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舞蹈大学论文

舞蹈大学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2 17:37:46

舞蹈大学论文

舞蹈大学论文第1篇

(一)深刻领悟作品内涵。

舞蹈作品都具有其自身深刻的内涵,开展教学过程中,为促进教学效果提升,表达其中的情感,增强舞台表现力,必须深刻领悟作品内涵,把握其思想主题。从而采取有效措施,更好地开展舞蹈表演,全面体现作品情感,增强学生审美体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提高舞台表现效果。

舞台表现不仅展示舞者的动作,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舞姿体现舞者的内心情感和作品主题。从而让观众获得情感体验,促进教学效果提升。为达到这个效果,不仅要深入分析和理解作品,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情感表现方法,促进学生提高舞台表演技巧和情感表现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

(三)促进教学效果提升。

大学舞蹈教学效果提升不仅体现在让学生掌握舞蹈基本技巧、舞台演练技能方面,更为重要的体现在提高学生情感表现力方面。为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学生情感表现力,以取得更好的大学舞蹈教学效果。

二、大学舞蹈教学中提高学生情感表现力的方法

(一)深入分析和理解作品内涵。

舞蹈教学前要对作品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通过作品阅读和分析,深刻领悟作品内涵,从而更好地指导舞蹈教学工作。首先应该分析作品的全部信息,将舞蹈作品放在创作条件、历史文化背景之下进行考察,全面了解作品所要反映的人物、风俗、历史、思想等内容,以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更为全面、出色地理解作品文化,促进学生舞台艺术表现效果提升。最为重要的是要深刻领悟作品的情感发展线,根据情感变化的不同,有效调整自己的演奏技能,促进舞台表现艺术效果提升。同时还要为学生讲解舞蹈的情感基调,帮助学生更为全面的理解作品。抒情舞蹈表演时要求动作自然、柔和,欢快舞蹈表现时要求动作喜悦、轻快。对于一些情感变化多样的舞蹈,应该根据情节变化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表达情感,调整自己的舞姿和情感表达方式,取得更好的表现效果。总之,只有在深入领悟和理解作品的基础之上,才能更好地表现学生情感,取得更好的大学舞蹈教学效果。

(二)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舞蹈是一门艺术,也是人的感情的美化和升华。大学舞蹈教学时,为促进学生情感表现力提升,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一般来说,优美的舞姿、悠扬的音乐会给人们带来良好的艺术氛围。这就需要学生加强对舞蹈的欣赏,领悟舞蹈的艺术美和情感美,促进表演技能提高。常用欣赏方式是观看视频,或者现场观看舞蹈表演。但不管采用何种形式来欣赏舞蹈,都要摒弃不良情绪,用心观看舞蹈,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舞蹈的艺术魅力。通过作品欣赏,能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参与舞蹈教学活动,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与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开展舞蹈表演时,能够有效提高情感表现力。

(三)培养学生舞蹈情感和舞蹈表现力。

大学舞蹈教学时,形体锻炼、舞蹈动作标准学习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但通常来说,这部分内部比较枯燥和乏味,是学习的难点内容。为转变这种情况,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情感和舞蹈表现力,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充满自信地开展训练活动,促进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生要加强形体训练,充分认识到形体训练在大学舞蹈学习的重要意义。事实上,身体素质是舞蹈情感表达的基础,只有具备良好的基础,才能更好地开展舞蹈训练活动。从而让舞蹈动作之中充满感情,吸引观众,与观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提高情感表现力,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中也要建立自信,把握动作要点,让学生在开展舞蹈学习时更好发挥情感,促进身心与艺术实现统一,提高舞蹈情感表现力。

(四)增强学生舞蹈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舞蹈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艺术形式,为突出舞蹈的鲜明形象,表演时要应用富有韵律、情感的动作,表现舞者自身丰富的情感。为此,必须推动教学创新,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任课老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启发和提示,让学生领悟舞蹈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新力。学生也要加强思考,激发创新思维潜力,促进表演效果的提升。

(五)掌握有效的情感艺术表现手法。

舞蹈表演时,适当应用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能更好地表达学生的情感。夸张是艺术活动中的常见表现手法,也是舞蹈教学中重视和需要应用的手段。大学舞蹈教学中,任课老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合理引导学生在形体和表情上进行适当的夸张表演。夸张表现情感时,要适当放大身体的某个动作,延长动作线,让情感表现变得更为明确、具体,取得更好的舞台表现艺术效果。同时还要注重应用眼神来表现情感,达到感染观众的目的,促进学生情感表现力提高。

三、结语

舞蹈大学论文第2篇

在2013年9月27日下午的音乐与舞蹈分论坛中,与会专家就高等艺术院校舞蹈教育中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的热点、现状与问题进行了讨论。众所周知,在教学型高等艺术院校,艺术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准,而艺术人才培养的质量是由学院学科建设水平决定的。艺术学院的学科建设是人才质量的重要保证,要提高艺术人才培养质量,提高艺术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把学科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学科建设在高校的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2011年,在艺术学科升级为独立门类后,音乐、舞蹈合为音乐与舞蹈学成为一级学科,在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后,这种合二为一的合理性与否,是否能够促进舞蹈教育的发展,也成为本届分论坛讨论的焦点。这些探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中国艺术门类的发展,为艺术学科的建设和艺术教育的繁荣提供了强大的支

持力。

?把握学科发展新动向,完善学科建设体系

创新舞蹈学科建设,以地域文化为基点

地方高校要提高学科建设的水平,就必须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地的地域文化的特色,使之成为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资源。地方高校利用地域文化特色构建的学科具有不可替代性,在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能够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舞蹈系的学科教育中,专门有满族舞蹈研究,可以说充分突显出地域特色。就学科建设特色而言,院长姚泳全抓住了满族文化、满族舞蹈专项课题这一地域特色文化进行深入研究。谈到满族舞蹈研究的起源,姚泳全提到在与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史论专家王克芬的一次交流中,王克芬认为,从地域文化的角度来说,沈阳师范大学舞蹈系研究满族舞蹈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2005年,姚泳全获得了文化部专项课题《满族舞蹈发展的历史嬗变与近当代满族舞蹈创新研究》的项目,内容主要是站在满族舞蹈历史角度进行舞蹈本体研究,对满族舞蹈的美学特征等进行全方位的透析,得出满族舞蹈发生学意义上的认识和描述,最终形成一本具有学术理论价值的《满族舞蹈发展史》,填补了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史的一项空白,并由高教出版社出版。2013年年初,姚泳全再次申请了课题,获得文化艺术与科学研究项目,主要对改革开放以来对满族舞蹈发展创新做一个系统研究。下一步,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舞蹈系准备对改革开放以来满族舞蹈进行一个系统的调研和总结,形成有一定价值的文献资料。

谈到学科建设,姚泳全认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学科建设是地方高校形成竞争力的核心力量。满族舞蹈的学科建设从2004年开始进行积累,这为此后的人才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有一定科研成果作为支撑的背景下,目前,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舞蹈系于2012年开办舞蹈学研究生教育,有三个方向,一是舞蹈教学教法研究,二是满族舞蹈研究,三是舞蹈理论研究。

积累学科建设素材 ,促进舞蹈学科良性发展

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了最新版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调整方案,其中,将艺术学科从上个世纪90年代形成的“一级学科”提升为“门类学科”。人们普遍认为,这对于文化艺术科学的建设与发展乃至对于当代文化艺术的繁荣都有重要意义。

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邓佑玲主要对艺术上升为门类之后,整个舞蹈学被淡化、被弱化,缺乏独立性提出她的看法。分论坛中参与讨论的代表基本上持相同态度,音乐与舞蹈学放在同一个学科,其实这两个专业除了在舞蹈中需要运用伴奏、音律以外,其他无不太大关联,两个体系是完全不同的,但是现在被合在一起就会产生很多的问题。

对于舞蹈学学科建设而言,变化是从文学门进入艺术门。没有调整前,舞蹈学在文学门下,而且还享有与音乐、美术、戏剧等八个兄弟姊妹学科平起平坐的地位,但调整后进入艺术学门下,舞蹈与音乐合为一家,两者都失去了相对独立性。在早期中西方文化发展史上,乐舞本是不分的,诗乐舞不分,艺术与科学、技术不分,既然是按照现代工业文明的思维方式划分不同学科,为何独独音乐和舞蹈学的学科归属又回到农业文明混沌思维时代呢?现在的问题是,音乐与舞蹈学合并为一级学科,许多基本理论问题没有解决,例如,音乐与舞蹈学在学科内涵上如何合二为一?又如何在一级学科下培养音乐与舞蹈学专业人才?如果人才培养和学位授予严格按照学科分类要求,目前音乐学和舞蹈学方面的专业人才,势必在其培养方案中需要开设音乐与舞蹈学科的知识、理论与方法类课程,寻求其作为一级学科的学科共性和学科内涵,那么,这个共性和内涵究竟是什么?回到现实中来看,舞蹈和音乐并没有合二为一,舞蹈还是舞蹈,音乐还是音乐,还看不到将两个学科和专业整合研究和开展音乐舞蹈学学科专业建设的努力。因此,邓佑玲认为,在开展艺术学学科建设的时候,必须关注这一学科结构和内涵建设需求的深层次变化。

对于舞蹈学学科建设来说,有两个问题需要明确:一是音乐与舞蹈学作为一级学科的学科内涵究竟是什么?二是在一级学科音乐与舞蹈学学科之下的二级、三级学科划分如何进行,如果二级学科是音乐学和舞蹈学的话,那么,二级学科舞蹈学学科内涵及与其上位一级学科之间的关系存在怎样的逻辑连接?目前,高校按照学科思维培养专业人才,高校音乐舞蹈教育中所有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知识都必须来自学科,只有学科的知识才可以进入学校课程,但在现实的人才培养中,音乐学和舞蹈学专业建设还没有对一级学科应有、必需的观照和回应。这是音乐和舞蹈学作为一级学科建设面临的深层次问题,给高校音乐舞蹈教育教学实践带来许多困惑。所以,舞蹈作为现代文化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社会、文化结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姚泳全对此问题也表达了自己的迷茫。舞蹈学,既是学科又是专业。音乐与舞蹈学是一级学科,从学科方面讲,它同时又是专业,在本科目录中,舞蹈学也是专业,平行于舞蹈编导、舞蹈理论等。但目前看来,各高等艺术院校对舞蹈学的理解不相同,没有统一的标准,比如北京舞蹈学院,把舞蹈学定位在舞蹈理论研究、舞蹈史论研究等,而据其了解,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综合类或师范类院校,把舞蹈学定位于综合类的概念,在舞蹈学下面设有现代舞、舞蹈编导、古典舞等。所以,舞蹈学的概念如何把握?如何认定?舞蹈学作为专业概念内涵是什么?其培养定位和培养目标是什么?没有明确答案,这给舞蹈人才培养带来了一定影响。

舞蹈可否独立门户

邓佑玲提出,舞蹈学独立门户的条件已经成熟,呼吁舞蹈学应当独立门户,回归一级学科。任何学科独立门户的条件是:拥有一个有机的知识主体,有其独特的研究方法,一个对本研究领域的基本思想有着共识的学者群体等。邓佑玲认为,按照这些条件,舞蹈学完全可以独立门户,并从三个方面指出其已经具备的条件

一是从学科体系看,舞蹈学学科已基本形成了一个由舞蹈基础理论和应用实践理论构成的自足的学科体系,而且研究成果十分丰富,如已出版面向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不同阶段的舞蹈学导论、舞蹈学基础、舞蹈概论、舞蹈形态学、舞蹈美学成果;有一批专家集数十年合作完成的中国舞蹈通史、断代史、口述史、舞种史、专门史、专题史等论著;有舞蹈本体研究的中国古典舞身韵理论与实践、中国古典舞基训、芭蕾舞基训、民族舞基训、现代舞基训等系列专业训练理论和教材,舞蹈编创的理论与实践、舞蹈表演理论与实践、舞蹈批评理论、舞蹈形态学等基础理论;基于人体科学的舞蹈训练学、舞蹈生理学、舞蹈解剖学、舞蹈心理学等舞蹈自然科学理论;有拉班舞谱理论、舞蹈生态学、舞蹈美学等舞蹈研究方法指导。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交叉形成的、舞蹈文化学、舞蹈教育学、舞蹈人类学等交叉学科。总体来看,舞蹈学已形成由舞蹈人文科学和舞蹈自然科学交叉融合、具有多学科基础的舞蹈学学科体系。

二是从学科平台建设来看,《北京舞蹈学院学报》作为专业学术期刊,在全国几百种艺术学学术期刊中,在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心的全文转载和引用率都分别排到前八位置。从专业性、学术性几方面都是对舞蹈学学科建设的有力支撑。

三是从专业人才培养和具有共识的学科学者群来说,舞蹈学也有其自觉独立的理由。舞蹈学培养了一大批活跃在国内外舞台上的表演人才和编导创作人才、理论研究人才、教育人才。

纵然在舞蹈学科及专业基础理论体系建设方面,有进一步完善提升的空间,例如独立的方法论、表演论、类型学、教育论、舞种史论等各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及相关专题研究亟待深入,从事舞蹈学研究与教学人员的数量还相对不多,人员的学术素质也有待提高等,但是这些问题并不影响舞蹈学成为独立的一级学科。

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李聪认为在艺术学发展过程中必然遇到很多的问题,因为最初的设置先是一个大的导向,之后随着各个科目细致地发展,今后积累一定的知识和一定学科建设素材之后,这个情况可能会被改变。

?转变传统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新跨越

跨界人才培养,突显学生创意能力

北京师范大学舞蹈系建立12年左右,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舞蹈系师生参加大量全国重大的活动演出,得益于有很多的机会参加非常富于个性的活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舞蹈系主任肖向荣指出,舞蹈教学中最重要的问题其实是创意的问题。他们一直研究创意,怎么教创意,怎么教学生有创意。近几年来,他们探索了一个跨界人才的培养模式,跨界培养模式在三点上,一个是跨学科发展,二是跨门类,三是跨国界,在这三个方面他们进行了非常有益的尝试,提出很有意思的想法,比如他们认为,舞蹈不仅是形体艺术,还是大视觉艺术,体现大人文的智慧,这把整个舞蹈教学提高到一个高度,超越了形体表演的范畴,他们通过这种跨界培养的模式打破了原有静态的平衡,建立了新的动态平衡。

要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能够发挥学生创意思维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今,在信息化时代,教师已经不是一个必需的、被存在的对象,所以更多是让学生自己交流合作,甚至跟学生一起互相成长,互动成长。所以在北京师范大学舞蹈系的很多项目里面,教师和学生共同去合作一些项目,一方面通过教师的经验,不断地引领学生,学生也通过与教师合作的过程,学到教师身上的一些经验。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找到对艺术原本的热情。肖向荣指出,如果教师继续点燃学生的热情,可适当地带他们做一些东西,师傅带徒弟在院校里面还要实现。所以北京师范大学舞蹈系这两年都是教师带着学生一起做项目。比如说一些国家大型演出创作,以及各部委组织的一些欧洲巡演,包括买票、策划、平面、组织到最后演出全部都是一起做。当学生进入一个项目之后,其能够跟社会接触,重新找到一个价值,有更多的主观意识。这个就是跨界里面要说的一个大的经验。所以在这种经验之下,学生整体的素质有很大提高,原来教学的那种尴尬和紧张的矛盾消失了。通过跨界,通过打破专业,尤其在综合院校基础上,学生开拓视野以后,自己知道在这个行业里面做什么样的事情。此外,在2012年和2013年,北京师范大学舞蹈系连续做了两届国际创意舞蹈论坛。每年都把国际最好的大学舞蹈系专家请到北京,互相交流经验。肖向荣认为,就培养跨界式的人才来讲,要想成为大师,必须和大师在一起,要和大师在一起工作,甚至生活。天才是培养出来的。

以综合类教学环境为优势,扩大学生视野

舞蹈大学论文第3篇

关键词:高等舞蹈教育;重庆大学;科学发展观;定位与思考

中国的舞蹈伴随着中华文明经历了上百万年,从原始人类的前艺术活动期就出现光彩,无论是击石附石的先民兽舞还是奴隶专职的纪功之乐,或是后来封建社会的唐舞、宋舞,都是舞蹈文明的发展历程;其中舞蹈的教育在发展中承载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寓教于乐的大儒精神还是乡里百姓的自娱自乐都是舞蹈教育的需要,从汉代的乐府到唐代的梨园都对当时的舞蹈起着推动和历史的保留作用。历史发展至今,舞蹈的传承与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论是职业教育,还是幼儿社区教育,都呈现着我国舞蹈教育市场的多元发展,逐渐走向科学化的轨迹。同时,在兴办高等舞蹈教育的时候,也有很多院校没有清楚的教育定位,没有一个科学的规划与思考,致使舞蹈的市场环境出现种种困境,也给我们这些从事舞蹈教育的提出了新的思考和挑战,因此,我们从求本溯源开始,找到源流看问题,理清历史的脉络,重整属于我们的舞蹈和教育。

一、我国舞蹈教育的溯源

我国正规的专业型舞蹈教育始于建国初期,五十多年来,我国的舞蹈教育基本上是沿着这一单纯专业型,职业型的教育体制在发展。现已形成了较完整的从中专―本科―研究生学历层次专业型舞蹈教育系统。

回顾、探索我们专业型舞蹈教育的发展历程,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分析、思考专业型舞蹈教育的现状,在充分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冷静客观地直面我们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检点我们在急速发展中所产生的浮躁,无疑对我们如何深化舞蹈教育的改革、提高舞蹈艺术人才的培养质量,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我们从中专舞蹈基础教育谈起。

中专舞蹈教育是舞蹈教育系统的基础教育。

1978年以前,我国专业型舞蹈教育仅限中专教育。全国有5所专属的中专舞蹈学校及各省市的艺术学校中设有舞蹈学科。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对舞蹈艺术人才的急切需求,中专舞蹈教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中专舞蹈教育是专业型舞蹈教育的基础工程,基础工程不坚实,势必会上延,严重影响到高等舞蹈教育。没有坚实的基础教育,是无法构建我们这座舞蹈教育系统大厦的,高等舞蹈教育离开了基础教育,有如“空中楼阁”,这也是本文为什么在高等舞蹈教育发展研讨上从中专舞蹈基础教育说起。

但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专舞蹈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约近十年时间的“过热期”,当时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众多的以舞蹈教育为主的艺校和舞校。尽管名目繁多、体制各异,其实无非是国办中专的扩招,及民办艺校的大量建立。而各校居然都是生源济济,门庭若市。可惜“好景”不长,三、五年后,生源递减,那些不具备办学条件的中专校很快就终止办学了。

二、现代教育的几个发展误区

究其原因是多种的:有迅猛发展中教育部门宏观管理失控;有当时教育市场商业化思潮的影响;有用办学获取经济效益的驱使;有社会的浮躁和家长对舞蹈教育认知的误区等等。总之是我们在发展前进中的一种失误。然而这种失误至今还影响着我们中专舞蹈教育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问题上:

1.学校教学质量下滑,信誉下降,造成生源递减。为了维持学校的运转与创收,采取不计学生的专业条件,降低生源质量。超出教学能力的扩招,国办校有之,民办校更为严重。

2.学制的混乱:有三年制、四年制、五年制、六年制不等,入学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从小学五、六年年级,初中初一、初二,个别甚至有小学四年级的学生。

3.教材杂乱,缺乏系统性、科学性与规范性,师资质量急待提高。

4.综合性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极度缺乏:我国根据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法的规定,现阶段实施九年制国民义务教育,而中专舞蹈毕业生,如实地讲,大多数学生其综合性文化基础知识尚达不到九年义务制国民教育的水准,这一点是让人触目惊心的。

三、专业型高等舞蹈教育现状分析

1978年,北京舞蹈学院建立,标志着我国专业型舞蹈教育向上延伸,形成高、中相接的舞蹈教育系统。当时北京舞蹈学院是我国唯一的一所高等舞蹈教育学府。紧随其后,我们一些综合性艺术院校也相继设立了大学专科过渡到本科的舞蹈学系。进入90年代,更多的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及民办大学也设立了舞蹈教育学系。我国专业型的高等舞蹈教育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目前我们高等舞蹈教育主要面临两个问题:

1.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

目前高等舞蹈教育的师资是一支非常年轻化的队伍,他们大都是近年来高等舞蹈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主要是北京舞蹈学院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这一点也突出了北京舞蹈学院在舞蹈教育中的领军地位和重要作用),他们充满了朝气与活力,是专业教育一线的骨干力量。有较高的专业技能,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他们的专业知识面过窄,专业技能过于单一,综合文化知识及理论基础相对薄弱,但是他们是一批宝贵的资源,对他们的教育理念和综合知识的培养与提高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2.高等舞蹈教育学生培养问题

我们呼吁教育部门要规范中等舞蹈基础教育,同时更应关注已经低文化进入大学,受高等舞蹈教育学生的培养问题,使他们通过四年的学习成为名副其实的具有舞蹈专业及综合文化素质的大学毕业生。

这些学生和普通大学生相比,入学时大多数年龄偏小,平均约在十六七岁,天真烂漫、形象靓丽、思想单纯,热爱舞蹈。今天的舞蹈大学生基本上是小学未读完就来到艺校或者舞校,经过四五年的学习再考大学,正所谓“自幼学舞,一日出师”,一个没有读几年书的小孩,正值青春年少爱玩的年龄,即使走入管理严苛的中专,也大都“弃文从舞”,从思想上和文化划清了界限,反正我就是跳舞的,只要跳好舞,练好功我就可以上大学、当演员,有的还不乏当明星。追求的是做舞蹈表演艺术家,在舞台上展现亮丽的青春。他们崇拜“杨丽萍”“黄豆豆”,对专业老师很敬畏,认为舞蹈就是技能技巧与技法,整日踢腿下腰,跳跃翻腾,苦累都能忍受,但一进入文化及理论的学习就感到头疼,因体力的消耗打开书本犹如催眠。教育对文化的忽视是文化教育的根源所在,导致大学的文化考试只需两百分,可悲可叹。

对这些学生的培养,要不同于普通大学生,要充分利用他们的优长。首先培养他们建立良好的文化理论学习习惯,在入学教育阶段,设立专业导论课,结合他们的自身情况,深入简出地讲解舞蹈本体及舞蹈的社会功能与作用,树立他们正确的文艺观,让他们对舞蹈是文化及文化形态有初步的认识,在公共课和理论课上一定要针对具体情况,尽量把较为深难的理论通俗化。从诱导兴趣入手逐渐由浅入深。

在这一细致培养过程之中,专业教师的“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的作用尤为关键,我们的青年专业教师在他们的潜意识中就有着“重技轻文”的思想倾向,在他们实际的工作中,对文化基础的薄弱导致工作的困境也深有体会,那么由他们直接参与到这一培养过程中,以自身的实例教育学生,师生互教,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专业教师应成为专业教学与文化理论教学紧密联系的纽带。

这一培养过程是细致和艰辛的,也是长期的,我们期盼着中专基础教育的规范会使我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高等舞蹈教学的科研中。那时我们的高等舞蹈教育才会有“质”的提高与真正的发展。

四、重庆大学舞蹈系的成功经验与挑战

重庆大学是国家211工程与985工程的教育部直属大学。重庆大学舞蹈系成立于1999年,在近十年的舞蹈教育实践中,我们首先确立我们对舞蹈本体及社会功能与作用的认知。舞蹈不单纯是技能技巧与技法,它是文化、文化形态。舞蹈艺术是人民大众创造的,在诸多的艺术门类中,舞蹈艺术不仅是供人们欣赏,更是人们自身直接参与的艺术品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更多的外延与扩展。

基于这样的认知和社会的需求,我们的教育理念培养目标:我们不单纯是为专业文艺团体培养舞蹈人才,而是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具有综合文化素质,服务于社会的应用型舞蹈艺术工作者,他们可从事演艺,也可从事专业型、普及型的舞蹈教育工作,及企事业文化与社区公共文化工作。

我们以继承、弘扬中国民族文化为主体,以中国古典舞与中国民族民间舞为专业基础课程,把舞蹈编导与剧目课结合作为专业主干课程。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公共课与基础理论课上依托重庆大学的优势教育资源与良好的学风与学习氛围,强化综合性文化理论知识。在选修课上对现代舞、体育舞蹈与流行舞蹈,做一些基础性的学习。在所有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专业课的实施中,强调对学生政治思想品德,文艺观与价值观的教育。

对于我们在校的学生来说,先不能说现在一下就达到什么样的高度。但就其学习方法和指导思想必须确立,这是原则的问题,摆脱旧有的学舞蹈只跳舞不学习的陋习。

舞蹈大学论文第4篇

关键词:吴晓邦;舞蹈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J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104(2007)03-0145-02

一、舞蹈教育首先是艺术观教育

吴晓邦曾说:“确立正确的艺术观是舞蹈教育的头等大事。”吴晓邦把艺术观教育置于舞蹈教育的首要位置充分显示了他对艺术观教育的重视程度。树立正确的艺术观是舞者从事舞蹈艺术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这一史无前例教育观的提出与应用对中国新舞蹈艺术的发展与舞蹈艺术人才的培养均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吴晓邦说“确立艺术观,即什么是马列主义的文艺观?怎样树立文艺观?我想,这是每位同志都面临的大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同志们的步子就会迈不开的。”①(注:参见吴晓邦《舞蹈新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72页。)因此,吴晓邦认为树立进步的艺术观是舞蹈家从事舞蹈事业的前提。他总是把“艺术观教育”作为舞蹈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他从中国舞蹈发展史的角度对新、旧舞蹈的意识、观念、内容、形式、服务对象及社会功能等诸多方面加以比较分析,使学生全面、深刻地认识新舞蹈,从而促使他们走出旧舞蹈樊篱,摆脱从事舞蹈艺术的盲目状态,最终走上为人生舞蹈的道路。“为人生而舞蹈”是吴晓邦新舞蹈艺术的指导思想。为人生的艺术观伴随着吴晓邦舞蹈艺术生涯的始终。“我从《群鬼》开始学舞蹈起,不管是学习芭蕾还是学现代舞,我都把舞蹈作为自己探索人生道路的过程,舞蹈常常在我脑中成为无限生命力的寄托,我总想闯出解放‘群鬼’的路来,解放全人类。”②(注:参见同上书,第75页。)无论是在战争时期把舞蹈作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武器,还是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把舞蹈作为灵魂的工程师,去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促进社会进步,其本质都是为人生而舞蹈,都是用舞蹈艺术探索人生的意义,展现人生的真、善、美。这些是为人生而舞蹈的艺术观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反映。

为人生而舞蹈的艺术观从性质上来说是高尚的文艺观;从美学角度来讲是现实主义的,它强调艺术的社会功利性。此外,“为人生而舞蹈”也体现着吴晓邦崇高的人生境界。吴晓邦的舞蹈艺术观和以此为指导的舞蹈艺术活动对中国舞蹈艺术的发展有决定性作用;同时也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吴晓邦改变了舞蹈艺术在中国的命运。他高举“为人生而舞”的旗帜,让舞蹈艺术与人民的生活、社会的发展紧紧相联,使舞蹈成为一种引导人民建设“真、善、美”世界的精神动力。

二、理论教学是舞蹈教育的必要环节

吴晓邦曾提出术论并施的教学思想,这是指在舞蹈教学中,技术训练课与理论课并重的教学模式。在这里,吴晓邦所要强调的是学习理论知识的必要性。舞蹈理论学习是一种思维能力的训练,他有效弥补了单纯身体训练的不足,使学生的智力得以发展。一位舞蹈演员只会跳,而不知所以然,那还是“舞盲”,一位舞蹈教员只知教点技术;而不懂得教的目的是为什么,不懂得告诉学生怎么用,那也只能算是“教盲”。①(注:参见吴晓邦《舞论集》,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184页。)学习舞蹈理论的目的是在知其然的基础上知其所以然。他主张舞蹈实践与舞蹈理论研究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学习舞蹈理论可以减少舞蹈实践的盲目性和非科学性,可以使实践少走弯路,这将有利于我国舞蹈事业的发展。

对于吴晓邦来说,舞蹈的意义在于超越个人主义的局限;超越物质的局限;超越纯艺术的局限,超越阶级的局限走向广阔的社会生活,走进人民群众的心灵,舞蹈艺术的最终目的是推动满足人民精神生活需求并推动社会发展。这是每个舞蹈工作者都要首先认识到的问题,而舞蹈工作者的思想要达到这样的高度与深度是离不开理论引导的。因此,吴晓邦强调无论是演员、教师、编导都要重视舞蹈理论学习和研究,舞蹈教育要培养学者型舞蹈人才,而不是身体的匠人,因此,舞蹈理论课是舞蹈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

吴晓邦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呼吁舞蹈界“要重视舞蹈理论的教学工作,没有舞蹈课,编导课就开不下去,表演课的学习也会变成单纯的传授技艺。”②(注:参见吴晓邦《舞论续集》,中国舞蹈出版社,1989年版,第166页。)他主张“首先是解决学员们重视学习舞蹈基础理论和树立科学的舞蹈思想问题,同时要求把舞蹈这一学科理论和舞蹈创作,以及与舞蹈的形体训练结合起来,让学员们既有理论指导自己去探索舞蹈表演和创作的规律,又让学员们从各项艺术实践中去领会理论的指导意义。”③(注:参见吴晓邦《舞论集》,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140页。)

吴晓邦不仅开拓了中国舞蹈学研究的先河,也填补了中国舞蹈教育中理论教学的空白。他也是在魏格曼现代舞教学体系的启发下开始重视舞蹈理论并将其列入舞蹈教学的。他的技术、表演、创作课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采用实践与理论穿插交替的方法。比如,在基本训练课之前他讲“现代舞蹈基本技术理论”以及“为什么要学习基本训练”,在创作课之前他会安排“舞蹈艺术三大要素”,“如何培养舞蹈家想象力”等理论课。理论是人们对实践经验进行系统性总结的产物,以理论指导实践,可以减少实践的盲目性,避免走弯路,使人们能够迅速抓住事物的要领,吴晓邦在实践课教学中运用理论的目的就在于此。

三、舞蹈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创造力

在中国舞蹈教育史上率先提出创造力教育观念并付诸于行动的当属吴晓邦。与传统舞蹈教育不同,吴晓邦认为教育要以心灵的教育去带动身体的训练,培养出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而不是造就一些只有身体技巧的匠人。“我们所需要的人才,除知道一些传统的资料性的技术外,主要是有创造性,能带动舞蹈的创作。这些人才既有技术,同时又要懂如何运用技术,这样才能致力于创作。”④(注:参见吴晓邦《舞蹈新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46、105页。)吴晓邦舞蹈教学的各个方面都是围绕着创造力的培养而展开的;“形体训练是为创作的多样化服务的。所以我们在训练过程中要培养学生们的智力,发展他们的创造性。”⑤(注:同上。)“形体训练实际应包括训练和创作两个方面,这种训练除各种基本功和生活内各种各样的表演技术学习外,还包括了人物内心和外形的学习。” ⑥(注:同上。)“一切围绕着创作,因此在技术和理论学习过程中强调了理论和技术的结合。”“对一切技术的学习都事先作说明性讲解,要找出生活的‘学’和‘用’的关系,让他们结合到创作实习上去。”⑦(注:参见吴晓邦《新舞蹈艺术概论》,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版,第152页。)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目前我国教育界正在倡导创新教育,以期与建立民族创新体系相配合。舞蹈教育应该紧跟时代步伐,改变旧的教育理念,把创造型人才的培养作为教育的核心任务。吴晓邦的教学模式和教育思想为我们今天的创造性舞蹈教育提供了可以借鉴的范本。

四、舞蹈教育要发挥审美教育功能

舞蹈美育是以舞蹈艺术为手段的审美教育,它是舞蹈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吴晓邦十分关注舞蹈美育,他认为舞蹈教育的目的不仅要使舞蹈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还要以舞蹈艺术为手段达到传播“美”,陶冶人的情操。“学习舞蹈实际就是学习‘美’。这里指的‘美’代表了我们寻求直理,即我们理想的化身。把‘美’作为舞蹈教育的目的,舞蹈就会成为人们情操上的教育。无论是最基本训练教育,编导教育,还是理论教育,都首先要有这个认识。”⑧(注:参见吴晓邦《舞论续集》,中国舞蹈出版社,1989年版,第166页。)

在吴晓邦看来,舞蹈美育首先是一种情操教育,“舞蹈是以情为主的艺术,它用人的内心情感活动去教育人民,是一种情操教育。”⑨(注:参见吴晓邦《舞蹈新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62页。)这种情操教育不仅含有审美教育因素,也包含着道德教育的因素,它以培养人良好的道德,高尚品质以及树立进步的审美观、提高审美趣味为目的。其次,舞蹈美育还是一种爱的教育,“如何理解爱自然、爱劳动、爱社会、爱民族、爱科学、爱祖国……这是我们在舞蹈教育上最重要的不可转移的目的。”⑩(注:参见吴晓邦《舞论集》,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65页。)这种爱的教育也就是情感方面的教育。此外,吴晓邦也强调美育与智育的关系,“知识和情感是不能偏一面枯一面的。促进人的智力发展,提高创造性和个性,是美育的直接目的。”⑾(注:参见吴晓邦《舞蹈新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65页。)由此可见,吴晓邦的舞蹈美育包括了审美观教育、道德教育、情感教育和智力培养四个方面的内容。

舞蹈大学论文第5篇

【关键词】舞蹈传播 舞蹈媒介 舞蹈传承 舞蹈审美

传播是人类的信息沟通行为,有了传播人类才有了联结成社会的纽带,而舞蹈是以人的肢体语言作为传达、传播人内心情感信息符号的一种物质载体。从舞蹈学发展的角度来看,舞蹈传统的承续、舞蹈文化的交流必然要通过舞蹈传播,舞蹈传播方式的不断更新对舞蹈的传承发展和繁荣有着直接的影响及作用,给喜欢和热爱舞蹈的人带来了重要审美变化和影响。

一、舞蹈传播方式的历史传承

“人类传播活动的发展历史,其实也是传播媒介的演进历史。”①舞蹈之所以不曾中断悠久的传统历史文化,这是因为舞蹈传播方式的发展和舞蹈历史的发展是同步的。在舞蹈传播史上,每一种传播方式的出现都成为某个时代的象征,为舞蹈的传承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笔者试从口传身授到网络传播(数字舞蹈)对舞蹈传播方式做以简要阐述。

(一)口传身授

《毛诗序》中记载了这样一段话:“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②可以看出,从远古音乐起源的论述中就强调了舞蹈成为歌唱情感的进一步升华,舞蹈比语言更易于表达人们内心的思想感情。事实上“言、诗、歌作为人的内在生命情态的外化,以人的声态作为物质媒介。音乐、诗歌、舞蹈作为艺术符号其本质都是人的内在生命情态的符号表征。”③ 远古时期,人们是在音乐与舞蹈的传播中,通过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舞蹈表演和模仿来表达他们自己的生活形态、思想感情和对世界的认识。

口传身授是舞蹈传播史上第一个发展阶段,同时也是舞蹈传播方式的原始形态,是在舞谱、电视等媒介传播诞生之前最为便捷、最为普遍的舞蹈传播方式,在舞蹈传播史上对舞蹈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口传身授的舞蹈教学、舞蹈知识讲座、舞蹈欣赏活动等传播方式对传播舞蹈文化、普及舞蹈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口传身授传播方式也受到了时间、空间和地域的不同限制,从而使得我国传统舞蹈的传承、传播发展受到了一定影响,直到舞谱传播媒介的出现,这一问题才得到了彻底性的解决。

(二)舞谱传播

舞谱记录的出现标志着舞蹈传播进入了大众传播时期,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在舞蹈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舞谱可以清晰准确地用文字和图形配合的方式来记录舞蹈动作,可以使流动着的舞蹈能以某种形式固定下来使之得到保留和传播。如我国古代的“敦煌舞谱”“德寿宫舞谱”用术语词汇来记录舞蹈动作,而“六代小舞谱”“灵星小舞谱”等则用文字和图形配合的方式来记录舞蹈动作。④

舞谱的出现和发展给原始舞蹈传播形态带来了更多变化:它克服了创作者在创作构思中的遗忘性,舞蹈就可以借助舞谱而较精确地固定下来;避免了舞蹈传播过程中的模糊性,可以较清晰、准确地记录舞蹈作品再传播给受传者。⑤舞谱记录也有它的特殊性,大多采用各种舞蹈符号、舞蹈动作图形、舞蹈队形移动线图、舞台布景和服装设计图等再配以文字来记录舞蹈作品。⑥这种舞谱记录法对于舞蹈爱好者来说虽然简单易学,但是学习舞蹈技能、舞蹈风格和舞蹈韵律会较困难。然而,电视媒介传播的广泛普及,使得记录和保存舞蹈有了很大的突破,为舞蹈学习者、舞蹈欣赏者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平台。

(三)电视传播

电视舞蹈传播、舞蹈电视录像片等是舞蹈传播的最有效方式。电视舞蹈传播不仅体现它是以舞蹈、音乐与电视画面相结合成为一个有机体的电子传播媒介,而且还体现在它简易方便、形象准确、普及面广等。

自从电视传播普及以来,不仅使得舞蹈可以很好地记录和保存下来,也为舞蹈的广泛传播开辟了新天地。电视舞蹈传播是一种视听合一的大众传媒,“它同时可以利用声音、文字和形象,是所有媒介中最广泛和最普遍的”。⑦电视媒介传播使得各种电视舞蹈节目花样百出,例如:舞蹈、舞剧演出晚会和大型比赛、舞蹈专题、舞蹈文艺、舞蹈教学等节目的直播和录播。中央电视台在上世纪80年代末播放的《杨丽萍的舞蹈艺术》,是一部舞蹈艺术片。电视导演和杨丽萍所共同塑造的艺术形象,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具有强烈的精神鼓舞力量。⑧中央电视台每两年举办一次全国电视舞蹈大赛,这不仅为专业学习舞蹈者提供了学习和展示的舞台,也为热爱舞蹈艺术的人们学习和欣赏舞蹈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从而成为普及舞蹈文化、学习舞蹈的有力手段和有效工具。电视舞蹈传播是舞蹈艺术和电视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将音乐和舞蹈表演融合在一起,让观众能够欣赏到更加美妙的舞蹈画面。

(四)网络传播

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发展,网络传播为舞蹈文化的交流与学习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网络传播是传播舞蹈艺术的大众传播媒介,它与传统的舞蹈传播媒介有所不同:一方面,网络舞蹈传播是一种数字化的、虚拟的、双向互动式的传播方式,欣赏者主动参与其中;另一方面,网络舞蹈传播是以音乐与舞蹈表演同时发送信息,因此覆盖面广、欣赏便捷、信息获取方便。同时,人们还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舞蹈信息、录像资料进行下载、储存、整理、复制等。由此可见,网络舞蹈传播可以让更多的人有创作舞蹈、欣赏舞蹈作品的权利,使得欣赏者与舞蹈表演者之间的距离感大大缩小,同时给现代舞蹈传播方式提供了一种超越历史的灵感与走向大众的动力,也使得舞蹈传播可以跨越时空让人们尽情地领略和分享视觉艺术,心灵的审美体验也因感官的再一次解放而得到延伸和扩展。

从舞蹈传播方式的演变及革新来看,每一种舞蹈传播方式都将人类带进一个新的境界、新的时代。口传身授是人类最基本的舞蹈交流方式,使人类可以相互进行舞蹈交流、表达感情等;舞谱传播使得人类可以将所思、所闻用舞谱固定下来;电视舞蹈传播是记录和保存舞蹈的最好方法和手段;网络舞蹈传播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向人们进行反复传播,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将人类由工业时代带进了信息时代。可见,舞蹈传播方式的每一次革新不仅延续了舞蹈艺术的传承发展,而且使得人类对舞蹈文化的审美认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

二、舞蹈传播方式的审美嬗变

舞蹈传播从最原始的口传身授发展到如今的大众传播(电视网络传播等),这不仅对舞蹈创作、舞蹈表演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也为舞蹈欣赏、舞蹈审美观念带来了新的变化。舞蹈欣赏是舞蹈实践活动中最为普遍、最为多见的,也是观众最能直接接触舞蹈作品的基本方式。舞蹈传播方式的发展正在逐渐影响着人们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观念的转变。

(一)传统舞蹈传播方式的审美活动

传统舞蹈传播方式的审美活动包括口传身授的舞蹈教学、群众性的舞蹈活动、舞台和广场的舞蹈演出等。口传身授主要是以教学为主,特别是课堂教学,这是舞蹈教学与传播的重点,舞蹈教学最能直接使学生舞蹈知识和水平得到有效提高。目前,除了舞蹈院校与舞蹈团体开设了专业舞蹈课程外,其他艺术院校、音乐院校也开设了专业舞蹈训练班和知识讲座等,为了在群众中普及舞蹈,很多专业舞蹈学院的学生把舞蹈带到各大专院校进行演出和交流活动。群众性的舞蹈活动通过群众之间互教互学,通过舞蹈肢体语言与思想情感的交流,为人们的生活注入了新的气息和精神风貌。舞台和广场的舞蹈演出是舞蹈者与欣赏者最为直接交流和传播的方式,它可以在演员和观众之间进行情感、思想的交流和直接的信息反馈,产生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传统舞蹈传播方式的审美活动不仅比较系统地提高了人们的传统舞蹈文化和丰富的舞蹈技能,而且扩大了舞蹈传播的范围,培养了爱好舞蹈的观众,增强了舞蹈艺术的社会影响。传统舞蹈传播方式的审美活动使得表演者与欣赏者不仅面对面接触,可以更直接、更自然地互相交流情感,而且欣赏者会很专注表演从而进入角色,欣赏者的热情也使得舞蹈表演者更加投入到表演中。欣赏者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舞蹈表演上,注重舞蹈作品与舞蹈表演者给予自己的感性印象,从而不会想到感性与表演之外的事物。

(二)媒介舞蹈传播方式的审美特性

媒介舞蹈传播方式的审美活动包括舞谱传播、电视网络传播、网站构建、舞蹈下载、网络论坛等。舞蹈艺术经历了从“舞姿、舞谱到舞蹈程序”⑨。人类最早的舞蹈形式得益于人的舞姿,然后舞谱的出现让舞蹈音乐以符号的形式便于传承。随着网络的发展,数字化的舞蹈取代了舞谱,这不仅使得舞蹈者更好地设计、表演、研究自己的舞蹈动作,而且也对舞蹈表演者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传统的舞蹈传播方式是在现实空间的广场或剧场进行舞蹈交流与欣赏,而网络媒介下的舞蹈交流是在一个虚拟的空间中。现在网络上建立了很多专业的舞蹈网站,例如“舞蹈者之家”等,这些专业的舞蹈网站为舞蹈作品的传播、爱好舞蹈的欣赏者提供了丰富的舞蹈资源。⑩

媒介舞蹈传播方式的审美特性在于它以强大的科技力量为基础,以极高的效率和极广的空间跨度向人们提供舞蹈信息、娱乐节目等。它不仅拓展了人们的舞蹈审美观念,而且也使人们的生活更加活跃化、社会化;它不仅给舞蹈作品提供了一个从编创、表演直接抵达众多舞蹈欣赏者的路径,也为我们提供了各种舞蹈交流、舞蹈评论、无数的舞蹈视频资料等资源;它不仅对全民普及舞蹈、艺术审美共享和审美情感互相交流产生了空前的影响,也使得欣赏者获得舞蹈的审美感受是复合型的、多样化的,可以在任何一个产生冲动的地方,由欣赏者转变成舞蹈作品的破坏者或再创造者。

结语

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舞蹈的不断发展,还将会出现更多更新的舞蹈传播方式,从而对舞蹈实践活动和人们的审美观念产生重要的影响。值得我们深思的是,网络媒介传播在对舞蹈欣赏者产生强烈的视觉和虚拟冲击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舞蹈欣赏的现场感、舞蹈审美的价值是否还需要和存在?人们的舞蹈审美观念和理想该如何发展?舞蹈文化该如何继承?如何以高尚的审美趣味提升全民的舞蹈素质?这对我们现在已经十分多样化的舞蹈欣赏和审美趣味来说无疑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注释:

①李彬.传播学引论[M].新华出版社,2003:2.

②③黄汉华.抽象与原型——音乐符号论[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89.

④⑥⑧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425,425,434.

⑤曾遂今.音乐社会学[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267—268.

⑦邵培仁.艺术传播学[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7):235.

⑨黄汉华.音乐作品存在方式及意义之符号学思考[J].音乐研究,2005(4):71.

⑩郑志勇,贾淑华.舞蹈因科技而更有魅力——数字舞蹈初探[J].舞蹈,2004(4):2.

参考文献:

[1]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2]曾遂今.音乐社会学[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3]李彬.传播学引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4]邵培仁.艺术传播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

舞蹈大学论文第6篇

【关键词】河南民间舞蹈;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高校;传承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151-02

河南民间舞蹈作为一项经典的民间舞蹈艺术,极具欣赏价值,其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河南民间舞蹈的保护和传承仍旧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形势,而高校在艺术教育等方面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良好的教学环境,为此,高校应当主动承担起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南民间舞蹈文化传承的重任。

一、河南民间舞蹈的艺术价值分析

据有关部门统计,当前河南民间有200余种舞蹈,其中,被列入部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40余种,这足以体现河南民间舞蹈文化的艺术价值。河南民间舞蹈是河南地区乃至中原地区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中总结、提炼出的一门艺术,其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极强的表现力。在被列入到部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河南民间舞蹈中,其无不都是脍炙人口的舞蹈作品。例如,有象征祥瑞的《麒麟舞》;诙谐幽默的《大头娃娃》;表现古代劳动人民生产活动的《跑春牛》等。有专业舞蹈学者指出,河南民间舞蹈是河南的一种独特文化现象,其依托于各种节日庆典活动,以舞蹈的形式表现出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河南民间舞蹈的艺术价值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河南民间舞蹈文化深受河南人民喜爱,其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在历史上,河南长期处于经济、政治、文化高度繁荣的发展状态;同时,由于其地理优势(河南处于南北文化交界地段),河南民间舞蹈得以与其他地区的舞蹈有着较为频繁的交流和沟通,并逐渐发展成了中原舞蹈艺术典型代表之一。河南民间舞蹈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艺术形式,一切艺术形式都具有基本的美学特征。这些美学特征是河南民间舞蹈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源泉。我们注意到,河南民间舞蹈普遍活跃于人们日常的节日、庆典、祭祀等活动中,其以某些特定的肢体语言寄托了人们的某种思想感情,带给人们以“舞蹈仪式”上的精神满足。同时,河南民间舞蹈一般是多人共同完成的集体表演,其具有民间舞蹈文化的“艺术集体性”,在舞蹈表演的过程中也潜移默化地增进了人们的语言、情感交流。

(二)审美价值

河南民间舞蹈文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其依托于某些特定的肢体语言所传达出的感情,无一不带给人们优秀的审美体验。河南民间舞蹈得以在群众中广泛流传,证明了其艺术的普适性。同时,河南民间舞蹈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艺术空间,人们可以最真实、最直观地领略到舞蹈带给人性精神上的升华。河南民间舞蹈将人们的审美观念与舞蹈的艺术特征相联系起来,提高了人们的审美水平。例如,河南民间舞蹈文化中的舞龙、舞狮文化,其渲染出一种恢弘、粗犷的舞蹈气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人们的团队协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二、河南民间舞蹈传承发展现状

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文化部门大力推动艺术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发展格局,河南民间舞蹈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河南民间舞蹈除了保留其传统的经典剧目外,还结合时展特色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河南民间舞蹈在其发展历程中逐渐暴露出一些瓶颈,这些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而表现得尤为明显。由于我国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外的许多艺术形式流入我国并受到了人们的喜爱与追捧。在这种背景下,河南民间舞蹈的发展曾一度处于低迷期,甚至出现了部分民间舞蹈失传的现象。为了切实保护、传承和发展河南民间舞蹈这一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大力支持和引导河南民间舞蹈的扶持工作,通过不断努力,河南民间舞蹈逐渐走出发展低谷,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当前河南民间舞蹈在其传承和发展过程中仍旧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理论研究不足

河南民间舞蹈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备的理论体系,而现阶段的河南民间舞蹈传承工作重点在于分析舞蹈的具体表现形式(肢体语言),而对于河南民间舞蹈所蕴含的丰富人文内涵和艺术价值则缺乏理论研究。从现代艺术的观点分析,任何传统民间艺术都存在着相应的理论体系,这种理论体系是民间艺术在长期的发展和嬗变过程中形成的,研究这种理论体系有助于更加完整地反映民间艺术的总体风貌和特征。

(二)缺乏有效的传承策略

河南民间舞蹈作为一项表演艺术,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来自商品经济的影响。河南民间舞蹈除了发挥其艺术价值外,还能够由其艺术价值延伸出商业价值。用商业化的形式推动河南民间舞蹈的传承和发展不失为一项可行的策略,然而当前有关部门对这一方面的具体策略研究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由于缺乏有效的传承策略,部分河南民间舞蹈甚至面临着消亡的危险。

三、高校传承河南民间舞蹈文化的有效策略

高校作为具有较强综合性和地方特色的高等教育机构,其具有一般民间艺术团体所不具备的传承河南民间舞蹈文化的优势。许多高校拥有丰富的舞蹈艺术资源,例如图书馆、研究所、艺术团等。同时,高校可以借助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将河南民间舞蹈文化渗透到师生生活中,从而有效地传承和发展河南民间舞蹈文化。

(一)寻访记录

高校传承河南民间舞蹈文化,首先可以考虑组织一批志愿者深入到广大民众当中进行寻访记录。志愿者队伍通过实地走访、现场观摩、交流学习等方式记录河南民间舞蹈的表现形式、艺术特征,从而为传承河南民间舞蹈奠定基础。志愿者们可以用文档、视频、音频等形式记录下最真实、最完整的河南民间舞蹈,除了记录河南民间舞蹈艺术表现形式(肢体动作)外,还应当深入发掘每一段舞蹈背后的人文内涵。记录完毕之后,可以将相关资料整理存放至资料室、图书馆供全体师生参考和研究。

(二)深化理研究

以寻访记录得到的资料为基础,高校应当进一步深化对河南民间舞蹈文化的理论研究。通过对河南民间舞蹈的发展历程、表现形式、艺术特征等方面的探究,可以将其进行归类。高校对河南民间舞蹈文化理论的研究可以将重点放在已经列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舞蹈中,力争为每一大类河南民间舞蹈建立起完备的艺术理论体系。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理论研究过程中,高校不是“闭门造车”,而应当与舞蹈学家、文化工作者、非物质文化遗产部门等共同交流,学习和吸收相关经验,以建立起完备的河南民间舞蹈理论体系。

(三)将高校打造成为传承河南民间舞蹈文化的主阵地

上文已经提到,高校在传承河南民间舞蹈文化的过程中有着独特的优势,高校应当注意利用并扩大这种优势,将校园打造成为传承河南民间舞蹈文化的主阵地。高校的舞蹈学专业有着完备的办学理念、优秀的教师队伍、具有良好舞蹈素养的学生,这些都是高校在传承河南民间舞蹈文化时的“硬件基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过程中,舞蹈学专业的师生需要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不断丰富和完善河南民间舞蹈的教学与研究体系。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1.创建专业舞蹈艺术团队。高校舞蹈学专业汇集了大批具有良好舞蹈素养的艺术人才,通过对这些人才的培养和锻炼,他们必将成为日后传承和发展河南民间舞蹈文化的主力军。为此,高校可以考虑创建一支专业化的舞蹈艺术团队,这支舞蹈艺术团队的主要任务为学习和探究河南民间舞蹈文化相关艺术理论,同时学习表演经典的河南民间舞蹈。建立这样一支由优秀舞蹈人才组成的河南民间舞蹈艺术团队,其必将成为高校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在各种校内外活动中表演展示河南民间舞蹈的魅力。

2.普及知识。除了建立起一支具有良好素质的艺术团队外,更重要的是普及河南民间舞蹈教育知识。高校应当以多样化的形式向师生普及河南民间舞蹈文化知识,增强师生对河南民间舞蹈文化保护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他们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感。具体来说,高校可以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部门工作者、舞蹈学家等来校进行专题讲座,系统性地为师生讲解河南民间舞蹈文化所蕴含的历史价值、人文价值和艺术特性。同时,高校可以建立起专门的河南民间舞蹈文化研究中心,为广大河南民间舞蹈文化爱好者提供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在校园网站上开辟一个专栏,用以普及河南民间舞蹈相关知识。

3.将河南民间舞蹈渗透到校园 文化活动中。将河南民间舞蹈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中是师生感悟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魅力的最直接途径,为此,高校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将河南民间舞蹈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中。例如,在学校庆典、各种节日、运动会等校园文化活动中组织艺术团队(或自由报名)表演河南民间舞蹈,定期组织河南民间舞蹈比赛等。另外,高校还可以设立专门的河南民间舞蹈课程,将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到课堂中,其不仅能够丰富舞蹈课堂,还能够有效地增强师生保护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使命感和参与感。

4.对外发展河南民间舞蹈。上文已经提到,当代舞蹈艺术不再是独立地体现其艺术价值,而是其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协同发展。高校应当准确把握市场需求,推行河南民间舞蹈文化“引进来,走出去”的发展策略。所谓的“引进来,走出去”策略,即是在充分研究和探索了河南民间舞蹈文化的基础上,高校组建一支独具特色的艺术表演团队,组织其走出校园进行表演(公益表演或商业表演),从而扩大河南民间舞蹈的影响力。这也是高校传承河南民间舞蹈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四、总结

综上,传承河南民间舞蹈文化已经成为了艺术类高校所承担的重要任务,高校应当从对河南民间舞蹈文化的相关研究出发,推行“引进来,走出去”的传承策略,以多样化的途径保护、传承和发展河南民间舞蹈。

作者简介:

舞蹈大学论文第7篇

作为艺术之一的舞蹈,属于一种肢体语言的表演艺术,通过一系列人体动作表达舞蹈的内涵与舞者的个性与情感,是一种美的体现。人们通过对舞蹈表演以及对舞蹈的欣赏,逐渐培养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对于舞蹈实践来讲,理论对其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本文将对舞蹈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理论在实践中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

舞蹈理论与舞蹈实践的关系

所谓的舞蹈理论,就是说能够对舞蹈实践产生一定的指导作用,对舞蹈训练中的盲点进行指导,与之相关的理论知识都是舞蹈理论。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改变,舞蹈艺术也逐渐的发展起来,在满足人们审美的同时,更加具有魅力与特色。舞蹈实践的发展,使得舞蹈理论也随之发展起来,对舞蹈理论的研究更加深入,从不同的角度与层次进行理论的研究,使得理论更具有实践指导意义。舞蹈实践指的是,通过对人体动作进行提炼与美化,最后以一种艺术形式组织到一起,通过舞蹈表演将这一人体动作组织结果进行表演,此过程不仅是对肢体美的展示,也渗透着舞蹈的灵魂与跳舞者的情感。

理论知识是通过对科学手段的运用,以科学的手段与思维方式,将目光不仅停留在表面,而是透过表面对内在事物进行研究,将事物的本质通过一种具体的现象表达出来,使得实践被指导。舞蹈理论与实践具有较为密切的联系,二者是不可分割的。要想舞蹈更具有内涵,更具有深意,更能将舞蹈艺术表现出来,就必须有理论的指导。通过理论使得舞蹈者的文化修养有所提高,不仅具有外表的舞蹈美,而且更具有内在的灵魂美。只有自身的修养与素质有所提高,才能够使舞蹈更好的表现出来,因为舞蹈不仅是肢体表演,更是舞者内在的表现,灵魂的表现,头脑的空洞的舞者,是无法将舞蹈艺术所表达的意义展示出来。

舞蹈理论对舞蹈实践的指导作用以及其重要性

舞蹈理论在舞蹈技巧训练中表现出重要性。舞蹈是一种将人体动作通过美化与改善,以表演形式展示出来,属于人体动作艺术。从表面上看舞蹈是通过肢体进行表现,但是舞蹈更具备灵魂与精神,舞蹈者的最高境界,就是将舞蹈的精神与灵魂与肢体动作充分的融合到一起,表演出来。

对于舞蹈技巧与基本功的训练来讲,就是通过对人体的训练,通过此过程,逐渐培养出跳舞者的舞蹈艺术,每个舞蹈者都要通过技巧与基本功的训练,这是舞蹈能力的开端与基础。通过技巧与基本功的训练,使得人的肢体表现更具有艺术表现能力,并将艺术通过人体动作表现出来,展示出跳舞者的情感、文化内涵、审美特征以及民族文化。对于舞蹈艺术来讲,对基本功的训练与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是成为舞蹈者的基本条件,但是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样重要。因此,在舞蹈技巧与基本功训练过程中,要将理论知识同时学习,不可将其忽视。无论是舞蹈演员还是舞蹈教师,都要重视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是具有舞蹈能力的人,而不是肢体匠人。舞蹈不仅是肢体美的展示,更是一种精神的展示,而要将此精神充分展示出来,需要不断地对理论知识进行学习,充实与丰富自己,只有这样跳舞时,才能够有精神去展示,对实践进行指导,使得肢体与情感达到融合。

教与学中所体现的舞蹈理论重要性与作用。舞蹈艺术的形成过程,是通过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为基础,以一种美的表现形式,将其表现出来,可以说舞蹈是源自生活而高于生活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不仅包含着艺术美,而且还包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在舞蹈教与学的实践过程中,舞蹈林论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例如,舞蹈教师在对舞蹈中音乐的节奏、旋律、速度、情绪与动作的力度与风格等,或者是对协调性的重要意义以及重点掌握进行讲授时,都需要理论知识做铺垫,对教学方式进行研究时,也是依据理论知识进行。

理论源自实践,对于舞蹈理论来讲,就是对舞蹈实践的研究与总结,高于实践,指导实践。要将理论与实践时刻联系到一起,互相渗透,才能够将舞蹈理论指导意义充分体现,帮助舞蹈实践的提高与发展。

舞蹈理论对用的指导作用。要想将舞蹈创作更好的展示,沿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进行,是离不开市场、教学、理论以及相应的体制支撑的,只有这些方面的不断健全,才能够为舞蹈创作的发展奠定基础。舞蹈作为一种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艺术形式,与生活有着相同之处,也有之不同之处,舞蹈以一种夸张与美化的形态,将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展示,以一种高于生活的形态展示在人们面前,使得人们在舞蹈欣赏中能够感受到生活的气息,对生活产生觉悟。著名的美学家曾经这样说过,舞蹈是一种外表的形体表演,将生活中的经验、情感、阅历集中到一起表达出来。同时也是通过不断地身体力量训练,理论知识的学习,将一种精神状态概括的表达出来。舞蹈既具有高度的概括能力,又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表现形式较为广泛。

舞蹈大学论文第8篇

〔关键词〕高校舞蹈 教学 问题 改革

现今,高校舞蹈已经成为我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践行者。不断革新的舞蹈教育理念以及新的教学方法对传统的高校舞蹈教学产生了不大不小的冲击。一些高师院校、音乐类院校都将高校舞蹈教学改革列入学校教学计划之中,分别制定了一系列合乎学校舞蹈教学实际的发展规划,使得高校舞蹈专业人才更加层次化、丰富化。因而,现阶段进行高校舞蹈教学改革是推行素质教育,实现高校舞蹈教育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一、目前我国高校舞蹈教学的现状

我国舞蹈教育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对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现代舞蹈起步晚却发展快,出现遍地开花之势,各高校纷纷设立了舞蹈专业课程。但受困于我国传统的舞蹈教学观念,舞蹈教学的开展并不是一帆风顺。

(一)薄弱的教学师资

由于现代舞蹈在我国起步比较晚,从事现代舞蹈教学领域的人才也极度匮乏,同时这种舞蹈的专业性和特殊性,对舞蹈教学的从业者的要求也较高。以目前很多高校舞蹈专业为例,仍活跃在学校舞蹈教学一线的教授、讲师,大多是歌舞团、舞剧院调过来的,缺乏专业、系统的舞蹈理论知识。另外,这些老师舞蹈技法陈旧,而且年龄偏大,仅仅依靠个人丰富的舞蹈表演经验并不适合现代舞蹈的发展需要。所以,这类舞蹈学校和舞蹈老师要认清现实、立足当下,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了解当今世界舞蹈发展的方向,如果一味按照传统的舞蹈教学方法,只会让学生失去对舞蹈学习的兴趣。

(二)陈旧的教学模式

目前我国高校舞蹈教学呈现出的一个普遍规律就是:教学模式陈旧。这是由我国舞蹈教育历史悠久形成的,也就是说,舞蹈教学模式很难打破历史的束缚,这也就极大地阻碍了我国现代舞蹈的快速发展。“一刀切”的传统模式仍是我国高校舞蹈教学的主要模式,方法极其单调,个性化教学,一对一指导这些现代教学模式很少有学校采用。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学生创造利差,舞蹈技巧水平落后,学习热情大减,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三)不合理的课程安排

任何课程的教学,离不开科学的教学课程设置。合理的教学安排,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现阶段我国高校舞蹈教学课程安排只看重眼前利益,给学生安排的课程基本上围绕舞蹈技术实践为主,舞蹈理论方面的课程少之又少,这种忽略学生理论文化学习而只偏重舞蹈技术训练的课程设置是不利于舞蹈专业学生的长远发展的。任何课程必须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能强行地偏重某一科目。另外,高校扩招之后,舞蹈专业的学生也渐渐增多,如果高校在学生课程设置上没有关注就业方面的舞蹈培训,学生就算学到了舞蹈技术,走出校门也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舞蹈特长。

二、舞蹈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

(一)整合性原则

目前,我国现代舞蹈教学要积极践行整合性原则,要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将提高舞蹈专业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应用能力贯穿其中。并且注重舞蹈理论知识的学习,积极主动地获取新的知识,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将舞蹈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二)基础性原则

舞蹈教学改革措施中,需重视舞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尊重每一位学生的舞蹈水平,制定出一套符合大众化学生学习的基础性舞蹈动作。当然,基础性的舞蹈动作不是一般的舞蹈基本功训练,而是具有代表意义的舞蹈动作,例如“胚胎作用观念”、“有发展力的观念”等等这些舞蹈意识的动作内容,不但训练了学生的舞蹈技术,还让学生感受到了不同的舞蹈风格,接触到了新颖的舞蹈教学方式,也就不自觉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实践性原则

实践是检验舞蹈教学效果的最终标准。舞蹈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最后都要从学生的舞蹈中得到反馈。在培养学生舞蹈技术技巧的同时,要注重对舞蹈动作技能运用的实践,可以是训练中的实践,也可以在头脑中默默联想,将自己放入到某一舞台场景中,训练自己融入不同情景的舞蹈意识,在这种实践与联想中,培养学生的个人参与意识与主动创造力。

三、目前我国高校舞蹈教学的改革

(一)打破传统,建立新的教学模式

打破传统,建立新的教学模式就是要求高校舞蹈教学要联系实际,紧跟世界舞蹈发展的趋势,创建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改变以往传统的“说教式”,打造多元化舞蹈教学体系。例如进行民间舞学习时,学校可以组织专业的民间舞蹈团队进校园,给学生们进行现场民间舞表演;还可以通过了解民族乐器、服饰等,对民间舞蹈有深层次的认识,这样对个人的民间舞蹈表现有极大的帮助。另外,舞蹈专业就业形势严峻,新的舞蹈教学模式也包括向学生灌输就业观念,培养学生独立意识,在舞蹈教学时,应当教授学生如何以社会需求为指导,加强自己舞蹈专业技能的同时,提升个人的其他能力,包括舞蹈理论、舞蹈历史和舞蹈编导等,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就业。

(二)合理调整,完善课程设置

舞蹈教学不仅仅只是舞蹈技术的传授,它应该包括舞蹈理论、美学欣赏、人文历史等综合性知识的学习。我国高校舞蹈教学在课程设置上,要合理调整课程偏重技术锻炼的“传统”,发展多功能型舞蹈人才,就应该完善课程设置,将舞蹈专业性的理论知识、实践技术等合理规划,平均且有侧重地调整课时。比如,在上实践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当前先进的网络技术,给学生播放世界上不同舞蹈产生、发展的历史脉络,让学生观看优秀的舞蹈视频集锦,使得舞蹈实践课的内容得以延伸,有助于学生直观感受到舞蹈的独特魅力;同理,在上舞蹈理论课时,可以结合多个学科的知识,丰富舞蹈的内涵,便于学生理解舞蹈相关理论。

(三)以老代新,强化师资力量

任何一所高校,其教学水平的高低都是由高校教师的专业水平决定的。舞蹈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对舞蹈教学效果的好坏常常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而言,舞蹈专业在招聘教师时,应该全面考察老师的综合素质;培训老师时,要让老一辈的舞蹈去发展新的教师队伍,以老带新,新的教师队伍也可以用时尚的舞蹈思维去影响老的舞蹈教师。

综上所述,舞蹈艺术属于我国素质教育的一部分,高校在舞蹈教学方面应当配备优秀的师资队伍和先进的学习设备,完善教学体系,实行多元化教学,以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黄静. 师范院校舞蹈教学改革的新途径[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