高校舞蹈教育却并不理想,特别是在综合性大学的舞蹈教育发展中问题的存在尤为突出。那么,如何更好地将我们四川综合性大学的舞蹈教育去紧握这样快速发展的时代,更好地找到适合自己未来发展之路,更好地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切实需求,是现今在四川综合性大学从事舞蹈教育的工作者们必须深思的一个问题。本论文通过我对四川省比较有代表性的综合性大学西华大学的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和自己多年在综合性大学教学的经验,就目前四川省综合性大学舞蹈教育呈现出的一些现状和其解决的对策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对西华大学开展舞蹈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1.西华大学艺术学院舞蹈系简介。西华大学是四川省一所典型的以理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由四川工业学院、成都师专、四川经济干部管理学院三所学校合并而成。舞蹈系依托西华大学多学科大学的办学优势和良好的人文艺术环境,这为舞蹈专业的办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舞蹈系属于艺术学院,是以培养具有现代舞蹈观念的通舞艺,懂舞论,能够从事与之相关的文艺管理、研究、教学、表演等工作,具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应用型舞蹈人才为主要教学目的。

2.对该校学生的问卷调查情况。调查时间:2012年12月24日,调查对象:西华大学2009级和2010级舞蹈学、舞蹈表演专业的本科生,调查目的:对该校现在的舞蹈教育做一个基本的现状调查,调查形式:不记名式问卷调查,问卷发放数目:100份,回收率:100%。调查内容及结果:①现有的舞蹈课堂教学内容是否能够满足你的学习需求?24%能满足,76%不能满足。②希望在舞蹈课堂中增加哪些方面的学习内容?5%民族民间舞,9%古典舞,32%编导,18%流行舞及现代舞,36%各种舞蹈类考级。③对教师的授课方式是否满意?65%满意,35%不满意。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是否能够充分的做到“因材施教”?74%能,26不能。⑤教师上课的形式是否多样化?31%是,69%不是。⑥对该校在舞蹈专业的课程设置上满意吗?33%满意,67不满意。

3.总结与分析。现今的时代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学生们多数都是“90后”,对新鲜的事物接受能力很强,要求的东西更高。在这样的环境下同学们感觉到教学的内容不能很好的满足他们的需求,这部分学生占到了76%。同学们似乎对现有的传统专业课的学习不太感兴趣,只有5%和9%的学生认为需要增加民间舞和古典舞的学习,大部分的学生都想多开设一些流行舞、现代舞以及社会上流行的各种舞蹈考级内容的课程,这部分学生分别占到了32%、18%、36%。在课程的设置上学校如果多考虑一下他们的这种切实的需要,也不至于导致有67%的学生提出了对课程设置不满意的结果。由于西华大学在入校专业复查后就实行了分班教学,该校在因材施教方面还是做的比较好的,只有26%的学生觉得老师没有很好地做到因材施教。舞蹈的传统教学模式长期以来就是“口传身授”,教学的形式比较单一,没有多样化,69%的学生也提出了同样的问题。这样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课堂的气氛很压抑,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启发和培养。

二、对影响四川省综合性大学舞蹈教育发展现状原因的归纳和总结

1.缺乏相对系统和科学的教学体系。目前四川省综合性大学的舞蹈专业的教学体系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它们大多都是借鉴北京舞蹈学院或参照专业艺术院校建立起来的教学体系,根本没有找准自己的定位。教育机构的主要目的是实施严谨规范的教学,通过严格规范的训练,来培养专门舞蹈人才。

2.培养目标的不明确性。近年来四川省许多的综合性大学都纷纷开设了舞蹈专业和增设了舞蹈系,舞蹈教育看似一片红火,但真正能依照综合性大学自身的特点来定位的寥寥无几。多数学校的舞蹈教育没有统一的教材,基本上都是按照北京舞蹈学院的教学大纲和模式在上课。这本身即说明了培养目标的不明确性。

3.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化。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现在很多综合性大学在缩减本科毕业学分的同时怎样去更好地设置传统性的专业课程。第二,面对现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当代“90后”的大学生们对新知识的渴望越来越强烈,他们不光是要学量的专业性的知识,还需要更多的实用性很强的知识来满足他们的切实需求。现在很多的综合性大学在这个方面是没有考虑到的,忽视了当今学生的切实需求,没有真正的处理好必修课和选修课之间的关系。第三,忽视舞蹈理论课方面的学习。第四,实践类课程设置太少。

4.教学模式的单一。在传统教育体制下,四川综合性大学的舞蹈教学形式大多数还是沿用着以往的“口传身授”,它作为传统的舞蹈教学方式虽有一些可取之处,但以今天高科技、信息化的角度来看是远远不够的。它不能很好地跟上时展的脉搏,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不能很好的对学生进行启发式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三、对推动和加快四川省综合性大学舞蹈教育发展的对策研究

1.找准学科定位,明确发展方向。要办好四川省综合性大学的舞蹈教育,应该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学校性质、不同的培养目标找准自己的学科定位,明确发展方向。由于大多数四川省综合性大学所设立的舞蹈系或舞蹈专业都是依托于本省一些师范类高校、某某学院、某某大学之中,它们必须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学生的具体素质、现有的师资力量、办学条件等因素来找准自己学科定位,明确发展方向,要在对市场作大量的考察调研后形成清晰的培养目标。我认为四川省综合性大学舞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出具有较高思想品德觉悟、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娴熟的专业技能水平、丰富的理论修养以及创造意识和开拓精神并又有实际才干,能适应国家需要、社会需要、市场需要的能更好地去适应舞蹈基础性教育、大型企业文化建设、大型晚会的策划和组织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舞蹈教育既有它的独特性,也要符合所属院校的总体方向和要求,无论办的是舞蹈编导还是舞蹈教育或者是舞蹈学专业,都要根据综合性大学的发展特点找准位置,办出特色。

2.根据社会发展需求,搞好课程设置。简单地说就是什么时间教什么知识内容给学生,它的实施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例如:现在的社会各种舞蹈考级(比如少儿中国舞考级、民间舞考级、拉丁舞考级)等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学生们如果在大学阶段就能得到这方面课程的学习,那么他们今后走出学校岂不是能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增强他们在这个社会上生存和竞争的实力。当今社会很多白领们都很注重自己的身心健康,他们下班后都会去各种培训机构锻炼自己的身体,在这个时候,瑜伽、肚皮舞、健身舞等培训班也迅速发展起来。那么学生在学校的时候就掌握了这些技能,出去岂不是能更快地融入到这个社会之中。把这些课程纳入到大量的选修课之中,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学习。这样不仅可以让同学们获得毕业所规定的学分,还可以获得各种舞蹈职业资格证书。在当今社会就业难的情况下,给我们四川省综合性大学的学生们开设这样的课程无疑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除此之外,面对这个快速发展和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们还应该增加舞蹈理论和社会实践类课程来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竞争实力。因此,在四川省综合性大学里搞好课程设置的目的就是不断拓宽同学们的知识面,增强他们的应变能力,提升他们适应这个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使他们走向社会时求职的道路更宽、更广。

3.建立相对完善、系统、科学的教学体系。我们现今四川省综合性大学的舞蹈教育必须建立相对完善、系统、科学的教学体系,才能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才能更加有效的凸显出综合性大学舞蹈教育的办学特色,才能让舞蹈学科朝着健康、科学、快速的方向发展。为建立相对完善、系统、科学的教学体系我们应该注意一下几个方面:首先,我们必须根据综合性大学的办学特点选择适合学生和规范化的舞蹈教材。其次,我们应该在课程设置上建立相对健全的体系。再其次,我们还必须有一套适合四川省综合性大学发展的教学进度监督机制,完善课程考核体系,进而不断的提高教学质量。最后,在我们四川省,综合性大学必须建立与时俱进、适应时展的教学体系。21世纪的舞蹈教育能够真正地适应时代需求,做到与时俱进,就得建立完善、系统、科学的教学体系。

4.实施“多元化”的教育模式,培养有新时代创新精神的人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信息化时代的教育理念也正悄然地发生着改变,我们四川省的综合性大学应积极地转变以往的教育理念,实现多元化的教育,才能更好地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要。要想实施“多元化”的教育模式,培养有新时代创新精神的人才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上全面地推行真正的多元化,以此来推进当今高校舞蹈教育的改革。我认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当代的大学生应该根据自己以后的人生规划来选定自己的课程。加大与本专业学习相关的理论课(比如人体律动美育、音乐修养、人体动态素描、中外舞蹈思想教程等)和实践课(比如街舞、爵士舞、拉丁舞、外国代表性舞蹈等)的选修课学分力度,以此实现多元化的教育。②现代综合性高校舞蹈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应从当代文化的全球化和多元化发展的角度来确立。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具体需求在教学内容上与时俱进,多元化的开设比如“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企业文化管理”、“办公自动化运用”、“多媒体技术运用”、“MIDI制作”等相应的教授科学知识技能的各种选修课,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舞蹈专业课学习得到全方位发展的同时,又促进了学生个性特征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真正体现出适应这个社会发展的多元化教育模式。③舞蹈教学的方式方法和理念也需要多元化。舞蹈专业教学按照传统的方式就是以“口传身授”为主体的动态教学过程,要达到多元化的教育就必须进行课堂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的改革,使用先进的、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育理念。比如在我们的舞蹈教学课堂中可以将哲学、文学、绘画等融入其中,这种将文化理念融入进多元文化舞蹈教学课堂的教学方式能激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发散性思维,从而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利用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为舞蹈课堂教学营造一个富有情感和个性的情境教学环境,从而开拓学生的思维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④我们不能让当代的舞蹈大学生们仅仅满足于本科毕业证书,应鼓励学生参加专业资格证书(比如:中国舞等级证书、拉丁舞等级证书、芭蕾舞等级证书等等)的考试,努力地培养出一专多能性的复合型人才。专业资格等级水平考试的体制形成,将促使舞蹈专业教育多元化的改革深入,打破“一本毕业证书”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需要的是“一书多证”、“一专多能”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应该积极地把这些培训引进到高校中来,为学生提供从事各种舞蹈专业职业、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而提供有利的条件,这也将对高校舞蹈教育的多元化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舞蹈的教育应跨越单一式的教学模式,与时俱进,结合舞蹈本身的特性努力去探索出适合于综合性大学舞蹈专业教育的多元化教育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我省综合性大学舞蹈专业教育的改革,从而推动我省综合性大学舞蹈专业教育的发展,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复合型舞蹈专业人才。

综上所有,舞蹈是个开放而广博的学科,面对现今更加广阔的舞蹈市场,面对现在人们对舞蹈的热爱与关注程度的不断加深,舞蹈事业要蓬勃发展,舞蹈事业要后继有人,四川省综合性大学的舞蹈教育责任重大。我们希望在今后的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是逐步地、规范地、科学地完善综合性大学的舞蹈教育。四川省综合性大学的舞蹈教育要突出它的特点,密切联系实际,大胆创新,采取多种有效的措施,力争让学生的基础知识宽厚,专业技术与理论扎实,适应社会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综合能力突出;从而培养舞蹈教育行业的创新人才,切实地实现综合性大学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2]舒承智,符辉.艺术教育实施指南[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4]于平.高教舞蹈综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5]王啸.全球化与中国教育[M].四川: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6]杨仲华,温立伟.舞蹈艺术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7]王国宾.舞蹈教育战略与发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8]于景春.舞蹈教育理论与研究[M].云南:云南科技出版社,2012.

[9]覃天伟.浅谈当今高校舞蹈专业教育中“多元化教育”的实施途径[J].科教文化,2012.

舞蹈专业毕业论文第6篇

【关键词】舞蹈;师范专业;专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0-0225-01

在现代化的舞蹈人才培养模式中,应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舞蹈专业人才。尤其是舞蹈师范专业的学生,对于政治、文化、专业等多方面素质更应该加强培养,以成为能够将表演、教学、编导等集于一身的优秀舞蹈人才。

一、高校师范类舞蹈专业学生培养价值

(一)文化价值。舞蹈作为一个民族的文化与沉淀,往往能够直接反映出一个民族的特性。特别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传承的多民族国家,各少数民族同样都有着属于自己的舞蹈文化传承,其中以蒙古舞和维族舞最为有名,蒙古舞热烈、粗犷、彪悍、豪爽,这与他们在马背上生活的习性有着密切关系;而维族舞动作轻灵,节奏清晰明快,舞姿矫健,这也与维族的性格极其符合。所以,舞蹈往往是一个民族文化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从舞蹈之中便能看出一个民族的性格、审美,与当地的风土人情。因此,舞蹈对于传承民族特色文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教育价值。高校师范类舞蹈的教育是一门艺术的教育,教育对象大都是高中以及中专的毕业生,因为他们往往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以及审美基础,对舞蹈艺术的认识和理解比普通群众更为深刻,他们受到的舞蹈教育要比普通群众更为专业[1]。高等师范院校舞蹈专业可以提供学习舞蹈知识、培养舞蹈能力的良好环境,能帮助学生完善和巩固舞蹈的知识和技能,对舞蹈以及文化的传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舞蹈师范专业学生应具备的专业素质

(一)政治素质。文化艺术是一定社会经济与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舞蹈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时代需要的思想政治素质,从而创作出能够体现时代、民族、甚至是国家整体精神境界的作品,用这些作品服务人民及大众。

(二)文化与艺术素质。舞蹈不仅仅是简单的手与脚的摇摆动作,它是经过提炼美化的人体动作,在表达人们的情感及思想的同时,更是一种文化传递的工具。所以,舞蹈工作者在完善自身舞蹈境界的同时,更要注意文学与艺术素质的培养,它们与舞蹈之间互通互融,密不可分。

(三)舞蹈专业素质。一个优秀的舞蹈工作者不仅仅要有能完成各种舞蹈能力的身体素质,还应该有过硬的专业技能素质。舞蹈的专业素质分为以下几点:

1.专业舞蹈技巧。一个优秀的舞蹈工作者要能够完成各种展现舞蹈技巧的舞蹈动作,包括身体的柔韧性、灵活度、力度等等,还需要能够完美演绎旋转、翻滚、速度控制等舞蹈技巧的能力,使身体协调统一,在能跟上舞蹈节奏的同时,还能保持每个造型姿势的优美。

2.观察能力。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一个优秀的舞蹈工作者应学会观察生活中每个细节、观察社会、观察每个能给予你灵感的事物。在观察过程中对信息进行提炼、思考、升华,从而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经过一次次的观察循环之后,会使你对舞蹈的理解变得极为透彻。

3.记忆能力。舞蹈,是由人体肢体动作完成的一门艺术,具有在特定的时空中,看得见、摸不到、难以用文字记录的特点。所以,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极强的记忆能力。而想要将一段舞蹈完美地记忆下来,往往需要一些经验,特别是对一些存在共性的舞蹈,往往必将它们的共性把握住,才能尽快地学到精髓。

4.模仿能力。任何一个优秀的舞蹈工作者都是从模仿他人的舞蹈开始起步的。模仿作为创造的阶梯,更是一种值得每个舞蹈工作者研究的学习方法和过程。我们在模仿中拓展思维、启迪智慧、吸取精华、实现再创造[2]。

5.表现能力。一段舞蹈,作者价值在其中的思想及文化内容被观众理解的程度,完全是由舞蹈工作者的表现力来决定的。所以,表现力往往直接决定一个舞蹈工作者的自身价值,无论是演员还是编导。

(四)教育素质。作为舞蹈师范专业的毕业生,在保证自身有着优秀的舞蹈专业素质的同时,更应具备身为舞蹈教师的教育素质。要理解舞蹈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只教会学生舞蹈动作,而是需要通过教师的表演,让学生理解舞蹈中所蕴含的文化以及编舞者的思想,从而启迪学生,使他们自己也具有这种创造力。

三、结论

综上所述,一个优秀的舞蹈师范专业的毕业生首先应该在具有良好的政治及文化素质的同时,以专业舞蹈素质作为基础,继而展现出优秀的教育素质。希望每一位舞蹈师范专业的毕业生都能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坚持不懈,成为一位受人尊敬的文化传播者。

参考文献:

舞蹈专业毕业论文第7篇

关键词: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舞蹈;教师资源

一、前言

体育舞蹈是以国际规范化了的摩登舞、拉丁舞为主加以男女双人配合表现的一个新兴的竞技性体育项目。第27届悉尼奥运会上已被列为表演项目。自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以来,因其独特的、无法比拟的艺术魅力和观赏力受到大众的广泛喜爱。随后逐步走进高校,列入专业和专业方向。调查表明,湖南省普通高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程时间较短,体育舞蹈教师专业技术、教学水平不高,那些有着理论、技术、教学、科研水平的高级教师人才更是奇缺,直接影响到体育舞蹈课程的正常开展和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依据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的现状和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探讨,从体育舞蹈课程需求的视角,对我国高校体育舞蹈教师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和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展开这一研究,无疑可对促进湖南省高校体育舞蹈课程的专业水平提供有益的帮助。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选取湖南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五所普通高等院校,即湖南体育职业学院、湖南大众传媒学院、湖南农业大学、湖南文理学院、衡阳师范学院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本文通过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期刊网的关键字检索,以及对相关专业书籍的查阅,收集了大量的与本文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对文献资料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获得了丰富的研究对象的大量信息。

(2)专家访谈法。本研究在拟订采访提纲的基础上,通过走访、面谈及电话访谈的方式对湖南省普通高校相关专业负责任人员及体育院系(部)从事体育舞蹈教学的教师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访谈和调查。

(3)数理统计法。对收集到的湖南省体育舞蹈的相关数据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和处理。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舞蹈课程的实施状况

(1)体育舞蹈的开课形式及教学时数。

体育舞蹈是由摩登舞、拉丁舞等十支不同技术特点、不同表演风格的舞种组成,课程专业性很强。但调查结果显示(上表),在已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五所普通高校中,有三所高校,安排的专业课程基本上为一学期100学时以上,并开设了形体芭蕾课和爵士课等辅助课程。而其他两所高校仅开设了拉丁舞和摩登舞两门专业课程,一学期的课时也低于100学时。[1]据调查,已开设体育舞蹈专业的、一学期主专业课程分别安排100课时以上的普通高校,在全省也不足十所。显然,如此少的课时设计,根本无法让学生较好地掌握其技术要领、身体的表演力和乐感,课程的教学任务也不可能很好地完成。

(2)体育舞蹈的师资配置。通过对湖南省五所普通高校22名现任体育舞蹈专业教师年龄、教龄的调查,可以看出: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舞蹈专业教师年龄结构基本合理,大部分体育舞蹈教师的年龄集中在30~40岁。与此同时,30岁以下的年轻教师也逐步增多,但是由于体育舞蹈进入湖南省普通高校时间不长,他们执教时间多数在5年以内,教龄较短。

教师职称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是反映这个教师所具有的教学与科研的能力水平[2]。调查结果表明,湖南省体育舞蹈专业教师还没有教授级别的教师。副教授占专职教师总人数的23%,讲师占32%,助教占45%。这是因为,湖南省近几年引进的年轻教师大多是本科学历。这是造成湖南省体育舞蹈专业教师高级职称人数少的主要原因。

2.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舞蹈师资的来源与质量

(1)来源探寻。湖南省普通高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时间不长,许多学校由于没有专业院校毕业的体育舞蹈教师,只好利用本校现有的教师资源,经过短期的强化学习或上“速成班”学习培训之后,就开始从事体育舞蹈教学。他们大部分是从体操、健美操专业方向转行过来的,以前所从事的专业和体育舞蹈没有任何的联系。也有的学校以临时外聘教师作补充。

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知识水平,是决定教学水平的关键因素。通过对以上现任体育舞蹈教师的基本结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湖南普通高校的体育舞蹈教师年轻化趋势明显,表明近年来各高校体育院系领导对体育舞蹈专业教师不足状况有所重视,师资力量在逐渐配置加强。年轻教师虽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头脑灵活,接受新生事物快,但理论水平较低;学历以本科居多,层次较低,缺乏高层次教学的后劲;专业教龄普遍较短,教学经验明显不足。中年教师以转岗居多,目前仍是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的主力军。他们虽然教学经验较丰富,教龄较长,但专业水平较差,在教学上以基础教育为主。另外,性别比例上也呈现出女性多、男性少的现状,造成单个老师既教男步又教女步现象严重。目前,只有个别学校是由男女教师共同完成各种技术动作的教学。

(2)质量评析。高校体育舞蹈教师只有扎实掌握了各种舞蹈的基本技术和基础理论知识以及专业教学方法,才能胜任体育舞蹈的教学。由于受以上教师来源的影响,湖南省目前高校的体育舞蹈教师专业理论知识不深厚,专业技术水平较差,教学经验十分欠缺,教改和科研能力更是缺失。加之不能得到定期再培训,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又甚少,专业知识不能及时更新,完全跟不上体育舞蹈发展的步伐。虽然有的学校临时外聘社会上专业技术好的体育舞蹈教师,但他们却无法胜任高校体育基础课程和理论课程,其教学质量就可想而知了。可以说,缺少“深度和广度”是目前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舞蹈专职教师的普遍现象,真正能集理论、专业技术、教学、科研于一身的高学历、高级别的高素质人才至今仍十分缺乏。

3.影响湖南省高校体育舞蹈教师资源的成因

(1)体育舞蹈是一门新兴的体育项目。20世纪80年代体育舞蹈进入我国。从1987年开始,原国家教委批准在部分体育学院及高等师范学院体育系开设体育舞蹈专业,体育舞蹈才正式进入我国高校。1991年原国家教委颁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把体育舞蹈列为高等师范院校体育系的必修课程。随后20年,各地许多普通高等学校陆续增设体育舞蹈选修课,湖南部分普通高校也名列其中。

(2)体育舞蹈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因体育舞蹈未被列入奥运会的比赛项目,在国内被当作民间群众性的娱乐项目,同时又是国外引进项目,所以一直未受到社会、高校和国家职能管理部门的重视。与竞技体操、艺术体操等重点奥运项目相比,无论从资金投入、媒体宣传还是制度设置、人事调配来说,都有着天壤之别。致使体育舞蹈项目在我国得不到快速发展。

(3)体育舞蹈教师职后培训困难重重。体育舞蹈是一项充满活力、理念日新月异、名副其实的“贵族运动”,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经费做保障,要想在这一领域有所发展和建树,是不可能的。作为体育舞蹈教师,只有不断更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才能不被淘汰,才能保证教学质量。如此一来,职后的教师进修培训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由于认知和重视不够,培训时间又无法保障,专业经费支持不力,严重影响和挫伤了体育舞蹈教师进修深造的积极性。以致教师的专业素养难以提升,教学质量无法提高。

(4)体育舞蹈专业高学历教师培养规模小、渠道少。由于体育舞蹈进入湖南省普通高校时间不长,师资力量亟须补充。但由于“归口”历史的原因,体育管理部门接手此项运动时间短,体育院校也没有尽早将其纳入学科之中。至今为止,国内还没有一所专门培养体育舞蹈教师的高等院校,仅是少数的体育院校和舞蹈学院小规模地开设了硕士研究生学历的体育舞蹈专业。其毕业人数少,而且毕业后大多留在专业院校,很少到综合类普通高校任教。原国家教委明确规定,到普通高等院校任教的教师,必须具有研究生学历。致使体育舞蹈教师的来源渠道少,根本无法满足教学的需要。因此,已开设体育舞蹈专业的普通高校只能是就地取材,从别的专业抽调教师,经过“短训班”强化培训后转岗上任,或是外聘教师临时上岗。

四、结论与建议

(1)目前湖南普通高校的体育舞蹈教师年轻化趋势明显,学历以本科居多。专业技能较强,但教学经验欠缺,理论水平较低。因此,今后应注重引进专业技术与理论科研“双优”的高素质、高学历教师。除在学历上达到原国家教委规定的硕士研究生外,同时,按照体育舞蹈教师技术等级的标准,严格把关,持证上岗。

(2)湖南省普通高校的体育舞蹈教师仍以转岗教师为主,他们虽然教学经验较丰富,但专业水平较差,无法担负起高级教学及带队比赛的责任。普通高校可采取体育院校和舞蹈学院毕业分配、人才引进、自己培养的方式,加大体育舞蹈专职教师的配置。

(3)由于高等院校教师职后培训时间无法保障、专业经费支持不力等原因,职后培训深造渠道较少。学校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选派年轻有为的在职教师到高等体育院校和舞蹈学院进行系统性的专业学习,还可利用聘请校外专业人士临时担任技术教学主讲,本校老师旁听的形式,实现教学中的“传、帮、带”作用。

(4)目前湖南省大多数普通高校都是一人教男女步或是女教师多男教师少,导致示范动作不完整,教学难度加大,学生学习困难。这就要求高校领导在人才引进过程中注意男女教师的比例调配合理,以避免教学中上述状况的出现,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舞蹈专业毕业论文第8篇

论文摘要:面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全国高等师范院校艺术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形势。舞蹈教育已由专业舞蹈教育的范畴扩展到普通舞蹈教育的领域.在各类师范院校中舞蹈教育、舞蹈学、音乐舞蹈表演方向等专业应运而生。其后在陕西师大、河北师大、吉林大学、延边大学、首都师大、河南大学等也有了舞蹈教育本科。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面前,高师舞蹈教育专业要适应现代教育特点,高师教学应突出师范性原则,要摆脱传统教学片面、狭窄、单一的局面,注重实践的作用,强调在实践的过程中知识的运用过程,要结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的“师范学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改革教学方法。”的精神,发展高师的舞蹈教育。培养高师舞蹈教育多元化专业人才是社会的需求,高师舞蹈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要放开视野,打破以往狭窄和单一化的格局,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文化市场,将单一的培养师资的目标拓展为集舞蹈教学、表演、编导、研究等社会所需求的舞蹈应用型人才上来。 

 

自1996年福建师范大学音乐系舞蹈教育本科专业设立,这是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开设的第一个舞蹈教育本科专业。其后在陕西师大、河北师大、吉林大学、延边大学、首都师大、河南大学等也有了舞蹈教育本科。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面前,高师舞蹈专业教育要适应现代教育特点,高师教学应突出师范性原则,要摆脱传统教学片面、狭窄、单一的局面,注重实践的作用,强调在实践的过程中知识的运用过程,要结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的“师范学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改革教学方法。”的精神,发展高师的舞蹈教育。 

 

一、高师舞蹈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 

国家教育部于2001年正式颁布的全国制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中强调了“艺术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必修课,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情感陶冶以及智能的提高等,具有重要价值。”素质教育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据调查,在辽宁省14386所小学,4000多所中学中几乎没有舞蹈专业的毕业生,21000多名音乐教师中只有少部分在中师或幼师学习期间,学了一些舞蹈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远远不能适应教育的需要。在世界各发达国家,中小学师资的学历已全面由专科向本科过度,有的已经全面本科化。我国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条件下,对教师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的要求更加突出。所以,为广大中小学培养高学历普及型师资已成为燃眉之急。 

培养高师音乐与舞蹈教育多元化专业人才是社会的需求,高师音乐与舞蹈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设计,要放开视野,打破以往狭窄和单一化的格局,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文化市场,将单一的培养师资的目标拓展为集音乐与舞蹈教学、表演、编导、研究等社会所需求的音乐与舞蹈应用型人才。形成一主多向的,以培养师资为主兼顾表演,编导,研究等方面,既以培养中小学舞蹈师资为主,同时也为艺术团体.广播电视.文化单位等部门培养从事舞蹈表演、创作、研究、策划、管理群众文化辅导以及美育、理论等多方面工作的舞蹈艺术高级人才。现代化对人才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向传统知识型,单一型的人才观提出了新的挑战。以培养综合素质高、专业精、具有活力、知识面宽且具有创新思想和实践能力的一专多能的人才是我们新的育人目标。 

 

二、高师舞蹈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的关系 

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正确地设定高校舞蹈专业培养目标,针对以上所确定的培养目标,有的放矢地对专业课程进行设置。因此,科学的课程设置便是我们能否培养出与社会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的关键。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基本手段,科学的课程设置将能培养出有价值、有质量的社会需要的人才;反之,就会影响学生的就业和阻碍专业建设的发展,这样的教育是失败的。现在有许多院校所开设的舞蹈教育专业课程,往往忽视了对社会实际所需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的培养。在社会专业人才趋于饱和的现状下,这将会使大批学生在优胜劣汰中出局。可见科学合理的、有特色的课程设置是非常重要的。 

高师舞蹈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注意舞蹈知识技能的准确性、严格性,符合学生对舞蹈认识的规律,建立基础的舞蹈教育专业教学的科学体系。 

(二)全面发展原则:培养学生全面综合的发展,在已有的学科建设的基础上,适应开放交流的社会,与时代同步发展。以远见的眼光,捕捉社会对本专业的新需求,使学生的知识得到扩展,介绍本专业边缘学科,使其不断的更新。 

(三)基础性与创造性结合原则:根据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舞蹈教育专业的教学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基础知识为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广而精的知识中获得对不同文化舞蹈的有效理解。同时唤起学生对舞蹈的学习兴趣,调动其主观能动性用于实践,奠定舞蹈学习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四)实践性原则:课堂教学应更注重培养学生对舞蹈知识技能运用的实践认识,将意识投放到实践的情景中,认识到舞蹈学习不仅是掌握动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增强知识技能运用与实践的操作能力。 

(五)弘扬民族舞蹈的原则:教学中应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为主要教学内容,增强本民族舞蹈“载歌载舞”“自娱自乐”“主动参与”“即兴创作”的表演意识,同时,广泛的吸收世界各地优秀的舞蹈文化并将其推广。 

(六)师范能力与舞蹈学科知识整全发展的原则:高师的培养目标主要是未来的中小学教师,因而舞蹈教学要以舞蹈知识技能与实践应用的高度统一为最终目标。师范能力的训练要与中小学音乐教育实际的需要相结合,体现舞蹈知识与师范能力、学与教的教育取向,并向生理、心理、师范性的三维舞蹈观念转变。 

(七)适当增设选修课:面对中小学教师需要知识面宽,多才多艺的特点,开设各种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培养。并有利于提高专业教育的学术性和发挥各院校办学特色。在一定意义上讲,特色就是质量特色就是水平,,特色就是生命。同时也有利于增强毕业生走上社会的适应性。 

 

三、总结 

高师舞蹈教育专业在推进素质教育为标志的教育改革中蓬勃发展,肩负着培养中小学舞蹈师资的光荣任务,同时也肩负着对不同人群进行舞蹈教育的任务。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先进而科学的课程设置,体现出高等教育质量适应性、多样性发展的基本属性。此文所含观点限于作者本人的思考和调研,请读者予以批评指正为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